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规划中耕地保护目标选择分析
县局耕地保护下一步工作计划
![县局耕地保护下一步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acd356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c.png)
县局耕地保护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引言耕地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当前,我县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非法占用耕地等问题。
为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确保我县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坚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2.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提升,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3.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非法占用耕地行为。
4. 推广耕地保护先进技术和经验,提升耕地保护水平。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一)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1. 健全耕地保护法规体系。
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修订完善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措施,确保耕地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 建立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将耕地保护任务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耕地保护责任,确保耕地保护目标落到实处。
3. 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力度。
加大对非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处理违法案件,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二)加强耕地质量监测与提升1. 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
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定期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和评价工作,全面掌握我县耕地质量状况。
2. 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
针对我县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耕地质量提升方案,通过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等措施,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3.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对耕地的污染。
(三)严格耕地用途管制1. 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农业用地需求。
2. 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占用的耕地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
3. 强化临时用地管理。
规范临时用地审批程序,加强临时用地监管,防止临时用地长期占用或改变用途。
耕地概念与新一轮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区划定
![耕地概念与新一轮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区划定](https://img.taocdn.com/s3/m/13b3aad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3.png)
耕地概念与新一轮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区划定作者:黄晓宇来源:《西部资源》2020年第03期摘要:由于我国的土地规划,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从而也就导致了许多的纠纷与争议。
对此我国相关部分的负责人也决定用几年的时间,来开展对土地规划耕地的数据处理工作,而在这一项工作当中数据的建库,则是十分真要的内容,是各个地区数据处理汇总管理的一个前提。
特别是在我国贵州地区,那么,为了能够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质量检查以及数据库的建设等一系列的内部工作,本文就将结合新一轮的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区来进行相应的划定,从而以此来确保我国的土地资源不会有更大的荒废现象出现。
关键词:耕地的概念分析;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区的划定研究1.引言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耕地逐渐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而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地了解我国贵阳地区耕地的具体情况,我国就加大了对登记发证的覆盖面积,并对其进行了信息化的管理,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农民的一些权益以及促进土地规划耕地的改革,我国对此也就开展了相应的工作,其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需要在规定的几年之内,完成数据库的转变,以及将这些数据入库到不动产统一的登记平台上面去。
其主要的建库内容,就是实现对土地规划耕地的登记调查数据、入库后的数据处理以及标准成果的输出等。
2.耕地的分类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最大的经济来源就是靠农田耕地,而耕地恰恰也是有分类的,不是每一块耕地都是用来种植农作物的。
下面,我们就将逐一的来阐述,我国耕地的主要几大类别。
(1)首先,我们可以把耕地分为常用而不常用,两大类型的。
通常情况下,这种常用的耕地,也就是我们常常所了解到的,它是专门用来种植农作物的,而这种适用于种植农作物的耕地,通常它都是具有一定的种植条件的。
比如:土壤松软,土壤的营养浓度较高,能够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所以说,这种耕地是非常适合种植的,而且这种耕地还能够有效的保证农作物的收获量。
我国土地规划中耕地保护目标选择分析
![我国土地规划中耕地保护目标选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841aa6a8956bec0875e367.png)
我国土地规划中耕地保护目标选择分析作者:牛成德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第14期文/ 牛成德安徽国图勘测规划有限公司安徽省阜阳市 236000【摘要】我国各级政府为了解决有关耕地保护问题而采取一系列行动促成达到目的、只是和效果,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保护目标具有多元性、多样性、层次性、阶段性、地方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社会层面这就对耕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耕地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功能占有主导地位,由此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耕地保护目标,本文构造和建立了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保护目标选择体现,通过多种研究渠道,对全国各级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目标进行合理规划选择,并对耕地保护指标如何分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耕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0. 引言我国是世界上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国家,耕地保护任务巨大且艰难,虽然实施了在世界上能够算的上是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仍然阻挡不住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速度。
从1996 年到2003年,我国每年土地的流失率为0.6%,远远高于欧盟和美国其他国家的流失率。
通过世界银行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未来城乡人口的比例约为6:4,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未来,我国的城市人口数量还能上涨3.2 亿,假使这些人口全部搬去城市居住,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是不可避免的,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紧张。
为了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证生态的安全,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344.02*104hm2 的土地将会得到国家政府保护,耕地逐渐被保护将会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耕地损失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全国性土地利用规划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国家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其是关于全国国土开发、整治土地和土地利用等一系列指导性方法、政策、方针和及时要求,是一种战略性的规划,主要考虑国家土地资源的分配问题,并建立区域层次上土地开发、资源分配和利用项目的优先次序。
国开《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国开《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058cc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9.png)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作业11•土地资源有哪些特性?请简要说明。
答案解释:(1)面积的有限性,由于受地球表面陆地部分的空间限制,土地的面积(或称土地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因而,人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2)位置的固定性。
表现在:①每块土地绝对位置(经纬度)的固定性;②各块土地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是固定的;③一般来说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每块土地所处的环境及其物质构成基本上也是固定的。
(3)区域的差异性。
各种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在我国乃至世界性的分布都是不均匀的,人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土地的地域特征,以便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资源。
(4)整体性。
土地是地表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5)再生性与非再生性。
(6)多用途性。
(7)社会性。
2.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特性是什么?答案解释: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o土地利用规划的特性:①政策性,土地利用规划不是一项纯技术性、价值中立的工作,而是一项政府行为,是为一定的制度和政策服务的;②整体性,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与土地需求的增长性要求规划时必须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出发,在全部土地资源的层面上选择规划方案,合理配置土地资源;③兼容性,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多维的,有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环境的目标,也有公益的、私人的或国家的、地区的目标等,规划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多目标之间的协调;④折中性,由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致使土地资源分配方案具有折中性,是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个人目的和公共目的调和折中的结果;⑤动态性,规划的动态性是指其微分决策的积分O3.试述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
答案解释:(1)综合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分):(2)系统性原则。
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互相关联(2分);(3)灵活性与动态性的原则。
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政策性建议
![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政策性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82b4abea58da0116c17496c.png)
市 化进 程不 断加 快 ,我 国工业 迎来 崭新 的发展 局 面 ,在 工业
土地资源总量大 ,但人均 占有土地少 ,人均 占有耕地更 逐 渐 发 展 的过 程 中 ,会 向 土 壤 、空 气 中排 放 大量 的有 害 物
少是 我 国 的基 本 国情 。一 方面 ,改 革开放 以来 ,我 国经 济 飞 质 。在工 业 逐 渐发 展 的过程 中 ,丁业 废 物 在 未经 处 理 的情
渐 变 大 。此外 ,我 国经 济 的不断 持续 增长 ,需 要更 多 的土地 得 到有 效 灌 溉 的情 况 下 ,便 使 土壤 中的 养分 逐 渐 流失 。我
作为支撑 ,土地 的后备资源不足。在此种情况下 ,耕地资源 国虽具有较多的土地资源 ,但其 中能被人类可利用的土地 保 护 问题 应得 到 相 应人 员 的 高度 重 视 ,认 识 到耕 地 资 源 的 资源 少 之又少 ,因此 ,便使 土 地资源 处 于一 种不 乐 观 的发展
国后 备 土地 资 源潜 力 不 足 ,特 别 是耕 地 后 备 资源 不 足 。在 地处 于 积 极 的发 展 趋 势 中 。对 于一 些 政府 而 言 ,为获 取 更
有限的耕地资源 中,平原 占有较少 的比重 ,而盆地等地形却 多经 济利 益 ,随意 改变 土地 规 划 ,对 耕 地资 源进 行转 为建 设
地保 护 面临 形势 严 峻 。另一 方 面 ,我 国耕 地 资 源分 布 不 均 使 土 地未 能进 行相 应 的耕 种 。此 外 ,在 自然 天气 现 象 的 影
匀 ,呈西 多东 少 的分 布规 律 。东部 人 口比西 部人 口多 ,东 部 响下 ,如酸 雨等 也会 使 土地 质量 受到 一定 的影 响 。 同时 ,水
大 ,势必 占用 更 多耕 地 ,耕 地将 长期 处 于一 种供 需不 平衡 的 便 会使 土 地受 到相 应 的损 害 ,在 此种 情况 下 ,我 国耕地 污 染
区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合理选择——以浙江省为例
![区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合理选择——以浙江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2140f16b7360b4c2e3f64ee.png)
食播种面积等来 自于历年《 浙江统计年鉴》 乡村劳动 ,
力 、 林 牧 渔 业 劳 动 农
800 3 0 0;3 新 疆 自 治 区 农 业 厅 土 肥 站 ,乌 鲁 木 齐 . 80 1 ) 3 0 1
摘
要 :尽管 我 国 已经 制 定 了世 界 上最 严 格 的耕 地保 护 制 度 , 仍 未 能 控 制住 耕 地 的 流 失 。 区域 耕 地 保 护 目标 却
的合理 选 择 是耕 地保 护 政 策 能够 有 效实 施 的重 要 保 障 。为 此 , 采用 了 A R 1 1 1 和 G MIA( , , ) M( , ) 信 息 熵 及 多 11 、 元 回归 等 多种 预 测 方法 , 以耕 地资 源 贫乏 的浙 江 省为 例 , 耕 地 生 产粮 食 和提 供 农 民 收 入 的功 能 出发 , 定 保 证 从 确 粮 食 安全 和农 民增 收所 需 的 区域 耕 地保 护 规模 ; 耕 地 减少 和 增加 的途 径分 析 , 出耕 地 的供 给量 , 算 耕 地供 对 得 计 需 平衡 指 数 , 出 以保 证人 们 生存 安 全 为 2 0 得 0 7—2 2 0 0年 浙 江 省 的耕 地 保 护 目标 。这 一 目标 既 能 保 证 特 殊 时期 的粮食 安 全 问题 , 能 满足 社 会各 业 用 地 , 又 实现 了 浙江 省 经济 社 会 的持 续 发展 。 关 键 词 :耕 地供 需 平衡 指 数 ;耕 地 保 护 ; 目标选 择
区域 耕地 保 护 目标 的选 择 路 径 : 是 在分 析耕 地 一
功 能 的基础 上 , 从粮 食 安全 ( 生存 安 全 、 营养 安 全 与工
业 生产 用粮 安全 ) 和农 民增 收这 两 个 角 度提 出区 域耕
当前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81151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5.png)
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6期当前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陆生海(高台县自然资源局,甘肃高台 7343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相较以往,当前我国耕地面积有了明显的减少,这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耕地数量的好坏及质量的高低,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粮食的安全。
所以,对耕地保护所进行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为此就当前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有效保护我国耕地,为我国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耕地保护;土地资源;开发利用0 引言对于国家的农业发展而言,耕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我国耕地面积逐渐缩小,而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因此,为了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就一定要做好对耕地的保护工作,在确保耕地数量不会减少的同时,尽可能地去提高耕地质量,这也是耕地保护制度得以落实的关键所在。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耕地的保护与农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所以,必须重视对乡村地区耕地的保护工作,以此来真正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并且还要在此过程中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当前我国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当前城市郊区的耕地数量越来越少,所以,为了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不断地去提高耕地质量。
在当前,我国耕地后备资源面临着短缺的问题,要想在粮食大量生产的情况下,确保不会出现土地质量降低的问题,就要加大对耕地的管理力度,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
但就实际来看,现阶段我国整体耕地质量并不高,还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1.1 耕地产量下降在城市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当前许多城市郊区的高产农业用地,都逐渐被非农业建筑物所取代。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许多粮食产地都发挥了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耕地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但实际上,新开垦的耕地没有经过耕种,其产量较低、交通较为落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往往难以实现,现阶段,我国许多耕地都只是中低产田。
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及对策浅析
![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及对策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d0f88a2b160b4e777fcf52.png)
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及对策浅析摘要: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以及发展的根本,土地也是人们极其宝贵的资源以及固定资产。
当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也随着不合理利用现象的出现,土地利用率总的来说不理想,这就造成了耕地的流失,可利用的土地非常少,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国土资源管理局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本文对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及对策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耕地;保护;重要性;对策1.引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源能否可持续利用"决定经济和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
人口多、耕地少、人均占有量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用占世界耕地7%的有限耕地养活占世界25%左右的人口,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尽管我国已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和交通设施的改善,耕地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因此,加强耕地动态管理,合理管理利用耕地资源,控制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从耕地保护的战略地位出发#探讨保护耕地的对策。
2.我国耕地的现状强化我国现有耕地保护举措就要对当前我国土地耕地现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基于我国当前耕地来讲,人均占有耕地数量比较少。
上个十年的统计中可以看到我国耕地统计数大约有 9333.0万hm2时,人居占有耕地总数为 0.7hm2时之多。
对于农业发展比较乐观的地区人均占有耕地总数要远远低于那些种植条件较差的地区。
所以,根据国土资源局的统计中可以看到了人多地少已经成为了根本。
以松原当地为例子就可以看到优质的耕地比较少。
那些能更好的抗自然灾害能力的土壤比较少。
其中那些耕地中有大部分还处于斜坡上面,这样的耕地需要退耕还林。
面对这样的耕地也大大减少了经济收人。
与此同时,耕地中还有很多已经退化了。
同样,以松原为例,很多耕地处于干旱以及半干旱中,有些甚至水土流失的非常严重。
这样的土地不适合当地的经济作物的生长。
浅谈如何在土地规划中做好农田保护
![浅谈如何在土地规划中做好农田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954abca0f242336c1fb95e33.png)
浅谈如何在土地规划中做好农田保护发表时间:2017-04-11T11:19:04.8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1期作者:蒙卓伶[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农田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石,也是社会稳定的保证,所以如何在土地规划中合理做好农田保护是今后工作的关键。
来宾市兴宾区石陵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广西来宾 546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农田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石,也是社会稳定的保证,所以如何在土地规划中合理做好农田保护是今后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土地规划;农田保护;重要性 1、前言土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一切生产生活赖以存在的根基。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实现可待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实现可待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为了促使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将生态稳定、建设和发展作为中心任务,坚决实施保护、巩固、发展的建设策略,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建设项目大面积占用土地、各种严重的地质灾害与守住国家确定的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两者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做好保护基本农田的规划工作便显得日益重要与紧迫。
2、土地规划中农田保护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2.1基础研究工作不扎实一些规划编制采用的基础数据和图件时效性不强,未能做到与时俱进。
编制过程中缺乏广泛深入的调查、评价、反馈,细致科学的评估论证,未能取得真实、详细、可靠的第一手基础资料。
相关规划衔接工作不力,上下级规划部门对接、协调、指导、沟通不够,使规划确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数量不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际。
耕地保护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
![耕地保护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f10ce9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b.png)
耕地保护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发布时间:2021-02-02T01:27:23.860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0期作者:李泽鹏[导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守住耕地红线是助力乡村振兴和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荔浦市自然资源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 546600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守住耕地红线是助力乡村振兴和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关键词:耕地;乡村振兴;管理1当前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1.1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临建设占用和生态退出双重压力为切实保护优质耕地资源,国家确定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并于2017年在全国划定了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且全部落实到耕地图斑,包括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
按规定,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其用途,这对保护优质耕地、阻止城市无序蔓延是极其有效的政策。
然而,调研发现,各级地方政府对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调整意愿强烈。
如:有的地方提出通过本轮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进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加城市开敞空间;有的地方希望通过建立城市群实现区域经济增长,而待建立的城市群大部分处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
1.2耕地后备资源稀缺,省内和区域间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难度大一是区域内部补充耕地难度大。
北京、天津、浙江等发达地区区位条件较好且集中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基本都已开发,而以往被认为耕地资源丰富的区域,如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西北的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其耕地后备资源也已接近枯竭,且待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大部分处于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区。
二是跨区占补平衡也受到后备资源不足的严重制约。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以来,一些省份通过国家交易平台,向其他省份出售了一些补充耕地指标。
分析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分析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5a09814fad6195f312ba65a.png)
分析土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土地规划是国家控制管理土地所采取的一种行政行为,而当前的土地规划存在着与现实的经济发展相矛盾、方法滞后缺乏动态性、可操作性、个性等问题。
文章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土地规划;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44-10 绪言土地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要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土地开发、利用、治理以及保护在空间时间上所作的战略性布局和统筹规划。
土地规划具有指令性和拘束性,属于行政规划的范畴。
我国农村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日益严峻,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统筹规划土地利用的任务艰巨。
1 土地规划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1.1 土地规划缺乏动态性土地规划对规划区域范围采用静态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从局部的经济发展出发制定出相应的规划指标,再进行各种数据运算。
而对于区域内的土地自然属性、生态环境以及人文地理等方面缺少全面细致的分析,这样导致土地利用问题过于简单化,从而造成其指标预测精确度下降。
加上规划本身的约束性,有些规划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需要做出调整或者更改,那之前的规划方案就可能作废,或者是很难做出相应的做出变化来及时调整。
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的依据并没有根据客观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规划,在原基础上做表面工作,编造相关数据,使得土地规划成为僵化的形式,从而导致了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与现实脱节,削弱了规划指导控制作用,规划也就越来越脱离实际。
1.2 土地规划缺乏可操作性一些土地规划只是过分强调评价,特别重视农业用地的评价,却轻视了整个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空间布局。
对于建设用地的预测和安排也只是根据有关部门现有的规划展开的,创新能力极其低下。
且在一些土地规划的制定过程中,一些地方思想保守落后,观点缺乏新颖性,土地规划方案执行性不强,无法体现土地规划的预测性、先进性。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考核试卷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e67692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3.png)
D.土地利用政策制定
11.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升耕地质量?()
A.土壤改良
B.农田水利建设
C.农业机械化
D.耕地流转
12.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粮食安全问题?()
A.自然灾害
B.农业投入不足
C.粮食贸易限制
D.城市化进程加快
13.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保护基本农田?()
A.设立基本农田保护区
9.土地利用规划只关注土地的经济利用价值,不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
10.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没有直接影响。()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结合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际,阐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2.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分析当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5. ABC
16. ABCD
17. ABCD
18. ABC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耕地保有量
2.粮食基本自给
3.基本农田保护
4.粮食产量
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6.储备规模
7.保障粮食流通安全
8.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
9.杂交水稻技术
10.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四、判断题
1. ×
2. ×
3. ×
B.提高粮食产后处理能力
C.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D.减少农业种植面积
3.耕地质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A.土壤肥力
B.水资源条件
C.农业技术
D.耕地面积
4.以下哪些属于粮食储备的类型?()
A.政策性储备
农村耕地保护计划实施方案
![农村耕地保护计划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21b12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4.png)
农村耕地保护计划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农村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保障的重要基础资源,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农村耕地面临着严峻的保护问题。
为了保障农村耕地的长期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农村耕地保护计划势在必行。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农村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并提高农村耕地的利用效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提高。
二、保护原则和政策1. 保护优质耕地重点保护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周边环境较好的优质耕地。
对于已经建设的建筑用地和工矿用地,应优先选择低产甚至不产耕地进行补充或替代。
2. 严禁非法占用耕地在农村耕地保护范围内,任何形式的非法占用都将被坚决制止。
对于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予以惩处,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加强管理和监测建立健全农村耕地使用登记制度,完善农村耕地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占用耕地的行为。
4. 合理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农村存量建设用地需在保证农村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通过农村土地整治、闲置土地复垦等方式,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
三、具体措施1. 完善农地整治政策制定和完善土地整治奖励政策,鼓励农村土地的整治和优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田面积和质量。
2. 强化农地保护意识深入宣传农地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农民对农地保护的认识,增强广大农民的农地保护意识,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 实施农地质量提升工程通过深翻、施肥、耕作改良等措施,提高农地肥力,增加农地产量,并推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排灌条件。
4. 加强耕地监管和执法加强耕地专业监管队伍建设,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村耕地进行巡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农地保护政策的贯彻执行。
5.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四、实施计划与保障1. 逐步建立农村耕地保护基金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捐赠等方式,建立农村耕地保护专项基金,用于农地整治、土地流转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保护耕地和农用地的整改目标
![保护耕地和农用地的整改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593c692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2.png)
保护耕地和农用地的整改目标保护耕地和农用地的整改目标可真是个大问题。
说到耕地,大家可能都知道,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没有了地,庄稼就种不成,饭碗就没了。
大家都说“吃饭靠地”,这可不是空话。
想想看,每次走进超市,那五彩斑斓的新鲜蔬菜,都是从田里辛辛苦苦长出来的。
为了能吃到好东西,农民们可没少费劲。
可最近,耕地的状况却不太乐观,城市化进程飞快,越来越多的农田被征用,搞得农民们心急如焚。
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变了,地的价值渐渐被忽视,真是让人捉急。
可问题来了,保护耕地该怎么做呢?得让大家意识到,地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它关系到每个人的饭碗,关系到我们的未来。
俗话说“良田千顷,寸土寸金”,土地越来越少,谁还敢不珍惜?相关部门需要出台一些,严格控制耕地转用,鼓励农民留地、种地。
想象一下,农民们拿着锄头在田间挥汗如雨,那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啊!我们也得学习着些“爱护耕地,从我做起”的精神,支持身边的农田保护活动。
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耕地保护好。
再说了,科技的发展也不能忽视。
现在可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时代,得用现代化的手段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比如,精准农业技术、滴灌技术,这些都能大大提升耕地的产出。
想想看,农民们在田间使用高科技,心里那个乐呀!这就像是给传统的种植方法插上了翅膀,让我们的农田焕发出新的生机。
可别小看这些技术,能让一个小小的农田也能产出惊人的收成,真是让人啧啧称奇。
保护耕地还需要大家一起行动。
社区可以组织一些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耕地的重要性。
比如,办个“保护耕地”知识竞赛,奖品可以是自家农田出产的有机蔬菜,既能传播知识,还能吸引大家参与。
这一来二去,大家都能意识到耕地的珍贵,再也不会随便把它丢掉了。
毕竟,知识就是力量嘛,谁都想知道这些农田背后的故事。
然后,得说说法律了。
法律的作用可大着呢,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法规,才能让那些不法分子不敢轻举妄动。
像“谁占用耕地,谁就得赔偿”的原则,绝对得落实。
当前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412920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a.png)
当前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在新时期发展阶段,我国持续推进“农业强国”战略,不断加强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耕地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压力,保护耕地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在耕地保护问题上,需要社会要共同努力,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加强公众宣传教育,促进耕地保护和农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耕地保护;主要问题;对策1 耕地保护的基石内涵要素1.1 土地规划管控和用途分类是土地用途管制的初阶定性面向其一,《土地管理法》第4条将土地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地,同时规定要限制建设用地总量,严格限制农用地非农化建设,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有必要通过“划定土地用途,限制土地利用条件的强制性制度安排”来实现系统性规划管控,以切实纾缓管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非理性因素。
其二,《土地管理法》第三章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审批、组织、执行、原则、修改等事项予以系统的原则性规定。
1.2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是土地用途管制的进阶目标面向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旨在采取各种综合手段对基本农田加强管理,以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进而从数量、质量、生态等方面对该类耕地实施全方位、永久性的特殊保护。
较之基本农田,“‘永久’二字更具刚性、约束性,意味着一经划定永远不能占用”。
我们应尝试基于土地用途管制的整体方向性考量,建立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激励机制”。
2 当前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2.1 耕地产量下降在城市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当前许多城市郊区的高产农业用地,都逐渐被非农业建筑物所取代。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许多粮食产地都发挥了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业耕地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但实际上,新开垦的耕地没有经过耕种,其产量较低、交通较为落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往往难以实现,现阶段,我国许多耕地都只是中低产田。
国土空间视角下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的选择
![国土空间视角下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9a93ef219b89680203d825d5.png)
国土空间视角下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的选择摘要: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大背景下,结合我国耕地数量质量现状、耕地减少原因及国家新战略等因素,可将我国耕地保护空间划分为核心主体空间、外部竞争空间和新型战略空间三类。
其中,核心主体空间是我国长期实施耕地保护政策以来形成的核心保护区域,它决定了我国耕地保护空间的基本数量和定位;外部竞争空间是我国在实施耕地保护政策中与各类外部影响因素存在相互空间竞争而可能缩减的空间部分,它反映了我国耕地保护长期面临的挑战;新型战略空间则是在新时期耕地保护背景下,为配合国家新型战略的落实而与之进行相互协调的空间部分,它体现了我国耕地保护空间在面临新形势下所需调整或拓展的方向。
上述三类空间的变化互动与叠加整合,构成了我国不同时期、不断演化的耕地保护空间。
关键词:国土空间视角;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选择1耕地保护的三类空间1.1核心主体空间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以及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用地需求依然强劲的现实背景,决定了我们必须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守住一定规模、较高品质的耕地资源,守牢耕地保护底线。
在长期实施耕地保护以及耕作实践中,我国已逐步圈定形成了一批量大质优、生态品质好、连片性高、稳定性强的耕地资源,构成了我国耕地保护的核心主体空间,这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空间。
根据耕地保护内涵的差异,可将核心主体空间细分为不同的保护区,具体包括数量稳定区、质量提升区以及可持续力提升区等。
1.2外部竞争空间长期以来,我国耕地保护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自然灾害损毁四方面因素,而在城镇化与工业化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加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快以及自然灾害损毁依然客观存在的多重背景下,上述因素仍将深刻影响到我国耕地保护战略的制定,并构成了与新时期耕地保护相冲突的外部竞争空间。
外部竞争空间的存在实质上反映了不同时期内外部各种因素对耕地资源保护的空间竞争压力,是构成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空间不断被压缩、被侵占的主要部分,也是土地制度体系应当发挥作用以协调各方空间利益诉求的关键区域。
耕地保护的内容与措施
![耕地保护的内容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2933d1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7.png)
耕地保护的内容与措施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保护成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耕地保护的内容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耕地资源调查和监测耕地资源调查和监测是耕地保护的基础工作。
通过对耕地的面积、质量、土壤肥力、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和监测,及时了解耕地资源的状况,为科学有效地保护耕地提供数据支撑。
2. 防止耕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耕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是耕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
采取措施如植树造林、坡改梯、梯田养源等,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耕地荒漠化的风险,保护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能力。
3. 推行轮作休耕制度轮作休耕制度是保护耕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的关键举措。
通过合理轮作休耕,让耕地得到充分休养,减少连作连种对土壤的侵蚀和疲劳,提高土壤质量,保护耕地资源。
4. 合理利用农业化肥和农药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耕地资源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合理利用化肥农药,科学施肥施药,减少对耕地资源的污染和毒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健康。
5.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合理的农田水利建设可以保证农作物生长的水分需求,提高耕地的利用率。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排灌条件,保障不同气候和地形条件下的耕地资源利用,促进耕地保护和农业发展。
结语耕地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我们可以保护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维护我们的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共同努力,为美丽乡村和绿色家园尽一份力量。
新时期耕地保护的一些思考
![新时期耕地保护的一些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b9d14d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8.png)
新时期耕地保护的一些思考2重庆市国土整治中心重庆400000一、当前耕地保护政策要求(一)国家层面要求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保障耕地保护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提出了各项严格保护耕地的政策要求,从要求“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到提出“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的要求,目的就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人自己的粮食。
(二)地方落实情况全国各省市县逐级签订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责任进一步压实到各层级的地方人民政府,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通过责成各级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实施补充耕地项目,垦造耕地,用于补充被建设占用的耕地,完成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任务,具体实施的补充耕地项目包括土地整理项目、土地开发项目、土地复垦项目。
近几年,笔者所在的重庆市为例每年完成补充耕地将近10万亩,为主城区及远郊外区县的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耕地保护模式及缺陷全国实行一个耕地保护政策,执行的耕地保护标准不细致,未考虑南北方差异、东西部差异,未考虑山区,丘陵、平原等不同地形地貌耕地分布的差异,未考虑耕地利用的差异性,未考虑农作物种植结构特点,未考虑农作物种植生长特点,未考虑耕地利用多样化特性,未充分考虑耕地保护最直接落实者农民对耕地利用的切身利益诉求,对如何发挥耕地的多重价值考虑不足,对耕地保护缺乏有效抓手,对保护耕地与深度挖掘耕地附加价值的缺乏思考,未考虑如何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有效加强耕地保护,耕地保护责任划分、目标设定、绩效考核,未能因地制宜设计、执行。
三、当前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各级政府对耕地保护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未能认真整合、统筹各部门的力量参与到耕地保护工作中来,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单家独户挑大梁,缺乏有效的抓手来督察各级各部门开展耕地保护工作,耕地保护难以严格落实到位。
(二)重补充、轻管护为了完成每年的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保障地方发展的用地需求,各级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金实施补充耕地项目,确实认真落实了占补平衡的制度要求,有力保障了地方发展的用地需求,但是,针对每年新补充的耕地,特别是原有的耕地的管理、利用缺充分的思考,并制定、实施强有力的耕地保护利用机制,导致每年都有数量不定的耕地被撂荒,而且这种状况逐年严重。
2024年耕地保护检查方案
![2024年耕地保护检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45a00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1.png)
2024年耕地保护检查方案____年耕地保护检查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地被大量转为建设用地或者工业用地,严重威胁到了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保护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____年的耕地保护检查将聚焦于以下目标:1. 提高耕地保护意识:通过检查,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和农民对耕地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耕地保护的氛围。
2. 确保耕地质量:通过检查,确保耕地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质量,提高土壤肥力,落实科学耕作措施,减少土壤退化。
3. 防止农地非农化:加强对农地转为非农用地的监督和整治,确保农业用地与保护和建设的协调发展。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检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检查内容和范围1. 基本农田保护情况检查:对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农田保护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土壤质量等指标的评估。
2. 耕地占用审批和规划实施情况检查:对各地耕地占用审批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土地利用规划与实际执行相符,有效防止非法占用农地。
3. 土壤污染和治理情况检查:对农田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检查,重点关注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和治理情况。
4. 农地非农化整治情况检查:对农地转为非农用地的情况进行检查,依法惩处违法非农化行为,保障农业用地安全。
5. 农业可持续发展情况检查:对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情况进行检查,推动农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和实施1. 组织机构:成立由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检查组,负责组织和实施检查工作。
2. 检查方式:采取地方执法部门与中央部门联合检查的形式,开展实地考察、数据分析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全面了解情况。
3. 检查时机和周期:选择农作物种植旺季进行检查,确保检查数据真实准确。
检查周期为一年一次,持续监督和推动耕地保护工作。
2023年耕地保护工作总结:解析政策效果,探索新发展路径
![2023年耕地保护工作总结:解析政策效果,探索新发展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93a9a0f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8.png)
2023年耕地保护工作总结:解析政策效果,探索新发展路径探索新发展路径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对耕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过度开发耕地和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资源严重减少,严重威胁到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耕地保护政策,并实施了一系列举措,以保护耕地资源并推动农业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2023年的耕地保护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政策效果,并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一、政策效果解析:2023年,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耕地保护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1.加强耕地保护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通过修订和完善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耕地的保护对象和责任,增加对违法开垦耕地的处罚力度,有效提高了耕地保护的法律效力和可操作性。
2.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对耕地的依赖性。
3.加强土地整治和农村土地管理。
政府加大对农村土地整治的力度,通过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手段,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改善农民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集体经营,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
4.完善生态抵偿机制。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生态抵偿政策,通过对农民提供生态补偿金等措施,激励农民保护耕地资源,增加生态效益。
通过对这些政策的实施和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政府加大了对违法开垦耕地的处罚力度,有效遏制了耕地资源的流失。
同时,引进农业科技和先进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对耕地的需求。
这些措施使得耕地资源的保护得到了有效保障。
农村土地整治和土地管理的力度加大,进一步提高了耕地资源的利用率。
通过土地整理和复垦,使得废弃的或利用不当的土地得到了恢复和再利用,有效增加了耕地资源的供给。
同时,改善了农民的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集体经营,提高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了耕地的利用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土地规划中耕地保护目标选择分析
我国各级政府为了解决有关耕地保护问题而采取一系列行动促成达到目的、只是和效果,而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保护目标具有多元性、多样性、层次性、阶段性、地方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在不同的时期、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社会层面这就对耕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耕地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功能占有主导地位,由此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耕地保护目标,本文构造和建立了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保护目标选择体现,通过多种研究渠道,对全国各级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目标进行合理规划选择,并对耕地保护指标如何分配进行了探讨。
标签:耕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
0.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国家,耕地保护任务巨大且艰难,虽然实施了在世界上能够算的上是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仍然阻挡不住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速度。
从1996年到2003年,我国每年土地的流失率为0.6%,远远高于欧盟和美国其他国家的流失率。
通过世界银行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出,未来城乡人口的比例约为6:4,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未来,我国的城市人口数量还能上涨3.2亿,假使这些人口全部搬去城市居住,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是不可避免的,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紧张。
为了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证生态的安全,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344.02*104hm2的土地将会得到国家政府保护,耕地逐渐被保护将会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耕地损失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全国性土地利用规划
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国家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其是关于全国国土开发、整治土地和土地利用等一系列指导性方法、政策、方针和及时要求,是一种战略性的规划,主要考虑国家土地资源的分配问题,并建立区域层次上土地开发、资源分配和利用项目的优先次序。
2.耕地保护目标的特点
2. 1耕地保护目标具有多元性
保护耕地的面积、保护耕地的质量、保护耕地的环境、耕地的时空保护,是耕地保护的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以上四项内容是相辅相成,他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以上四项目标的综合,实际上是耕地保护的目标。
根据对耕地特征来分,生产的粮食是否安全、社会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和生态环境是否是可持续发展状态是构成耕地保护多元目标体系[1]。
2.2耕地保护目标具有多层次性
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个企业和个人,均有参与到耕地保护活动。
对于不同的成员来说,因为他们扮演的社会角色大不相同,由此不同的社会责任产生了不同的耕地保护的目标。
因此,耕地保护目标的层次性表现就一目了然了。
2.3耕地保护目标具有阶段性
由于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同时,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耕地保护目标也有着各式各样的发展任务。
对耕地进行保护不但是为了日益减少的耕地资源,也是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用地需求而进行的一项保护措施,具有显著的历史烙印。
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制定不同的耕地保护目标。
2.4耕地保护目标具有地域性
由于我国各地耕地资源的质量大不相同、耕地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条件有所不同、农业生产技术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速度也不尽相同,这就在需求方面有所不同,而且各地区人们保护土地的能力也不一样。
因此,不同的地域应当选择不同的耕地保护目标。
3.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目标选择的分析与思路研究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和不同的地区,产生了不同的耕地保护的目标选择问题。
耕地保护目标和保护人的特点关系非常密切,由于国家的和地区对耕地保护目的是不一样的,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对耕地的保护目的也有所不同。
因此合理的耕地保护目标应当是各级耕地保护人之间的公平公正、各区域间的公正公平以及耕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得到最大的满足[2]。
在一定时期内,全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耕地保护目标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进行研究的是发生背景,对耕地的需求量是规划期内耕地保护的主要任务;其次进行分析研究的耕地的供需情况,如主体与耕地的关系、耕地的可用率、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利用资源的状况等;最后进行分析研究的是其他用地因素对耕地的吸引力[3]。
4.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目标的意义
4.1有助于推动土地利用规划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分析研究得到广泛的应用,涉及到土地利用规划各个方面,不但促进了土地利用规划与社会经济学理论的更有效结合,更推动了整个新生学科的向前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2为我国政府确立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有量提供方法
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基本国策施行的重大决策问题是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有量的确定。
它也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的贴身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有量的确定,通过精密的计算方法,来衡量我国各级政府的最大利益。
4.3为中央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規划实行中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土地利用规划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行,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作用,才能合理的、有计划的对国家用地进行监督和指导,才能有效施行土地利用规划政策。
如何有效地进行监督,已经为政府制定有效的监督策略提供理论的依据。
结束语:
土地利用规划中耕地保护的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它也构成了一个关系非常繁杂且难度比较大的理论体系。
其作为一项难度较大却很有研究价值的工作,这只是一个开始,很多问题都没有深入下去,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蔡玉梅,张晓玲.FAO土地利用规划指南及其实[J].中国土地科学,2010,18(1):28-32.
[2]陈利根.国外(地区)土地用途管制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经济讨论,2012,(3):67-70.
[3]冯文利.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3,17(6):51-55.
[4]盛洪.《土地管理法》应推倒重来[J].中国房地产业.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