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大地测量学》课件

《大地测量学》课件

激光雷达地形测量
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获取高 精度地形数据,常用于数 字高程模型(DEM)的建 立。
激光雷达遥感
通过激光雷达技术获取地 表信息,用于地质、环境 监测等领域。
其他大地测量技术与方法
重力测量
利用重力加速度的差异来测定地球重力场参数,常用于地球 物理研究。
惯性导航
利用惯性传感器来测定运动物体的姿态、位置和速度,常用 于海洋和航空导航。
大地测量学的应用领域
• 总结词:大地测量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地理信息系统、资源调 查、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
• 详细描述:大地测量学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提供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数据,用于地图制作、土地规 划、环境监测等领域。在资源调查方面,大地测量学可以通过对地球的重力场和磁场进行测量,探测地下矿产资源,并 对海洋资源进行调查和监测。此外,大地测量学在城市规划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城市环境进行监 测和评估,以及利用GPS技术对城市交通进行管理和优化。最后,大地测量学在灾害监测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 通过大地测量技术对地震、火山、滑坡等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
大地测量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领域
基础地理信息获取
大地测量提供高精度的地 理坐标和地形数据,是GIS 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 手段。
地图制作与更新
大地测量数据可用于制作 高精度地图,并定期更新 以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现 势性。
空间分析与应用
大地测量数据与其他空间 数据结合,可进行空间分 析、规划、决策等应用。
大地测量在地理信
05
息系统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显示 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大地测量学基础ppt课件

大地测量学基础ppt课件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28 28
自赤道量起的到所求点的子午线弧长
所求点的大地经度与该点所在带 的中央子午线的大地经度之差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29 29
2、高斯投影坐标反算公式: x,y >B,l
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x坐标轴投影后为中央子午线是投影的对称轴; ② x坐标轴投影后长度不变; ③投影具有正形性质,即正形投影条件。
12 12
1).高斯投影的原理: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将椭球面按一定经差
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高斯投影平面
N
中央子午线
c
赤道
赤道
S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13 13
2)、高斯投影必须满足:
(1)高斯投影为正形投影, 即等角投影;
(2)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 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
(3)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 不变。
测绘学院《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27 27
6.3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了解)
对于任何一种投影: ①坐标对应关系是最主要的; ②如果 是正形投影,除了满足正形投影的条件外,还有它本身的 特殊条件。
1、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 B,l >x,y
高斯投影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 ②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不变; ③投影具有正形性质,即正形投影条件。
11 11
2、高斯投影的基本概念
• 高斯投影是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 高斯投影是一种等角投影。它是由德国数学家高斯(Gauss,
1777 ~ 1855)提出,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Kruger, 1857~1923)加以补充完善,故又称“高斯—克吕格投影”, 简称“高斯投影”。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件

1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其周期为24小时,即一天。
2
地球参考系是大地测量的基准,包括国际地球参 考系(ITRS)和世界时(UTC)等。
3
地球自转对大地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地球 自转会导致天文经度变化,从而影响大地测量结 果。
大地水准面和地球椭球
大地水准面是指与平均海水面重合且与地球表面大致相吻合的虚拟静止水准面。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01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雷达信号干涉原理获取 地球表面形变的测量技术。
02
该技术在地壳形变监测、地震预报、冰川运动监测等领域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等优
03
点,但也存在数据处理复杂、对信号源要求高等挑战。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
为地球第一偏心率。
地球重力场
地球重力场是由地球质量分布不均匀 引起的引力场,其特点是随地理位置 和时间变化。
地球重力场的研究方法包括大地测量 、卫星轨道测量和地球物理等方法。
地球重力场对大地测量具有重要的意 义,因为大地水准面是大地测量中重 要的参考面,而大地水准面的变化与 地球重力场密切相关。
地球自转和地球参考系
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
三角测量
利用三角形原理进行距离和角度的测 量,主要用于建立大地控制网和精密 测量。
导线测量
通过布设导线,逐段测量导线的长度 、角度等参数,以确定点的平面位置 。
GPS定位技术
GPS定位原理
利用卫星信号接收机接收多颗卫星信号,通过测距交会原理确定接收机所在位置。
GPS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
海洋大地测量的方法

大地测量学基础ppt课件

大地测量学基础ppt课件
处处与重力方向相切的曲线称为力线。力线与所有水准 面都正交,彼此不平行是空间曲线。
3
二、大地水准面
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不受潮汐、风浪及大气压变化影响, 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 准面,由它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可近似地把它看成是地 球的形状。
我国曾规定采用青岛验潮站求得的1956年黄海平均海水面 作为我国统一高程基准面,1988年改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作为高程起算的统一基准。
Z轴:与地球平均自转轴相 重合,亦即指向某一时刻的平 均北极点。
X轴:指向平均自转轴与平 均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决定的子 午面与赤道面的交点。
16
五、天文坐标系
1)天文坐标系是以铅垂线为依 据建立起来的。
2)一点的坐标用天文经度 及
天文纬度 表示。
3)所谓天文纬度是P点的铅垂线 与地球赤道面形成的锐角,
A、B两点平均高度(可用近似值代替)


(g

m o
)m
H AB
是AB路线上的正常重力
42
3.3 高程系统概论
3.3.4 国家高程基准 一、高程基准面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1957年确定青岛验潮站为我国 基本验潮站,该站1950年至1956年7年间的潮汐资料推求 的平均海水面作为我国的高程基准面。
正常重力并不顾及地球内部质量和密度分布的不规 则,而仅仅与纬度有关,其计算公式为:r=r0- 0.3086H
(r0:平均椭球面上的重力值)
6
四、 正常椭球和水准椭球 总地球椭球和参考椭球
正常椭球的定位和定向:
其中心和地球质心重合 其短轴与地轴重合 起始子午面与起始天文子午面重合
39

大地测量学课件 地球椭球与测量计算

大地测量学课件 地球椭球与测量计算

02
地球椭球的赤道半径和地球半径不同,地球半径是指地球中心到地球表面任意 一点的距离,而地球椭球的赤道半径是指地球椭球在赤道平面的投影与地球赤 道面相切的圆的半径。
03
地球椭球的短轴长度和地球半径也不同,地球半径约为6371公里,而地球椭球 的短轴长度约为6356公里。
地球椭球的旋转
地球椭球绕其短轴旋转,其旋转轴与地球自转轴重合,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 同。
大地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
修正法
对已知的误差来源进行修正,以提高测量精度。
统计法
利用统计学原理对大量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以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
模型法
通过建立更精确的数学模型来减小理论误差和地球椭球模型误差。
综合法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大地测量误差进行处理,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大地测量学课件 地 球椭球与测量计算
目录
CONTENTS
• 地球椭球的基本概念 • 地球椭球的测量计算 • 大地测量中的坐标系 • 大地测量中的数据处理 • 大地测量中的误差分析
01 地球椭球的基本概念
地球椭球的形状和大小
01
地球椭球是一个旋转椭球,其形状和大小是由赤道半径、地球自转轴倾角和地 球赤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等因素决定的。
国家大地坐标系
定义
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一种为了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而建立的大地 坐标系,通常以国家领土范围为基准,采用统一的椭球参数 和坐标系统,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测量统一和数据共享。
应用
国家大地坐标系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交通 导航等领域,是描述国家范围内点位的基础坐标系之一。
04 大地测量中的数据处理
03
但这种差异对于大多数测量计算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1大地测量学的定义和作用.ppt

1大地测量学的定义和作用.ppt
12
• 物理大地测量在这阶段的进展:
1.大地测量边值问题理论的提出: 英国学者斯托克司(G.G.Stokes)把真正的地球重
力位分为正常重力位和扰动位两部分,实际的重力分 为正常重力和重力异常两部分,在某些假定条件下进 行简化,通过重力异常的积分,提出了以大地水准面 为边界面的扰动位计算公式和大地水准面起伏公式。 后来,荷兰学者维宁·曼尼兹(F.A.Vening Meinesz)根据 斯托克司公式推出了以大地水准面为参考面的垂线偏 差公式。 2.提出了新的椭球参数:
现代大地测量的特征:
⑴ 研究范围大(全球:如地球两极、海洋) ⑵ 从静态到动态,从地球内部结构到动力过程。 ⑶ 观测精度越高,相对精度达到10-8~10-9,绝对精度
可到达毫米。 ⑷ 测量与数据处理周期短,但数据处理越来越复杂。
6
§3大地测量学发展简史及展望 3.1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简史 ❖ 第一阶段:地球圆球阶段
量法; • 行星运动定律:1619年德国的开普勒(J.Kepler)发表了行
星运动三大定律; • 重力测量:1673年荷兰的惠更斯(C.Huygens)提出用摆进
行重力测量的原理; •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L.Newton)提出地球特征:1)是两极
扁平的旋转椭球,其扁率等于1/230;2)重力加速度由 赤道向两极与sin2φ(φ——地理纬度)成比例地增加。
从远古至17世纪,人们用天文方法得到地面上同一子 午线上两点的纬度差,用大地法得到对应的子午圈弧 长,从而推得地球半径(弧度测量 )
❖ 第二阶段:地球椭球阶段
从17世纪至19世纪下半叶,在这将近200年期间,人 们把地球作为圆球的认识推进到向两极略扁的椭球。
7
• 大地测量仪器:望远镜,游标尺,十字丝,测微器; • 大地测量方法:1615年荷兰斯涅耳(W.Snell)首创三角测

大地:工程测量学(共42张PPT)

大地:工程测量学(共42张PPT)
第十二页,共四十二页。
★掌握(zhǎngwò)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熟练操作常用的测量仪器 ★掌握又快又准确地测、算、绘的技术
★熟练读图和用图
第十三页,共四十二页。
一、地球(dìqiú)形状
地球既围绕太阳(tàiyáng)旋转又绕 自己的轴自转,地球上的物体将 受到地球、太阳(tàiyáng)、月亮引力、 离心力等多种力的作用,而其中 主要是受到离心力和地球质心吸 引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称为
第三页,共四十二页。
: 技术 发展 (jìshù)
测量(cèliáng)技术 地面人工测量 摄影测量
数字(shùzì)自动化测量
测量成果 纸质地形图 数字地图
地理信息系统
利用光学仪器
航摄仪进行空中摄影获取像片
利用全站仪
数字测量
GPS
第四页,共四十二页。
◎大地测量学 ◎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
◎工程 测量学 (gōngchéng) ◎地图制图学 ◎海洋测量学 ◎普通测量学







表Hale Waihona Puke 面面第十七页,共四十二页。
1. 要求:①总质量=地球质量,中心与质心重合, 短轴与旋转轴重合。
②旋转角速度与地球自转(zìzhuàn)速度相等。
③表面与大地水准面拟合最好。
大地水准面
b a
第十八页,共四十二页。
旋转椭球面
大地水准面与 椭球面高差 最大差为±200m
2.我国采用(cǎiyòng)的参考椭球体几何参数
p
R
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二页。
§1.5 用水平面代替(dàitì)水准面的限度
1. 对距离(jùlí)的影响

《武大大地测量》课件

《武大大地测量》课件
原则
遵循分级布设、逐级控制的原则 ,从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 ,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严密的控 制系统。
大地水准面的测定
大地水准面的概念
大地水准面是指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 面,是描述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物理模型。
大地水准面测定的方法
通过大地测量和地球重力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可以精确测定大地 水准面的位置和起伏。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该技术能够实现大面积、高精度的地表形变监测 和地形测量,尤其在地质灾害监测和城市规划等 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大地测量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 断推进,大地测量面临着越来越高的精度和 效率要求,同时还需要应对复杂地形和地貌 的测量难题。
机遇
03
大地测量的技术与方法
大地控制网的建立
大地控制网的概念
大地控制网是由一系列按一定规 律分布的控制点构成的网状图形 ,是进行大地测量和地理信息获 取的基准框架。
大地控制网的分类
根据用途和精度要求,大地控制 网可分为一、二、三、四等控制 网,不同等级的控制网有不同的 布设要求和精度标准。
大地控制网的布设
《武大大地测量》ppt课件
目 录
• 绪论 • 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 • 大地测量的技术与方法 • 大地测量的应用与实践 • 大地测量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绪论
大地测量的定义与任务
总结词
大地测量的定义与任务
详细描述
大地测量是一门研究地球大小、赤道、地球重力场、地球自转等问题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精确的地球参 数,为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军事侦察等领域提供基础数据。
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促进其在大 地测量中的应用,实现大范围的地形 测量、地表监测和资源调查等。

大地测量重力场课件

大地测量重力场课件

重力场的变化还与地球内部构造、地壳运动、地下水、冰川和地表岩石的密度散布等因素有关。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学中用于地图投影和大地测量的基准面,也是地球表面上的一个理想化物理面。
确定大地水准面的位置和大小,需要全球重力数据和地球重力场模型。
大地水准面是假想的静止海面,与平均海面相符,并包围整个地球。
确定大地水准面与地球椭球面之间的高差和水平偏差,需要利用全球重力数据和地球重力场模型进行计算。
02
精度评估标准
根据实际需求和行业标准,制定精度评估标准,以确保模型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将大地测量重力场模型应用于实际测量和观测中,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实际应用
将大地测量重力场模型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如地球物理学、海洋学等,以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
推广价值
通过学术会议、期刊论文等方式,与其他研究机构和学者进行大地测量重力场模型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学术交流
大地测量重力场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VS
大地测量重力场与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地震预测等领域的交叉研究。
研究难点
大地测量重力场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与地球物理观测数据的整合与解释。
研究பைடு நூலகம்点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和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大地测量重力场研究将更加精细化和综合化。
大地测量重力场研究将为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人类活动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大地测量重力场课件
大地测量重力场概述大地测量重力场的基本原理大地测量重力场的观测技术大地测量重力场模型建立大地测量重力场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大地测量重力场概述
定义
大地测量重力场是指地球重力场的散布和变化规律,它是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和地球动力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

大地测量学完整课件

大地测量学完整课件
国家和全球天文大地水平控制网、精密水 准网及海洋大地控制网
4)、研究为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仪器和方法
5)、研究地球表面向椭球面或平面的投影数学变换及有关 的大地测量计算
6)、研究大规模、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 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理论方法,测量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
现代大地测量 (三个基本分支)
几何大地测量
物理理论大地测量
空间大地测量GPS
1)、几何大地测量学:即天文大地测量学 基本任务 确定地球形状、大小,地面点的几何位置 主要内容 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建立的理论、方法,精 密测角、测距、测水准;地球椭球数学性质,椭球面上 的测量计算,椭球数学投影,地球椭球几何参数的数学 模型等
公元827年,阿拉伯人阿尔曼孟通过弧长 测量,推算出纬度35°处的1°子午线弧 长等于111.8Km,比正确值110.95Km 只大1%
2、第二阶段:地球椭球阶段:最先由牛顿提出 在此阶段,理论方面 英国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地球椭球学说. 荷兰的斯涅耳:三角测量法 德国的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荷兰的惠更斯:摆测重力原理 法国的勒让德:最小二乘法,重力位函数 法国的克莱罗:克莱罗定律 英国的普拉特和艾黎:地壳均衡学说
四、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简史
1、第一阶段:地球圆球阶段: 将地球看成是圆球进行测量其大小(半径) 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最先提出地球圆球说。 首次地球半径测量:公元前三世纪,亚历山大学者埃拉托
色尼用子午圈弧长测量法来估算地球半径,与现代数据相比, 误差约 100Km.
亚历山大城
φ
赛尼城
S φ
R
最早一次对地球大小的实测: 我国唐代张遂指导进行。得出子午线上 纬度差一度,地面相距约132Km,与现 代值110.95Km相比,误差约21K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sin A cos u d
a(1 e 2 ) a M W3 V 3 1 e2 3 dB W V 2 1 e2 du 1 e2
ds dB M d du
ds cos B dl N d cos u d
a N W
第三, 将求得的球面元素按投影关系换算到相应的椭球元素。
关键: 确定球面元素与椭球面元素的关系,即它们间的投影关系。
2、贝塞尔大地投影
(2) 贝塞尔大地投影的条件: ①球面上点的球面纬度等于椭球面上相应点的归化纬度。 ②椭球面上两点间的大地线投影到辅助球面上为大圆弧。 ③大地方位角投影后保持不变。
sin A dL sec B ds N cos A dB ds M sin A dA N tgB ds
r sin A C
代表公式:贝塞尔公式,长距离
三、贝塞尔大地问题解算公式
1825年,贝塞尔(Bessel)提出一种长距离的大地问题解 算公式。他将被积函数展开为椭球偏心率平方的幂级数,不受 边长(距离)的限制。这是长距离大地问题解算中具有代表性 的一种公式。

W tan u 1 e 2 tan B tan B V 2 1 e 1 dB sin u sin B sin B V 2 1 e2 W V cos u 1 cos B W
du
2、贝塞尔大地投影
(1) 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建立以椭球中心为中心,以任意长(或单位长)为半径的辅助 球,按以下三个步骤计算。 第一, 按一定条件将椭球面元素投影到辅助球面上。 第二, 在球面上解算大地问题。
《大地测量学基础》
(FOUNDATION OF GEODESY)
12
2h
大地坐标系与大地极坐标系的关系
一系大地测量教研室
本次课主要内容
• • • • 大地极坐标系 大地问题解算的概念 归化纬度 贝塞尔微分方程
一、大地极坐标系
椭球面上的极坐标系,用于表示两点间相对位置。
N
A
S
P1
P
P1
极点:椭球面上某已知点
s
sin A dL N sec B ds cos A dB ds M sin A dA tgB ds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 ( s) f (0)
d 2l s 2 d 3l s 3 dl l f l (0) s 2 3 ds 2 ds 6 ds 0 0 0 d 2 B s 2 d 3B s3 dB b f b (0) s 2 3 ds 0 ds 0 2 ds 0 6 d 2 A s 2 d 3 A s3 dA a f (0) s 2 ds 2 ds 3 6 ds 0 0 0

S, A1, A2
大地问题解算的基本方法
1)、以大地线的三个微分方程为理论基础的。
sin A dL N sec B ds cos A ds dB M sin A dA tgB ds N
L2 L1 l
l大地经差, b大地纬差,
B2 B1 b A2 A1 a 180
2
cos u1 sin A1 cos u2 sin A2
2 A2
大 地 线 微 分 关 系
2、贝塞尔大地投影
(3)求大圆弧σ,球面经差λ 椭球面上: 球面上:
ds sin A N cos B dl
ds cos A MdB
d cos A du

1、归化纬度
大地纬度与归化纬度之间的关系
x a cos u
x2 y2 2 2 1 a b
x a cos u y b sin u
1、归化纬度
x a cos u y b sin u
a x cos B W 2 2 y a (1 e ) sin B b 1 e sin B W W
2、贝塞尔大地投影
证明
2 A2 在球面三角形 PPN 中,正弦定理得:
1 2
sin( 90 u1 ) sin( 90 u 2 ) sin( 180 2 ) sin A1
则:cos u1 sin A1 cos u 2 sin 2
V 1 1 e 2 cos 2 u
ds a 1 e2 cos 2 u d
dl 1 e 2 cos 2 u d
内容小结
主要及重点内容
大地问题解算、正反解 归化纬度
贝塞耳微分方程(一步相除,两步代入)
预习内容
5.6 大地坐标系与大地极坐标系的关系(剩余部分)
cos B W cos u
a ds V d dl 1 d V
3、贝塞尔微分方程
a ds d V dl 1 d V
1 1 cos u cos B cos B 2 W V 1 e

V 2 1 e2 cos 2 B 1 e2V 2 (1 e2 ) cos 2 u
2、贝塞尔大地投影

cos u1 sin A1 cos u2 sin 2
椭球面上大地线克莱劳方程:
r x a cos u r sin A c
则在点p1上有: a cos u1 sin A1 c 则在点p 上有: a cos u 2 sin A2 c
大地问题正解
已知P1点的大地坐标 (L1,B1),P1至P2点的大 地线长S和大地方位角A1, 要求算出P2点的大地坐标 (L2,B2)及大地线在P2点 处的反方位角A2,即: L1, B1, S, A1 (2)大地问题反解

L2,B2,A2
大地问题反解 已知P1点和P2点的大地 坐标(L1,B1),(L2, B2),计算两点间的大地 线长S及正反大地方位角A1 ,A2。即: L1,B1,L2, B2
f (0) f (0) 2 f (0) 3 s s s 1! 2! 3!
当s=0时,即在P1点上(端点上),故 l 0 b0 a0 0 即 f l (0) f b (0) f a (0) 0
d 2 L s 2 d 3 L s3 dL l s 2 3 ds 1 ds 1 2 ds 1 6 d 2 B s 2 d 3 B s3 dB b s 2 3 ds 1 ds 1 2 ds 1 6
P1N 极轴:过极点P1的子午线
A S
极角:大地线在极点的大地方位角 极径: P1P的大地线长
P(S, A)
二、大地问题解算的概念
在椭球面上推算点的大地坐标,或者根据两点的 大地坐标计算大地线长和大地方位角,这样的计算问 题就叫做大地问题解算。又叫大地主题解算,大地坐 标计算,或大地位置计算。 实质:大地坐标与大地极坐标的相互化算 意义: ①推算未知点的大地坐标。 ②为远程武器提供定位、定向、导航数据。 ③为科研提供依据。
d 2 A s 2 d 3 A s3 dA a s 2 ds 1 ds 1 2 ds 3 1 6

dL dB dA , , ds ds ds

d 2L d 2B d 2 A , 2 , 2 2 ds ds ds
大地问题解算的基本方法 2)、以大地线的三个微分方程与大地线克劳莱方程 为基础,将椭球面上的元素转换到辅助球面上,在 球面上进行解算,而后再把解算结果转换至椭球面 上。
α大地方位角差
将l、b、a展开为大地线长S的升幂级数式。 代表公式:勒让德级数和高斯平均引数公式,短距离
如:勒让德级数
sin A l L2 L1 sec B ds 0 N s cos A b B2 B1 ds 0 M s sin A a A2 180 A1 tgB ds 0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