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变化历程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教育目的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建国以来,中国教育目的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这些演变不仅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反过来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建国以来中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并提出相应的启示。
一、建国初期的教育目的建国初期,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阶段。
教育目的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
教育的目标是服务于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革命精神的劳动者和干部。
这一时期的教育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强调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精神。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目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教育目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的目标转向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这一时期的教育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教育的目标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培养具有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三、当前教育目的的新要求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教育目的也面临着新的要求。
教育的目标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四、教育目的的启示教育目的的演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反映了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的公民。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对我国教育目的演变的回顾与反思
目的是 指 人 们 在 实 践 活 动 中 的 意 图、预 期 或 打算,要达到的质量、规格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力图 达到的活动最终结果。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目的 无处不在。 对 教 育 活 动 来 说,教 育 目 的 不 仅 关 系 教育活动培 养 什 么 人 的 问 题,还 关 系 教 育 内 容 的 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等问 题。教育目的是人们进行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 宿,也是教育 理 论 研 究 的 重 要 内 容 和 核 心 问 题 之 一。
第 30 卷第 5 期 2016 年 10 月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nan College of Finance& Taxation
Vol. 30. No. 5 Oct. 2016
对我国教育目的演变的回顾与反思
王金
(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新中国成立后,1957 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 育目的是: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 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 劳动者。”[4]次年,中 共 中 央 国 务 院 确 认 了 该 教 育 目的即我 国 的 教 育 目 的。 改 革 开 放 以 来,我 国 第 一个以法律形式提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即 1995 年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五 条所表述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 全面发展的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的 建 设 者 和 接 班 人”。 由以上 教 育 目 的 在 不 同 时 代 的 内 涵 变 化 可 以 看 出,尽管各个时代的教育目的不尽相同,但都具有 时代特征。 总 体 来 说,各 个 时 代 的 教 育 目 的 都 是 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而教育目的是做 好整个教育 活 动 的 核 心,是 教 育 工 作 者 制 定 教 育 目标、安排 教 育 任 务 的 依 据。 纵 观 我 国 教 育 目 的 的发展演变,从内涵上看,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 的教育目的都是一元化的、单层的,这种结构的教 育目的,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并不容易。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变迁及分析
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变迁及分析作者:张怀英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年第11期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变迁1.封建时期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因社会制度、民族文化传统、教育思想不同而异。
《学记》提出“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即用教育来化民成俗,为统治者服务;“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即用做官为诱饵,培养遵守伦理纲常的“圣贤君子”。
《大学》提出“三纲领”“八条目”也体现了这种思想。
至唐代创科举选士更是把这种教育目的根深蒂固下来,唐太宗曾笑曰:“天下英雄皆入吾彀中耳。
”唐初进士,明法、明算、明字诸科颇能切合实用,拔取真才。
其后仅重明经、进士二科,明法科随之而废,实用性科目渐渐不受重视。
由于不能凭实用技术入仕,学习者渐少。
其后历代科举皆仿唐制,只重视文学性科目,不重技术性科目。
明经科重视帖经,久之以帖字为通经,不穷义旨;进士科则重诗赋创作,久之以声病为是非,唯择浮艳。
两者演变至后期都各走极端。
我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教育目的是从企图统治受教育者的那部分人出发的,这部分人就代表了“社会”,它是为了捍卫统治和压迫而生的,它从一开始就异化了受教育者。
道德和知识原本是一体的,但在封建社会中,道德的束缚演变成压迫的合理化工具。
其次是教育目的过于单一,只注重人文学科,到后来甚至人文学科也未掌握,只重死记硬背,实用技术被忽视,基础理论更是如此。
这导致人的发展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以至于压制了受教育者冲破这个局限的欲望。
2.近代的教育目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亡国灭种的危机使教育目的发生变化。
曾国藩重视“一技一艺之流”,提出“师夷智以造船制炮”,李鸿章指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张之洞主张培养“习知西事、通体达用”的实用人才,以上是洋务派固守“中体西用”的根本前提。
维新派提出教育应培养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民”,突破了“中体西用”的藩篱。
康有为主张变科举、开学校、开学会、派游学等,以“通世界之知,养有用之才”。
《教育学》第四章《我国的教育目的》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把全面发 展和独立个性对立起来,排斥受教育者独立个 性的培养,从而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例如,由于我们往往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统 一要求,排斥个性自由发展,把社会化看成驯 服工具化,不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爱 护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不尊重受教育者的个 人尊严与价值,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受 教育者不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1990年指出,国家“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方针,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把坚定正确 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 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
1999年6月,《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指出“实施素质 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 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 根本特点。 我国教育目的在方向的规定上非常明确,即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指明了我 国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既要懂政治,又要懂业务; 既要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伟大的共产主义 理想,也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些要求和素 质规定的方向性反映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 质和特色。
我国古代的这种内则“修身”,外则“治国”的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儒家经典《大学》中表 述得非常清楚。《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 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何 才能达到至善?《大学》接着指出:格物、致 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 ,经过这样的修炼,一个人才能养成儒家所期 望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新中国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变迁
一、建国以来我国得教育目得(按时间排序):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指出:中华人民共与国得教育就是新民主主义得教育。
它得主要任务就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得、买办得、法西斯得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得思想。
2、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得问题》中提出:我们得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得劳动者。
3、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得指示》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得劳动者正确地解释了全面发展得涵意,就是我国教育得目得。
党得教育方针就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得若干历史问题得决议》对于我国教育目得作了这样得表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得教育方针、”5、《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1982年)规定:“中华人民共与国公民有受教育得权利与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6、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与社会得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得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得各级各类合格人才。
要造就数以亿计得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得劳动者、要造就数以千万计得具有现代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得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与其她经济、技术工作人员。
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得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与新技术革命要求得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与编辑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与各方面党政工作者。
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得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就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得科学精神。
《教育学》第十三讲《我国的教育目的》解析
由以上可见,我国古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不同 的历史时期虽然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精神 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教育塑造理想人格, 并以个人的个人魅力和德行修养服务并服从于 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
(二)清末与民国时期的教育目的: 清末时期的教育目的: 近代史上由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始于1904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体西用”的 方针,中学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为基础; 西学以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和技能为主,以造就 国家所需要的各种实用的通才为目的。 1906年,当时的学部正式规定教育宗旨为“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 的决议》对教育目的有新的表述:“坚持德智体 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 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 针。”
又红又专。红:就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维 护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政权;专:就是掌握专门 的科学知识和精通专门的科学技术。
我国古代的这种内则“修身”,外则“治国”的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儒家经典《大学》中表 述得非常清楚。《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 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何 才能达到至善?《大学》接着指出:格物、致 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而平天下 ,经过这样的修炼,一个人才能养成儒家所期 望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文革”时期,“四人帮”提出所谓“宁要有社 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也不要有文化的资产阶 级精神贵族”等,将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与培养 劳动者极端地对立起来,这种极左思维方式所 带来的惨痛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取。
1978年,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人大会议通过的 宪法中被表述为: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 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 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
一、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伴随社会的发展和对教育的探索, 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以下是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1)1949 年12月, 新中国诞生不久,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1957 年, 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生产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3)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第三条指出: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为了实现这个方针, 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4)1982 年, 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作了这样的规定: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1985 年5 月,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适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教育目的,具体表述为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6)1986 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7)1986 年4月12日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提出: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提高民族的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中国教育目的60年演变与反思
中国教育目的60年:演变与反思作者:郭冰来源:《中国教师》2009年第21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作为教育总指导思想的教育目的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由于在我国教育实际工作中起普遍指导作用的是成文的教育目的,即政府文件中规定的教育目的,因此本文以成文的教育目的为关注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教育目的往往与教育方针融合在一起,或者说,我国的教育目的大多以教育方针的形式出现,所以,为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教育目的的演变,本文中对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不作区分。
一、我国教育目的60年的演变过程我国的教育目的60年来几经变化,明文规定的就有近20个。
这些成文的教育目的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按照“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可将60年教育目的划分为五个阶段。
(一)为新民主主义服务阶段为新民主主义服务的教育目的存在时间短,仅有建国初期的几年。
严格地说,它仅作为一种过渡形态存在。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49年12月。
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的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显然不再适合中国国情,因此,为新民主主义服务的教育目的很快就成为历史。
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教育目的随之出现。
必须注意,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就已出现在教育目的表述中。
但“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这些带有浓厚社会主义改造意味的提法,使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被掩盖于政治斗争之下。
(二)“为无产阶级服务”阶段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了对新时期教育目的的不断探索。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
一、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伴随社会的发展和对教育的探索, 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以下是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过程:1)1949 年12月, 新中国诞生不久,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1957 年, 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生产建设对人才的需要,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3)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中第三条指出: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为了实现这个方针, 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
4)1982 年, 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作了这样的规定: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1985 年5 月,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适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教育目的,具体表述为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6)1986 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7)1986 年4月12日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义务教育法》提出: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提高民族的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奠定基础。
浅谈我国教育目的演变历程
7巾阈壊牯報晴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浅谈我国教育'的演变历程陈琳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关乎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文从教育目的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影响较为深刻两种教育教育价值观,分别为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同时,运用历史分析的方式,追溯了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经历从全面发展教育到综合素质教育再到核心素养体系的三次重大意义的转变。
并具体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有内在一致性,也有具体差异性。
内在一致性表现为三者所属的范同,来同以教育的价值追同具现为者之间在提出的时代背景、具体内涵与实施方式不同。
希冀厘清全面发展、教育和的关,于晰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是教育界经久不衰,值得探究的永恒问题。
当前,关于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措施都离不开对这些问题的追溯。
可见,有关教育目的的思考和探讨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最根本的问题,也是未来教育事业如何发展的指南与归宿。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不同的教育家立足于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对教育目的有不同的见解。
如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手段;杜威认为教育根本就没有目的,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裴斯洛为教育目的人的和发展斯为人所的各能力是教育目的的规定。
在学界,影响比较深远的教育目的观分别是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论,二者探讨的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与发展的关,是相互对立的教育价值观。
个体本位论认为应以人的需要为根本,以完善和发展人的需求来规定教育目的、开教育课程和开展教育。
本位论认为人是社会的,于,当以的发展需求来确定教育目的。
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过于片面化,都不可取的。
人的发展与的发展是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发展以的发展,的发展也为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的去看待。
二、我国教育目的演变历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迄今为止,教育事业经的发展,我国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出现多次变动,影响较为深刻的有1957年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确定,1985年综合素质教育的提出,2016年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这三次变迁不仅是对教育目的进行深入思考和不断深化的成果,也是我国教育事业顺应时代发展,向未来的关键举措。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演变。
这些演变反映了中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变革,也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建国初期,中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强调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
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目的逐渐发生了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教育的目的逐渐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转变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教育目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革新,教育目的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
教育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我实现。
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造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和机遇。
历史的演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教育目的应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人才,不能脱离社会的实际需求。
其次,教育目的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再次,教育目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知识的更新换代,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演变。
这些演变反映了中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变革,也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不断完善教育目的,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的优秀人才。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作者:熊曼曼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24期摘要:历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定一直众说纷纭,我国在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也是与时俱进。
通过对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的过程的分析比较,探究其特点和内在成因,寻求背后存在的某种秩序。
通过对这种秩序的把握,找到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方法,或许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确立有所启示。
关键词:教育目的;历史演变;启示一、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及特点(一)关于培养劳动者1957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最高国务院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也就是说,培养“劳动者”在当时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
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家,劳动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但是把我国教育的总目的定位于培养“劳动者”,仍然是不合适的。
这不仅仅在于我们在这方面曾犯过诸多“极左”的错误,还在于“劳动者”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不够丰富。
(二)关于培养人才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这一提法也是具有一定历史背景和针对性的。
把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人才”,是我国教育目的理论的一次进步,是对以往培养特定意义上的“劳动者”的超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但是,我们仍然不赞成把教育目的的立足点定位于培养“人才”。
因为就教育的总目的而言,“人才”的概念同样显得过于狭窄,难以符合各级各类教育的不同性质和任务。
(三)关于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都强调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显然,用培养“建设者”的提法替代“劳动者”更为符合实际,更容易被普遍接受,也不易产生歧义,更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相吻合。
教师资格证之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师资格证之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对教育的不断探索,党和国家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有关教育理论,曾多次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
其具体表述见下表。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被赋予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要求, 反映社会主义性质和需要的教育目的,对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及教育发展发挥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教育目的虽几经变化,但其精神实质却很明显。
(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2)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
(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人。
三、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1.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教育目的随时代的变迁及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亘古不变的教育目的。
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教育目的有本质区别。
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或一个地区世代沿袭下来的文化性格或文化模式,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关系到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因为教育通过培养人进而服务社会,且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受教育者,所以教育目的必须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可能。
(三)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具有主观的性质,是一种理想。
它同社会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社会条件决定了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与功能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结构:
所谓教育目的的结构,是指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 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素质, 即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二是职司,即对受 教育者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在什么条件下发挥作 用做出的规定。
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者和接班人”
三、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五)教育无目的论
1.代表人物: 杜威(美)
2.基本观点: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本身除生长以外无任何
目的。教育就是人的天赋本能的一种自发的、自然生长的 过程,如同植物生长一样,不是为了目的而生长。教育不 是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外面的东西,而是要使人类与生 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德育
劳动技 术教育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 实施的全面发展教育
智育
美育
体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1、公民意识 2、价值观念 3、社会责任感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 6、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7、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8、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建国以来我国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
(二)改革开放至今
5.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规划的建议》 指出,国家“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 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的方针,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 素质。”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历史演变与沿革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历史演变与沿革教育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教育的目的和方针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变化。
本文将探讨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历史演变与沿革。
一、古代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在古代,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人才以维持社会秩序和统治。
例如在古希腊,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出强壮的士兵,以维护国家的军事实力。
而在古中国,孔子倡导的儒家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德性和人格,以塑造一个成熟而道德的公民。
古代教育的方针多以经典教育为主,强调学习经典文化和传统知识,以传承文明。
在古埃及,士人必须学习法律、管理和医学。
而在古罗马,教育主要侧重于培养公民意识和架构师,以推动城市规划和社会发展。
二、现代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教育的目的和方针也随之发生了变革。
现代教育的目的逐渐从单一的培养统治阶级转向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适应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
现代教育方针更加注重个性发展和多元化。
教育系统逐渐取消了对传统文化和知识的过度强调,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能力。
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数学、科学、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三、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演变,教育在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终身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育的目的和方针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未来教育的目的可能更加注重个体的成长和幸福感。
学校和教师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情感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
教育方针也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素质。
学校和教师将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鼓励学生实践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总结: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历史演变与沿革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变化。
《教育学》第十三讲《我国的教育目的》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的教育方 针,这一教育方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 理念,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 践相结合的实现途径。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演变的基本历史经验: 第一、教育目的的制定既要充分考虑政治发 展的要求,也要充分地考虑经济和文化发展的 要求,不能顾此失彼; 第二、教育目的的制定既要充分地考虑到国 家或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要充分地考虑到个体 发展的要求,要将两者辩证统一起来; 第三、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在强调全面发展 的同时,突出个性发展以及建立其上的多样性 发展,同时突出人才素质的时代性。
从我国传统教育目的观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来看, 主要是培养个人良好的德行,养成儒家所追求 的理想人格,通过修身养性,然后达到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如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 培养所谓“君子”、“贤人”,以便能够担当 治理国家的重任。就个人的发展而言,儒家教 育追求的最高理想就是“圣人”,不过,在孔 子的心目中,圣人是很少有的,比较现实的目 的是培养“君子”。
清华大学至今仍旧以“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作为育人理念。 又红又专成为清华大学等一批高校的重要办 学方针,形成了诸如“双肩挑”、“政治辅导 员”,“红色工程师的摇篮”等鲜明中国特色的 人才培养模式。
红 砖
1985年,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有这 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 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 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 创造的科学精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 革的决定》中的教育方针(1985年)为:“必须 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
教育目的以及教育目的的变化
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自然主义、人文主义,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马斯洛
把人的价值实现放在第一位,看成高于社会价值,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 及需要。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 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以上我国教育目的的发展和演变来看,各个时期的教育家或政府部门都非 常重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无目的的教育是不存在 的。这也是从古至今人们重视与探讨教育目的根源所在。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 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 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 义人才奠定基础。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宏观性、预期性、强制性、时代性
4.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5.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客观依据:
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政治倾向和思想意识, 需要哪些类型与规格的生产力,都集中反映在所制定的教育目的上。
近几年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近几年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主题】近几年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导语】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目的的准确定义对于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近几年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进行深入探讨,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估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和现状。
【正文】一、回顾与总结1.1 教育目的的基本定义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途径,为学习者提供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和素质,使其成为有用于社会、具备创新能力和积极价值观的公民。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教育目的被视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
1.2 近几年我国教育目的的变化近年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过去,教育目的主要侧重于传授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和排名。
然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目的已经发生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调整。
现如今,我国教育目的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仅包括了学科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强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1.3 深入理解教育目的的重要性理解教育目的的意义在于确保教育活动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只有明确教育目的,才能为教育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从而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教育目的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只有与时俱进并不断调整与完善目的,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教育目的的广度评估2.1 学科知识的培养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也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之一。
近年来,我国教育已经逐渐从知识传授向质量和能力培养方面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素养。
2.2 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当前社会所追求的核心素质之一。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目的方面加大了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3 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教育学:我国教育目的(考点思维导图)
• 9.“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 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2020/12/14
• 10.“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 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 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6
• 5. “教育要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 发展培养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 才。”明确指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 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 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 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 )是着眼于受教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 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 )的教育。
A、个性发展 B、认识发展 C、情感发展 D、意志发展
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 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是( )。
A.体育 B.德育 C.智育 D.美育
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为 ( )。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
82020/12/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有何变化?
一、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按时间排序):
1、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
主主义的教育。
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
办的、法西斯的思想,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1957 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
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3、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正确地
解释了全面发展的涵意,是我国教育的目的。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我国教育目的作了这样的表
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
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
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6、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
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
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
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
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
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
济、技术工作人员。
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
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和编辑出版
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和各方面党政工作者。
所有这些人才,都
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
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
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
7、1986 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
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
8、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目的:“义务教
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
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
设人才奠定基础。
”
9、1993年2月13日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
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
10、1995 年 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纲要》提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确认,
重新表述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含, 培养德、
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
11、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以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
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12、2000年《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将素质教育归纳如下: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
13、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
帜,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
导, 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
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4、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
15、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
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
育。
”
16、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变化
我国教育目的演变的进程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曲折发展的历史,也是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反映。
从最初新中国成立时单纯的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新民主主义,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到改革开放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些教育目的的改变都是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改变的。
从上述我国的教育目的演变来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坚持培养劳动者;三是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制定, 对于规范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对各级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培养, 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
总的来看我国的教育目的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演变过程,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强调德育、突出反映了社会本位论思想、自然科学教育未被重视。
教育目的是贯穿教育的一条主线,无论是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都要围绕这一条主线进行,只要偏离这一条主
线,将给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必将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教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必将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