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教学作者邱东五国民经济动态统计PPT课件
邱东国民经济统计学高教版第2章 国民经济资源统计
![邱东国民经济统计学高教版第2章 国民经济资源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2d70e9844769eae109ede1.png)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
2.经济活动人口
具有经济活动能力的人 口,是达到法定劳动年 龄、从事或正在寻求有 报酬工作的人口数。
影响经济活动人口变动 趋势的因素
(1)人口总量规模和增长 速度的影响
(2)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和 素质的影响
(3)劳动年龄中的非经济 活动人口的规模
狭义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就是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 人口总体所拥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包括质量和数量两 方面的内容。
2.质量与数量内容
质量
指劳动力人口的体质和智能。取决 于先天因素,受遗传等影响,还取 决于教育、营养和自我努力程度。
数量
主要受人口总量、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年龄构 成及其变动;人口迁移等因素影响, 形成现实和潜在的社会劳动力供给。
国民经济统计学(第二版)
第二章 国民经济资源统计
主讲人:
内容提要
72.1 人力资源统计 2.2 就业与失业统计 2.3 资源与环境统计 2.4 资产与负债统计
学习目的
了解人力资源统计、自然和环境资源统计、社 会资源统计、资产负债核算以及国民财富的统 计范畴和指标
理解人力资源统计、自然和环境资源统计、社 会资源统计和资产负债核算的统计方法
由资本服务流量推算资源租金的路径图
该方法用公式表示为: 资源租金=(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生 产资本报酬)=总营业盈余-生产资产经济租金
(四)细类自然资源的统计
资源类别
统计指标
1矿产和能 保有储量、采储比 、矿产平均品位指标
源资源
矿产和能源资源存量的价值取决于实物存量、年开采量、单位资源租金
最新国民经济统计学-教学课件-PPT-作者-邱东-第六章--国民经济结构统计课件ppt
![最新国民经济统计学-教学课件-PPT-作者-邱东-第六章--国民经济结构统计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301559f804d2b160b4ec0ef.png)
2.产业结构变化总值和总变化率指标
• 总变动率w = CiYi 求和
• Ci 单个产业结构变动率;
• Gi = CiYi为第I个产业结构变化的贡献率
• 3.扩大(收缩)产业比重变动差额
• 扩大(收缩)产业比重变动差额
•
=报告期扩大产业比重-基期产业比重
(二)描述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统计指标 1.需求收入弹性 EY=产品需求量变化对国内生产总值变化之比 2.产业结构变动的反应弹性 • E= ai+(ai-1)/r E=1,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时,产业比重没有变化 E>1,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时,产业比重也增加, E<1,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时,产业比重减少。
二、产业结构动态统计 (一)描述产业结构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 1.产业结构相似性系数和结构偏离度系数
本质上为相关系数,表示调查区相互之间的相似 性系数。相似系数是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
心提出的度量方法。相似系数通常介于0 和1 之间, 相似系数等于1 ,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 相似系数等于0,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 从动态来看,如果相似系数趋于上升则产业结构趋于 相同,如果相似系数趋于下降,则产业结构趋异。
低,通常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而第二、三产业比较
劳动生产率高于1。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本部门的产值与
劳动力比值越大
三、产业结构效应统计 –(一)衡量产业结构效应的绝对指标 •在统计指数理论中,指标的变化可以分解为 两种来源,一种是由于质量因素不变,而数 量结构变化,称为结构影响指数;另一种是 由于数量结构不变,而质量水平因素变化引 起的,称为固定构成指数。 –(二)衡量产业结构效应的相对指标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件-国民经济结构统计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件-国民经济结构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5c6109700abb68a882fb51.png)
第六章 國民經濟結構統計
主講人:
內容提要
6.1 產業與市場結構統計 6.2 收入與消費結構統計 6.3 區域與城鄉結構統計 6.4 投入與產出結構統計
學習目的
掌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和市場結構等國民經 濟結構統計指標和方法,理解不同經濟結構統 計指標和方法的經濟含義
瞭解投入產出表的基本結構、投入產出核算的 基本原理,熟悉投入產出分析基本係數的計算 方法和經濟含義
市場集中曲線的特性(如圖)
一般而言,市場集中曲線越短越陡峭,市場集中程度 越高;反之,集中曲線越長越平緩,市場集中程度越 低。
四個準則
等級準則 進出準則 並拆準則 傳遞準則
市場集中的兩層含義
絕對集中:指骨幹企業規模的擴大 相對集中:指骨幹企業規模在整個行業規模中的比重
增大
2、市場結構絕對集中的度量指標
(2)植草益標準
由日本經濟學家植草益提出,通過企業規模來判斷市場進 入壁壘高低。首先計算經濟規模係數。公式如下:
市场的经济规模 d 市场的总规模 100%
表6.3 壁壘程度 較高 中等 低
植草益標準
d 10%≤d<25% 5%≤d<10% d<5%
6.2 收入與消費結構統計
(一)收入分配格局統計
的
指
標
(4)產業結構變動值
……
2、描述產業結構變動趨勢的指標
(1)需求收入彈性——指某種產品社會需求增長率同國內生產 總值增長率之比
EY= Q / Y QY
(2)產業結構變動的反應彈性——反映產業部門增加值份額的變動 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變動的影響程度
E =a ii
ai
1 r
(三)產業結構效應統計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件 (3)
![国民经济统计学课件 (3)](https://img.taocdn.com/s3/m/1a0820748bd63186bdebbc7b.png)
劳动力资源的地区结构统计
分析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力资 源性别结构,就可以研究男性 和女性的相对经济地位,反映 不同的经济调整对男性和女性 人口的不同影响。
CH2-1 劳动力资源统计
9
三、劳动力资源动态统计
劳动力资源增减变动统计
劳动力资源增减变动统计
自然增减是指因自然规律或某些不确定 因素使劳动力资源总量发生变化,如生老 病死、意外身故或丧失劳动能力等;
在SNA 中把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区分开使用,鼓励用户开发卫星账户对人力资本进行记录。而世界银行从监 测国家经济进步及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首次在《2018年国民财富变化——建设可持续的未来》中对世界各 国的人力资本进行了测算,它包括健康和教育的影响作用,并以个人剩余工作年限的收入现值来衡量。
CH2-1 劳动力资源统计
实际工作总时间
包括:直接时间,相关时间,停工时间,休息时 间。 不包括:各种离职时间(年假、公共节假日、病 假、产假和履行公民义务的时间);未从事生产 性工作时的往返时间;培训之外的其他教育时间 ;公差时的就餐时间以及其他长休时间。
7
二、劳动力资源静态统计
劳动力资源总量统计
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比重
经济活动参与率
CH2-1 劳动力资源统计
8
二、劳动力资源静态统计
劳动力资源结构统计
劳动力资源行业和产业结构统计
各行业或各产业的劳动力 人数的比重,以监测国家 或地区经济结构运行情况, 判断经济社会发展程度。
劳动力资源的地区结构统计
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地区上的 分布情况,依地区的划分标 准不同,其分布研究结果也 不同。
劳动力资源流动统计
在市场经济运行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可以让劳动力在不同产业和行 业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之间移动,这有利于人才效能的发挥,提高劳动力资源的 利用率。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方向受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规律性。
国民经济统计学1章共67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1章共67页](https://img.taocdn.com/s3/m/b1fe5bc7b8f67c1cfad6b841.png)
07.10.2019
18
联合国对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贡献:
1.联合国1947年公布核算体系(旧SNA) 2、聘请多芬古茨、汉森、贾西、穆克赫吉和斯通(1984
产出:物质性产品 (实物产品、物质 性服务)、非物质 性服务。
生产过程
07.10.2019
5
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要做到:
其一:国民经济各部门 必须按比例、保持协 调地发展。
其二:保持社会再生产 各环节——生产、分
配、流通和使用之间 的平衡。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只有保持各部
门的按比例发展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
(二)对象(一国经济总体)
(三)特征(宏观性、全面性、市场性、系统性)
(四)方法([系列统计指标]核算体系的框架、货币、
会计复式记账)
(五)目的
1、提供主要经济流量指标; 2、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3、为制定宏观或微观经济政策提供基础和依据; 4、用于国际比较。
07.10.2019
10
重要性
07.10.2019
19
世界上存在的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国民经济帐户体系 • 物质生产平衡表体系
07.10.2019
17
国民经济核算发展的简史:
巴克斯特(R·D ·Baxter 1827—1875)英国 《国民收入》
斯坦普(J ·C ·Stamp 1880—1941)英国 《各主要国家的财富和收 入》
克拉克(C ·G ·Clark 1905— )英国 在1931年出版《1924—1931 年的国民收入》。
第五章国民经济动态统计1 课件(共21张PPT)- 《国民经济统计学(第三版)》 同步教学(高等教育
![第五章国民经济动态统计1 课件(共21张PPT)- 《国民经济统计学(第三版)》 同步教学(高等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39dba9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2.png)
CH5-2 通货膨胀统计
16
一、通货膨胀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1. 爬行式通货膨胀 2. 步行式通货膨胀 3. 奔腾式通货膨胀 4. 恶性通货膨胀
CH5-2 通货膨胀统计
17
二、通货膨胀的统计测定
(三)通货膨胀率的统计测定
通货膨胀率可以按月、季、年度来计算,但以年度指标为主。其计算 公式如下
(二)低层加总方法的选择问题 1.低层加总的三种常用方法
Carli 指数
Dutot 指数
Jevons 指数
CH5-1宏观价格指数统计
6
二、宏观价格指数统计中的关键细节
(二)低层加总方法的选择问题 2.三种基本分类价格指数的方法比较
(1)从编制方法的角度比较
(2)从经济方法的角度比较
拓展阅读: 专栏5-1 统计指数的检验理论
房地产价格指数调查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面积、金额等资料直接采用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 网签数据;二手住宅销售价格调查为非全面调查,采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房地产经 纪机构上报、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供与调查员实地采价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基础数据。
获得基础数据后,采用各楼盘基本分类房屋的各期成交均价加权计算基本分类价格指数,然后由下到 上采用链式拉氏公式逐级汇总计算各分类指数和总指数。
CH5-1宏观价格指数统计
9
三、我国目前常见宏观价格指数的编制实践
(四)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编制实践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分类
CH5-1宏观价格指数统计
10
三、我国目前常见宏观价格指数的编制实践
(四)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编制实践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2)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的编制步骤
《国民经济统计》PPT课件
![《国民经济统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9f349801f69e3142329487.png)
生产法 GDP=∑(各部门的总产出-该部门的中间消耗)
=∑各部门的增加值 收入法 GDP=∑各部门的增加值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折旧+营业盈余) 其中:生产税净额=生产税-政府补贴
支出法 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
净出口额
三、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价格问题
影响GDP的因素
国民经济核算主要的内容
国内生产总值及 使用核算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消费、 投资和进出口等基本经济总量.
五
投入产出核算
大
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之间部门之间 互相依存的技术经济联系。
核
算
资金流量核算
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反映全社 会各种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量、流向。
国际收支核算
核算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 贸易、非贸易往来和资本往来。
什么是活动部门分类?
从生产的角度.按各基 层单位活动性质的同类 性对常作单位的分类。
(1)非金融公司部门(2Biblioteka 金融公司部门SNA中的机构部门
(3)一般政府 (4)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
(5)住户
注:我国机构部门分类 : 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政府部门 、住户部门
三次产业分类图
三次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 农业
资产负债核算
核算一定时点上的国民经济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社会再生产核算表。其主体部分 是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基本表,八张补充表;
第二部分:经济循环账户。包括一套国民经 济账户体系。
基本框架如下图
社会再生 产 核算表
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
经济循环 帐户
邱东版《国民经济统计学》
![邱东版《国民经济统计学》](https://img.taocdn.com/s3/m/4dad04220b1c59eef8c7b4c7.png)
邱东版《国民经济统计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一、研究范围以国民经济为研究范围国民经济运行: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二、研究对象1.与国民经济工作的对象不同。
“方法论”,不仅是“统计规律”2.不同于统计学原理的研究方法3.宏观经济统计方法论,非微观三、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第二节国民经济统计学科性质和地位一、独立的社会科学二、与其他各统计学科的关系学科设置问题:1992、11月统计学(一级)—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1.与统原的关系统原:什么是相对数经统:出口换汇成本是什么怎么计算、怎么用2.与其他部门统计关系企业统计、农业、金融统计3.与综合平衡统计的关系4.与国民经济核算框架指导方法分析三、本书的结构安排第三节国民经济统计指标及指标体系一、指标用来反映社会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的规模、水平、程度、结构、速度等的数值的概念二、指标体系:相互独立有相互联系统计指标群1.国民经济是多层次多系统现象组成的总体分三个层次明细(1)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状况数量方面(2)每一种社会再生产系统活动状况(3)反映各统计内部活动状况的指标如预警人口人口出生率2.原则(1)马列、邓小平指导(2)体现全面性、系统性(联系和协调)和层次性(宏观)(3)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第四节国民经济活动分类一、国民经济分类的意义和原则(一)意义统计分组在国民经济统计中的应用(二)原则马克思理论、从实际出发、系统性(标志选择)、国际对比原则、动态化原则(如IT)(三)不同目的的分类标志: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基本生产和基本结构的划分、三次产业的划分、机构部门的划分、重要经济类型的划分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一)分类标志和原则劳动的社会分工为基本划分标志具体:1.按劳动的产出性质和社会功能的同一性2.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同一性3.该经济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即行业规模大小)(二)分类的基本单位应该是各种经济活动的成果*通用的方法:基层单位:位于一个地点、仅从事一种生产活动或其主要生产活动的增加值占绝大部分的一个企业或企业的一部分1一定场所2一种或一种以上次要活动3一个点如联合企业多个单独的基层单位(二)联合用ISIC1948 1958、68、89三次修订把所有市场通过与交换的收入的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确定小类:按经济形式的性质中大:按基层活动的特性17个主要门类60个大类173个中类306小类例:D-22-2-1制造业、出版物印刷品大类、印刷品和服务中类、印刷品小类(三)我国:1984 划分标志普查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于1996年组织实施。
邱东国民经济统计学高教班第4章-国民经济过程统计
![邱东国民经济统计学高教班第4章-国民经济过程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6e19fdb4daa58da1114a1a.png)
第四章 国民经济过程统计
主讲人:
内容提要
4.1 消费与投资统计 4.2 货币与金融统计 4.3 财政与税收 统计 4.4 资金流量核算
学习目的
了解消费与投资统计、货币与金融统计、财政与税收统计 的基本概念、基本框架和统计指标
掌握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原理,了解资金流量表的基本结 构和分析方法
2. 消费需求弹性分析
消费需求弹性系数:反映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的 分析指标,它是GDP增长率与消费需求增长率之比,说明 消费需求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GDP增长多少个百分 点。
计算方法:
名 义 消 费 需 求 弹 性 系 数 =G D P 名 义 增 长 率 消 费 需 求 名 义 增 长 率
(二)常用的消费统计指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城乡居民消费支出 3.消费率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出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 总额。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 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是反映社会消费总需求的重要指 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最终消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区别
投资
在国民经济统计学中,使用的是狭义投资的概念,即非金 融投资,金融投资则归入金融交易核算中。
资本形成
各机构单位通过经济交易获得或处置生产资产的行为,反 映经济过程中用于积累从而增加了生产资产的货物与服务 价值。获得包括购入、自己生产、接受赠予等形式;处置 则包括出售、报废、磨损等形式。
(一)资本形成核算
实 际 投 资 弹 性 系 数 =G D P实 际 增 长 率 投 资 实 际 增 长 率
3. 投资拉动分析
投资拉动率: 又称投资对 GDP增长的拉动率 、投 资 对 GDP增长的贡献率、投资拉动系数,是指一定时期资本形 成总额增量占当期GDP增量的比重,反映经济增长率中投 资需求拉动所占的份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2/16
Pag8e 8
5、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一个明确的可以 度量的标准,它被定义为本时期的国民总产出或收入 相对于上一个时期的所增加的百分比.
Y Yt Yt1
Y
Yt 1
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是经济持续增
长的结果。包括经济增长、生产效率提高、经济结构
典型的经济周期图例
2019/12/16
15
说明
从实际GDP曲线的波谷(或波峰)到紧挨的下 一个波谷(或波峰)的区域为一个经济周期。一 个经济周期通常分为萧条、复苏、繁荣和衰退等 四个阶段。在实际GDP曲线的波谷部分,实际 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意味着经济处于萧条阶段; 在实际GDP曲线的波峰部分,实际产出高于潜 在产出,意味着经济处于繁荣阶段;从萧条到繁 荣的过渡阶段谓之复苏;从繁荣到萧条的过渡阶 段谓之衰退。
• 自然资源禀赋:
• 是指由于各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蕴藏等方面的不 同所导致的各国专门从事不同部门产品生产的格局。
• 各国自然资源禀赋不同基础上的国际分工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 第一是自然资源的“有与无”产生分工。这种有与无决定了一些 国家要生产这种产品。
• 第二是“多与少”产生分工。一些国家尽管蕴藏着较少的自然资 源,但其需要量却很大,另一些国家尽管蕴藏量比较大,但其需 要量相对比较小,这就形成一些国家要像国内生产小于国内需要 的国家提供一部分资源产品。
• 还有一种较长周期,叫“库兹涅茨长周期” (Kuzenets Cycle)。
21世纪 高等教育标准教材
第五章
国民经济动态统计
2013、11
2019/12/16
1
目录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统计 • 第二节 经济周期统计 • 第三节 经济动向预测方法
2019/12/16
2
第一节 经济增长统计
2019/12/16
3
一、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
1、经济增长的内涵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是指一 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 和服务总量不断增多的过程,它是反映一 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最重 要的指标。
– (三)中国经济周期统计研究的意义
2019/12/16
13
• 四个阶段: •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 转折点是顶峰和谷底。
繁荣(景气,顶峰)→衰退(过渡)→萧 条(不景气、恐慌、谷底)→复苏(过 渡)→繁荣
Y
2019/12/16
顶峰
F
繁荣 B 衰退
C E 复苏
N
A
D
萧条 底 谷
t
Pa1g4e 14
2019/12/16
Pag4e 4
2、经济增长的特征
库兹涅茨在《各国 的经济增长》归纳
6条特征:
产出增长率、人均增长率与人均产出增长率
都高.
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很高,技术进步促进了产
出的增长.
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比较高.
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改革迅速城市化进程加
快,法律意识增强.
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扩大.
的改造、社会福利的增进以及经济体制的转变等。
2019/12/16
Pag9e 9
二、经济增长的指标计算
1、速度指标: 名义经济增长率 和 实际经济增长 率
• 以GDP为指标计算的经济增长率为
GDP GDPt GDPt1
GDP
GDPt 1
1+名义经济增长率=(1+实际经济增长率)* 价格指数
2019/12/16
Pa1g2e 12
第二节 经济周期统计
• 一、经济周期的基本问题
– (一)经济周期的内涵
• 经济周期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国家总体经济活 动的一种波动,一个周期是由很多经济活动的 差不多同时扩张,继之以普遍的衰退、收缩与 复苏所组成的,这种变动会重复出现。
– (二)经济周期的理论观点
Pa1g1e 11
2、质量指标: 全要素生产率
• 基本原理:经济增长率分解成生产要素数量上的增 长(全要素增长率)和生产要素质量增长(全要素 生产率增长率)
n
y T wi xi i 1
T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wi为第i种投入要 素的投入产出弹性,xi为第i种投入要素的增 长率,n为投入要素的个数.
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率不平衡.
2019/12/16
Pag5e 5
3、经济增长的要素
• 自然资源禀赋(矿产、水、森林等) • 人力资源禀赋(教育、培训、技巧和技
能等人力资源投资) • 资本资源(物质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
设、金融资本等) • 企业管理、组织和技术进步状况等
2019/12/16
Pag6e 6
2019/12/16
Pa1g6e 16
二、经济周期的成因
非凯恩斯主义
消费不足周期理论
投资过度周期理论
纯货币周期理论
创新周期理论
心理周期理论
太阳黑子周期理论
政治性周期理论
2019/12/16
Pa1g8e 18
• 三、经济周期的特点
– 收缩初期企业存货普遍清理,企业对设 备和厂房的投资急剧下降。
– 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
–敏感商品价格下降 ,而不敏感的商品价 格和工资水平却很少下降,即使有所下 降,也不象前者那样下降得很迅速。
– 企业利润急剧降低,普通股票价格下降
。
2019/12/16
Pa1g9e 19
• 四、经济周期的统计分类
– (一)按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分类
• 经济文献中,经济周期的类型,大多是依据周 期所持续的时间长短来划分的。例如,有短周 期即基钦周期(Kitchin Cycle),中周期即朱 格拉周期(Juglar Cycle)和长周期即康氏长 波(Kondratieff Cy四是战略上的原因。
2019/12/16
7
4、经济增长的度量
• 常以 某种国民总产出 或 收入 指标的变化率来衡量.
•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指标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 总值.
• 如果考虑人口变动的影响则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 度量.
• 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净产值等指标也可以 用来度量经济增长.
以现行价格计算
2019/12/16
以不变价格计算
Pa1g0e 10
速度指标: 平均经济增长率
反映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增长水平
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用几何平均?
使用条件
平均经济增长率 n Yn -1 Yo
平均经济增长率 n r0r1r2 rn -1
已知期初期末绝对量
20已19/知12/增16 长指数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