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爆轰波的流体力学理论2
第3章 爆轰波的经典理论
1 2 j D u j U j Pj D u j j D u j D u j 2
… (3)
16
3.1.1 爆轰波的基本关系式
由(1)、(2)式可得:
D u 0 v0 p j p0 v0 v j
p j p0 v0 v j
4
第3章 爆轰波的经典理论
Chapman和Jouguet在20世纪初分别提出了关于爆
轰波的平面一维流体动力学理论,简称爆轰波的
CJ理论。
前苏联的泽尔多维奇(Zeldovich,1940年),美 国的冯纽曼(Von Neumann,1942年),德国的道 尔令(Doering,1943年)各自对CJ理论进行了改 进,提出了ZND模型。
P0 O
0
v0
v
爆轰波:
e e0
1 p p0 v0 v Qe 2
22
3.1.2 爆轰波稳定传播的条件
3.Rayleigh线和Hugoniot曲线的关系
(1)dc段:v>v0,p>p0 D为虚数 (2)c点: v>v0,p=p0 D=0,定压燃烧 (3)CGAI段: v>v0,p<p0 D>0,u<0;爆燃 其中,CGA段(p-p0)负压值较小, 称弱爆燃支; AI段(p-p0)负压值较大, 称强爆燃支。 A点的爆燃速度最大。
D v0
p p0 v0 v
D2 D2 p 2 v p0 v v0 0
D2 tg tg 2 v0
21
3.1.2 爆轰波稳定传播的条件
2. Hugoniot (雨贡纽、雨果尼奥)曲线
P 1 2
工程爆破的方法及分类
一、工程爆破的方法及分类1、按药包形式分类:集中药包法、延长药包法、平面药包法、形状药包法。
2、按装药方式与药室空间形状:药室法、药壶法、炮眼法、裸露药包法。
3、定向爆破:简单地说就是使爆破后土石方碎块按预定的方向飞散、抛掷和堆积,或者使被爆破的建筑物按设计方向倒塌和堆积。
4、光面爆破:是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后起爆,可以形成平整轮廓面的爆破作业。
5、预裂爆破:是沿开挖边界布置密集炮孔,采取不耦合装药或装填低威力炸药,在主爆区之前起爆,从而在爆区与保留区之间形成预裂缝,以减弱主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并形成平整轮廓的爆破作业。
6、微差爆破:是一种巧妙地安排各炮孔起爆次序与合理起爆时差的爆破技术,由于通常爆破的时间间隔为毫秒级,所以微差爆破又可以称为毫秒爆破。
7、控制爆破:对爆破效果和爆破危害进行双重控制的爆破二、爆炸的理论基础1、炸药爆炸的基本特征(爆炸三要素):过程的放热性;过程的高速度并能自动传播;过程中生成大量气体产物。
2、炸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热分解、燃烧和爆轰。
三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燃烧的特征:①传播速度:每秒几毫米至几十米(低于炸药中声速),受外界压力影响大。
②传播性质:热传导、扩散、辐射。
③对外界的作用:燃烧点压力升高不大,在一定条件下才对周围介质产生爆破作用。
④产物运动方向:与波阵面的传播方向相反4、爆轰的特征:①每秒几百米之几千米(高于炸药中声速),受外界压力影响小。
②传播性质:冲击波。
③对外界的作用:爆炸点有剧烈的压力突跃,无需封闭系统便能对周围介质产生剧烈的爆破作用。
④产物运动方向:与波阵面的传播方向一致。
5、氧平衡:是研究氧与可燃元素的平衡问题,也就是研究炸药内含氧量是可燃元素完全氧化所需氧量之间的关系。
6、炸药根据氧平衡的关系可分为:正氧平衡炸药、零氧平衡炸药、负氧平衡炸药。
7、炸药的热化学参数:爆容(V o):1kg炸药爆炸后所生成气体产物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称为炸药的爆容;爆热(Qv):定量炸药在定容条件下爆炸时所放出的热量爆温(t):炸药爆轰结束后,爆炸产物在炸药初始体积内达到热平衡后的温度称为爆温;爆速(D):爆轰过程传播的速度称为爆速;爆压(p):爆炸产物在炸药初始体积内达到热平衡后流体静压值称为爆压。
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笔记 (1)
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培训考核笔记(考试内容)二、炸药与爆炸基本理论(1)爆炸及其分类,炸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爆炸:爆炸是某一物质系统在有限空间和极短时间内,大量能量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
在这种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等效应。
爆炸的分类:通常可以将爆炸现象归纳为三大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炸药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
爆炸作业的定义:爆破作业时利用炸药的爆炸能量对介质做功,以达到预定工程目标的作业。
炸药爆炸的三要素:炸药爆炸包含三要素,即释放大量的热、变化过程必须是快速的、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物。
这是炸药爆炸的基本条件,也是炸药爆炸不同于一般化学反应的3个重要特征。
炸药的基本形式:按照炸药化学变化过程的传播性质和速度的不同,可将炸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分为四种:热分解、燃烧、爆炸、爆轰。
爆轰的定义:炸药以最大而稳定的爆速进行传爆的过程叫做爆轰。
炸药化学变化的4种基本形式间的关系: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热分解、燃烧、爆炸和爆轰可以互相转化。
炸药的热分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燃烧。
而炸药的燃烧随温度和压力的增加又可能发展转变为爆炸,直至过渡到稳定的爆轰。
(2)炸药起爆的基本理论、起爆能和炸药感度,影响炸药感度的因素炸药的机械能起爆理论——热点理论(灼热核理论)当炸药受到撞击、摩擦等机械能的作用时,并非受作用的各个部分都被加热到相同温度,而只是其中的某一部分或几个极小的部分。
例如,个别晶体的棱角处或微小气泡处,首先被加热到炸药的爆发温度,促使局部炸药首先起爆,然后迅速传播至全部。
这种温度很高的微小区域,通常被称为热点(灼热核)。
形成热点的原因1)绝热压缩炸药内所含的微小气泡,形成热点;2)炸药受机械作用,颗粒间产生摩擦,形成热点;3)液态炸药(塑性炸药或低熔点炸药)具有高速黏性流动,也可形成热点。
热点起爆必须满足的条件:1)热点的尺寸应尽可能的细小,直径一般为10-5~10-3cm。
2)热点的温度应为300-600℃3)热点的作用时间在10-7s以上。
爆轰物理
《爆轰物理》教学大纲课程类别:技术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名称:爆轰物理开课单位:环境与安全工程系课程编号:2080302总学时:48学时学分: 3适用专业: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专业先修课程:炸药理论、流体力学等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爆轰物理》属于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教育课程之一。
炸药作为一种能源,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中,炸药均得到广泛的使用。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炸药的爆炸、炸药的起爆机理、炸药中的爆轰传播以及对周围介质做功的能力。
同时炸药爆炸现象的发生,爆轰的传播规律以及爆炸效应等有关内容,是本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绪论1.概述2.热力学基本知识本章主要了解爆炸现象及性质并掌握热力学的基础知识。
为后述章节打下基础。
第一章炸药的爆炸1.概述2.炸药爆炸的特征3.炸药的组成与爆炸分解4.炸药的爆炸变化与炸药的分类5.炸药的主要特性数6.炸药爆炸对介质的作用本章主要了解炸药爆炸的特征、对介质的作用,掌握爆热、爆温和爆容等特性数的计算与测定。
第二章炸药的起爆机理1.概述2.炸药的热起爆理论3.炸药的机械作用起爆机理4.炸药的冲击波起爆5.炸药对静电放电的感度本章主要要求学生了解炸药的起爆过程以及起爆能具有的各种形式,重点掌握热起爆和机械作用起爆理论。
第三章冲击波基本理论1.概述2.一维非定常等熵流动3.正冲击波基本关系式4.冲击波雨贡纽曲线及冲击波的性质5.运动冲击波的正反射6.运动冲击波的斜反射7.冲击波的声学近似本章要理解特征线的概念及冲击波雨贡纽曲线的含义,区别运动冲击波的正反射与斜反射,熟练掌握冲击波参数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爆轰波的流体力学理论1.概述2.爆轰波的基本关系式3.多方气体中的爆轰4.爆轰波的定常结构----ZND模型本章主要重点了解爆轰过程中炸药的化学反应和反应产物质点的运动过程以及一个复杂的爆轰过程可以用比较简单的冲击波流体力学理论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掌握根据C-J理论建立爆轰波的基本关系式,根据ZND模型研究爆轰过程的规律。
第三章+膨胀波与激波 气体动力学,流体力学,航空飞行原理气体动力学
角的流动。
气流每经过一道膨胀波,都折转一个微小的角度,且 马赫角越来越小
z连续外折壁缩为一个点时,由曲壁发出的一系列膨胀波变 成了从折转点发出的扇形膨胀波束
z气流参数的变化只取决于波前的气流参数和总的外折角, 与气流折转方式无关
同一个气流折转角δ, 有两个 不同的激波角β的值与之对应, 其中一个β角较大, 另一个β 角较小。对应于β角较大的斜
激波, 称为强斜激波; 对应于
β角较小的斜激波, 称为弱斜
激波。
超音速气流绕物体流动, 所产 生的附体斜激波总是弱斜激 波。
第3.3节 激波
② 不同的变化趋势
在确定的来流马赫数下, 气流通过弱斜激波时,
斜激波的计算公式 普朗特关系式
压力比
密度比
第3.3节 激波
温度比
总压比
第3.3节 激波
斜激波前后马赫数之间的关系
气体流过斜激波时的折转角
第3.3节 激波
斜激波的图线
激波角与来流马赫数和壁 面折转角之间的关系
① 强斜激波与弱斜激波
在相同的来流马赫数下, 对于
第3.2节 膨胀波
在压缩波未相交之 前,气流穿过微弱压 缩波系的流动是定熵 压缩过程。但是许多 微弱压缩波聚集而成 一道波时,成为强压 缩波,是熵增过程。
第3.2节 膨胀波
3.2.4 波的相交与反射 在直固体壁面上的反射
膨胀波(压缩波)在直固体壁面上反射为膨胀波Leabharlann (压缩波)第3.2节 膨胀波
第3.3节 激波
3.3.2 正激波的形成
第3.3节 激波
完全气体中的正激波 正激波的基本方程
爆轰波爆燃波的经典理论概要
10
4.1.1 爆轰波的基本关系式
CJ理论将爆轰波视为带有化学反应的冲击波, 其波阵面上仍满足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
设爆轰波传播速度为D,把坐标系建立在波阵
面上,则原始爆炸物以D-u0的速度流入波阵面, 而以D-uj的速度从波阵面流出,如图4-1所示, 其中下标j代表波阵面后的参数。
6
4.1 爆轰波的CJ理论
7
4.1 爆轰波的CJ理论
19世纪末研究发现,爆炸物的爆炸过程是爆轰波 沿爆炸物的传播过程,并且发现爆轰一旦被激发, 其传播速度很快趋向该爆炸物所具有的特定数值, 即所谓理想特性爆速。在通常情况下,爆轰波以 该特征速度稳定传播下去。 在揭示爆轰波稳定传播的理论探索中, Chapman和Jouguet各自独立地提出了爆轰流 体动力学理论,提出并论证了爆轰波稳定传播的 条件及其表达式。此理论简称为爆轰波的C-J理 论。
其中 Q j Qe 就是爆轰反应放出的化学能称 为爆热。
15
4.1.1 爆轰波的基本关系式
由于爆轰产物中化学能Qj为零,因此:
U j U 0 e j e0 Qe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从波阵
面前流入的能量等于从波阵面后流出的能量,即
1 0 D u 0 U 0 P0 D u 0 0 D u 0 D u 0 2 2
1 e j e0 p j p 0 v0 v j Qe 2
……(8)
这就是爆轰波的 Hugoniot 方程,也称放热的 Hugoniot方程。
18
4.1.1 爆轰波的基本关系式
如果已知爆轰产物的状态方程:
C 高等流体力学课件
C-J假定
C-J理论
① 流动是理想的、一维的,不考虑介质的粘 性、扩散、传热以及流动的湍流等性质。 ② 爆轰波阵面是平面,其阵面的厚度可忽略 不计,它只是压力、质点速度、温度等参数 发生突跃变化的强间断面。 ③ 在波阵面内的化学反应瞬间完成的,其反 应速率为无限大,且反应速率为无限大,且 反应产物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 ④ 爆轰波阵面的参数是定常的。
C-J理论
从λ=0到λ=1是瞬间完成的,期间没有时间间隔。用e(λ) 表示单位质量(或mol)的化学反应能,则e(λ)可写为: e( ) (1 )Q 比内能e可表示为: e e( P,V , ) e( P,V ) e( ) Q:炸药爆轰热(爆轰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 e1 ( P ,V1 , 1) e( P ,V1 ) , e0 ( P0 ,V0 , 0) e( P0 ,V0 ) Q 1 1 故(3)式可写为:
D u1 C1
那么什么叫C-J条件呢?
ⅰ) Chapman提出的稳定爆轰传播条件:
P1 P0 dP ( )曲线 2 = dV V0 V1
(8)
实际爆轰对应于所有可能稳定传播的爆轰中速度最小的爆轰。
ⅱ) Jouguet提出的条件为:
D u1 C1
爆轰波相对于爆轰产物的传播速度等于爆轰产物的音速。 两者提法不一样,但是本质是相同的,因此称为C-J条件,可 综合表述为:爆轰波若能稳定传播,其爆轰化学反应终了产物的 状态应与波速线和爆轰波Hugoniot曲线相切点M的状态相对应, 否则爆轰波在传播过程在中是不可能稳定的。 该点的状态又称为C-J状态。在该点,爆轰产物的膨胀波(稀 疏波)传播速度恰好等于爆轰波向前推进的速度。
B 、爆轰波波速线
冲击波第二讲
(1.22)
一维不定常流体运动
e e p u 2 u 0 t r t r p p , e u N u 0 t r r u u 1 p u 0 t r r
2 2 2 t 0
F F F F l t 0 l 2 t 2 t x y z
若曲面在M点的法线单位矢 量记作n,则间断面F=0的速 度矢量为D=Dn 现在来推导间断面上的关系 式,设间断面上任意一块面 积S*(t),它以速度D运动, 取S*的外法向为D的正向,在 S*的两边取两个表面S1( t ) 及S2( t ),它们如右图组成 体积V( t )。设坐标原点取在 面S*上,以l表示沿S*的法向 n取的线坐标,并将面S1( t ) 及S2( t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 分别记作l1(t)及l2(t)。
(1.52)
对于多方气体,状态方程 为 p A S ,于是绝热性方程 d 就给出 dt p 0 ,所以多方气 体的绝热运动的封闭方程组为
在等熵运动情况下,一维不 定常理想流体运动方程组由 两个微分方程和一个状态方 程组成
u N u 0 t r r u u 1 p u 0 t r r p p u 0 t r
l1
0
其中f1及f2是函数f分别在l1及l2处的值。 考虑到 dl dt u D ,其中un是坐标为l(t) 的曲面S( t )的运动速度在法向n上的分 量,并注意到dS· n=dS,于是
n
dl f dl f1 1 t dt
3-爆轰波的流体力学理论2
3.8 聚能效应3.8.1 聚能效应的基本现象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都在探求爆炸产物的有效利用问题。
与前面介绍的爆炸作用不同,聚能效应是通过利用特殊形状的装药来达到提高其局部爆炸破坏作用的目的。
随着测试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瞬时高压作功的物理过程能够得以揭示,炸药爆炸的聚能效应也就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聚能装药在战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穿甲、破甲雷弹及战时破坏作业(如大型桥梁、建筑物的破坏);在平时用于快速切割金属(如打捞沉船等)、在硬土或冻土中快速穿孔、破碎孤石(悬石和危石)、在抢险救灾中快速清除障碍物(陆上或水中障碍物,如楼房、桥梁、树木等)、利用线性聚能装药拆除大型钢结构建筑物、桥梁以及切割贵重石材等。
根据爆轰产物沿其外法线方向散射这一基本规律,在装药底部或一侧予留空穴(如锥形、半球形、线形、抛物形、双曲线形等),或再加药型罩并取适当炸高(从聚能药包的底面(即药型罩底面)到穿孔目的物间的距离),爆炸时,由于空穴的存在,从而产生冲击、高压、碰撞、高密度、高速运动的气体流或金属流(带金属罩时),就可使爆炸能量沿轴线方向向外射出较高能量密度的聚能流,并集中到一定方向上发挥作用。
这种利用装药一端(侧)的空穴使爆轰产物聚集、增加能量密度、以提高局部破坏作用的现象称为聚能现象,其效应称为聚能效应或空心效应,又称诺尔曼效应。
能形成聚能流的装药称为聚能装药,其装置为聚能装置。
聚能效应是外部装药爆炸直接作用的一种特殊情况(非接触爆破),其作用在于使爆炸能在一定的方向集中起来,从而使爆炸的局部破坏效应增强。
其主要特点是:装药底部(或一侧)有空穴;装药底面(或一侧)与目标间有一最有利距离;破甲能力很强。
有空穴是其基本特点,也是形成聚能效应的基本条件。
聚能装药爆炸后,具有高温、高压的爆轰产物沿装药表面法线方向迅速散射时,在空穴影响下,必然在空穴前方汇集于一点(线性装药汇集成一线),此点(线)处的爆轰产物密度可增大数倍,速度可达每秒万米以上,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压力可达几十兆帕。
旋转爆轰发动机燃烧室的燃烧与流动特性研究
旋转爆轰发动机燃烧室的燃烧与流动特性研究王宇辉;乐嘉陵;杨样;谭宇【摘要】设计了一台爆轰环腔外径100mm、内径80mm、长117 mm 的不带有尾喷管的旋转爆轰发动机燃烧室,并进行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来了解不同当量比下的燃烧和流动特性。
在该燃烧室头部,空气通过60个直径2mm孔轴向喷射,氢气通过2mm宽环缝喷射。
氢气和空气最大供给总压分别可达12和10.5MPa。
实验发现,当量比大于2时,燃烧发生在燃烧室以外,为爆燃;当量比接近于1时,燃烧室内存在多个反向旋转爆轰波,爆轰波平均速度较低,不超过1000m/s;当量比小于0.58时,仅有一个爆轰波准稳态旋转。
在当量比为0.55时,旋转爆轰波传播速度为1274m/s。
在当量比为1时,进行了17s 无热防护的旋转爆轰发动机实验,未发现燃烧室有明显烧蚀。
数值模拟表明在流量为400g/s时,有3个爆轰波同向旋转,外壁面侧传播速度约为1998m/s。
%A rotating detonation combustor with the outer diameter100mm,the inner diame-ter 80mm and the axial length 117 mm for the detonation channel was designed.There is no ex-haust nozzle attached to the combustor.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combustion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equivalence ratio conditions.The air flows into the combustor through 60 orifices each with 2mm in diameter,and the hydrogen gas flows into the combustor through an annular channel with2mm in width.The maximum total pressures of hydrogen and air can be 12 and 10.5MPa,respectively.When the equivalence ratio is greater than2,deflagration occurs outside the combustor.When the equivalence ratio is close to 1 ,multiple counter-rotating detonation waves move in thecombustor and the average detonation velocities are lower than1000m/s.When the equivalence ratio is less than 0.58,only one detona-tion wave rotates.The detonation velocity is 1274m/s for the equivalence ratio 0.55.The rota-ting detonation engine without cooling ran for 1 7 seconds at the equivalence ratio 1 and apparent erosion wasn’t found.Three detonation waves are co-rotating with velocities 1998m/s near the outer wall for the mass flow rate 400 g/s in the numerical study.【期刊名称】《实验流体力学》【年(卷),期】2017(031)001【总页数】7页(P32-38)【关键词】旋转爆轰发动机;实验;爆轰波速度;尾焰;当量比【作者】王宇辉;乐嘉陵;杨样;谭宇【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燃烧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四川绵阳 621010;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31.3旋转爆轰发动机(Rotating Detonation Engine,RDE),又名连续爆轰发动机(Continuous Detonation Engine,CDE)或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Continuously Rotating Detonation Engine,CRDE)是一种基于爆轰燃烧的发动机,由于流量连续,结构紧凑,工作模式简单,工频较高,近年来其研究在逐步加强。
爆轰波PPT课件
冲击波+化学反应区=爆轰波 “爆速”(detonation velocity)定义: 爆轰波沿炸药装药传播的速度------爆速。
29.07.2020
第 4页
29.07.2020
第 10 页
C-J理论
从λ=0到λ=1是瞬间完成的,期间没有时间间隔。用e(λ) 表示单位质量(或mol)的化学反应能,则e(λ)可写为:
e()(1)Q
比内能e可表示为: e e (P ,V ,) e (P ,V ) e ()
Q:炸药爆轰热(爆轰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
e 1 (P 1 ,V 1 , 1 ) e (P 1 ,V 1 ),e 0 (P 0 ,V 0 , 0 ) e (P 0 ,V 0 ) Q
②在Ⅱ区, PP0 0 , VV0 0 , 对应于爆轰过程。
Ⅱ区, 爆轰
③在Ⅳ区,PP0 0 ,VV0 0 , 对应于爆燃过程。
І区, 无物理 意义
29.07.2020
A(P0,V0)
Ш区,无物理 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
Ⅳ区,爆燃
V
第 13 页
对爆轰波, PP0 0 ,由(2)可知:D u0 与 u1 u0 同号,
说明爆轰波通过后,介质质点在爆轰波方向受到加速,如果
u0 0 ,则介质质点运动速度u1与D同向。
C、爆轰波绝热曲线——Hugoniot曲线(由3个守恒方程得到的 P-V关系在P-V平面上的几何表示)
(4)式在P-V平面上的曲线为双曲线:
e1
P1V 1 1
, e0 P0V01(爆轰前后均为理想气体,且 不变)
2020燃烧爆炸基础-7-爆轰波
• 连续性方程:
ρ+dρ, p+dp ρ, p
d C dvx C
忽略二阶小量
d
C
dvx
C-dvx
C
动量守恒
p dp p C2 d C dvx 2 C2 C C dvx
d
h
vx2 2
0
dh vxdvx 0
能量守恒
dh C C dvx C 声Cd速vx 与的流关体系压?缩性
无火焰类型 (nonflame mode)
预混火焰 (premixed flame)
扩散火焰
爆炸极限自点
(diffusion flame) 火临界条件
反应混合物 发生自点火
2
• 爆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爆轰现象的发现:1881/1882年,Berthlot,Vielle,Mallard和Le. Charelier在做火焰传播实验时首先发现的。
√(2)1899年/1905~1917年 , Chapman对爆轰现象作了简单的一维理论描 述(C-J理论),该理论是借助气体动力学原理而阐释的。
√(3)1940年,Zeldovich,1942年,Von.Neumann和1943年Doering各自独 立对C-J理论的假设和论证作了改进。
•
ZND理论要比C-J理论更接近实际情况。
,仅是x的函数,与时间t无关)。
质量守恒
平0面 D正激u0波 波前1 、D 波u后1 参数间的1基 本0关D D系u1u0
(1)
动量守恒 p1 p0 0 D u0 2 1 D u1 2 0 D u0 D u0 D u1
能量守恒
0 D u0 u1 u0
时 继,而在得2到73γ~。3当00p01K>1范0围M内pa,,c由V 于2波0.0阵8 面1.温883度很10高3 T,必27须3考J/虑m空ol气 K的 离,
水下爆炸中的流体力学
d divV dt
c2 dP d
式中: V-速度矢量,m/s; P-压力,Pa;
-介质密度, kg / m3 ;
c-介质波速,m/s 分析水下爆炸的问题过程中, 由于冲击波通过介质后熵值变化很 小,接近于等熵过程。水的等熵状态方程为:
水下爆炸中的流体力学
一、绪论
水下爆炸炸药、鱼雷、炸弹或核弹等在水中的爆炸,是一个极短 时间内,在有限体积或面积上发生极大能量转换的过程。其过程大体 可分为三个阶段:装药的爆轰、冲击波的产生、气泡的形成和脉动。 由于水下爆炸冲击波的强破坏效应,故在国防军事、国民经济建 设、生物医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水下爆炸冲击波的传播规律及 其动力效应是水利水电工程、 航运工程和爆破工程等领域关注的一个 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水下设施的安全和容器状构筑物爆破拆除参数 的合理选取,因而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理论意义。军事上,对水下 爆炸冲击波的研究一直是舰船抗爆保护的重点。 目前,国内外水下爆炸的研究主要趋向于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 数值计算三种方法有机结合所进行的综合性探索。 然而由于其复杂性, 该领域一直以实验研究为主。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理论的快 速发展, 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水下爆炸的各种现象进 行预报。各种计算机软件大大方便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随着一批大型通用程序的出现 ,基于通用程序的数值模 拟方法已成为研究水下爆炸冲击波和气泡脉动的重要手段。 目前能模 拟水下爆炸冲击波和气泡脉动的通用程序主要有 DYNA,DYTRAN 和 AUTODYN。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运用 DYNA 和 DYTRAN 对水下爆炸冲击 波和气泡脉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W 1/3 pmb 7.24 R I b 2.227 (QW )2/3 h1/6 R
03第二章2 爆破理论与技术
硝酸铵-2700m/s;
3. 影响爆速的因素
①药卷直径: 临界直径(小于则不爆)、 极限直径 (大于也不提高)
二号岩石铵梯炸药临界直径15mm
② 炸药密度:单质炸药(密好)、混合炸药(最佳密度)
③药卷外壳:外壳限制爆轰产物侧飞,直径小提高爆速明显,大时不明显。 ④ 炸药的粒度:越细,临界直径和极限直接减小,爆速提高。 ⑤ 起 爆 能 的 大 小 : 如 TNT 粒 径 1.0~1.6mm , ρ=1.0g/cm3 , 装 药 直 径
21mm时,强起爆能3600m/s,弱起爆能1000m/s;当硝化甘油装药直径
21mm 时 , 用 6 号 雷 管 起 爆 , 爆 速 2000m/s , 用 8 号 雷 管 起 爆 , 爆 速 8000m/s以上。
• 六、间隙效应(沟槽效应)
• 由于药卷与炮眼孔壁间存在间隙,先爆的将后 部药卷压密,从而发生爆轰中断或变为燃烧。不偶 合值=炮眼直径/药卷直径=1.12-1.76时会发生。 消除方法: 1、采用偶合散装炸药; 2、控制药卷与炮眼间隙尺寸; 3、在药卷间套硬纸板等; 4、采用小直径炸药、水胶或乳化炸药,岩石2#药 卷累计长度多为600-800mm。
2. 炸药的氧平衡分类
① K > 0 ,正氧平衡炸药,( NO 、 NO2—— 吸热反应,有毒,促使 瓦斯爆炸) ②K<0,负氧平衡炸药,(CO——有毒,C、H2——不能放出最大 热量) ③K=0,零氧平衡炸药(放出最大热量) 3. 混合炸药的配制 例如:铵油炸药(硝酸铵与柴油)中,加入4%的木粉作松散剂,按零 氧平衡设计配方。 设100g铵油炸药中含硝酸铵x克,柴油y克,则 x + y = 100-4 = 96 0.2x-3.42y-1.37×4 = 0 解之: x = 92.21g y = 3.79g
爆炸性物质的燃烧与爆炸
5.3 炸药的有关知识
• 5.3.4炸药的燃烧转爆轰
• 研究炸药燃烧转爆轰的规律及特点,对于安全使用炸药及其制品具有 重要的实际意义。
• 在火炸药生产及处理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燃烧事故,若不及时扑救或扑 救方法不当,都有可能由燃烧转变成爆轰,使损失扩大。在销毁废炸药 时,有时使用销毁法,如果处理不当,炸药可能由燃烧转化成爆轰,从而造 成意外的事故。
100kPa下不能稳定燃烧,燃烧很容易转变为爆轰。在压力低于100kPa 时,起爆药的燃速与压力呈线性关系u=a+bp。 • 总之,一般起爆药的特征是,在低压下能进行稳定燃烧。例如,压制的雷 汞在p=0.4Pa的低压下,仍能稳定燃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炸药的有关知识
• 高压下易由燃烧转变为爆轰。 • 对于上述特点,叠氮化铅是个例外,它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进行稳定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炸药的有关知识
• 因此,销毁炸药时,要根据炸药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销毁方法,用燃烧法销 毁炸药及其制品时,要注意防止燃烧转变为爆轰,以确保销毁过程的安 全。
• 2.试验得到的凝聚炸药稳定燃烧的规律 • (1)压力对燃烧速度的影响 • 1)起爆药燃烧时,燃速与压力的关系 • 根据对雷汞等一些起爆药的研究表明,大多数起爆药在压力高于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3 炸药的有关知识
• 3.堆积尺寸对分解速度的影响 • 正如上面所分析的炸药是否会发生热分解向燃烧和爆轰的转变,取决
于炸药分解反应所释放的热量与向环境散失的热量能否达到平衡。炸 药堆积量越大,单位体积炸药与环境的散热面积就越小,这样越容易出 现热积累。因此,炸药堆积尺寸越大,越容易发生燃烧或爆轰。 • 由上可见,炸药在热分解过程中,若环境温度过高,或环境散热条件不好, 或炸药量太大,都会使炸药的热分解反应加速,而转变为燃烧或爆轰。 因此,储存炸药及其制品时,必须保证一定的温度、一定的尺寸及良好 的通风条件,以保证炸药及其制品的储存安全和质量。关于这部分内 容,我们在第6章中还将详细讨论。
(完整版)第3章爆轰波的经典理论
3.1.1 爆轰波的基本关系式
10
3.1.1 爆轰波的基本关系式
CJ理论将爆轰波视为带有化学反应的冲击波,其 波阵面上仍满足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
设爆轰波传播速度为D,把坐标系建立在波阵面 上,则原始爆炸物以D-u0的速度流入波阵面,而 以D-uj的速度从波阵面流出,如图4-1所示,其 中下标j代表波对于通常的气相爆炸物爆轰波的传播速度一般约 为1500m/s~4000m/s,爆轰终了断面所达到的 压力和温度分别为数个兆帕和2000K~4000K。
对于军用高猛炸药,爆速通常在6000m/s~ 10000m/s的范围,波阵面穿过后产物的压力高达 数十个吉帕,温度高达3000K~5000K,密度增 大1/3。
6
3.1 爆轰波的CJ理论
7
3.1 爆轰波的CJ理论
19世纪末研究发现,爆炸物的爆炸过程是爆轰波 沿爆炸物的传播过程,并且发现爆轰一旦被激发, 其传播速度很快趋向该爆炸物所具有的特定数值, 即所谓理想特性爆速。在通常情况下,爆轰波以 该特征速度稳定传播下去。
在揭示爆轰波稳定传播的理论探索中, Chapman和Jouguet各自独立地提出了爆轰流 体动力学理论,提出并论证了爆轰波稳定传播的 条件及其表达式。此理论简称为爆轰波的C-J理 论。
动量变化:0 D u0 u j u0
因此: p j p0 0 D u0 u j u0 (2)
13
3.1.1 爆轰波的基本关系式
(3)能量守恒:以U0和Uj分别表示原始爆炸物及 爆轰后所形成产物单位质量总内能,以Qe和Qj分 别表示爆炸物和产物单位质量含有的化学能,以 e0和ej代表相应物质的状态内能。则
从此,人们对气相爆炸物(2H2+O2,CH4+2O2)和 凝聚相爆炸物(硝基甲烷、TNT、RDX)的爆轰过程 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观察。
爆轰理论下资料
p2
?
p0
?
vD2 v02
(v0
? v2 )
由此可看出,直线的斜率与波 VD有关
? tg ? ? p 2 ? p 0
v0 ? v2
可得一族经过初好状态( P0、V0)的直线
D1线 VD1
D2线 VD2
VD1<VD2<VD3
D3线 VD3
注意:雨果尼奥曲线中并不是所有线段与爆轰过程相对应只表示反应刚结束时生成 物所处的状态。
具有热爆炸的特点,(以后起爆机理介绍)
(2)表面反应机理(不均匀灼热机理) 在冲击波作用下,波阵面上的炸药受到强烈
地压缩,但在被压缩的炸药层中温度的升高是 不均匀的,化学反应首先从被称为“起爆中心 或热点”的地点开始,进而传到整个炸药层, 由于起爆中心容易在炸药颗粒表面以及炸药中 所含有的气泡中,因而这种反应机理称表面反 应机理。
三、C-J条件
—气体爆轰波稳定传播条件(理论研发的结果) ( 1 )卡普曼提出:对应于所有实际爆轰可能稳定传播的
爆轰波速度为最小的速度。即为爆轰产物所处的状态是雨 果尼奥曲线与米海逊直线相切点所确定的状态。
?
( dp dv
) 曲线 m in
? ( p 2 ? p 0 ) 直线 v0 ? v2
( 2 )柔格提出:爆轰波相对于爆轰产物的传播速度等于
LM段 ∵ u+c<V D 弱爆轰段,爆轰波中反应区扰动落后于爆轰 传播速度,∴反应区将逐渐拖长,反应放出的能量不集
中,不能供给波阵面以足够的能量,结果必须削弱爆轰 波波速,也不稳定,波速线斜率 ↓直到M点。
b. 相切情况
u+c=VD M点,反应放出的能量正好支持反应的稳定传播, 即该点的膨胀波(或稀疏波)的传播正好等于爆轰波 向前推进的速度。∴ M点是稳定传播点, M点即是稳定 传播爆轰的条件,即 C-J条件。
爆破工程师复习指南完整版
爆破工程师复习指南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工程爆破有哪些基本特点?答:(1)工程爆破是一种高风险的涉及爆炸物品的特殊行业;(2)工程爆破外部环境特定而复杂;(3)对爆破器材有特定的严格要求;(4)工程爆破施工环境多而复杂;(5)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实行持证上岗,熟悉并严格遵守国务院关于爆炸物品的管理规定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
爆炸的定义是什么?爆破的分类?爆破作业的定义?炸药爆炸的三要素?答:爆炸的定义:爆炸是某一物质系统在有限空间和极短时间内,大量能量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
在这种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有强烈放热、发光和声响等效应。
爆炸的分为三大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爆破作业:是利用炸药的爆炸能量对介质做功,已达到预定工程目标的作业。
炸药爆炸的三要素。
即释放大量的热、变化过程必须是高速的,生成大量气体产物。
爆轰?炸药以最大而稳定的爆速进行传爆的过程叫做爆轰。
起爆?起爆能?炸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系统,要使其发生爆炸变化必须要由外界施加一定的能量。
通常将外界施加给炸药某一局部而引起炸药爆炸的能量称为起爆能;而引起炸药发生爆炸的过程称为起爆。
炸药的感度?1.炸药的感度是指炸药在外界能量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难易程度称为炸药感度炸药所需要能量愈小,该炸药的感度愈高。
按照外部作用形势,炸药感度有热感度、机械感度和爆轰感度。
影响炸药感度的因素?1.内在因素:键能、分子结构和成分、生成热、热效应、活化能、热容量。
2.外在因素。
炸药的物理状态与晶体形态、装药密度、炸药结晶的大小、温度、惰性杂质的参入。
炸药的热感度的定义?及测定方法?炸药在热能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炸药的热感度。
通常以爆发点和火焰感度等来表示。
炸药的爆发点?火焰感度的定义?炸药的爆发点:系指使炸药开始爆炸所需加热到的介质的最低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聚能效应3.8.1 聚能效应的基本现象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都在探求爆炸产物的有效利用问题。
与前面介绍的爆炸作用不同,聚能效应是通过利用特殊形状的装药来达到提高其局部爆炸破坏作用的目的。
随着测试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瞬时高压作功的物理过程能够得以揭示,炸药爆炸的聚能效应也就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聚能装药在战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穿甲、破甲雷弹及战时破坏作业(如大型桥梁、建筑物的破坏);在平时用于快速切割金属(如打捞沉船等)、在硬土或冻土中快速穿孔、破碎孤石(悬石和危石)、在抢险救灾中快速清除障碍物(陆上或水中障碍物,如楼房、桥梁、树木等)、利用线性聚能装药拆除大型钢结构建筑物、桥梁以及切割贵重石材等。
根据爆轰产物沿其外法线方向散射这一基本规律,在装药底部或一侧予留空穴(如锥形、半球形、线形、抛物形、双曲线形等),或再加药型罩并取适当炸高(从聚能药包的底面(即药型罩底面)到穿孔目的物间的距离),爆炸时,由于空穴的存在,从而产生冲击、高压、碰撞、高密度、高速运动的气体流或金属流(带金属罩时),就可使爆炸能量沿轴线方向向外射出较高能量密度的聚能流,并集中到一定方向上发挥作用。
这种利用装药一端(侧)的空穴使爆轰产物聚集、增加能量密度、以提高局部破坏作用的现象称为聚能现象,其效应称为聚能效应或空心效应,又称诺尔曼效应。
能形成聚能流的装药称为聚能装药,其装置为聚能装置。
聚能效应是外部装药爆炸直接作用的一种特殊情况(非接触爆破),其作用在于使爆炸能在一定的方向集中起来,从而使爆炸的局部破坏效应增强。
其主要特点是:装药底部(或一侧)有空穴;装药底面(或一侧)与目标间有一最有利距离;破甲能力很强。
有空穴是其基本特点,也是形成聚能效应的基本条件。
聚能装药爆炸后,具有高温、高压的爆轰产物沿装药表面法线方向迅速散射时,在空穴影响下,必然在空穴前方汇集于一点(线性装药汇集成一线),此点(线)处的爆轰产物密度可增大数倍,速度可达每秒万米以上,温度可达数千摄氏度,压力可达几十兆帕。
若空穴外壳采用金属药型罩,则会形成密度更大、压力更高的射流。
在这种高温高压高速射流作用下,目标可视作流体,对目标具有很大的穿透能力,达到穿孔或切割的目的。
不同的装药形式具有不同的破坏效果。
对于普通无空穴的园柱体装药,爆炸后爆轰产物近似沿装药表面法线方向散射,其速度一般为每秒数千、压力数量级一般为1×104MPa;当装药一端制成锥形空穴起爆后,爆轰产物质点以一定速度沿近似垂直于锥形空穴表面的方向向药柱轴线汇聚,使能量集中,此处聚能流速度高达每秒万米以上,密度比普通装药大4~5倍,高压的爆轰产物在沿轴线汇聚时,形成更高的压力区,比普通装药高10余倍,这种高压迫使爆轰产物向周围低压区膨胀,使能量分散。
由于上述两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气流不能无限地集中,而在离药柱端面某一距离处达到最大的集中,以后又迅速飞散开了。
也就是气流在聚能过程中,动能(约占总能量的1/4)是能够集中的,而位能(约占3/4)不但不能集中,反而起飞散作用。
如果设法把能量尽可能转化成动能形式,就能进一步提高能量的集中程度。
提高的方法是在空穴内表面嵌装一个形状相同的药型罩。
这种装药形式的爆轰产物在推动罩壁向轴线运动过程中,将能量传递给金属罩。
由于金属罩的可压缩性很小,因此内能增加很少,能量的极大部分表现为动能形式,这样就可避免由于高压膨胀引起的能量分散而使能量更加集中,形成一束速度和动能比气体射流更高的金属射流。
研究表明,由于金属流速度高,直径小,金属呈热塑状态,密度远比爆轰产物高,因此,有药型罩的聚能效应必然比无药型罩的聚能效应明显增加,从穿透深度上看可增加15~20倍。
例如,用同等药量的不同装药形式对中碳钢靶板进行爆炸破坏深度试验(图3-23),从表3-4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形状的药柱引爆后,其穿透钢板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表3-4 黑梯50/50的药柱对靶板的破坏深度3.8.2 聚能装药的类型常见的聚能装药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如图3-24所示),即轴对称轴向聚能装药、轴对称侧向聚能装药、轴对称径向聚能装药和面对称聚能装药。
(1)轴对称轴向聚能装药 该类型聚能装药主要用于隧道掘进、大块岩石破碎、排除哑炮、清除水下块石和构筑物、处理溜井卡塞和采场悬石及平炉出钢口堵塞的处理等。
轴对称轴向聚能装药有多种空穴形状,如小锥角形、大锥角形、半球形、抛物线形、双曲线形、圆弧形(主要用于军事工业)等。
对于作用钢板和坚硬岩石的聚能装药,很多资料认为锥形金属罩比较好,因为它的速度大,对穿孔有利。
(2)轴对称侧向聚能装药该类型聚能装药主要用于石材开采,光面、预裂爆破(即隧道周边眼爆破),定向断裂控制爆破,露天浅孔边坡爆破,矫正石油钻孔弯斜等。
dc b a 124563dcba主要类型有:轴对称侧向双面聚能切割装药、条形双侧向聚能装药、圆柱形双侧向聚能装药、侧向聚能复合型装药等。
(3)轴对称径向聚能装药该类型聚能装药主要用于石油工业压裂、震松岩石、破坏孔壁、切断直径1m 以上岩心柱,处理孔内卡、埋钻事故,震松套管柱或炸断套管柱,以及切割混凝土柱等。
主要类型有:径向内圆聚能装药(切割器)、径向外圆聚能装药、径向聚能切割装药、射孔-压裂复合装药、径向聚能复合装药等。
(4)面对称聚能装药该类型聚能装药主要用于金属的聚能切割方面,如打捞沉船、切割废旧钢铁制品、拆除爆破切割钢梁、深井内切割井管等。
主要类型有:线型切割装药、面对称切割装药和线型弹丸装药等。
目前这三种切割装药中以线型聚能切割装药应用最广,也最容易掌握。
3.8.3 聚能效应的基本原理 3.8.3.1 轴对称轴向聚能效应在普通药柱的一端沿轴向开一个凹槽,该凹槽即为轴对称轴向聚能穴,其原理如图3-25所示。
当装药爆炸时产生的柱状爆轰产物到达聚能槽(穴)内两翼面时,爆轰产物将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爆轰波阵面后的爆轰产物表层某一分子m 受两种力作用:第一种力是爆生气体的膨胀力,它垂直于翼面,使分子m 垂直翼面以速度v 运动;第二种力为后面分子的推挤力,它垂至于波阵面,使分子m 以速度μ运动。
因此,爆轰产物的表层分子m 运动速度为两个速度的向量和,即:→→→+=μνV (3-47)所以,爆炸产物的最大作用方向,即速度V 的方向,它偏离翼面法线一个很小的角度γ,一般 10~7=γ,由于无数个射流微元按10~7的角度互相聚合,结果形成射流,如图3-26(d )、(e )所示。
这个角γ称为射流聚合角,或称为爆炸能辐射角之半。
射流微元在距凹槽底部一定距离处发生最大聚合点,此点称为聚能射流的焦点。
焦点距凹槽底部的距离称为焦距。
当障碍物距凹槽底部的距离超过焦距后,由于爆炸产物的侧向飞散,射流的能量密度降低,聚能效应将迅速衰减,甚至消失。
因此,在焦点附近聚能效应最显著,破坏力最大。
其焦距可按下式计算:)}cos(/]sin )cos({[sin tan γαγγααβ+++=b R (3-47)式中,b -聚能槽翼宽;α-聚能槽顶角之半; β-压跨角。
总之,由于爆炸产物以速度V 在凹槽内的对称方向互相碰撞聚合,爆炸产物流比朝其它方向飞散的爆炸产物具有更高的速度和密度,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厚度,能量密度极高的能流面。
图3-25 聚能射流原理图3.8.3.2 轴对称侧向聚能装药轴对称金属罩聚能穴在炸药爆炸时,爆轰产物在几乎垂直于聚能穴表面的方向飞出并与融化后的聚能罩一起形成穿透力很强的高速金属聚能流。
聚能流在交点处获得最小的剖面和最大的能流密度与速度,金属聚能流的能量密度比爆轰波的能量密度高一个数量级。
根据这一原理,可设计侧向聚能竖向切割器,把轴向聚能变为侧向聚能,把聚焦点变为聚焦竖向(或横向)直线,且聚焦直线最好能位于待爆物壁内。
轴对称侧向聚能装药爆炸作用过程的原理如图3-27所示。
聚能药包起爆后,爆轰波与金属聚能罩作用,形成两股“刀型”金属射流,金属射流“刃部”速度可达数千米,与介质(炮孔壁)碰撞,在介质内形成一定深度的切割裂缝,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准静态压力进一步扩展聚能切割裂缝。
3.8.3.3轴对称径向聚能装药根据轴对称金属罩聚能穴的爆炸作用原理,可以设计径向聚能平面切割器,把轴向聚能变为径向聚能,把聚焦点变为聚焦圆环线,且聚焦圆环最好能位于待爆物内壁。
3.8.4.4面对称线型聚能装药a -引爆前;b -产生射流;c -射流切割与动压作用;d -裂缝扩展与止裂图3-27 轴对称侧向聚能装药爆炸作用的原理(a ) (b ) (c ) (d ) (e )图3-26 聚能装药示意图a ―起爆前的药柱;b 、c 、d -射流形成过程;e -射流形成过程放大1—雷管;2—起爆药柱;3—装药;4—聚能罩;5—崩落圈;6—杵体;7—聚能射流;8—焦点是400KV脉冲X光机,从平行和垂直于对称平面两个方向上拍摄得到的线型聚能装药射流照片示意图。
3.8.4影响聚能效应的因素工程爆破采用聚能装药,主要是利用它的强大聚能射流来破碎和切割岩石、混凝土和金属这样一类的硬材质,或者在其中进行穿凿炮孔。
为了提高爆破效果,要求聚能装药应具有足够的聚能效应,而影响聚能效应的因素很多,在制作和使用聚能装药时,必须对这些因素有所了解。
(1)炸药性能:炸药是聚能爆破的能源,因此炸药的性能是影响聚能效应的根本因素。
为了提高装药的聚能效应,必需选用爆速较高、猛度较大的炸药。
炸药选定后,还应尽量提高装药的密度。
(2)装药尺寸及形状:装药的高度一般取H = h + r (h为药型罩高;r为药柱半径或宽度);其形状一般做成柱形(穿孔、破碎用)或直列形(切割用)。
为减少装药量,装药断面两肩通常削去一部分(见图3-30)。
(3)药型罩:①药型罩材料:从穿透能力角度考虑应选择密度大的材料,如美国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使用的贫铀弹之所以穿透能力极大(1997年美国部署的B61-11钻地核弹可钻于地下15.24m),就是因为用贫铀(U-238,密度可达18.7g/cm3)合金制成的聚能罩具有高密度、高强度的特点。
工程爆破中使用的药型罩可以是金属(生铁、紫铜、钢、铝等),也可以是非金属(玻璃钢、陶瓷等),但其侵彻能力没有金属的大。
图3-30 聚能装药结构示意图h k—炸高; —聚能槽(穴)顶角之半② 药型罩形状:选取药型罩形状时,应考虑它的聚能效果要好、形状简单和加工方便。
根据试验结果来看,药型罩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轴对称型(图3-31a ),如圆锥形、半球形、半椭球形、抛物线形、双曲线形和嗽叭形等;面对称型(楔形罩,图3-31b ),这类罩有直线形和环状线形,前者炸药爆炸时能产生一长条形聚能射流,多用于切割金属板材,后者能产生一圆环形聚能射流,多用于切断金属管材;中心对称型(图3-31c ),这种球形聚能装药,中心有球形空腔和球形罩,球形罩外表敷装炸药,若让它同时起爆,在空腔中心点可获得极大的能量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