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几个探究的实验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几个探究的实验探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课程价值的表现之一是: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而由于处于农村中学,实验器材的不足是物理教学中的严重障碍。对此,我对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进行了简便处理,力求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又要尽量取材简便容易,激起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体会学习的兴趣和成功的喜悦。

下面就我本身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简化方法进行说明。

一、小孔成像

在光的传播一课中,临近尾声的“迷你实验室”介绍了小孔成像仪。此类成像仪在小学自然课中就已有涉及,所需器材:圆柱形纸盒,白橡胶模、针、细线、蜡烛、打火机。但其制作过程稍嫌繁琐,致使有的学生以种种借口不愿亲自动手去做。我在讲这部分是,采用简化方法,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选取器材:扑克牌或硬纸片一张,一个圆珠笔芯,一个打火机。操作过程:1、将扑克牌的中心扎一小孔。2、选取一环境较暗的房间或夜晚无灯的房间,以墙壁作为光屏。3、一手执扑克牌,一手点燃打火机。现象:此刻能在墙壁上看到非常清晰的打火机火焰的倒立的像,并随手中牌的距火焰远近距离的改变而得到放大的或缩小的像。此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学生回家独立完成,现象明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光的反射、折射规律

初中物理课本中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中,实验的操作本身就很困难,更主要的是光的路径观察起来更加困难,难以直观显示,这使得这两个实验让学生参与几乎不可能。而现在有一种方法很简便,效果也较好。分析如下:《光的反射实验》选取器材:激光灯一个、面积约六十平方厘米的小平面镜一个、化学实验室专用的方形乳白色塑料水槽一个、铅笔、量角器。操作过程:1、将平面镜置于水槽底部,并靠边紧贴放置。2、手持激光灯,调整位置、角度,使其路径能在白色水槽的侧面显现出来。3、若逐项讨论光的反射规律,用铅笔在水槽的外侧描下光的路径即可分别处理。《光的折射实验》选取器材:激光灯一个、方形乳白色的塑料水槽一个、铅笔、水适量。操作过程:1、将水注入水槽,高度约六厘米左右2、手持激光灯,调整位置、角度,使光的路径能在白色水槽的侧面显现出来。此方法是用水面作为分界面来观察光的折射路径,操作简单取材容易,弊端是铅笔在描画光的路径时有打滑现象,但实验整体上现象明显,,最大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都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并且通过对光的反射折射规律的探究,学会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怎样去探究了

三、物体的浮沉

在关于物体浮沉条件学习的探究实验中,我用一矿泉水瓶装满水,一个带金属盖的口服液的玻璃瓶,先给玻璃瓶装适量水,倒置与矿泉水瓶中,使玻璃瓶底与水面近乎相平,拧紧矿泉水瓶的瓶盖。具体操作:若想使玻璃瓶下沉,捏紧矿泉水瓶子,暗暗使力,奇妙的现象发生了。若想使其上浮,减小施加的力即可,而若想使其悬浮,施加的压力要控制适中即可实现,整个过程很像变魔术一般,引起了学生的强力的好奇心。而其中涉及到的原理与潜水艇的一致。本课的实施

中较好地营造了探究环境,较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意识、交流欲望等探究热情,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相关经验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充分地体验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习过程中应重结果、更重过程”、“透过现象看本质,再从本质到现象解释”等基本学习理念及哲学思想。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

我在准备《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课实验时,书中介绍用吸管吹气吹向两个相距不远的乒乓球的中间,会出现两球向中间靠拢的现象,以此来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但具体操作中,由于乒乓球是球体,受气流作用较小,再有放置时容易滚动,效果不理想。后来偶然有一次看到电风扇很容易将一次性塑料杯吹到一边,心想不妨一试,将两个塑料杯倒扣桌面放置,相距约五厘米左右,用吸管轻轻一吹,两个杯子很容易的靠在一起,效果非常好,操作取材都很容易。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自己亲身经历观察、操作、制作、实践等各种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经过观察、体验的过程,从中获得最直接的、生动的实验事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亲近。

五、阿基米德实验

课本中的阿基米德实验,操作方法很是简单,但由于在具体操作中特别是将重物浸入水中时水的表面张力的影响,使得测量的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不便说明。为此,我对实验进行了补充,器材易得操作简单,精度较高,但有一较大的缺点是学生观察物体排开的水不明显,现在就说明一下:选取的器材有铁架台、弹簧测力计、天平、一百毫升的烧杯、待测物体各一,水适量。操作过程:1、用烧杯装约六十毫升的水,用天平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装置不动待用。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待测物体在空气中的物重G1. 3、将挂有物块的弹簧测力计悬挂于铁架台上,调整高度,使物块逐渐浸入天平上的烧杯内,记录此时五块的视重G2. 4、调节天平,测得由于物块浸入造成的质量上的变化量⊿M.

此时待测物体所受浮力F=G1-G2,同时浮力F=⊿M×g, 实质上⊿M×g就是物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从而浮力F浮=G排。在实验时,我通常用书中的方法先做,这样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M×g的含义,再用此方法提高实验的精度。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教学实践让我们明白:材料易找,制作简单,操作简便,准确性高是实验教学的目标,而这些成功的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自主探究去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进而锻炼思维获得真正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