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昆虫与植物的关系一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c0bc7f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2.png)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界中一种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共生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在生物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对人类社会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的不同类型以及对生态平衡和人类经济的意义。
一、互利共生型共生关系在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中,最为常见的是互利共生型共生关系。
这种关系中,植物和昆虫相互依赖,并且从对方身上获得利益。
一方面,植物提供昆虫所需的食物和庇护;另一方面,昆虫则为植物提供传粉或防御等服务。
以传粉为例,许多植物需要昆虫的帮助进行传粉,以便繁殖后代。
昆虫会被植物的花朵吸引,并在采食花蜜的过程中,携带花粉到另一朵花上。
这样的共生关系不仅使得植物繁衍后代更加顺利,也使得昆虫获得了所需的食物。
二、捕食与被捕食型共生关系除了互利共生型共生关系外,捕食与被捕食型共生关系在植物与昆虫之间也存在。
这种关系中,昆虫以植物为食物来源,而植物则借助昆虫的捕食能力来保护自己。
例如,某些植物上生长着触手状的嫩叶或毛茸茸的表面,吸引、困住和消化小昆虫。
植物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养分,而昆虫则成为植物的食物来源。
三、人类经济意义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对人类经济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植物依赖昆虫进行传粉,从而提高繁殖效率,间接促进了农作物的生产。
昆虫传粉不仅有助于植物的生殖,还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保障人类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此外,一些昆虫还具有生物防治的作用。
它们以其他害虫为食,帮助植物防御害虫侵袭。
这种自然的生物防治方式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对环境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也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了贡献。
植物与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
综上所述,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共生关系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特殊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对植物和昆虫本身有益,还对生态平衡的维持以及人类经济产生着重要影响。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66d6a4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8.png)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植物与昆虫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称为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是指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
在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中,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彼此的生存和繁衍。
一、花与昆虫的共生关系花与昆虫之间的共生关系是最为明显和常见的。
对于植物而言,花是吸引昆虫传播花粉的重要器官。
而对于昆虫而言,花提供了丰富的花蜜作为食物。
花的结构和颜色吸引昆虫靠近,昆虫在采食的同时会将植物的花粉粘在身上,然后在另一朵花上传播花粉,从而使植物繁殖。
二、植物的防御与昆虫的适应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共生关系并不仅限于传粉。
有些植物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和化学性质来防御害虫,而有些昆虫则通过相应的适应机制来克服植物的防御。
例如,一些植物会产生具有剧毒或刺激性的化学物质,以防止昆虫的攻击。
而某些昆虫则进化出了相应的酶系统,能够分解植物毒素,从而适应并利用这些植物为食。
三、昆虫的营地保护与植物的提供昆虫在植物上寻找食物、繁殖和栖息。
某些昆虫通过在植物的叶片上产卵,使得孵化的幼虫能够以叶片为食物,同时对幼虫来说,植物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栖息地。
植物还提供了昆虫所需的养分,使其能够顺利地生长和发育。
而昆虫在取食植物的过程中,也会对植物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预防其他植食性昆虫的侵害。
四、昆虫病原与植物的抗病能力有些昆虫可以充当植物病原的媒介,而植物则通过一定的机制来抵御昆虫的病原传播。
植物通过产生抗病物质、启动免疫系统等方式来抵御昆虫的病原侵袭。
而昆虫在植物上繁殖过程中,也会受到植物的免疫系统的抵抗,从而减少昆虫种群的蔓延。
总结: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共生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
植物通过花朵吸引昆虫传粉,昆虫则为植物繁殖提供帮助。
同时,植物的防御机制也促使昆虫适应和克服,实现共生。
昆虫在植物上寻找食物、繁殖和栖息,而植物则提供给昆虫营养和栖息条件。
昆虫还可以充当植物病原的媒介,而植物则通过抗病机制来抵御昆虫的病原侵袭。
昆虫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和共生
![昆虫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和共生](https://img.taocdn.com/s3/m/182dcac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c.png)
昆虫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和共生昆虫与植物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通常被称为共生。
共生是指两个不同物种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对于两个物种都是有利的。
在昆虫和植物之间的共生中,昆虫可以得到食物、庇护和繁殖的场所,而植物则获得授粉、传播种子和对害虫的防御。
第一种昆虫和植物的共生关系是授粉。
植物需要传播花粉以进行繁殖,而很多昆虫就是帮助它们完成这一任务的。
当昆虫从花朵中获取花蜜时,花粉会粘在昆虫的身上,当昆虫移动到下一朵花时,花粉就会被传播到另一朵花的雌蕊上,完成了授粉的过程。
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不仅让昆虫获得了食物,同时也确保了植物的繁殖。
另一种昆虫和植物的共生关系是营养共生。
有些昆虫以植物的汁液为食,而植物则从昆虫身上获取营养。
昆虫通过吸食植物汁液来获取所需的营养,而它们排泄出的粪便中含有植物无法直接利用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被植物吸收后可以为它们提供额外的营养补充。
这种共生方式让昆虫获得了必需的营养,同时也为植物提供了额外的养分。
另外,昆虫和植物之间还存在着对抗害虫的共生关系。
一些昆虫会寄居在植物上并捕食害虫,起到一种天敌的作用。
植物通过吸引这些天敌来保护自身免受害虫的侵害,例如一些植物会散发出特殊的气味来吸引捕食性昆虫,这些昆虫一旦到来就会帮助植物消灭害虫。
昆虫通过捕食害虫获取食物,而植物则得到了对抗害虫的帮助。
总的来说,昆虫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共生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
昆虫在这种共生关系中获得了食物、庇护和繁殖的场所,而植物则通过得到授粉、营养补充和对抗害虫等方式得到了好处。
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而且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物种的繁衍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重视昆虫和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护和维护这种互利共赢的平衡。
昆虫与植物的互利共生关系
![昆虫与植物的互利共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59997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a.png)
昆虫与植物的互利共生关系昆虫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互利共生的关系中,昆虫通过传粉和掠食帮助植物繁衍生息,而植物则为昆虫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本文将深入探讨昆虫与植物之间的这种特殊关联。
一、传粉互利许多飞行的昆虫如蝴蝶、蜜蜂和飞蛾等,在寻找花蜜的过程中带有植物的花粉,这一行为被称为传粉。
植物通过吸引昆虫来传播其花粉,从而实现了繁殖。
在传粉的过程中,昆虫从植物吸取花蜜,作为它们的主要能源。
这种互利的关系既满足了昆虫的生存需求,也帮助了植物完成繁衍。
例如,蜜蜂是传粉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昆虫之一。
它们会飞到花朵上,吸取花蜜的同时将花粉粘附在身上,并在寻找下一个花朵时将花粉传播出去。
这样的行为为植物的繁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与此同时,蜜蜂从花朵中获得了所需的花蜜,使得它们能够生存下去。
二、掠食与防御除了传粉,昆虫与植物之间的互利关系还表现在昆虫的掠食行为上。
有些昆虫以植物为食,如蚜虫以及一些蝴蝶的幼虫。
这虽然看起来对植物并不利,但植物也有相应的应对机制。
一些植物会释放化学物质来驱赶掠食性昆虫,或者形成一些结构性特征来减少受害程度。
然而,有些植物与掠食性昆虫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互利关系。
这些植物会吸引某些特定的昆虫来掠食它们的天敌,以减少受害。
比如,寄生虫对许多植物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一些寄生虫对某些昆虫来说是美食。
这些昆虫会选择在植物上产卵,孵化的幼虫会吃掉植物上的寄生虫,从而保护了植物的生长。
植物通过吸引这些对害虫有益的昆虫进入其生态系统,实现了相互帮助的局面。
三、资源共享昆虫与植物之间的互利关系还表现在资源共享方面。
一些昆虫会选择某些特定的植物作为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植物提供了栖息、繁殖及食物供给等资源,而昆虫则为植物提供了种子的传播和花朵的授粉等服务。
例如,一些蚂蚁和植物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共生关系。
植物提供蚂蚁所需的食物和栖息地,而蚂蚁则为植物提供防御行动。
蚂蚁会攻击并驱赶可能对植物造成威胁的昆虫,保护植物的生长。
植物与昆虫共生关系
![植物与昆虫共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599720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2.png)
植物与昆虫共生关系
在自然界中,植物和昆虫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这种关
系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和二氧化碳,
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有机物质,而昆虫则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了
帮助和保护。
在这种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中,植物和昆虫相互依存,
共同促进了彼此的生长和繁殖。
一、植物对昆虫的吸引
很多植物在吸引昆虫的过程中会释放出芳香物质或花蜜来吸引昆虫。
这些芳香物质和花蜜既能够吸引昆虫,又能够为昆虫提供营养和能量。
昆虫则通过吸食花蜜或花粉来获取营养物质,并在采食植物的过程中
帮助植物传粉,促进植物的繁殖。
二、昆虫对植物的保护
一些昆虫会在植物表面形成共生关系,帮助植物防御外界害虫的侵袭。
例如,一些蚜虫会吸取植物体内的汁液,同时释放出一种物质来
吸引寄生蜂,这些寄生蜂会帮助植物控制蚜虫的数量,保护植物不受
害虫侵害。
三、植物与昆虫的相互依存
在共生关系中,植物和昆虫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植物
为昆虫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而昆虫则为植物传播花粉,帮助植物进行
繁殖。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
重要。
在自然界中,植物和昆虫之间的共生关系是一种十分密切的互动方式。
植物通过释放芳香物质和花蜜吸引昆虫,昆虫则为植物传播花粉并帮助植物抵抗害虫的侵袭。
这种共生关系不仅提高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也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保护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共生关系,共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第五章昆虫与植物的关系一
![第五章昆虫与植物的关系一](https://img.taocdn.com/s3/m/11e44a060912a216147929bd.png)
昆虫对植物叶面的为害所造成的损害甚至比去除 某些叶片还要大,因为伤口的生理作用可以系统 地传递到其他部位。昆虫为害部位的数量比损害 的整个面积更加重要。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昆虫的为害比在自然环境中 要严重得多。尽管频繁地使用杀虫剂,昆虫每年 造成美国损失13%的粮食,全世界则达到15%或 更多。美国约有1000种农业害虫,全世界则有 9000多种,虽然严重为害的种类不到5%。
• 可以这样说,单食性和寡食性昆虫是出色的植物学家。
昆虫并不是按照我们的分类系统去寻找寄主, 而是按照植物的化学成分来鉴别植物,因为植 物分类关系常等同于植物生化相关性,昆虫寻 找那些适合其印象(image)的化学成分,这 些成分分布的植物范围非常狭窄和特殊,只局 限于一个种,或者这些成分是一个属或科的特 性。
• 多食性:可以在许多科植物上取食的昆虫,称为多食性 (polyphagous)昆虫,如桃蚜(Myzus persicae),据记 载它可以取食 50多科植物。
• 现在,人们为方便,常将单食性和寡食性昆虫称 为狭食者(specialist),而将多食性昆虫称为广 食者(generalist);相应地,将狭食者的取食 习性称为狭食性(stenophagous),将广食者的 取食习性称为广食性(euryphagous)。
尽管有些昆虫取食寄主植物的所有部位,但对植物的不同 部位还是有所偏好的。也就是说,寄主部位的选择是普遍 现象。许多鳞翅目幼虫、甲虫取食植物的叶部,蚜虫从韧 皮部吸食汁液,粉虱刺食木质部,潜叶昆虫的幼虫在叶子 的上下表皮间生活和取食。即使在叶片上取食的昆虫,对 叶片的不同部位的喜好程度也是不同的(见图5.3)。有些 昆虫(主要是鳞翅目和鞘翅目的幼虫)喜好蛀茎;某些鳞 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幼虫在木本植物上生活,它们适应 了这种极端类型的食物;土壤中也有很多昆虫,如蛴螬、 葱蝇幼虫等取食植物的根部,某些蝉和蚜虫从根部刺吸汁 液;有些昆虫是花、果或种子的专食者,有几个目中的一 些昆虫可以诱导植物形成虫瘿……。
植物与昆虫的关系
![植物与昆虫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97e806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4.png)
植物与昆虫的关系一、概述昆虫与植物是陆地生物群落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是多方面的,并按各自的种系发育史和地理分布而不同。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昆虫选择植物作为食物和生长场所、昆虫为植物传授花粉两方面。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以营养、栖息和运输三者最为重要。
昆虫从植物获得食料是最原始的生态关系。
但植物为昆虫提供生境同样是重要的,除影响昆虫对食物的选择外,还对昆虫有生态保护作用。
昆虫具有发达的感觉作用和活动能力,而植物本身不会移动,靠昆虫运输种子和花粉,是一个互惠共生的重要环节。
植物所含营养成分的质和量及种类繁多的次生代谢产物,对昆虫选择食物的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二、昆虫与植物关系的类型和模式1.昆虫采食植物,植物成为昆虫的猎获物这种关系的特点首先是采食者活动能力较强,能够识别猎获物,而且体形比后者常稍大。
获取蚁采食某些草本植物的种子,棉红蝽采食蘋婆的种子,地老虎采食植物幼苗等是典型的例子。
采食植物整体的结果必然是死亡。
但也有采食植物的部分组织、细胞或分泌物的,并不引致植物的死亡。
2.昆虫在植物上寄生,植物成为昆虫的寄主昆虫到达寄主生物,是通过如下两种途径的:(1)依靠自身的活动;(2)雌虫产卵于寄主植物上,幼虫孵化后便在其上取食。
寄主植物常是体形较大、目标较为显著的对象,昆虫或终生寄生于此植物的外表、器官和组织内部,是真正的寄生现象;或在某世纪或生活史的某阶段进行寄生,成为类寄生。
寄生昆虫对较小或幼嫩的寄主可造成死亡。
如豆象寄生于豆科植物的种子中,但在数量稀少时一般不引起寄主的迅速死亡。
植物作为寄主,除对昆虫提供食物、提供居住和寻找配偶的场所外,还起着保护作用,特别是蛀食性昆虫、潜叶昆虫和造瘿昆虫。
植食性昆虫由于口器的构造不同,对寄主所造成的损伤也不同。
鳞翅目、鞘翅目、叶蜂的幼虫具咀嚼口器,它们咬食植物茎、叶使丧失光合作用的器官;而蚜虫、叶蝉等具刺吸口器,使植物丧失汁液或破坏组织,以致改变植物的化学成分或传播植物的病原体。
昆虫与植物的相互关系
![昆虫与植物的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5adad1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7.png)
昆虫与植物的相互关系昆虫和植物是自然界中两个重要的生命群体,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昆虫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互利共生、捕食和传粉等方面。
一、互利共生在昆虫与植物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种互利共生的现象。
植物通过提供食物和庇护所来吸引昆虫,而昆虫则通过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吃掉害虫等方式来获得利益。
例如,蚂蚁和植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互利共生关系。
蚂蚁会在植物的茎、叶片或根部建立巢穴,它们通过吃掉植物上的其他昆虫来保护植物免受害虫的侵害。
而植物则会提供蚂蚁所需的食物和庇护所,使它们得以生存和繁衍。
二、捕食关系除了互利共生,昆虫和植物之间还存在着捕食关系。
某些昆虫以植物为食,从而对植物造成了损害。
一种典型的例子是一些食草昆虫,如蝗虫和毛虫。
它们以植物的叶片为食,大量吃掉植物的叶绿素,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影响植物的正常功能。
为了应对这种捕食压力,植物进化出了各种防御机制。
例如,一些植物在叶片上分泌出有毒物质,以抵御昆虫的攻击;另一些植物则通过长出刺或硬壳来保护自己,让昆虫无法直接进食。
三、传粉关系昆虫和植物之间最为密切的相互关系之一就是传粉关系。
许多植物依赖昆虫帮助它们传播花粉,从而实现繁殖。
蜜蜂是最著名的传粉昆虫之一。
当蜜蜂从花朵中吸取花蜜时,身上会沾满花粉,而在访问其他花朵时,花粉会从它们的身上沾到花朵的雌蕊上,从而实现了传粉的过程。
植物则通过花朵的芳香、鲜艳的颜色或特殊的形状来吸引昆虫。
这些特征吸引了昆虫的光顾,使其成为了携带花粉的媒介。
总结昆虫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牵涉到互利共生、捕食和传粉等多个方面,这种关系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通过提供食物和庇护所来吸引昆虫,而昆虫则通过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吃掉害虫等方式来获得利益。
同时,某些食草昆虫对植物造成损害,而植物则通过各种防御机制来抵御昆虫的攻击。
通过了解昆虫与植物的相互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同时也能够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和借鉴。
昆虫与植物的共生关系
![昆虫与植物的共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1a0432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f.png)
昆虫与植物的共生关系植物和昆虫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共生关系。
共生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系密切的关系。
在昆虫与植物的共生关系中,它们相互依存和互利共生,对彼此都有着重要的生存和繁衍影响。
首先,昆虫与植物的共生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许多植物依靠昆虫进行授粉,以繁殖后代。
这种授粉方式被称为昆虫传粉。
昆虫会从一个花朵吸取花蜜,而在吸取花蜜的过程中,花粉会沾在它们的身上。
当昆虫飞到下一个花朵时,它们会将花粉传递给花朵,从而实现了植物的传粉。
植物通过吸引昆虫来授粉,使其受精并产生果实和种子。
反过来,昆虫也能从植物的花蜜中获取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
这种共生关系中,昆虫和植物相互依存,它们的生存和繁衍都离不开对方。
其次,昆虫与植物的共生关系是相互有利的。
植物通过吸引昆虫来传粉,有利于它们繁殖后代。
不同的植物会通过花朵的颜色、形状、气味等方式吸引不同种类的昆虫。
例如,蝴蝶对鲜艳的花色非常敏感,而蜜蜂则对花蜜的香味非常敏感。
植物会根据自身的传粉需求,通过各种方式吸引适合的昆虫。
昆虫则从植物的花蜜中获取营养,满足自身的需求。
此外,一些昆虫还会在花朵上产卵,使自己的幼虫能够以植物为食物,实现生命周期的完成。
昆虫通过帮助植物传粉,维持了植物的生命周期,并得到了食物和繁殖的机会。
然而,昆虫与植物的共生关系并不都是互利共生的,也存在着损害植物的情况。
一些昆虫会以植物为食物,直接从植物体内获取营养。
它们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啄食植物组织或寄生于植物上,从而削弱植物的生长和干扰其正常的机能。
这些昆虫被称为植食性害虫。
害虫对植物的繁殖产生了负面影响,使植物的产量减少,甚至对其生存造成威胁。
这时,植物需要采取措施来抵御害虫,如产生毒素或吸引寄生虫来捕食害虫。
一些昆虫也会与植物竞争资源,争夺生存空间,对植物的健康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昆虫与植物的共生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关系密切的关系。
植物依靠昆虫传粉而繁殖,昆虫从植物中获取食物和繁殖机会。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4408b6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2.png)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植物与昆虫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而密切的关系,称为共生关系。
共生关系指的是两种或多种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中,它们通过互利互惠的方式实现了共同生存和繁衍的目标。
植物依赖昆虫传粉植物与昆虫的最重要的共生关系之一就是传粉关系。
大多数植物需要昆虫的帮助来完成花粉传递,从而实现繁殖。
植物开花时,产生的花朵会释放出花粉,而昆虫在寻找花蜜的过程中会接触到花粉,并将花粉带到其他植物的花蕊上,完成传粉过程。
同时,植物也通过花朵的形态、颜色和气味吸引昆虫的访问,进一步促进传粉的效果。
昆虫依赖植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昆虫对于植物来说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传粉工具,它们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昆虫以植物的花蜜和花粉为食,这种特殊的食性使得昆虫与植物之间建立了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
植物通过提供食物吸引昆虫访问自己的花朵,同时也为昆虫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食物来源。
某些昆虫甚至将植物的花朵作为自己的栖息地,这样不仅能为它们提供食物,还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
植物与昆虫共同对抗天敌除了食物和传粉的关系,植物与昆虫之间还存在一种共生关系,那就是共同对抗天敌。
植物通常会释放出芳香物质来吸引昆虫,而这些物质也同时可以吸引一些植食性昆虫的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和蜘蛛。
昆虫在植物上栖息时,它们可以利用植物的外表和气味来伪装自己,从而躲避天敌的袭击。
同时,植物也受益于昆虫的存在,因为昆虫捕食了一部分植食性昆虫,保护了植物免受害虫的侵害。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不仅仅是在个体层面上的相互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
昆虫的传粉作用帮助植物繁殖,并促进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同时,昆虫以植物为食,维持了食物链的平衡,同时又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共生关系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结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共生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花粉传递、食物供给和共同对抗天敌等方式实现了互利共赢。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aa9a2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b.png)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昆虫和植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以下是昆虫与植物的几种关系:
1.持久共生:某些昆虫与植物建立了互惠共生的关系。
例如,
蜜蜂和其他花粉媒介昆虫在寻找食物时会访问花朵,并将
花粉传播到不同的花朵中,促进了植物的授粉和繁殖。
同
时,昆虫也可以获得花蜜和花粉作为食物。
2.控制害虫:一些昆虫是植食性的,它们吃掉了植物上的寄
生虫、害虫或其幼虫,起到了生物防治的作用。
这种关系
被称为天敌关系,有助于保护植物的健康和生长。
3.花与昆虫的适应:植物的花朵具有吸引昆虫授粉的特征,
如鲜艳的花色、花香和花粉结构等。
这些特征能够吸引昆
虫来访问花朵进行授粉,从而促进植物繁殖。
同时,昆虫
也获得了花蜜和花粉作为食物。
4.植物的防御机制:植物为了自我保护,发展了多种防御机
制来抵御昆虫的侵害。
例如,植物可以产生毒素、挥发性
化合物或刺激性结构来吸引或阻碍特定的昆虫,以保护自
己免受损害。
5.传播植物种子:某些昆虫会吃下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并在
排泄物中传播种子到新的地点。
这种关系使得植物的种子
能够在新的环境中生根发芽,实现繁殖和扩散。
这些是昆虫与植物之间常见的关系,它们相互作用与平衡了自
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和资源流动。
昆虫对植物的授粉、传播和害虫控制等作用对于维持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昆虫与植物互作关系
![昆虫与植物互作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56a7e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b.png)
昆虫与植物互作关系昆虫和植物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互作关系。
虽然它们属于不同的生物界,但彼此之间的互动却对维持生态平衡、种群繁衍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昆虫与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并说明其重要性和影响。
一、传粉互作关系传粉是昆虫与植物之间最为典型也是最为重要的互作关系之一。
昆虫作为植物的传粉媒介,将花粉从雄蕊传递到雌蕊上,促进植物的受精和繁殖。
例如,蜜蜂、蝴蝶和羽毛类昆虫都是常见的传粉媒介,它们在寻找花蜜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携带和传输花粉。
这种互动关系让植物能够繁衍后代,而昆虫则从中获取花蜜作为能量补充。
二、捕食互作关系昆虫与植物之间的捕食互作关系也极为重要。
一些昆虫以植物为食,而另一些昆虫则以其它昆虫为食,这种捕食关系形成了一种平衡,阻止了某些昆虫的过度繁殖。
一些植物会释放出化学物质去吸引捕食性昆虫,从而保护自身免受食草动物的侵害。
例如,一些被诟病为害虫的昆虫实际上是其他害虫的天敌,它们通过捕食这些害虫来保护植物不受损害。
三、植物防御机制植物与昆虫之间的互作关系还表现在植物的防御机制上。
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昆虫侵害,植物会产生一些具有毒性或让昆虫感到不适的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抑制昆虫的食欲、生长和繁殖能力。
以此为例,一些具有辛辣味道的植物可以有效地阻止昆虫对其进行攻击。
同时,这些防御化学物质也可以吸引天敌昆虫前来捕食害虫,保护植物的生长。
四、栖息地提供昆虫和植物之间还存在着栖息地的互作关系。
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同时昆虫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花粉,帮助植物更好地繁衍后代。
特定的昆虫可能依赖于特定的植物来获取食物和庇护所。
反过来,昆虫的存在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植物的繁殖。
由此可见,昆虫和植物之间的栖息地提供互作关系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昆虫与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传粉、捕食、防御或栖息地提供,这些互作关系都在调节和维持着自然界的平衡。
植物与昆虫的互动关系
![植物与昆虫的互动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b6258f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7.png)
植物与昆虫的互动关系植物与昆虫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精妙的互动关系。
从相互依存的角度来看,昆虫向植物传播花粉,而植物则为昆虫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同时,还有一些相互竞争和防卫的关系存在。
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植物与昆虫的互动关系及其重要性。
一、传粉互利的关系植物依赖昆虫传播花粉,而昆虫也依赖植物提供的花蜜和花粉作为食物。
这种互利的关系被称为传粉互利关系,是植物与昆虫互动中最为显著的一种情况。
昆虫通过访花行为帮助植物进行花粉传播,促进植物的繁殖。
同时,植物为昆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满足了昆虫的生存需求。
二、植物对昆虫的引诱植物为了吸引昆虫的访花行为,会通过花香、花色和花形等方式来引诱昆虫。
许多植物会散发出特定的花香,如茉莉花的清香、蔷薇花的淡雅香气等,吸引飞蛾、蜜蜂等昆虫前来传粉。
此外,花色鲜艳、花形特殊的花朵也能够吸引不同种类的昆虫,实现传粉的目的。
三、植物的防御机制除了吸引传粉昆虫外,植物还有一些防御机制来抵御害虫的侵害。
例如,一些植物通过花的结构或颜色来防止任意昆虫的访问;一些植物则通过产生有毒物质来抵御昆虫的攻击;还有些植物通过释放特定的化学物质来吸引寄生生物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这些防御机制可以保护植物的生长并维持生态平衡。
四、昆虫对植物的捕食和破坏虽然昆虫为植物传粉提供了帮助,但也有一些昆虫对植物造成损害。
一些草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物来源,它们会以各种方式破坏植物的结构和组织,如咀嚼叶片、蚁螨进攻等。
这种捕食和破坏行为使得植物需要发展出相应的防御策略,以保护自身免受昆虫的攻击。
五、植物与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植物与昆虫的互动关系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至关重要。
植物通过传粉吸引昆虫,保证了自身的繁殖和繁衍,同时也维持了昆虫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昆虫作为植食性和肉食性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等方式,参与气候调节和净化环境,维持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平衡。
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12da7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4.png)
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昆虫和植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自然界中,昆虫对植物的传粉、授粉、食叶、食果、媒介种子传播等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植物的保护、芳香、诱惑等方式的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既是昆虫与植物之间的生存策略,也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传粉与授粉1. 昆虫传粉在植物繁殖过程中,昆虫作为传粉媒介,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例如,蜜蜂采集花蜜时,身上会附着花粉,当它们飞到到另一朵花上时,花粉就会接触到花柱上的柱头,实现花粉的传递。
其他一些昆虫如蝴蝶、甲虫等,也能够通过与花朵的接触,促进花粉的传播,从而完成植物的繁殖过程。
2. 植物提供诱惑为了吸引昆虫的访花行为,很多植物会通过颜色、芳香、形态结构等方式,提供诱惑。
例如,花朵的芳香物质能够吸引昆虫的兴趣,使得昆虫更主动地飞往花朵,从而实现传粉的目的。
除此之外,植物还通过改变花的颜色和形状,使得它们在昆虫眼中具有更好的可见性,进一步吸引昆虫对它们的光顾。
二、食叶与食果1. 昆虫食叶昆虫对植物的叶片进行食用,是昆虫与植物之间另一种常见的相互作用。
一些昆虫如蛾类、飞蛾、象鼻蜗牛等以植物叶片为食,通过摄食植物叶片来获取营养。
这种食叶行为对昆虫来说是一种自然的取食方式,同时也为植物提供了一种选择性的环境压力,使它们逐渐进化出防御策略来减少叶片被食用的危害。
2. 昆虫食果植物果实是昆虫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之一。
某些昆虫以植物果实为食,而这些果实则是植物用来吸引昆虫的一种手段。
例如,某些树木结出的果实,会通过散发浓郁的芳香物质来吸引昆虫的注意,诱使它们飞向果实,从而实现种子的散布。
三、媒介种子传播昆虫还扮演着植物种子传播的重要角色。
例如,一些蚁类会收集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将它们运回到巢穴中存储。
这些种子在巢穴中获得了保护,同时也有机会通过蚁类的传播行为散布到其他地方。
类似的,一些昆虫的幼虫出现在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中,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植物的互惠共生关系,同时也促进了植物的繁殖。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176eb2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a.png)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植物与昆虫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而密切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既互惠互利,又相互依存。
植物依靠昆虫传粉进行繁殖,而昆虫则在植物体表和组织中寻找食物和栖息地。
这种共生关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植物依赖昆虫传粉许多植物依赖昆虫传粉来完成繁殖过程。
当植物花朵开放时,花部产生香气和花色吸引昆虫。
昆虫在探寻花朵的过程中会触碰花粉,然后将花粉带到另一朵花上,从而实现花粉的传播。
这种传粉方式不仅能保证植物的基因交流,还能有效地增加植物的繁殖成功率。
例如,蜜蜂是一种重要的传粉昆虫。
当蜜蜂从一朵花上采集花蜜和花粉时,会将身上沾满花粉的脚趾和体毛带到另一朵花朵上,完成传粉过程。
这种传粉方式不仅促进了植物的繁殖,还使得蜜蜂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
二、昆虫依赖植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昆虫通常以植物为食或依靠植物提供栖息地。
植物提供昆虫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而昆虫则通过摄食植物来获取生存所需。
同时,植物还为昆虫提供了栖息和繁殖场所,如叶片、树洞等。
例如,蝴蝶的生命周期与植物紧密相关。
蝴蝶幼虫以植物的叶片为食,通过摄入植物的营养物质得以生长发育。
成虫阶段,蝴蝶则从植物花部吸取花蜜作为能量来源。
植物为蝴蝶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而蝴蝶则在传粉过程中帮助植物实现繁殖。
这种依存与互助的关系对植物和蝴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共生关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共生关系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显著影响。
一方面,植物的传粉依赖昆虫的介入,有助于增加植物的繁殖成功率,促进植物的多样性和繁衍。
另一方面,昆虫依赖植物的提供,维持着昆虫群体的稳定和繁衍。
这种共生关系的破坏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不平衡。
例如,某些地区过度使用农药可能杀死了许多传粉昆虫,导致植物的传粉过程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繁殖。
这种干扰不仅损害了植物的生存能力,还会使得昆虫的食物链受到威胁,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植物与昆虫互作关系
![植物与昆虫互作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8ac21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d.png)
植物与昆虫互作关系植物和昆虫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互作关系。
这种互作关系既包括竞争与合作,也有互利与害处。
植物对昆虫的存在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昆虫则对植物的生长、繁衍和扩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植物与昆虫之间的互作关系,并探索这种关系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一、互利共生关系植物和昆虫之间最典型的互作关系之一是互利共生。
植物通过吸引昆虫来传粉、传播花粉,从而实现繁殖。
昆虫则通过吸食植物的花蜜或花粉获取能量和营养。
这种互利共生关系使得植物和昆虫能够相互依存,共同繁衍和生存。
例如,蜜蜂是植物传粉的主要昆虫之一。
蜜蜂在寻找花蜜的过程中,会将花粉粘在身上,从而帮助植物进行传粉。
植物通过吸引蜜蜂来采集花蜜,并在蜜蜂身上粘附花粉,从而实现繁殖。
这种互利共生关系不仅促进了植物的繁衍,也为蜜蜂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二、竞争关系除了互利共生关系,植物和昆虫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关系。
植物与昆虫在获取营养和生存空间方面会相互竞争。
植物通过产生有毒物质或发出特殊气味来抵御昆虫的攻击,而昆虫则通过适应性进化来克服植物的防御机制。
例如,某些植物会产生化学物质来抵御昆虫攻击。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是毒素,对昆虫有害甚至致命,从而保护植物免受昆虫的摧毁。
然而,某些昆虫也会通过进化适应植物的毒素,从而对植物进行攻击并获取能量。
三、捕食与食草关系植物和昆虫之间的互作关系还包括捕食与食草关系。
一些昆虫以植物为食,从植物中获取养分和能量。
这种食草关系使得昆虫和植物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互动平衡。
例如,蝴蝶的幼虫以植物叶子为食。
它们通过吸食植物叶子上的汁液来获取营养。
然而,植物也会通过进化来抵抗昆虫的食草。
一些植物会产生特殊的物质来保护叶子,使得昆虫无法获取足够的营养。
四、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植物和昆虫之间的互作关系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依赖于昆虫传粉来实现繁殖,而昆虫依赖于植物提供的花蜜和花粉来获取营养。
昆虫与植物的互动关系
![昆虫与植物的互动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2f91fca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3.png)
昆虫与植物的互动关系昆虫与植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是自然界中一种十分复杂且密切的关系,它既包括竞争关系、捕食关系,也包括互利共生的关系。
这种互动关系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植物繁衍和昆虫适应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昆虫对植物的捕食有些昆虫以植物为食,它们是植物的天敌。
这些天敌包括各类吞食物质为植物的昆虫如食叶虫、吸汁虫以及蛛螨等。
它们以植物的叶片、茎干和根部为食,在严重情况下会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严重威胁。
二、昆虫对植物的传粉许多花卉依赖昆虫进行传粉,这是一种相互合作的互动关系。
当昆虫在寻找花蜜的过程中,身上的花粉会黏附到它们的体表,当它们飞到下一朵花时,花粉会从昆虫身上传到另一朵花上,从而实现植物的传粉。
对于大多数采取这种传粉方式的植物来说,昆虫是至关重要的媒介。
三、植物对昆虫的保护和引诱有些植物对昆虫具有保护作用,它们会分泌某种物质使昆虫远离,或者具有对昆虫有毒的成分。
例如,某些植物会分泌有毒的树脂来保护自身免受昆虫的侵害。
此外,还有一些植物会通过散发特殊气味或色彩来吸引昆虫,从而引诱昆虫光顾,利用昆虫帮助传播种子或进行传粉。
这种互动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昆虫的生存和繁衍。
四、昆虫对植物的帮助除了传粉和传播种子外,昆虫还可以帮助植物清除无益的竞争者。
例如,一些有害的昆虫会以植物上的其他昆虫及其幼虫为食,从而起到了生物防治的作用。
植物和昆虫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有助于保护植物的生长和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昆虫与植物之间的互动关系非常复杂,既包括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也包括互利共生的关系。
昆虫既是植物的天敌,也是植物的重要传粉媒介,同时植物也可以通过分泌有毒物质或吸引昆虫来保护自身。
这种互动关系不仅维护了生态平衡,也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为昆虫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和进化的关系
![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和进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c09e5e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a.png)
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和进化的关系1、昆虫与植物的关系昆虫与植物的关系,以营养、栖息和运输三者最为重要。
昆虫从植物获得食料是最原始生态关系。
但植物为昆虫提供生境同样是重要的,除影响昆虫对食物的选择外,还对昆虫有生态保护作用。
昆虫具有发达的感觉作用和活动能力,而植物本身不会移动,靠昆虫运输种子和花粉,是一个互惠共生的重要环节。
植物所含营养成分的质和量及种类繁多的次生代谢产物,对昆虫选择食物的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都是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重要接触面。
所以影响进化最为重要的反应是昆虫选择植物作为食物和生长场所,及昆虫为植物传授花粉。
2、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尽管受到多种因素如种间竞争、天敌作用等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植物的理化性质。
在植物的理化性质中,目前认为差异最大、对昆虫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植物含有的种类繁多的次生物质。
它们具有种属特异性,造成植物种类特有的气味和味道,影响昆虫或其他有机体的行为、生长和群体生物学。
气味物质引起昆虫逆风飞翔的行为,主要是由其触角上的嗅觉感器在起作用;到达植物上以后,嗅觉和味觉的感器对植物内外化学成分进行检验,决定是否采纳这种植物作为寄主。
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取决于昆虫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如饥饱、资源的可得性、植物的理化性质、种间的竞争、天敌的攻击等。
它们选择适宜的寄主植物,必定通过植物对它们的信号刺激的反应来完成的。
如果它们借遗传所规定的信号感觉横式已探测某些植物符合这种模式,它们便很快确定作为食料的植物种类,完成了寄主植物的选择。
昆虫借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觉通道对植物特征所产生的刺激进行编码内导,最后通过神经中枢的综合和解码,并根据遗传所形成的模板和生理状态,对植物作出取舍的决定。
植食性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的结果是植食性昆虫有其特定的取食范围,植物对昆虫具有防御能力,两者相互适应,共同发展。
各种昆虫都能辨别宿主和非宿主植物,最终导致生长和繁殖,同时也避兔了在非宿主植物上中毒和营养不良。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37b7cb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6.png)
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植物和昆虫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关系,被称为共生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植物和昆虫相互依赖、互利共生,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巧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介绍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的种类、特点以及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植物和昆虫的共生关系1. 互利共生:某些植物和昆虫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
植物通过提供昆虫所需的食物或巢穴,而昆虫则为植物传粉或保护其免受害虫侵害。
例如,蜜蜂在采集花粉时会无意中将花粉沾在身上并传到其他花朵上,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繁殖。
而蚂蚁则会保护某些植物不受其它昆虫的侵害。
2. 共生营养:在共生关系中,有些昆虫通过吸取植物体内的汁液来获取营养。
例如,蚜虫会在植物的叶片或茎部插入吸管来吸取植物汁液,而它们却为植物提供了一种保护机制,让其他害虫无法侵入。
3. 共生防御:某些植物通过共生昆虫实现自身的防御。
植物会释放出化学信号吸引某些昆虫,这些昆虫会吃掉植物的害虫或寄生虫,起到一种天敌的作用。
植物在这一过程中能够通过调节昆虫数量来保护自己。
二、植物和昆虫共生关系的生态意义1. 生态平衡:植物和昆虫的共生关系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植物通过吸引昆虫来传粉,促进了植物的繁殖。
昆虫通过依赖植物获得食物和栖息地。
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有利于维持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2. 害虫控制:某些共生昆虫可以帮助植物控制害虫的数量。
例如,寄生于昆虫体内的寄生蜂可以帮助植物控制害虫的繁殖,减少害虫对植物的损害。
这样的共生关系对农业和林业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的污染。
3. 营养循环:植物和昆虫的共生关系有助于营养的循环。
昆虫通过吸取植物体内的汁液或者食用植物的部分来获得营养,再将粪便排泄到土壤中。
这些排泄物中的养分可以为植物提供肥料,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三、植物和昆虫共生关系的人类利用1. 农业生产:人类可以利用植物和昆虫的共生关系来提高农业生产。
通过引入对农业害虫有天敌作用的共生昆虫,可以减少农作物受到的害虫损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昆虫与植物的共生关系
![昆虫与植物的共生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de71a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d.png)
植物通过昆虫传播花粉,实现繁殖
昆虫在花朵上采集花蜜和花粉
昆虫将花粉传播到其他花朵上
昆虫与植物互利共生,共同进化
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植物为昆虫提供栖息地:昆虫在植物上产卵、孵化、生长和繁殖
昆虫以植物为食:昆虫通过摄取植物的花蜜、果实、叶片等获取营养
昆虫帮助植物传播花粉:昆虫在摄取花蜜的同时,帮助植物传播花粉,提高植物的繁殖能力
昆虫帮助植物抵御病虫害:昆虫在植物上捕食害虫,帮助植物抵御病虫害,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3
昆虫与植物寄生关系
寄生关系的定义
寄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寄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宿主)体内或体表,并从宿主获取营养和保护。
寄生物对宿主产生负面影响,如吸取营养、传播疾病等。
传播疾病:寄生昆虫可能会传播一些疾病,如病毒、细菌等,导致植物生病甚至死亡。
影响植物品质:寄生昆虫可能会影响植物的品质,如导致果实变小、口感变差等,影响植物的经济价值。
植物对寄生昆虫的防御机制
共生关系:植物与某些昆虫形成共生关系,昆虫帮助植物传播花粉或捕食其他有害昆虫,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或栖息地
化学信号:植物释放化学信号来吸引寄生昆虫的天敌,从而实现间接防御
竞争共生:昆虫与植物争夺资源,双方都受到影响
2
昆虫与植物互利共生关系
互利共生关系的定义
互利共生关系的研究对于农业、林业和生态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互利共生关系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昆虫与植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包括授粉、传播种子、提供食物和住所等。
互利共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受益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昆虫与植物关系的重要性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生物学家和农 学家的重视,其原因主要有3点。
从数量来讲,植物界和昆虫纲在种类丰富度和生物量上代 表了两个非常广泛的类群。植物占地球生物量的绝大部分, 而昆虫则在种类数量上首屈一指。正如生态学家May (1988)指出的那样,“如果忽略脊椎动物的庞大体积, 只比较生物量的话,可以说所有的动物都是昆虫。” 昆虫 尽管体型微小,但其种类和数量都令人叹为观止。例如, 巴西亚马孙河流域的昆虫的生物量是该地区陆生脊椎动物 生物量的9倍(Holden 1989)(见图 5.1)。
• 第五章昆虫与植物的关系一
本章和以后的两章将重点论述植物与 昆虫的关系。本章概述研究植物与昆虫关系 及意义及植食性昆虫的食性分化,第6章重 点介绍植物的次生物质,第7章将讲述昆虫 对植物的选择和利用。
本章内容
昆虫与植物关系的重要性 昆虫对植物的为害程度 植食性昆虫的概况 寄主主植物的分化 植食性昆虫:是植物分类学家吗?
昆虫对植物叶面的为害所造成的损害甚至比去除 某些叶片还要大,因为伤口的生理作用可以系统 地传递到其他部位。昆虫为害部位的数量比损害 的整个面积更加重要。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昆虫的为害比在自然环境中 要严重得多。尽管频繁地使用杀虫剂,昆虫每年 造成美国损失13%的粮食,全世界则达到15%或 更多。美国约有1000种农业害虫,全世界则有 9000多种,虽然严重为害的种类不到5%。
3 植食性昆虫的概况
据最近统计,昆虫的总数比人们预想的要多得多, 有 1000 万 种 甚 至 更 多 ( May 1992 ; Pimm et al.2019)。已定名的昆虫约 100万种,约有一 半(40多万种)是植食性的,它们依赖大约30万 种维管植物生活(Schoonhoven et al.2019)。
94
3
0
91
7
2
59
38
3
58
8
34
56
15
29
56
11Leabharlann 335514
31
33
53
14
25
21
54
17
23
60
寄主植物的分化有这样几个规律:
第一,寄生于草本植物上的昆虫比寄生于灌木和木本 植物上的昆虫表现出较高的寄主分化,因为草本植物 比木本植物在生活史和化学组成上有更大的多样性, 在草本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因而具有更高的适应性;
• 有的昆虫目没有植食性类群,而有些目的昆虫几 乎全是植食性的。
• 重要的植食性类群有鳞翅目(蛾和蝶)、 半翅目(蝽类)、同翅目(如叶蝉、蚜 虫)、直翅目(如蝗虫)和其他的一些小 目,如缨翅目(蓟马)和竹节虫目;另一 些重要类群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既 有植食性昆虫,又包括大量的捕食性和寄 生性种类(见表5.l)。
昆虫和植物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昆虫都是
专食者(specialist feeder)。
• 单食性:在自然界中,只取食几种关系相近的植物种类的 昆虫,为单食性的(monophagous)昆虫,许多鳞翅目幼 虫、半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可以归为这一类;
• 寡食性:属于同一科的许多植物种类上取食的昆虫,为寡 食性(oligophagous)昆虫,如菜粉蝶(Pieris brassicae) 和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植物是一切异养生物的基本能量来源,而其演 化成的丰富多样性可以说是动物长期取食的结 果。昆虫形态和生活史的无可比拟的多样性, 是形成当今植物世界的动力之一。除了植物和 昆虫之外,在生物界可能再也找不到这样两个 可以在形式和范围上相互比较的类群,因此, 昆虫和植物的关系是生物学中地位独特和内容 丰 富 的 研 究 领 域 ( Schoonhoven et al . , 2019)。
2 昆虫对植物的为害程度
据估计,昆虫取食植物年生物量的10%(见图 5.2)。热带森林中的切叶蚁可以取食林木年叶生 物量的17%,刺吸昆虫所造成的损失较难统计, 在1%~6%之间。
问题在于这 10%的能量损失对植物的适合度有无 严重影响。如果植物将其10%的能量用于生殖, 那么,昆虫所造成的损失就相当于植物投入到生 殖的生物量。从这个数字看,10%的损失对植物 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能量也可以用于植物 的其他功能。
第二,小型昆虫比大型昆虫更具有寄主植物的特化性, 可能是由于大型昆虫觅食较难而较少有选择性的缘故;
第三,窄食性昆虫一般喜欢在幼嫩叶上取食,而广食 性昆虫则选择取食成熟叶片。幼嫩叶一般营养丰富, 但有毒成分含量高。即使是多食性昆虫,尽管其寄主 范围较广,也不是取食所有的植物。
寄主植物范围(host-plant range)和取食植物范 围(food-plant range)非常接近,但有时却不尽 相同。
• 从应用的观点来看,昆虫和植物的关系也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昆虫历来是(而且还将 继续是)作物和储藏物的主要大敌,对昆虫 和植物关系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 昆虫为害的根本原因,从而有助于制定安全 有 效 的 防 治 策 略 。 因 此 , Lipke 和 Fraenkel (1956)指出,“植物和昆虫关系的研究是 农业昆虫学的核心。”
• 多食性:可以在许多科植物上取食的昆虫,称为多食性 (polyphagous)昆虫,如桃蚜(Myzus persicae),据记载 它可以取食 50多科植物。
• 现在,人们为方便,常将单食性和寡食性昆虫称 为狭食者(specialist),而将多食性昆虫称为广 食者(generalist);相应地,将狭食者的取食习 性称为狭食性(stenophagous),将广食者的取 食习性称为广食性(euryphagous)。
4 寄主植物的分化
寄主植物的分化是一种规律,无一例外。 据统计,在3个以上不同植物科上取食的 植食性昆虫种类不到10%(见表 5.2)。
表5.2 一些植食性昆虫类群的取食范围
昆虫 类群
木虱科
蚜亚科 小蠹科 盾蚧科 缨翅目 蛱蝶科 灰蝶科 粉蝶科 凤蝶科 其他大型 鳞翅目昆虫
取食下列范围植物的昆虫种数比例% 只1个植物属 只1个植物科 多于1个植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