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中与岳飞相关战事描述的谬误和失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史》中与岳飞相关战事描述的谬误和失实
《金史》中与岳飞相关战事描述的谬误和失实
《宋史》和《金史》都是元朝人编的,都是官修正史,但是其中关于公元1140年前后的宋金战争过程的记载,两书确实有些差异。
元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元顺帝下诏修辽、金、宋三史,以中书右丞相脱脱为都总裁官、中书平章政事铁木儿塔识、中书右丞太平、御史中丞张起岩、翰林学士吕思诚、翰林侍讲学士揭傒斯为总裁官,并遴选了一大批史官正式开局著书。
清朝著名史学家赵翼在他所著《二十二史札记》中有一节叫做《宋金用兵需参观二史》,专门说明宋金“两国交兵,国史所载,大抵各夸胜而讳败”,要了解战事,必须参照《宋史》和《金史》两书所载,进行考辨分析才可以还原真实的历史,他举了许多例子说明此点。赵翼还认为“若徒据一史,必不能得其真也”,故任意肯定一个、否定一个,是极不公正的。
金国建立初期,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南侵中原的金兵诸将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他们不必不断地向远在黑龙江的金国皇帝报告战况。所以,当时金国将帅不愿上报的战役过程就可能没有留下档案,进而不能在金国遗民所编的金国国史以及根据金国国史改编的《金史》中留下记录,而《金史》记录的则是金国将帅愿意上报的那些内容。
而在南宋初建之时,赵构朝廷被撵得到处跑,关于南宋前期的不少战事,当时的史官很难会有翔实的记载。更不幸的是,后来在秦桧专权期间,秦桧始终以宰相兼领“监修国史”、“专元宰之位而董笔削之柄”,并指派其养子秦熺主编南宋国史编年体的日历和实录,极尽篡改史实之能事。秦桧还在史馆中大力安插亲信,秉记事之职者“非其子弟即其党羽”,“凡论人章疏,皆桧自操以授言者,识之者曰:…此老秦笔也。‟”。这帮奸人毁掉了许多对秦桧不利的文献档案,对许多有利于岳飞的文件档案也不遗余力地删削隐毁, 甚至还在由他们编修的南宋官史中故作曲笔,肆意篡改删削史料、颠倒事实以贬损岳飞。以致于在秦桧死后,后世史官不得不东拼西凑地来填补关于缺失史实的记录。这些都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增加不少困难。
宋代的官修史书在南宋灭亡之后,多数被元朝政府完整地接收下来。《宋史》是元朝政府组织编写的官修正史,其主要依据正是宋代有关本朝的官修史书,《宋史》便是元代史官在宋代官修史书的基础上稍加排次整理而成。清代史学家赵翼考证后认为“宋代国史,国亡时皆入于元,元人修史时,大概只就宋旧本稍为排次。”这一说法是符合事实的,——元朝所编《宋史》中的列传及15种志基本上来自宋国史的列传及志;本纪、表虽然兼采实录、日历、野史、文集等,但也是以国史为主干的。《宋史》是保存宋代官方史料和私人著述最系统全面的一部史书,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根据《宋史》,在1140年,兀术破坏和议,率兵攻宋,在顺昌(今安徽阜阳)被刘锜打败。接着,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连袂进军,把战线从淮河沿线推到黄淮之间,其中以岳飞取得的胜利最辉煌,《宋史》对此有清楚的记述。
然而《金史》却避而不提金国军队吃了败仗,只说“(兀术)自率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
等州,相次皆下,时暑,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短短几句话就把在宋金两国之间持续了三个月的一场全面战争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仅仅依据《金史》的这点记述就能说宋朝三大将的战绩都是宋人捏造吗?当然不能!
关于公元1140年的那场宋金全面战争,清朝著名史学家赵翼在其所著的《二十二史札记》《宋金用兵需参观二史》一节中考证如下:
“金天眷三年(宋绍兴十年)宗弼再取河南地,《金史》本纪但书:五月河南平,六月陕西平,《金史宗弼传》亦不书战败之事。然是年六月以后,宋刘锜有顺昌之捷,岳飞有郾城、朱仙镇之捷,韩世忠有淮阳之捷,张俊有永城、亳州之捷,王德有宿州之捷,《金史》皆不书。或疑《宋史》各传特自为夸大之词而非实事,然《金史宗弼传》谓是时宋将岳飞、韩世忠等分据河南州郡,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又《金史阿鲁补传》谓宋将岳飞、刘光世等果乘间袭取许、颖、陈三州,旁郡皆响应,则《宋史岳飞传》所云克复京西州郡、并遣梁兴会太行忠义及两河豪杰,累战皆捷者,必非虚语”
根据赵翼的考证,《金史》中所说的“宋将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及“宋将岳飞乘间袭取许、颖、陈三州,旁郡皆响应”等记载就已经足够印证《宋史》中所记载的三大将北伐的胜捷,特别是印证了《宋史》中岳飞取得颖昌大捷之后,派人联络太行山义军及两河豪杰,得到响应的记载。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岳飞发出豪言壮语,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是非常正常的事。所以,《宋史岳飞传》中的这段记载“绝非虚语”,这是赵翼得出的结论。
《宋史》修撰的时间相当仓促,后世史家曾批评它篇帙庞大、内容繁芜,史料的剪裁、编次、修饰、检校等方面相当粗糙,史实有疏漏。而当代的某些人则只提《宋史》的某些记载有误,然而殊不知,《金史》记事更是经常避重就轻、为尊者讳,甚至刻意地隐瞒金国军队的败绩,片面地夸大金国将领的战绩。
《金史》虽然文笔老练,但是所存在的问题和谬误其实有很多。例如,《金史》中经常出现叙事张冠李戴,年代顺序、人名地名不统一,记事过于简略,以及人物事件因果关系的颠倒错乱等等。例如《金史》关于宗弼收复河南地的日期有误,并且略去与宋朝发生的一些重要战役。宋人记岳飞与宗弼的战争,颇多不见于《金史》,如《金史》省略了宗弼侵略江南,在广德境内与岳飞六战,皆被岳飞击败等战事。
《金史》不提蒙古对金国的威胁,也不提刘豫的伪齐政权,而关于宋金两国在1140年前后发生的诸多战役的记载,更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
《金史》卷七七《宗弼传》:“遂命元帅府复河南疆土,诏中外。宗弼由黎阳趋汴,右监军撒离喝出河中,趋陕西。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而《金史》卷七九《孔彦舟传》:“从宗弼取河南,克郑州”,《金史》在孔彦舟的传记中却又绝口不裁孔彦舟“下汴”之事。
须知当时的东京汴梁绝对不是普通州郡,而是北宋故都,又是当时的特大城市,政治和军事地位甚为重要。若孔彦舟能攻陷东京汴梁,则无疑是一件非同寻常的大功,正史在其个人传记断然不会遗漏此等大功,如果不是《金史宗弼传》作伪,那又要作何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