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二战中三大贡献 改变了二战的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在二战中三大贡献改变了二战的格局
很多人一谈到二战时的英国,就是一片贬义。
比如顿克尔克大撤退,比如被有“马来之虎”之称的山下奉文打得五千里大撤退。
唯一的亮点是蒙哥马利在北非的阿拉曼之役,但投降的轴心国军只有不到四万是德军,而其他的30万人都是跟着起哄的意大利人。
在抗战时的重庆有许多国人,一见到“RAF”(Royal Air Force-皇家空军)的标志,马上就改称Running Away First(最先逃跑着)。
对英军的看低是普遍性的,而对美军则是尊敬有加的。
人们有这种看法并不奇怪,因为知道真相的人其实很少。
其实,英国在二战中有三大贡献,而这些贡献改变了二战的格局。
英国第一个贡献就是雷达。
20世纪初,雷达的原理已广为人知。
红外线射出去,撞到物品再反射回来并显示在荧光屏上。
在茫茫的天空中和海洋里,人们可以发现敌人的一架飞机和军舰,多爽。
列强们如法、德、美、苏,都投入金钱和时间,但始终解决不了散光的问题。
红外线射出去,撞上几十米之外的物件而折返到荧光屏上,没有问题。
但如果物件(飞机)在几万公尺之外,反射的红外线就太散、太弱,而在荧光屏上就什么也看不到。
但英国却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英国人将红外线发光器摆在聚光灯(抛物线)的焦距处,而这时的光不是直接射出去,而是将红外线反射回灯底再反射出去,而射出去的直线聚光柱
就不会散。
但又有一个问题出来了:聚光柱只是一个点,如果你射向东,而敌人是从西来,你仍然看不到敌人。
英国人解决的方法是雷达是转的。
当红外线扫到敌人时,荧光屏上是一个跳点,当雷达转一圈又扫到敌人时,敌人在荧光屏上不同的地方再显示出一个新跳点,这表示敌人在移动。
如果雷达再上下加多几排红外线放射器,敌人在荧光屏上就无所遁形了。
雷达在英国的不列颠空战中作用极大。
面对非常强大的德国空军,英国飞行员可以得到休息时间,直到接到雷达部门的召唤,而不用24小时全天候的飞行来保卫英国的城市和机场。
当英机接近德机时,英国的飞行员也可以根据雷达部门的指引,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
英国很快将雷达技术传给了美国。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前,美国的雷达兵发现了日本飞机。
只是美军误判是美国自己的飞机而忽略,造成了珍珠港的损失。
但这是美军雷达兵的错,与雷达本身无关。
英美并且很快将雷达的技术原理改进成为海军舰艇上的声呐,对捕捉敌人的潜艇居功至伟,并为英美商船提供坦途。
英国给盟军第二个贡献就是劳斯莱斯飞机引擎。
二战爆发时,全世界最好的飞机技术(Aviation Technology)应是英德两国。
德国空军(Luftwaffe)的引擎研制中心是位于德国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的Bavaria Motor Works-BMW,是德国机械工业的泰斗。
而在英国,则是劳斯莱斯了。
劳斯莱斯为劳斯和莱斯共同创办。
劳斯(Rolls)是投资者,又是飞机的发
烧友,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驾驶飞机不停站往返(不是单程)英吉利海峡的人。
莱斯(Royce)则是机械工程师。
话说回来,不列颠空战证明了英德战机各有千秋。
根据美国历史电视台(History channel)所说,日本的零式战机是得到德国战机的技术转移而研发成功的。
当然,日本工程师也做了许多改良。
但根据日本人自己的报道,那是日本工程师自己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不过,我仍然相信美国历史台所述,因为一是由于日本以吹牛(瓜那尔岛战败叫转进,二战投降叫终战)和修改历史闻名,二是零式战机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战机。
空前是指在零式之前日本没有一个战机技术接近零式技术。
在诺门坎冲突中,日本战机技术明显低于苏联战机技术(如果零式在当时登场,战果可能不同)。
零式是日本战机上一个技术的飞跃。
绝后是指经过多年的太平洋战争,零式都没有什么改良。
零式的技术是孤立的,是明显的外来技术。
而在二战中,日本是造不出重型轰炸机。
轰炸重庆的轰炸机都是从意大利进口的。
至于美国战机(不是轰炸机)在太平洋战事之初,又比零式低了一个档次。
美国的野猫(wildcat)被日本零式横扫。
美国之后研制成功野马(mustang)战机,但最大的改良则是装上一台劳斯莱斯引擎,马力大、来得快、飞得高,而且逃得也快。
当时野马对付零式的方法为:从高空俯冲并向零式机群开火,咬着零式的尾巴先打下几架。
当剩余得零式回过神来,准备战斗时,野马
机群却不与其缠斗,迅速爬高而去。
但转一个圈又回来进行第二轮的攻击。
也许有人觉得野马胜之不武。
但战争就是你死我生,就是追求胜利,就是以我之长处攻击你的短处,而劳斯莱斯发动机就提供了这种长处,它为盟军获得了制空权。
英国的质加上美国的量是无敌的空中力量。
制空权在二战欧洲战场也被充分体现。
一九四一年6月,德国突然袭击苏联,而第一步就是将苏联空军的飞机消灭在苏联的机场上。
而德国则获得了制空权。
而之后,才有德国坦克部队的穿插攻击。
但在一九四四年,苏联空军已获得制空权。
如果德国再集中大量的装甲坦克部队,在一览无遗的东欧平原上(苏德战场),德国的坦克车只会被苏联空军一锅炒,对此德军参谋总部十分清楚。
在西线的阿登战场上,由于希特勒得到气象预告有7天阴天大雾,英美空军无法出动,他在阿登森林埋伏了大量伪装过的虎式坦克。
所以在44年12月10日,德军发动了阿登战役,希特勒想打败美军,占领安特卫普,切段盟军的补给,以逼英美讲和。
战事开始后,由于阴天的关系英美空军无法出动,美军的防线被撕裂,德军大量的虎式坦克从突破口涌入。
美军则一片混乱,且战且退,并有近两万人被围在巴斯托尼。
巴顿将军的伟大在于他逆向进军,于美军溃退的方向相反冲进巴斯托尼,给被围的守军带来希望和部分给养可以多撑几天。
由于美军的顽强抵抗,希特勒七天之内攻占安特卫普的计划并未得逞。
而七天后,天
气转晴,大批的英美空军出动将一个个暴露出来的虎式一一击毁。
阿登战之后,美国飞机照下的相片,雪地一片被毁的德国坦克。
所以说,阿登战役的绝胜者仍然是英美空军。
是英国的劳斯莱斯提供给盟军强大的空中优势。
直到今时今日,劳斯莱斯的飞机引擎仍然是世界航空界的牛耳。
包括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都是采用劳斯莱斯的引擎。
英国对二战胜利的第三个贡献就是盘尼西林(中国人叫青霉素)。
一般有医学知识的人都知道,确认病菌(病源)需要通过细菌培养。
否则只是从身上取出微量的细菌是不能帮我们确认是什么菌的(什么病)。
一般用棉花棒在病人患部擦走一些病菌,再擦在一个营养培植基盘上。
再摆进37摄氏度的保温箱2
日左右,让细菌尽量生长。
2日后,在基盘上大量生长的细菌告诉你那是什么病菌,并以此推断患者有什么病。
1928年,英国科学家佛朗明在做细菌培养时,不小心掉了一个培养基盘在地上。
照规定,掉在地上的基盘已被污染,应该扔掉。
但佛朗明没有扔。
一是看来此盘没有被污染,二是基盘太贵。
他小心在此盘上做了一个记号,擦上病患的细菌,又放回37摄氏度的保温箱。
两天后,当他打开了基盘盖子时,他发现在繁荗的细菌生长中,有一个小黑点(污染点),而围绕着黑点周围则是一个透明圈,表示黑点的分泌物可以杀死黑点周围的细菌。
他小心将黑点取出来,并放在放大镜下面观察,他发现黑点是一小片青衣。
是青衣的分泌物有杀菌的效果,
而青衣英文名又叫作盘尼西林。
佛朗明培养青衣,再提炼。
先后在老鼠和狗身上做试验(先种菌,再打药),证明此药(盘尼西林)对几乎所有的细菌感染都十分有效。
而下一步则是人体试验。
刚好,一个因军事演习摔伤感染并陷入昏迷的英军上尉被送进实验室。
青霉素(盘尼西林)先被证明有效(他能睁眼说话),但后来上尉仍然死去,使佛朗明认识到一针药是不够的,必须每日一针,七针为一个疗程。
事实证明,青霉素(盘尼西林)可治百病,包括肺炎、肺痨、梅毒等等,当然又包括战伤。
但青衣生长过慢,又娇气(适当的温度加适当的湿度),所以成本太高。
一支药一盎士黄金,一个疗程则为七盎士黄金。
所以英国政府将此药封杀。
如果青霉素为社会所知,大批近死亡的人和他们的亲人将会要求政府提供此药物。
如果政府用成本太贵来推脱,社会是会爆发革命的。
所以英国政府将此技术封存,只有甚少人知情。
二战开始后,大批英美伤兵出现。
当时是手臂受伤锯手臂,腿受伤则锯腿,而躯体受伤则只有等死了。
英国政府看不下去了,只有秘密地和美国政府商谈。
美国的反应是我钱大把,你(英国)把青霉素的技术转让给我,我们兄弟共用。
就这样,青霉素很快在盟军中传开,并供送少量给中国和苏联,据说宋庆龄曾送了7支药给太祖。
话说回来,英国提供的生物科技救了千千万万个盟军将士的生命,而佛朗明本人则因此获得1945年诺贝尔医学奖。
1950年,美国的基因科学家
又做了一个革命性的突破。
他们将青衣的基因种在细菌的基因上,利用细菌的快速复制来大量生产青霉素。
致使药物的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并成为大众药物。
青霉素又是一个思维突破,而为后来的其他抗菌素的研制提供启发。
今天,青霉素和麻醉药被称为医学界上两个最伟大的突破。
并成为人类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