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器技术规范
20kV架空绝缘电缆技术规范
![20kV架空绝缘电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005666bf90f76c660371a6d.png)
20kV架空绝缘电缆技术规范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20kV铝芯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架空电缆的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20kV系统所需的交流额定电压U(Um)为20(24)kV 架空电力线路用铜芯、铝芯、铝合金芯和钢线加强芯交联聚乙烯(XLPE)架空绝缘电缆。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20kV架空绝缘电缆使用色带区分10kV架空绝缘电缆,色带宽2至3mm,厚1.5至2.mm,推荐橙色色带。
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二类,Ⅰ类: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Ⅱ类: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的有关条文,当这些标准修订后,使用本标准者应引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有关条文。
GB 14049 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电缆GB/T 1179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 12706 额定电压1kV(U m=12kV)到35kV(U 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T 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 2951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 3953 电工圆铜线GB 3955 电工圆铝线GB/T 3956 电缆的导体GB/T 4909 裸电线试验方法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GB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3 使用条件3.1 海拔高度: 1000m3.1 3.2 最高环境温度 + 40 ℃3.2 3.3 最低环境温度-25 ℃3.4电缆导体的最高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交联聚乙烯绝缘90℃;3.5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交联聚乙烯绝缘250℃;3.6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电缆外径D,小于20(D+d)。
D—电缆实际外径,mm;d—电缆导体的实际外径,mm。
4 技术要求4.1绝缘4.1.1绝缘应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性能应符合GB 14049《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电缆》的要求,绝缘料应采用耐候料。
关于某变电站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概述
![关于某变电站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acad40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d.png)
关于某变电站低压侧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概述摘要: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配电网设计、规划和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技术课题。
它对电力系统许多方面都有影响,不仅涉及到电网本身的安全可靠性、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而且对通讯干扰、人身安全有重要影响。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考虑电网结构、系统运行情况、线路的设备状况和周围自然环境等因素,还必须考虑人身安全、通信的干扰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本文依托此现状就某新建变电站35千伏配电装置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进行简要分析。
0背景根据某地电网规划,35千伏电网将逐渐退出电网,未来不新建35千伏变电站,投运的110千伏变电站和220千伏变电站将无35千伏电压等级。
但为某地北部大部分乡镇供电的35千伏变电站扔将运行十年或更久,目前为乡镇提供35千伏电源的上级变电站目前仅有两座,其站内主变长期保持重载,大负荷方式下一旦出现线路或设备故障就有可能导致某地北部大面积停电。
为暂时缓解供电压力,提高35千伏电网转供能力,同时优化35千伏网架结构,需要部分新建变电站在建设初期考虑35千伏电压等级配电设备,远期拆除。
因规划均以高压电缆通过城市综合管廊联络出线,而35千伏电网以架空线为主,此现状导致未来新建35千伏出线存在电缆线路+架空线路并存的情况。
1.1国内外现状综述对于中压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观点及运行经验。
因此,世界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中的不同城市中,中压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都不尽相同,主要根据各自中压配电网的运行经验和传统来确定。
1.1.1 国外发展现状(1)前苏联及东欧前苏联规定在下列情况下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6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30A;10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20A;15~20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15A;35kV电网单相接地电流小于10A。
如果单相接地电流超过上述各值,则需采用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2)西欧地区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消弧线圈的国家,白1916年发明消弧线圈、1917年在Pleidelshein电厂首次投运,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
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探讨
![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afdf92baf45b307e87197a5.png)
期 ,但2 k 0V可 以首 先在 新建 地 区或 需 大规 模 改
造 地 区进 行试 点 ,以积 累经验 、培养 人员 。 2k 0 V在大 规模 推广 之 前需 要解 决现 有运 行 的1 k 0 V线路 是否 可直接 升压 为2 k 0 V线 路 、2 k 0V
方 式 的选择 主 要 有 两种 不 同的技 术 路 线 : 中性
2k 配 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的探讨 V O
郑志杰 ,王 艳 ,李 磊
济南 2 0 1) 503 ( 山东 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山东
摘要 :2 k 0V电压等级在配电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的选择是一个涉及供电可靠性、
绝缘配合、继 电保护、人身安全、通讯干扰 、电磁兼容的综合性 问题 。2 k f 网接地方式的选择应全面考 0V  ̄ i ,
o e ta r u dn o e sam u t— icp i a y is e o eib lt,i s lt n c o d n to , ea o e to , fn u rlg o n ig m d s i lid s iln r su fr l iiy n ua i o r i ai n r lypr tci n a o
fco s s o lnt a eau i e d . a tr , h u d ’tk nf dmo e i
K ywor s 2 k ; s iuinn t r ; url on; ru dn d ; r- p rsinc ie ̄ e se lw- e d : 0 V Di r t ewok Ne t it G o n igmo e acs p es —ol a h ds tm;o - tb o ap ・ u o・ — - y
20kv开关类设备相关规定和要求
![20kv开关类设备相关规定和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9585351767f5acfa1c7cd6b.png)
断路器额定开断次数
二、4.9.2 E2级断路器电寿命试验
24kV开关柜
24kV中压固封式 真空断路器的结构
1.梅花触头 2.触臂 3.下导电端头 4.上导电端头 5.固封极柱 6.超低阻真空灭弧室 11.绝缘拉杆 12.分闸弹簧 13.手车接地触头 14.底盘手车 15.丝杆 16.手车锁定装置
绝缘水平
中性点接地系统的改变影响设备的绝缘水平。 a) 工频耐压(1分钟,有效值) 对地 50(65)kV 断口间 64(79)kV
------户外产品应该还要考虑湿耐压(湿耐压试 验值参照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绝缘水平, 但是DL/T 403-2000规定是55kV)。
b) 雷电冲击耐压(1.2/50μs,峰值) 对地 95(125)kV 断口间 110(145)kV
DL/T 404-1997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 ”
DL/T 404-2007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5.106 对最小空气间隙的要求 单纯以空气作为绝缘介质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相间 和相对地的最小空气间隙应满足下述要求:
以空气和绝缘板组成的复合绝缘作为绝缘介质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和控制设备,带电体与绝缘板之间的最小空气间隙应满足下述要求: •对3.6kV、7.2kV 和12kV 设备应不小于30mm; •对24kV 设备应不小于45mm;(新增加的内容) •对40.5kV 设备应不小于60mm。
触头盒
带半导体屏蔽环的触头盒
触头盒
无屏蔽环触头盒电场分布
有屏蔽环的触头盒电场分布
触头盒
触头盒
两种触头盒安装对比
金属活门
采用U型活门,有效的改善了活门周围的电场分布
优化前的活门
江苏省20kv规范
![江苏省20kv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de06ec02cc58bd63186bd8a.png)
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江苏省电力公司推广应用20kV电压等级中压配电网的需要而编制。
由于现行国标、行标和企业标准等一般未涉及20kV电压等级设备的内容,为保证20kV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满足要求,特此编制《20kV变电设备技术规范》。
本标准是同时编制的11个20kV变电设备技术规范之一,这11个技术规范分别是:220/110/20、220/20kV主变压器技术规范110/20kV主变压器技术规范110/20/10kV主变压器技术规范20kV断路器技术规范20kV隔离开关技术规范20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技术规范20kV交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技术规范20kV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技术规范20kV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20kV中性点接地电阻成套装置技术规范20kV成套消弧装置技术规范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规则符合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DL/T 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的要求。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苏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峻、高山、陈少波。
20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技术规范1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20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的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20kV系统所需的20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设备生产厂家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的优质产品。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设备生产厂家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二类,Ⅰ类: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Ⅱ类: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20kV 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成套装置技术规范
![中性点-20kV 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成套装置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55729c376a20029bd642de2.png)
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成套装置技术规范(试行)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交流额定电压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成套装置的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20kV系统所需的中性点接地电阻器。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设备生产厂家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的优质产品。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设备生产厂家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2~6 高电压试验技术GB 12944.1~GB 12944.2 高压穿墙瓷套管GB 8287.1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GB 1208 电流互感器GB1094.11 干式电力变压器GB10229 电抗器GB1094.1~5 电力变压器GB7328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GB1094.3 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外绝缘的空气间隙GB7354 局部放电测量GB7449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DL/T 780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器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IEC 168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浙电生(2008)363号《浙江电网污区分布图(2007版)执行规定》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DL/T 780等标准中有关术语和定义。
中性点接地方式说明
![中性点接地方式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b8e812787c24028915fc32c.png)
4.2.2.3各级中性点接地方式220、110kV均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本工程采用三相自耦变压器,,主变压器采用直接接地方式。
20kV系统为非有效接地系统,20kV出线以电缆线路为主,单相接地故障方式下,电容电流较大,同时电缆不具备故障方式运行2个小时能力,结合苏州工业园区20kV系统成功运行经验,推荐20kV 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
3~66kV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存在的问题文章转载自:电力科学研究院[摘要]分析了3~66kV中性点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电力系统中运行的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存在的三个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向:一是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Uc)和额定电压(Ur)太低,应提高。
二是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承受不住间隙性电弧接地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能量应力,应避开或抑制,三是氧化锌避雷器雷电过电压保护水平接近普阀的,失去应用ZnO材料的意义,应改进氧化锌结构,充分利用Zn0的特性,比现行国际规定值降低30%是完全可能的。
[关键词]氧化锌避雷器额定电压和持续运行电压能量应力保护水平一、前言我国阀式避雷器产品的发展,历经普阀SiC避雷器、磁吹SiC避雷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下简称MOA)三代,每代产品的兴衰周期约20年左右。
目前,虽然制造MOA企业众多,投运也不少,但仍处于初期。
在MOA的制造和运行两方面的经验都不足,标准不完善,还存在一些严重错误[1]。
所以在3~66kV中性点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电力系统中运行的无间隙MOA,在单相接地或谐振过电压下动作坏严重,1987~1988年和1990~1991年,两部联合调查组报告了这方面的结果,一些地区的工作总结,以及1992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广东分会高压技术专业委员会编纂的《广东城市配电网过电压绝缘配合及中性点接地方式研讨会》论文专辑(上下册),有多篇也谈及这方面问题,不再赘述。
据了解,目前在3~66kV中性点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电力系统中,使用的无间隙MOA存在3个问题。
20kV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的参数选择
![20kV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的参数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6626e7add3383c4bb4cd2d0.png)
20kV小电阻接地成套装置的参数选择在城市电网里面,电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作输电线路。
这种电网通常有比较大的系统电容电流,又因使用了耐压标准不高的电缆,不允许单相接地后长时间运行。
通过小电阻接地的运用,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之后,马上切除故障线路,不但促使继电保护装置能正确地检测切除故障回路,还让接地故障时的内部过电压值变小了。
标签:20千伏;接地装置;小电阻;参数选择1 经消弧线圈和经小电阻两种接地方式的比较主要针对经消弧线圈与经小电阻两种接地方式的电网运行特征做出对比。
在文章中,所有的“前者”都象征着经自动补偿消弧线圈接地,所有的“后者”都象征着经小电阻接地。
首先是过电压水平。
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前者继续运行,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而后者经过小电阻接地,非故障相电压处在相电压与线电压之间,过电压比前者小。
其次就是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和故障范围。
在电网出现了永久性接地故障时,前者把接地故障电流减少至残流值以后,永久性故障进行了跳闸检修,瞬时性接地故障可以逐渐地消失,有时可带故障运行若干小时,其主要由于接地电容电流受到了补偿,单相接地故障将变成不了相间故障;后者由于属于低电阻接地的电网,具有不低的接地点电流,零序保护要是没有定时的动作,会让接地点与其周围的绝缘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造成相间故障不断出现,从而使永久性及非永久性的单相接地线路的跳闸次数均明显增加。
最后就是对通信与信号系统的干扰。
在电力系统里面出现单相接地故障的情况下,产生的零序电流与电压属于强大的干扰源。
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它属于静电感应;在经小电阻接地的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其属于电磁感应。
消弧线圈接地能明显地减少通信与信号系统的干扰,此种优势非常可观,要是出现了单相接地故障,感应回路中的电流于里面的分布均受到制约,与接地没有关联。
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就通信与信号系统的干扰来说属于不完美的接地方式。
2 小电阻接地装置的概念若20kV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在不发生谐振过电压的情况下,健全相的电压将从相电压升高到线电压(1.73倍),而且这种运行方式允许持续2小时。
中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选用技术导则
![中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选用技术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71601c31b90d6c85ec3ac677.png)
d)
线路和母线发生接地故障时,主变压器回路的CT无零序电流流过,只有接地变压器、小电阻和线路CT(线路故障时)有零序电流流过,接地变压器零序保护可以作线路故障后备保护。开关、母线等裸露的带电部分应采用热塑材料加以封闭以尽量减少这部分设备的故障可能性。
故障点金属性接地
系统中某一相直接与地连接。此时对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性点对地电压有效值达到系统相电压;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中,中性点对地电压有效值接近系统相电压。
故障点
系统中某一相经过一定的阻抗与地连接。此时系统中性点对地电压受接地点阻抗影响,通常小于系统相电压。故障点阻抗值越高,中性点对地电压越小。
表1不同电压等级接地变零序阻抗数值
10kV
V
35kV
零序阻抗(Ω)
5
10
30
消弧线圈系统用接地变压器
消弧线圈用接地变压器一般通过断路器接入母线,应采用三相同时分合的开关设备,不应采用隔离开关-单相熔丝组合作为接地变压器投切和保护设备。
消弧线圈用的接地变压器,不兼做所用变压器时,其容量按消弧线圈的容量选取;兼做所用变压器时,接地变压器容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采用消弧线圈接地和电阻接地方式时,系统设备的绝缘水平宜按照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绝缘水平选择。
中性点接地装置选择和应用原则
26
消弧线圈装置的选择和应用
户外安装的消弧线圈装置,应选用油浸式铜绕组,户外预装式或组合式消弧线圈装置,可选用油浸式铜绕组或干式铜绕组;户内安装的消弧线圈装置,选用干式铜绕组。
消弧线圈装置应能自动跟踪系统电容电流并进行调节。自动跟踪的消弧线圈宜并联中电阻(小电阻)和相应的故障选线装置,以提高故障选线的正确性,及时隔离故障线路。
中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选用技术导则
![中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选用技术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994e378202d276a200292e85.png)
2注:
b)当变电站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中的谐波分量超过4%,且每段母线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大于75A时宜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
c)变电站每段母线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小于100A(35kV系统为50A)时,宜采用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运行中应投入保护装置中的重合闸功能。
b)
c)电阻器材料的温度系数应不超过 /℃,接地故障发生时电阻器的阻值升高应保证重合闸时,继电保护仍有足够的灵敏度。10秒温升试验中,达到温升限值时电阻器电流衰减值不应超过初始电流的20%。
d)
e)接地电阻装置绝缘水平应按照相应电压等级的要求选择。
f)
g)接地电阻回路中宜增加中性点电流监测或接地电阻温升检测装置。
电阻接地系统接地变压器容量的选取
小电阻接地系统用接地变压器不兼作所用变压器时,容量按接地故障时流过接地变压器电流对应容量的1/10选取;接地变压器兼作所用变压器时,其容量还应加上所用负荷容量。
电流互感器的选用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电流互感器一般应接在消弧线圈和地之间;小电阻接地系统的电流互感器,可以根据需要,接在电阻器和地之间或者接在中性点和电阻器之间。
l)
m)消弧线圈装置应采用带录波系统和通用网络接口,以便于故障分析和远方调用消弧线圈装置的动作信息。
n)
中性点电阻装置的选择和应用
接地电阻装置电阻值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继电保护技术要求、故障电流对电气设备和通信的影响,以及对系统供电可靠性、人身安全的影响等。电阻值的选择应限制金属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为300-600A。
c)接地变压器通过断路器接至母线,可以兼做所用变压器。
d)
线路和母线发生接地故障时,主变压器回路的CT无零序电流流过,只有接地变压器、小电阻和线路CT(线路故障时)有零序电流流过,接地变压器零序保护可以作线路故障后备保护。开关、母线等裸露的带电部分应采用热塑材料加以封闭以尽量减少这部分设备的故障可能性。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f402b14669dc5022abea00eb.png)
应用技术幸福生活指南244幸福生活指南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徐凯猛国网常州供电公司 江苏 常州 213000摘 要:电力系统中常用的接地方式有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正确选择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对提高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1配电网接地方式现状 电力系统中常用的接地方式有: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
其中,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或经高电阻接地的系统称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即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的系统称为有效接地系统即大电流接地系统。
目前,配电网普遍采用的接地方式主要为: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
1.1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电压降为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到√3倍,流经故障点的电流是全系统对地电容电流。
当系统对地电容较小时,故障电流较小,此时系统线电压仍对称,对用户的供电基本没有影响,可以继续运行2小时。
其主要缺点是随着电缆比例的大幅增加,系统对地电容电流增大。
当故障电流较大时,接地电弧不能自行熄灭,易产生间歇性电弧过电压,导致设备绝缘击穿扩大事故范围,造成线路跳闸停电。
1.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时,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仅为补偿后很少的残余电流,使电弧不能维持而自动熄灭。
为避免出现谐振过电压,消弧线圈一般运行在过补偿状态。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虽具有上述优点,但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可使绝缘薄弱的线路接地,扩大故障范围。
二是当电缆比例较高时,所需补偿容量增大,造价及占地问题突出。
三是接地点残流较小,增加选线难度,选线装置准确率不高,而通过人工拉闸试跳故障线路,会对用户造成短时停电,影响正常供电的恢复。
1.3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采用小电阻接地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保护配置按瞬时跳闸处理。
2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2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3e5e506e87101f69e3195a4.png)
4.1.5 电力系统种类
为了便于选择电缆,将系统划分为下列三类。
——A 类:任一相导体与地或接地导体接触时,能在1min内与短时运行,接地故障时间不宜超过1h,对于本标准包括的电
缆允许更长的带故障运行时间,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宜超过8h,每年接地故障总持续时间不宜超过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 和规范的条文,设备生产厂家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电力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的优质产品。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设备生产厂家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二类,Ⅰ类: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Ⅱ类: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 地或不接地系统。
20kV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20kV架空绝缘电缆技术规范 20kV中压环网开关设备技术规范 20kV油浸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 20/10kV油浸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 20kV干式变压器技术规范 20kV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 20kV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 20kV复合外套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 20kV户外柱上六氟化硫负荷开关技术规范 20kV户外柱上真空断路器技术规范 20kV户外柱上隔离开关技术规范 20kV柱上隔离负荷开关技术规范 20kV户外跌落式熔断器技术规范 20kV柱式绝缘子技术规范 20kV电力电缆附件技术规范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规则符合 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 DL/T 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的要求。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苏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仲华、翁岳明、李鸿泽、费益军。
20kV配电系统技术导则(江苏省电力公司)
![20kV配电系统技术导则(江苏省电力公司)](https://img.taocdn.com/s3/m/f009035a3c1ec5da50e2700a.png)
20kV配电系统技术导则江苏省电力公司2007年10月目录1 总则 (1)2 20kV配电网技术原则 (1)2.1 一般原则 (1)2.2 变电站 (2)2.3 20kV配电网的主要结构 (5)2.4 架空线路 (6)2.5 电缆线路 (6)2.6 电缆通道 (7)2.7 配电所 (7)2.8 20kV变电所 (8)3 继电保护配置 (9)4 客户的供电方式 (10)1 总则1.1 为更好地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和电网发展的新形势,提升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适应性,降低配电网损耗和供电成本,节约土地和通道资源,实践公司“升压、增容、换代、优化通道”的发展思路,特制定20kV配电系统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1.2 本导则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 、《业扩工程技术导则》以及省公司《20kV设备技术规范》(苏电生[2007]1317号文)、《江苏电网继电保护配置选型导则》、《江苏省0.4kV-220kV电网建设技术导则》等编制。
2 20kV配电网技术原则2.1 一般原则2.1.1 依据地区变电站供电范围或城市功能区域,20kV配电网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分区配电网,分区配电网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原则上不应交错重叠,并应随负荷增长及新增加的变电站进行合理调整。
2.1.2 划分分区配电网的主要原则是根据电网现状、负荷现状与预测结果、区域负荷密度、变电站位置、主变台数和容量以及线路走廊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2.1.3 20kV配电网应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
其安全准则是:当任何一路20kV线路因检修或故障停运时,应能通过倒闸操作,经其他20kV线路继续向该线路的非检修或非故障段供电;当任何一条线路20kV馈电开关因检修或故障停运时,应能通过倒闸操作,通过其它20kV线路继续供电。
2.1.4 应加强电源点之间20kV配网的联络。
电源点之间的20kV配电网主干线,通过配电所、线路分段/分支设备,形成环形网络(开环运行),以保证当有一个电源点失去时,可以通过20kV配网进行负荷转移,保证安全供电。
用电设施接地安全技术规范
![用电设施接地安全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ec0569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7.png)
用电设施接地安全技术规范
电设施接地安全技术规范是为了保证电设施的安全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用电设施接地安全技术规范:
1. 用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电气安全规范,如国家标准 GB50057-2010《建筑物电气装置设计规范》等。
2. 用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3. 用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接地电阻的稳定性。
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4. 用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与其他设备进行良好的接地连接,确保接地系统的连续性。
接地线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导电材料。
5. 用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有专门的接地引线,不允许借用其他设备的导线进行接地。
6. 用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与保护接地系统分开布置,确保互不干扰。
7. 高压设备的接地系统应采用独立的接地电极,不得与低压设备的接地系统共用。
8.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与接地系统相连,确保人员触摸时的安全。
9. 用电设施的接地系统应进行记录和标识,方便维护和检修。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用电设施接地安全技术规范,具体的规定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用电设施的接地安全。
20kV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
![20kV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9b0ac9d69dc5022aaea0072.png)
1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4.3.5互感器的结构应便于现场安装,不允许在现场进行装配工作。
4.3.6金属件外露表面应根据需方要求着相应颜色,产品铭牌及端子应符合图样要求。
4.3.7所有端子及紧固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保护良好的导电接触。
4.3.8接地螺栓直径不得小于12mm,接地处金属表面平坦,连接孔的接地板面积足够,并在接地处旁标有明显的接地符号。
3.5最大日温差25K
3.6户内相对湿度: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
3.7最大风速35m/s(注:风速是指离地面10m高度的10min平均风速)
3.8荷载同时有10mm覆冰和17.5m/s的风速
3.9耐地震能力
地面水平加速度0.2g;垂直加速度0.1g同时作用。采用共振、正弦、拍波试验方法;激振5次,每次5波,每次间隔2s。安全系数不小于1.67。
GB1207-1997 电压互感器
GB311.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 一般试验要求
GB/T16927.2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二部分 测量系统
GB11604高压电气设备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T5582高电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20kV户外柱上隔离开关技术规范
20kV柱上隔离负荷开关技术规范
20kV户外跌落式熔断器技术规范
8.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8.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9d4f5d18cc22bcd127ff0c39.png)
2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
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一、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1、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应按照配电网远期规划可能达到的最大对地电容流来选择, 并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断路器开断能力、抑制单相接地过电压作用、设备绝缘配合、继电保护灵敏性、人身安全、通信干扰和电磁兼容以及接地电阻器的制造、通行特性等因素手以确定。
2、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的通用范園如下:a) 全电缆供电网:b) 以电缆线路为主的电缆和架空线混合供电网。
3、低电阻参数的选择,按故障电流中的降阻性分量I R=(1~4)I c选择电阻值。
应校核最长出线线路末端接地故障下零序保护的灵敏度能满是切除故障线路要求, 限制故障电流在400A~600A范国内为宣。
同时应校核按触电位差、跨步电位差、对通信的干扰和电磁兼容在允许范围内。
低值电阻取值一般为20Ω一40Ω,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宜取较大值。
接地电阻器的热容量等参数应满足DL/T780的要求。
二、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和中性点不接地方式1、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的适用范田如下:a) 全架空线路供电网.b) 以架空线路为主的电缆和架空线混合供电网.2、当単相接地故障电流不超过下列数値时,可采用中性点不按地方式,当超过下列数值又需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不超过2h时, 应采用谐振接地方式:a) 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杆塔的架空线, 10A:b) 非钢筋温凝土或非金属杆塔的架空线, 20A:c) 全电缆线路或电缆架空混合线路, 10A.3、谐振按地电网故障点的残余电流不应超过10A,以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4、接有消弧线圈或预调式自动调谐的消弧成套装置的变压器中性点的长时间电压位移不应超过电网标称相电压的15%。
中压系统中性点接地
![中压系统中性点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d704edfe551810a6f524861a.png)
3
W —消弧线圈的容量,kVA; k —发展系数,取值范围1.35~1.6; Ic—当前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A; Un—系统标称电压,kV。
自动跟踪的消弧线圈装置应满足DL/T 1057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技术条件》 的要求, 另外,运行中还应满足: a) 正常运行情况下,中性点位移电压不应超过系统标称相电压的 15%。 b) 消弧线圈宜采用过补偿运行方式,经消弧线圈装置补偿后接地点残流不超过 5A。 c) 安装消弧线圈装置的系统在接地故障消失后,故障相电压应迅速恢复至正常电压, 不应发生任何线性或非线性谐振。 d) 调匝式消弧线圈装置的阻尼电阻值应有一定的调节范围, 以适应系统对称度发生变 化时, 不应误发系统接地信号或发生线性串联谐振。 阻尼电阻的投入和退出应采用不需要分 合闸信号和电源的电力电子设备, 禁止使用需要分合闸电源的接触器等设备。 阻尼电阻的投 入和退出不应人为的设置动作时延。 e) 消弧线圈装置本身不应产生谐波或放大系统的谐波, 影响接地电弧的熄灭。 在某些 运行方式下,调容式消弧线圈会放大系统的谐波电流,一般不推荐采用(调容和调匝相结合 的消弧线圈除外) 。 f) 消弧线圈装置的控制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水平, 一般应达到 3 级。 消弧线 圈装置的控制系统允许瞬时出现死机现象,但应能迅速自行恢复。 g) 消弧线圈装置应采用带录波系统和通用网络接口, 以便于故障分析和远方调用消弧 线圈装置的动作信息。 2.2
接地变压器的选用
对于无中性点引出的10kV、20kV和35kV系统,应安装接地变压器,接地变压器应采用Z
型接线变压器。 其容量按配电变压器容量 (kVA) 优先数选取, 一般为30, 50, 80, 100, 125, 160,200,250,315,400,500,630,… 。 接地变压器三相零序阻抗不宜大于表1数据,消弧线圈装置在测量系统电容电流时应计 及该阻抗。 表1 零序阻抗(Ω) 2.3.1 不同电压等级接地变零序阻抗数值 10kV 5 20kV 10 35kV 30
20KV架空绝缘电缆技术参数
![20KV架空绝缘电缆技术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ea86dd80bceb19e8b8f6ba52.png)
20kV架空绝缘电缆技术规范1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20kV铝芯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架空电缆的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20kV系统所需的交流额定电压U(Um)为20(24)kV架空电力线路用铜芯、铝芯、铝合金芯和钢线加强芯交联聚乙烯(XLPE)架空绝缘电缆。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20kV架空绝缘电缆使用色带区分10kV架空绝缘电缆,色带宽2至3mm,厚1.5至2.mm,推荐橙色色带。
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二类,Ⅰ类: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系统;Ⅱ类: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不接地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的有关条文,当这些标准修订后,使用本标准者应引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有关条文。
GB14049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电缆GB/T1179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12706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GB/T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2951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3953电工圆铜线GB3955电工圆铝线GB/T3956电缆的导体GB/T4909裸电线试验方法JB/T8137电线电缆交货盘GB699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3使用条件3.1海拔高度:1000m3.2最高环境温度+40℃3.3最低环境温度-25℃3.4电缆导体的最高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交联聚乙烯绝缘90℃;3.5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交联聚乙烯绝缘250℃;3.6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电缆外径D,小于20(D+d)。
D—电缆实际外径,mm;d—电缆导体的实际外径,mm。
4技术要求4.1绝缘4.1.1绝缘应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性能应符合GB14049《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电缆》的要求,绝缘料应采用耐候料。
《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解读
![《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d0047f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4.png)
接地与接零系统
接地系统
规范对接地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做出 了详细规定,要求接地系统的电阻值应符 合相关标准,同时应考虑设备的电压等级 、使用环境和使用情况等因素。
VS
接零系统
规范对接零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做出 了详细规定,要求接零系统的电阻值应符 合相关标准,同时应考虑设备的电压等级 、使用环境和使用情况等因素。
03
规范中具体规定的解读
设备布置与防火要求
设备布置
规范要求变电所的设备应合理布局,方便操作、巡视和检修。同时应考虑设备的 运输、安装和维护的便利性。
防火要求
变电所的防火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要 关注的重要点包括设备区的可燃气体浓度、设备温度、电缆和电线的绝缘和耐火 等级等。
《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解读
汇报人: xx年xx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x日
目 录
• 概述 • 主要内容解读 • 规范中具体规定的解读 • 与其他规范的关联解读 • 规范应用与工程实例
01
概述
背景和意义
背景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和用电负荷的增加,20kv 电压等级在 城市配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变电 所设计规范。
、操作方法等内容。
防雷接地与安全防护
防雷保护
根据设计规范,对变电所的防雷保护进行详细解读,包括避雷针 、避雷线的设置和连接方法等内容。
接地装置
根据设计规范,对接地装置的设计和施工进行详细解读,包括接 地极、接地电阻等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安全防护
根据设计规范,对变电所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详细解读,包括电 气隔离、设备安全距离等安全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GDW
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器
技术规范
江苏省电力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使用环境条件 (1)
4 技术参数及要求 (2)
5 试验 (3)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江苏省电力公司推广应用20kV电压等级中压配电网的需要而编制。
由于现行国标、行标和企业标准等一般未涉及20kV电压等级设备的内容,为保证20kV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满足要求,特此编制《20kV变电设备技术规范》。
本标准是同时编制的9个20kV变电设备技术规范之一,这9个技术规范分别是:
220/110/20、220/20kV主变压器技术规范
110/20kV主变压器技术规范
20kV断路器技术规范
20kV隔离开关技术规范
20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技术规范
20kV交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技术规范
20kV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技术规范
20kV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
20kV接地电阻器技术规范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规则符合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及DL/T 600-2001《电力行业标准编写基本规定》的要求。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苏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刚、张霁、李长益、付慧、曹庆文
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器的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20kV系统所需的中性点接地电阻器。
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设备生产厂家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的优质产品。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设备生产厂家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2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为: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的有关条文,当这些标准修订后,使用本标准者应引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有关条文。
GB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311.2~6 高电压试验技术
GB 12944.1~GB 12944.2 高压穿墙瓷套管
GB 8287.1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
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
GB 1208 电流互感器
DL/T 780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器
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电生[2002]320号《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IEC 168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
3 使用环境条件
3.1海拔高度 1000 m
3.2最高环境温度 + 40 ℃
3.3最低环境温度-25 ℃
3.4日照强度 0.1W/cm²(风速:0.5m/s)
3.5最大日温差 25K
3.6户内相对湿度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
3.7最大风速 35m/s(注:风速是指离地面10m高度的10min平均风速)
3.8系统额定频率: 50Hz
3.9荷载同时有10mm覆冰和17.5m/s的风速
3.10耐地震能力
地面水平加速度0.2g;垂直加速度0.1g同时作用。
采用共振、正弦、拍波试验方法;激振5次,每次5波,每次间隔2s。
安全系数不小于1.67。
3.11外绝缘爬电比距:户内≥20 mm/kV
户外≥30 mm/kV
4 技术参数及要求
4.1接地电阻器主要技术参数:
4.1.1额定电压 24/3 kV
4.1.2额定发热电流 630A~1000A
4.1.3频率 50Hz
4.1.4通流时间 10s
4.1.5极限温度不锈钢电阻器的温升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值
通电时间温升K
10s 760
2h(长期)385
4.1.6电阻值:
a)电阻器在25℃时的电阻值偏差应在订货值的±5%范围以内。
b)电阻器随着温度的变化,电阻值一定范围内变化,这变化可由电阻率的温度系数进行计算: R2=R1×(1+a(θ2-θ1))
注:R2和 R1分别为θ2和θ1(℃)时的电阻值(Ω),a为电阻温度系数
4.1.7绝缘性能
a)电阻器应能承受下表的工频试验
电压等级kV(有效值) 工频试验电压kV(有效值)
20 50
b)如多节电阻结构,增加节与节之间绝缘试验,增加每节电阻对自己支架的工频耐压,电压值为每节电阻额定电压的2.5倍加2kV。
4.2结构要求
4.2.1产品的结构设计、电器安装、电路接线、布置,必须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容易。
4.2.2电阻器中的电阻元件应确保在工作温度范围内的电气和机械的稳定可靠,且电阻材料应为不锈钢合金金属材料。
4.2.3电阻器电阻元件的连接应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不应使用低熔点合金作连接,栓接紧固件时应考虑是电阻运行温度产生的不利效应。
4.2.4电阻器的支柱绝缘子应符合GB 8287.1的要求,并在相应的温升下应可正常工作。
4.2.5电阻器的套管应符合GB 12944.1~GB 12944.2的要求。
4.2.6箱体的设计应便于安装和维护。
箱体的结构可分为户外和户内。
户外型外壳宜采用不锈钢板,外壳应有可靠接地的端子,螺栓直径不得小于12mm。
户内箱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20,户外箱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33。
4.2.7使用寿命30年。
4.2.8进出线方式:进出线方式宜根据现场具体布置要求确定。
4.2.9互感器(干式)
a) 变比:600/5
b) 二次绕组(2个):保护级、测量级(0.5级):20VA
c) 局放小于5pC
d) CT安装位置:电阻箱内,连接于电阻的末端
e) 互感器其他条款按照20kV电流互感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执行
4.2.10真空接触器(如采用)
单极,采用具有机械保持特性的产品
5 试验
5.1工厂例行试验
5.1.1外观及一般检查
5.1.2电阻值测量
5.1.3绝缘试验
5.2型式试验
5.2.1外观及一般检查
5.2.2 电阻值测量
5.2.3绝缘试验
5.2.4温升试验
5.2.5外壳防护等级的验证试验
5.2.6可选件的有关出厂试验
5.3现场试验
按照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相关项目和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