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冗余和链路冗余-常用技术(图文)
存储_网络冗余

AFT
Adapter Fault Torence “适配器容错” 在一台服务器中将二块网
卡设置为“AFT 组”,primary 和standy, 流量只在primary,如一个网卡或链接停止 ,则辅助网卡立即接管,从而保持服务 器网络链接连续性。
三.硬盘冗余
磁盘阵列:RAID1 RAID5 硬盘Hotspare
四.服务器冗余
类型 冗余方式
类型
按指令系统: CISC服务器 RISC服务器
CISC 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基于Intel X86架构,PC服务器 XEON
Load ians frame=协议帧 name=XXX team=num Bind ians XXX team=1 primary(从网卡不必写primary参数)
Load ians commit mode=AFT/ALB
INTEL网卡的三种模式
AFT:Adapter Fault Torence ALB:Adapter Load Balance ALA:Adapter Link Aggregation
CPU、阵列卡的类型。 HP DL580系列服务器的特点? DELL PowerEDGE所采用的阵列卡?
五.交换机冗余
交换机技术: 1.Spanning-tree&portfast 2.GEC/FEC 3.VLAN
1.Spanning-tree
为网络提供路径冗余同时防止产生环路 两个工作站之间有两条路径,但有且只
总部:数据清算和集中交易 操作系统:Linux AS4、win2003 数据库:Oracle 服务器:HP DL580系列,IBM System
光路切换设备的冗余备份技术与故障恢复机制

光路切换设备的冗余备份技术与故障恢复机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光纤通信作为一种高带宽、低损耗的传输介质,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而光路切换设备作为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实现高可靠性和可用性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介绍光路切换设备的冗余备份技术和故障恢复机制。
一、冗余备份技术冗余备份技术旨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在光路切换设备中,常见的冗余备份技术包括硬件冗余和链路冗余。
1. 硬件冗余硬件冗余是通过在设备内部添加冗余组件来实现的。
主要包括冗余电源模块、冗余控制模块和冗余光纤接口模块等。
当其中一个组件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地切换到备用组件,确保通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2. 链路冗余链路冗余是通过在网络拓扑中增加备用链路来实现的。
常见的链路冗余技术包括主备链路切换和环路备份。
主备链路切换是指在两个光路切换设备之间配置主链路和备用链路,当主链路发生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地切换到备用链路,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无缝切换。
环路备份是指在网络拓扑中构建冗余的环回路径,并通过使用路由协议来实现动态的冗余备份。
当网络中的一条链路发生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地进行路由重算,选择可用的备用链路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对通信的连续性保障。
二、故障恢复机制故障恢复机制是指在故障发生后,系统如何快速地检测、定位和恢复故障的过程。
1. 故障检测与定位光路切换设备通常会配备故障检测和定位功能,以及相应的告警系统。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地进行故障检测,并通过告警系统将故障信息反馈给网络管理人员。
同时,系统还会通过故障定位算法精确定位故障的位置,为后续的故障修复提供准确依据。
2. 故障恢复与修复一旦故障发生,系统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故障恢复与修复。
光路切换设备通常会支持自动故障恢复功能,当检测到故障之后,系统会自动地将数据流量切换到备用路径,以保证通信的连续性。
同时,故障修复人员也会根据故障的类型和定位结果,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来恢复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链路冗余技术

链路冗余技术:保障您网络通畅的最佳方案网络通信时常发生因链路故障而失去连接的现象,导致网络中断和数据丢失。
这种情况下,链路冗余技术可以帮助您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般的网络架构中,通过在通信的路径上增加多条链路,同时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备份存储,实现对链路的冗余备份,避免单点故障,并增加网络的吞吐量和带宽利用率。
目前比较常见的链路冗余技术有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HSRP (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GLBP(Gateway Load Balancing Protocol)等。
VRRP技术通过虚拟路由器实现链路冗余,当主路由器出故障时,备用路由器可以实时接管主路由器的工作。
而HSRP则通过选主机制确保高可用性的路由器成为主机,并通过心跳检测机制不断监测链路的连接状态、负载均衡等情况。
GLBP技术则是一种较为高级的链路冗余技术,可以实现对多个网关的负载均衡和链路的冗余备份,效果更加优异。
通过采用链路冗余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网络故障带来的影响,降低企业的维护成本并提高网络的可用性。
如果您的企业需要一种高效可靠的网络保障技术,不妨考虑使用链路冗余技术。
什么是核心交换机的链路聚合、冗余、堆叠、热备份

什么是核心交换机的链路聚合、冗余、堆叠、热备份一、链路聚合是将两个或更多数据信道结合成一个单个的信道,该信道以一个单个的更高带宽的逻辑链路出现。
链路聚合一般用来连接一个或多个带宽需求大的设备,例如连接骨干网络的服务器或服务器群。
它可以用于扩展链路带宽,提供更高的连接可靠性。
1、举例公司有2层楼,分别运行着不同的业务,本来两个楼层的网络是分开的,但都是一家公司难免会有业务往来,这时我们就可以打通两楼之前的网络,使具有相互联系的部门之间高速通信。
如下图:如上图所示,SwitchA和SwitchB通过以太链路分别都连接VLAN10和VLAN20的网络,且SwitchA和SwitchB之间有较大的数据流量。
用户希望SwitchA和SwitchB之间能够提供较大的链路带宽来使相同VLAN间互相通信。
同时用户也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冗余度,保证数据传输和链路的可靠性。
创建Eth-Trunk接口并加入成员接口,实现增加链路带宽,2台交换机分别配置Eth-Trunk1 分别将需要通信的3条线路的端口加入Eth-Trunk1,设置端口trunk,允许相应的vlan通过;这样两楼的网络就可以正常通信了。
2、实现配置步骤:在SwitchA上创建Eth-Trunk1并配置为LACP模式。
SwitchB配置过程与SwitchA类似,不再赘述<HUAWEI> system-view [HUAWEI] sysname SwitchA[SwitchA] interface eth-trunk 1[SwitchA-Eth-Trunk1] mode lacp[SwitchA-Eth-Trunk1] quit配置SwitchA上的成员接口加入Eth-Trunk。
SwitchB配置过程与SwitchA类似,不再赘述[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1] eth-trunk 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1] quit[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SwitchA-GigabitEthernet0/0/2] eth-trunk 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2] quit[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3[SwitchA-GigabitEthernet0/0/3] eth-trunk 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3] quit在SwitchA上配置系统优先级为100,使其成为LACP主动端[SwitchA] lacp priority 100在SwitchA上配置活动接口上限阈值为2[SwitchA] interface eth-trunk 1[SwitchA-Eth-Trunk1] max active-linknumber 2[SwitchA-Eth-Trunk1] quit在SwitchA上配置接口优先级确定活动链路[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SwitchA-GigabitEthernet0/0/1] lacp priority 100[SwitchA-GigabitEthernet0/0/1] quit[SwitchA]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2[SwitchA-GigabitEthernet0/0/2] lacp priority 100[SwitchA-GigabitEthernet0/0/2] quit二、链路冗余为了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在多台交换机组成的网络环境中,通常都使用一些备份连接,以提高网络的效率、稳定性,这里的备份连接也称为备份链路或者冗余链路。
网络设备冗余和链路冗余-通用技术(图片文字)

网络设备及链路冗余部署——基于锐捷设备8.1 冗余技术简介随着Internet的发展,大型园区网络从简单的信息承载平台转变成一个公共服务提供平台。
作为终端用户,希望能时时刻刻保持与网络的联系,因此健壮,高效和可靠成为园区网发展的重要目标,而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就需要使用到冗余技术。
高冗余网络要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就是在网络设备、链路发生中断或者变化的时候,用户几乎感觉不到。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在园区网的各个环节上实施冗余,包括网络设备,链路和广域网出口,用户侧等等。
大型园区网的冗余部署也包含了全部的三个环节,分别是:设备级冗余,链路级冗余和网关级冗余。
本章将对这三种冗余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进行详细的说明。
8.2设备级冗余技术设备级的冗余技术分为电源冗余和管理板卡冗余,由于设备成本上的限制,这两种技术都被应用在中高端产品上。
在锐捷网络系列产品中,S49系列,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能够实现电源冗余,管理板卡冗余能够在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上实现。
下面将以S68系列产品为例为大家介绍设备级冗余技术的应用。
8.2.1S6806E交换机的电源冗余技术图8-1 S6806E的电源冗余如图8-1所示,锐捷S6806E内置了两个电源插槽,通过插入不同模块,可以实现两路AC电源或者两路DC电源的接入,实现设备电源的1+1备份。
工程中最常见配置情况是同时插入两块P6800-AC模块来实现220v交流电源的1+1备份。
电源模块的冗余备份实施后,在主电源供电中断时,备用电源将继续为设备供电,不会造成业务的中断。
注意:在实施电源的1+1冗余时,请使用两块相同型号的电源模块来实现。
如果一块是交流电源模块P6800-AC,另一块是直流电源模块P6800-DC的话,将有可能造成交换机损坏。
8.2.2 S6806E交换机的管理板卡冗余技术图8-2 S6806E的管理卡冗余如图8-2所示,锐捷S6806E提供了两个管理卡插槽,M6806-CM为RG-S6806E的主管理模块。
局域网组建的网络容错和冗余配置

局域网组建的网络容错和冗余配置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论是企业、学校还是家庭,都离不开一个稳定、安全的局域网。
然而,网络故障或中断可能导致数据丢失、业务中断等问题,因此,局域网的网络容错和冗余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局域网组建中的网络容错和冗余配置,以确保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网络容错技术概述网络容错是指在网络设备或连接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检测并转移数据流量,从而在不影响业务的前提下保证网络的可靠运行。
常见的网络容错技术包括冗余设备、链路故障切换和负载均衡等。
1. 冗余设备冗余设备是指在一个网络节点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例如,通过配置冗余路由器和交换机,当主设备损坏时,备用设备能够立即接管主设备的功能,从而避免网络中断。
2. 链路故障切换链路故障切换是指当一个网络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转移数据流量到备用链路,以确保网络的可用性。
通过配置链路故障检测机制和备用链路,可以在主链路故障时快速切换到备用链路,避免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
3. 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指将网络流量均匀分配到多个网络设备上,以避免某个设备负载过重而导致性能下降或故障。
通过配置负载均衡算法,可以根据网络设备的负载情况智能地将流量分担到各个设备上,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性能。
二、网络容错和冗余的部署实践在局域网组建过程中,如何合理地配置网络容错和冗余设备,以达到最佳的网络可用性是关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网络容错和冗余配置实践。
1. 设备冗余部署在局域网中,可以通过配置双机热备、主备模式等方式来实现设备的冗余部署。
双机热备是指在局域网中设置两台主机,一台作为主机提供服务,一台作为备机,当主机故障时,备机会自动接管主机的功能。
主备模式则是在局域网中设置一台主设备和一台备设备,当主设备故障时,备设备会自动切换为主设备。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在设备故障时网络的正常运行。
2. 多链路冗余备份在局域网中,可以通过配置多个链路和链路故障检测机制来实现链路的冗余备份。
局域网冗余技术

局域网冗余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局域网作为企业、机构和组织内部信息流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一旦局域网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业务中断、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
为了确保局域网的持续稳定运行,局域网冗余技术应运而生。
什么是局域网冗余技术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种通过在网络中添加额外的组件或链路,以提供备份和容错能力的技术手段。
当主组件或链路发生故障时,冗余的部分能够迅速接管工作,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网络中断的时间和影响。
局域网冗余技术主要包括链路冗余、设备冗余和电源冗余等方面。
链路冗余是最常见的一种冗余技术。
想象一下,在局域网中,数据就像是一辆辆行驶的汽车,而网络链路则是道路。
如果只有一条道路,一旦这条路出现问题,比如修路、发生车祸等,车辆就无法通行了。
但如果有多条道路可供选择,即使其中一条道路堵塞,车辆还可以通过其他道路继续行驶。
在网络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多条网线、光纤或者无线链路来实现链路冗余。
例如,在交换机之间可以连接多条网线,当其中一条网线出现故障时,数据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正常的网线上进行传输,从而保证网络的连通性。
设备冗余也是保障局域网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就像一个工厂里,如果只有一台关键机器在工作,一旦这台机器出故障,整个生产就会停滞。
但如果有备用的机器,在主机器出现问题时能够立即投入使用,生产就可以继续进行。
在局域网中,关键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都可以采用冗余配置。
常见的设备冗余方式有热备份和冷备份。
热备份是指备用设备处于随时可投入使用的状态,当主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接管工作,几乎不会造成网络中断。
而冷备份则是指备用设备在平时处于关机或未连接状态,当主设备故障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启动和配置备用设备,会造成短暂的网络中断,但相比没有备份的情况,仍然能够大大缩短恢复时间。
电源冗余同样不可忽视。
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稳定的电源供应。
如果电源出现故障,设备将无法工作,从而导致网络中断。
交换机冗余连接配置

| 练习1 | 练习2 | 练习3 | 练习4 | 练习5 | 练习6 | 练习7 | 练习8 | 练习9 | 练习10 | 练习11 | 练习12 | 练习13 | 练习14 | 练习15 | 练习16 |练习3:交换机冗余连接配置冗余连接是提高网络稳定性和可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借助冗余连接技术,当某条链路、某块网卡或某台设备出现故障时,不会造成网络中断。
冗余连接可分为两类,即单链路冗余和多链路冗余。
一、单链路冗余—扩展树1、为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各交换机之间都有两条链路连接,但在生成树(Spanning-tree)有效(交换机默认)的情况下,只可能有一条链路有效,其他链路是不通的。
主机 IP 地址及子网掩码主机I P 地址子网掩码PC0 192.168.1.1 255.255.255.0PC1 192.168.1.2 255.255.255.0PC2 192.168.1.3 255.255.255.0PC3 192.168.1.4 255.255.255.0PC4 192.168.1.5 255.255.255.0PC5 192.168.1.6 255.255.255.0如下图:2、若每台交换机都做下列配置:操作命令简写格式1、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Sw1> enable SW1> en2、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W1# configure terminal SW1# conf t3、进入端口组fastethernet3-6 Sw1(configure)#interface rangefastethernet 0/3-6SW1(configure)# in rf0/3-64、指定端口为快速启动SW1(config-if-range)#spanning-tree portfastSW1(config-if-range)#spa p t5、返回全局配置模式SW1(config-if-range)#endCtrl+Z6、保存配置SW1# copy running-configstartup-configSw1h#cop r s则交换机之间因存在环路而无法连通。
网络设备冗余和链路冗余-常用技术

网络设备及链路冗余部署——基于锐捷设备冗余技术简介随着Internet的发展,大型园区网络从简单的信息承载平台转变成一个公共服务提供平台。
作为终端用户,希望能时时刻刻保持与网络的联系,因此健壮,高效和可靠成为园区网发展的重要目标,而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就需要使用到冗余技术。
高冗余网络要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就是在网络设备、链路发生中断或者变化的时候,用户几乎感觉不到。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在园区网的各个环节上实施冗余,包括网络设备,链路和广域网出口,用户侧等等。
大型园区网的冗余部署也包含了全部的三个环节,分别是:设备级冗余,链路级冗余和网关级冗余。
本章将对这三种冗余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进行详细的说明。
8.2设备级冗余技术设备级的冗余技术分为电源冗余和管理板卡冗余,由于设备成本上的限制,这两种技术都被应用在中高端产品上。
在锐捷网络系列产品中,S49系列,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能够实现电源冗余,管理板卡冗余能够在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上实现。
下面将以S68系列产品为例为大家介绍设备级冗余技术的应用。
8.2.1S6806E交换机的电源冗余技术图 8-1 S6806E的电源冗余如图8-1所示,锐捷S6806E内置了两个电源插槽,通过插入不同模块,可以实现两路AC 电源或者两路DC电源的接入,实现设备电源的1+1备份。
工程中最常见配置情况是同时插入两块P6800-AC模块来实现220v交流电源的1+1备份。
电源模块的冗余备份实施后,在主电源供电中断时,备用电源将继续为设备供电,不会造成业务的中断。
注意:在实施电源的1+1冗余时,请使用两块相同型号的电源模块来实现。
如果一块是交流电源模块P6800-AC,另一块是直流电源模块P6800-DC的话,将有可能造成交换机损坏。
8.2.2 S6806E交换机的管理板卡冗余技术图 8-2 S6806E的管理卡冗余如图8-2所示,锐捷S6806E提供了两个管理卡插槽,M6806-CM为RG-S6806E的主管理模块。
链路冗余技术

链路冗余技术链路冗余技术是一种网络设计和管理技术,它通过在网络中增加冗余链路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在传统的网络设计中,网络管理员通常会使用单一链路连接网络设备,这种设计方式存在单点故障的风险,一旦链路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就会瘫痪。
而链路冗余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链路冗余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网络中增加多条冗余链路,这些链路可以在主链路出现故障时自动接管数据传输任务,从而保证网络的连通性和可靠性。
在链路冗余技术中,常用的实现方式包括STP (Spanning Tree Protocol)、RSTP(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等。
STP是最早的链路冗余技术,它通过计算网络中的最短路径来避免网络中的环路,从而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
但是STP存在收敛时间长、带宽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逐渐被RSTP和MSTP 所取代。
RSTP是STP的改进版,它通过快速收敛机制来缩短网络恢复时间,从而提高网络的可用性。
MSTP则是在RSTP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它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内部使用独立的STP实例,从而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除了STP、RSTP和MSTP之外,链路冗余技术还有其他实现方式,例如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等。
这些技术都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
链路冗余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网络设计和管理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从而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网络管理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管理,才能充分发挥链路冗余技术的优势。
设置网络冗余以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

设置网络冗余以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
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个人用户,都对网络的可用性和稳定性有着极高的需求。
然而,由于网络中存在各种潜在的故障和风险,网络的高可用性并不总能得到保证。
为了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设置网络冗余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法。
网络冗余指的是在网络架构中设置备份的网络设备、路径或者服务器来应对可能发生的故障,从而保证网络的持续可用性。
通过提供多个冗余的组件,网络冗余能够确保在某一组件发生故障时,能够无缝地切换到备份组件,从而实现对网络服务的不中断提供。
一、冗余设备在网络中,冗余设备是保证网络高可用性的基础。
常见的冗余设备包括备份交换机、备份路由器、备份防火墙等。
这些设备通过与主设备进行数据同步和故障监测,能够在主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接管网络服务,从而确保网络服务的连续性。
备份交换机是网络中最常见的冗余设备之一。
在一些关键网络中,常会部署两个交换机,一个作为主交换机,另一个作为备份交换机。
主交换机和备份交换机通过链路聚合技术进行互联,这样即使主交换机出现故障,备份交换机也能够立即接管网络流量,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备份路由器是另一种常见的冗余设备。
路由器作为网络的核心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设置备份路由器与主路由器进行冗余连接。
备份路由器将会监控主路由器的状态,当主路由器发生故障时,备份路由器将立即接管网络的路由功能,确保网络服务的连续性。
二、冗余路径除了冗余设备外,冗余路径也是确保网络高可用性的重要手段。
冗余路径指的是在网络架构中设置多条物理路径或者逻辑路径,当其中一条路径发生故障时,能够通过备份路径来保证网络的连通性。
在传统的以太网中,常使用的冗余路径技术是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或者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RSTP)。
链路冗余方案

链路冗余方案在网络通信中,链路冗余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用于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构建多个冗余链路,即多个备用路径,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可以立即切换到备用链路,确保数据的传输不受中断。
本文将介绍链路冗余方案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实施方法。
一、链路冗余方案的原理链路冗余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备用链路,实现对主链路故障的快速检测和切换。
当主链路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将数据流量切换到备用链路上,确保通信的连续性。
下面我们将介绍两种常见的链路冗余方案。
1. 无环冗余方案无环冗余方案采用了物理层的技术手段,在物理链路上构建备用链路,如备用光纤、备用网线等。
当主链路故障时,系统会自动检测到链路中断,并切换到备用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实现简单、切换速度快,但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
2. 有环冗余方案有环冗余方案采用了网络层的技术手段,在网络拓扑结构中构建冗余路径。
通过路由器的冗余配置,将数据流量同时发送到不同的路径上,当主链路故障时,数据可以通过备用路径继续传输。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成本相对较低,但需要进行复杂的网络配置和路由算法的优化。
二、链路冗余方案的实施方法根据不同的网络规模和应用需求,链路冗余方案可以灵活选择和组合不同的技术手段。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施方法。
1. 业务级冗余在业务级冗余方案中,可以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将数据流量平均分配到多条链路上,实现对主链路故障的快速响应。
当主链路故障时,数据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链路上,无需人工干预。
常见的业务级冗余方案有链路聚合和流量分发。
2. 设备级冗余设备级冗余方案通常在关键设备上实施,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通过配置冗余设备,当主设备故障时,备用设备可以接管数据传输任务,确保网络的连续性。
常见的设备级冗余方案有热备份、冷备份和温备份。
3. 网络拓扑优化通过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构建更多的备用路径,增加链路冗余的可靠性。
常见的网络拓扑优化方案有环路优化、多路径算法等。
互联网行业的网络容错与冗余技术

互联网行业的网络容错与冗余技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网络的不稳定性和数据的丢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互联网行业不断在网络容错和冗余技术上进行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行业中常见的网络容错和冗余技术,并分析其应用和优势。
一、网络容错技术1. 高可用性技术高可用性技术是指互联网系统在面对网络中断或硬件故障时仍然能够运行的能力。
在实现高可用性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1)负载均衡:通过将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以实现对用户请求的平衡负载,提升系统的处理能力和稳定性。
(2)故障转移:一旦服务器出现故障,系统能够自动将请求转移到备份服务器上,确保服务的连续性。
(3)热备份:在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备份服务器能够立即接管主服务器的工作,避免服务中断。
主备服务器之间通过心跳机制实现实时的状态同步。
2. 容错路由技术容错路由技术是指通过多条路径将数据传输到目的地,当某一条路径发生故障时,可以选择备用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容错路由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多路径路由:源节点将数据同时发送到多个相邻节点,并根据不同的路径质量选择最优路径进行传输。
(2)路由备份:当某一节点发现网络中断时,可以选择备份节点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3. 容错协议技术容错协议技术是指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网络协议,使得互联网能够在面对故障和攻击时自动恢复或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常用的容错协议技术包括:(1)UDP容错协议:UDP协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对数据进行确认和重传,速度快,但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通过在应用层使用冗余校验方法,可以提高UDP传输的可靠性。
(2)TCP容错协议:TCP协议通过使用确认、重传和拥塞控制等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
当网络中断时,TCP协议能够自动重传丢失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二、网络冗余技术网络冗余技术主要是为了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和数据的安全性,在网络出现故障或攻击时能够进行自我修复和保护。
交换机冗余机制介绍

交换机冗余机制介绍交换机冗余机制是为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而设计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传统的网络架构中,当交换机故障时,网络通信会中断,导致网络瘫痪。
而通过使用冗余机制,可以在交换机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交换机,使网络保持正常运行。
1.网络接口卡(NIC)冗余:通过在服务器上安装多个网卡,实现网络接口卡的冗余,当其中一个网卡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网卡。
这种冗余机制适用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2.VLAN冗余:VLAN(虚拟局域网)冗余通过在网络中划分多个VLAN,并在每个VLAN中添加备用交换机,实现冗余。
当主交换机故障时,备用交换机会自动接管网络通信,保证网络的持续运行。
VLAN冗余适用于大规模企业网络中,可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3. 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冗余:VRRP是一种路由器冗余协议,通过在网络中设定一个虚拟路由器,由多个实际路由器共同承担虚拟路由器的功能。
当主路由器故障时,备用路由器会自动接管路由器的功能,保证网络的连通性。
VRRP冗余适用于小型网络中,可以提高路由器的冗余性。
4. 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冗余:STP是一种链路冗余技术,通过建立一颗树形拓扑结构来防止网络中的环路。
当网络中出现环路时,STP会选择其中的一条路径作为主链路,其他路径作为备用链路,并根据链路的状态动态调整路径,保证网络的正常通信。
STP冗余适用于中小型网络中。
5. 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冗余:HSRP是一种路由器冗余协议,通过在网络中设定一个虚拟路由器,由多个实际路由器共同承担虚拟路由器的功能。
当主路由器故障时,备用路由器会自动接管路由器的功能,保证网络的连通性。
HSRP冗余适用于大型企业网络中,可以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交换机冗余机制通过在网络中使用多台交换机或路由器,实现冗余备份,当主交换机或路由器故障时,备用设备会自动接管,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网络IP的地址冗余和故障恢复技术

网络IP的地址冗余和故障恢复技术在现代网络中,IP地址冗余和故障恢复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网络冗余技术旨在确保网络连接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而故障恢复技术则旨在快速恢复由于硬件故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网络中断。
本文将介绍网络IP的地址冗余和故障恢复技术的相关概念、原理以及常见方法。
一、地址冗余技术1.冗余概述冗余是指通过在网络中使用多个备用的IP地址来增加可用性和可靠性。
当主要IP地址不可用时,备用IP地址可以接管网络服务,从而实现故障转移。
冗余技术通常使用冗余路由器和冗余链路来实现。
2.冗余路由器冗余路由器是一种在网络中起到备份作用的设备,它可以监测主路由器的状态。
当主路由器发生故障时,冗余路由器可以自动接管网络服务,并将流量引导到备份IP地址。
3.冗余链路冗余链路是利用多个物理链路连接网络设备,当主链路发生故障时,备用链路可以立即接管网络流量。
冗余链路可以通过链路聚合或双链路备份来实现。
二、故障恢复技术1.故障检测和切换故障检测和切换是一种常用的故障恢复技术,它通过监测网络中的故障并切换到备用系统来恢复服务。
故障检测可以通过心跳机制或监测端口连通性来实现,一旦故障被检测到,切换机制会自动将流量转移到备用系统上。
2.冗余设备冗余设备是指在网络中使用备用的设备,以备份主设备的功能。
例如,可以安装冗余交换机,当主交换机发生故障时,备用交换机可以接管网络流量。
同样,还可以使用冗余服务器、冗余存储设备等来实现故障恢复。
3.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是一种将物理资源抽象化、汇集和重新分配的技术。
它可以将多个物理设备虚拟化成一个逻辑设备,从而提供冗余和故障恢复的能力。
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虚拟路由器、虚拟交换机等,从而增强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三、常见方法和应用场景1.多路径冗余多路径冗余是指在网络中同时使用多条路径传输数据,以增加可用性和冗余度。
例如,可以使用Equal Cost Multipath Routing (ECMP)来将流量分发到多个等价路径上,一旦某个路径发生故障,流量会自动切换到其他路径。
链路聚合和冗余

实验三链路聚合和冗余一、实验背景:在以太网树型结构中,常常会采用一些技术,以提高网络的带宽性能和可靠性。
如下图“稳定型以太网结构”所示,该网络采用了以下技术设计:●核心层采用双中心结构;●核心层-汇聚层,汇聚层-接入层全部链路采用冗余设计;●核心层-汇聚层,汇聚层-接入层全部工作链路采用聚合设计;二、技术概念链路聚合:是将两个或更多数据信道结合成一个单个的信道,该信道以一个单个的更高带宽的逻辑链路出现。
链路聚合一般用来连接一个或多个带宽需求大的设备,例如连接骨干网络的服务器或服务器群。
冗余链路:在骨干网设备连接中,单一链路的连接很容易实现,但一个简单的故障就会造成网络的中断。
因此在实际网络组建的过程中,为了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在多台交换机组成的网络环境中,通常都使用一些备份连接,以提高网络的健壮性、稳定性。
这里的备份连接也称为备份链路或者冗余链路。
备份链路之间的交换机经常互相连接,形成一个环路,通过环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冗余。
三、链路聚合实验设计1、实验拓扑图2、观察图中f0/2线路的联通状态3、配置代码:Switch0、Switch1完全相同:Switch>enableSwitch#conf terminalSwitch(config)#int range f0/1-f0/2Switch(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四、冗余链路试验设计1、实验拓扑图2、观察图中f0/2线路的联通状态,得出结论,Cisco交换机自动运行STP生成树算法,特意阻塞可能导致环路的冗余路径,以确保网络中所有目的地之间只有一条逻辑路径。
端口处于阻塞状态时,流量将无法进入或流出该端口。
不过,STP 用来防止环路的BPDU(网桥协议数据单元)帧仍可继续通行。
3、配置代码配置根桥:Switch>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root primary。
网络设备冗余和链路冗余常用技术(图文)

网络设备及链路冗余部署——基于锐捷设备8.1 冗余技术简介随着Internet的发展,大型园区网络从简单的信息承载平台转变成一个公共服务提供平台。
作为终端用户,希望能时时刻刻保持与网络的联系,因此健壮,高效和可靠成为园区网发展的重要目标,而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就需要使用到冗余技术。
高冗余网络要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就是在网络设备、链路发生中断或者变化的时候,用户几乎感觉不到。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在园区网的各个环节上实施冗余,包括网络设备,链路和广域网出口,用户侧等等。
大型园区网的冗余部署也包含了全部的三个环节,分别是:设备级冗余,链路级冗余和网关级冗余。
本章将对这三种冗余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进行详细的说明。
8.2设备级冗余技术设备级的冗余技术分为电源冗余和管理板卡冗余,由于设备成本上的限制,这两种技术都被应用在中高端产品上。
在锐捷网络系列产品中,S49系列,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能够实现电源冗余,管理板卡冗余能够在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上实现。
下面将以S68系列产品为例为大家介绍设备级冗余技术的应用。
8.2.1S6806E交换机的电源冗余技术图8-1 S6806E的电源冗余如图8-1所示,锐捷S6806E内置了两个电源插槽,通过插入不同模块,可以实现两路AC电源或者两路DC电源的接入,实现设备电源的1+1备份。
工程中最常见配置情况是同时插入两块P6800-AC模块来实现220v交流电源的1+1备份。
电源模块的冗余备份实施后,在主电源供电中断时,备用电源将继续为设备供电,不会造成业务的中断。
注意:在实施电源的1+1冗余时,请使用两块相同型号的电源模块来实现。
如果一块是交流电源模块P6800-AC,另一块是直流电源模块P6800-DC的话,将有可能造成交换机损坏。
8.2.2 S6806E交换机的管理板卡冗余技术图8-2 S6806E的管理卡冗余如图8-2所示,锐捷S6806E提供了两个管理卡插槽,M6806-CM为RG-S6806E的主管理模块。
光纤网络的可靠性与冗余设计

光纤网络的可靠性与冗余设计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信息的快速传递和稳定传输至关重要。
光纤网络作为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其可靠性成为了关键因素。
为了确保光纤网络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冗余设计是不可或缺的。
光纤网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各种应用的正常运行。
无论是企业的业务数据传输、金融交易的实时处理,还是人们日常的通信和娱乐,都依赖于稳定的光纤网络。
一旦网络出现故障,可能导致业务中断、经济损失甚至社会秩序的混乱。
那么,什么是光纤网络的可靠性呢?简单来说,就是指光纤网络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这包括网络的连通性、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方面。
要提高光纤网络的可靠性,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而冗余设计是其中的重要手段。
冗余设计是指在网络系统中增加额外的组件或链路,以提高系统在出现故障时的容错能力和恢复能力。
在光纤网络中,常见的冗余设计方式包括设备冗余、链路冗余和路由冗余等。
设备冗余是指在网络中配备多个相同功能的设备,当主设备出现故障时,备用设备能够立即接管工作,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例如,在核心交换机或路由器等关键设备上,可以采用双机热备或多机备份的方式。
这样,即使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另一台设备能够迅速切换,保障业务的连续性。
链路冗余则是通过增加多条物理链路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比如,可以在两个网络节点之间铺设多条光纤线路。
当其中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数据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正常的链路进行传输,从而避免了单点故障导致的网络中断。
路由冗余是指在网络中设置多条不同的路由路径,当主路由出现故障或拥塞时,数据可以通过备用路由进行传输。
这需要网络设备具备智能的路由选择功能,能够根据网络的实时状态自动选择最优的路由路径。
在进行冗余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过度的冗余会增加建设和维护成本,而冗余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可靠性目标。
因此,需要根据网络的重要性、业务需求和预算等因素,合理规划冗余方案。
为了实现有效的冗余设计,还需要配备完善的监测和管理系统。
冗余技术

冗余技术冗余技术:冗余技术又称储备技术,它是利用系统的并联模型来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种手段。
冗余分为:工作冗余和后备冗余。
工作冗余:是一种两个或以上的单元并行工作的并联模型。
平时,由各处单元平均负担工作,因此工作能力有冗余。
后备冗余:平时只需一个单元工作,另一个单元是冗余的,用于待机备用。
实例:以计算机为例,其服务器及电源等重要设备,都采用一用二备甚至一用三备的配置。
正常工作时,几台服务器同时工作,互为备用。
电源也是这样。
一旦遇到停电或者机器故障,自动转到正常设备上继续运行。
确保系统不停机,数据不丢失。
冗余技术通常分为4 类,A. 时间冗余B. 信息冗余C. 结构冗余结构冗余按照工作方法可以分为静态、动态和混合冗余。
D. 冗余附加技术!冗余:通常指通过多重备份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冗余,指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部件,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件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
Redundant,自动备援,即当某一设备发生损坏时,它可以自动作为后备式设备替代该设备。
冗余系统配件主要有:电源:高端服务器产品中普遍采用双电源系统,这两个电源是负载均衡的,即在系统工作时它们都为系统提供电力,当一个电源出现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就承担所有的负载。
有些服务器系统实现了DC的冗余,另一些服务器产品,如Micron公司的NetFRAME 9000实现了AC、DC的全冗余。
存储子系统:存储子系统是整个服务器系统中最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
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实现该系统的冗余。
磁盘镜像:将相同的数据分别写入两个磁盘中。
磁盘双联:为镜像磁盘增加了一个I/O控制器,就形成了磁盘双联,使总线争用情况得到改善。
RAID: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缩写。
顾名思义,它由几个磁盘组成,通过一个控制器协调运动机制使单个数据流依次写入这几个磁盘中。
RAID3系统由5个磁盘构成,其中4 个磁盘存储数据,1个磁盘存储校验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设备及链路冗余部署——基于锐捷设备8.1 冗余技术简介随着Internet的发展,大型园区网络从简单的信息承载平台转变成一个公共服务提供平台。
作为终端用户,希望能时时刻刻保持与网络的联系,因此健壮,高效和可靠成为园区网发展的重要目标,而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就需要使用到冗余技术。
高冗余网络要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就是在网络设备、链路发生中断或者变化的时候,用户几乎感觉不到。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在园区网的各个环节上实施冗余,包括网络设备,链路和广域网出口,用户侧等等。
大型园区网的冗余部署也包含了全部的三个环节,分别是:设备级冗余,链路级冗余和网关级冗余。
本章将对这三种冗余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进行详细的说明。
8.2设备级冗余技术设备级的冗余技术分为电源冗余和管理板卡冗余,由于设备成本上的限制,这两种技术都被应用在中高端产品上。
在锐捷网络系列产品中,S49系列,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能够实现电源冗余,管理板卡冗余能够在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上实现。
下面将以S68系列产品为例为大家介绍设备级冗余技术的应用。
8.2.1S6806E交换机的电源冗余技术图 8-1 S6806E的电源冗余如图8-1所示,锐捷S6806E内置了两个电源插槽,通过插入不同模块,可以实现两路AC 电源或者两路DC电源的接入,实现设备电源的1+1备份。
工程中最常见配置情况是同时插入两块P6800-AC模块来实现220v交流电源的1+1备份。
电源模块的冗余备份实施后,在主电源供电中断时,备用电源将继续为设备供电,不会造成业务的中断。
注意:在实施电源的1+1冗余时,请使用两块相同型号的电源模块来实现。
如果一块是交流电源模块P6800-AC,另一块是直流电源模块P6800-DC的话,将有可能造成交换机损坏。
8.2.2 S6806E交换机的管理板卡冗余技术图 8-2 S6806E的管理卡冗余如图8-2所示,锐捷S6806E提供了两个管理卡插槽,M6806-CM为RG-S6806E的主管理模块。
承担着系统交换、系统状态的控制、路由的管理、用户接入的控制和管理、网络维护等功能。
管理模块插在机箱母板插框中间的第M1,M2槽位中,支持主备冗余,实现热备份,同时支持热插拔。
简单来说管理卡冗余也就是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如果主管理板出现异常不能正常工作,交换机将自动切换到从管理板工作,同时不丢失用户的相应配置,从而保证网络能够正常运行,实现冗余功能。
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双管理卡的设备都是自动选择主管理卡的,先被插入设备中将会成为主管理卡,后插入的板卡自动处于冗余状态,但是也可以通过命令来选择哪块板卡成为主管理卡。
具体配置如下注意: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如果用户进行了某些配置后执行主管理卡的切换,一定要记得保存配置,否则会造成用户配置丢失在实际项目中,S65和S68系列的高端交换机一般都处于网络的核心或区域核心位置,承载着园区网络中关键的业务流量。
为了提供更可靠的网络平台,锐捷网络推荐对于S65和S68系列交换机都配备电源和管理卡的冗余。
8.3链路级冗余技术在大型园区网络中往往存在多条二层和三层链路,使用链路级冗余技术可以实现多条链路之间的备份,流量分担和环路避免。
本章将对几种主要的链路冗余技术进行阐述。
8.3.1二层链路冗余的实现在二层链路中实现冗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生成树协议和链路捆绑技术。
其中生成树协议是一个纯二层协议,但是链路捆绑技术在二层接口和三层接口上都可以使用。
首先介绍的是链路捆绑技术(Aggregate-port)。
8.3.1.1二层链路捆绑技术(Aggregate-port)AP技术的基本原理把多个二层物理链接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简单的逻辑链接,这个逻辑链接我们称之为一aggregate port(简称AP)。
AP是链路带宽扩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符合IEEE 802.3ad标准。
它可以把多个端口的带宽叠加起来使用,形成一个带宽更大的逻辑端口,同时当AP中的一条成员链路断开时,系统会将该链路的流量分配到AP中的其他有效链路上去,实现负载均衡和链路冗余。
AP技术一般应用在交换机之间的骨干链路,或者是交换机到大流量的服务器之间。
锐捷网络交换机支持最大8条链路组成的AP。
二层AP技术的基本应用和配置下面来看一个简单的AP应用实例:图 8-3 二层链路AP技术在图8-3中两台S3550交换机存在两条百兆链路形成了环路,如果要避免环路的话必须要启用生成树协议,这样会导致其中一条链路被阻塞掉,既造成了带宽的浪费,同时也违背了使用两条链路实现冗余加负载分担的设计初衷。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AP技术可以园满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捆绑两条链路形成一个逻辑端口AggregatePort,带宽被提升至200M,同时在两条链路中的一条发生故障时,流量会被自动转往另一条链路,从而实现了带宽提升,流量分担和冗余备份的目的。
具体的设备配置以其中S3550-1为例:配置完成后使用命令检查结果如下:S3550-1#show aggregatePort 1 summaryAggregatePort MaxPorts SwitchPort Mode Ports ------------- -------- ---------- ------ -----------------------Ag1 8 Enabled Access Fa0/1 , Fa0/2可以看到Ag1已经被正确配置,F0/1和F0/2成为AP组1 的成员。
二层AP技术的负载均衡AP技术的配置和应用环境都并不复杂,但是在实际项目使用AP的时候,很多人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用好AP的负载均衡模式。
二层AP有两种负载均衡模式:基于源MAC或者是基于目的MAC进行帧转发。
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这两种模式才能使得AP发挥最大的功效。
图 8-4 AP的负载均衡模式在图8-4中可以看到在核心和汇聚之间存在一条由三个百兆组成的AP链路,缺省情况下二层AP基于源MAC地址进行多链路负载均衡。
这样做在用户侧交换机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数据来自不同的用户主机,源MAC不同;但是如果在核心交换机上也根据源MAC来投包的话,仅仅会利用上三条链路中的一条,因为核心交换机发往用户数据帧的源MAC只有一个,就是本身的SVI接口MAC。
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利用AP的所有成员链路,必须在核心交换机上更改成基于目的MAC的负载均衡方式。
锐捷网络推荐在使用AP技术时根据项目的情况合理选择负载均衡的方式,以免造成链路带宽的浪费。
调整二层AP负载均衡模式的配置以S3550为例:8.3.1.2 生成树技术本章节主要介绍如何在实际项目中运用生成树技术实现二层链路的冗余和流量分担,对于生成树技术原理不会做过多的描述,如果对生成树技术有兴趣的读者请自行查阅资料。
生成树协议802.1D STP作为一种纯二层协议,通过在交换网络中建立一个最佳的树型拓扑结构实现了两个重要功能:环路避免和冗余。
但是纯粹的生成树协议IEEE 802.1D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多,因为其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缺陷:,收敛慢,而且浪费了冗余链路的带宽。
作为STP的升级版本,IEEE 802.1W RSTP解决了收敛慢的问题,但是仍然不能有效利用冗余链路做负载分担。
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往往会选用 802.1S MSTP技术。
MSTP技术除保留了RSTP快速收敛的优点外,同时MSTP能够使用instance(实例)关联VLAN的方式来实现多链路负载分担。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图 8-5 MSTP原始拓扑使用STP实现链路冗余在图8-5是一种常见的二层组网方式,三台交换机上都拥有两个VLAN,VLAN10和VLAN20。
接入层交换机到汇聚交换机有两条链路,如果使用802.1D STP技术来进行链路冗余的话,会导致图8-6中的结果:图 8-6 使用STP后拓扑变化从图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使用802.1D STP或802.1W RSTP,虽然能够实现链路冗余,但是无论如何都会导致S2126G的某条上行链路被阻塞,从而导致链路带宽的浪费。
使用MSTP实现链路冗余和负载分担如果使用802.1S MSTP的话,就可以同时达到冗余和流量分担的目的。
现在来看看在这种拓扑结构下,如何正确使用MST实现以上功能.(1)在三台交换机上全部启用MST,并建立VLAN 10到Instance 10 和VLAN 20到Instance 20的映射,这样就把原来的物理拓扑,通过Instance到VLAN的映射关系逻辑上划分成两个拓扑,分别对应VLAN 10和VLAN 20。
(2)调整S3550-1 在VLAN10中的桥优先级为4096,保证其在VLAN 10的逻辑拓扑中被选举为根桥。
同时调整在VLAN20中的桥优先级为8192,保证其在VLAN20的逻辑拓扑中的备用根桥位置。
(3)S3550-2的调整方法和S3550-1类似,也是要保证在VLAN20中,S3550-2成为根桥,在VLAN10中,其成为备用根桥。
图 8-7非常形象的描述了本案例使用MSTP的实现过程图 8-7 使用MST后的拓扑变化MSTP的配置实例:S2126G配置如下S3550-1配置如下S3550-2配置如下注意:由于MST的配置较为复杂,因此在下面列出了MST的配置中一些经常出现的错误。
(1)Spanning-tree模式没有选择。
(2)各个交换机Instance映射关系不一致,从而导致交换机间的链路被错误阻塞。
(3)很多工程师在配置完S3550-1在Instance10中的根桥优先级后,没有将其设置成另一个实例的备用根桥。
这是非常危险的操作,因为一旦出现Instance20的主用链路失效后可能导致S2126G被选举为根桥,使得VLAN20的所有流量都必须经过S2126G这种接入层交换机,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S2126G当机。
(4)MST的配置顺序问题,应该在配置完MST的参数后再打开生成树,否则有可能出现MST工作异常的情况。
(5)没有指定VLAN到Instance关联的VLAN都被归纳到Instance0,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注意Instance0 的根桥指定。
8.3.2三层链路冗余技术三层链路冗余技术较二层链路冗余技术丰富很多,依靠各种路由协议可以轻的实现三层链路冗余和负载均衡。
另外三层链路捆绑技术也提供了路由协议之外的一种选择。
由于在当前的大型园区网络中,绝大部分情况使用的路由协议都是OSPF,因此在讨论基于路由协议的冗余技术时,只考虑使用OSPF的情况。
8.3.2.1三层链路捆绑技术三层链路的AP和二层链路AP技术的本质都是一样,都是通过捆绑多条链路形成一个逻辑端口来实现增大带宽,保证冗余和负载分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