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于”“也”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以的用法

文言文翻译以的用法

夫文言文,古之文章也,言辞古朴,韵味悠长。

其中,“以”字,用法繁多,意义深远,实为文言文中之要字。

今试论“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以飨读者。

一、表示手段、方法“以”字在文言文中常用于表示动作的手段或方法。

例如:1.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是以吾欲与子偕行。

(《论语·卫灵公》)译:那些只知道吃肉的人是鄙陋的,不能深谋远虑。

因此我想与你一同出行。

2.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者得焉。

(《庄子·逍遥游》)译:所以我写下这篇寓言,以期待那些观赏者能从中得到启发。

二、表示原因、理由“以”字在文言文中也常用于表示原因或理由。

例如:1. 以吾从先进于师也,故吾言甚略。

(《孟子·离娄上》)译:因为我跟随先贤学习,所以我的言辞非常简略。

2.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以其不能以礼制之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译:君子的恩泽,五代之后就会消失,因为他不能用礼制来约束自己。

三、表示目的、结果“以”字在文言文中还常用于表示目的或结果。

例如:1.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故乃伐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译:因为他对晋国无礼,同时又背叛了楚国,所以我们就攻打他。

2. 以其无信,故吾弗信也。

(《论语·为政》)译:因为他没有信用,所以我才不相信他。

四、表示条件、限制“以”字在文言文中还可以表示条件或限制。

例如:1. 以其不孝也,故吾弗与也。

(《论语·为政》)译:因为他不孝顺,所以我才不与他交往。

2. 以其不仁也,故吾不与也。

(《孟子·离娄上》)译:因为他不仁,所以我才不与他为伍。

五、表示凭借、依靠“以”字在文言文中还可以表示凭借或依靠。

例如:1. 以吾一日长乎尔,母吾以也。

(《论语·为政》)译: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天,不要因此就轻视我。

2. 以吾之力,足以胜彼矣。

(《孟子·告子下》)译:凭借我的力量,足以战胜他们。

总之,“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丰富多样,既可表示手段、方法,又可表示原因、理由,还可表示目的、结果、条件、限制以及凭借、依靠等。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这种蛇身子有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纹。

⑤故其国富而兵强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⑥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嘲笑李勃的鄙陋罢了。

⑦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④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庄宗接过了(三支箭)就把它们藏在了宗庙里。

⑤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①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③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享有高贵的官位却没有功绩,俸禄那么丰厚他却是不劳而获!④小学而大遗。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排版清晰)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排版清晰)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识记它们的用法,考场上必将如鱼得水。

一、“之”的用法:1、代词①代词,代人,译为:他(她),他(她)们。

例:愿陛下亲之信之。

杀之以应陈涉。

二世杀之。

楚人怜之。

陈胜佐之。

长跪而谢之曰。

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枉驾顾之。

②代词,代事,译为:这件事,它。

例:肉食者谋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时人莫之许也。

③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

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指示代词,译为:这。

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助词①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禽兽之变诈。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复立楚国之社稷。

五十里之地。

皆布衣之士也。

用武之国。

天府之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天子之怒。

聂政之刺韩傀也。

③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小大之狱。

④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例:公将鼓之。

怅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顷之,一狼径去。

3、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

例:吾欲之南海。

送孟浩然之广陵。

辍耕之垄上。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注:此处作实词记忆顺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通常都是三人称,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以”的用法: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意义较多。

①译为:把。

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虫草为林。

以君为长者。

今诚以吾众诈……以头抢地耳。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②译为:用,拿。

例:以刀劈狼首。

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

屠惧,投以骨。

以大易小。

今吾用十倍之地。

咨臣以当世之事。

祭以尉首。

③译为:凭,靠。

例:何以战。

也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

也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

也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归纳一、文言文中“也”的基本用法在古代汉语文言文中,词语“也”(yě)被广泛运用,并有多种不同的用法和含义。

下面将归纳总结一下文言文中“也”的基本用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1. 表示递进关系在句子中,“也”常用来表示递进关系,连接前后两个并列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志士忧国家之不昌盛而持懿行焉,大臣察之而亦奋发。

”这句话中,“也”连接了前后两个动作的递进关系,强调了志士和大臣共同的反应。

2. 表示选择或比较“也”还可以表示选择或比较。

例如:“孟子曰:‘洁身不腐就是贤人;处心积虑把握良机就是贤人;远离恶行就是贤人;依教训意志坚定就是贤人;每天都从新学习就是贤人;耐心待人周到热情好客就是贤人;遵守礼节遵守道德准则就是贤人。

’”3. 用于引出补充说明在复杂的句子结构中,“也”常被用来引出补充说明或解释。

例如:“孟子曰:‘人之言也善则可从,偏则塞井;行义者为天下美矣。

’”4. 表示反问或疑问在某些情况下,“也”还可以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例如:“夫仁者,岂能舍去而不施于人乎?”5. 强调肯定句中的说话者“也”可以用来加强肯定句中说话者的语气。

例如:“尧升了帝位。

”其中“了”和“升”两个动词都带有相同的意思,但第二个动词前面有一个“也”,强调了尧是以“升”的方式登上帝位。

二、文言文中其他包含“也”的惯用搭配除了以上列举的基本用法外,文言文中还存在一些与“也”相关的惯用搭配,这些搭配在表达特定意义时使用频率较高。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例子:1. 于知识领域: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有力也。

2)明于理性事理之背景机制,便于分析发现文物,才能准确了解历史文化内涵。

3)不想一门心思去钻研某一位将相的过往经历,只是想要在散文中了解点历史常识,那么这本书也是甚好。

2. 于行为规范:1)君子应该守信用、讲究品行,君子亦如此(即贵族也如此),所以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

2)前人尽管周朝所受奉兴盛而且豪富;然这个时代和其余国家一样,在司法上也同样使变动起来3. 于语言表达:1)既然认定“礼之盗于义”,那为什么说同事们也按标准执行?2)夫词必从约使之成义;言之当有理则比较得生。

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中虚词的运用更是精妙绝伦。

虚词虽然没有实际的词汇意义,但在文言文中却起着极其重要的语法和表达作用。

正确理解和掌握虚词的用法,对于读懂文言文、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至关重要。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有“之”“乎”“者”“也”“以”“于”“而”等。

下面我们来分别探讨一下它们的常见用法。

“之”字的用法多种多样。

它可以作代词,指代人、事、物。

例如,“执策而临之”中的“之”,指代千里马。

“之”还可以作动词,意为“到……去”,像“吾欲之南海”。

作助词时,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关系,如“水陆草木之花”;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就是这种用法;还可以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比如“何陋之有”。

“乎”常作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问,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感叹,像“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还可以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者”字也有多种用途。

作助词时,用在动词、形容词等后面,组成“者”字结构,相当于“……的人(东西、事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者”就是这个意思;用在句末,与“若”“似”“如”等词语呼应,表比拟,像“貌若甚戚者”;有时还作语气助词,表停顿,“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也”是常见的语气助词。

表判断,“陈胜者,阳城人也”;表陈述或解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表疑问或反诘,“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表感叹,“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以”字的用法颇为复杂。

作介词时,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以刀劈狼首”中的“以”就是“用”的意思;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连词,表并列、承接、递进、修饰、因果等关系。

例如,“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以”表目的,可译为“来”。

“于”作介词时,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对象等,可译为“在”“到”“向”“从”“对于”等。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

⽂⾔虚词以的⽤法⽂⾔虚词"以"的⽤法⼀、⽂⾔虚词"以"在⽤法上,作介词和作连词是有区别的, 在阅读⽂⾔⽂时要注意各⾃的特点,举例如下:(⼀) "以"作介词时,"以"和后⾯的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个介词词组(也有叫作"介词结构"或"介宾词组"的).它表⽰动作⾏为所使⽤的⼯具,凭借的条件,所强调的对象,形成的原因;引进动作⾏为发⽣的时间和处所等.翻译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译为:"⽤"、"拿"、"以"、"把"、"按照"、"根据"、"凭借"、"因为"、"由于"等;如表时间、处所,⽤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介词词组在现代汉语中⼀般是放在动词前作"状语";但是在⽂⾔⽂⾥介词词组除了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外,还经常放在动词后作补语(也叫"介词结构后置").凡是放在动词后作"补语"的介词结构,在翻译成现代汉时,要作顺序调整,把后置的介词结构放回动词前⾯去,才通顺.(见例7、15、16、17、18、19)例:1﹐愿以⼗五城请易璧.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以事秦之⼼,礼天下之奇才.3,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4,权以( )⽰⾂下.(介词"以"后的宾语"之"省略)5,余船以次俱进.6,君⼦不以⾔举⼈,不以⼈废⾔.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之利.8,翌⽇,以资政殿学⼠⾏.9,旦以⼀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10,以其乃华⼭之阳名之.11,吾以捕蛇独存.12,成以其⼩,劣之.13,汝不必以⽆侣悲.14,余以乾隆三⼗九年⼗⼆⽉,⾃京师乘风雪……15,验之以事.(介词结构后置)16,饰以篆⽂、⼭龟鸟兽之形.(介词结构后置)17,我⾮爱其财⽽易之以⽺也.18,(项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19,掭以尖草,不出;以筒⽔灌之,始出.(⼀个介词结构在动词后,⼀个介词结构在动词前.)(⼆) "以"作连词"以"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可以是词和词,词组和词组;也可以是句⼦和句⼦."以"作连词,在⽤法上和"⽽"有许多相同点,只是不能⽤于转折关系.下⾯举例说明“以”作连词表⽰的⼏种关系:1,表⽰并列或递进,常⽤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可译为"⽽","⼜","⽽且"等,或不译.例:(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2,表⽰承接,"以"之前的动作、⾏为,往往是后⼀动作、⾏为的⼿段和⽅式,可译为"⽽"或省去不译。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用法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用法

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的用法在初中阶段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联合详细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剖析。

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识记它们的用法,考场上势必如虎添翼。

一、“之”的用法:1、代词①代词,代人,译为:他(她),他(她)们。

例:愿陛下亲之信之。

杀之以应陈涉。

二世杀之。

楚人怜之。

陈胜佐之。

长跪而谢之曰。

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屈驾顾之。

②代词,代事,译为:这件事,它。

例:肉食者谋之。

然足下卜之鬼乎时人莫之许也。

③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

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指示代词,译为:这。

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助词①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例:燕雀怎知鸿鹄之志哉。

禽兽之变诈。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复立楚国之社稷。

五十里之地。

皆布衣之士也。

用武之国。

天府之土。

此诚紧急生死之秋也。

②助词,用于主谓构造之间,无实在乎义,不译。

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天子之怒。

聂政之刺韩傀也。

③助词,作宾语倒装标记,无实在乎义,不译。

例: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小大之狱。

④助,用于凑足音,无意,不。

例:公将鼓之。

恨久之。

久之,目似瞑。

之,一狼径去。

3、,作,:去,往。

例:吾欲之南海。

送孟浩然之广陵。

耕之上。

又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

注:此作口溜:“之”字可代人事物,往常都是三人称,命名之可“的”;用作“去、往、到”,用作助可不。

二、“以”的用法:1、介,与后边的或短一同组成介短,充任状或,其意多。

① :把。

例:医之好治不病以功。

故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虫草林。

以君者。

今以吾众⋯⋯以地耳。

愿陛下托臣以复之效。

② :用,拿。

例:以刀劈狼首。

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

屠惧,投以骨。

以大易小。

今吾用十倍之地。

咨臣以当加中 ...内容加失,点此重加全文世之事。

祭以尉首。

③ :凭,靠。

例:何以。

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我酌油知之。

以君之力,曾不可以魁父之丘。

④ :依据,依据。

例:策之不以其道。

也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

也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

也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一、也字的基本用法在古代汉语中,也字作为一个句末助词,常常用来加强肯定语气或表示同意。

它有助于烘托情感、加强语气、增加表达的力度。

同时,在一些句子中,也可以表示转折或让步。

下面将详细介绍也字在文言文中不同用法的含义和具体例子。

二、表达肯定或同意1. 也字用来加强肯定语气在一些肯定句中,为了加强语气,我们可以使用“也”:如“是吾所敬爱者也”。

这个例子中,“也”起到了加强前面说话人的肯定态度的作用。

2. 也字表示附和或同意当我们对别人的观点持相同态度时,可以使用“也”来表示自己对原话内容的认可:如“善哉!安仁義者左禽矣。

”这里,“也”代表着作者对前辈所说道理的认同。

三、转折和让步1. 也字表达转折关系有时候,在文章中为了引出一个截然不同于前面论述内容的观点或事实,我们会使用“也”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如“人之性情負念深矣,此故彼名無盡也。

”这个句子中,“也”将前后两个句子连接起来,达到突出转折关系的目的。

2. 也字用于表达让步关系在文言文中,有时候我们为了加强一个论点或强调自己站立不移的态度,会使用“也”来表示让步关系:如“生民苦於無常之煩勞,殆無日甚於昨。

然君其所以光明于九族,亦奚求焉?”这里,“也”指明了作者对生民艰难处境的承认和理解。

四、其他用法除了上述主要的用法外,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还可以表达其他含义。

1. 表示推测在一些复杂句中,“也”可以用来表示推测:如“孔孟衍揚德音、華實人品者與?嗚呼!斯詎人雕哉!”这里,“也”的含义是推测或猜测。

2. 表示感叹在感叹语气较重的句子中,我们可以使用“也”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和震撼:如“餘亦信矣,吾少也風氣夫!”这个例子中,“也”用于强调作者对年轻时光的回忆和惋惜。

综上所述,“也”字在文言文中有着丰富多样的用法和含义。

它不仅可以加强肯定语气和表示同意,还能表达转折关系、让步关系,甚至推测和感叹。

熟悉并灵活运用这些不同的用法,对于理解并准确诠释文言文的意涵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新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最新文言文中“以”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以”字的含义和用法汉语言文化丰富多彩,古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即使是同一个字,含义也各不相同。

所以理解词义时必须根据古汉语语言习惯,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这样才不至于歪曲了原文的意思。

“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介词,相当于“用”。

例句: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核舟记》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二、介词,相当于“把、拿”。

例句: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陈涉世家》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三、介词,可译成“因、因为”。

例句: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

例如: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五、介词,可译为“凭借”。

例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六、介词,相当于“从、由”。

文言文中“以”字用法多样

文言文中“以”字用法多样

文言文中“以”字用法多样
除了上述提到的用法外,“以”字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一些用法:
1.用作动词,表示“认为”、“以为”,例如:“皆以美于徐公”(《邹忌
讽齐王纳谏》)。

2.用作动词,表示“用”、“任用”,例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

3.用作介词,表示“根据”、“依据”,例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
以为裳”(《离骚》)。

4.用作介词,表示“凭借”、“依赖”,例如:“以天知人”(《过秦
论》)。

5.用作介词,表示“自”、“从”,例如:“今吾以清求举世”(《庄子·外
物》)。

6.用作介词,表示“因”、“由于”,例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用作连词,表示“而”、“而且”,例如:“亦无以民能自寿也”(《韩
非子·五蠹》)。

8.用作连词,表示“虽然”、“尽管”,例如:“不以已悲”(《孟子·尽心
上》)。

9.用作连词,表示“因为”、“由于”,例如:“是已深于为国矣,又以为
足以伤天下之士”(《后汉书·陈蕃传》)。

10.用作副词,表示“已经”、“已经到了”,例如:“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综上所述,“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非常丰富,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和分析。

如需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古籍或相关的文献资料。

也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例句

也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例句

也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例句一、文言文中的“也”的用法和例句在文言文中,“也”是一个常见的助词,它具有多种用法和含义。

下面将介绍“也”在文言文中的常见用法,并给出相应的例句进行说明。

1. 表示转折关系“也”可以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可是、却”。

例如《论语·子罕》中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中,“也”就表示了转折意味,表达了虽然前后情况不同但却并列存在的关系。

2. 表示推测或推断“也”在文言文中还可以表示推测或推断的意思,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大概、恐怕”。

例如《左传·昭公十五年》:“公奔逃以从之,及游吴墟。

”这句话中的“也”表明了一种猜测,在这个情境下可以理解为“大概”。

3. 表示倒装结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用于倒装结构中,常与否定副词连用。

例如《礼记·曲礼上》:“内肆布射弩者正四人而已,中、侧瞄之者不也数欤?”这句话中,“也”连用了否定副词“不”,形成了倒装结构。

4. 表示语气的加强在文言文中,“也”还常用于加强语气,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真、实在”。

例如《孟子·告子下》:“君子有九绪焉:所畏送人之礼也。

”这句话中的“者”和“也”都起到了语气加强的作用。

5. 表示情态动词在一些句子中,“也”可以表示情态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能够、可能”。

例如《庄子·马蹄下》:“道德虽然求,溺明行有喻。

从考究奇怪内外难制之事,传闻知其灵异乎?未可云奈何;细结审察其果因物证验信矣。

”其中,“未可云奈何”就是使用了“也”的情态动词用法。

二、文言文中运用“也”的例句解析1. 转折关系:例句:“岁饥民饿,则恐无年积之财矣,而尔私有书藏封众万卷!”(唐·张说《唐书·卷之二百八十·纪五》)解析:文中的“而尔私有书藏封众万卷”是对前文“岁饥民饿,则恐无年积之财矣”的转折说明。

2. 推测或推断:例句:“夫功成者必于人,何则不以天下与善?”(明·顾悅《纪效新书·讲通经者之耶律申告胜传》)解析:这句话中的“何则不以天下与善”表示一种推测,可以理解为“大概他就能将天下都变好”。

文言文于的用法和例句

文言文于的用法和例句

文言文于的用法和例句一、文言文于的基本用法与含义文言文中的"于"字作为一个常见的虚词,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多种用法和含义。

在语境中,它既可以作为介词使用,表示位置、手段、原因等概念,还可以充当动词或副词,表达一种动作或状态。

下面将分别介绍文言文中"于"的几个主要用法,并附上相应的例句说明。

二、介词"于"1. 表示位置在某地、某方位,在…之内。

例句:余居陆沉之中 (《左传·庄公十七年》)。

2. 表示手段通过、以及。

例句:事者必先利其器 (《晋书·王强传》)。

3. 表示时间在……时候,在……期间。

例句:纣三十岁而立贰虻吴故松駮反不备因得宝玼斩毛骊为猎贿赂故卫人尤赞稷服食均衡量卜牛登山大相关不能生楚人闻其行螳蔓武城仆淫滋动己减视长安豪弗戾没荣校掠至皇后二奸证亶姣以往馆车束帛酬前心妄秦府上京出巡天子犀收神之用保 (《史记·卫康叔世家》)。

4. 表示目的为了、以便、以。

例句:使坚胜怯 (《晋书·谢晦传》)。

三、动词"于"1. 表示存在或具备条件有,是。

例句:余音皆入乎吕声 (《礼记·乐记》)。

2. 表示行动到,至。

例句:不应暗中小破节制陷阵最多原则故非深修恣淫荒游私 yo ,常岁千万马足无淹留猪种些许喧音也故使驱兽而舍田土沃及草木香径何胜寝肉明王夫不妄埶曾袭战勇以上乘至义非朝盈隅暮溢寇虏攻匈葱雠凶弗顺道之役样都要在线微调共事爵赏陆续分别内外不延商曲折言辞 ,即耕读不治国事硕学老师艺涂先时成纪思议令仍未实彻春秋是法允范万方理见守故可坚李谁能洗时候对 ( 《韩非子·喻老》 ) 。

四、副词"于"1. 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其"。

例句:之后何异日辙 (《孟子·告子下》)。

2. 表示结果以至于,致使。

例句:夫妇失和而以搏刺吏 (《史记·世家·项羽本纪》)。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及例句文言文中“以”的用法及例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文字形式,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词汇使得其在文化传承和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文言文中,“以”作为一个常见的词语,有着多种用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以”的用法,并给出一些例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以”作为介词,表示手段或方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

例如:“以武化民”——用武力来教育民众。

“以水务三军”——用水来管理军队。

这种用法中,“以”后面往往跟着一个名词或动词,表示使用某种手段或方法来达到某种目的。

二、“以”作为介词,表示以某种标准或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按照”。

例如:“庚寅,天以霹雳”——按照庚寅年,天空降下了霹雳。

“以公鉴私,以正释奸”——以公正的眼光审视私人关系,以正确的方式解决奸诈之事。

准或条件来进行判断或行动。

三、“以”作为连词,表示原因、结果或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为”。

例如:“我非以辞害意也”——我并不是为了掩饰意图而说这番话。

“以快为才”——因为速度快,所以被认为有才能。

四、“以”作为动词,表示拿出或借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

例如:“以车贷车”——拿出车辆去贷款。

“以书为诚”——借用书籍来表示真诚。

这种用法中,“以”后面往往跟着一个名词,表示拿出或借用某些东西。

五、“以”作为动词,表示以某种形式、方式表达。

例如:“以书结智友”——用书的方式结交有智慧的朋友。

“以笔为剑”——用笔的方式来代替剑。

来进行表达。

总结:在文言文中,“以”作为一个常见的词语,有多种用法,包括表示手段或方法、表示按照标准或条件、表示原因、结果或目的、表示拿出或借用,以及表示以某种形式、方式表达等。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用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

例句:1. “以文明教化相劝,不必以兵力相逼。

”2. “以琴喻志,抚琴长叹。

”3. “以礼换礼,以信相待。

”4. “以岳降临,五雷震烈。

”5. “以心交心,以情相许。

”以上只是一部分“以”的用法及例句,文言文中有许多复杂的语法结构和独特的表达方式,需要读者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师)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师)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江苏卷2014年直接设题考查,2015年则变为不直接命题,但放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

“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其二,主要指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与语法功能,如词性、语法作用等。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代词的用法。

一、摆正文言虚词的四个关系文言虚词题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15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正确率整体上还未达到百分之六十。

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必须摆正“四个关系”。

(一)用法与意义的关系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

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

高考试卷中虚词题“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基本明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二)常见与特殊的关系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

因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

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试卷的考查实际来看,考生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满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虚词整理完美版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虚词整理完美版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于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举例

于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举例

于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举例一、于字的基本意义和用法“于”字是一个多功能的字,常常出现在文言文中,具有丰富的用法和含义。

在古代汉语中,“于”字可表示动作发生或存在的时间、地点、对象等概念,也可作为介词或作为助词使用。

1. 表示时间或地点:在句子中,“于”字可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地点。

比如,在《红楼梦》第五十回中写道:“露定星移魏太泽”。

其中“定”即表示固定不变,而“于”则是表示在某个具体的时间。

“魏太泽”即指一个人名,在这里就是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地点。

又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句:“恶其少,不为墓籍。

” 这里面,“恶其少”的意思是因为他们年幼,还没有成年,所以不会被记录进入国家档案。

“墓籍”就是指那种记录人物信息以便管理储存事务者。

2. 表示抽象概念:除了表示时间和地点之外,“于”字还可以表达抽象概念。

例如,《论语·乡党》中有一句“羿善射”,这里的“于”表示了动作或者技能的对象。

又如:“可以教人”,这里,“以”也是表达一种抽象概念,即通过一些手段或方法来教导他人。

二、于字的举例及复合用法除了用法和意义相对单一的示例之外,于字还有很多复杂和多样化的使用方式。

1. 副词:可以修饰时间、地点等。

“于事无补”,表示在实际事务上没有帮助。

《红楼梦·第五回》里曹雪芹曰:“姑待明儿再做道:“明儿,就是明天。

”到明儿越有个清楚省事的心。

由明改至,从日计算延借把事件推迟到下一个时间点。

2. 独立成句: “于子”常出现在文言文中的句首,表示主题强调或者提问。

“于人而不知其性,非善也;与人逃难同忧同伤者为友矣。

”这里面‘人’是说聪明之士(不特指男子),“其性”的含义是指一个人自己表演的价值观以及重要观念之扇装等3. 谓词混用:“执于一”,这里的“执”是动词,表示坚持不懈,“于”则表达目标。

“一”在这里指一个特定概念,指同一个字头或关联的东西。

三、于字用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于字的使用方法,以下将从文本中摘取若干例句进行分析。

以在文言文

以在文言文

以在文言文“以”字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含义和用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二、介词,相当于“用”。

例句: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三、介词,相当于“把、拿”。

例句: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童趣》四、介词,可译成“因、因为”。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五、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

例句: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六、介词,可译为“凭借”。

例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七、介词,相当于“从、由”。

例如: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隆中对》八、介词,译为“按照”。

例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九、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

例句: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十、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

例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十一、连词,译为“以致”。

例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十二、通“已”,已经。

例如: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文言文中“以”的所有意思和用法?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例句: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两小儿辩日》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二、介词,相当于“用”。

例句: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翁亭记》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核舟记》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三、介词,相当于“把、拿”。

例句: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陈涉世家》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文言文中“于”的用法

文言文中“于”的用法

文言文中“于”的用法“于”字在汉语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汉字之一。

在文言文中,“于”字的用法也非常多样化,不仅可以作为介词、动词、连词等等,还可以与其他的字组成成语、歇后语等等。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于”字在文言文中的各种用法。

一、“于”作介词在文言文中,“于”字经常被用作介词,表示“在、于、向、对、从、按照”等等意思,例如:1. “于是乎”:就在这个时候。

这个词语通常用于文言文文章的开头,用来引出事情的发生和背景。

2. “于戏人之间,建城于未有之地”。

这句话的意思是李渊进入皇宫后,就经常在众人面前谈论建城的事情,并且选择了一个未曾有人居住过的地方来建筑城池。

3. “蓋予嘗於戒壤中生卧一年,遂避風穴居十年”。

“躲避风穴”是一个出自《庄子》的典故,被用来比喻人们不愿透露自己的私事和隐私。

4. “夫人之于夫则规矩也,夫之于妇则恩爱也”。

这句话是说明妇女在丈夫面前应该保持相应的规矩,而丈夫对待妻子则应该表现出爱的态度。

二、“于”作动词“于”字也可以作动词,表示“得、拥有、在、向、待、依靠”等等意思,例如:1. “今以共攻之,于群臣必有怨言”。

这句话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与重要官员商议国家大事时说的,意为如果我现在攻打某个国家的话,必定会有一些官员不满和反对。

2. “欲识苏门兵器之精,须乃往于侯门”。

”苏门兵器”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精良兵器,这句话是说如果想了解苏门兵器的精髓,就必须去到侯门中去观赏。

3. “于是李林甫画一张地图,告之曰:‘而今当突击,千钧一发,成功命在此一点。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个特定的时刻,李林甫通过一张地图告诉大家,攻击的成功与否就取决于此时的一小点。

4. “故衼(括)言于无弘,既清复瑕,君子之交深而甚及”。

这句话是说,两个人在互相交往时,应该把瑕疵的地方也说清楚,这样才能使彼此的交往变得真诚而深入。

三、“于”作连词在文言文中,“于”字也可以作连词,表示“在、与、和、对比”等等意思,例如:1. “于是乎天地交感,万物并兴”。

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

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

“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及例句文言文中也的意思有:1、用于句末,可以表判断、疑问、反问、感叹等语气,例句:此世所以不传也.。

2、用于句中,可以表判断、陈述、解释等,例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用在复句的前分句末或并列的句子成分之后,表示停顿和上下文的互相关连,兼有舒缓语气和抒情的作用。

例句: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具体用法:①<语助>用于句末。

1.表判断。

《石钟山记》:”此世所以不传也.。

“2.表疑问或反问,前面常有”安“、”何“等与它相配合。

《马说》:”安求其能千里也.?“3.表感叹。

《捕蛇者说》:”苛政猛于虎也.。

“4.表祈使,常与”无“、”不“等呼应。

《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

“5.表示陈述或解释。

《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②<助>语气助词,用于句中。

1.表判断。

《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表陈述或解释。

《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表语气停顿。

《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③<助>语气助词,用在复句的前分句末或并列的句子成分之后,表示停顿和上下文的互相关连,兼有舒缓语气和抒情的作用。

《愚公移山》:”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6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7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8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9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10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

11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于的用法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余有叹焉。

(因此)(《游褒禅山记》)
④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也的用法
(一)句末语气词,
⑴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⑵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
⑶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⑷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