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版第1213页)

定义:媒介批评就是通过公开的形式对媒介 内容及其相关因素的判断和评价。



准确理解和把握“媒介批评”这个概念,需要注意: 第一,不能狭隘地把批评仅仅看作是赤裸裸的揭 露,急风暴雨式的批判或者专在“鸡蛋里面挑骨头”。 媒介批评一方面表现在对媒介存在的缺陷与问题 进行大胆的否定和拒斥;一方面表现在对媒介文化精 神的建设与构成上。 第二,媒介批评即表现在对媒介内容,诸如新闻 和娱乐文化信息等的批评,同时还表现在对媒介体制、 媒介现象、媒介工作人员、媒介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关 系、社会影响以及媒介理论等相关因素的批评。 第三,一般来说,媒介批评往往是借助书籍、报 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大众传媒通 过文字或语言的文本形式公开传播的意见。


她说,“事实上,也不可能对上述媒介批 评的三层内容同时进行研究,这些内容既不 在同一层面,也不属于同一学科和领域。其 实,有关后两者的研究在美国已有较长的历 史和丰硕的成果,如文艺批评、影视批评和 修辞批评,本文将不涉及。因此,本文所指 媒介批评为第一层意义上的批评,即对新闻 媒介实践的批评”。“批评的对象包括新闻 从业人员的活动及其产品”。
谢静著《建构权威· 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第1版第1页

案例
11月6日下午,成都八宝街肯德基快餐
店附近,几名男子正用各式工具用力砸着一 辆白色宝马760的窗玻璃,直到其玻璃被砸 得稀烂为止。原来,6日下午,徐老太带着 孙儿宇宇在肯德基用餐,宇宇吃着吃着便跑
在实践中,人们往往从宽泛意义上将 “媒介”“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介”这三 个概念等量齐观,混合使用。
(张国良主编 《新闻媒介与社会》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第8页)



事实上,我们一般的书面表述和日常谈话 基本上采用“媒介”“媒体”“传媒”等简化 形式,实际是指“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 介”。

一是主张把新闻活动作为媒介批评对象。 持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有刘建明教授和 谢静博士。但他们之间又有所不同。

刘建明教授认为,“毫无疑问,新闻 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都应成为批评的 对象,包括与新闻报道发生关联的作品 中展示出来的生活世界。



新闻报道主体和写作的具体过程,新闻作品、 体裁、类型、受众的接受活动,以及新闻在整 体上与社会的联系和它的选择规律等等,都会 进入批评的视野。 媒介批评对象的最后靶子,是对记者和媒体 本身的评议,作品只是记者和媒体的一种表现 手段,对手段的批评也可能不涉及新闻活动的 主体,但无论如何也是对其一种间接的估价”。




另一种是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新闻媒体中就 其学科范畴和领域的新闻现象发表的评论称之 为传媒评论。 文艺评论家肖云儒先生在《质疑传媒文艺评论》 中写道:“需要着重说明的是,传媒评论不能 一概而论,许多主流传媒做得是好的……我在 这里说的‘传媒评论’现象,实际上主要说的 是"娱记评论"或"小报评论"现象。作为一种文 化现象,虽然它不可能不对整个传媒界产生影 响,但主要的、大量的还是表现在通俗报刊和 电视广播的某些文艺节目中。”《报刊之友》2001年第

“批评”一词,在希腊文、俄文、英文、德 文中,是‘裁判’、‘判断’、‘辨识’、 ‘论定’的意思。(李国华著《文学批评学》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1版地16页)

《辞海》对“批评”一词的解释是“对于事 物加以剖解并评定其是非优劣也。就其所取之 态度方法,可分印象批评、鉴赏批评、比较批 评、解释批评等”。(舒新城等主编《辞海》中华书局出版1981


5、石义彬著《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 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 社2003年版 6、陈龙著《媒介批评论》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5版 7、李岩著《媒介批评——立场 范畴 命题 方 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谢静著《建构权威· 协商规范——美国新闻 媒介批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蒋原伦 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一、第 二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1、[英]奥利弗· 博伊德—巴雷特 克里斯· 纽 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 经典文献读本》 汪凯 刘晓红译 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2、[美]理查德· 沃林著《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张 国清译 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3、[美]马科· 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 晔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该论文获西北大学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 开和改革开放二十周年征文二等奖。



本人研究工作介绍 1、《报刊批评学浅论》,《报刊之友》1999年第2期。 2、《试论报刊批评的性质与作用》,《报刊之友》99’4 3 、《报刊批评方法论》,《报刊之友》1999’6 4、《报刊批评与批评家的责任》,《报刊之友》2000’2



主要参考书目

1、欧阳宏生著《电视批评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社2000年版 2、刘建明著《媒介批评通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1年1月第1版 3、王君超著:《媒介批评:起源· 标准· 方法》北京 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4、李道新著《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与媒介批评相类似的几种概念辨析
1、媒介批评与“新闻评论”“新闻批评”

媒介批评不同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 是一种经常性的职业新闻活动现象,是新 闻评论工作者对最近发生、出现、变动的 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观点、事物等提出 一个看法和意见的政论文章,作为一种新 闻基本体裁,它和新闻报道一起成为新闻 媒介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一期第31页。

仲言在《为“媒体批评”辩言》一文中把肖云儒先生 所说的“传媒评论”称之为“媒体批评”: “与传统意义上文艺批评的沉寂形成强烈对照的却是 媒体批评的兴盛,许多新的创作现象和文艺思潮的概 括与归纳已不再属于文艺评论家的专利,而是由新闻 媒体的记者们来完成的。与此相关联,对当下文艺批 评的不满经常挂在文艺工作者包括评论家们嘴边。不 少人在批评文艺评论‘缺席’、‘失语’、‘疲软’ 的同时,经常不忘顺便批评几句媒体的无端添乱,有 时甚至会把文艺评论的不景气归咎于媒体批评。”《人




■被《西安商报》2001年7月23日B4版转载。
6、《结构主义与报刊批评》,《报刊之友》2001’3

7、《荟萃新闻精华 展示个性特征》《报刊之友》03、1 8、《<美报>要更美》《报刊之友》2003.3 9、《详实占有 客观再现》《报刊之友》2003、4 10、《人民的利益与媒体的责任》《西北大学学报》 (2004.1) ■获西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三等 奖 11、《电视散论》《传播的艺术》2002.1 12、《美国媒体对中国反日游行报道的偏见分析》《新闻 知识》2005、6 ■该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新闻与传播》2005年 第7期 索引
对“传媒评论”“媒体批评”两个概念的使用大体 分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种是“传媒评论”就是媒介批评,例如刘建明教 授早期在《建立新闻传媒评论学》一文中写道, “随着新闻媒介干预生活的日趋活跃,评析新闻作 品和新闻媒介功能已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受 众的注意,人们开始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 传媒评论这一术语,并希望掌握传媒评论的知识”。 (《新闻出版报》1997年1月17日) 刘期望用“新闻传媒评论学”与西方“媒介批评学” 相区别。但后来还是用了媒介批评这个概念完成了 我国第一部媒介批评专著《媒介批评通论》。 博客中国、中国新闻人网等网站设有“传媒评论” 栏目,其中许多文章皆属媒介批评。



批评实践
1、《谈谈报纸周末版存在的几个问题》,《报刊之 友》1998年第2期。 ■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新闻学》1998年第3期全 文转载。 ■该论文收入《五光十色的多棱镜》一书(三秦出版 社)。 2、《讲科学· 开心智· 重实用》,《报刊之友》98’3 ■被《陕西科技报》1998年6月6日头版全文转载。 3、《提高大众文化报刊的文化品位》,《报刊之友》 1999’2 4、《娱乐新闻漫谈》,《新闻知识》2001’10 5、《走个性化道路》,《报刊之友》2001’3
出去玩了。过了10来分钟,宇宇突然哭着跑
了进来,“奶奶,叔叔喊我找你赔钱,还打 了我一耳光。”听完孙子的哭诉,徐老太马 上怒气冲冲地跟孙子走到了店外的一辆宝马 前。
民日报》 (2005年01月20日 第九版)

可见,在这里的传媒评论就不再是我们所说的媒介批 评了,他已经等同于新闻评论,成为一种新闻体裁。




三、媒介批评的对象 几种有代表性的主张 犹如打靶要找准靶的一样,媒介批评如果没有 指涉的对象,媒介批评活动也就无法开展。 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 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概念的建立和理论范畴的确 认。 由于媒介批评的观念不同,因而也就有着不同 的主张。 总结我国目前的研究成果,有代表性的主张体 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所谓新闻批评,是“通过新闻媒介对缺点、错
误、不良倾向所作的面向社会的批评与自我批
评,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进行舆论监督的重 要形式,成为社会主义新闻媒介的职能之一”。
(赵玉明 王福顺主编《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年1月第1版第39页)


2、媒介批评与“传媒评论”“媒体批 评”
批评大众媒介就是对人类的探索,这在孕育 人类命运的用意上,比登陆月球重要。
——美国媒介批评家谢昂 (Roert L.Shayon)

媒介批评研究
授 课 人:张 羽



问题的提出: 谁来监督媒介?
《加强对报刊的批评与监督》,《报刊之友》 1999年第1期。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讲究批评报道艺术》, 《高教发展研究》1999年第2期。
什么是媒介批评


媒介批评的含义
媒介批评是“舶来”品,于1995年进入中国 学者视野。 仅就“ 媒介”和“批评”这两个词来讲,各有 着具体所指的含义。 讨论:什么是 “ 媒介”? 什么是“批评”?


“媒介”就其基本的意思,它是“用来表 达含义的静态或动态的任何物体或物体排列。 例如:烟火信号、击鼓、里程碑、树皮上的 刻痕、跳舞、陶器上的花纹、军号、纸上的 墨迹等”。
(刘建明著《媒介批评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 7页)


谢静博士主要致力于美国新闻媒介批评研究, 她把媒介批评视为一种叙事,并从批评叙事与新闻 专业关系的角度切入建立自己的概念体系。 她认为,在英文中,媒介批评(media criticism)是一个包容极广的概念,有时指对大众传 媒新闻内容的批评;有时则对如电视剧、谈话节目、 报纸杂志上的文艺作品等大众传媒所有内容的批评; 有时甚至还包括所有经过大众传媒发布的批评,即 媒介化的批评,如在媒介上对政府、文化、社会现 象进行的批评。

5、《报刊批评的读者意识》,《报刊之友》2000’5

源自文库
6 、《结构主义与报刊批评》,《报刊之友》2001’3 7、 《报刊批评与媒介素养教育》《报刊之友》2000’8 8、《从“公共领域”到“交往理性”——评法兰克福学派 传播批判理论》,《人文杂志》2001’4 9、《关于媒介批评几个基本问题的辨析》《理论导刊》 2008、3




第一讲
媒介批评的性质


性质,是指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 属性。 作为一门正在建设的新学科: 媒介批评的性质是什么? 其批评对象如何认定? 它和社会批评、审美批评等有何异同? 它和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有 何联系?等等。 这是关乎媒介批评的根本问题,不能不察。
(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9页)


随着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电影、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在人类生活中的地 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至于“媒介”一词 往往就成了“大众传播媒介”的代名词。

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同义语,为“新闻媒 介”,其确切含义是:开展新闻报道活动的大 众传播媒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