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经典语段阅读
诸子百家名言名句
诸子百家名言名句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墨子曰,“兼爱是为仁。
”。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
”。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庄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荀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韩非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墨翟曰,“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
张角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
司马迁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荀况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慎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李斯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慎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李斯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诸子百家的名言名句,流传千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智慧和启示。
这些名言名句中蕴含着古代先贤们的智慧和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处事方式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我们要做到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不要对别人做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墨子的“兼爱是为仁”,教导我们要广泛地关爱他人,才能真正做到仁德。
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告诉我们治理国家要像烹饪小鲜一样谨慎小心。
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教导我们在不同的处境下要有不同的处事态度。
庄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告诉我们有些事物的存在并不一定要有明显的表现。
荀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教导我们要遵循礼仪。
韩非子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以德为先。
墨翟的“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教导我们做人要有节制。
张角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心。
司马迁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导我们要多读书,多思考。
荀况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
慎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导我们要对知识有热爱。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鉴赏+注释
诸子百家最精华30句鉴赏+注释1. 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家语∙始诛》【鉴赏】君子重内心修养,不为外物所役使。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保持一颗平常心,成熟地应对着繁复的社会人生。
正如后来人们所推崇的魏晋风度那样喜怒不形于色。
只有经历了生活的大风大浪之后,人才能达到此种精神境界。
2. 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注释】益:增加。
【鉴赏】真正的上人君子,富贵不能给他增加什么,贫贱也不能减少什么。
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他们追求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伟大理想,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 夫君子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
——《孔子家语∙五仪解》【注释】君子喜欢促成别人的善行,而不怂恿别人的恶行。
【鉴赏】大千世界,善善恶恶,谁也不能逃出善恶这一最基本的衡量是非的标准。
只有一心向善才能义正言辞地拒绝恶的侵入。
4.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鉴赏】树想要静静挺立,风却吹个不停,子女想要孝敬父母时,父母却早早死去了。
这种人间憾事,谁也无法挽回。
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 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
——《孔子家语∙三恕》【注释】夸夸其谈的人华而不实,喜欢表现办事能力的人常常自吹自擂。
【鉴赏】夸夸其谈的人显露于外的恰恰是他的无知,自吹自擂的人也正反映了自己的浅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6.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韩非子∙孤愤》【注释】事情因为保密而获成功,说话由于泄密而遭失败。
【鉴赏】止语积福德,你炫耀什么,就容易失去什么!止语之妙,唯有修行才能感知!管好自己的嘴巴,也是成熟的标志。
7. 审于是非之实,察于治乱之情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注释】审:明察。
对于是非治乱的实际情况,应该明察详审。
【鉴赏】历史上昏庸无能的君主易被蒙蔽欺骗,缺乏调查研究,听信臣下虚妄之词,不辨是非,混淆黑白。
诸子百家精华50句
儒家1、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
——《新序•杂事篇》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2、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新序•杂事篇》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
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一一《孔子家语・致思》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爰人者则人爰之,恶人者则人恶之。
一一《孔子家语•贤君》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6、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一一《孔子家语•六本》治病的好药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规劝的话听起来却令人不快。
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一《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就需要我们做事应当未雨绸缪,而不能临渴掘井。
8、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孔子家语•辩乐解》犯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而不觉,犯错之后能够改正,就是进步的表现。
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而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以有限随无穷,只能不断地学习。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一一《荀子•劝学篇》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11、不积丘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一《荀子•劝学篇》人当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去追求伟大的成功。
这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一个道理。
12、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
一一《盐铁论•本议》过分强调文饰与修辞,内容就会受掩敝而显得软弱无力,也即形式重于内容,其实就是舍本逐末。
13、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一-《荀子•正论篇》对待有些人,我们只作一笑了之,不必过于计较。
14、前事之不忘后之师。
一一《新书・过秦论》〃前车之鉴〃当牢记,重蹈覆辙是愚蠢者的表现。
诸子百家名言名句
诸子百家名言名句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到不
伤害他人,不要做自己不愿意被人做的事情。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句话告诉我们治理国家就像
煮小鱼一样,需要细心、耐心和恒心。
庄子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大智慧,不被琐事所累。
墨子曰,“兼爱无私,兼利无私。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爱人如己,不图私利。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需要经历各种困难和挑战。
荀子曰,“人之所欲,莫大于义。
”这句话告诉我们追求正义
是人类最大的愿望。
墨翟曰,“行善积德,求仁得仁。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行善积德,就能得到他人的善意。
这些名言名句都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对我们的生活和思考都有着重
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名言名句中汲取智慧,
指导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诸子百家名句
诸子百家名句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际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子·权修》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杂下》国虽大,好战必亡。
——《司马法·仁本第一》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第七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第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第六十七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第七十三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第八十一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张而不弛,文武弗能;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孔子家语·卷七·观乡射第二十八》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
——《孔子集语·劝学》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孔子集语·劝学》良药苦于口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
——《孔子集语·臣术》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孙子兵法·计篇》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孙子兵法·军形篇》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墨子·兼爱中》万事莫贵于义也。
——《墨子·贵义》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也,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诸子百家名句精读
诸子百家名句精读论语学而篇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①,不亦说乎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③人不知而不愠④,不亦君子乎?”注释:①子曰:孔子说。
学:指课堂教学。
习:指社会实践。
许多人将习字解释为“复习”、“练习”,欠妥。
②说:通悦,读yùe。
③乐:快乐。
④愠(yùn):怨恨。
译文:孔子说:“学得了课堂知识以后适时参加社会实践,不也很高兴么?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么?别人不了解自己但也不怨恨,不也是很有修养么?”提示:1、要特别讲清四个字:习字是羽字的一半,一片羽毛的象形,本义是雏鹰学飞,本文比喻社会实践。
说字是通假字。
本文有两个而字,都是连词,前一而字表示顺接关系,后一而字表示转折关系。
2、孔子的教育思想重视社会实践。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②?”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shēn)字子舆三省(xǐng):多次反省。
②习:指社会实践。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却不尽力么?与朋友交往却不诚实么?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进行社会实践么?”提示:1、注意“省”字的字音和字义;两个“而”字都是连词,都表示转折关系。
2、联系“八荣八耻”的“诚实守信”。
▲有子曰:“礼之用①,和为贵。
”注释:①有子:孔子的学生。
译文:冉有说:“礼的作用以和顺为贵。
”提示:①“和为贵”是我国当今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当具有的品质,对于青少年尤其具有针对性的意义。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注释:①患:从串、从心,会意,表示一连串的心事,所以有发愁、担心的意思。
注意与犯字相区别。
译文:孔子说:“不愁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愁自己不了解别人。
”提示:1、“不已知”就是“不知已”。
这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语法,叫倒装。
倒装的形式很多,这是其中的一种,叫宾语前置。
这种语法现象必须弄清楚,以为学生今后学古文打下基础。
2、孔子的这两句话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辩证关系。
诸子百家最经典的100句话
诸子百家最经典的100句话孔子,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1.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2.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孟子,战国时期邹城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6.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0.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1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1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15.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诸子百家精华语句
诸子百家精华语句【儒家】1、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
——《新序∙杂事篇》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2、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新序∙杂事篇》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
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
——《孔子家语∙三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6、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
——《孔子家语∙贤君》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治病的好药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规劝的话听起来却令人不快。
8、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
——《孔子家语∙六本》纷繁尘世,只有用清醒的头脑加以选择,才不至于身陷困境。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就需要我们做事应当未雨绸缪,而不能临渴掘井。
10、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孔子家语∙辩乐解》犯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而不觉,犯错之后能够改正,就是进步的表现。
11、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篇》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而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以有限随无穷,只能不断地学习。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篇》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篇》人当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去追求伟大的成功。
这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一个道理。
诸子百家留下的经典语句如璀璨的明珠的句子
诸子百家经典名句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解语:为政之要,就是正身正心。
一个“正”字讲明了德的核心。
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企业高管、孩子家长,在日常行事中,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只要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一方、带好队伍,教育子女。
这个“正”就好比“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源正则流清也。
2、近者悦,远者来。
《论语·子路》解语:使近处的人高兴,时远处的人归附。
这句话可以说是企业价值的最高体现。
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能使身边的员工受益,是员工所乐见的;企业不忘社会责任,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信誉,是大众所乐见的。
这一近一远,恰恰体现了受人尊重的企业的社会效应。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解语:君子与人和谐而不盲从附和,小人盲从附和而不与人和谐。
为人处世中,讲究和为贵,和而不同正是君子的体现。
在国家关系和人际关系中,以“和而不同”的心态与人合作,这是一种包容、尊重。
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解语:想要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大事就不能成功。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口吃不成胖子。
譬如学习之道,必须脚踏实地,从解答一个个难题入手;又如辅导孩子,不要天天琢磨着让孩子的先天禀赋一下子都发挥出来,凡事须慢慢来。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解语:做好事多了,就会有很多人帮你;做坏事多了,就有没有人帮你。
这个就是“道”的体现。
有人经常说,道太虚了。
其实道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关键时刻便会显现出来,“多助”的便是顺应了道,“寡助”的便是违背了道。
6、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解语:“反求诸己”就是说凡事多问问自己,正如曾子的“每日三省吾身”,从自己身上分析原因,寻找原因,不怨天尤人,看看自己的行为符不符合“道”的要求。
多从自身找原因、找差距,成功自然就会降临。
诸子百家经典名言实用1篇
诸子百家经典名言实用1篇诸子百家经典名言1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2、天下之事,非一人所能独知也;海水之广大,非独仰一川之流也。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4、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5、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武8、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9、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11、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1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1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1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战国·楚·屈原《卜居》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18、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晏子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2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21、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22、凡百事之成,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23、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__》24、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25、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2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卷一》2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2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经典常谈诸子好句摘抄
经典常谈诸子好句摘抄
1.孔子:“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不沉于平庸之中。
”
2.孟子:“天生万物,皆有利害,圣人制善而去其过。
”
3.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4.墨子:“兼爱无私,以视众人之利而劝己之功。
”
5.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驭无涯而尽涯,无刍而不备。
”
6.韩非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7.荀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8.赵蕤:“时势造英雄,英雄成时势。
”
9.周敦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10.王阳明:“致良知者,无不克服世之积习,而后能治人治国。
”。
经典的诸子百家名言大全
经典的诸子百家名言大全1.经典的诸子百家名言大全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汉刘向《新序.杂事篇》简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拿自己的长处去笑话别人的短处,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2、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简评:孝敬父母,不是一时兴起,心血来潮的事情,应该时时刻刻记在心里,父母渐渐变老,时日不多,不要因为没有及时尽孝,而让人生留下遗憾。
3、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
——《孔子家语》简评:现在很多人都不懂得这个道理,不懂得关爱别人,却抱怨别人不关爱她;自己不懂得感恩,挑三拣四,讨厌这个讨厌那个,却还嫌别人对她疏远。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简评:每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只有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5、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
——《盐铁论.本议》简评:写文章如果过分注重文饰与修辞,内容就会受到掩蔽而显得软弱无力。
做事情如果太注重细枝末节,太注重形式,往往就会丢掉根本性的东西。
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新书.过秦论》简评:前人犯过的错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如果还犯同样的错误,那就只能算是愚蠢的表现了。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简评: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遇到顺境,不必得意忘形,狂妄自大;遇到逆境,也不会心灰意冷,悲伤失望。
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简评: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适可而止。
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拿有限求无限,不是自寻烦恼吗?9、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仁本》简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凡事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10、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孙子兵法》简评:不拼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很多时候,人的成功都是被逼出来的。
11、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墨子》简评:钓鱼的人躬身猫腰,并不是因为对鱼表示恭敬;拿小虫作为诱饵给老鼠,也不是因为喜爱老鼠。
【素材】诸子百家文学中应用最广泛的16句话,方向 范文
【素材】诸子百家文学中应用最广泛的16句话,方向+范文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阐释: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不得志的状态。
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不改志向;小人遇到困窘,就会胡作非为了。
语出《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疲劳,困苦),莫能兴(起)。
子路愠(愤愤不平)见曰:‘君子亦有穷(不得志)乎?’子曰:‘君子固(固守,安守)穷,小人穷斯滥矣(斯,就。
滥,泛滥,指胡作非为)。
’”角度:①君子严于律己,安贫乐道;②君子安贫乐道,淡泊自守;③君子“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④君子达则兼善天下,穷则能守其气节。
⑵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阐释: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孔子常拿他的所作所为来教育其他弟子。
一次,孔子说到颜回的饮食起居问题,认为颜回太高尚,别人不可能做到的事,他能做到,值得学习。
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大意为:颜回用竹器盛饭吃,用木瓢舀水喝,住在简陋的小巷,别人忍受不了这样的清苦,但颜回依旧快乐,真高尚啊,颜回!“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这句话用来指生活简朴,安贫乐道。
角度:①君子能够安贫乐道,淡泊自守;②精神的充实,比物质的丰富更重要。
⑶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阐释: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仁者不忧虑,是因为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所以才能无忧无虑;智者不迷惑,是因为智者通达事理,洞察因果,明辨是非,所以才能够不迷惑;勇者不畏惧,是因为勇者折冲御侮,一往直前,所以才能够不畏不惧。
“仁”、“智”、“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
孔子这么说,一则自勉,二则勉人。
角度:①坦陈自我,君子之举;②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③智者通达事理,洞察因果,明辨是非;④勇者折冲御侮,一往直前。
诸子百家经典名句
【诸子百家】最精华55句,每一句都值得背诵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学术局面盛况空前、一派繁荣。
儒家1、市之无虎明矣,三人言而成虎。
——《新序∙杂事篇》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
2、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
——《孔子家语∙五仪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为了理想的实现,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清贫。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新序∙杂事篇》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缺点。
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致思》孝顺父母不是哪天心血来潮就去做的事情,而应该在平日里时时刻刻都要去做的事情。
5、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
——《孔子家语∙三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不必为自己所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
6、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
——《孔子家语∙贤君》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本》治病的好药通常味道很苦,忠心规劝的话听起来却令人不快。
8、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
——《孔子家语∙六本》纷繁尘世,只有用清醒的头脑加以选择,才不至于身陷困境。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这就需要我们做事应当未雨绸缪,而不能临渴掘井。
10、过而能改,其进矣乎。
——《孔子家语∙辩乐解》犯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而不觉,犯错之后能够改正,就是进步的表现。
11、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篇》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而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以有限随无穷,只能不断地学习。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篇》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人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诸子百家10句经典名言,一人一句,句句经典!
诸子百家10句经典名言,一人一句,句句经典!1.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
——《列子》事物在这个地方亏损了,在另一个地方又丰盈了;在这个地方成功了,在另一个地方又失败了。
指亏或盈、成或败都是相对的。
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粮仓充实了,百姓就知道遵守礼节;衣食充足了,百姓才会知道荣辱。
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世上的事情都有它的次序,明白他们的先后顺序,就可以借鉴事情的发展规律了。
4.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
——《韩非子·观行》做事情不能不考虑外在的环境和形势,方式、方法很关键,选好路子,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5.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墨子》钓鱼人弓着身子,不是对鱼恭敬,而是想得到它;用虫子作为诱饵捕鼠,不是喜爱老鼠,是想消灭它。
6.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庄子》小鸟息在树上,所占不过一根树枝;鼹鼠饮河水,所需不过装满肚皮。
比喻欲望有限,极易满足。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由于荀子这几句话形象深刻,通俗易懂,便为后人所常用,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8.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上善之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9.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就像水的流动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
能根据敌情变化,采取对策而取胜的,叫作用兵如神。
10.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孝行览·义赏》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
诸子百家摘抄赏析
诸子百家摘抄赏析(正文)论语:学而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出现在《论语·学而篇》中,是孔子关于学习的观点。
他告诉人们要勤奋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时常复习巩固。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尚书:虞曲侯之篇2. 王曰:“谁能训畜?”对曰:“贾疏能。
”王曰:“贾疏,稗官也。
”这段摘录出自《尚书·虞曲侯之篇》,记录了一次陈述关于训畜(指教养动物)的对话。
王问谁能训练畜牧,众人推荐了贾疏。
王对此表示赞同,并确认了贾疏的身份。
孙子兵法:用间篇3. 故用间有五:有鼓之以利,诱之以声,备之以气,诱之以利,动之以礼。
这句话出现在《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强调了用间的五种方法。
通过给对方带来利益、利用声音诱导、以气势备敌、以利益引诱、以礼节行动,实现用间的目的。
道德经:第一章4.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这是《道德经》中的开篇语,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
这句话表达了道是无法被准确言说和定义的,大道超越了有限的言语和尘世的名字。
墨子:扬名篇5.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是墨子学派的观点,源自《墨子·扬名篇》中。
墨子强调了要遵循礼节,不对不礼貌的事物进行观看、听闻、说话、行动。
庄子:逍遥游6.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天下之达道也”,不可须臾离也。
这段摘录出自庄子的《逍遥游》,表达了庄子对于无争的态度。
他认为只有不争才能与天下万物和谐相处。
被唤作“天下之达道”,也就是人们所追求的道理。
荀子:劝学篇7. 故学之,所以施巧也;巧之,所以为德也。
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篇》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可以让人们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巧妙的运用知识和技巧,实现道德修养。
公孙龙子:尚贤篇8. 贤者政其不得政者,非人力也,乃天分也。
这段摘录出自《公孙龙子·尚贤篇》,阐述了贤者治理的原则。
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名言集锦
先秦的时候,涌现出的诸⼦百家,都有属于⾃⼰的治国思想,当然也留下了不少很经典的名⾔语录。
下⾯是由店铺分享的先秦诸⼦的经典语录,希望对你有⽤。
先秦诸⼦的.经典语录【热门版】 1. 君⼦尊贤⽽容众,嘉善⽽矜不能。
2. 夫达也者,质直⽽好义。
察⾔⽽观⾊,虑以下⼈。
3.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盟,兵不逼好。
4. 孔⼦哲理之⼈⽣态度 5. 居处恭,执事敬,与⼈忠。
(为⼈谦恭,处事忠信,仁义之所。
) 6.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7.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8. ⼦为政焉⽤杀?⼦欲善⽽民善矣。
君⼦之德风,⼩⼈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9. 君⼦名之必可⾔也,⾔之必可⾏也,君⼦于其⾔,⽆所苟⽽已矣。
10. 其⾝正,不令⽽⾏;其⾝不正,虽令不从。
11.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2. 见善⽆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3. 先有司,赦⼩过举贤才。
14. 听其⾔⽽观其⾏。
15. 君使⾂以礼.⾂事君以忠。
先秦诸⼦的经典语录【精选版】 1. 听其⾔⽽观其⾏。
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4. ⼦⽈: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5. ⽗母在,不远游,游必有⽅。
6. 君⼦耻其⾔⽽过其⾏。
7. 质胜⽂则野,⽂胜质则史。
⽂质彬彬,然后君⼦。
8. 过,则匆惮改。
9. 学⽽不厌,诲⼈不倦。
10. ⼰所不欲,勿施于⼈ 11. 始吾于⼈也,听其⾔⽽信其⾏。
今吾于⼈也,听其⾔⽽观其⾏。
12. 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怠。
13. 君⼦⾷⽆求饱,居⽆求安,敏于事⽽慎于⾔,就有道⽽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 ⽗在观其志,⽗没观其⾏;三年⽆改于⽗之道,可谓孝矣。
15.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先秦诸⼦的经典语录【经典版】 1.可与⾔⽽不与之⾔,失⼈;不可与⾔⽽与之⾔,失⾔。
诸子百家家训的经典句子
诸子百家家训的经典句子1.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孔子)2.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 曾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 孟子曰:“不幸而无貌,不智而有谋,这是两种无可救药的病。
”5.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 庄子曰:“善游者数能,故能游于天地;善存者敬慎,故能寄百世之后。
”7. 韩非子曰:“善行者得其道,不善行者失其道,得与失在己,不在人。
”8. 列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9. 司马迁曰:“求才不求势,任贤不任疑,士人满朝,社稷稳矣。
”10. 董仲舒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 王阳明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12. 朱熹曰:“foregoing三者,皆得之学问。
后三者,须自勉力行。
”13. 陆九渊曰:“温其风,淡其俗, Hence教化成。
”14. 庞居正曰:“学贵有恒,命取决努力。
”15. 颜回曰:“仁者先难而后获,要得其果必经其理。
”16. 冯梦龙曰:“世法水火,仁者见仁。
”17. 董永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8. 蒲松龄曰:“非其类,勿相求。
徒劳平生。
”19. 欧阳修曰:“大有问于天地,然後有问于人。
”20. 苏轼曰:“古人学问,无他,求其放心致诚而已。
”21. 苏洵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by简在己。
”22. 司马光曰:“读书求真知,行事遵大道。
”23. 朱熹曰:“夫道无他,唯识得之。
”24. 王守仁曰:“一日不读,顿失为人处世之本。
”25. 王阳明曰:“致良知,然后致仁,乃成圣。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材料1】礼,与其奢也,宁俭。
(《论语·八佾》)【材料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材料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材料4】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21.上述哪则材料与另外三则材料所传递的道德追求不一致。
(2分)材料1(材料1的理解:就礼节来说,奢者流为浮华,俭者嫌于质朴,但如果两者取其一,宁可质朴些。
因为礼节的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
)22.孔子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请结合材料作简要评析。
(4分)儒家着重德行、理想的追求,反对物质生活的耽溺,材料234均能体现这一思想。
材料2中提到富贵要取之有道,材料3和4认为士不能为衣食、家居等物质的条件所拘囿,这些意思无论在当时社会还是当今社会,都有其积极意义。
(对思想的概括得2分,结合材料分析得2分,共4分)。
(二)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1.文中《大学》对于学习持怎样的观点?孔子又持怎样的观点?(2分)《大学》:通过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才能修养品性做其他的事。
孔子:先要学会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然后再去学习知识。
22.上述两段文字矛盾吗,你怎样看待行与学之间的关系,简要分析(4分)观点一:不矛盾。
前者主要论述人成长的步骤,是以仁爱为核心,从自己内心世界的修养,一直到天下的和平和谐。
后者认为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是实现仁爱的根本,孔子并没有以此来轻视学习,只是强调了仁爱是万事的根本。
观点二矛盾。
前者注重道,后者注重学,前者强调做事的基本步骤,要先获得知识才能够提升品格,而后者认为只有心中充满仁爱,才具备学习的条件。
两个观点各有侧重。
(三)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请,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日:“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比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责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日:“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22.孔子和庄子都是追求快乐的人,他们所追求的快乐有什么不同?(2分)孔子:坚守仁义,安贫乐道。
(1分)庄子:保全生命,享受自由。
(1分)23.在孔子和庄子的两种不同快乐方式中,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联系你的人生态度简要说一说。
(4分)示例1:更倾向于孔子式的快乐。
(1分)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富贵而在于内心是否充实是否高贵。
孔子心怀仁义,安贫乐道,这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获取的快乐;而庄子追求的快乐只是一己避世隐居独善其身的快乐,缺少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我不赞同。
(3分)(四)材料一: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材料二: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①;可与适道,未可与立②;可与立,未可与权③。
”(《论语》)【注】①适:往,追求。
②立:坚持道而不变。
③权:秤锤,这里引申为权衡轻重。
21.结合材料一,简要阐述孔子的仁爱观。
(3分)能从大的方面稳定国家,安定百姓,造福民众,而不是拘于为君主而死的小诚小信的仁爱观。
(3分)22.结合材料与现实,谈谈你对“通权达变”思想的理解。
(3分)材料一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遵循了舍小节取大义的原则,表现了孔子的知权达变(1分)。
联系现实略。
(结合材料1分,联系现实2分)(五)材料一: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材料二: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材料三:子曰:“事父母,几谏①,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②。
”《论语·里仁》材料四: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③也。
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孟子·告子下》【注】①几::轻微,婉转。
②劳,操劳。
③矶:激怒。
21.结合第一、二则材料,概括出“孝”的本质。
(2分)【原创】敬爱的态度情感。
(2分,意思相近即可)22.结合第三四则材料,简要分析孔孟关于“孝”的主张。
(4分)【原创】孔子:认为子女不能对父母有怨恨,即使父母有过错,即使劝说无效,都不能怨恨。
其强调的是对父母“孝”的绝对性。
孟子:认为子女对父母可以有怨恨,认为有大错时,子女的怨恨就是孝的表现。
孟子认为“孝”有主次轻重之别,特定情况下,可违而并非盲从。
(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六)材料一宰我出。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材料二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
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
”死则既已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注】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
此圣王之法也。
【注】疾,快速。
21.概括儒家和墨家提倡的居丧方式。
(2分)儒家:守丧三年墨家:节丧薄葬22.结合现实,简述你对儒家或墨家所倡导的居丧方式的看法。
(4分)①儒家认为孝乃仁之本,守孝三年并非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在内心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也是培植仁心的过程。
②墨家则认为逝者已逝,生者不能因长期服丧而耽误生产劳动。
③墨家薄葬短丧的观点的核心为节用利民,与当代提倡的“厚养薄葬”的观念趋同。
儒家提倡的“守孝三年”礼制在现代社会显然不现实,也没必要,但其不忘父母养育恩情的本意仍然值得肯定。
(七)材料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材料二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材料三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论语·里仁》材料四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21、从材料二、三、四可得知,交友的方法是什么?(2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观过;听言22、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实际,谈谈原始儒家的交友观。
(4分)原始儒家在交友活动中要求诚信待人,主体间在交往时必须听其言,观其行,考察彼此在言论和行动上是否诚实可信,若两方均诚实可信,即可与其沟通对话,进行平等交往,并且主张诚信之德从自我做起,三省吾身,将朋友间的诚信推向自律自觉的方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与朋友交往,可参用原始儒家的交友观,并实施践行。
(八)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礼记·大学》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骆宾王《萤火赋》21.请根据材料解释“慎独”之义。
(2分)慎独: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2分)22.儒家认为君子应“慎独”,许多古代文人的作品中也对君子“不欺暗室”的品质赞誉有加,请结合三则材料与生活实际,分析这种品质对现代生活有何现实意义?(5分)(1)“慎独”是我们每个人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需要。
“慎独”的自律思想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行程过程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
(2)“慎独”意识也只有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和传递给个人,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5分)(言之有理即可)(九)(1)《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2)《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3)《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1.回忆书本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说“中庸”是一种至德?为什么“民鲜久矣”?(2分)①“中庸”是道德修养和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用以指导修身,则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中正,性情和谐不乖戾;用以指导处理事情,则把握宽严适度,做到恰到好处。
)②因为当时社会处于一种“礼崩乐坏”的状态,所以说“民鲜久矣”。
22.《论语》《中庸》都言及“允执其中”的问题,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允执其中”即实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
执两用中的原则要求主事者要多听听赞成的和批评的意见,然后全面考察,采取比较客观和稳健的主张加以实行。
(十)①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②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③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1.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主张?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
(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2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4分)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各1分)(十一)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义,利也。
”“兼相爱交相利”“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
此俱出父母之怀衽①,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
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②乎?(《韩非子》)【注】①怀衽:怀抱。
②泽:恩惠。
21.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孔子、墨子和韩非子的“义利观”。
(3分)孔子:见利思义。
墨子:义利并举。
韩非子:重义轻利(见利忘义)。
22.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三种“义利观”的认知与现实意义。
(3分)孔子注重义,但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主张见利思义(获利应以守义为前提),反对见利忘义。
墨子认为利是人生的最终目标, 义是实现利的手段,没有利,也就没有义。
以利为本,义利并举。
韩非认为每个人都是为了追逐利,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没有义。
理想的义利观应该是义利统一的,孔子的观点应该提倡;韩非子观点完全是功利主义,否定了道德和文化教育,使人们争名夺利,给社会带来危害,不足取。
(大意相近即可)(十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