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教程】四年级语文阅读讲义一 写人类文章阅读
四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写人文章阅读(把握人物性格)(一)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写人文章阅读(把握人物性格)(一) 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c9c71bcc7e21af45b207a821.png)
写人文章阅读(一)题目文中人物、行为挑、换不想发财的哲学家泰勒斯是古希腊早期哲学家。
他因预言一次日食而名标科学史册。
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记载了泰勒斯这样一段故事。
泰勒斯的诞生地——米利斯,当时是一座繁荣的商业城,那里的人们无不追求金钱和富有。
而淡于名利的泰勒斯却只追求学问,从无发财的念头,过着贫穷的生活。
于是一些商贾之辈就嘲笑泰勒斯说:“先生,您的学问是无与伦比的,可是您的贫穷不正好说明您的学问是毫无用处的吗?”泰勒斯微微一笑,答道:“哲学家是不想发财的,但是如果他们想发财的话,是比你们更有生财之道的。
——你们不信?那好吧,我明年一定发个大财让你们瞧瞧。
”话音未落,商人们就哄堂大笑起来。
泰勒斯为了回击商人们的奚落便暂时停下手头的哲学研究,只费了少许的心思就拟定了一个发财计划。
尽管他实在没有发财之心。
时值隆冬,橄榄油生意几乎无人问津。
由于是榨油淡季无人与他争价,所以他只付了极低的租金。
尽管如此,他还是陷于濒临破产的困境。
他的这个近乎荒唐的举动更加激起了世人的嘲笑:这个自称大智大慧的哲学家原来是个傻瓜,要不就真是疯了。
任凭世人奚落,泰勒斯不答一言。
转过年来,橄榄获得空前的大丰收,加工橄榄突然成为当务之急,而城里的榨油器却全部为泰勒斯所垄断。
人们只好高价到泰勒斯家加工橄榄油,泰勒斯因此而发了一大笔财,那些嘲笑过他的商人们瞠目结舌。
原来,精通天象的泰勒斯早就在冬季预料到来年的气候会使橄榄大丰收。
于是,泰勒斯自豪地向世界宣称:只要哲学家们愿意,就会轻而易举地发财致富。
但他们是不想发财的,他们的雄心向往着高尚的目标。
泰勒斯是个什么样的人?好妈妈通过主要事件把握人物性格权臣和珅新修了一所府第,请纪晓岚题一匾额。
纪晓岚提笔给他题了“竹苞”二字,说是“竹苞松茂”之意。
和珅高兴地把它悬在正厅,乾隆皇帝看见了,对和珅说:“卿被纪晓岚捉弄了!吧‘竹苞’二字拆开,不就变成‘’四个字吗?和珅哭笑不得。
”通过主要事件把握人物性格一事一性格多事一性格多事多性格有些人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经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现——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可能看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完整word)小学四年级写人文章阅读(定稿).doc
![(完整word)小学四年级写人文章阅读(定稿).doc](https://img.taocdn.com/s3/m/e2a84655856a561253d36f49.png)
东艺阅读训练之一 :一般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尤为重要的。
在高年级阶段,必须加大训练力度,指导他们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和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类:写人类文章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这类文章,主要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
阅读写人类文章时,学生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感悟人物的外在形象。
2.读懂人物语言。
3.分析人物动作。
4.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
5.关注人物所处环境。
6.分析细节描写。
7.抓住文章主要情节。
考题精选:(一)霍金少年时霍金是继牛顿、爱因斯坦之后,全世界知名的当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1942 年 1 月 8 日,他在牛津(诞生出生)。
十分凑巧的是,这一天恰好是伟大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逝世300 周年纪念日。
霍金的父亲法兰克.霍金是一位有名的医生和生物学家。
母亲依沙贝尔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学。
他们非常注意从小培养精心整理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小时候的霍金想象力非常(丰富富有)。
一次,他竟然想出11 种能够出入自己房间的方法。
平时,他还喜欢摆弄小玩艺儿,制造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当他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时,他与几位同学找到了许多种零件,组装了一台(简易简单)电脑,那台电脑还能回答问题呢!在当时,电脑可是个稀罕物儿。
所以,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轰动,许多人都争着去参观。
1959 年,17 岁的霍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牛津大学。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 13 道题,其他同学费了很大的力气,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解出一两道题,而霍金一个上午便做出了10 道题。
在同学们的眼中,他简直就是一个具有高智商的外星人。
霍金对当时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十分(厌恶讨厌),他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有一次,物理老师让他做几道题,他不但没做,还把错误标出来给老师看。
老师看过之后,不得不说:“霍金对这门课程比我还了解得多。
”大学期间的霍金()学习优秀,()爱好广泛。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讲义一写人类文章阅读含答案含解析
![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讲义一写人类文章阅读含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8b59267c1cfad6185fa731.png)
四年级阅读训练专题一 写人类文章阅读写人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写人的文章着眼于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人物是主要描写对象,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
我们应先了解文章写的是付么,认真分析人物,然后弄请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在阅读写人文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审题的时候,要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否则容易错误理解题目的要求,例如,要求给加点的字注音,有的同学却给加点的字注解释。
二、细心研读语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通常阅读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速读,最好先扫文章从买到尾速读一通,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运用就是最先读文章后读题目,然后再读文章寻找正确答案;也可以“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文章,最后寻找答案。
三、巧妙借助文中“原话”,确定解题区间。
有些题目要求用原文来回答,我们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如果题目中指定要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我们他可以将文中的原话加以变化,变换一种说法来答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郑板桥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
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
后来他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
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
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
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
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画,他却偏不画。
四升五语文暑假辅导阅读讲义-写人类阅读(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四升五语文暑假辅导阅读讲义-写人类阅读(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305ad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3.png)
四升五语文暑假辅导阅读讲义-写人类阅读(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人打交道,许多人停留在记忆深处,给我们带来启迪、感动或触动。
写人类文章以人物描写为主,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阅读此类文章时,可以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心理和所处环境。
首先,外貌描写是对人物外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的描绘。
人物的外貌往往能反映人物的个性和内心。
例如,《宝黛初会》中先写XXX的服饰,XXX的衣饰华丽宝贵中透着高雅之气,一出场便光彩照人。
XXX用了6个比喻具体描写了XXX的面型、面色、鬓发、眉毛和目光等,在读者心中刻画了一个不诸世事、风流潇洒的贵族公子形象。
其次,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
人物的语言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
再次,人物的心理泛指人物的思想、感情等活动。
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能直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活动刻画得好,人物性格就表现得更加立体、饱满。
最后,人物的一切活动都与他们所在的环境分不开。
分析环境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
同时,具体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描写对人物烘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XXX是我的学生,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明亮的微笑。
尽管大脑麻痹导致她肌肉僵硬,但她仍然难控制自己的身体,同学时常看到她扶着助步架艰难地在学校拥挤的走廊上挪动。
我布置了不少作业,其中一项是背诵一首题为《不要放弃》的三节诗。
我只为这项作业定了10分,我猜想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去背诵它。
到了检查作业的那天,我走进教室,看见了XXX,她脸上的微笑与平日有些不一样,仿佛多了一份担心。
如出一辙:大家的回答都差不多。
妥当:是否合适或得体。
既然知道大多数学生不会背诵这首诗,我还要布置这道作业是为了让学生们尝试挑战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1)“不必担心,XXX,”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
”(心理描写)2)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在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
小学阅读专题复习——写人类文章的阅读
![小学阅读专题复习——写人类文章的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5d684a7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1.png)
小学阅读专题复习——写人类文章的阅读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与人交往是不可避免的。
有些人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记忆里,他们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启示,或者让我们感受到朴实,或者让我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写人物文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包括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细节等方面,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在阅读这类文章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仔细阅读文章的来龙去脉了解文章所写的事情的来龙去脉是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
写人和记事是分不开的,因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都是在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展现出来的。
因此,熟悉作者所写的事情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外貌:外貌是作者对人物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的描绘。
人物的外貌往往反映人物的个性与内心,以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阅读时,可以通过分析人物外貌来了解人物的内心变化及个性特点。
语言: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往往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读书时分析揣摩人物的语言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动作:人物的动作同样能明显地反映人物的个性,因此,阅读文章时,要多在人物的动作描写上注意,并品味琢磨其特别的地方。
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直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往往是靠许多心理描写而突出其个性的。
心理活动刻画得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深入细致,会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细节:细节描写是使人物丰满和栩栩如生的重要手段。
读者对一个生动的细节进行分析品味,会感到人物思想品质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会对文章理解更深。
环境:人物的一切活动都与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并受到环境的制约。
分析环境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语言以及心理活动。
同时,具体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描写,对于衬托人物也起着重要作用。
3.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关键字句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关键字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人物性格特点。
小学语文阅读专题分析课件写人类文章全国通用ppt
![小学语文阅读专题分析课件写人类文章全国通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2296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6.png)
3、句子的含义 理解句子主要是指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 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 作用、特点。 结合全文(或上下文),紧抓作者想表达的感情或内容,对句子进行赏 析。
19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段”
u内容:
3、文中某一个段落的作用是什么?
①点题;②与…形成对比,强调突出了…;③为…作衬托,表现了;
④使情节曲折生动,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开放性题目
1、通过这篇文章你有何启发? 结合全文中心意思,紧抓关键句段进行分析答题。
2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修辞方法(8种)
修辞方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反问 设问 反复 对偶
1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段”
1.文章开头、结尾的作用 ※结尾
内容 ①结尾部分表达了……,深化……的主旨,强化作者……的观点。 ②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 发人深思; ③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 ④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
阅读理解:写人篇语文四年级下册
![阅读理解:写人篇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7174aa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4.png)
阅读理解:写人篇语文四年级下册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而在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写人篇的阅读理解更是让我们走进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世界。
写人的文章,往往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和精神风貌。
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时,需要仔细品味作者的描写手法,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比如,有一篇文章描写了一位勤劳善良的母亲。
作者通过对母亲每天早早起床为家人准备早餐、操持家务时忙碌的身影,以及她在面对困难时坚定的眼神和鼓励家人的温暖话语,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这位母亲的坚韧和对家庭的无私奉献。
还有一篇文章写的是一位勇敢的消防员叔叔。
文中描述了他在火灾现场毫不犹豫地冲进火海,奋力救人的英勇举动,以及他那被烟熏黑却依然坚定的脸庞。
通过这些细节,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无畏的英雄形象。
在阅读写人篇的文章时,我们要关注人物的细节描写。
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简短的话语,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比如,一个孩子在得到表扬时羞涩的笑容,能体现出他的谦虚;一位老人在公园里悠然散步的姿态,能展现出他的闲适与从容。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事件。
人物的行为和性格往往是在特定的环境和事件中表现出来的。
例如,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会更加凸显;在一次助人为乐的行动中,主人公的善良和热心肠会让人印象深刻。
为了更好地理解写人篇的文章,我们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
比如,文章中的人物有哪些特点?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现这些特点的?人物的经历对他的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另外,我们还可以在阅读后进行总结和思考。
想一想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他们的品质和精神对我们自己的成长有怎样的启示。
总之,四年级下册语文中的写人篇阅读理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他人、感受人性美好的窗户。
通过认真阅读和思考,我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从这些优秀的人物身上汲取力量,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小学语文阅读专题分析课件-写人类文章_全国通用
![小学语文阅读专题分析课件-写人类文章_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72bf168b0722192e4436f650.png)
“字词”
3、评析某一个字、词(能否换成其他字词) 结合修辞方式,表现了……(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
4、一句话中几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①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 )不一致②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③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 扣,表达了……不能互换。
主要的三种题型: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文章题目”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从两方面考虑)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方法: 一 、联系表层含义 二 、体会深层含义 三 、联系全文内容 四、 结合文章主旨
“文章题目”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1)概括主要内容 (2)设置悬念、贯穿全文的线索 (3)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4)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表明作者的情感与 态度。 (5)比喻、拟人、对比、双关、象征等手法的表达效果。
“文章题目”
3.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结构上: (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贯穿全文的线索。 ※内容上: (1)概括主要内容。 (2)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3)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 ※表现手法上: 比喻、拟人、对比、双关、象征等(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句”
3、句子的含义 理解句子主要是指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 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 、作用、特点。 结合全文(或上下文),紧抓作者想表达的感情或内容,对句子进行赏 析。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阅读写人的文章全国通用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阅读写人的文章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80c2d7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05.png)
阅读的文体
阅读的文体可以分为:写人类文章、记事类文章、写景类文章、状物类文章、童话、寓言、科学小品文、诗歌阅读等。
什么是写人的文章?
写人类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
思考:在课堂内外,我们学过哪些这些体裁的文章?
写人类文章与记事文章的区别
写人的文章不同于一般记事文章,记事文章侧重于写一件具体的事,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人物不是主要的描写对象;写人的文章则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人物是主要的描写对象,时间是为突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
阅读答题技巧
谢谢观赏
思考:写人的文章和记事类文章同样在写一件事,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1.抓住人物的外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人物的外部特征包括容貌、神情、体态、衣着等,往往反应人物的个性与内心活动。
阅读时要注意:
2.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3.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特点,把握文章内容。刻画人物,总离不开典型事例,只有把人物置于具体的事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个典型事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
阅读时要注意:
4.分析写作目的,深化认识理解。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表现人物的,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层次段落理清理顺。同时,也要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写人类文章阅读四年级
![写人类文章阅读四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84f0cb8f83d049649b6658ee.png)
关于亲情类文章阅读(一)母亲的目光(小乔)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
他泥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脯,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乐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
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
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
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
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
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妈,怎么了?”我很纳闷。
“不怎么。
”她说。
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
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我干吗?”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
而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
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
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浪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
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
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
我的目光给他带来了美梦了吗?我忽然想,如果能够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和劳累?是用泪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
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是想像的盛宴而已。
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如果,你还有幸拥有母亲;如果,你浅眠时的双睑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阅读理解:写人篇 讲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阅读理解:写人篇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cf1934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4.png)
3、新课导入:
(PPT展示)
师:友谊是一艘小船,载着我驶向远方;友谊是一阵微风,给我带来清凉。
那么,什么是友谊呢?(PPT展示)
(生回答)
师:友谊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以善意和爱心去连接世上一切神俗事物的和谐。
——西塞罗
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友谊呢?
(生回答)
师: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朋友”的文章。
(PPT展示主题)
二、主体课程:
【PPT展示并肩看夕阳的图片】
师:看到了这幅图片,你会想起你的哪位朋友呢?请向大家介绍你的一位朋友。
(生回答,涉及外貌、性格等,引导学生举例说一说)
师: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
(PPT展示《我的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
什么是好朋友呢?我认为好朋友是我在最无助的时候,当我的小助理,在我的背后默默鼓励我的人。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就是蔡芸晴。
她长得高高瘦瘦的,眼睛大大的,个性非常的温柔,从来不会嘲笑别人,而是鼓励他人。
有一次,我们因为分组比赛的意见不同而吵架了,我们互不搭理,其实我非常伤心,因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还好最后经由老师的协调我们才和好。
老师说:“大家有缘才会相识,千万不要因为小事而生气。
”我们觉得很有道理便互相道歉,也保证以后不会再因为小事情吵架。
从那时候,我们再也没有吵过架,因为任何事也比不过我们的友谊,希望我们以后都不要分离,是永远的好朋友!
问题:(简要回答)
1、作者认为,好朋友应该是怎样的?
2、文章从哪几个角度对“我”的好朋友进行了细节描写?。
(完整版)四年级阅读与写作第一讲写人文章阅读
![(完整版)四年级阅读与写作第一讲写人文章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917d38c95901020206409cac.png)
小学四年级阅读与写作专题第一讲四年级阅读与写作第一讲写人文章阅读【阅读指导】如何阅读写人文章写人文章,就是以人物描绘为主的文章。
写人与记事是分不开的,“人离事不活,事离人不转”。
它们的差别在于文章的重视点不一样:记事的文章着眼于记一件详细事,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尽过程;写人的文章着眼于描绘人物的举止、心理动向等。
不一样的文章,要采纳不一样的阅读方式。
在阅读写人文章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领会人物的个性质量。
很多写人的都是抓住人物的外在特色,如容颜、动作、语言等,来表现人的个性、质量等。
如课文《少年闰土》的第 4 自然段中写闰土的容颜,就抓住了“紫色的圆脸” “小毡帽”和“银项圈” 三个特色表现了闰土是南方海边农家的孩子,这一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鲜亮而深刻的印象。
2.抓住心理活动,领会人物质量。
“言为心声” ,大多数文章都是经过语言来表达人物的内心的,也有一部分文章是经过直接描绘心理活动来表现人物质量的。
课文《穷人》就采纳了多种形式描绘桑娜的心理活动,以此来表达桑娜情愿自己受累也要帮助穷人的崇敬而美好的心灵。
3.经过典型案例,剖析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离不开典型案例,只有把人物置身于详细的案例中,人物的性格特色、内心世界等才能充足地表现出来。
典型案例能够是一件,也能够是几件。
如课文《少年闰土》中,抓住海边乡村孩子最熟习的几件事————捕鸟雀、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等来写,表现了闰土见多识广、聪慧能干的特色,显现了他美好的内心世界4.剖析写作目的,正确概括中心思想。
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是经过一件或几件事情来表现人物的:有的是用一件事情或几件事情来表现人物某些方面的特色,有的是经过几件不一样的事情反应人物某个方面的特色。
【阅读资料】阅读资料一做一个勤劳的人在美国,有一个人在一年之中的每天里,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天刚才放亮,他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他一天的写作。
他听着美好的音乐,一边飞速地敲击着打字机的键盘。
小学四年级写人文章阅读
![小学四年级写人文章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f9bf52329e31433238689397.png)
东艺阅读训练之一一般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尤为重要的。
在高年级阶段,必须加大训练力度,指导他们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和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第一类:写人类文章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这类文章,主要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
阅读写人类文章时,学生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感悟人物的外在形象。
2. 读懂人物语言。
3.分析人物动作。
4. 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
5.关注人物所处环境。
6. 分析细节描写。
—7.抓住文章主要情节。
考题精选:(一)霍金少年时霍金是继牛顿、爱因斯坦之后,全世界知名的当代最杰岀的物理学家。
1942年1月8日,他在牛津(诞生出生)。
十分凑巧的是,这一天恰好是伟大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霍金的父亲法兰克•霍金是一位有名的医生和生物学家。
母亲依沙贝尔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学。
他们非常注意从小培养精心整理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小时候的霍金想象力非常(丰富富有)。
一次,他竟然想出11种能够出入自己房间的方法。
平时,他还喜欢摆弄小玩艺儿,制造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当他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时,他与几位同学找到了许多种零件,组装了一台(简易简单)电脑,那台电脑还能回答问题呢!在当时,电脑可是个稀罕物儿。
所以,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一场轰动,许多人都争着去参观。
1959年,17岁的霍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牛津大学。
有一次,老师布置了13道题,其他同学费了很大的力气,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解岀一两道题,而霍金一个上午便做岀了10道题。
在同学们的眼中,他简直就是一个具有高智商的外星人。
霍金对当时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十分(厌恶讨厌),他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有一次,物理老师让他做几道题,他不但没做,还把错误标岀来给老师看。
老师看过之后,不得不说:“霍金对这门课程比我还了解得多。
”大学期间的霍金()学习优秀,()爱好广泛。
四年级阅读专项之写人类文章
![四年级阅读专项之写人类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1266f8521eb91a37f1115c66.png)
四年级写人类记叙文阅读写人类文章的阅读写人的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这类文章,主要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心理的描写,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
我们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可以从以下几点着眼:(1)仔细阅读分析文章的来龙去脉熟悉作者所写的事情是理解写人文章的关键一步。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①外貌。
外貌又称肖像,是作者对人物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的描绘,包括动态的描写和静态的描写。
显示人物各自的社会地位、生活处境、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并表现作者的爱憎倾向。
人物的外貌往往反映人物的个性与内心,阅读时,可以通过分析人物外貌来了解人物的内心变化及个性特点。
②语言。
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往往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
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和行动性,反映人物独特的出身经历、习惯爰好、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
③动作。
人物的动作同语言一样能明显地反映人物的个性,选择提炼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行动加以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④神态。
通过对人物的面部神情的刻画,写出人物的心理或对某事物的反应。
要求抓住人物面部最具表现力的神情,比如说眼睛、脸色、嘴巴等,来表现人物。
⑤心理活动。
人物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思想活动的描写。
心理活动直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的内在依据。
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往往是靠许多心理描写而突出其个性的。
心理活动刻画得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深入细致,会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心理描写可以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也可以由作品中的人物表白、倾吐,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外在形态间接地显示,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等来进行折射。
⑥细节。
细节指那些对写人起特殊作用的细小情节,包括生活小事、动作、语言、神态等。
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使人物丰满和栩栩如生的重要手段。
读者对一个生动的细节进行分析品味,会感到人物思想品质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会对文章理解更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阅读训练专题一写人类文章阅读写人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写人的文章着眼于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人物是主要描写对象,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
我们应先了解文章写的是付么,认真分析人物,然后弄请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在阅读写人文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审题的时候,要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否则容易错误理解题目的要求,例如,要求给加点的字注音,有的同学却给加点的字注解释。
二、细心研读语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通常阅读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速读,最好先扫文章从买到尾速读一通,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运用就是最先读文章后读题目,然后再读文章寻找正确答案;也可以“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文章,最后寻找答案。
三、巧妙借助文中“原话”,确定解题区间。
有些题目要求用原文来回答,我们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如果题目中指定要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我们他可以将文中的原话加以变化,变换一种说法来答题。
典型例题讲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郑板桥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
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
后来他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
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
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
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
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
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得到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时银子也散发完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
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妙趣横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名于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句)洋溢着美妙的意趣。
在全世界都有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联系上文“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可推知“妙趣横生”的意思。
根据“也”字,再结合上文“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可知“闻名于世”的意思。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郑板桥一生杰出的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板桥特别喜欢兰、竹、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板桥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2)因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3)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情况,可从文中找到关键句子,获取信息。
第(1)题可从文中第2自然段第一句获取信息。
第(2)题可从文中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获取信息。
第(3)题可从文中第3自然段中获取信息。
3.简要概括郑板桥心系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件:郑板桥当县令时,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被罢官。
第二件:郑板桥把卖字画得到的钱散发给穷苦百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可找到关键段落或句子,用“三要素”法概括,即回答出“谁?干什么?结果怎样?”的提问,并将其整理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4.你认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示例:我认为郑板桥是一个勤奋学习的人,如,小时候,他家里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但他却想办法读书,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
此题答出“郑板桥是一个诗书画造诣高的人”或“郑板桥是一个关心老百姓的人”等,并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均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
对人物个性的把握,要抓住人物的言行,结合具体细节进行分析概括,并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经典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不幸的狄更斯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著名的小说《雾都孤儿》就是他的作品。
可是,狄更斯的童年却是非常不幸的。
在狄更斯十岁时,他的父亲因为欠债无力偿还被关进了负债者监狱,小小的狄更斯在害怕、悲伤的心境下承担起支撑整个家庭的责任:照顾幼小的弟弟和妹妹,探望父亲,变卖零星的家具以换取食物。
为了生活,他投靠到一个远亲的作坊里学制皮鞋油。
他的工作是包扎皮鞋油瓶等琐碎工作,每星期得到6个先令。
一段时间以后,他的工作技巧非常熟练了,他的雇主就把他作为广告放在橱窗中,让过路的人看他如劳动,借以推销商品。
附近的小孩常常跑过来,一边吃着东西,一边把鼻子紧贴在玻璃上看他劳动,就像看动物园里的动物一样。
星期六是狄更斯最喜欢的日子,因为他口袋里放着6个先令,既可以买些必要的东西,又可以与家人团聚,那时,由于他家拿不出房租。
只好在监狱中住着。
后来,他的父亲得到了一笔意外的遗产,还清了债务,这才使他们一家得以离开监狱。
这些屈辱的日子给他留下了永远不能抹去的伤痕。
从此以后,他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对儿童的怜悯心。
他深深地意识到,没有人比无依无靠的儿童更苦了。
因此,他在后来的写作中总是表现出对儿童浓厚的爱怜之情。
1.用“__”画出描写狄更斯承担家庭责任的句子。
2.狄更斯为什么喜欢星期六?3.你觉得狄更斯身上有哪些美好的品质?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节选)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
20岁的肖那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
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
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
这时,埃斯内尔入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三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
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1.本段开头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怎样的心情?2.“特殊礼物”指的是什么?3.埃斯内尔把“特殊礼物”送给肖邦的目的是什么?4.“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
”想想肖邦此时在想什么,并写下来。
5.这段话写了三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尊师的居里夫人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震惊)了全世界。
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法国北部的第厄普。
可是,她付不起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
回乡的(希望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了老师到家里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
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
典礼将要结束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主席台。
这位老妇人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
在场的人都被这一幕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给她(传播传授)知识的老师。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括号内写上序号。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解释。
①“盛誉”的意思是()。
A.很高的荣誉B.称赞C.赞美、夸奖②“簇拥”的意思是()。
A.聚成一团B.许多人紧紧地围着C.许多人围着(2)“在场的人都被这一幕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
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
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后不忘曾经教过她的老师的美德所感动,所以流下热泪。
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
3.文章主要写了居里夫人的哪两件事?4.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名校真题在线(重庆巴蜀小学)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留下的书香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都放不下。
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都喜欢读书看出来。
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shì)好,就喜欢看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陶醉于其中。
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
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
我们为此忧心忡忡。
这时出现在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释手。
父亲还钻研《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进行针灸治疗。
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
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居然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