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24、云梦秦简《封诊式》记载:“某里土五(伍)甲、乙缚诣男子丙、丁及新钱百一十钱、容(镕)二合,告曰: 丙盗铸此钱,丁佐铸。

甲、乙捕(索) 北室而得此钱容(镕),来诣之。

”这表明秦代A统一了铸币的形制和重量 B.币制混乱引发社会纠纷C.货币的杂乱状态得到解决D.货币铸造权已收归政府25、《河南程氏遗书》卷二载:“(二程) 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理学家重视“孔颜之乐”意在A.追求以仁为核心的主体自由B.发扬“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C.弘扬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D.重新构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体系26、元祐五年(1090年)规定:“凡私自刊刻实录或会要着,徒二年,告者赏緡钱十万。

诸戏亵之文,不得雕印,违者杖一百。

”宋朝此举的目的是A.严禁刊印历史和政治类书籍B.规范图书市场以避免无序竞争C 严格图书审查以维护其统治 D.实施版权保护以维护作者利益27、清代某学者在其著作中记述了“(江苏)昆山徐氏科名之盛”,“三世四翰林”“四世翰林”“(安徽) 桐城张氏六代翰林”的故事,此现象反映了A.封建官僚体制下世择的延续B.封建官僚体制有很大的弹性C.南方士人在科考中占据优势D.科举制失去了人才选拔功能28、郭嵩焘(1818年-1891年)是清代第一位驻英法公使。

他在位时不仅积极研究西方政体,而且敢于肯定其优点。

然而其主张却不容于当世。

还背上了“汉奸”的骂名。

这实质上反映了A.列强侵华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B.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艰难曲折C.西方政治体制不符合中国国情D.中西隔绝影响了国人的认识29、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 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

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

这表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30.图6是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

河北省武邑县高三文综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扫描版)

河北省武邑县高三文综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扫描版)

河北省武邑县2017届高三文综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扫描版)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

河北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24.西周以前没有关于人质的记载,东周常有宗族之子做人质的情况,如“周郑交质”。

秦始皇也是“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时,“悦吕不韦姬(后为王后),,所出。

这种变化反映出A.宗法制己难以为继B.王室权威荡然无存C.社会秩序正在转型D.诸侯争战民生困苦25.考古界发现了不少西汉纸,如甘肃放马滩纸、悬泉纸、早滩坡纸,陕西派桥纸等。

但《后汉书》则记载,蔡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对此理解合理的是A.纸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B.汉朝各地推广了造纸术C.蔡伦发明造纸术最为可信D.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汉26.唐代王建在《汁路即事》中写道:“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农村市场获得发展B.海上贸易居于主导C.坊市界限已经打破D.区间贩运异常繁荣27.熊人霖称的《南荣集》描述明代闽浙地区的‘·寮主经济,,:“寮主者,汀之久居各邑山中,披寮蓬以待普民之至,给所执之种,稗为锄植而征其租;著民者,依寰主为活,而受其佣值。

”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A.资本主义的萌芽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C.人身控制的松弛D.自然经济逐渐瓦解28.《清仁宗实录》卷十一载:咸丰初,晋商摊派捐输繁多,朝廷并给与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

1851年,榆次晋商常择通过捐输获得“浩封武德佐骑尉从五品武官散阶”。

之后,常家捐输频繁,朝廷封赏不断。

这种做法旨在A.弥补清政府的国库亏空B.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C.抵抗西方列强侵略D.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29.金冲及在《转折年代》中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材料表明A.中国获得了与美国平等的贸易地位B.美国以其经济优势获得隐性的贸易特权C.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影响依然存在D.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处于不利的逆差地位30. 1947年苏联向中共提供了价值1.51亿卢布的各种武器、设备和战略材料:1948年苏援增至3.35亿卢布,1949年进一步增至4.206亿卢布。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三年级文科综合试题命题:黄淼良张花竹杨晓辉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共300分。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再答题纸上书写作答,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卷Ⅰ (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24.姓氏的起源有很多途径。

宋、郑、齐、鲁、陈、蔡、吴、秦等姓氏可以追溯到()A.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B.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B.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 D. 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25.《史记·货殖列传》曰:“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醵,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在作者看来,当时()A.形成重义轻利思想B.重农抑商政策实际上没有实行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D.追求财富改善民生应受到鼓励26.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唐朝政治与以前不同之处,则为地方政府亦由中央督导组织,除黔中岭南闽中之外,州县官亦由吏部补授。

”由此可见,唐代()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B.三省六部中吏部权力最大C.君主权力空前强化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比较突出27.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

”由此可以推断()A.程朱理学不受重视B、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C.妇女教育受到重视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28.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历史试题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不仅使周天子,而且使诸侯卿大夫都成了君主;使周天子之下的各级受封贵族领主具有了一种亦臣亦君的双重政治性格,各级受封的领主在自己的封地里绝对的权威甚至超过了分封他的上一级领主的权威。

这说明分封制A. 天子通过诸侯有效地管理地方B. “天下一家”的认同日趋淡化C. 周王室开疆拓土扩大统治范围D. 地方权力过大会销蚀王室权威【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包括诸侯在内的各级领主在其领地内都是君主,在领地内的权威超过上一级君主,以此推论,周天子的权威不可能超过各级领主的领地,所以谈不上天子有效地管理地方,排除A;“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事随着西周分封制度建立起来,就是本题引用的材料所体现出来的背景下形成的,与本题所述的各级君主权威不是同一个层面的历史现象,不存在因此而“淡化”的问题,排除B;地方权力过大逐渐销蚀周天子的权威与本题所述情景相观,并且实际发生了,故选C;D涉及的是诸侯和周天子之间的关系,与本题材料所述历史现象无关,排除D。

2.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

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A. 都是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B. 都是为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 都不同程度地为后世所借鉴D. 都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答案】C【解析】【详解】唐代对相权进行程序分工,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皇权,分权是为集权,同时权力制约和平衡是民主社会的产物,中国古代缺乏相应理论和制度,故AD错误。

洛克的行政权与立法权分立学说旨在限制国家权力的某一端恶性膨胀,与提高行政效率无关,故B错误。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亚里士多德的讨论、执行和司法学说以及洛克的行政司法分立分别对中西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同程度地为后世所借鉴,故C正确。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 1.《春秋》载,公元前651年,因周王力不能及,齐相公乃召集诸侯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流通;《孟子》提到治水的有11次,其中有一段直接指责当事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行为。

这些史实反映了( ) A. 王权衰微分封制被破坏 B. 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C. 建立统一国家的必要性 D. 儒家学者高度关注民生2.汉初史官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日》中这样概括儒家:“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据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 理论体系庞杂使儒学难有实际功用B. 公家学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C. 强化伦理道德规范是儒学主要功能D. 政治形势影响司马谈对儒学的认识3.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该思想意在( ) A. 宣扬“知行合一” B. 否定孔子思想 C. 反对“格物致知” D. 强调主体意识4.有学者认为:“科举制的废除,斩断了2000多年来经过许多步骤而加强起来的社会整合制度的根基,好像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进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

”该观点旨在说明( )A. 科举制的废除冲击清朝的根基B. 戊戌变法加剧社会秩序的混乱C. 政治制度的变革应当循序渐进D. 传统入仕渠道受阻引发了革命5.据统计,1904-1908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227家,到1912年,运作的中国公司已有20749家。

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一

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测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一

24、考古学家在河北临城县中羊村发现了属于战国后期赵国的墓葬群,该墓葬群采取了聚族而葬的方式,间距稠密,在225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150余座墓葬,分布整齐,排列有序。

可见当时A.社会的等级结构层次分明B.周天子宗族礼制下移民间C.地方的宗族力量由弱变强D.地方的的宗族力量依然强大25、对秦汉魏晋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准确的是A.倾覆与再建辉煌与成熟经世与玄思B.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鼎盛与革新C.创新与再造传承与新变集成与转型D.波峰与波谷恢宏与古朴经世与玄思26、历史学家根据敦煌文书,考证出唐代敦煌县城内建有儒风坊、永宁坊、修文坊、定难坊、政教坊、钦贤坊、怀安坊、释教坊等。

山此可推断,在唐代A.长安城的坊市规划起源于敦煌地区B.所有城市都依照坊市制规划和管理C.除了长安城,地方上的城市也实行坊市制D.长安城的坊市制对地方城市规划影响巨大27、著名学者陈来指出,中华文明价值观念跟西方近代价值观念相比,有四方面的基本特点。

以下相关论点与论据对应准确的是A.和谐高于冲突—“知善知恶是良知”B.义务先于权利—“力行而后知之真”C. 责任先于自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群体高于个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28、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最新修身教科书》,初小共10册,每册20课,200课中设有涉及一个“君”字,300个故事没有涉及一个“忠”字,大体提倡宽容、公平、进取、尚武等。

这说明当时A. 中小学教科书己经摆脱朝廷的干预B. 修身课程兼顾儒学传统和社会需求C. 中小学教育己走出臣民教育的桎梏D. 教科书改革成为废除科举制的前奏29、不断传诵复制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的精彩发言,更在电影中得到呈现。

目前学者们遍查资料档案,并未发现该精彩发言的记录。

对此,我们最应持的态度是A.研宄顾氏如何从法理上驳斥日本更具有价值B.宁信其有,不排除以后会找到相关资料证据C.文艺影视作品中的演绎、渲染是正常合理的D.该发言反映了国人的心声,也具有史料价值30、下表反映了近代上海交通业的变迁,据此可推出的结论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表单位:人/天A.人们在上海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是汽车B. 上海的畜力交通已被电气化交通所取代C. 人力车是上海唯一沿用下来的交通工具D. 人力车的大量存在阻碍公共交通的发展31、下面1980年代的老照片中,最能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伟大成就的是32、牛津大学教授安东尼·安德鲁斯指出:“对于雅典来说,公元前6世纪初,它面临着这样-个选择:是减少公民的人数而把他们将为奴隶,还是从国外大量进口奴隶?唯有通过巨大的技术革新(就像工业革命那样),才可能有效地扭转这样的奴隶制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24、云梦秦简《封诊式》记载:“某里土五(伍)甲、乙缚诣男子丙、丁及新钱百一十钱、容(镕)二合,告曰: 丙盗铸此钱,丁佐铸。

甲、乙捕(索) 北室而得此钱容(镕),来诣之。

”这表明秦代A统一了铸币的形制和重量 B.币制混乱引发社会纠纷C.货币的杂乱状态得到解决D.货币铸造权已收归政府25、《河南程氏遗书》卷二载:“(二程) 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

”理学家重视“孔颜之乐”意在A.追求以仁为核心的主体自由B.发扬“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C.弘扬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D.重新构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体系26、元祐五年(1090年)规定:“凡私自刊刻实录或会要着,徒二年,告者赏緡钱十万。

诸戏亵之文,不得雕印,违者杖一百。

”宋朝此举的目的是A.严禁刊印历史和政治类书籍B.规范图书市场以避免无序竞争C 严格图书审查以维护其统治 D.实施版权保护以维护作者利益27、清代某学者在其著作中记述了“(江苏)昆山徐氏科名之盛”,“三世四翰林”“四世翰林”“(安徽) 桐城张氏六代翰林”的故事,此现象反映了A.封建官僚体制下世择的延续B.封建官僚体制有很大的弹性C.南方士人在科考中占据优势D.科举制失去了人才选拔功能28、郭嵩焘(1818年-1891年)是清代第一位驻英法公使。

他在位时不仅积极研究西方政体,而且敢于肯定其优点。

然而其主张却不容于当世。

还背上了“汉奸”的骂名。

这实质上反映了A.列强侵华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B.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艰难曲折C.西方政治体制不符合中国国情D.中西隔绝影响了国人的认识29、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 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

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

这表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30.图6是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

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功C.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工业化发展取得成就31、新中国初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

改革开放后,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普及。

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读是A.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B.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D.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3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改造当时的中国社会中,最能体现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当时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措施是A.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宣布国内各民族平等D.规定国家的主权属于国民33、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

他们的认识A.是“一边倒”政策的延续B.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C.是基于“中苏美三分天下势均力敌”的判断D.与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理念一致34、“经过长时间的迟聚之后,英国虽然有引以自章的岛国独立传统,但还是决定加入这一组织,同样加入进来的还有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

20世纪90年代中期,芬兰瑞典和奥地利也加入进来。

这一共同体。

现在叫做欧盟。

”欧盟的出现A.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B.形成了统一的欧洲市场C.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D.降低了民族主文情绪35、清代画家石涛有诗:“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

”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派是A.古典主义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印象主文第II卷40.工业城市的兴起见证了经济繁荣的奇迹。

也使人们给尝了“城市病”的种种弊端和苦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一在18、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工厂生在自认为最有利于英经济活动的土地上任意建造厂房。

在量彻斯特、伯明輸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則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积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到19世纪早期,几乎所有快速增长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都达到了每英亩300人,低矮的工人住宅区到处都是水洼。

被垃圾、废弃物和臭气所包围……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848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法案涵盖了对城市街道、住房、卫生设施和公共空间进行治理的内容,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物质环境实行管理的原则。

随后,英国政府颁布了关于佳房与城市規划的一系到法案,至19世纪末英国城市规划基本得到完善。

——摘编自梁远《近代英国城市规划与城市病治理研究》材料二: 上海开埠后,随着租界的设立和扩张,中外贸易的推进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上海人口由1843年的27 万增长量1910年的128万余人。

但这些人口主要是追于战乱、灾荒和农村经济的凋敞而流入上海,当时的城市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不及实际需求,导致流入城市者大多成为触目皆是的城市贫民,被迫在城市边缘地带搭建了成片的窝棚栖身……上海开埠后的城市行政格局,实行华洋分治,近代西方样式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已经较为广泛地进入以租界为中心的上海城市生活领域,城市管理也趋制度化;在租界以外的华界如豫园所在的上海老城区,尽管人口拥挤,近代市政设施却几无踪影……随着上海工业的发展和城区的扩展,近郊农村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如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沿淞沪铁路天通庵与江湾车站之间,有威士力革厂,傍江湾河而立,凡厂中秽水,皆于河中。

”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近代成市化进程中。

——摘编自戴鞍钢《城市化与“城市病”——以近代上海为例》(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英中两国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出现背景。

(12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英中两国城市治理效果不同的原因。

(13分) 41、(12分)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刚刚过去的20世纪被认为是发展最快、情况最为复杂的世纪,而它对21世纪的影响正被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知。

但人们对20世纪的认识大相径庭。

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所谓“民主资本主义与极权共产主义”斗争说;“美国世纪”说;“伟大世纪”说。

评论材料中关于20世纪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提出新的观点亦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宋太宗至道末年(公元997年),赋税总收入为3559万贯,其中农业两税为2321万贯,约占65%;茶、盐、酒、商等税为1238万贯,约占35%,农业两税收入的占比最大。

真宗天禧末年(公元1021年) 赋税总收入为5723万贯,两税为2762万贯,占48%;其他税入为2936万贯,占52%,开始超过两税。

仁宗时期,陕西用兵,财政收支增多。

庆历时商税收入已达1975万贯,酒税已达1710万贯,盐税为715万贯,这三项收入共计4400万贯,超过农业两税收入。

神宗熙丰年间赋税总收入为7070万贯,两税为2162万贯,占30%,其他税入为4911万贯,占70%。

即财政收入2/3以上来自农业两税以外的赋税。

——孙翊刚《中国赋税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北宋赋税结构所发生的变化。

(6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北宋赋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9分)45、(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日本投降后……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波茨坦公告》材料二:“(甲)保证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

(乙)建立尊重他国权利,支持表现了联合国宪章的理想与原则的美国之目的,和平的、负责的政府。

”——1945年9月22日,日本投降后美国对日基本方针的声明材料三:“我们不仅使日本能够自立,还必须把它培养成为坚强而安定的民主主义国家,以便起到可以防御今后在远东方面发生新的共产主义威胁的堡垒作用。

”——1948年1月6日,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的演说(1)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政策是否恪守了《波茨坦公告》?为什么? (6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历史背最。

(9分) 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袁世凯在就任民国元首之后,马上出手遏制蒙藏分离主义运动,在劝告库伦哲布尊丹巴活佛放弃独立的信中,袁世凯反驳哲布尊丹巴对“大清”与“中国”的刻意区分,指出至库伦独立,前清并来允行,中华民国亦断无允准之理。

库伦本为民国领土?甚盼熟筹利害,棱我民国受于前清之领土及统治权完全无缺。

”《劝谕蒙藏令》宣布现在政体改建共和,五大民族,均与内地平等。

务使蒙藏人民,一切公权、私权。

均与内地平等,以昭大同而享清福。

”不久。

袁世凯又发布命令说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各地方,同为我中华国领土,则蒙、藏、回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自不能如帝制时代再有藩属名称。

此后蒙,藏,回疆等处.自应统筹规划,口谋内政之统一。

而冀民族之大同。

”——摘编自章永乐《“大妥协”: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主权连续性》(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袁世凯政府针对蒙藏分离主义运动的态度。

(8分)(2)简要评析袁世凯政府针对蒙藏分离主义运动采取的主要对策。

(7分)24-25:DA 26-30:CABDD 31-35:BADDB40.(25分)(1) 表现: 英闪,城市布局混乱;环境卫生恶劣;住房问题突出;两极分化严重。

中国,城市平民剧增;环境污染严重;华洋分治明显;半殖民地性凸显。

(6分)背景: 英国,工业革命;城市化加速;蒸汽机等工业机器的普遍使用;自由主义盛行。

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近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外贸易的发展;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经济结构变迁。

(6分)(2) 英国: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民主宪政的确立;政府职能的加强;民众的环保与生活意识的增强。

(7分) 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旧中国政府的城市治理理念与权限的欠缺;中国农村经济的破败。

(6分)41.(12分)示例分析: 所谓“民主资本主义与极权共产主义”斗争说: 否定其民主与极权的措辞,借用其说法,展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斗争与相互借鉴即可,注意时期完整。

“美国世纪”说: 突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美国在经济实力,科技教育水平,乃至二次战后的军事水平都在世界名列前茅,无其他国家可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