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实验报告单
老师整理的实验报告水处理微生物学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十 细菌菌落总数cfu的测定
![老师整理的实验报告水处理微生物学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十 细菌菌落总数cfu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24b434267ec102de2bd898b.png)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验十细菌菌落总数(CFU)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水样的采取方法和水样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
2.了解培养基平板菌落计数原则二、实验基本原理:细菌菌落总数(CFU)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h后所生长的腐生性细菌菌落总数。
它是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也是卫生指标。
在饮用水中所测得的细菌菌落总数除说明水有机污染的程度外,还指示该饮用水能否饮用。
但还应当指出的是,水源水中的细菌菌落总数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
因此,结合大肠菌群数以判断水的污染的安全程度就更全面。
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细菌菌落总数在1ml自来水中不得超过80个。
细菌种类很多,有各自的生理特性,必须用适合它们的培养基才能将它们培养出来。
然而在实验工作中不易做到,通常用一种适合大多数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腐生性细菌,以它的菌落总数表明有机污染程度。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电热干燥箱,高压蒸汽灭菌锅,电热培养箱,恒温水浴,冰箱,菌落计数器,放大镜,肉膏蛋白胨脂培养基,灭菌水,灭菌三角烧瓶,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灭菌培养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水样的采取供细菌学检验用的水样,必须按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进行采样,并保证在运送,贮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为了要正确反映水质在采样时的真实情况,水样在采取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从取样到检验不应超过4小时。
条件不允许立即检验时,应存于冰箱,但也不应超过24小时,并应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
(1)生活饮用水(自来水)先将自来水龙头用火焰烧灼3分钟灭菌,再开放水龙头使水流5分钟后,用灭菌三角烧瓶接取水样,以待分析。
(2)池水、河水或湖水应取距水面10—15㎝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立即返回实验室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007b63bff8c75fbfc77db2bd.png)
2、用滴管吸取一滴池沼水,放在载玻片上,
3、盖上盖玻片,用棉球吸去多余的水,
4、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自然水域里的水里,微生物种类较多,我们观察到的就有草履虫、喇叭虫、绿藻、变形虫等
结论:自然水域的水,微生物较多,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它们都是生命体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六年级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
演示:()
实验名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实验器材:
显微镜1台、烧杯2只、鱼缸1只、滴管1支、载玻片2片盖玻片2片、医用棉球若干个
实验猜测:
大自然水域里的水中,生活着众多微生物
实验过程:
1、取一烧杯校前东西大沟里的自然水,存放在教室里,由于是不流动的水,水中的微生物数量较多;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d388992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f.png)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六(2)组号填表人实验名称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实验时间2022.9.16实验目的: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2、能借助显微镜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实验准备:显微镜、载玻片、滴管、水样等。
实验步骤及方法:1、听老师讲解显微镜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这些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生物叫微生物。
指导教师:文忠主管教学领导签字:文忠教研组长签字:王应钦班级六(2)组号填表人实验名称探究馒头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间2022.9.24实验目的:1、使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对馒头发霉原因的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在探究中走进真菌的世界。
2、在设计对比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定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准备: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实验步骤及方法:(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5天后观察它们。
实验现象及结论: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指导教师:文忠主管教学领导签字:文忠教研组长签字:王应钦班级六(2)组号填表人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并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实验时间2022.10.8实验目的:实验准备:洋葱表皮细胞装片、人体表皮细胞装片、显微镜。
实验步骤及方法:1、各小组先调整好显微镜对焦。
然后将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正确装到显微镜载物台,观察,并画下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
2、取下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再用同样方法正确装上人体表皮细胞装片,观察,画图。
3、分析:洋葱表皮细胞的格子扁长,格子内有一颗很小的黑点,人体表皮细胞的格子短粗,格子里的核比较大。
实验现象及结论:洋葱表皮细胞近似一个长方体,而人体表皮细胞没有洋葱表皮细胞规则,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楚。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e94b864d0c22590102029ddc.png)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2)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3)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4)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5)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6)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7)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8)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9)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0)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1)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2)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3)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4)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5)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6)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7)
下册级年六实验组别次班
日月年实验者间时
月相变化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记录纸、铅笔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观察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即使遇到多云,也进行观察2、我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如下,记录时间是每天相同的时刻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月相的变化是有的,上半月左右,明亮部分。
直至完全明亮部分逐渐减;逐渐增下半月左右,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8)
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9)。
2023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2023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dfdcf52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7.png)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 实验组别: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 第节
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昆虫
实验器材:放大镜、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 1套
实验步骤:
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
实验名称: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载玻片和盖玻片、镊子
实验步骤:
1.“擦”,用纸巾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撕”,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用刀片切个方形,用镊子从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4.“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
实验器材:导线、大铁钉、大头针、电池、电池盒等。
实验步骤:
1.制作一个电磁铁。
2.将1节电池放入电池盒,将电磁铁两端的引出线与电池盒连接。
3.接通电流把电磁铁与大头针接触,观察记录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4.将电磁铁分别与2节电池、3节电池连接,重复实验步骤3。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4.用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教师评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 实验组别:小组长:
实验合作者:
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 第节
实验名称:利用木板撬动和移动重物
实验器材:木板、大小不同的石头、纸条。
实验步骤:
1.用一块小石块和木板将一块大石块从A处撬到B处。
老师整理的实验报告 水处理微生物学标准实验报告10 实验十 细菌菌落总数(CFU)的测定
![老师整理的实验报告 水处理微生物学标准实验报告10 实验十 细菌菌落总数(CFU)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7bff3fd1a58da0116c1749de.png)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验十细菌菌落总数(CFU)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水样的采取方法和水样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
2.了解培养基平板菌落计数原则二、实验基本原理:细菌菌落总数(CFU)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h后所生长的腐生性细菌菌落总数。
它是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也是卫生指标。
在饮用水中所测得的细菌菌落总数除说明水有机污染的程度外,还指示该饮用水能否饮用。
但还应当指出的是,水源水中的细菌菌落总数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
因此,结合大肠菌群数以判断水的污染的安全程度就更全面。
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细菌菌落总数在1ml自来水中不得超过80个。
细菌种类很多,有各自的生理特性,必须用适合它们的培养基才能将它们培养出来。
然而在实验工作中不易做到,通常用一种适合大多数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腐生性细菌,以它的菌落总数表明有机污染程度。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电热干燥箱,高压蒸汽灭菌锅,电热培养箱,恒温水浴,冰箱,菌落计数器,放大镜,肉膏蛋白胨脂培养基,灭菌水,灭菌三角烧瓶,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灭菌培养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水样的采取供细菌学检验用的水样,必须按无菌操作的基本要求进行采样,并保证在运送,贮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为了要正确反映水质在采样时的真实情况,水样在采取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从取样到检验不应超过4小时。
条件不允许立即检验时,应存于冰箱,但也不应超过24小时,并应在检验报告单上注明。
(1)生活饮用水(自来水)先将自来水龙头用火焰烧灼3分钟灭菌,再开放水龙头使水流5分钟后,用灭菌三角烧瓶接取水样,以待分析。
(2)池水、河水或湖水应取距水面10—15㎝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立即返回实验室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实验报告
![《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327383da38376baf1faea7.png)
指导教师:
3、把烧杯放在有阳光的附近;
4、调节好显微镜;
5、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实验现象:能够看到水滴里的微生物。
实验结论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在水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其中不动的微生物有蓝藻、水藻等;运动的微生物有钓钟虫、草履虫等;还有一些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细胞等。
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
班级
六(1)班
小组编号
01
实验人员
实验名称
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时间
9月 11 日上(下)午 第 2 节课
周次:2
实验器材
显微镜、滴管、玻璃瓶、放大镜、烧杯、载玻片、盖玻片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
1、在烧杯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2、把腐烂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并加进一把土;;
放线菌实验报告
![放线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3cbe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4.png)
放线菌实验报告放线菌实验报告一、引言放线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的微生物,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放线菌的培养、鉴定和抗菌活性测试,了解放线菌的特性和应用前景。
二、材料与方法1. 放线菌培养基的制备:将葡萄糖、酵母粉、肉膏粉、胰蛋白胨等按一定比例溶解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倒入培养瓶中,待冷却后加入抗生素。
2. 放线菌的采集:在适宜的环境中采集土壤或水样,并将样品分装于离心管中。
3. 放线菌的分离:取适量样品并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摇匀后进行稀释,取适量稀释液分别均匀涂布于放线菌培养基上。
4. 放线菌的纯化:从培养基上挑选出单菌落,进行连续传代,直至获得纯种放线菌。
5. 放线菌的鉴定: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放线菌进行鉴定。
6. 抗菌活性测试:采用平板扩散法或孔隙扩散法,将放线菌菌液或提取物涂布于琼脂平板上,观察抑菌圈的形成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经过培养和分离,我们成功获得了多个放线菌菌株。
在鉴定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这些放线菌菌株形态各异,有的呈现棕黄色,有的呈现淡黄色,有的呈现灰白色。
此外,通过生理生化特性的检测,我们发现这些放线菌菌株对某些碳源和氮源具有不同的利用能力。
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放线菌菌株属于不同的物种。
在抗菌活性测试中,我们选取了几个放线菌菌株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这些放线菌菌株对多种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中,某一放线菌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形成了较大的抑菌圈。
这表明该放线菌菌株可能具有潜在的抗生素生产能力。
四、讨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获得了多个放线菌菌株,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和抗菌活性测试。
然而,由于时间和设备的限制,我们并未对放线菌的抗生素产物进行深入研究。
因此,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些放线菌菌株的抗生素产物,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以期发现新的抗生素。
此外,放线菌不仅具有抗菌活性,还具有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能力,如抗肿瘤物质、抗病毒物质等。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9ac30a17a1c7aa00b42acb90.png)
实验报告单实验通知单课题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实验名称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规范操作要点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备注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实验通知单课题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实验名称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规范操作要点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备注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触角——形状结构各异足——密布细毛,有钩爪实验通知单课题3.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教师演示器材: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规范操作要点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3.自制食盐等晶体.备注晶体: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规则几何外形固体玻璃、松香等非晶体.实验通知单课题4.怎样放得更大实验名称做个简易显微镜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规范操作要点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备注肉眼看希望——放大镜看——(两个凸透镜组合)到——光学显微镜更——电子显微镜多——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通知单课题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实验名称制作、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规范操作要点1) 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2) 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3) 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备注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实验通知单课题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实验名称生物细胞的观察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教师演示器材: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规范操作要点1.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2.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3.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备注血液中的红细胞能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我们身体里的白细胞能和病毒、细菌作战.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细胞具有遗传作用,能使特种的特征延续到下一代……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实验通知单课题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实验名称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 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规范操作要点制作装片1) 准备好一块载玻片2) 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3) 在池塘水或培养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4) 轻轻盖上盖玻片5)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备注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1) 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2) 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3) 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4) 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5) 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动物会动,生物一般都有较规则、完整的个体)实验通知单课题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 我们身边的物质实验名称物质在变化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规范操作要点自然产生的变化和人为产生的变化、变化速度的快慢、是否产生新的物质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备注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实验通知单课题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实验名称糖的加热实验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规范操作要点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格中.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在表格中.3.实验:a.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b.从实验盒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c.教师在巡视中指导观察和记录以及安全事项.备注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不单纯属于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有时像糖加热和蜡烛燃烧一样同时出现.实验通知单课题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实验名称淀粉实验食物淀粉鉴别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规范操作要点1.出示淀粉,观察感受淀粉.2.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验证了我们的资料.4、思考:蓝色的物质还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备注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实验通知单课题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名称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规范操作要点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5.小结并延伸阅读: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质,但是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就是二氧化碳,它还存在很多地方.备注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实验通知单课题5.铁生锈了实验名称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潘桂珍实验准备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规范操作要点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备注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实验通知单课题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实验名称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潘桂珍实验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规范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原样进行比较.备注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实验通知单课题第三单元宇宙2. 月相变化实验名称模拟月相变化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规范操作要点或者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备注(其他的说法也正确:1、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记忆诀窍:“残”字拼音第一个字母“C”的形状).2、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规律: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成因: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实验通知单课题3.我们来造“环形山”实验名称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模拟环形山成因的实验材料: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细胶管、水、卷尺等.规范操作要点根据自己设定的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造“环形山”.(实验方法:1、喷水法: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2、撞击法: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备注学生模拟实验的环形山应体现出和图片中的环形山类似的特点:分布随机、大小和深浅不一等.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成因:火山喷发说、撞击说(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实验通知单课题4.日食和月食实验名称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A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规范操作要点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模拟实验要注意:所用的挡光物体要比被挡光物体小;挡光物体是运动的;挡光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这一过程中,并不一定就会发生日食.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和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者之间的距离合适时,保证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现象.备注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实验通知单课题6.在星空中(一)实验名称建立星座模型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教师准备:全天星空图、投影仪.学生准备:纸板、细线、橡皮泥、剪刀等.规范操作要点按要求在纸上打孔,按长短要求把细线剪好挂在小孔上,再把橡皮泥球挂在细线的下端.纸板上的孔位和线长短的数据,实际上是根据北斗七星与地球的实际距离、七颗星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的.学生会画下许多不同的图形,只有当光从模型的一个侧面照射时,学生才会看到橡皮泥的影子构成了一个勺子形.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备注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实验通知单课题7、在星空中(二)实验名称制作活动观星图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以及相关资料、夏季星空图、事先考察夜间观察星象的地理位置学生准备:活动星图、硬纸、剪刀等.规范操作要点(1)将全天星图剪下来做活动底盘.(2)另外将两张连在一起的纸片也剪成比底盘稍大一点的纸盘,其中一个剪下如教材中所示的一个椭圆,然后用细线将纸盘与活动底盘以北极星为圆心组合起来.备注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是夏季星空中有名的亮星,形成一个三角形,被称为“夏季大三角”.找到它们,也就找到天琴、天鹅、天鹰三个星座.天蝎座形似蝎子,它的主要标志是心宿二,也称大火星,是一颗耀眼的红色亮星.天琴、天鹰星座的主要标志分别是牛郎、织女星.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人们常说的“银河”.我们根据这条光带去寻找,“河”东是牛郎,“河”西是织女,“河”中是天津四,织女旁的四颗不太亮的星,就是押送织女的天兵;牛郎旁的两颗星,就是他担筐中的两个子女;银河就是阻隔他们的一条河流.实验通知单课题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2.垃圾的处理实验名称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潘桂珍实验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和沙、纸巾或废纸、墨水、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2.现代清洁垃圾填埋场构造图.3.填埋场垃圾处理过程的视频资料.规范操作要点通过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备注科学概念: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验通知单课题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实验名称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1.教师课前实地踏勘家乡可供学生考察的河流、池塘或湖泊,选定地点.2.有关家乡水域状况的录像或照片.3.采集水样的瓶子,放大镜或显微镜.规范操作要点1.调查家乡水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2.学习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备注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实地考察自然水域:河流、池塘或湖泊设计考察方案:目的、地点、时间、器材、考察程序、考察内容、人员分工、注意事项……采集水样显微镜-本文由小学名师教学网收集整理,感谢原作者.详细参考:/kx/kx/63067.html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实验日期实验课题:杠杆的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做杠杆尺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实验原理: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实验步骤: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实验结果: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实验日期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实验原理: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实验结果:1、学生发现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2、对比两个轴大小相同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会发现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实验现象:在轴的大小一定时,轮越大越省力.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实验日期实验课题:滑轮的研究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实验器材: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实验原理: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实验步骤:1、用铁架台作支架,把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固定在支架顶部,用一根细线当升旗绳,用纸做一面旗帜固定在细线上,当向下拉动绳子时,观察旗帜会怎样?2、在绳的一端挂上重物(专制马),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平衡?3、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实验现象: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实验结果:1、旗帜会随着绳子上升,这说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发现两端的钩码数是相同的,由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3、发现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备注:可以用橡筋代替测力计进行测量.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实验日期实验课题:斜面的作用实验目的: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使学生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 实验器材: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实验原理:斜面越长越省力.实验步骤: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升,观察用多少力?2、还用那个木块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一拉上去,分别观察用了多少力?实验现象:斜面越长越省力.实验结果:1、发现物体不管是有轮子的还是没有轮子的,是大的还是小的,表面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备注: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
微生物实验报告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
![微生物实验报告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921abf95f242336c1fb95e1c.png)
实验六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摘要:本实验以测定公园河流水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数量,来测定特定地点的水质情况.初步介绍了一种通用的方法来检测水源的健康指标,判定水体的质量。
对该实验点的水源作出了定性的评价,以及关于试验中如何提高梯度重复的精度的分析。
关键字:河流水;细菌总数测定;大肠菌群;EMB培养前言各种天然水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
水中细菌总数往往同水体受有机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因而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cfu/g(mL)],可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检测.水中大肠菌群的数量可用来判断水源是否被粪便污染,并可间接推测水源受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
特征:G—无芽孢杆菌,兼性厌氧、在37℃24h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多管发酵法初发酵:适当稀释样品,乳糖发酵培养,产酸产气;分离培养:伊红美蓝(EMB)平板上划线分离,出现紫色、粉红色特征性菌落;复发酵验证:挑取特征性菌落进行乳酸复发酵验证。
材料和方法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用于水中细菌总数测定牛肉膏5g,蛋白胨10g, NaCl 5.0 g,琼脂8g,蒸馏水1000ml; pH 7。
0乳糖胆盐蛋白胨培养基:用于初发酵1×:蛋白胨 20g、牛胆盐 5g、乳糖 10g、0.04%溴甲酚紫水溶液 25mL(调pH值后加)、水1000mL、pH 7。
2-7。
4三倍浓缩液(3×):除水以外,其余成分取三倍用量分装:1×的培养基分装9ml/管, 3×的培养基分装5ml/管或50ml/瓶,均装上德汉氏小管。
灭菌条件:115℃ ,15min。
EMB培养基:用于大肠菌群菌落鉴定脱水培养基,按说明书操作,水用量为90%.水源:紫竹院河水仪器:高压灭菌锅、无菌培养皿、试管、吸管、接种环、德汉氏小管、温箱、载玻片、酒精灯、显微镜等。
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粉,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水、乳糖、0.04%溴甲酚紫水溶液、胆盐、革蓝氏染色试剂具体实验步骤:1),相关器械的灭菌操作,以及前往紫竹院取少量的样品水。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77bb7be4227916888586d75a.png)
实验现象
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
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填表人
xx年9月23日
XX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观察洋葱、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
实验目的
识别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差异
小球先着地.
实验结论
空气对小球比揉成团的纸的阻力小.
填表人
xx年1月3日
xx年10月28日
某某小学实验报告
XX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模拟地震的发生、判断地震中央和强弱
实验目的
用实验模拟地震,以正确理解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强化学生防灾减灾自我救护的意识.
实验材料
纸箱、小木块或积木、记号笔
实 验 过 程
在纸盒上画出街道的图形,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 用小木块垒成楼房.然后在纸盒底部敲击,使楼房 倒塌.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央和强 弱.
实验现象
常见的物质有的是酸性物质,有的是碱性物质.
大多数是碱性物质.
实验结论
常见的物质有的是酸性物质,有的是碱性物质.
大多数是碱性物质.
填表人
XX年12月9日
XX年
某某小学实验报告
XX年六年级
实验名称
试一试那种洗涤用品的效果好
实验目的
了解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知道去污
原理
实验材料
不同的洗衣粉假设干、勺子、干净的布、烧杯和水假设
实验材料
洒精灯、装有水的容器、小石块、镜子、火柴
实 验 过 程
用镒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洒精灯火焰上烧一 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入冷 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
校园河水中的生物检测与水体水质评述 实验报告
![校园河水中的生物检测与水体水质评述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047ed4d1f34693dbef3e6c.png)
校园河水中的生物检测与水体水质评述实验报告环科1212 朱佳超1220207214一、实验目的:1.学会运用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等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和实验技能,结合环境评价知识对所检测的水样(水体)作综合分析和评述。
2.通过对相关知识点的综合学习和应用,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强化基本功的训练。
二、实验原理:1.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又称浮游藻类,是水中悬浮生活的若干种藻类的总称。
浮游植物及其生产力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与重要功能之一,是鱼类天然饵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浮游植物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故在环境监测中,也有重要作用。
2. 水中细菌总数往往同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因此,它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个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重金属及某些其它的有毒物质对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在总细菌数少的水样中并不能排除这些物质的污染。
本实验采用标准平皿法对水样中细菌作计数,这是测定水中好氧和兼性厌氧异养细菌密度的方法。
由于细菌在水体中能以单独个体、成对、链状、成簇或成团的形式存在,此外没有单独的一种培养基或其一环境条件能满足—个水样中所有细菌的生理要求,所以由此法所得的菌落数实际上要低于被测水样中真正存在的活细菌的数目。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7℃24h培养后所生长的菌落数。
一般规定,1mL自来水的总菌数不得超过100个。
3. 大肠菌群是一群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其在37℃培养24~28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它们普遍存在于肠道中,且具有数量多,与多数肠道病原菌存活期相近,易于培养和观察等特点。
大肠菌群数是指每升水中含有的大肠菌群的近似值。
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有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两种。
本实验采用多管发酵法,它被称为水的标准分析法,即将一定量的样品接种乳糖发酵管,根据发酵反应的结果,确证大肠菌群的阳性管数后在检索表中查出大肠菌群的近似值。
微生物综合实验报告——利用多管发酵法检测水中大肠杆菌群数量
![微生物综合实验报告——利用多管发酵法检测水中大肠杆菌群数量](https://img.taocdn.com/s3/m/c96a2e8ed0d233d4b04e6900.png)
微生物综合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水质微生物学分析——利用多管发酵法检测水中大肠杆菌群数量组员姓名:xxx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生物工程类1001班指导老师:xxx摘要:实验采用自来水作为样品,对样品进行接种,分离,纯化,培养得到具有不同特征的肠杆菌。
通过对肠杆菌的数量和形态特征的分析,确定自来水是否被污染和污染程度。
关键词:水源;肠杆菌;数量;污染前言:水是制药和食品行业使用最为广泛的原料,也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水与药品、食品中的其他原料一样,必须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如果水被污染就会影响多批次产品。
另外,对微生物实验室来说,水是各种培养基、缓冲液、检测剂的主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由于国际上一些地区和国家频繁发生恶性事件,饮用水安全和卫生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关注,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是因为饮用了不安全、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死于饮用不卫生的水。
必须严格控制水的微生物学质量,以保证医药食品产品、培养基、试剂等的质量的可靠性以及人类饮用水的安全。
我国饮用水水质微生物学指标:国际上目前主要的水质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颁发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制药用水微生物监测是为了监控控制性微生物从而将水中微生物含量维持在一定水平。
没有必要将水中存在的所有微生物都监测出来,只针对对产品对人具有潜在危害的致病性的微生物进行监控。
流行病学研究确认,水携带的病原菌的存在与肠道来源的细菌相关,肠道病原微生物进入水体,随水流传播可引起肠道病爆发流行,所以必须对水中病原微生物严格监控。
但要从水体中直接检出病原微生物比较困难,它们在水中的数量很少且培养条件苛刻,分离和鉴别都比较难,即使样品检测结果是阴性也不能保证没有病原微生物的存在。
因此,常用指示微生物作为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测指标。
大肠菌群细菌在人的肠道和粪便中数量很多,受到粪便污染的水容易被检出,且检测方法比较简易。
微生物实验报告
![微生物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2b7e18a300a6c30c229f4d.png)
利用多管发酵法检测水中大肠菌群数量摘要:取普通自来水样,经过初发酵,初步检测水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得出阳性管组合为2—0—0,并估算待测水样中大肠菌群的最大可能数。
在EMB培养基上进行平板分离试验,革兰氏染色,镜检,进一步确认水样中含有大肠菌群。
最后进行复发酵试验,阳性管组合为5—3—0,确认水样中含有大肠菌群。
计算出MEP/100ml约为5/100ml。
关键词:初发酵平板分离复发酵EMB 革兰氏染色大肠菌群数水是制药和食品行业使用最广泛的原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基础。
水与其他原料一样,必须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
但是在生产中,水与其他原料不同,它是边生产边使用的,同时水还被用作清洁剂,如果水被污染,会影响多批次产品。
对于微生物实验室,水是各种培养基,缓冲液,和检测试剂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水的微生物学质量。
但是没有必要将水中所有微生物都检测出来,只是针对那些对产品和人类具有潜在危害的致病性微生物检测,监控。
水携带的病原菌的存在与肠道来源的细菌有关。
为确保饮用水和用水安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常规监测。
但是水中病原微生物数量很少,分离鉴别困难,常选用指示微生物作为作为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测指标。
大肠菌群细菌在人体肠道和粪便中数量很多,在受粪便污染的水中容易被检测出来,并且监测方法简便。
常以大肠菌群为指示微生物评价水得卫生质量。
大肠菌群是一群需氧或者兼性厌氧的,在37摄氏度培养24h---48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大肠菌群检测方法有两种:多管发酵法和膜滤法。
多管发酵法分:为初发酵试验,可以检测水样中是否存在大肠菌群细菌,同时检测出水样中大肠菌群的最大可能数。
平板分离试验,观察菌落形态,进一步确认水中是否含大肠菌群。
复发酵试验,最终确认水样是否含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数是指每升水中含有的大肠菌群的近似值,可用来判断水源是否被污染,并推断水源受肠道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
实验九 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
![实验九 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e569d573c1ec5da50e2705b.png)
实验九水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一、目的要求学习大肠菌群数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材料1.样品:水样2. 培养基:乳糖胆盐发酵管(单料及双料),伊红美兰琼脂(EMB)平板,乳糖发酵管。
3. 其他:显微镜,酒精灯,无菌吸管(10m1、1m1),接种环,载玻片等三、基本原理水中的病原菌多数来源于病人和病畜的粪便。
由于病原菌的数量少,检测过程复杂,因此,直接测它们的存在是非常困难的专业化工作。
由于大肠菌群在粪便中数量大,在体外存活时间与肠道致病菌相近,且检验方法比较简便,因此一般采用测定大肠菌群或大肠杆菌的数量来作为水被粪便污染的标志。
如果水中大肠菌群的菌数超过一定的数量,则说明此水已被粪便污染,并有可能含有病原菌。
大肠菌群的定义是指一群好氧和兼性厌氧、革染氏阴性、无芽孢的杆状细菌,并能在乳糖培养基中,经37℃24~48h培养能产酸产气。
我国规定每升自来水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个。
检测大肠菌群的方法有稀释培养法和膜滤法两种,其中稀释培养法是标准分析法,为我国大多数卫生单位和水厂所使用。
它包括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三个部分。
四、方法与步骤1.采样:取100ml磨口带塞玻璃瓶,包扎后,干热灭菌备用。
取自来水样时,至少应先放水5min,以冲去龙头口所带的微生物,获得主流管中有代表性的水样。
取样时,用右手握瓶,左手启开瓶塞,用覆盖瓶口的纸托住瓶塞,收集样品后,连同覆盖纸一起将瓶口塞好,并用线绳在原处扎好。
注意手指不得触及瓶口内部。
在静水中取样时,先用右手揭去塞子,瓶口朝下浸入水下约30cm处,然后将瓶子反转过来,待水注满后,取出塞好瓶口。
如果水在流动,瓶口必须迎着水流,以免手上的细菌被水冲进瓶子。
2.水样放置过程中,内含的细菌数目和类型会发生变化,所以要求水样品应于6~10℃贮存,并不超过6h。
3.初发酵试验:吸取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内,10ml接种量采用双料发酵管,而lml及lml以下接种量采用单料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到的现象:自然水域里的水里,微生物种类较多,我们观察到的就有
草履虫、喇叭虫、绿藻、变形虫等
结论:我认为自然水域的水,微生物较多,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它们都是生命体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级
六年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实验器材:显微镜1台、烧杯1只、镊子1把、滴管1支、载玻片1片
盖玻片1片、众多微生物
步骤:
1、安放好显微镜,对光,调焦。
2、用滴管吸取一滴池沼水,放在载玻片上。
3、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