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范本.docx
国土调查项目预算标准

国土调查项目预算标准国土调查项目是指对国家土地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和监测工作,旨在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质量和利用情况,为国家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和土地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确保国土调查项目的顺利进行,制定预算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国土调查项目预算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国土调查项目所需的经费。
预算标准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人员费用:国土调查项目需要编制调查人员团队,包括调查人员、技术人员、数据分析人员等。
预算标准应根据项目规模、调查区域的复杂程度、工作时间等因素,合理确定人员薪资和津贴标准。
2. 装备和设备费用:国土调查项目需要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装备,如无人机、GPS定位仪、遥感仪器等。
预算标准应考虑到装备的采购、维护和更新费用,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 调查和采样费用:国土调查项目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工作,包括土壤采样、水样采集等。
预算标准应考虑到调查点位的数量和分布、采样方式以及实验室检测费用等因素,合理确定采样费用。
4. 数据处理和分析费用:国土调查项目需要对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专业的软件和算法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预算标准应考虑到数据处理的复杂性、软件和专业人员的使用费用等,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5. 综合费用:国土调查项目还需要考虑到一些综合性的费用,如交通费、办公费、会议费等。
预算标准应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综合费用的预算标准。
国土调查项目预算标准的制定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和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在制定预算标准时,需要参考类似项目的实际开支情况和项目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和比较分析。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差异性,合理确定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预算标准。
制定国土调查项目预算标准还应注意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国土调查项目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为国家土地资源的规划和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范本(doc 33页)

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范本(doc 33页)第二次土地调查经费预算预算编制说明一、项目概况1.立项依据(1)《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X府厅字[2007]XX号)(3)文件中“各级财政部门在调查费用上给予保证”的要求。
(4)调查所需经费按照中央、省、市、县(区)财政事权分离的原则(5)以各级政府承担调查的工作量为依据(6)中央、省、市、县(区)财政共同分担,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2.目标和主要任务目标:是全面查实、查清本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加强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主要任务包括:(1)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查清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2)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掌握城市建成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状况;(3)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基本农田状况;(4)开展专项用地统计调查;(5)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
(6)在调查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3.项目投资概况(1)总投资概况本辖区土地调查总投资经费XXX万元。
(2)分项投资概况按照本级调查的工作内容,预算本辖区财政经费。
①准备工作经费②土地调查经费③成果数据核查复查经费④数据库建设经费⑤成果汇总经费⑥组织实施及其他工程经费⑦数据库管理及更新系统建设经费⑧统一时点变更经费⑨不可预见费4.年度投资计划按照投资年度划分:(1)2007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2)2008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3)2009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
二、经费预算编制依据1.经费预算编制的基础本预算内容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技术规程以及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编制的。
土地变更调查监理工程项目预算

土地变更调查监理工程项目预算土地变更调查监理工程项目预算一、项目背景介绍土地变更调查监理工程项目是为了确保土地变更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而进行的一项关键工程。
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对土地变更过程进行调查和监理,确保土地变更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保护土地资源的正当利益。
二、项目范围和工作内容1.范围:a.土地变更项目的调查范围,包括土地权属变更、土地用途变更等。
b.监理工作的范围,包括监督土地变更过程的合法性、合规性,确保土地变更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
2.工作内容:a.土地调查工作:-调查土地所有权状况,确保变更过程中土地权属变更的合法性。
-调查土地用途变更是否符合规划要求。
-调查变更项目的环境影响,确保变更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相关要求。
b.监理工作:-监督土地变更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个变更决策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检查所有的土地变更文件和手续,确保其合法性和合规性。
-监督土地变更项目的实施情况,确保变更过程符合相关的时间、质量要求。
三、项目预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费用:1.人工成本:a.调查人员的工资和津贴;b.监理人员的工资和津贴;c.培训调查和监理人员所需的费用。
2.设备和工具费用:a.调查所需的测量仪器和设备;b.监理所需的办公设备和软件。
3.交通费用:a.调查人员的差旅费用;b.监理人员的差旅费用。
4.材料和文件费用:a.调查所需的相关文件和资料;b.监理所需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5.培训费用:a.培训人员的费用;b.培训所需的资料和设备的费用。
6.其他杂项费用:a.预留的其他费用,如邮寄费用、印刷费用等。
四、项目预算编制流程和注意事项1.测算项目范围和工作内容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2.根据各项费用的实际情况,结合项目时间表及相关法规要求,编制详细的预算表;3.预算过程中要考虑项目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必要的预留;4.预算表要详细列出各项费用的具体金额,并对每一项费用进行充分说明;5.预算表需要经过审批程序,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县三权发证土地调查经费预算

故城县三权发证工作经费预算及说明故城县国土资源局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权发证预算目录一、“三权发证"工作任务 (2)二、时间安排 (3)三、基本概况 (3)四、预算编制依据和原则 (4)(一)编制依据 (4)(二)编制原则 (5)五、经费预算 (6)六、第二次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说明 (10)(一)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 (10)(二)建制镇地籍调查及数据库建设费 (11)(三)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 (12)(四)组织实施费 (13)(五)省市对县级的检查和验收费 (15)(六)其他费用 (15)(七)县调查经费测算标准 (16)七、土地调查资金年度分配计划 (16)八、地方财政配套资金 (17)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扎实做好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60号)要求,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力争到2012年底把全国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做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全覆盖。
为保证我县“三权发证”工作顺利开展,结合实际,编制我县“三权发证"工作经费预算。
一、“三权发证”工作任务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任务是:1、依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通过调查核实,2012年底前完成全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登记工作,将土地所有权证书发放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集体经济组织手中;2、按照土地总登记模式,充分利用原土地登记等相关资料,开展村庄地籍调查,查清农村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面积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到“十二五”末全面完成我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登记发证工作;3、将地籍成果上图入库,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土地总登记及初始和变更登记,逐步实现地籍调查成果、土地登记资料动态更新,全面提升地籍管理水平,提高地籍管理社会化服务程度.二、时间安排2012年,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013年,完成全省建制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014年,完成乡政府所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2015年,全面完成我省村庄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省市县三级地籍信息系统,做到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覆盖,实现对土地登记信息动态监管。
土地资源调查预算标准

土地资源调查预算标准1. 概述土地资源调查是指对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评价,以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品质、利用状况及潜力等。
为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合理的预算标准非常重要。
2. 调查范围土地资源调查涉及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土地面积、土地性质、土地利用类型和变化趋势、土地的价值评估以及土地质量等。
调查的范围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或地区的要求进行确定。
3. 预算标准制定原则(1)科学性原则:预算标准应基于科学的调查方法和准确的数据分析,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合理性原则:预算标准应基于充分的工作量估计和成本分析,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适用性原则:预算标准应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调查任务,以及可能存在的特殊要求,确保预算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4. 预算标准的内容(1)人力资源:包括调查人员的工资、培训费用以及差旅费等。
(2)调查设备和工具:包括采样工具、测量仪器、电脑和软件等。
(3)数据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录入、清洗、整理以及统计分析等。
(4)报告编制和出版:包括报告的撰写、排版、印刷和出版等。
(5)其他费用:包括办公用品、交通和通讯费用以及其他可能发生的费用。
5. 预算标准制定方法(1)调查任务分解法:将整个调查项目按照不同的调查对象、任务和时间分解为多个子任务,对每个子任务进行详细的工作量估算和成本分析,最后累计得出总预算。
(2)参考法:参考已经完成的类似调查项目的预算情况,结合本次调查的具体要求和地区特点,对预算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订。
6. 举例说明以某地区土地资源调查为例,假设调查范围包括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和变化趋势以及土地质量等。
根据调查任务分解法,预算标准可以按如下方式制定:(1)人力资源:调查人员包括调查队员和数据分析人员,工作时间为3个月。
工资和培训费用预计为30万元。
(2)调查设备和工具:包括测量仪器、GPS定位设备以及办公电脑等,预计费用为10万元。
土地资源调查预算标准

土地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土地资源调查预算:合理规划与管控的核心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土地资源调查的预算编制,包括成本估算、收益评估、投资回报分析、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以及技术手段改进方案,强调合理规划与管控预期开支在确保项目成功推进中的关键作用。
二、土地资源调查背景、目的和意义土地资源调查是通过对一定区域内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利用状况和管理条件进行调查,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调查可以为制定土地政策、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支撑,有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成本估算土地资源调查涉及人力、物力、运输等多方面的费用。
其中,人力费用包括调查人员、分析人员、管理人员等工资福利;物力费用涵盖调查设备购置、维护和更新费用;运输费用主要是指将调查设备运往调查现场的费用。
具体数值或范围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调查深度会有所差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评估。
四、收益评估通过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土地资源的分布、质量和利用状况,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精细化的土地资源调查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这些收益将为社会带来长期效益,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投资回报分析基于成本估算和收益评估,我们可以计算出投资土地资源调查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一般来说,投资回报周期越短、年化收益率越高,表明该项目的经济效益越好。
当然,回报周期和收益率还要考虑项目的风险因素和资金约束条件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投资回报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六、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在进行土地资源调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风险因素,如政策变化、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
因此,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次调查经费预算标准

二次调查经费预算标准[free][/free]类别:土地调查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本综合预算标准单位:元工作程序与内容计量单位困难类别总成本人员费(0.3683)能源材料费(0.1235)其他直接费(0.3088)其他相关费(0.1494)管理费(0.05)备注一、城镇地籍调查(一)(1:500)km2 Ⅰ150130.94 55293.23 18541.17 46360.43 22429.56 7506.55 0.1929Ⅱ186012.81 68508.52 22972.58 57440.76 27790.31 9300.64 0.1929Ⅲ230470.59 84882.32 28463.12 71169.32 34432.31 11523.53Ⅳ274928.37 101256.12 33953.65 84897.88 41074.30 13746.42 0.1929Ⅴ327962.05 120788.42 40503.31 101274.68 48997.53 16398.10 0.19291、工作准备资料收集与分析、编写工作方案、宣传动员、人员培训km2 Ⅰ8467.39 3118.54 1045.72 2614.73 1265.03 423.37Ⅱ10491.12 3863.88 1295.65 3239.66 1567.37 524.56Ⅲ12998.54 4787.36 1605.32 4013.95 1941.98 649.93 0.0564Ⅳ15505.96 5710.85 1914.99 4788.24 2316.59 775.30Ⅴ18497.06 6812.47 2284.39 5711.89 2763.46 924.852、技术准备技术设计、工作底图准备、权属调查准备、地籍测量准备km2 Ⅰ7941.93 2925.01 980.83 2452.47 1186.52 397.10Ⅱ9840.08 3624.10 1215.25 3038.62 1470.11 492.00Ⅲ12191.89 4490.27 1505.70 3764.86 1821.47 609.59 0.0529Ⅳ14543.71 5356.45 1796.15 4491.10 2172.83 727.19Ⅴ17349.19 6389.71 2142.63 5357.43 2591.97 867.463、外业调查权属调查、宗地用途调查、调查成果整理km2 Ⅰ28239.63 10400.66 3487.59 8720.40 4219.00 1411.98Ⅱ34989.01 12886.45 4321.14 10804.61 5227.36 1749.45Ⅲ43351.52 15966.36 5353.91 13386.95 6476.72 2167.58 0.1881Ⅳ51714.03 19046.28 6386.68 15969.29 7726.08 2585.70Ⅴ61689.66 22720.30 7618.67 19049.77 9216.44 3084.484、地籍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测量成果整理km2 Ⅰ57920.52 21332.13 7153.18 17885.86 8653.33 2896.03Ⅱ71763.74 26430.59 8862.82 22160.64 10721.50 3588.19Ⅲ88915.55 32747.60 10981.07 27457.12 13283.98 4445.78 0.3858Ⅳ106067.36 39064.61 13099.32 32753.60 15846.46 5303.37Ⅴ126527.76 46600.17 15626.18 39071.77 18903.25 6326.395、内业处理内业准备工作、数据录入、数据库建设、数据表格、地籍图的编绘、宗地图的编绘km2 Ⅰ31257.26 11512.05 3860.27 9652.24 4669.83 1562.86Ⅱ38727.87 14263.47 4782.89 11959.17 5785.94 1936.39Ⅲ47983.98 17672.50 5926.02 14817.45 7168.81 2399.20 0.2082Ⅳ57240.09 21081.52 7069.15 17675.74 8551.67 2862.00Ⅴ68281.70 25148.15 8432.79 21085.39 10201.29 3414.086、成果整理各项数据成果、各类图件成果、各项报告编写km2 Ⅰ7926.91 2919.48 978.97 2447.83 1184.28 396.35Ⅱ9821.48 3617.25 1212.95 3032.87 1467.33 491.07Ⅲ12168.85 4481.79 1502.85 3757.74 1818.03 608.44 0.0528Ⅳ14516.22 5346.32 1792.75 4482.61 2168.72 725.81Ⅴ17316.40 6377.63 2138.57 5347.30 2587.07 865.827、验收检查、预检、验收km2 Ⅰ8377.31 3085.36 1034.60 2586.91 1251.57 418.87Ⅱ10379.51 3822.78 1281.87 3205.19 1550.70 518.98Ⅲ12860.26 4736.43 1588.24 3971.25 1921.32 643.01 0.0558Ⅳ15341.00 5650.09 1894.61 4737.30 2291.95 767.05Ⅴ18300.28 6739.99 2260.08 5651.13 2734.06 915.01注:本标准不含试点经费。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预算表(表 式)

附件3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预算表(表式)预算表1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预算表(主表)( 年度)项目名称:预算编制人:(签章)项目代码:预算审核人:(签章)说明:1.人员费,指直接从事项目工作人员的工资性费用。
项目组成员所在单位有事业费拨款的,由所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事业费中足额支付给项目组成员,并按规定在项目预算的相关科目中列示,不得在项目中重复列支。
2.专用仪器设备费,指项目实施所必需的专用仪器、设备、野外应急装备等购置费。
已由其他资金安排购置或现有仪器设备已能满足项目工作需要的,不得在项目中重复列支。
3.能源材料费,指项目实施直接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专用管材、低值易耗品等费用。
4.外协费,指项目实施所必需的外协测试、施工、加工、软件研制以及租赁费用。
5.用地补偿费,指因项目实施过程中占用土地需支付的临时性设施拆建费、临时性土地占用费、青苗树木赔偿费等。
6.差旅费,指为项目实施而进行的国内调研考察、出野外工作等所发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
7.会议费,指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召开的与项目实施有关的专题研究、学术会议的费用。
8.管理费,指项目承担单位为组织管理项目而支出的各项费用。
包括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使用费或折旧、直接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相关管理支出。
管理费不得超过项目经费总预算的5%。
9.其他相关费用,指除上述费用之外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其他费用。
此项费用应严格控制在与项目实施有关的支出范围,并细化到具体内容。
10.上述各项费用与项目承担单位所执行的会计制度的有关会计科目的关系,可在备注中说明。
11.项目代码按照财政部及国土资源部规定的项目编码规则编制。
预算表2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预算表(副表)( 年度)项目名称:预算编制人:(签章)项目代码:预算审核人:(签章)说明:1.本表根据工作手段及其具体预算标准测算、填列。
2.外协工作在相应栏次的备注栏注明,预算数应与“预算表1”中“外协费”数额一致,并编制“外协费支出预算明细表”(预算附表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经费预算书

附件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经费预算书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提出的战略任务,加强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推进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引导区域土地利用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重大土地利用问题,指导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建立健全科学的用地、管地体制和机制,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编制。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意义***现行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对于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用地需求,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土地宏观调控能力的战略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节约和集约用地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适应土地利用供需形势、规模、结构和布局变化的需求,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亟需修编规划。
二、工作程序和安排1、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成立规划修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部门联络员、项目办和项目组,收集部门相关资料,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人,安排工作经费,明确任务和要求,确定规划基数等。
2、指标分解落实在分析测算的基础上,落实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通过与乡镇苏木和部门协调后,确定主要用地指标分解方案。
通过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目标和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确定与空间布局研究,以及各项、各类土地利用规模与结构调整系统方案的确定,完成内蒙古***土地利用现状图及相关基础图件、专题图件的编绘工作.4、规划大纲的编制与审查依据盟市规划控制指标,在乡镇苏木指标分解落实的基础上,编制形成规划大纲。
(财务预算编制)第二次土地调查经费预算(范本)(格式优化版)

第二次土地调查经费预算预算编制说明一、项目概况1.立项依据(1)《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X府厅字[2007]XX号)(3)文件中“各级财政部门在调查费用上给予保证”的要求。
(4)调查所需经费按照中央、省、市、县(区)财政事权分离的原则(5)以各级政府承担调查的工作量为依据(6)中央、省、市、县(区)财政共同分担,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2.目标和主要任务目标:是全面查实、查清本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加强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主要任务包括:(1)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查清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2)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掌握城市建成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状况;(3)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基本农田状况;(4)开展专项用地统计调查;(5)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
(6)在调查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3.项目投资概况(1)总投资概况本辖区土地调查总投资经费XXX万元。
(2)分项投资概况按照本级调查的工作内容,预算本辖区财政经费。
①准备工作经费②土地调查经费③成果数据核查复查经费④数据库建设经费⑤成果汇总经费⑥组织实施及其他工程经费⑦数据库管理及更新系统建设经费⑧统一时点变更经费⑨不可预见费4.年度投资计划按照投资年度划分:(1)2007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2)2008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3)2009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
二、经费预算编制依据1.经费预算编制的基础本预算内容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技术规程以及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编制的。
2.经费预算编制采用的计算依据本预算编制采用的经费计算依据。
某县土地整治规划预算

XX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 修编工作经费预算二〇一一年九月XX县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修编工作经费预算一、制定《规划》的必要性土地整治规划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是细化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土地整治目标和任务的具体措施,它有利于整合资源、引导资金、整体推进土地整治、有效补充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有利于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农村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规划编制主要任务(一)全面评价上一轮规划及相关工作情况。
全面总结、客观评价XX县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和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工作情况,认真研究成功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序推进的意见和措施。
(二)深入分析土地整治潜力。
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结合规划编制重点,做好补充调查,全面分析测算土地整治潜力,包括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规模、质量、条件和空间分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及其节约土地的规模和范围等。
(三)开展土地整治重大问题研究。
围绕中央对土地整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规划目标,结合地方实际,组织开展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土地整治与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收入使用、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政策措施等重大问题研究。
(四)明确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
研究提出规划期间土地整治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确定土地整治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
(五)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布局安排。
以土地整治潜力为基础,围绕粮食产能核心区和战略后备区建设、基本农田集中区建设、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科学划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工程和项目,提出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安排方案。
(六)制定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包括经济、科技、行政等措施和手段。
市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经费预算方案

理图(Ⅰ类)地\县级图321.26元/平方分米。
1184.85 元/平方分米 321.26 元/平方分米 658.25 元/平方分米 321.26 元/平方分米
地图设计、数据整理、数据缩编、符号化、地图编辑、
批
地图整饰、打样校对、地图输出等。单价依据《测绘生 产成本费用定额(2009年版)》地图绘制(二)普通地
参考单价 单价单位
4800.00
元/幅
200.00
50000.00
元/标段
1
元/年
3
元/批
2
元/项
1
元/平方公里 280.22
元/项
1
元/批
1
元/平方公里 280.22
元/项
1
元/平方公里 280.22
元/平方公里 280.22
元/平方公里 280.22
元/县
1.00
项
制定技术方案
年
按3年计
批
由孟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
5.0-10.0
2-10 0.05-0.1
已含生产所 需软硬件设 备
47.07-988.48 元/平方公里
批
市县两级数据汇总,每次提交成果需汇总一次,每年按2 次计,包括整理、印刷
项
技术报告、成果分析报告、城镇村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报 告、专项调查报告等
0.5-1.0 5.0-10.0
万元/次 万元/项
地图设计、数据整理、数据缩编、符号化、地图编辑、
372.113097.74
元/平方公里
20.00
万元/县
序号
工作内容
3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分 等定级调查评价
4 农村土地利用综合潜力调查
(完整word版)场地调查评估工作方案及费用预算

场地调查评估工作方案1 调查工作目的和原则1.1 调查目的通过对原静海镇三街化工厂地块及周边区域的土壤、底泥、地下水污染情况的调查,确定各场地地块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范围和污染深度、确定主要的污染物以及污染物浓度、确定需要进行修复的污染土壤面积和体量为下一步制定合理的污染场地修复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1.2 调查原则(1)针对各企业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工程平面布置、排污方案,进行污染物空间分布和浓度调查,确保特征污染物的合理性和污染物空间分布的准确性。
(2)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场地及周边土壤、地下水环境调查过程,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综合考虑调查方法、时间和经费等因素,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使调查过程切实可行。
1.3 场地调查工作程序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场地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具体的工作程序见图1-1。
图1-1 场地环境调查工作程序2 技术步骤和方法2.1第一阶段——污染识别第一阶段场地评价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资料收集与文件审核;(2)现场踏勘;(3)相关人员访谈;(4)场地环境污染初步分析;(5)编写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评价报告。
2.1.1资料收集和分析(1)自然环境状况重点收集当地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和气象气候资料。
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及土层结构和地表水等内容。
气候资料包括气温、降水、主导风向、平均风速等项内容。
(2)场地基本信息收集场地的名称、地理位置、建厂时间、占地面积、职工人数、产值、主要产品及产量、主要原材料及用量。
(3)场地主要生产装置及附属设施分布情况收集和了解场地生产装置、附属装置及污染治理设施名称及数量,生产工艺流程,主要产污节点、污染排放情况及污染事故。
特别是污染物产生和排放装置、污水管线、污水处理站、各种罐槽分布等。
(4)有毒有害化学品情况收集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种类、使用和贮存数量,贮存设施及使用状况、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和处理状况。
土地整理最新预算表格

第六章预算表格及格式一、预算书主件(目录、预算编制说明略)1.封面——首页××××项目预算书(一号黑体字)项目承担单位:(三号宋体字)预算编制单位:(三号宋体字)编制日期:年月日(三号宋体字)2.封面——扉页(签署页)××××项目预算书(二号黑体字)项目承担单位(公章)预算编制单位(公章)负责人:(三号宋体字)(签字)复核人:(三号宋体字)(签字)编制人:(三号宋体字)(签字)编制日期:年月日(三号宋体字)3.预算表格表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总预算及分年度预算表填表说明:项目类型分为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三种。
预算总表工程施工费预算表填表说明:1、直接工程费(2)、措施费(3)、间接费(4)具体见表3-1-1、表3-1、表3-2。
2、表中(5)=[(2)+(3)+(4)] ×费率。
3、表中(6)=[(2)+(3)+(4)+(5)] ×费率。
4、表中(7)=(2)+(3)+(4)+(5)+(6)。
表3-1直接费预算表具体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见表3—1-1。
2、(5)=(2)+(3)+(4),(7)=(5)或(2)×(6),(8)=(5)+(7)。
表3-1-1直接工程费预算表填表说明:1、本表是对各项工程直接工程费的合计。
2、表中“工程名称”栏须按顺序填写单项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名称。
表中所列工程为农田水利工程中支渠工程部分项目名称(举例)。
3、(8)=(4)×(5),(9)=(4)×(6),(10)=(4)×(7),(11)=(8)+(9)+(10)。
表3-2间接费预算表填表说明:1、表中(4)=(2)×(3)。
2、本表是按单项工程的工程类别(土方工程、石方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安装工程等)计算;具体直接费或安装工程部分人工费见表3—1。
某勘察设计经费预算样例

某勘察设计经费预算样例-1第八章经费预算第一节预算编制说明一、项目概况1.项目性质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招标委员会以[2008]水勘1—23任务书下达我院。
该项目为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为甲类项目,按甲类项目进行预算。
2.目标任务基本查明陈旗煤田第四系和白垩系下统大磨拐河组含煤段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估计矿坑排水量,为煤矿生产及地下水综合利用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3.自然地理概况工作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呼伦贝尔高平原,其南部为海拉尔区,西南部为陈巴尔虎旗政府所在地巴彦库仁镇,行政区划隶属于陈巴尔虎旗,工作区总面积为3995km2。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8′11″—120°17′04″;北纬:49°06′40″—49°41′54″。
根据工作区地理坐标查地区调整系数表,该项目工作区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区,因此确定项目工作区地区调整系数为1.3。
工作区交通便利,东西向有滨(哈尔滨)-洲(满洲里)铁路、G301国道通过,南北向有S201省道经过(见图1-1)。
陈巴尔虎旗处在中高纬度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
其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春秋两季多风。
多年平均气温-1.5°C,极端最高气温37.7°C,极端最低气温-48°C,无霜期较短在77-120天,冻结期始于10月中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
季节性冻结深度2.41m,永久性冻结深度2-3m。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46.8mm,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1248.49mm。
年平均风速3.5 m/s,最大风速为26m/s。
海拉尔河及其支流莫勒格尔河、伊敏河是工作区内三条主要河流,属额尔古纳水系;常年流水,河床蜿蜒曲折,牛轭湖遍布。
工作区地貌宏观显示为缓波状起伏的高平原,南部有东西向海拉尔河谷平原,北部有北东-南西向莫勒格尔河谷平原,中部为一封闭的中新生界断陷盆地,四周为丘陵、台地所环绕。
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暂行标准1.doc

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暂行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二〇〇六年九月说明一、为加强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部门有关制度、办法及规定,结合国土资源调查项目预算管理要求,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组织制定了《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以下简称预算标准)。
二、本预算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
三、本预算标准是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和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依据《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4]192号)的有关规定,运用地质调查预算定额资料研究制定。
按成本利润原则,工程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生产设备折旧费、职工福利费、利税等,管理费为5%。
四、本预算标准由工作手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和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和地区调整系数三部分组成。
五、工作手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山地工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
六、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预算标准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外协费、管理费等。
七、本预算标准是以全国基础水平为主要依据制定,对不同地区野外工作费用支出的差异,通过地区调整系数进行调整。
地区调整系数主要考虑野外施工期、工资水平、运输条件等主要因素。
地区调整系数适用于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钻探、坑探、浅井、槽探等工作手段和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的野外作业部分。
地区调整系数不适用于地形制图、航空物探、航空遥感、遥感地质解译、海洋地质调查、岩矿试验和其他地质工作中的设计论证编写、综合研究及编写报告、报告印制等工作手段,以及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项目中野外作业的其他部分。
八、本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
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县(市、区)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经费预算方案

××县(市、区)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经费预算表
序号 工作内容 金额 预算金额 单价 单价单位 数量 数量单位 工作内容与测算依据 2018 项目实施年度 2019 2020 备注 参考单价 单价单位
总
一 1 2 3 4 5 组织实施
计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万元/县 万元/人次 万元/人次 万元/人次 万元/年 批 人次 人次 人次 年 制定工作方案、技术方案 预计4次,每次3天,每次5-10人 预计4次,每次3天,每次10人 预计4次,每次3天,每次50人,每人450元/天计 2018-2020年 √ √ √ √ √ √ √ √ √ √ √ √ √ 450是省级三 级会议标 准,如地方 会议有自行 规定的,按 自行规定 5.0-10.0 0.2-0.3 0.2-0.3 0.2-0.3 2-8 万元/县 万元/人次 万元/人次 万元/人次 万元/年
√ √ √ √
√ √
√ √
2-10 0.05-0.1 10 含东莞、中 山两地级市 45
万元/年 万元/次 万元/项 万元/县
元/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
27.57-80.12 元/平方公里
2
城镇村土地利用现状内部矢量化 采集与地类预判
0.00
元/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
1297.588146.648
元/平方公里
3 四 1 2 3
外业调查底图编制输出 外业调查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举证 城镇村内部地类外业核实 可调整地类调查 权属调查(行政村界线、农村集 体土地所有权、国有用地使用权 调查) 专项用地调查 耕地细化调查
0.00 0.00 0.00 0.00 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土地调查经费预算预算编制说明一、项目概况1.立项依据(1)《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通知》(X府厅字[2007]XX号)(3)文件中“各级财政部门在调查费用上给予保证”的要求。
(4)调查所需经费按照中央、省、市、县(区)财政事权分离的原则(5)以各级政府承担调查的工作量为依据(6)中央、省、市、县(区)财政共同分担,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2.目标和主要任务目标:是全面查实、查清本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加强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主要任务包括:(1)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查清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2)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掌握城市建成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状况;(3)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基本农田状况;(4)开展专项用地统计调查;(5)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
(6)在调查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3.项目投资概况(1)总投资概况本辖区土地调查总投资经费XXX万元。
(2)分项投资概况按照本级调查的工作内容,预算本辖区财政经费。
①准备工作经费②土地调查经费③成果数据核查复查经费④数据库建设经费⑤成果汇总经费⑥组织实施及其他工程经费⑦数据库管理及更新系统建设经费⑧统一时点变更经费⑨不可预见费4.年度投资计划按照投资年度划分:(1)2007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2)2008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3)2009年财政投入资金XXX万元。
二、经费预算编制依据1.经费预算编制的基础本预算内容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和技术规程以及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编制的。
2.经费预算编制采用的计算依据本预算编制采用的经费计算依据。
(1)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编制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经费预算及说明》;(2)国土资源部财务司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2007年编制的《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本综合预算标准》;(3)财政部和国家测绘局1999年颁布的《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4)部分采用了近年来土地变更调查市场价格,进行测算。
三、各项工作经费的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1.准备工作经费(1)标准化建设费用(2)技术准备费用(3)调查资料图件购置费(4)田埂系数复查费(5)行政界线、面积复核及控制面积复查费(6)图幅理论与控制面积结合图表制作复查费2.土地调查经费(1)农村土地调查经费平均按600~800元/平方公里计算,(2)城镇土地调查经费按6~8万元/平方公里计算。
(3)基本农田调查及数据库建设经费基本农田状况调查及数据库建设经费,用于调查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对每一块基本农田上图、登记、造册,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4)各类专项用地统计调查经费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县城以下乡镇、村庄采用1:2000比例尺地籍调查。
到2009年上半年不能完成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的,通过统计调查,获得各类专项用地面积。
(5)开发园区调查主要是对开发园区的位置、界线、面积、用途进行调查。
查清其内部各类土地的地类、权属、面积、分布等数据,并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包括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用地、住宅用地等土地利用状况。
开发园区调查经费可参照1:500比例尺地籍调查经费6~8万元/km²计算。
也可参照1:2000比例尺地籍调查经费2.6~3万/km²计算。
3.成果数据核查复查费成果核查的目的是保证这次土地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由于地方局部利益而对调查结果加入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数据失真。
成果核查是第二次土地调查成败与否的关健工作,国家要求对内业全面检查,外业30%抽查核实,所以,应聘请专业队伍对调查成果逐地块进行全面的内业检查和对重点地区、重点地类的外业核查,以保证土地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并在核查的基础上进行预检验收。
按照国家编制的核查经费标准测算成果核查复查经费。
(1)土地利用一致性核查复查费内业一致性检查以县为单位进行,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影像判读与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数据汇总检核、数据成果统计分析、核查报告编写。
全面进行内业核查复查,(考虑本地实际情况,按国家编制的核查经费标准85%计算),需要核查复查费用约XX万元。
详见表1。
表1 土地利用内业一致性核查费用估算(2)土地利用外业核查复查费土地利用外业核查复查费按本地区的1/3计算、经测算,需要核查复查费用约XX万元。
详见表2。
表2 外业核查经费测量表(3)基本农田核查复查费按1997-2010年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XX亩,折合XX平方公里, (考虑本地实际情况,按国家编制的核查经费标准85%计算),共需核查复查费约XX万元。
详见表3。
表3 基本农田核查复查费测算表(4)开发园区调查核查复查费本地共有开发园区面积约为XX平方公里,开发区调查在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
调查内容包括开发区产业用地面积、空间布局和结构,土地利用集约度等进行核查。
按1:2千地籍调查经费2.6万/平方公里的50%计算,即1.3万元/平方公里,需经费约XX万元。
根据国家标准,按照调查经费的10%进行计算,需核查复查经费XX万元4.数据库建设费第二次土地调查要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采用特制的软件工具,对本地上报数据进行检查,包括数据质量检查与处理、面积数据汇总检查与核对、数据格式检查与转换和数据接边处理,数据入库,数据按照不同的比例尺分级并生成矢量、栅格数据及相应的属性分级等11项内容。
建设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XXX万元、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XXX万元、基本农田数据库XXX万元。
经测算,共需XXX万元。
(1)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表4 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费(2)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表5 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费(3)基本农田数据库表6 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费5.成果汇总费成果汇总经费是在各级完成汇总,由上一级统一组织,开展对下一级成果的检核,数据的汇总,形成上一级成果的制作所产生的费用。
其中包括数据汇总、土地利用数据缩编及制图、专题图集编著与出版、成果专著编著及出版、二次调查成果研究、二次调查总结及表彰。
共需经费约为XX万元。
(1)数据汇总将检查合格的数据库成果经格式转换后导入数据库,在接边无误的情况下,对面积数据进行计算和汇总。
经测算按平均每县(市、区)XX 万元计算,共约需经费XXX万元。
(2)土地利用数据缩编及制图根据全国二次调查的要求,省级负责1:5万-1:25万土地利用数据缩编处理,并制作出版,需要经费XX万元。
(3)专题图集编著与出版土地利用图集约需XX万;基本农田保护图集XX万;开发区图集XX万。
(4)成果专著编著及出版根据汇总成果,组织编写第二次土地调查专著、图集系列并出版发行。
约需经费XX万元。
(5)二次调查成果研究面对宏观调控和国土资源管理要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开展专项成果研究。
约需经费XX万元。
(6)二次调查总结及表彰待二次调查圆满完成后,拟对二次调查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先进,约需经费XX万元。
6.组织实施及其它工程费包括第二次土地调查人员培训、舆论宣传、各市、县(区) 组织调查成果的自查、复查、核查、预检、验收、办公经费、工程监理、招投标代理费。
(1)培训费用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要求,对参加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所有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及承担二次调查任务的单位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操作、项目管理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培训。
(A)购买教材费和调查管理人员、师资队伍培训费(B)培训班费用培训班费用主要包括讲义费、场地及设备租用费、讲课费、食宿费、证件工本费等,培训班收费按国家预算标准为25元/人/学时。
培训内容包括为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数据建库、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确权办法(每项内容约20课时)等。
本级国土资源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班举办X期,人数约XX人,培训时间每人不少于100学时,预算经费XX万元。
承担第二次土地调查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班举办X期,人数XX人,培训时间每人不少于80学时,计划向培训人员收取15元/人/学时,则需补贴10/人/学时,预算经费XX万元。
(2)舆论宣传费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户外广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动员,为土地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具体为开办网站宣传专题讲座、印刷专题宣传材料、印制调查宣传袋,电台电视台公益广告及报纸专题宣传栏目和专题节目、编制工作简报等。
经测算,需宣传费用XXX 万元。
(3)组织成果自查、复查等费用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要求,聘请技术指导组对本地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进行自查、复查等预算经费XX万元。
(4)办公经费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成立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全面负责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本辖区内抽调或聘用XX人,主要费用有:人员费、场地费、材料费、办公设备费、汽车购置费、汽车保养费、会务费和差旅费等。
表7 二次调查办公经费测算表(5)工程监理费按本级工程、县(市、区)工程预算投资总额的0.5%计约XX万元。
(6)招投标代理费按本级工程、县(市、区)工程预算投资总额的0.5%计约XX万元。
(7)数据库管理及更新系统建设费根据国务院文件要求,第二次土地调查要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根据实施方案设计,管理系统包括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建设、土地调查数据中心建设、土地调查管理系统建设、系统安全建设四部分。
其中,数据中心建设包括服务器平台建设,存储备份系统建设、数据中心环境建设、数据交换系统建设;管理系统建设包括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城镇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土地资源变化信息更新及快速更新反应系统、工程软件包;系统安全建设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
为了避免重复投资,应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网络、机房等设备,补充增购软硬件设备用于二次调查实施期间必要的数据采集、储存、整合和系统运行,待二次调查结束后移交专门部门管理,进行每年的变更调查。
表8 数据库管理及更新系统建设费测算表(8)统一时点变更经费按国家要求,进行土地调查成果统一时点变更,将成果统一到2009年10月31日同一时点,逐级汇总土地调查成果,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快速更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