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

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

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胆囊疾病(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样病变及胆囊癌等)的首选治疗手段[1],其中胆囊结石其发病率高(美国约10%,我国0.9%~10.1%)且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1]。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开展,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 [2,3]患者愈来愈多,引起普外科学界的重视。

PCS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的症状没有消失,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其发病率约10% ,30%,多于胆囊切除术后数周或数月内发生[4],女性多于男性,症状可由精神刺激、酒精、进油腻性食物等因素所诱发。

PCS又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上的PCS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包括胆系和胆系以外器质性病变以及无器质性原因的PCS;狭义上, PCS仅指目前检查手段不能发现胆系内外有器质性病变而临床症状又持续存在的非器质性PCS[2]。

对于器质性PCS,由于影像学检查的进步和内镜技术的发展,治疗并不困难[5,6]。

而功能性的PCS临床很难查明原因,有人认为与胆道功能失调[7]、肠粘连、胆囊床瘢痕形成或精神因素有关[8];其中腹泻的发病率较高,部分患者发展成顽固性腹泻,迁延不愈,转为慢性,治疗较为棘手[9]。

国内有报道观察了胆囊切除术后的138例患者发现105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约占所观察病例数的76%[10]。

国外最新一篇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CS难治性腹泻的发生率是17%[11]。

Fort等研究发现胆囊切除后,由于结肠段的排空加速从而缩短了消化道的转运时间,这一现象于术后早期即可出现,并可持续至少4年。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综合征可能是上述肠道运动显著变化的结果,而与胆汁酸的吸收不良可能关系不大[12]。

胆囊切除后胆囊功能突然中断,导致胆汁持续不断地流入十二指肠,胆囊与胃幽门的迷走-迷走放射弧破坏所致的幽门功能失调,空腹时胆汁在十二指内瘀积,返流进入胃破坏胃粘膜屏障碍。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肛 门停 止 排便 排气 , 部 X 线立 位 片 显 示 典 型 的肠 腹 梗 阻征 象 , 行剖 腹探 查术 见小 肠 脐部 切 口嵌 顿疝 , 无 肠 管坏 死 , 回纳修 补术 。 行 1 4 结果 . 本 组 3 例 胃肠功能 大多在术 后 7 Od 5 ~1
1 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3 . 6例 , 2 男 4例 , 1 女 2例 ; 年
El e l d ry Nu sn rig
Ke r s L p r s o i y wo d a a o c p c
Ch lc s e t my o e y t co
中图 分 类 号 : 4 3 6 R 7.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26 7 ( 0 0 1—2 10 1 0 —9 5 2 1 )41 7-2
早期 炎性 肠梗 阻 6例 , 能性 肠道 障碍 2 功 8例 。 1 3 方 法 术后 加 强对各 种 并存 慢性 疾病 的治疗 , .
旦 发现 胃肠 功能 紊 乱 征 象 , 理 工 作 中应 针 对 其 心 护
理 特征 , 予恰 当 的心理 护理 干 预 , 成 患者 积极 配 给 促 合 医护人 员 实施 早 期 功 能 锻 炼 等 康 复 治疗 , 进 患 促 者 早 日康 复 。 2 2 指 导 患者术 后 少进 食产 气 食物 , 证足 够 的蛋 . 保
KJ 0 9 5 ) 2 O O 8
白质 , 食油 腻食 物 。术 后第 1天进 流食 , 2天 给 少 第
予半 流食 , 量 多餐 , 日进 餐 5 少 每 ~6次 , 多选 用高 蛋
作者简介 : 菊玲 ( 9 5 ) 女 , 士 , 师 , 管 护 师 , 徐 17 一 , 硕 讲 主 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有哪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等胆囊疾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术后患者康复时间相对较短。

术后护理对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同样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

一、术后患者的卧床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数小时甚至数天,以减轻腹部的不适感。

这个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床铺整理得干净整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受凉。

要帮助患者翻身、改变体位,预防压疮的发生。

还需注意观察患者的手术部位是否有渗血渗液、红肿等异常症状,及时处理和报告。

二、术后患者的饮食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术后最初24小时,患者不能饮食,需要进行禁食。

之后患者可以逐渐恢复饮食,但需要遵守医生或护士的指导,选择易消化、不油腻的食物,并尽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中还需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促进伤口愈合。

三、术后患者的洗浴护理在术后休息的数天内,患者需要注意卫生清洁。

患者不能进行全身淋浴或浸泡泡澡,但可以进行局部清洁,利用湿毛巾或湿纸巾擦洗身体,保持清洁卫生。

并且需要定时更换内裤及床单,预防感染的发生。

四、术后患者的伤口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手术切口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且保持干燥清洁。

术后伤口出现疼痛、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处理并进行护理医嘱。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伤口的消毒处理,预防伤口感染的发生。

需要定期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及时向医护人员进行汇报。

五、术后患者的情绪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但对于一些患者来说,术后依然可能出现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关心患者的情绪,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和恢复的挑战。

六、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锻炼。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和医嘱,制定合理的康复锻炼计划,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的原因分析

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的原因分析

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的原因分析在外科手术之后,胃肠功能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这一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进程,还可能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成本。

了解手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一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手术创伤本身是导致胃肠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

手术过程中,无论是切口的大小、组织的切割与牵拉,还是器官的暴露和操作,都会对腹腔内的组织和器官造成直接的损伤。

这种创伤会引发局部的炎症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这些炎症介质会影响胃肠道的神经调节、血液循环以及肌肉的收缩功能,从而导致胃肠蠕动减缓、消化液分泌减少,最终引起胃肠功能障碍。

麻醉药物的使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麻醉药物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包括胃肠道的自主神经系统。

这可能会干扰胃肠道的正常节律性收缩和蠕动,使得食物在胃肠道内的推进速度变慢。

此外,某些麻醉药物还可能影响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导致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进一步影响其功能。

手术前后的禁食和禁水也会对胃肠功能产生影响。

在手术前长时间的禁食禁水会导致胃肠道处于空虚状态,胃肠道的黏膜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萎缩,分泌功能下降。

而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仍需要禁食禁水,这使得胃肠道得不到食物和液体的刺激,蠕动功能难以恢复正常。

术后的疼痛也是导致胃肠功能障碍的一个因素。

剧烈的疼痛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从而抑制胃肠道的神经冲动传导,减少胃肠道的蠕动。

同时,患者为了避免疼痛,往往会减少活动,长期卧床,这也不利于胃肠道的蠕动和排空。

电解质紊乱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手术过程中的失血、失液以及术后的补液不当,可能会导致体内钾、钠、钙等电解质的失衡。

例如,低钾血症会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和收缩力,导致胃肠蠕动减弱;低钠血症则会影响胃肠道的神经传导和液体分泌,进而影响胃肠功能。

腹部手术后,腹腔内的粘连也可能引发胃肠功能障碍。

手术造成的创伤和炎症反应会导致腹腔内的组织粘连,限制了胃肠道的正常活动,影响其蠕动和排空功能。

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

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

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作者:毕建钢余小舫李晓军鲍世韵刘嘉林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8期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胆囊疾病(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样病变及胆囊癌等)的首选治疗手段[1],其中胆囊结石其发病率高(美国约10%,我国0.9%~10.1%)且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1]。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日益成熟和广泛开展,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 [2,3]患者愈来愈多,引起普外科学界的重视。

PCS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原有的症状没有消失,或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症状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其发病率约10% ~30%,多于胆囊切除术后数周或数月内发生[4],女性多于男性,症状可由精神刺激、酒精、进油腻性食物等因素所诱发。

PCS又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上的PCS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包括胆系和胆系以外器质性病变以及无器质性原因的PCS;狭义上, PCS仅指目前检查手段不能发现胆系内外有器质性病变而临床症状又持续存在的非器质性PCS[2]。

对于器质性PCS,由于影像学检查的进步和内镜技术的发展,治疗并不困难[5,6]。

而功能性的PCS临床很难查明原因,有人认为与胆道功能失调[7]、肠粘连、胆囊床瘢痕形成或精神因素有关[8];其中腹泻的发病率较高,部分患者发展成顽固性腹泻,迁延不愈,转为慢性,治疗较为棘手[9]。

国内有报道观察了胆囊切除术后的138例患者发现105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约占所观察病例数的76%[10]。

国外最新一篇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CS难治性腹泻的发生率是17%[11]。

Fort等研究发现胆囊切除后,由于结肠段的排空加速从而缩短了消化道的转运时间,这一现象于术后早期即可出现,并可持续至少4年。

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综合征可能是上述肠道运动显著变化的结果,而与胆汁酸的吸收不良可能关系不大[12]。

胆囊切除后胆囊功能突然中断,导致胆汁持续不断地流入十二指肠,胆囊与胃幽门的迷走-迷走放射弧破坏所致的幽门功能失调,空腹时胆汁在十二指内瘀积,返流进入胃破坏胃粘膜屏障碍。

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消化功能紊乱腹胀腹泻用药指导

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消化功能紊乱腹胀腹泻用药指导

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针对性用药胆囊良性疾病是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主要包括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PLG)、胆囊炎、胆囊腺肌症等,可并发胆总管结石、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结石性肠梗阻、Mirrizi 综合征、胆肠内瘘等。

目前胆囊切除术为胆囊良性疾病的常见外科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①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SOD)相关性胆源性腹痛,②术后消化功能紊乱相关性腹胀、腹泻等。

那么,针对并发症如何用药呢?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SOD)SOD是一种累及 Oddi 括约肌的良性、非结石性病变,胆源性腹痛主要因胆管 SOD 造成。

SOD 确诊后轻型者可药物治疗。

1、钙通道拮抗剂匹维溴铵是作用于消化道局部的高选择性钙通道拮抗剂,可消除肠平滑肌的高反应性,并增加肠道蠕动能力,同时对胆道口括约肌有松弛作用。

其能通过阻滞 Oddi 括约肌钙离子通道,有效抑制Oddi 括约肌痉挛,促进胆囊排空,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性,且能显著降低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压力。

匹维溴铵无抗胆碱活性,不引起十二指肠反流,不影响下食管括约肌的压力。

其对心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亲和力很低,不会引起血压变化,无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可引起胃肠道紊乱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便秘、吞咽困难,皮肤反应如皮疹、瘙痒、荨麻疹、红斑,及口干,超敏反应。

2、胃肠动力调节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伊托必利,5-HT4 受体激动剂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西尼必利,阿片受体激动剂如曲美布汀。

可加速胃排空或增强肠道运动,降低内脏高敏感,还能减少胆汁、胃酸反流,改善消化不良等症状,也可发挥止吐等作用。

曲美布汀是一种调节胃肠运动的阿片类调节剂,可减轻腹痛症状。

可致口渴、腹鸣、腹泻、便秘、口内麻木感、心动过速、眩晕、困倦、头痛等。

3、硝酸酯类药物血管扩张剂,如单硝酸异山梨酯,可通过抑制括约肌收缩,降低 SO 压力,解除 SO 痉挛。

可引起搏动性头痛、面部潮红、升高眼内压与颅内压、低血压、心率加快、皮疹、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长期大剂量)等。

胆囊切除术后康复护理科普之-胃肠护理篇

胆囊切除术后康复护理科普之-胃肠护理篇

胆囊切除术后康复护理科普之-胃肠护理篇胆囊切除术是胆道外科最常见的手术,其术适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癌等疾病。

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就是所谓的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瘢痕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的特点,由于麻醉、术中暴露、牵拉等,术后患者胃肠功能一般都会出现暂时性麻痹状态,导致肠蠕动的减弱或者消失引起腹胀、胃胀等症状。

重度腹胀的患者会导致膈肌上升引起运动受到限制,出现呼吸困难,下腔静脉回流受阻等临床表现,故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直接影响患者总体恢复的好坏。

一、肝胆相照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医学知识:胆囊和胃属于消化系统,肝脏和胆囊属于肝胆系统。

帮助人体消化的胆汁不是胆囊分泌的,而是由肝脏合成和分泌的。

胆囊的功能主要是储存和浓缩胆汁。

肝脏每天分泌800-1000ml的胆汁,胆汁大部分经胆管排入肠道内,只有一小部分流入胆囊进行储存和浓缩。

胆汁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成分有卵磷脂、胆盐、胆固醇、胆色素(不含消化酶)等,参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是胆盐。

在人体进食的时候,胆囊发生收缩,将储藏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可见,胆囊就像一个蓄水池,集中排入一定量的胆汁入肠道,对消化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在胆囊切除后,由于没有浓缩的胆汁,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会造成影响,从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因此,促进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十分重要。

二、胃肠道的功能1.消化功能:消化功能是胃肠道的主要功能,对人体吃进去的食物进行消化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在各种胃肠消化酶的作用下,逐步被分解成让机体更容易的吸收营养物质,以此来提供机体日常所需要的能量。

2.免疫功能:大多数人都以为免疫功能是由免疫细胞维持的,然而并不是,肠道是身体上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黏膜上皮组织分泌大量粘液附着在肠腔内壁,肠上皮细胞分泌多种抗菌肽,几乎所有的病菌都是在肠道里被消除免疫掉的。

同时作为最大的消化器官和排毒器官,供给人体所需的养分都是来自于肠道的吸收。

腹部术后肠胃紊乱护理措施

腹部术后肠胃紊乱护理措施

一、概述腹部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肠胃功能紊乱的情况,如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因此,加强腹部术后肠胃紊乱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腹部术后肠胃紊乱的护理措施。

二、护理措施1. 术前护理(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手术及术后肠胃功能紊乱的原因,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调整饮食:术前1-2天,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减少肠道负担。

(3)术前肠道准备:术前1天给予患者清洁肠道,如口服泻药、灌肠等,以减少术后肠胃功能紊乱的发生。

2. 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饮食护理:术后初期,给予患者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促进肠胃蠕动: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

可给予患者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

(4)心理护理:术后患者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药物护理:根据医生嘱托,给予患者抗恶心、止吐、促进肠胃蠕动等药物,缓解肠胃功能紊乱症状。

3. 并发症护理(1)便秘:给予患者高纤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适当活动,必要时使用开塞露、缓泻剂等。

(2)腹泻:给予患者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必要时使用止泻药物。

(3)肠梗阻:密切观察患者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如出现肠梗阻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

4. 家庭护理指导(1)饮食指导: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活动指导: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

(3)药物指导: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如抗恶心、止吐、促进肠胃蠕动等药物。

(4)心理指导: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有哪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该手术可以缓解胆囊结石等胆道疾病的症状。

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措施。

一、术后休息手术后需要严格的卧床休息,避免剧烈体力活动,至少要卧床休息24小时。

此时,患者需要保持平躺的姿势,不要采取侧卧或坐起的姿势。

二、及时饮食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品为主。

在手术的第二天开始,患者可以逐渐增加饮食量。

建议饮食分6次进食,每次食量不宜过多。

少量多餐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排气消肿,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

三、医生观察手术后24小时内,需要医生对患者进行24小时监护。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出血、腹腔积液、肠鸣音等情况,以确保患者稳定的健康状态。

四、口腔护理术后患者由于不能及时饮食,容易口渴。

为了满足其渴望,可以给患者清洁的泉水或淡盐水饮用。

为防止口腔卫生问题,术后可以用盐水漱口,以预防口腔炎症等情况。

术后患者需要在术后一周内定期更换敷料,在更换敷料时,需要注意手部清洁卫生,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另外,在患者恢复期间,应该避免长期处于潮湿和受压迫的状态,避免瘙痒和敷料剥落。

六、注意排放气体在术后24小时内,患者因麻醉药物等原因,肠胃功能不良,容易产生胃肠道胀气。

更换便袋后,要贴实便袋,防止气体泄漏。

如有排放气体需要,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如厕。

七、定期随访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随访,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一次随访。

在随访过程中,医生会对患者的口腔、胃肠胀气、输尿管和胆囊等内脏系统进行检查和监视。

总之,患者在术后需要严格按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休息、口腔和切口护理、同时需要定期随访。

这样才能确保手术后的恢复和健康。

谈一谈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与护理

谈一谈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与护理

谈一谈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与护理腹腔镜胆囊手术主要有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但是,与普通开腹手术不同的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由于时间缩短且伤口细小,呼吸道扩张不足或是泌尿系统感染静脉炎等情况很少发生,但不排除会产生并发症,例如:胆汁泄漏;胆管阻塞;残存胆总管结石;伤口感染等。

其中,最常见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就是胃肠道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等。

那么,为什么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呢?发生了恶心、呕吐等症状该如何处理呢?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原因?1、患者个人因素(1)临床研究显示,胆囊切除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症状者女性多于男性,且症状比男性更严重,其症状与女性月经周期激素浓度有一定的关系,在月经周期第2至3周时促性腺激素与黄体酮浓度升高,恶心呕吐的症状较严重。

(2)肥胖的患者在麻醉时脂溶性麻醉药会囤积在脂肪组织当中,随后释放较缓慢,使得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会有不良反应发生,肥胖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较消瘦患者要严重。

(3)若患者日常有晕船、晕机以及晕车症状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会比普通人高。

(4)患者术前紧张、焦虑就会呼吸加快,不自主吸入大量空气,使得胃肠道上部有所膨胀,造成胃肠积气,影响胃肠蠕动,当胃肠蠕动减慢时会导致恶心呕吐的现象。

(5)当患者胃排空延迟时会增加恶心呕吐的几率,术前没有禁食或者术后清醒后较长时间禁食都会导致患者发生呕吐症状。

2、手术因素(1)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直接影响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疼痛感越强烈,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就越高。

(2)手术时间也会影响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手术时间长患者就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对腹腔造成了刺激,对胃肠造成机械性压迫,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的几率。

(3)术后首次进食或者大量饮水也会发生恶心呕吐,此外,运动或者低血压也会造成恶心呕吐的症状。

3、麻醉用药因素患者手术使用的麻醉药物对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反应也有一定的影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护理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

方法:采用历史对照,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51例干预组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评价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腹部不适主诉发生率。

结果:干预组在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上均较对照组有所缩短(P<0.05)。

干预组腹部不适主诉发生率为21.6%,较对照组较的44.7%为低(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进一步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

标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胃肠功能紊乱;护理;干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最为成熟的微创手术之一,由于它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已经成为目前治疗胆囊疾患的金标准[1]。

虽然LC手术较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的情况要小的多[2],但部分LC患者仍会被术后的胃肠功能紊乱所困扰,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

LC术后的胃肠功能紊乱较少引起关注,同时又具有本身的特点。

本研究针对本院的LC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10月在本院行胆囊切除的良性胆囊疾病患者98例,男37例,女61例,年龄为32~63岁,平均年龄(46.9±8.1)岁。

患者术前均经B超或CT确诊,术后病理证实。

患者纳入研究标准:①近半个月内无急性胆囊炎发作;②既往无黄疸、肝炎及严重肝硬化;③无腹腔严重感染和腹膜炎;④无重度出血倾向;⑤术前肝功能、肾功能正常;⑥术前3 d没有使用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术前1 d常规服用清肠剂。

1.2 护理方法2010年6月前入选患者共47例,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2010年6月后入选患者共51例,给予有针对性的LC胃肠功能紊乱护理干预方案(干预组)。

浅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浅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浅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疼痛是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疼痛剧烈则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丘脑一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强,可影响为机体免疫力和身心康复。

文献报道,外科择期手术中有755%的患者担心手术疼痛,有50%以上的患者术后72h仍疼痛不止,严重影响患者临床治疗和生存质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明显优势,降低手术应激引起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障碍,但疼痛仍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主要不适症状。

因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入组标准:①具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症;②良性胆囊疾病,近半个月内无急性胆囊炎发作;③无腹腔严重感染和腹膜炎;④术前3d没有使用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⑤无药物及酒精依赖史;⑥能进行有效沟通,同意进入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可能存在胆囊或胆管癌;②有黄疸、肝炎及严重肝硬化病史;③出血倾向或血液病者;④化脓性胆管炎、腹腔严重感染或合并急性胰腺炎;⑤具有非手术原因所致疼痛。

1.2一般资料:2022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集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7例,按照入院的单双号顺序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

观察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21~72岁,平均3584935岁。

受教育年限6~21年,平均1253467年。

疾病类型:非结石性胆囊炎18例、胆囊息肉16例、胆囊结石10例。

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4~70岁,平均3527912岁。

受教育年限6~20年,平均1214460年。

疾病类型:非结石性胆囊炎17例、胆囊息肉15例、胆囊结石11例。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n。

音乐疗法可以分散患者注意力,有效减少患者对疼痛的感觉强度,减轻焦虑和抑郁缓解疼痛。

⑤活动干预。

术后麻醉清醒后,可进行床上躯体活动,经常变换体位;术后6~12h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无明显不适可在病房内活动,活动量逐渐增大。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与护理探讨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与护理探讨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与护理探讨发表时间:2017-08-01T16:56:05.3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2期作者:白荣[导读] 所以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促进胃肠功能迅速恢复,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陕西铜川 727100)【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与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选取8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2例,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为水电解质失衡、疼痛、营养不良、被动体位和高压气腹等,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排便时间等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水电解质失衡、疼痛、营养不良、被动体位和高压气腹因素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主要诱发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饮食、运动、腹部按摩和病情观察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胃肠功能紊乱;原因;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164-02 为了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有效预防该症的发生,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我院随机选取了84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进行研究,所有入选者均符合如下纳入标准:①年龄均≥60岁;②均经B超和CT检查确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③临床资料完整;④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紊乱;⑤均知情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及中医护理进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及中医护理进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及中医护理进展【摘要】胃肠道功能紊乱是腹部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腹部手术方式之一,患者由于手术创伤、术中充入CO2、全身麻醉等因素的影响,常出现以下一系列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胃肠动力下降、胃肠道蠕动减弱或消失、腹部膨隆、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以上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统称之为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术后一旦发生胃肠功能紊乱,轻则需要通过禁食禁饮、胃肠减压、静脉营养等治疗,易导致患者术后营养摄入不足而出现营养功能障碍;重则引起腹腔内压力增高,继而并发感染、伤口迁延不愈、肠粘连、肠梗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加重患者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负担与患者经济负担。

本研究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浅析及中医护理作一综述。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胃肠道功能紊乱;中医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护理方式,中医护理方式是以循证医学为根据,参考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理念,经过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不懈探索与实践得出的。

该护理模式的开展主要针对一种具体的某个手术或者病种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结合手术或者疾病的特点对护理顺序以及工作实践进行科学安排,使护理向科学化、标准化迈进[1]。

通过对护理工作全程的质量监控,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护理工作水平,另一方面可给予患者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成本。

中医护理方案主要为对某一种特定的住院患者所制定的护理模式,从时间出发,从患者的起居作息、穴位按摩、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

以护理内容为轴,将循证医学与全面护理进行结合,持续改进护理方案。

1、概念及流行病学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胃肠功能未能按期恢复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指小肠动力在术后24h内,胃动力在术后24h-48h内,结肠动力在48h-72h内未能恢复正常生理;国外学者将其称为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是术后因胃肠道未按期恢复导致的非机械性和麻痹性肠梗阻的一组综合征统称;国内学者统称其为术后炎性肠梗阻(Postoperativeileus,POI)。

胆囊切除术后如何调理肠道功能

胆囊切除术后如何调理肠道功能

胆囊切除术后如何调理肠道功能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疾病的常见方法,但术后可能会对肠道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了解如何调理肠道功能对于术后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胆囊切除术后肠道功能会受到影响。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关键作用。

当胆囊被切除后,胆汁的分泌和排放变得不够规律和集中,这可能导致消化脂肪的能力下降,进而引起一些肠道问题,如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

那么,胆囊切除术后该如何调理肠道功能呢?饮食调整是关键。

术后的初期,饮食应该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逐渐从流食、半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

在恢复正常饮食后,要注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避免食用过多的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富含高脂肪的食物。

可以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对于肠道功能的调理非常重要。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全谷物、蔬菜(如芹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以及豆类都是很好的膳食纤维来源。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术后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时,不宜一下子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以免引起腹胀等不适。

少食多餐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一次进食过多可能会加重肠道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

将每天的食物分成 5-6 餐,可以减轻肠道的压力,有助于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除了饮食,适当的运动对于肠道功能的恢复也有帮助。

术后身体状况允许时,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

散步、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增强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每天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建议每天饮用 1500-2000 毫升的水。

水分可以使大便变得柔软,更容易排出,预防便秘。

同时,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建立良好的肠道生物钟。

此外,情绪对肠道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压力、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处理LC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但同时也有胆道损伤、胆漏、出血、胆总管内残留结石、内脏热损伤等并发症。

我院于2021年4月引进该项技术,至2021年6月间进行手术57例,部分病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及时处理,效果良好。

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手术准备情况①术前对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情况,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及传染病、出血、凝血功能测定,心电图,胸片等进行了全面检查。

②完善胃肠道准备:术前一天应进流食,不宜进易产气饮食,如牛奶、豆浆、奶粉等,术前晚10时后开始禁食水,术前30min留置胃管。

该手术不涉及胃肠道,但下胃管可防止胃肠胀气而影响手术术野的暴露,另可吸除胃内容物,防止麻醉引起的呕吐而致误吸或窒息。

③按腹部手术备皮,术前患者洗澡或腹部皮肤清洗干净,以预防或减少切口感染,但备皮要注意保护皮肤的完整性,否则适得其反。

1.2手术完成情况本组病例共57例,男34例,女23例,年龄18-75岁,平均40岁。

其中3例胆囊息肉,2例慢性胆囊炎,52例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

其中1例因粘连严重中转开腹手术,余56例均手术顺利完成。

1.3术后一般处理患者术后苏醒后返回病室,均给予去枕平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予流量吸氧2-6h。

术后6h让患者取半卧位,坐位,适时可上床边活动,以增加肺通气量,减少肺并发症,也可促进胃肠蠕动,可避免排尿困难。

术后12h允许患者进水、流质饮食至半流食。

无腹胀、恶心可进低脂饮食,先以少量为宜,渐改为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观察有无腹痛、压痛、肌紧张等体征,如腹痛剧烈,压痛、肌紧张明显,要密切监测,考虑胆汁漏或出血的可能。

必要时给予患者补液,适当应用抗生素。

1.4并发症发生上述手术病例术后发生胆道损伤2例,恶心呕吐23例。

2原因分析与处理2.1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23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

手术后出现肠胃不适的原因及调理建议

手术后出现肠胃不适的原因及调理建议

手术后出现肠胃不适的原因及调理建议手术,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

然而,手术后却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其中肠胃不适较为常见。

这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术后的康复进程。

那么,手术后为什么会出现肠胃不适呢?又该如何进行调理呢?一、手术后出现肠胃不适的原因1、麻醉药物的影响手术中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如全身麻醉药,可能会对胃肠道的蠕动和神经功能产生抑制作用。

这会导致肠胃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引起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性的操作,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

在应激状态下,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这些激素可能会抑制胃肠道的运动和消化功能。

此外,手术切口的疼痛也会影响腹部肌肉的收缩,进而影响肠胃的正常蠕动。

3、术后卧床和活动减少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活动量大幅减少。

缺乏运动使得胃肠道的肌肉力量减弱,蠕动减缓,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

4、饮食调整不当术后的饮食恢复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如果过早地进食过多、过快,或者食用了不易消化的食物,都会给肠胃带来负担,引起肠胃不适。

5、肠道菌群失调手术和术后使用的抗生素可能会破坏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导致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

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引发腹泻、腹痛等症状。

6、心理因素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因为对手术结果的担忧、疼痛等原因而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这些心理因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导致肠胃不适。

二、手术后肠胃不适的调理建议1、饮食调理(1)循序渐进术后饮食的恢复应遵循从流食、半流食到软食、普食的逐步过渡原则。

一般在术后 1-2 天内,先给予少量的清水或米汤;待肠胃功能逐渐恢复后,再逐渐增加饮食的量和种类。

(2)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多选择清淡、细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鱼肉等。

68 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68 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68 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摘要】目的:分析引起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紊乱的常见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收集68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相关资料,按照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饮食、心理、运动等多个方面的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肛门排便时间。

结果:观察组腹胀腹痛82.4%,便秘20.6%,腹泻2.9%,恶心47.1%,呕吐32.4%;对照组腹胀腹痛97.1%,便秘35.3%,腹泻8.8%,恶心85.3%,呕吐94.1%。

观察组的腹痛腹痛,便秘,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缩短(P<0.05)。

结论:手术刺激、胃肠道功能减退是引起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率,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关键词】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胃肠道功能紊乱;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79-01 腹腔镜手术虽然很大程度减少了操作对胃肠道的刺激,但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刺激因素仍然持续存在,故而术后患者胃肠道不适问题亟须解决[1]。

我院对6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观察,总结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8例临床资料,男37例,女31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68.7±10.3)岁。

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0例,胆囊息肉19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4例,萎缩性胆囊炎5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 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5-09-30T15:49:59.1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4期供稿作者:唐敏
[导读]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省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我院对6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观察,总结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唐敏(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省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 214000)
【摘要】目的:分析引起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紊乱的常见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收集68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相关资料,按照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饮食、心理、运动等多个方面的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发生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肛门排便时间。

结果:观察组腹胀腹痛82.4%,便秘20.6%,腹泻2.9%,恶心47.1%,呕吐32.4%;对照组腹胀腹痛97.1%,便秘35.3%,腹泻8.8%,恶心85.3%,呕吐94.1%。

观察组的腹痛腹痛,便秘,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缩短(P<0.05)。

结论:手术刺激、胃肠道功能减退是引起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的重要因素,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率,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关键词】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胃肠道功能紊乱;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
7165(2015)14-079-01
腹腔镜手术虽然很大程度减少了操作对胃肠道的刺激,但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刺激因素仍然持续存在,故而术后患者胃肠道不适问题亟须解决[1]。

我院对6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观察,总结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住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8例临床资料,男37例,女31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68.7±10.3)岁。

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0例,胆囊息肉19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4例,萎缩性胆囊炎5例。

按照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入院后行健康宣教,术后禁食、补液、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等,酌情给予胃肠功能动力药或肠功能调节剂等,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1)认知干预。

术前详细讲解术后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的原因,并告知患者如何配合护理能够避免或减轻这些问题,以免患者过分恐惧。

(2)饮食干预。

术前规范食谱,以易消化、富含蛋白且不易产气的食物为主。

术前8h禁水、禁食,为手术做好预备。

术后6h逐渐进食,以流食为主。

待24h后给予低脂肪、低糖分、高热量、高蛋白、半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

每日鼓励患者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3)心理干预。

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了解其内心想法与心理状态。

与患者积极沟通,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

(4)运动干预。

术后麻醉清醒后辅助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定时变换体位。

术后6~12h后鼓励患者下床,在家属或护士的帮助下逐渐活动,活动量需以患者耐受为准。

1.3 胃肠功能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胃肠功能紊乱分析观察组腹胀腹痛82.4%,便秘20.6%,腹泻5.9%,恶心47.1%,呕吐32.4%;对照组腹胀腹痛97.1%,便秘35.3%,腹泻5.9%,恶心85.3%,呕吐94.1%。

观察组的腹痛腹痛,便秘,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分析例(%)分
3 讨论腹腔镜手术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手术在腹腔镜直视下完成,最大程度减少腹腔暴露时间,并避免手术器械与胃肠道的反复接触,减轻了对胃肠道的损伤和干扰,有利于胃肠功能的保护。

本资料中,全部患者腹胀腹痛61例发生率89.7%,便秘27.9%,腹泻5.9%,恶心66.2%;呕吐63.2%。

主要原因为麻醉期间患者胃肠道处于麻痹状态,而老年患者的机体状态不佳、代谢差,再加之胃肠道各项功能已经减退,因此麻醉后胃肠道功能或恢复延迟或长时间处于肠麻痹[2]。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有学者认为,手术后早期运动、进食能够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的刺激,增加胃肠蠕动和分泌,促进消化道的血液循环,并有效促进胃肠道内容物的排出。

早期适量的运动可改善植物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张力。

术后的运动锻炼与心理健康可相互调护,缓解患者精神压力,保持欢愉的情绪,促进全身各系统功能的恢复[3]。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
短(P<0.05)。

由此可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良好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腹痛腹胀、腹泻、呕吐、恶心等的发生率,促进老年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1] 徐菊玲.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271~1273.[2] 刘海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09).[3] 周碧英,李红.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6):1012~1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