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选择指南
调节阀选型指南
![调节阀选型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407fe184a7302768f993900.png)
调节阀选型指南◆气动ZMA□型,电动ZKZ□为什么应用越来越少?1)应用水平落后(60年代的老产品);2)笨重、体积大3)流路复杂,Kv小、易堵;4)可靠性较差。
建议不推荐使用。
◆为什么电子式阀将取代配DKZ、DKJ的电动阀?电子式阀较DKZ、DKJ的电动阀有以下几个优点:1)可靠性高、外观美、2)重量轻、体积小、3)伺服放大器一体化、调整方便。
◆为什么角行程阀的应用将成为一种趋势?直行程阀与角行程阀相比较存在9个方面的不足,其表现在:1.从流路上分析,直行程阀流路复杂,导致4个不足:1) Kv值小;2)防堵差;3)尺寸大,笨重;4)外观差;2.直行程阀阀杆上下运动,滑动摩擦大,导致2个不足:1)阀杆密封差,寿命短;2)抗振动差;3.从结构上分析,导致3个不足:1)单密封允许压差小;2)双密封泄露大;3)阀芯在中间,无法避开高速介质(汽蚀、颗粒)的直接冲刷,寿命短。
所以,角行程阀的广泛应用将成为一种必然,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流。
◆为什么电动阀比气动阀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动阀比气动阀有如下优势:1.用电源经济方便,省去建立气源站,从经济上看,与“气动阀+定位器+电磁阀+气源”组合方式价格差不多;2.用气动阀环节较多,增加不可靠因素和维修量;3.电动阀的推力、刚度、精度、重量、安装尺寸都优于气动阀,但防爆价格高。
所以,防爆要求不高的场合,尽可能选电动阀。
◆为什么说精小型阀、Cv3000是第一代产品的改进型?精小型阀较老产品,重量下降30%,体积和高度下降30%,Kv值提高30%,仅此三个30%,其功能、结构没有质的突破,只能配称改进型。
◆Cv3000为什么成为二十世纪末调节阀的主流?Cv3000较老式产品比较有以下三个优点:1)重量轻30%;2)体积和高度下降30%;3) Kv值提高30%。
较原来老产品是一种改进,所以成为20世纪末的主流,但这种主导位置,很快将由角行程阀所替代。
◆选择单密封和双密封选型注意事项:1)单密封泄漏小,允许压差小(小口径除外),如小流量阀,单座阀、角型阀、单密封套筒阀等;2)双密封泄漏大,允许压差大,如双座阀、双密封套筒阀等。
单座调节阀选型流程
![单座调节阀选型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05cc2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f.png)
单座调节阀选型流程
单座调节阀的选型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工况条件:包括流体特性,允许噪音,P1、△P、Q、T1等参数。
2.选择阀体和阀内件要求的合适的ANSI压力等级。
3.计算要求的初始Cv值:检查噪音和气蚀水平。
4.选择调节阀阀内件类型:如果没有噪音或气蚀的提示,就选择标准的阀内件;
如果有气相噪音很高,就选择降噪阀内件;如果气相噪音很高或提示有气蚀,就选择相关应对的阀内件。
5.选择阀体阀内件尺寸:根据要求的Cv值,选择阀体和阀内件尺寸。
注意行程、
阀内件组别和关闭等级可选项。
6.选择调节阀阀内件材料:为应用场合而选择阀内件材料。
确保所选阀内件可以
在用于所选阀门口径的阀内件组别里找到。
7.可选项:考虑有关关闭等级,阀杆填料等可选项。
在选择调节阀时,还需要考虑驱动方式,根据工况条件选择电动执行器或气动执行器。
电动执行器适用于有电源或现场电源的情况,而气动执行器则适用于防爆、带气源等场合。
此外,根据调节阀的cv计算到阀的口径确定,一般需经以下步骤:计算流量的确定、阀前后压差的确定、计算cv、选用cv、调节阀开度验算、调节阀实际可调比的验算、润座直径和公称直径的确定等。
总的来说,单座调节阀的选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工况条件、压力等级、流体特性、噪音水平、执行方式等。
在具体选型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验算,以确保选择的调节阀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调节阀的选型依据
![调节阀的选型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4dd0d0d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c.png)
调节阀的选型依据
调节阀是工业现场不可或缺的流量调节设备之一,那么如何选择
一款适合自己需要的调节阀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调节阀的选型依据:首先,根据流体介质的特性选型。
流体包括气体、液体和蒸汽,
在选型前需要了解流体的温度、粘度、密度、压力变化等参数,以便
进行匹配选择。
其次,根据流量变化情况选型。
通常,流量调节阀的调节范围是10:1或20:1,而超调范围在±5%~±10%之间,因此在选型前,需要
清楚了解实际工况下的流量范围,以便选择合适的调节阀。
第三,考虑阀门的执行机构。
阀门的执行机构根据不同的使用环
境可以分为手动、气动、电动等多种,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如果环境复杂,需要远程控制,那么选择气动或电动阀门会更为
便捷。
第四,考虑安装环境。
调节阀的安装环境通常需要考虑阀门的防
爆等级、密封性、承压能力、安装方式等因素。
例如,在液化气体工
况下,需选用防爆等级较高的调节阀,比如说防爆设计的角行程式控
制阀。
第五,考虑配套件的选择。
配套的附件包括阀门定位器、阀门位
置传感器、防爆限位器、加热器等,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综上所述,对于调节阀的选型,需要综合考虑流体介质的特性、流量变化情况、阀门执行机构、安装环境、配套附件等多重因素,以达到最佳匹配。
调节阀(执行机构)及辅助装置形式、材质、流量、尺寸、推力与允许差压选择方法
![调节阀(执行机构)及辅助装置形式、材质、流量、尺寸、推力与允许差压选择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7af77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e.png)
调节阀(执行机构)及辅助装置形式、材质、流量、尺寸、推力与允许差压选择方法一、调节阀的型式选择方法:(一)、调节阀选型的常见方法:1、现场观察法:现场观察法是根据现场实际工况来选型调节阀,其基本原则是“现场为准”。
2、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设备来确定调节阀的选型。
3、经验法:经验法是根据经验来选型调节阀,它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技术资料来确定调节阀的选型。
(二)、调节阀按工况及环境的选型方法:1、前后压差较小,要求泄漏量较小,一般可选用单座阀;2、调节低压差、大流量的气体,可选用蝶阀;3、调节强腐蚀性流体,可选用隔膜阀;4、既要求调节又要求切断时,可选用偏心旋转阀;5、噪音较大时可选用套筒阀,一般选用单阀座套筒型气动或者电动调节阀。
二、调节阀材质选择方法:1、根据介质的工作压力、温度、腐蚀性、气蚀冲刷是否严重等选材,一般应选铸钢。
2、使用要求不高时(120℃、1.6MPa以下)也可选用铸铁;3、高温高压(22~32MPa)场合应选用锻造合金钢;4、不锈钢可用于腐蚀性强的介质。
三、调节阀的流量特性选择:1、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介质流过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相对位移(调节阀的相对开度)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改变调节阀的阀芯与阀座的流通截面,便可控制流量。
2、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在截流面积变化的同时,还发生阀前后压差的变化,而压差的变化又将引起流量的变化。
3、在阀前后压差保持不变时,调节阀的流量特性称为理想流量特性,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等百分比特性、线性特性、抛物线特性及快开特性四种。
就调节性能上讲,以等百分比特性为最优,其调节稳定,调节性能好。
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合的要求不同,挑选其中任何一种流量特性。
6、蒸汽系统中调节阀一般选择线性和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四、调节阀尺寸的选择方法:1、确定管道尺寸:要正确选择调节阀的尺寸,首先需要明确连接管道的尺寸和法兰标准。
通常,在规划和设计管道系统时,需要提前确定阀门的位置和类型。
调节阀的型式选择
![调节阀的型式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abab4c7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1.png)
调节阀的型式选择1、根据工艺变量(温度、压力、压降和流速等)、流体特性(粘度、腐蚀性、毒性、含悬浮物或纤维等)以及调节系统的要求(可调比、泄漏量和噪音等)、调节阀管道连结形式来综合选择调节阀型式。
2、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体积小,通过能力大,技术先进的直通单、双座调节阀和普通套筒阀。
也可以选用低S值节能阀和精小型调节阀。
3、根据不同场合,可选用下列型式调节阀。
1)直通单座阀一般适用于工艺要求泄漏量小、流量小、阀前后压差较小的场合。
但口径小于20mm的阀也广泛用于较大差压的场合;不适用于高粘度或含悬浮颗粒流体的场合。
2)直通双座阀一般适用于对泄漏量要求不严、流量大和阀前后压差较大的场合;但不适用于高粘度或含悬浮颗粒流体的场合。
3)套筒阀一般适用于流体洁净,不含固体颗粒的场合。
阀前后压差大和液体可能出现闪蒸或空化的场合。
4)球型阀适用于高粘度、含纤维、颗粒状和污秽流体的场合。
调节系统要求可调范围很宽(R可达200:1;300:1)的场合。
阀座密封垫采用软质材料时,适用于要求严密封的场合。
“0”型球阀一般适用两位式切断的场合。
“V”型球阀一般适用于连续调节系统,其流量特性近似于等百分比。
5)角型阀一般适用于下列场合:高粘度或悬浮物的流体(必要时,可接冲洗液管);气-液混相或易闪蒸的流体;管道要求直角配管的场合。
6)高压角型阀除适用5)中各种场合外,还适用于高静压、大压差的场合。
但一定要合理选择阀内件的材质和结构形式以延长使用寿命。
7)阀体分离型调节阀一般适用于高粘度、含颗粒、结晶以及纤维流体的场合;用于强酸、强碱或强腐蚀流体的场合时,阀体应选用耐腐蚀衬里,阀盖、阀芯和阀座应采用耐腐蚀压垫或相应的耐腐蚀材料。
其流量特性比隔膜阀好。
8)偏心旋转阀适用于流通能力较大,可调比宽(R可达50:1或100:1)和大压差,严密封的场合。
9)蝶型阀适用于大口径、大流量和低压差的场合;一般适用于浓浊液及含悬浮颗粒的流体场合;用于要求严密封的场合,应采用橡胶或聚四氟乙烯软密封结构;对腐蚀性流体,需要使用相应的耐蚀衬里。
调节阀的选型依据
![调节阀的选型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0bed444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0.png)
调节阀的选型依据引言调节阀是一种用来调节流体介质流量、压力和温度的重要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正确选型的调节阀能够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从工作介质、工艺参数、工作条件和设备特性等方面,对调节阀的选型依据进行全面探讨。
工作介质1.确定工作介质的性质和特点,包括流体性质、温度、压力、浓度等。
2.根据介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选择适用的材料,如不锈钢、碳钢、铸铜等。
3.考虑介质的腐蚀性、粘度、黏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阀内件材料和密封材料。
工艺参数1.确定工艺参数,如流量、压力降、温度变化范围等。
2.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流量调节方式,如直接调节、比例调节或开关调节。
3.考虑工艺参数的变化范围和变化速率,选择合适的调节阀动作方式和响应速度。
工作条件1.考虑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震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阀体结构和密封方式,确保阀门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2.根据工作条件确定阀门的安装方式,如立式安装、卧式安装或倾斜安装。
3.考虑工作条件的特殊要求,如防爆、防火、防静电等,选择符合要求的调节阀型号和认证标准。
设备特性1.考虑调节阀的调节范围和流通特性,选择适合工艺要求的调节阀型号,如直线特性、等百分比特性等。
2.根据设备的用途和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流道形式和结构,如直通式、角式或蝶式。
3.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性,选择通用型或特殊型调节阀。
选型方法1.根据前述的工作介质、工艺参数、工作条件和设备特性,列出各项要求。
2.确定各项要求的重要性和优先级,进行权衡和取舍。
3.根据要求和现有的调节阀资料,进行筛选和比较。
4.选择满足要求且性价比最高的调节阀型号。
结论调节阀的选型依据包括工作介质、工艺参数、工作条件和设备特性等方面。
在选型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合理的权衡和取舍。
正确选型的调节阀能够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调节阀型号。
建议收藏——调节阀选型方法总结
![建议收藏——调节阀选型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b18bad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d.png)
建议收藏——调节阀选型方法总结自动控制系统是通过执行器对被控对象进行作用的。
调节阀是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执行器。
调节阀直接与流体接触控制流体的压力或流量。
正确选取调节阀的结构型式、流量特性、流通能力;正确选取执行机构的输出力矩或推力与行程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计算错误,选择不当,将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使得自动控制系统产生震荡甚至不能正常运行。
因此,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调节阀的设计选型计算是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环节。
1调节阀结构形式的选择常用的调节阀结构形式有直通单座阀、直通双座阀、套筒阀、偏心旋转阀、蝶阀、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球阀,应当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结合不同结构形式阀门各自的特点,从调节性能、适用温度、适用口径、耐压、适用介质条件、切断差压、泄流量、压力损失、重量、外观、成本等方面对调节阀的结构形式进行选择。
对调节阀进行结构的选择时,要根据相应的管路及介质条件,按照如下优选顺序进行选择①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②蝶阀→③套筒阀→④单座阀→⑤双座阀→⑥偏心旋转阀→⑦球阀,只有当前一优选级别的阀门再某一方面不合适时,才考虑选择下一级类型的阀门。
注:关于调节阀的调节特性的评定调节阀的流量调节性能一般通过流量特性、可调比、小开度工作性能、Kv值和动作速度进行综合评价。
调节性能以其流量特性曲线进行衡定,一般认为等百分比特性为最优,其调节稳定,调节性能好,最利于流量压力调节。
而抛物线特性又比线性特性的调节性能好,快开特性为最不利于流量调节的流量特性。
因此在选用调节阀时,一般希望调节阀流量特性曲线为等百分比型。
可调比反映了调节阀的可调节流量范围,调节阀的可调比就是调节阀所能控制的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
可调比也称可调范围,以R来表示,即R=Qmax/Qmin,Qmax为调节阀的最大可控流量,Qmin为调节阀的最小可控流量。
一般认为R的值越大,则调节阀的可调节范围越。
调节阀选型指南
![调节阀选型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22f3373336c1eb91a375d8b.png)
调节阀选型指南之—弹簧范围的选择一、“标准弹簧范围”的错误说法应予纠正弹簧是气动调节阀的主要零件。
弹簧范围是指一台调节阀在静态启动时的膜室压力到走完全行程时的膜室压力,字母用Pr表示。
如Pr为20~100KPa,表示这台调节阀静态启动时膜室压力是20KPa,关闭时的膜室压力是100KPa。
常用的弹簧范围有20~100KPa、20~60KPa、60~100KPa、60~180KPa、40~200KPa…由于气动仪表的标准信号是20~100KPa,因此传统的调节阀理论把与气动仪表标准信号一致的弹簧范围(20~100KPa)定义成标准弹簧范围。
调节阀厂家按20~100KPa作为标准来出厂,这是十分错误的。
为了保证调节阀正常关闭和启动,就必须用执行机构的输出力克服压差对阀芯产生的不平衡力,我们知道对气闭阀膜室信号压力首先保证阀的关闭到位,然后再继续增加的这部分力,才把阀芯压紧在阀座上克服压差把阀芯顶开。
我们又知道,不带定位器调节阀的最大信号压力是100KPa,它所对应的20~100KPa的弹簧范围只能保证阀芯走到位,再也没有一个克服压差的力量,阀门工作时必然关不严造成内漏。
为此,就必须调整或改变弹簧范围,但是,把它说成“标准弹簧范围”就出问题了,因为是标准就不能改动。
如果我们坚持标准,按“标准弹簧范围”来调整,那么,它又怎么能投用呢?在现实中,却有许多使用厂家和安装公司;都坚持按“标准弹簧范围”20~100KPa来调整和验收调节阀,又确实发生阀门关不严的问题。
错误的根源就在此。
正确的提法应该是“设计弹簧范围”,是我们设计生产弹簧的零件参数。
工作时根据气开气闭还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我们称为工作弹簧范围。
仍以上述为例,设计弹范围20~100KPa,对气闭阀我们可以将工作弹簧范围调到10~90KPa,这样就有10KPa,作用在膜室的有效面积Ae 上;又如气开阀,有气打开,无气时阀关闭,此时克服压差靠的是弹簧的预紧力。
电动调节阀选型参数
![电动调节阀选型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d4aa9ed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8.png)
电动调节阀选型参数电动调节阀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控制设备,用于在工业过程中精确控制流体的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
选择合适的电动调节阀型号和参数对于保证工业过程的稳定和安全运行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电动调节阀选型的几个关键参数。
1.流量要求:工业过程中对流体流量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电动调节阀的流量系数(Cv值),该值表示单位时间内经过调节阀的液体流量。
根据工艺要求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Cv值,以确保调节阀能够满足所需的流量要求。
2.压力等级:不同工艺系统的压力要求也不同,因此需要选择符合工艺系统压力等级的电动调节阀。
常见的压力等级有PN16、PN25、PN40等,具体选型需考虑实际工艺系统的压力范围以及运行稳定性。
3.温度范围:电动调节阀要能够适应工业过程中的高温或低温环境,因此需要选择能够在所需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的调节阀。
此外,需要考虑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耐高温性能,以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阀门密封失效等问题。
4.响应速度:电动调节阀的响应速度直接影响到工业过程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较快的响应速度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流体参数的精确调节。
因此,在选型时需要考虑电动调节阀的执行机构类型、控制系统结构和控制软件的特性。
5.阀体材料:电动调节阀的阀体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强度。
常见的阀体材料有铸钢、不锈钢、铜合金等,根据工艺过程中的介质特性和腐蚀性选择合适的材料,以确保电动调节阀长期稳定运行。
6.密封性能:电动调节阀的密封性能直接影响着过程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选用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电动调节阀可有效避免泄漏问题,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
7.控制方式:电动调节阀的控制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主要包括开关型、调节型和反馈型等。
开关型可以实现简单的开关控制,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工艺过程;调节型则可以实现对流体参数的连续调节,精度更高;反馈型可以通过监测实际参数值与设定值的偏差来实现闭环控制,控制精度更高。
教你九招准确选择调节阀
![教你九招准确选择调节阀](https://img.taocdn.com/s3/m/8897e14ee518964bcf847c7c.png)
教你九招准确选择调节阀1、阀型的选择:(1)确定公称压力,不是用PMAX去套PN,而是由温度、压力、材质三个条件从表中找出相应的PN并满足于所选阀之PN值。
(2)确定的阀型,其泄漏量满足工艺要求。
(3)确定的阀型,其工作压差应小于阀的允许压差,如不行,则须从特殊角度考虑或另选它阀。
(4)介质的温度在阀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环境温度符合要求。
(5)根据介质的不干净情况考虑阀的防堵问题。
(6)根据介质的化学性能考虑阀的耐腐蚀问题。
(7)根据压差和含硬物介质,考虑阀的冲蚀及耐磨损问题。
(8)综合经济效果考虑的性能、价格比。
需考虑三个问题:A、结构简单(越简单可靠性越高)、维护方便、备件有来源;B、使用寿命;C、价格。
(9)优选秩序。
蝶阀-单座阀-双座阀-套筒阀-角形阀-三通阀-球阀-偏心旋转阀-隔膜阀。
2、执行机构的选择:(1)最简单的是气动薄膜式,其次是活塞式,最后是电动式。
(2)电动执行机构主要优点是驱动源(电源)方便,但价格高,可靠性、防水防爆不如气动执行机构,所以应优先选用气动式。
(3)老电动执行机构笨重,我们已有电子式精小型高可靠性的电动执行机构提供(价格相应高)。
(4)老的ZMA、ZMB薄膜执行机构可以淘汰,由多弹簧轻型执行机构代之(性能提高,重量、高度下降约30%)。
(5)活塞执行机构品种规格较多,老的、又大又笨的建议不再选用,而选用轻的新的结构。
3、材料的选择:(1)阀体耐压等级、使用温度和耐腐蚀性能等方面应不低于工艺连接管道的要求,并应优先选用制造厂定型产品。
(2)水蒸汽或含水较多的湿气体和易燃易爆介质,不宜选用铸铁阀。
(3)环境温度低于-20℃时(尤其是北方),不宜选用铸铁阀。
(4)对汽蚀、冲蚀较为严重的介质温度与压差构成的直角坐标中,其温度为30 0℃,压差为1.5MPA两点连线以外的区域时,对节流密封面应选用耐磨材料,如钴基合金或表面堆焊司特莱合金等。
(5)对强腐蚀性介质,选用耐蚀合金必须根据介质的种类、浓度、温度、压力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耐腐蚀材料。
调节阀的选择
![调节阀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f843220dd36a32d73758138.png)
调节阀如何选型调节阀依据什么选型,对从事仪表设计的人员来说不算什么,但对普通仪表维护人员来说,可能就不一定是很清楚了,下面对调节阀如何选型作一简单介绍,如有不对请批评指正,更希望大家踊跃发言,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调节阀的选型有两个步骤:一、由工艺提出相关要求和参数1、被控流体的种类液体、蒸汽或气体。
对于液体通常要考虑粘度的修正,当黏度过高时,其雷诺数下降,改变了流体的流动状态,在计算控制阀流通能力时,必需考虑粘度校正系数。
对于气体应该考虑其可压缩性。
对于蒸汽要考虑是饱和蒸汽还是过热蒸汽。
2、流体的压力、温度根据工艺介质的最大压力来选定控制阀的公称压力时,必须参照工艺温度条件综合选择,因为公称压力是在一定的基准温度下依据强度确定的,其允许工作压力必须低于公称压力。
例如,对于碳钢阀门,当公称压力为PN1.6MPa,介质温度为200℃时,最大耐压力是1.6MPa;当温度为250℃时,最大工作压力为1.5 MPa,当温度为400℃,最大工作压力只为0.7MPa。
对于压力调节系统,还要考虑其阀前取压、阀后取压和阀前后差压,再进一步选择阀的形式。
3、流体的粘度、密度和腐蚀性根据流体粘度、密度和腐蚀性选择不同形式的阀门以满足工艺的要求。
对高粘度、含纤维介质常用O型和V型球阀,对腐蚀性强的易结晶的流体常采用阀体分离性的阀体。
4、最小流量和最大流量根据流量方程式可知,流量大,流通能力也大,其阀门的口径也大,相应的价格也高。
选择流通能力过大的,是控制阀常在小开度状态,严重时会冲刷阀芯;流通能力过小,达不到工艺设计能力。
因此,在决定最大流量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设计人员经验。
一般情况下,取稳态的最大流量的1.15~1.5倍作为计算最大流量。
5、安全方面的考虑由于停电、风和阀门故障以及工艺操作异常因素,需要紧急停车,为此需要把阀门放到安全位置,即事故安全状态,事故开或事故关。
6、噪音水平由于阀门元件机械振动、阀的空化和闪蒸等因素引起噪音。
调节阀选型指南范文
![调节阀选型指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8ff39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8.png)
调节阀选型指南范文一、调节阀的工作原理调节阀是一种用来调节流体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的装置,根据被控介质的特性和系统需求,通过改变阀门开度来调节介质的流量。
调节阀通常由阀体、阀芯、执行机构等组成,其中阀芯是关键的组成部分,通过移动阀芯的位置来实现流量的调节。
二、调节阀选型要求1.流量要求:根据工程系统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流量范围,包括最小流量、额定流量和最大流量等参数。
2.控制精度:根据对流量控制的准确度要求,选择相应精度的调节阀。
3.压力要求:根据工程系统的压力范围确定所需调节阀的额定压力。
4.温度要求:根据被控介质的温度范围选择耐高温或耐低温的调节阀。
5.阀门材质:根据被控介质的性质,如酸碱性、腐蚀性等来选择合适的阀门材质。
6.使用环境:考虑调节阀安装位置、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选择适应环境的调节阀。
三、常用调节阀类型及其特点1.止回阀:用于防止介质倒流,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材质和结构形式的止回阀。
2.调节蝶阀:利用阀芯的旋转来改变阀口的大小,具有结构简单、流体阻力小等特点。
3.调节球阀:通过旋转球体来改变通道的截面积,适用于高粘度介质和关闭流体的系统。
4.调节膜阀:通过调节阀芯与执行机构之间的膜片来控制流量,具有响应速度快、流阻小等特点。
5.调节闸阀:通过上下移动阀芯来改变通道的截面积,适用于流量大的场合。
6.电动调节阀:通过电动机驱动阀芯的移动,适用于对流量精确控制的场合。
四、调节阀选型流程1.确定被控介质的流量要求和工作条件,如温度、压力等。
2.根据流量要求和控制精度,初步确定调节阀的类型。
3.根据介质性质,选择合适的阀门材质。
4.根据被控介质的温度范围,选择耐高温或耐低温的调节阀。
5.考虑使用环境因素,如安装位置、环境温度、湿度等,选择适应环境的调节阀。
6.根据选定的调节阀类型和要求,参考不同厂家的产品技术参数和性能曲线,进行具体选型。
7.选择合适的配件和附件,如执行机构、定位器、阀门位置传感器等。
简单调节阀选型
![简单调节阀选型](https://img.taocdn.com/s3/m/67ed9026e2bd960590c67709.png)
调节阀的选型1.1 选型应考虑的主要因素(1)要满足生产过程的温度、压力、液位及流量要求;(2)阀的泄漏及密封性要求;(3)阀的工作压差<需用压差;(4)对提高阀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考虑;(5)对阀动作速度、流量特性的考虑;(6)对阀作用方式和流向的考虑;(7)对执行机构型式、输出力矩、刚度及弹簧范围的考虑;(8)对材质及阀经济性的考虑(选型不当价格会相差3~4 倍)。
1.2 选型的一般原则在满足过程控制要求的前提下,所选的阀应尽量简单、可靠、价廉、寿命长、维修方便和备件来源及时可靠。
要尽力避免单纯追求好的结构、好的材质、多带附件,而忽略了对可靠性、经济性的考虑。
从可靠性观点来看,结构越简单,其可靠性就越高;材质选择过高,将造成不必要的价格投入。
1.3 选型应提供的工艺参数及系统要求(1)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正常流量时压差及切断时的压差。
(2)流体特性:腐蚀性、粘度、温度变化对流体特性的影响。
(3)系统要求:泄漏量、可调比、动作速度与频率、线性及噪音。
1.4 调节阀的分类及选择调节阀按结构特征大致可分为如下9大类:(1)直通单座调节阀:该阀应用最广,具有泄漏小、许用压差小、流路复杂、结构简单的特点,故适用于泄漏要求严、工作压差小的干净介质场合,但小规格阀(DN<20mm)也可用于压差较大的场合。
(2)直通双座调节阀:与直通单座调节阀相反,具有泄漏大、许用压差大的特点,故适用于泄漏要求不严、工作压差大的干净介质场合,选型时应注意该阀泄漏量大是否能满足过程控制要求。
(3)套筒阀:套筒阀分为单密封和双密封2种结构,前者类似于单座阀,适用于单座阀场合。
后者类似于双座阀,适用于双座阀场合。
套筒阀还具有稳定性好、装卸方便的特点,但价格比单、双座阀高50%~200%,还需专门的缠绕密封垫,是仅次于单、双座阀应用的较为广泛的阀。
(4)角型阀:节流型式相当于单座阀,但阀体流路简单,适用于泄漏要求小、压差不大的干净介质场合及要求直角配管的场合。
自控调节阀的选型方法
![自控调节阀的选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c7dd81cc22bcd126ff0c3e.png)
一、调节阀选择的原则
满足自控系统的要求 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二、调节阀口径计算
1,流量系数CV值计算
根据工艺参数,使用计算软件或计算公式计算出工况所需流量 系数CV值。 所必需的参数:阀前压力P1 ,阀后压力P2,体积流量或重量 流量,流体密度或比重,温度 。 注意: 所给出的压力要求注明是绝对压力(A)还是表压(G) A=G+1kgf/cm2 所给出的气体流量单位Nm3/h,m3/h
2,阀口径
– 在确定调节阀口径时,按工况所需流量系数CV值根据合适的开度 来选择合适的额定流量系数CV值。 CV:阀处于全开状态,两端压差为1磅/英寸2(7KPa)的条件下, 60°F(+15.6℃)的清水.每分钟通过阀的美加仑数 调节阀的开度值大致范围如下 最大开度:70%~90% 常用开度:40%~70% 最小开度:10% 流量特性线性情况下:40%~60%调节性能好 流量特性等百分比情况下:60%~80%调节性能好 对数情况下最大开度最好不要超过85% 线性情况下最大开度最好不要超过80% 最小开度如可能尽量选择在30%以上 -调节阀的口径还应该根据流体的流速极限和接管直径来进行验算
气动薄膜式执行机构
气缸式执行机构
滚动膜片式执行机构
十,附件
为了提高调节阀的性能或扩大使用范围调节阀上可选择多种附件。 附件的配套有两种情况: 1,由用户指定 2,由用户提出要求,制造厂选型配套 常用的附件有以下几种 电气阀门定位器、气动阀门定位器、电气转换器、空气过滤减 压阀、电磁阀、行程开关、阀位传送器、锁止阀、气动继动器、 储气罐、手轮机构等
A,流速 非压缩流体 为了防止流体高速流动时的冲击、振动和摩擦损耗,我们一般大致确定 以下入口极限流速。 口径 非闪蒸条件 闪蒸条件 单位m/s ≤2″ 10 5 2-1/2″--6″ 8 4 ≥8″ 6 3 闪蒸就是高压的饱和水进入比较低压的容器中后由于压力的突然降低 使这些饱和水变成一部分的容器压力下的饱和水蒸气和饱和水 液体内局部压强降低到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时,液体内部或液固交界面 上出现的蒸气或气体空泡的形成、发展和溃灭的过程。这种情况下液 体流动的基本定律就不再是正确的。 套筒阀、抗气蚀阀内件等形式阀门的流速极限允许在以上数据的1.5 倍以内。
调节阀选型指南
![调节阀选型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d4a2870a417866fb84a8e69.png)
调节阀选型指南调节阀选型指南1 调节阀结构型式的选择1.1 从使用功能上选阀需注意的问题1)调节功能①要求阀动作平稳;②小开度调节性能好;③选好所需的流量特性;④满足可调比;⑤阻力小、流量比大(阀的额定流量参数与公称通径之比);⑥调节速度。
2)泄漏量与切断压差这是不可分割、互相联系的两个因素。
泄漏量应满足工艺要求,且有密封面的可靠性的保护措施;切断压差(阀关闭时的压差)必须提出来(遗憾的是许多设计院的调节阀计算规格书中无此参数),让所选阀有足够的输出力来克服它,否则会导致执行机构选大或选小。
3)防堵即使是干净的介质,也存在堵塞问题,这就是管道内的不干净东西被介质带人调节阀内,造成堵卡,这是常见的故障,所以应考虑阀的防堵性能。
通常角行程类的调节阀比直行程类的调节阀防堵性能好得多,故以后角行程类的调节阀使用将会越来越多。
4)耐蚀它包括耐冲蚀、汽蚀、腐蚀。
主要涉及到材料的选用和阀的使用寿命问题,同时,涉及到经济性问题。
此问题的实质应该是所选阀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且价格合理。
如能选全四氟阀就不应该选全耐蚀合金阀;能选反汽蚀效果较好、结构简单的角形高压阀(满足两年左右使用寿命),就不应该选结构复杂、价格贵的其它高压阀。
5)耐压与耐温这涉及调节阀的公称压力、工作温度的选定。
耐压方面,如果只是压力高并不困难,主要是压差大会产生汽蚀;耐温方面,通常解决450℃以下是十分容易的,450~600℃也不困难,但到600℃以上时,矛盾就会突出;当温度在80℃时的切断类调节阀选用软密封材料通常是不可取的,应该考虑硬密封切断。
常用材质的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与公称压力的关系见下表5-1。
6)重量与外观此问题非常直观,一定是外观好、重量轻的阀受使用厂家欢迎。
这里要改变一种偏见,认为调节阀是个“老大粗”,重一点或外观差一点,没什么了不起。
现在我们十分重视它,从而提出了调节阀应该具有小型化、轻型化、仪表化的特征。
表5-1 常用材质的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与PN关系材料公称压力PN(Mpa)介质工作温度(℃)<120<200<250<300<350<400<425<450<475<500<525<550<575<600<625最大工作压力(MPa)铸铁1.61.61.51.4------------碳素钢4.04.04.03.73.33.02.82.31.8-------6.46.46.45.95.24.74.13.72.9-------22.022.022.020.218.016.114.112.79.8-------32.032.032.029.426.223.420.518.514.4-------1Crl8Ni9Ti4.04.04.04.04.04.03.02.72.42.11.91.71.41.10.80.56.46.46.46.46.46.44.44.24.03.83.53.43.22.92.62.222.022.022.022.022.022.016.514.813.211.510.59.37.76.04.42.732.032.032.032.032.032.024.021.619.216.815.213.611.28.86.44.0含钼不少于0.4%的钼钢及铬钼钢4.0----4.03.63.43.22.82.21.6----6.4----6.45.85.55.24.53.52.5----22.0----22.020.119.017.915.712.29.0----32.0----32.029.127.525.922.717.613.0----7)十大类调节阀的功能优劣比较:详见1-1表。
调节阀选型手册
![调节阀选型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7b9f24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5.png)
调节阀选型手册
一、简介
调节阀是流量调节装置,常用于工业生产中,在各类回路中调节介质的流量、压力和温度等参数。
调节阀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调节范围广等优点。
二、调节阀的选择
1. 工作环境: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调节阀。
例如,在高温、高压环境中需要选用耐高温、耐腐蚀的调节阀。
2. 流体介质:流体的属性对调节阀的选型也有影响。
例如,黏稠流体需要选用通道宽度大的调节阀,而易结晶的流体则需要选用特殊材质的调节阀。
3. 流量:调节阀的流量范围是选择时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流量范围越大的调节阀选型范围就越大。
4. 压力:工作压力也是调节阀选型的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工作压力越大的调节阀需要更加牢固的结构。
5. 温度:调节阀的工作温度范围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在高温环境中需要选择耐高温材质的调节阀。
6. 控制方式:调节阀的控制方式包括手动、电动、气动等多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三、总结
调节阀选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工作环境、流体介质、流量、压力、温度、控制方式等。
选型过程中需要严密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选择合适的调节阀,以达到预期的调节效果。
调节阀计算选型使用手册
![调节阀计算选型使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fad39fb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2.png)
调节阀计算选型使用手册
调节阀的选型使用手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调节阀的基本知识:介绍调节阀的工作原理、组成部分、分类等基础知识。
2. 选型步骤:详细介绍调节阀的选型步骤,包括确定流体参数、确定流量和压力范围、选择阀门类型等。
3. 流体参数计算:介绍计算流体参数的方法,包括流量、压力、温度等。
4. 阀门类型选择:介绍不同类型的调节阀,如蝶阀、截止阀、球阀等,以及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5. 阀门尺寸计算:介绍根据流量和压力确定合适的阀门尺寸的方法。
6. 阀门特性曲线:介绍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曲线以及不同特性曲线的应用场合。
7. 阀门配件选取:介绍调节阀的配件,如执行机构、定位器等的选择方法。
8. 安装维护说明:介绍调节阀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包括密封件更换、操作注意事项等。
9. 常见故障解决:介绍调节阀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如漏气、卡阀等。
10. 相关标准规范:附带相关的调节阀标准、规范和参考文献,供用户参考。
注意:不同厂家的选型使用手册可能会有些许差异,具体内容请参考厂家提供的手册。
调节阀的正确选型及注意事项
![调节阀的正确选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c3ca92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7.png)
调节阀的正确选型及注意事项调节阀是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的终端执行元件,工业过程连续生产自动控制系统中一般均需要用调节阀来控制过程生产中的各种工艺参数,来达到对流体的压力、温度、流量和液位等参数的调节,通常被人们称之为工业过程自动化生产中的“手和脚”。
它的应用质量直接反应在系统的调节品质上。
作为过程控制中的终端执行元件,人们对它的重要性较过去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调节阀应用的好坏,除产品质量和用户是否正确安装、使用与维护外,正确地计算选型十分重要。
由于计算选型的失误,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有的甚至无法投用的例子很多。
所以,用户及系统设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调节阀在现场的重要性,必须对调节阀的选型引起足够的重视。
调节阀选型的一般原则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所选的调节阀应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价格低廉、寿命长、维护方便等。
下面着重介绍调节阀阀型的选择和和附件的选择。
1调节阀阀型的选择调节阀的分类方法很多,目前国内和国际上通常采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结构、原理和作用划分,总共为9大类,即直通单座调节阀、直通双座调节阀、套筒调节阀、角形调节阀、三通调节阀、隔膜阀、蝶阀、球阀和偏心旋转阀,这九类产品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产品,通常也称为标准型产品,其它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改进而来的,称为特殊型产品。
1.1标准型调节阀的特点及正确选择1.1.1直通单座调节阀直通单座调节阀只有一个阀芯和一个阀座,容易实现严格的密封,可采用金属与金属的硬密封,或金属与聚四氟乙烯或其它复合材料的软密封,标准泄漏量为0.01%C(C是额定流量系数),允许压差小,流通能力小,比如DN10(单座调节阀的允许压差仅120kPa,流通能力仅为100< 流路复杂,结构简单,适用于泄漏要求严格、工作压差较小的干净介质的场合,但小规格的调节阀(D N 1 /2 、3/4 、20)亦可用于压差较大的场合,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阀之一,当进一步设计后,可作为切断阀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数 R 的计算公式 (英制)
R= 1000Q ……(A) Cv ⋅ Mcs
(公制)
R= 44000Q ……(A') Cv ⋅ Mcs
R= 46500Q ……(B) Cv ⋅ Mssu
R= 204600Q ……(B') Cv ⋅ Mssu
式中
Q = 最大流量 gpm(美加仑/分)
Q = 最大流量 m3/h
B-试验压力为阀的最大工作压差。
表2
阀座直径(mm)
20 25 40 50 65 8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ml/min
0.1 0.15 0.3 0.45 0.60 0.90 1.70 4.00 6.75 11.1 16.0 21.6 28.4
泄漏量
每分钟气泡数 —
P1-进口绝对压力(kgf/cm2 abs)
P2-出口绝对压力(lbs/in2 abs)
P2-出口绝对压力(kgf/cm2 abs)
ΔP=P1-P2 (lbs/in2 abs)
ΔP=P1-P2(kgf/cm2 abs)
(注:P1 和 P2 为最大流量时的压力)
公称通径的选择
调节阀公称通径选择,是由最大 Cv 值、最小 Cv 值、额定 Cv 值、可调范围以及调节阀是否有足够的调 节余量等因素来决定的。
调节阀常在小开度下工作,阀芯容易磨损,再从控制性能上考虑, 希望阀在 50~80%开度范围内工作。 3、 最小 Cv 值 调节阀的最小 Cv 值应在固有的可调范围之内,实际上大多数调节 阀控制流体时,随着开度的变化,阀上压差也相应的变化。开度 与流量之间的固有流量特性,变成了实际的流量特性,可调范围 也变小了。阀达到最小 Cv 值时,希望阀在 10~20%开度范围内工 作,如果要使阀在更小的开度范围内工作,应选择可调范围较大 的调节阀,或者改用一台大、一台小的调节阀,用这两台阀分程 控制流量。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出所要求的 Cv 值,应按下 列步骤进行: 1)ΔT<2.8℃(5°F)ΔPc=0.06×P1……(C)
ΔT>2.8℃(5°F) ΔPc=0.9(P1- Ps)……(D) 式中: ΔT = 在进口压力下的液体饱和温度与进口温度之差 ΔPc = 计算流量用的允许压差 (kgf/cm2) P1 = 进口绝对压力 (kgf/cm2 abs) Ps = 进口温度下液体的绝对饱和压力 (kgf/cm2 abs) 2)只有当公式(C)或(D)计算出的 ΔPc 小于调节 阀上的实际压差 ΔP 时,公式(1)或(1')必须用 ΔPc, 而不准用 ΔP。
调节阀
阀体组件 执行机构 附件
阀体 上阀盖 阀内组件
公称通径 公称压力、温度范围 法兰连接型式 材质 上阀盖型式 材质
阀座直径 流量特性 材质
图1
调节阀的选择 调节阀的选择 选择品种规格 写出规格书
工艺流体条件 调节仪表条件
流体名称;流量;进、出口压力; 全开、全关时压差;温度;比重; 粘度;泥浆等
Cv=
287 ΔP(P1 + P2)
Q G(273 + T)
Cv=
249P1
式中:Q-最大流量(ft3/h)(在 14.7psi abs、60°F条件下) 式中:Q-最大流量(m3/h)(在 760mmHg abs、15.6℃条件下)
G-比重(空气=1)
G-比重(空气=1)
T-流体温度(°F)
T-流体温度(℃)
G = 比重(水=1) P1 = 进口压力 P2 = 出口压力
kgf/cm2(最大流量时) kgf/cm2(最大流量时)
ΔP = P1- P2 注:上述公式只适用于流体流动呈紊流状态或雷诺数大的场合,流体接近层流或雷诺数较小的场合,上
述公式必须进行粘度修正。粘度修正要按粘度 修正曲线(雷诺数 R 的实测系数值)进行修正。
计算的结果。
闪蒸的比率:
X = i1 - i2 = Cp(T1 - T2)
r2
r2
式中:i1—进口(T1)下的焓(Kak/kg)
i2—出口压力P2饱和温度(T2)下的焓(Kak/kg)
r2—出口压力P2饱和温度(T2)下的潜热(Kak/kg)
Cp— T1 + T2 的液体比热,(Kak/kg) 2
气体计算公式
Mcs = 进口温度下液体运动粘度系数 cst
Cv = 没有修正过的 Cv
Mssu =进口温度下液体粘度 SSU(赛波特秒)
注:液体粘度≥200SSU,使用公式(B)或(B')计算;粘度<200SSU,请把 SSU 粘度单位换算成 cst 粘度
单位,再用公式(A)或(A')计算。
闪蒸修正
热力学认为:当饱和温度的热水或者接近饱和温 度的热水,流经调节阀节流口压力会降低,调节阀出 口处流出的水中可能会有水蒸气。在此流动条件下, 液体流动的基本定律就不再是正确的。所以计算调节 阀口径的传统方法也就不再适用。
调节阀的泄漏量标准
GB4213-1992
表1
泄漏等级
试验介质
试验压力
阀座最大允许泄漏量
Ⅰ
由用户与制造厂商定
Ⅱ
水、空气或氮气
A
Ⅲ
水、空气或氮气
A
5×10-3×阀额定容量,1/h 10-3×阀额定容量,1/h
Ⅳ
水
空气或氮气
A或B A
10-4×阀额定容量,1/h
Ⅳ–S1
水 空气或氮气
A或B A
5×10-4×阀额定容量,1/h
最大 Cv 值和最小 Cv 值是分别在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条件下计算出的两个数值。 1、 最大 Cv 值
鉴于额定 Cv 值有+20%和-10%的调节误差,建议等百分比特性的调节阀在 90~95%开度内的值作为最大 Cv 值,线性特性的调节阀在 80~90%开度内的值作为最大 Cv 值。 2、 常用 Cv 值
表示调节阀流量系数的其它符号及定义
Kv — 国际单位制(SI制)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 5~40℃的水,在 105Pa压降下,每小时流过调节 阀的立方米数。
注:Cv、Kv 之间的关系为: Cv=1.167Kv
粘度修正
液体粘度大于 100SSU(赛波特秒)或者大于 20CST(厘斯),计算所要求的 Cv 值应按下列次序进行粘 度修正。 1、 用公式(1)或(1')求出不考虑粘度影响的 Cv。 2、 用公式(A)和(B)或(A')和(B'),求出系数 R。 3、 从粘度修正曲线上,求出系数 R 相对应的 Cv 的修正系数。 4、 用这个修正系数乘以第一步求出的 Cv。 5、 然后,从 Cv 值一览表上,选取合适的调节阀口径。
(注:P1 和 P2 为最大流量时的压力)
其它蒸气计算公式
其它蒸气的计算公式,和水蒸气的计算公式相同。由此可得到
W
Cv=
V1 + V2 (英制)
89.6 ΔP
W
Cv=
V1 + V2 (公制)
1210 ΔP
注:当P2< P1 时,用 P1 代替△P,V2用与 P1 相对应的值。
2
2
2
式中:W-最大流量(lbs/hr)
除水以外的其它液体
对于水以外的其他液体,虽然也可以象水一样采
用“临界压差法”或“液体气体混合比重法”等,但
这两种方法必须已知液体的饱和压力或临界压力数
据。目前,仅局限于已知饱和压力或临界压力的几种
液体才采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其它液体一般不用这两
种方法。一般的计算方法是求出闪蒸的比率,然后分
别计算出液体和气体的 Cv 值,它们的计算之和作为
流量特性;作用型式;调节仪表 输出信号等
管道连接条件
公称压力;法兰连接型式;材料等 图2
调节阀口径和 Cv 值计算
决定调节阀口径应根据已知的流体条件,计算出必要的 Cv 值,然后根据调节阀的额定 Cv 值,选取合适 的调节阀口径。
Cv 值计算公式
Cv值是用来表示调节阀的英制单位流量系数。其定义是:阀处于全开状态,两端压差为 1 磅/英寸2(7kPa) 的条件下,60°F(+15.6℃)的清水,每分钟通过阀的美加仑数。
(英制)
1. ΔP< P1 时 2
2. ΔP≥ P1 时 2
(公制)
1. ΔP< P1 时 2
2. ΔP≥ P1 时 2
WK
Cv=
2.12 ΔP(P1 + P2)
Cv≥ WK 1.84P1
WK
Cv=
13.67 ΔP(P1 + P2)
Cv≥ WK 11.9P1
式中:W-最大流量(lbs/hr)
式中:W-最大流量(kg/hr)
1
2
3
4
6
11 27 45
–
–
–
–
注 1:每分钟气泡数是用外径 6mm、壁厚 1mm 的管子垂直进入水下 5mm~10mm 深度的条件下测得的,管端表面应光滑,无 倒角和毛刺。
增加了。因此应分ΔP<P1/2 和ΔP≥P1/2 两种情况加以讨论。
(英制)
(公制)
1. ΔP< P1 时 2
2. ΔP≥ P1 时 2
1. ΔP< P1 时 2
2. ΔP≥ P1 时 2
Q G(460 + T)
Cv=
963 ΔP(P1 + P2)
Q G(460 + T)
Cv=
835P1
Q G(273 + T)
缩小阀孔
单座阀、笼式阀及角阀等调节阀,同一个公称通径,设计了几组不同的缩小阀孔,它的流量系数比原来 的额定值小一档或小二档。笼式阀只需要更换套筒,单座阀只需要更换阀芯阀座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蝶阀、 三通阀等没有缩小阀孔的规格。
缩小阀孔的调节阀用于下列场合: 1) 从机械强度上考虑,(由管道应力引起)必须选用大尺寸的阀体; 2) 阀的流量系数今后有可能加大; 3) 降低大压差产生的噪音,或者增加阀体各部分的强度; 4) 渐缩管成本太高; 5) 阀体受闪蒸流体和高压差流体、气蚀破坏时,增大下流侧流出截面积,可减轻气蚀破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