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思维导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外部条件
内部条件
有效的说服
树立良好的榜样
利用群体约定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价值辨析
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德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
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我国当前的德育目标
我国目前的中学德育内容
生命教育
生活教育
生存教育
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概念
构成要素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导向性原则
疏导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途径
方法
基本观点
教育价值
基本观点
教育价值
: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个体一定的行动时出的比较
个人的品德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个人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最终根源相同,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道德观念):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
: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
: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
:实现道德动机的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
认同: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
内化: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念、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
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表现出阶段性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初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家庭教养方式
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
同伴群体
: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个体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因素等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考虑学生原有态度)
(可望且可及的榜样)
(三阶段七子过程)
来源: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
儿童道德水平: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
儿童品德发展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权威阶段(道德现实主义、他律的道德)(5~8岁)
可逆性阶段(道德相对主义、合作的道德)(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
重视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需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
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提倡民主化的道德教育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德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
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含义广义:全人的教育,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还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狭义:对生命本身的关注
意义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开展生命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途径学科教学中渗透、专题教学中融合、课外活动中实践生命教育教师培训是生命教育的关键
家庭、社会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扩展空间
含义: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
意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生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开展生活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途径和方式:探究型活动方式、交往型活动方式、体验型活动方式、创造型活动方式
含义:通过开展活动,向受教育者传授生存知识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生存意识、能力和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意义生存教育是适应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存观念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
途径:专题式教育、渗透式教育
含义:教育学生确立自主维护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意识,严防危及生命安全的犯罪
意义: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面向全社会普及安全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社会及专业的后备安全防范队伍
途径
提高对中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突出重点、注意提高教育实效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争取相关部门协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优化育人环境
含义:教师根据社会要求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帮助其了解社会职业,进而引导其按社会和自己需要为将来升学选择专业与就业选择职业,在思想上、学习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
意义
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使学生对自己有全面、理性的认识
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了解社会分工的要求,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
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继续学习,走向成功
途径:渗透于各科课程、组织专题报告会、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与家长、社区协作的其它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