学以致用,活用课本素材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活用教材,发挥“例子”作用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活用教材,发挥“例子”作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既是“凭借”又是“例子”,“用教材教”,师生都获得自由和解放,成为驾驭教材的“主人”;“用教材教”,教师考虑的是学生现在和未来的需要,要教给学生终生可用的知识;“用教材教”,教师就会满眼是语文,让教材真正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教师以教材为平台和“范例”,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和重组,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教材浓缩了大量文化的精粹,提供了学生终生发展最基本和必须牢固掌握的知识。
教材是学生必需的“范例”和“凭借”,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一、教给方法,学一致用叶圣陶指出,“第一,必须讲求方法。
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
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
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
国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就看以上两点。
”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序:初读,整体感知课文;精读,要抓住重点名段细加品读,感悟入情;熟读,则要积累语言,以致背诵和运用。
例如教学《五彩池》一文时,我们可以遵循如下程序:整体感知课文以后,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
如处理第一部分的方法是:一读,整体感知,理解意思,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同桌交流,边读边记,准备复述;二想,画出重点的词语,感悟每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提出不明白的问题;三议,交流探讨,相互解疑答难;四读,有感情地读好这一段,并进行复述。
对第二部分的处理,我们采用“导读”的方法,首先提示学第一部分的方法,接着引导学生按此方法学习第二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或启发诱导,或点拨明意,学生学得投入、学得有趣,不但达到了共性目标,且各类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这样教学,既完成了本段的学习任务,又掌握了阅读的方法。
对于第三、第四部分,我们采用让学生“自读”的处理方式。
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语文知识
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语文知识2023年了,世界依然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
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都在高速前行,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现代化。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学习语文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语文涉及到了我们日常交流、思考的方方面面。
而要学以致用,就需要在活学活用中不断积累,让自己的语文能力真正发挥实际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学好语文。
首先,语文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交流,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我们与他人的交流效果。
其次,语文是我们思考的工具。
我们从阅读中获取信息、从写作中表达思想,这可以促进我们的思想活跃,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语文是人类文明的载体。
我们可以从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中汲取无穷的智慧,让我们的思想更加开阔。
活学活用语文知识需要我们具备几点能力。
首先,我们需要勇于开口,积极参与表达。
无论是与同学、老师、同事、朋友还是陌生人交流,我们都应该敢于开口,让自己的语文口语能力不断得到锻炼。
其次,我们需要注重写作,不断磨练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从简单的日记、小作文开始,到渐渐的演讲稿、报告等各种长篇作品,我们都应该紧紧把握,让自己的写作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最后,我们需要不断积累语文知识,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学习。
阅读各种书籍、报刊杂志、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习古典语文、现代语文、网络语言,做到全面系统的学习。
除了个人的学习之外,我认为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等也应该在“学以致用”中给予更多的支持。
教育机构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文化活动、开设语文拓展课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文化交流、创作活动等方式,让人们在多元文化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在未来的发展之中,活学活用语文知识将会更加重要。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每个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也应该以开放、包容、创新的态度,去接纳所有形式的语言表达方式,打破“玩语文”的禁锢,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让语文知识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发挥出它应有的重要作用。
学以致用将课文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以致用将课文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将课文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我们无疑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课本和教材。
这些书籍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理论,而将这些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阶段停留太久,没有将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去。
本文将探讨如何学以致用,将课文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首先,我们需要将课文中的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课本中的内容通常包含理论和实例,我们应该注重理论的理解,并将其与实际情况相对比,识别其适用性。
例如,在学习历史课本时,我们可以通过与当代社会事件的对比,探讨历史的发展对于现实问题的启示。
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知识。
其次,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在课堂上,老师会引导我们进行讨论和思考,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将课文中的知识运用于实际。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中汲取灵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另外,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将课文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好方式。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亲身体验和实践课本中的内容,领悟其中的深意,并通过实践的过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研究案例来将课文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案例的研究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实际案例,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尝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这些案例中。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知识,提升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们要保持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学以致用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我们可以尝试将课文中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例如在写作、演讲或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尝试,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和技巧。
综上所述,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之一。
将课文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需要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机会,并通过研究案例和保持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年级作文】学以致用_650字
【三年级作文】学以致用_650字学以致用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有时会觉得很枯燥,不知道学到的知识能用在哪里,但学习的本质是为了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只有学好了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
学以致用意味着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我们学习了数学,那么我们可以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
我们学习了足球,那么我们可以运用足球知识去参加比赛。
学以致用可以让我们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能够提高我们的能力和水平。
学会学以致用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多做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做一些数学题目来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我们可以多读一些好书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多做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会学以致用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
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思考来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可以从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让我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学以致用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发挥我们的潜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挑战自己,寻找新的问题去解决,去探索新的领域,这样我们就能够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视野,更好地发挥我们的潜力。
只有发挥我们的潜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多的利益。
学以致用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学以致用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我们的能力和水平,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发挥我们的潜力。
希望我们能够在学习中学会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一个拥有才华和智慧的人。
学以致用作文800字议论文
学以致用作文800字议论文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学习的艰辛,更强调了持续学习、学以致用的必要性。
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我们常常如同探索者,不断追寻着智慧的灯塔。
知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积累,更在于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即“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能力。
它要求我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因为知识本身只是潜在的力量,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和价值。
这种实践不仅是对知识的检验,更是对知识价值的真正体现。
一个人如果仅仅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而不去尝试将其应用于实践,那么他的知识就只是死知识,无法转化为真正的力量和财富。
在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竞争也日益激烈。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具备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创新。
因为,只有当我们把我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同时,学以致用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上的不足,进而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这种实践与学习的良性循环,不仅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有助于培养一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当然,学以致用并不意味着盲目实践。
在实践之前,我们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确保自己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
同时,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因为实践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优化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实践方法,实现更大的价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种学以致用的态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更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学活用作文800字
活学活用作文800字英文回答:Living and learning are two essential aspects of life. We are constantly learning new things, acquiring knowledge, and gaining experiences. However, it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apply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practical situations. This is where the concept of "活学活用" (huó xué huó yòng) comes into play."活学活用" is a Chinese idiom that translates to "learning and applying in a flexible way."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not just acquiring knowledge but also using it effectively in real-life situations. It means that learning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extbooks or classrooms but should be applied in our daily lives.For example, let's say I have learned a new English idiom,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Instead of just memorizing its meaning, I can actively apply it in my life.If I have an important meeting in the morning, I will make sure to wake up early and be well-prepared. By doing so, I am not only using the idiom in a practical context but also improving my time management skills.Another example is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If I learna new vocabulary word or phrase, I can actively use it in conversations with native speakers. This helps me not only remember the word better but also improves my language proficiency.中文回答:活学活用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三招活用课本素材论文
三招活用课本素材摘要: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农村中学,狭小的生活圈子,繁重的学习任务,决定了这里的学生视野不开阔,社会知识、生活积累匮乏,写起文章来经常觉得无话可写,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为此,笔者认为,在无法解决现有的条件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活学活用,最好的办法是从课本中搜集素材,为作文服务。
只是教材中的素材如此丰富,怎样提炼与运用呢?笔者经过一番实践,总结出三个简单又实用的办法。
关键词:课本素材名言事例挖掘内涵一、直接引用名言文章中的语言材料最适合直接引用,既可以作为论证的材料,也可以作为立论的观点,这种方法最容易学习,关键在于对材料法的积累要准确。
(一)如话题作文“磨难与成功”“逆境出人才”,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课本中这些语言材料:1.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这段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中的一句话;“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这句话:“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句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二)再如话题作文“理想、志向”方面的语言材料: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一段话:“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话:“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一句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4.曹操的《龟虽寿》中的一句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在如话题作文“感叹人生、珍惜时间”的语言材料:1.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几句话:“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活用课本资源,丰富议论文写作素材
活用 课本资 源 ,率富议谂文写 作素材
江苏 省海 门市三厂中学 陆敏娟
近 年来 ,高考 作文给 了学生 较大 的选 择空 问 , “ 文体 不限 ”的 写作要 求让 学生 有 了更 多发 挥特 长的余 地 。 从高 考 中学生 的作文 来看 ,议论 文 占 据 了较大 的比例 。但 对大 多数学 生来 说,虽然选 择 了议论 文 ,但并不 一定 能写好 ,原 因是 在应 用素材 时常 常出 现 和观 点脱 节的 现象 ,从而 导致作 文 成为 “ 天方 夜谭 ” 。从 对学 生的调 查 来 看 ,很多 学生都 表示 素材不 够丰 富 而又不 知道 如何从 教材 中选 择素材 。 新 课标 中要 求教师 要 “ 用教 材” 而不 是 “ 教 教材 ” 。的确 ,教材 是教师 用 于 指导 学生 学 习的摹本 媒介 ,也是 学 生 获取 写作 素材 的关键 渠道 ,但很 多 学 生不 会从教 材 中选择 素材 。因此 , 在 高 中语文教 学 中教师就 必 须结合 写 作教 学 实际 ,灵活应 用好 课堂 资源 , 以此来丰 富学 生议 沦义的写作 素材。 多角度挖掘 ,一材 多用 所谓 “ 横看成 岭侧成 峰 ,远近高 低 各不 同” 。在 议论 文写 作中 ,哪怕 是 同样的 材料 ,只要 学生 能学会 从不 同角 度去 挖掘 ,也 可适用 于不 同的论 题 。而很 多学 生在议 论文 写作 中就 没 有意 识到 这一 点 ,只 能以狭 隘 的眼光 来看待 、应 用 素材 ,结果 写作 中也就 会感觉素材匮乏 ,不知如何着手 。 在 引导学 生~材 多用 的过程 中 , 首 先要 让学 生从多 个角度 挖掘 素材 , 让 素 材 为 论 题 服 务 。材 料 虽 然是 ~ 个 ,但 角度不 同 ,其意义 自然不 同。 如 “ 孙子 膑脚 , 《 兵法 》修列 ”这~ 素 材 ,最 直接 的用 法就是 以孙 子之坚 强 来论 自己不 会在 困难 中倒下 。同 时 的 ,孙 子被 庞 涓 骗 到 魏 国 后 砍 去双 脚 ,那么 ,孙 子在 面对失 去双脚 时又 是 如何克服 自己 内心 的矛盾 而勇敢活
学以致用的议论文
学以致用的议论文学以致用,即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
在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激烈,求职者都要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在职场上获得更好的机会。
而学以致用则是很好地实现专业技能转化,让学习成果真正能够应用于现实生活和工作中。
首先,学以致用可以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学校中所学的知识点,只有在课堂上听懂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的学习,不仅要能够记住知识,还要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印刻在脑海中,从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才能发现自己在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针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改进。
其次,学以致用还可以提高个人的竞争力。
在当今社会,职场竞争非常激烈。
作为求职者,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积累,可以让自己在简历筛选中脱颖而出,成为人力资源部门的重点关注对象。
而学以致用正是一种验证个人能力和知识的方式,能够让用人单位更加信任求职者,并给予更多的机会。
再者,学以致用有助于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社会处处充满挑战,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和难题。
而学以致用可以让我们更加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并从中学习到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个人实践能力以及社交能力,有助于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然而,学以致用并不是毫无问题的。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实际应用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专业的知识。
学校中的知识只是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而要想在实际应用中做得更好,则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其次,实际应用还需要更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
对于一个求职者来说,往往是能力不足,才让其在求职中受挫。
因此,在提升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更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则是十分重要的。
综合而言,学以致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中,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逐渐强化,对于个人发展和职业提升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更得需要。
活用课本资源,丰富议论文写作素材
必须 引导学 生 明 白 “ 厚 积而薄 发 ”的 如 ,我 引导学 生对 “ 冰 心所 作的 《 荷 道理 ,要 求学生 注重知 识积 累 ,关 注 叶 母亲 》”和 “ 泰戈 尔所作 的 《 金 色 日常生活 中发生 的各类 时事 ,学会从 花 》”两 首诗教 学实践 过程 中 ,随 即 日常 学 习中积 累写作 素材 。从 而让 学 引导 学生 以 “ 感 谢妈妈 需要理 由吗” 生懂 得在 写作 中真正可 用的 素材是 非 主 题的议 论片段 写作 ,要求 他们 紧密 常 丰富 的 ,只 要拥有一 颗善于 挖掘 、 结 合刚 刚所 学 《 诗两首 》中的素 材 , 敢 于发现 、积极 积 累的心 ,当 “ 山穷 结果 “ 妈妈 ,您是冰 心笔下 的荷 叶 , 水 尽”之 时将 素材挖掘 的方 法转 向于 无 私 、宽容 ” “ 妈妈 ,泰戈 尔笔 下的 “ 内求” ,将 目光与 思维投入 到 自身 那 朵金色 花 ” “ 妈妈 ,追随 着您 的身 已经学过 的课本 ,同时注重发 挥关 联 影 ,快 乐 、无 忧” “ 妈妈 ,您是风 雨 性挖 掘技 能 ,将课 本 中的资源 进行 适 中的一把 伞 ” “ 妈妈 ,您为 我遮 挡炎 当的转 换 ,促使 其转化 为服务 于 自身 热 ,为 了撑起 一片 明净的天 空 ”…… 周晓美 写作江苏省扬州仪征市胥浦中学 的 “ 活水源泉 ”,往往可 以起 到 等 非常 富有感染 力 的语 句跃 然纸 上 , 非常 出奇 的效果 。下面 结合多 年来初 效果非常好 。 中语文教学 的实践 ,就 如何充 分利 用 三 、活 用课 文中的诗 词名句素材 好课本 中 的资源 ,丰富 议论文 写作 素 “ 巧妙采 用课本 中的 素材 ,作 文 材这一 问题 ,展开深入探讨 。 的形 式 与内涵 别有洞天 。” 初中语 文 活用课本中知名 人物生平事迹 课 文所选 用的课 文 中的诗词 名句 ,语 通 常 说 来 ,能 够 入 选 到 初 中语 句 与词汇 朴实 ,经过一 代又一 代 的品 文教 材 中的文章 ,不管 是文章 本身 还 读 与长久 时 间的淘洗之 后 ,其经典 喻 是 文章 的作者都 具具很 高 的知 名度 , 意 愈加深 刻 与深 邃 。初 中语 言新课 程 不 管是文 章内容 本身还 是作者 的道德 标 准也要 求必 须对诸 多名篇 诗词 或诗 品 行都称 得上是 楷模 ,特别是 作者 日 词 中的 名句加 以熟读熟 记 ,要求教 师 常 品行 中的一点一 滴 ,无不折 射 出作 在 课堂教 学 中 ,引导学 生不 断积 累背 者高 尚的 人格 品质 与魅 力 ,无 不蕴 含 诵 一定数 量的 “ 名言警 句 ” ,比 如 : 着 丰富而 崇高 的精 神 内涵 。比如 ,孔 “ 采 菊 东 篱 下 ,悠 然 见 南 山 ” “ 登 子 、孟子 、屈原 、司 马迁 、陶渊 明 、 东坳 以舒 啸 ,临 清流 而赋诗 ” “ 精 卫 李 白 、杜 甫 、欧 阳修 、苏 轼 、李 清 衔 微木 ,将 以填 沧海 ” “ 木 欣欣 以向 照 、辛弃疾 、陆游 、鲁 迅等等 ,他 们 荣 ,泉 涓涓而始 流 ” “ 刑天 舞干戚 , 的 生平事迹 在初 中课文 内都或 多或 少 猛 志固常 在 ” “ 丈夫 结交须 结贫 ,贫 的 出现过 。为此 ,作 为初 中语 文教 师 者 结交 交始亲 ” “ 激 浊而扬 清 ,废 贪 要 切实着眼 于丰 富学生 的知识 量 ,积 而 立廉 ” “ 业精 于勤荒 于嬉 ,行成 于 思毁于 随”等 等 ,引导学生 在理解 这 极 依托于所 学课 文 引导 学生对 他们 人 格魅 力的 品读 ,加深对 他们崇 高精 神 些 诗词基本 意 思的 同时 ,让 学生 切实 深 入把握 这些诗 词 的核 心要 义 以及它 价值 的深 入理解 ,加强 对他们 独具 特 色个性 的体验 ,引领 学生加 强有关 他 们所倾 向的主 体思 想与主 体价值 ,增 们 生平事 迹材料 的积 累 ,培 养学 生对 强学生 对诗词理 解 的关 联度 ,从 而为 这 些知 名人士 的历史 史实 阅读的 自主 他们 “ 巧妙运 用课本 素材 ”进行 议论 文写作奠定 基础 。 性 和 自觉性 ,从 而 为 他 们 写 作 过 程 中 ,将他 们的 生平事迹 转化 为议论 文 初 中语 文知识 教学 与写作技 能培 的重要论 据素 材 。例 如 ,教 师 引领 学 育本是 天然 一体的 ,教学所 用 的课本 生 对孟子 所作 的 《 孟子 ・ 公 孙丑 下 》 自身就 蕴藏 着非常 丰富 的写作 素材 , 过 程 中 ,可 以引导学 生了解 有关他 母 教 师在 引领 学生进 行语文 知识学 习 与 作文 写作 的过程 中 ,切莫将 两者 分 离 亲的 “ 孟 母三 迁” 的故事 ,从而 让学 开来 ,要注 重 引领 学生将课 本 中蕴藏 生 写作过 程 中将 此作 为 “ 环 境非 常重 要”这一论点的重要论据加以引入 。 的资源 加 以积累和 丰富 ,引导学 生善 二 、活用课本中人物和事件素材 于抓住 语文 课文 中富有经 典性 的人物 多 年 来 ,初 中语 文 教 学 实 践 经 与事例 ,从 而充分 利用和 开发现 有语 验 感到 ,许多 学生 一到作 文写作 练 习 文课本 中的各类资 源 ,引导学 生加 强 课 或在考 试写 作 习题 作答 时 ,便 出现 写作关 联思 维训练 ,加 强素材积 累 , 愁眉苦脸 、忧 虑重 重 、痛 苦不堪 源 的素材获 取与 收 子 ,久久抬 头张望 天花板 ,或 歪着 头 闭 目咬 着钢笔 头 ,感到无 话可 写 ,难 集能 力 ,从 而使语 文课 堂教学所 引入 以下 笔 。殊 不知他 们犯 了一个 特大 的 资 源成为 有效提 高学生 写作 素养 、提 错误 ,那就是 将语 文写作 与 日常的语 高学 生作文 写作 能力 与技能 的重要 平 文学 习割裂开 来 ,不知道 自身 跟随 着 老师所 学 的课文 内容就是 一座 写作 时 可 以取之不 尽用之 不绝 的 “ 写 作素材 【 参考文献 】 金矿 ” ,只 要稍 加改造 或变形 ,便 可 【1】吴 梦 昕 . 利 用课 本 资 源 , 丰 富 议 论 文 写作 素 材 【 J】. 语文 周 以作 为议 论文写 作中 的极 其有 力 的论 报 ・ 初 中教研 版 ,2 0 1 4( 6) 点依 据 。因此 ,教 师在 日常教 导学 生
学以致用;活用课本素材
关键词 : 课 本 素 材 ;学 以致 用
提起作 文, 大多数 学生 就会 有畏惧 、 厌 烦 的心 理 , 于 是 我 在 班 级 中做 了一 番 问卷 调 查 , 让他们 说说害 怕作文 的原因 , 结 果 显示 : 大约 7 O 的 同学 表 示 在 写作 文 时 经 常 写 了 个 开 头 , 接 着 就
情节 、 人 物 形 象 出发 写 感 悟 。笔 者 经 常 展 示 一 些 同 学 活 用 课 本 内容 的优 秀 片断 , 让 学 生 从 学 生 实 际 的 练笔 中学 会 更 好 地 活 用 。 展示李 美 兰 同学 活 用 《 背影》 的 作 文 片 断 一一 父 爱 如 山 ! “ 伟 岸 的 高 山” 永远 只有 寡言 的肃 穆 , 于是 l 临行 送 别 也 只 剩 寥 寥 数 语 的 叮 咛 。他 的 爱 是 语 言 所 不 能 表 达 的 , 于 是 他 穿 过 铁 道 爬 上 目台为 儿 买 橘 的艰 难 才 不 曾令 他 却 步 。有 人 说 , 他 的 背 影 实 在不 怎么雅 观 , 但 我说 , 他 的 背 影 是 只 得 动 容 的美 , 因 为 那 是 高 山般 深 沉 的爱 , 情 深 意 长 的款 款 慈 爱 是 一 个 2 0岁 的 大 男 孩 晶 莹 泪 光 中 唯美 的幸 福 ! 展 示 郑 碧 兰 同 学 在 考 场 得 高 分 的考 场 作 文 的精 彩 片 断 —— 是 什么使苏 轼仕 途 受挫 却仍 期 待“ 为 报倾 城 随 太守 , 亲 射 虎, 看孙郎” , ~ 蓑 烟 雨 平 生任 , 踏雪飞鸿 ? 是什么使愚公面 对巍 巍高 山却仍 坚守 移 山的决心 , 纵 然 遭 智 叟挖苦嘲笑也毫不动摇 ? 夸父逐 l e t 却 消 失 在 紫 色 的暮 霭 中 却 仍 无 怨 无 悔 , 只 让 庞 大 的 身 躯 在 倒 下 的 时候 , 丢弃的杖化为 那一片桃林 , 昭示 着 如 太 阳 般 不 灭 的精 神 , 又是为何? 是信念 , 是纵使风雨兼程也仍执着 坚守 的信念 , 是 纵 使 荆 棘 丛 生 也 要 披 荆 斩 棘 的 信念 。 或许人 生总是充满 了无 可避免 的重 重风 雨 , 但 不 会 变 的 是 信念 , 只要 信念 在 , 便 可 在 风 雨 中 仍 自信 呐 喊 : “ 仰 天 大笑 出 门 去, 我 辈 岂是 蓬 蒿 人 ” , 仍 守 望 用 心 中 的 凌 云 壮 志 去 闯 出 一 片
学以致用作文800字议论文3篇
学以致用作文800字议论文3篇1. 学以致用——从学习中获取实践的动力学以致用,最初是孔子提出的,他希望学生不仅要面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还要将所学知识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如今,这个理念仍然不过时,无论是在学校教育中,还是在职场,人们都需要学会把知识转化为实践动力。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不应该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现实问题。
比如,化学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制作保健用品或者处理污染物,物理学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制作机器人或者解决地震问题。
因此,学生们应该意识到学习不仅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做贡献。
对于员工而言,学以致用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职场态度,也是企业待人用人的一项重要标准。
在职场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应该运用于日常工作中,更应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比如,一名销售人员就应该结合自己的销售技能和市场情况,深入了解产品和客户需求,以提高销售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只有学以致用,才能更好地为企业赢得商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赢得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学以致用是一种实践理念,能够使学习与生活、工作紧密结合,让知识得到更好地应用。
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力量,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2. 学以致用,人才更具价值“学以致用”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方式,让人们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理论有用武之地。
也就是说,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技能和知识,人才们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拥有高学历不再是竞争的唯一标准。
如今,拥有实践经验和能够“学以致用”的人才更加受到重视,因为他们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变化,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更强的实战能力。
因此,对于各层次的职业人员,都需要重视学以致用,将学过的东西付诸实践,不仅可以提高自身价值,还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
当然,学以致用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广阔的视野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活用课本素材 打造有效课堂
活用课本素材 打造有效课堂摘要:政治教师们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花大力气努力查找大量的新的教学素材,舍弃了课本提供的东西,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堆积了大量材料的课堂并没有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舍本逐末,更加使学生失去了对政治课的兴趣。
事实上,如果教师能够合理活用课本的一些经典素材,将查找材料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恰当应用材料和教材的分析处理上反而能大造出有效的政治课堂,赢得学生,实现教育的目标。
一、问题的提出1、政治学科的困境引发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追求材料的“新颖有趣”,而有意舍弃了教材提供的素材。
政治课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的,在学校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政治课却总是处于尴尬的境地。
学生们大多不愿意上政治课,原因是有些学生认为不是高考内容,浪费时间,还不如把政治课的时间拿来做理科练习,有些学生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离现实生活太远,都是夸夸其谈的大道理。
为了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找回学生关注的目光,政治教师们往往煞费苦心,千方百计地寻找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为此事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为大多数教师所推崇。
很多教师因此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寻找最新素材充实课堂,应用新素材当然符合政治课时代性强的特点,但由此也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倾向,很多教师认为课本所提供的素材比较陈旧,学生自己会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课本素材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只有新颖有趣的材料,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故意舍弃课本素材,结果造成舍本逐末。
2、教师对新材料的处理不到位,使得所选用的材料不仅不能很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反而造成材料喧宾夺主。
有些教师力图通过材料来说明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材料的丰富,也有些教师舍不得把自己找到的自认为比较好的材料舍掉,从而造成材料的简单堆积,反而冲击了教学内容,造成材料喧宾夺主,使得课堂变成了材料的展示场或故事会,而不是一节逻辑严谨的政治课。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讲的是高一下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讲解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时,该教师出示了大量的图片材料,展示消费对象的变化来说明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并如法炮制来解决其他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以致用议论文(通用7篇)
学以致用议论文(通用7篇)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
以下是我整理的学以致用议论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 学以致用议论文学以致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
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不是都枯燥僵化的,如果我们可以将知识从那布满灰尘的角落捧出来,掸去灰尘,给它一片用武之地,它必能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精彩。
快到春节了,妈妈买回了一盆象征吉庆的桔子树。
可不知怎么回事,长着长着,树上的小桔子好像在捉迷藏,一个个都躲在浓密的叶子后面,越来越小。
这可愁坏了妈妈:"多可惜的一盆花儿啊!'我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前几天生物课上,老师不是讲过增加果实的方法吗?为什么不试试呢?于是,我找了一把剪刀,开始了我的第一台"植物手术'。
我一步步按照笔记本上的要点去做:先轻轻地用剪刀在分枝上划开一个小圈,再小心地用绳子固定叶子。
能做的枝条都做完了,我开心地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欣赏着我的杰作。
我又想起老师补充的话:剪完要多浇水。
于是这棵树真成了我的病人。
在我细心地呵护下,小桔子又慢慢长好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把学到的知识用在生活中,果然给我带来了惊喜。
有了上次的经验,我决定用课上学习的知识,继续救治小花小草。
这次我的病人是一盆草莓,最近一段时间它的叶子边缘已经枯萎。
我又一次打开我的"医学宝典'生物笔记本,回忆课上讲的内容。
噢!我恍然大悟,一定是缺磷。
于是,我买回磷肥,给花儿施上。
没过几天,那盆奄奄一息的草莓又焕发了生机,还开出了小白花呢。
连妈妈都夸我能干呢。
学以致用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我们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篇: 学以致用议论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以致用作文800字
学以致用作文800字【800字】学以致用学以致用这个词,一定不会陌生。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他们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学校教育中,学以致用是一堂永恒的课程,而对于社会人士而言,也是成功者的必修课。
学以致用,简单来说,就是把所学到的知识升华为技能、应用于实践中。
仅有学习,而不能将所学所得运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这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浪费了社会资源。
因此,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都要注重学以致用。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仅仅让学生听懂知识背诵题目显然是不够的。
应该引导学生做出实验、完成创新性作业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知识的应用性,真正地掌握知识。
而在工作中,只有学以致用,才能获得成功。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竞争激烈。
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市场和工作环境,仅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那些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获得了实践经验的人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学以致用是社会人士的必修课。
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常常出现知识不够应用不够的现象。
先进的工具、高效的方法都会失去作用,如果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那么知识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除了注重学习以外,应该注重实践、拥抱变革,学习新的工作方法和工具,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开创自己的事业之路。
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技能、爱好,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让自己更加充实、快乐、成熟,也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收获。
总之,学以致用是学校、社会、个人都需要注重的课题。
学以致用,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刃有余,才能在生活的征途中茁壮成长,才能在工作的领域中取得胜利。
【】学以致用,掌握实际应用技巧学以致用,是伟大思想家孟子提出的一个术语,意为学习后要善于应用到实际中去,即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变成行动和生产力,为个人、家庭甚至国家做出实际贡献。
尽管它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但是它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更有了显著的体现。
高中语文教材活学活用论文
浅谈高中语文教材的活学活用摘要:引导学生从所学教材中获取并筛选出有效信息,加以归纳整理,转化为写作素材,尤为重要。
从善于发现;拓展延伸;展开想象,创设情境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转化为写作素材。
关键词:新课标;教材;积累;转化;素材作文在高考语文学科中占的分值比例比较大,作为高中的一线语文老师,每年都会花费很大力气去指导学生写作。
从近两年的命题看,“新材料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但“新命题作文”的训练也不能放松。
无论是新材料还是新命题作文,议论文的文体仍然会受到阅卷老师和学生的青睐。
但许多学生在每次考试前,都会向老师要作文素材,自己不去发现和积累,大大忽视了我们的语文课本所呈现出的优秀资源。
一、善于发现,从课本的文章中提炼观点,分条列举,对应相关的话题,把文章转化为素材,成为议论文的论据河南省高中使用的语文课本是人教版的教材,书中选取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只是学生未能发现或是不会提炼,每年的高考优秀作文,都有不少取材于课文的优秀篇章,仅以最近几年高考为例来说明,比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引用了荀子《劝学》的名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展示了其对课内素材活学活用的能力,值得称道。
高中生在高考作文中涉及课内名家名篇,再现名家名篇的意境,让其成为观点的有力例证,会为作文增加亮点。
二、拓展延伸,从多渠道获取相关知识,增加有效信息量,使从教材中转化的素材更具说服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1.教科书中文本的对比拓展与延伸新课改中必修选修的课本都是按单元进行编排的,在不同的课本中会选取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这时我们就可以把两者联系起来,增加有效信息量。
例如,在引用陶渊明的例子时,可以把必修一第二单元中《归园田居》(其一)和必修五第二单元《归去来兮辞》并序结合起来,不仅能丰富人物形象,更能品味出陶渊明的志趣与追求。
【三年级作文】学以致用_650字
【三年级作文】学以致用_650字学以致用学习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真正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素质。
在课堂上,老师教给我们很多知识,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
但真正能够学以致用的并不多。
在学习数学时,我们学习了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不能将这些计算方法灵活运用,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何种方法,那么学习数学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我们要注重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善于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在学习语文时,我们学习了很多文言文的篇章和古诗词,但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背诵,不去理解其中的意义,那么学习语文也就变得毫无意义。
用语文来学以致用,就要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要懂得如何写好一篇文章,如何通过文字来打动读者的心。
只有通过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和总结,我们才能将语文学以致用。
除了在学科学习中学以致用,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我们学习了交通规则,那么我们在行走和骑车的时候就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
又我们学习了环保知识,那么我们就要积极参加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活动,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只有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需要我们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
还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只有不断地实践和尝试,才能得到更多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以学以致用的态度来面对学习和生活,我们会发现学习不再是单纯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的手段,而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工具。
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发挥学习的价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让我们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不断锤炼自己的学以致用能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以致用,活用课本素材
摘要:语文课本中不论是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喻理于事的寓言、童话,都是学生习作的优秀范文。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课文中的佳词妙句、精彩片段,还应从课文的内容选择、材料组织、语言表达、篇章结构等诸多方面着手,有侧重点地从每一篇课文中挖掘出一个习作点,引导学生抓住这个习作点进行习作练习,能有效的减小作文的难度。
在课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以课文为例进行选材,并为作文服务。
关键词:课本素材;学以致用
一提起作文,大多数学生就会有畏惧、厌烦的心理,于是我在班级中做了一番问卷调查,让他们说说害怕作文的原因,结果显示:大约70%的同学表示在写作文时经常写了个开头,接着就“笔塞”了,想半天也不知道写什么;20%的同学说有构思却不知如何表达:10%的同学说能写完篇,但其中有几位同学说写出来的内容总是不够充实,语言不够优美……笔者认真研读了这份调查报告后,得出学生害怕写作文最大的原因之一是不知道写什么。
确实如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况且有大部分学生尚未成为“巧妇”,因此让学生“有什么”可写是解决写作文难的关键,那“有什么”从何而来,当然同学的生活体验、阅读感悟均可作为选择的源头,但由于初中生生活体验不是太多,而且许多初中生更多的时间是在读教科书,况且大部分同学的阅读面尚不是很广,而且在十多年的习作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当前许多语文教学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教师在
进行课文教学的时候,只字不提作文教学;而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又只字不提阅读教学。
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都习惯将作文教学的阵地完全放到作文课上,往往忽略了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最多接触的最宝贵的习作资源――教材中的“课文”。
这样导致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相分离,学生读课文和学作文也完全是两码事。
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将课文学习所得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教师在进行习作指导时,也基本上不注重与所教课文的关联。
这种读写分离的教学方式,既浪费了有利的作文教学资源,又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因此笔者就建议同学尝试着将课文中学习到的写法、内容加以提炼组织,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去,学以致用,将课文与写作结合起来。
一、学课文的标题
中学语文所收篇目,其标题可谓各呈异彩。
或新颖别致,耐人寻味,如《死海不死》,意境深远,含蓄隽永;如《大自然的语言》,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如《奇妙的克隆》,主旨突出,旗帜鲜明;如《爱莲说》,托物言志,精练传神;如《变色龙》……对这些颇具特色的标题,在导入新课释题析题之时,我总是着意从内容、范围、文体、语法,修辞等方面启发学生品味,比较,用心抓“题眼”,让学生明确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懂得精心命题的妙处,学会拟题的方法。
这样篇篇渗透,天天“见面”,耳濡目染,使学生即掌握了命题技巧,又深味了文章内涵,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作文课上,自
命题作文时,学生根据训练要领,刻意追求,拟出了许多言简意丰,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作文课上,自命题作文时,学生根据训练要领,刻意追求,拟出了许多言简意丰、新颖不则又颇具吸引力的题目。
如《难忘那一片绿》、《秋日细语》、《爱的奉献》、《民族魂-读有感》、《映日荷花别样红》等,都非常别致醒目,令人耳目一新。
二、仿课文的开头、结尾
中学语文堪称“凤头”、“豹尾”的课文开头、结尾,俯拾皆是。
好的开头,先声夺人,引人手不释卷,一口气读下去;好的结尾则以高屋建领之势,画龙点晴之效,令人“把作品读完以后,把它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再读一篇”(列夫.托尔斯泰语)。
老舍《济南的冬天》的开头,用北平的风对济南没有风声,用伦敦不见日光对济南的响晴,有热带日光之毒对济南的温暖的空气,一组排比,贴切自然,犹如信手拈来,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物点。
朱自清的《背影》,开头只有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开门见山,一下子点出了题目“背影”。
鲁迅《故乡》结尾“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用耐人寻味式,《羚羊木雕》结尾“这能全怪我吗?”设下悬念,引人深思……像这样的“凤头”、“豹尾”,我总是先发动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以致用。
三、活用课文内容
课文的内容或感人或有哲性或引人深思,是一笔极宝贵的写作素材,笔者建议同学尝试着将课文中学习到的内容加以提炼组织,巧
妙地运用到作文中去,学以致用,将课文内容运用到写作中去,于是笔者以此为契机,上了一堂公开课——“善读”之学以致用,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活用到作文中来,而大部分的课文是同学与老师一同学习过、研读过的,故许多同学对课文亦理解得较深刻,运用起来也较熟练。
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与指导,笔者发现学生在写作文时,选材障碍少了,内容也充实了不少。
笔者这样指导学生来活用课本中的素材:1、若是一些名句可直接摘引,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摘引后可稍加议论。
2、可从主题思想出发写感悟。
3、可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出发写感悟。
笔者经常展示一些同学活用课本内容的优秀片断,让学生从学生实际的练笔中学会更好地活用。
展示李美兰同学活用《背影》的作文片断——父爱如山!“伟岸的高山”永远只有寡言的肃穆,于是临行送别也只剩寥寥数语的叮咛。
他的爱是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于是他穿过铁道爬上目台为儿买橘的艰难才不曾令他却步。
有人说,他的背影实在不怎么雅观,但我说,他的背影是只得动容的美,因为那是高山般深沉的爱,情深意长的款款慈爱是一个20岁的大男孩晶莹泪光中唯美的幸福!
展示郑碧兰同学在考场得高分的考场作文的精彩片断——
是什么使苏轼仕途受挫却仍期待“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是什么使愚公面对巍巍高山却仍坚守移山的决心,纵然遭智叟挖苦嘲笑也毫不动摇?
夸父逐日却消失在紫色的暮霭中却仍无怨无悔,只让庞大的身躯在倒下的时候,丢弃的杖化为那一片桃林,昭示着如太阳般不灭的精神,又是为何?
是信念,是纵使风雨兼程也仍执着坚守的信念,是纵使荆棘丛生也要披荆斩棘的信念。
或许人生总是充满了无可避免的重重风雨,但不会变的是信念,只要信念在,便可在风雨中仍自信呐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仍守望用心中的凌云壮志去闯出一片天空。
教学生作文,关键要解决“怎么写?写什么?”的问题。
从课文中挖掘写作训练点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只有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结合中,学生的习作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让我们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读写相结合,为学生铺设一条平坦的写作之路吧!
参考文献:
[1]《厦门市初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2]《中学作文教学法》安徽师范大学黄建成袁立痒主编。
[3]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王鹏伟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 《新课程标准方案解读》、《教学方法的变革》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马巷中学 36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