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方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3.渗透比较、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教学重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1.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114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2.根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三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1)读题,与复习题1题进行比较,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问:要想求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这两个条件题中直接告诉了吗?该怎样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并引导学生画线段(2)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口述,教师书写小标题,形成板书.其他学生把书中第14页的空白填写完整.①三年级有多少人?40times;4=160(人)②四年级有多少人?38times;3=114(人)③三年级和四年级共多少人?160+114=274(人)答:三年级和四年级共274人.(3)引导总结:从问题入手,推想出能直接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再看这两个直接条件题中是不是直接给出了,如没有直接给出,再思考利用哪些条件可求出直接条件,进而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算什么?2.类推学习例4(1)出示例4.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第一天修了120米,第二天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2)分析题意,指名学生在原例题的线段图上标注所求问题.(3)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分步完成,指名学生板演,形成板书,最后集体订正.①第一队每天修多少米?120divide;3=40(米)②第二队每天修多少米饭?102divide;3=34(米)③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40-34=6(米)答:三年级比四年级多46人.三、课堂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应用题的解法:分析这类应用题可以从问题入手,并先求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条件.四、巩固发展1.少年宫装了8串彩色灯泡,每串15个.还安装了6串普通灯泡,每串20个,一共安装了多少个灯泡?(先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2.口头列算式解答,投影出示下图情景,分组根据图意补充条件,分别组成一步、两步、三步应用题,并请其他组.五、布置作业应用题:商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有香蕉375千克,有桔子500千克.第每25千克装一筐.香蕉比桔子少几筐?(用两种方法解)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范本四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应用题,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方法。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补充问题,再解答1.商店里有24个皮球,卖出20个,________?24-20=4(个)答:还剩4个。
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________?6×4=24(个)答:一共有24个皮球。
师说:刚才同学们这两道题做得很好,请同桌的两个同学讨论一下,能不能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生答: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师说:这道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合并成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例2,你们会解答吗?(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2例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问: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干什么?生答:读懂题意。
师说:请同学们自由读题,读懂题意的同学就坐好。
(指名一同学读题)问:读懂题意再干吗?生答:划出已知、求。
师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已知、求?生答:第1个已知条件是:商店里有4盒皮球。
第2个已知条件是:每盒6个。
第3个已知条件是:卖出20个。
所求问题是:还剩多少个?(同时打出相应的投影图或P7实物图)教师问:明确了这道题的已知、求,接下来要做什么工作?(分析数量关系)教师问:这个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才能正确解答。
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集体讨论,教师板书:(1)商店一共有多少个皮球?6×4=24(个)(2)还剩多少个?24-20=4(个)答:还剩4个。
教师总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要先认真读题,找准已知、求,再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一定能正确解答出应用题。
(三)巩固反馈1.做一做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的应用题》教案
比和比例的应用题教学设计执教对象:六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通过一些熟悉的数学知识,感受变化多端的数学现象背后,不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通过应用不同的知识解答比和比例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灵活、合理的解容许用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将知识纵向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再认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将零散的知识进行疏通、归纳、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梳理知识,快速、准确解答比和比例的应用题教学难点:快速、准确解答比和比例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进入新课二、通过解决问题来总结比和比例应用题的题型、解题思路、方法。
1、比例尺的应用题○1、独立解答1题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求这张图纸的比例尺。
○2、小结比例尺应用题的题型和解答方法○3、练习快速、准确解答比例尺应用题。
在一幅比例尺是1: 7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厘米,一列客车3小时行完了全程,这列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1、独立解答3题六一班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3:2,,男生有多少人?〔补充一个合理的条件,再解答〕○2、小结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题型和解答方法○3、练习快速、准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两个数的平均数是30,这两个数的比是2:3,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3、正、反比例应用题○1、独立解答5题工厂生产一批零件,方案每天生产240个,50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了250个,完成这批零件实际需要多少天?〔1〕不变的量是〔〕〔2〕〔〕与〔〕成〔〕比例。
〔3〕解:○2、小结正、反比例应用题的题型和解答方法○3、练习快速、准确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
解放军某部行军演习,4小时走了22.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又行了6小时,一共行了多少千米?三、通过解决问题完成知识树。
四、快速完成练习题。
五、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9篇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学会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的第一种解答方法。
即求两次剩余。
(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第一种方法。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理解每一步算式意义。
教具和学具写有复习准备的翻转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口算下面应用题(要求先说出数量关系,再列出算式)1.一个星期上5天课,4个星期一共上多少天课?2.4个同学一共画了24张画,平均每个同学画几张画?3.一本故事书有96页,已经看了18页,还剩多少页?4.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还剩多少张?学生解答后,教师把第4题添上一个条件“做小旗用去9张”。
这道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1.出示例题。
例3学校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2.设疑引入例题出示后,让学生默读题,理解题意,接着教师设疑:“这道题和前面学习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有所不同,该怎样解答呢?”教师设疑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试着分析解答,根据学生分析,教师同时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并边画线段图边分析。
(1)做完纸花还有多少张?(30-11=19(张))(2)还剩多少张?(19-9=10(张))接着教师追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同时将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分别写在算式上面。
并请同学在图上亲自指一指“30-11=19”是从哪一段里去掉哪一段,剩下的是哪一段。
“19-9=10”是从哪一段去掉哪一段,剩下的又是哪一段。
可多让同学们说说思路。
3.试一试,做一做教师出示一个与例题同类题,让学生试着独立完成,先根据图示画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解答。
幼儿园买来30个苹果,给小班12个,给中班9个,还有多少个?先画出解题思路:再列式计算:30-12=18(个)18-9=9(个)答:还有9个。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
学校一班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应用题相较于〔其它〕题型来说与生活结合更亲热,更好玩,因此,对于学校生来说,从应用题中学到的数学学问更加丰富,更加记忆深刻,那么老师们应当如何来设计教学呢?下面是学习啦我整理的学校一班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案例,供大家参阅,期望对你有关怀!学校一班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图画式应用题教学目的:1、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洁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严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娴熟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洁问题。
3、训练同学依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娴熟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洁问题教学预备:课件或挂图一、引入今日咱们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数学学问。
二、新授1、加法[出示秀丽的郊外风光]师:瞧,郊外的风光真美啊,蓝蓝的天空,秀丽的花朵,还有几只蝴蝶正飞来飞去呢。
课件出示左边5只,数一数有几只蝴蝶?再出示2只,如今呢?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如今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秀丽的蝴蝶可真秀丽啊,瞧,来了一群小伴侣,他们是来捉蝴蝶标本的呢!课件分步出示:1、左边4人2、右边2人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相互说一说图意分组说图意,有4人小伴侣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谁来〔说说〕图意,你知道怎样算吗?三、课中操四、减法图式那边的小伴侣玩的欢快,这边的农夫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这是什么?先出示颗葵花,再演示农夫摘了3颗,再出示大括号和7个最终出示问号。
问:你能说出图意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农夫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
课件分步出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一想怎样列式。
五、练习可自己适当调配P51:13 14 15及思考题看图,先说出算式后写算式。
学校一班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一班级上册第47页及练习七第13、14题。
乘法应用题教案教学设计
乘法应用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应用题的基本形式和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应用题的基本形式: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已知两个数的积和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已知两个数的积,求这两个数的商。
2. 解题方法:利用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进行解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乘法应用题的基本形式和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乘法应用题。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解题方法。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乘法应用题的概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乘法应用题的基本形式和解题方法。
3. 课堂讲解:讲解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引导学生运用乘与除的互逆关系进行解答。
4.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成绩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乘法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乘法应用题教学PPT,展示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实际例子。
2. 练习题库,提供不同难度的乘法应用题,供学生练习巩固。
3. 教学视频或动画,生动展示乘法应用题的解题过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乘法应用题的基本形式和解题方法。
2. 第3-4课时: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解决乘法应用题。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应用题(一)-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针对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数学》(人教版)第一册,第1-3章进行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着重讲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解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步计算是主要偏向于加减法以及组中的乘法、除法。
(例如:一个问题中既有乘法,又有除法,又有加法和减法时,就可以使用三步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三步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细节分析解决问题。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重视个人思维发展,学习乐于思考,享受学习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三步计算的概念,并能够对简单的应用题有初步的解决能力。
2. 教学难点学生的心态,很多孩子在数学学习上会产生自我设限,认为自己无法解决一些较难的应用题目,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化解这种心态。
四、教学设计1. 导入通过老师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告诉学生,为什么现在需要学习三步计算以及三步计算的概念。
让学生感觉到三步计算对于现实生活的应用十分简单易懂。
2. 学习过程2.1 学习三步计算的步骤老师通过教具帮助学生了解三步计算的具体步骤,重点讲解其中每一步的解题方法。
2.2 讲解应用题老师通过画图和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解应用题的方法,并以此巩固学生在三步计算上的掌握程度。
2.3 课堂练习以课本或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应用题为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完成,并让学生相互交流并核对答案,以此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自我纠错能力。
3. 作业布置老师布置三到五道简单的应用题作业,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并注重学生对做题过程中的错误和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
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三步计算的方法,并能够自主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好处和快乐,建立起乐于思考,乐于思维发展的理念。
小学生数学应用题教案
小学生数学应用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参与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以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话题,例如:“小明在超市买了一包饼干,他和朋友玩了一会儿后,发现还剩下2/3,你知道他们吃掉了饼干的几分之几吗?”Step 2:讲解应用题的解题步骤(10分钟)1. 仔细阅读题目,抓住关键信息。
2. 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方法。
3. 进行计算或推理,解决问题。
4. 检查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Step 3:示范解题(15分钟)选择一个简单的应用题,通过示范解题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步骤。
例如:“小明买了一本故事书,共有120页,他每天读15页,问他读完这本书需要多少天?”Step 4:合作解题(2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给出一道应用题,并要求他们按照解题步骤解答。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Step 5:展示解答和讲解思路(15分钟)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解答和解题思路。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者提供更简洁的解法。
Step 6:课堂讨论(10分钟)就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法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四、巩固与拓展:在课后作业中,布置一些数学应用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在板书上,写上“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和“题目示例”,并针对示例题逐步填写解答步骤。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中不仅复习了所学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图画式应用题教学目的:1、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一、引入今天咱们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数学知识。
二、新授1、加法[出示美丽的郊外风光]师: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朵,还有几只蝴蝶正飞来飞去呢。
课件出示左边5只,数一数有几只蝴蝶?再出示2只,现在呢?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美丽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是来捉蝴蝶标本的呢!课件分步出示:1、左边4人2、右边2人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图意分组说图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谁来说说图意,你知道怎样算吗?三、课中操四、减法图式那边的小朋友玩的开心,这边的农民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这是什么?先出示颗葵花,再演示农民摘了3颗,再出示大括号和7个最后出示问号。
问:你能说出图意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农民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
课件分步出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一想怎样列式。
五、练习可自己适当调配P51:131415及思考题看图,先说出算式后写算式。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内容,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创设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时空,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3.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教案
改进措施及建议
调整题目难度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适当调整应用题的难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解题方 法和思路。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和提高。
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 习能力和数学素养。
创新性
学生是否能够在作业中展现出自己的 创新思维和解题能力。
正确率
学生的作业答案是否正确,是否能够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的计算和推理 。
期末测试成绩评价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期末测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 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应用能力
期末测试中的应用题目可以检验 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
实际问题中,并解决问题。
课堂表现评价
参与度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 论,主动发言,与老师和 同学互动交流。
思维能力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应用题 目的意思,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分析和解答。
注意力集中
学生是否能够保持注意力 集中,认真听讲,及时记 录重要知识点。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完成度
学生是否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 业,并提交完整的答案。
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 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 值,培养学生的数学 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 毅力,鼓励学生面对 困难时积极寻求解决 方法。
02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主要教学内容
教授学生如何理解和分析 应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 生提高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
谈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的策略
谈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的策略1. 引言1.1 概述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的策略在教学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往往觉得数学应用题较难,因为这类题目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成为教师们亟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理清问题的关键点和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含义和要求,从而建立起数学模型,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进行解答。
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也是关键。
学生需要掌握多种解题方法,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进行全面的解题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和信心,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研究意义数要求等。
的部分内容如下:2. 正文2.1 培养问题意识培养问题意识是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的重要一环。
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题目,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准解题的重点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观察和思考问题,激发他们对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收集数据、分析和求解等步骤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实践性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题目、探索解决方案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简单应用题》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1.巩固 7 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使学生知道括号和问号在图中表示的意义,正确
教学目标 理解题意和图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列式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数 学学习中养成主动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
一方面一年级学生识字少,部分学生读题困难,很 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老师读题和解释题目意思,学生才能 理解题意。另一方面,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也相对较少, 需要教师正确引导,通过图文并茂的导入,学生才能真 正理解应用题是在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在做作业。同 学生学习能 时,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注意力方面略有欠缺,容易被 力分析 其他事物分心,因此在课堂中要有意的对学生的注意力 加以引导,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去。另外,学生对题目 中的部分干扰条件常常无法排除,导致使用错误的数字 进行列式计算,也是由于学生对题目意思没有清楚,因 此一年级学生主要问题还是对于题目的理解,在最后的 计算上一般都没有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课例《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简单应用 题》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小学数学
教学课例名
《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简单应用题》
称
本节课主要学习一年级数学——简单应用题,新教
材上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变得多样了,过去课本中的应用
如何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一等奖
如何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一等奖1、如何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一等奖数学应用题教学一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应用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定。
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小学生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
审题就要读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边读边想掌握题中讲的是什么事情,经过怎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应用题的条件。
结果怎样,则是所讲的问题。
要想弄清楚题中给定的条件是什么,要求问题是什么?不仅要边读边想,在必要情况下还要借助简单的实物图或线段图来辅助理解,这样能把题目里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把抽象的东西摆在眼前,便于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题意。
例如,小学三年级课本中有这样一道题:鸡有24只,鸭的只数是鸡的2倍,欢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题中哪些数据与问题有直接联系,哪些没有直接联系,如果在边读边想基础上再加简单的线段图帮助分析,学生就更容易知道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了,否则对于抽象概念能力较差的部分学生就难以理解了。
实践证明,学生不会解答某一应用题,往往就是对该题的题意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
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题意就等于解答应用题中完成一半的任务。
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学虽然概括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时才进行的,但在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
一道题做得对不对,学生要能自我评价,对的强化,不对的反馈纠正,这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
完成列式计算只解决了“怎样解答”的问题,而推理论证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解答”的问题。
然而很多小学生不善于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有时又受生活经验的制约无法检验明显的错误,因此,一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化法等;还可以先由师生共同完成,然后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最后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
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4篇)
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4篇)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行避开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当怎么写?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欢迎大家共享。
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五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有关倍数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能正确娴熟地解答此类应用题,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把握有关倍数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1、口答同学们做了12朵黄花,做的红花的朵数比黄花的3倍多4朵。
⑴红花做了多少朵?⑵黄花的红花一共做了多少朵?⑶红花比黄花多做了多少朵?学生口答老师板书,同时问其他学生各步所表示的意义2、说图意并列式11岁小明:大6岁爸爸:大25岁爷爷:二、补问题,再解答。
补充完好使应用题使其成为三步计算应用题。
校内里有月季花46盆,菊花的盆数比月季花的3倍少20盆。
三、基本练习1、红丰农场种油菜12公顷,种小麦的数量是油菜的2倍,种大麦的数量比种油菜和小麦总和还多4公顷。
种大麦多少公顷?2、红丰农场种油菜12公顷,种小麦的数量比油菜的2倍少5公顷。
种油菜和小麦共多少公顷?3、红丰农场种油菜12公顷,种小麦的数量是油菜的2倍,种大麦的数量比小麦的3倍少9公顷。
种大麦多少公顷?4、红丰农场种小麦24公顷,种大麦的数量比小麦的3倍少9公顷。
大麦比小麦多种了多少公顷?四、编题练习要求学生自己编一题倍数关系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一人编好后,前后4人任选一题,进行解答,再一起批改。
五、课堂作业课本练习五第3-6题小学应用题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把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3、让学生在商议沟通中,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胜利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把握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则。
关于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设计(通用3篇)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设计关于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设计(通用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应用题以及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逆解题,从而认识到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也突出了分数除法的意义,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数量关系的分析,判断哪个量是单位“1”,难点是用解方程的方法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理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复习辅垫1.师生交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体内含量最好多的物质是什么吗?(水)对,水是我们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它对我们人体是至关重要的,是构成我们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
那么你们了解体内水分占体重的几分之几吗?师:老师查到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2.复习旧知师:现在你们知道了吧!同学们如果告诉你们,我的体重是50千克,你们能很快算出我体内水分的质量吗?学生回答后说明理由。
师:算一算你们自己体内水分的质量吧!生答师:一儿童的体重是35千克,你们能帮他算出他体内水分的质量吗?你们都是怎么算出来的呢?生回答后出示:儿童的体重×5(4)=儿童体内水分的重量35×5(4)=28(千克)师:谁还能根据另一个信息写出等量关系式?成人的体重×3(2)=成人体内的水分的重量2.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以前的知识学得可真好,如果老师告诉你们小朋友们体内有28千克水分,你们能算出他的体重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202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应用题教案(5篇)
2023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应用题教案(5篇)六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应用题教案1教学时间:20××年10月12日教学内容: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材第37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会根据关键句列出等量关系式,会熟练的列方程的方法并能掌握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根据题意,能画线段图分析图意,学会分析、推理和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数学,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常识引入,国学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水吗?(喜欢)是啊,人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老子也说水是善良的——“上善若水”;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我们的地球其实应该叫“水球”,因为她其中水占了79/100,陆地仅占21/100,对于我们人体,那就更重要了,想知道吗?(想)请看书上例题.二、顺势而为,学习新知1、出示例1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
我体内有28千克的水分,可是我的体重才是爸爸的7/15。
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根据题意与线段图理解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3)根据题意,启发学生: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写出数量关系式。
体重× 4/5 =体内水分重量师引导:这道题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该怎样求?能不能根据上面的等量关系式,设未知数χ,再列方程求出?(4)学生尝试练习方程解答,个别板演,教师点评。
(1)解:设这个儿童体重χ千克(2)算术法:28÷4/5 χ× 4/5=28 χ=28÷4/5 χ=35答:这个儿童体重35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设计
数学应用题教学一
一、通过审题找准数量关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审清题意,就无法找准数量关系,会导致解题过程中出现疑问、错误或答非所问等情况。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为此,至少要做到三点。
一是要求学生拿到题目后,逐字逐句默读题干,同时最好用笔画出题干中的主要信息。
二是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已知解题条件,找准题中的数量关系。
三是提醒学生看清题干中的问题,弄清题目要“求什么”,做到有的放矢。
二、在做题中培养逻辑思维关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运算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主要是加、减、乘、除的综合运算。
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是成功解题的前提条件,而理清解题思路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此,至少要做到三点。
一是指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
二是通过应用题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应用题的练习,只要求学生说出解答这些应用题的思路,暂不要求具体的求解运算,以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快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三、辅助解题手段的巧妙运用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有些应用题的题干较为复杂、较难理解。
针对这类应用题,可通过辅助解题手段解答。
例3:小明和小刚分别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小明每小时走15千米,小刚每小时走13千米。
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人在距离中点3千米处相遇。
问两地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两人在距离中点3千米处相遇”是正确理解本题题意的关键。
从题中可知小明速度较快,小刚速度较慢,小明过了中点3千米,小刚距中点3千米,就是说小明比小刚多走的路程是(3×2)千米。
因此,相遇时间=(3×2)÷(15-13)=3(小时),两地距离=(15+13)×3=84(千米)这道应用题比较复杂,单从语言上理解较难找准数量关系,更谈不上解题思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通过辅助手段来解题。
例如这道应用题很适合采用画图法解决。
这样,题意一目了然,问题迎刃而解。
画图法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快速解题。
因此,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教授一些辅助解题的方法。
例如画图法、“数形结合”法和做辅助线法等。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解题,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有较大帮助。
数学应用题教学二
一、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小学低年级简单应用题多以半图半文类型为主,是由图到文过渡的承接点,培养学生此类型应用题的审题能力就是看说结合。
“看”就是引导学生对应用题的题目进行准确、全面的观察,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观察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观察中要注意两点:首先,要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常常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所以教师让学生读图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教学语言要简洁明了,对观察的方向要指向清晰,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有价值的信息上,让学生学会以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去搜集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观察图片
的时候要与文字结合起来,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往往过于看图而忽视了文字的内容,这也是半图半文应用题常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确保理解图中所给出的信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说”就是引导学生口述应用题,大声的读题,整体把握题意,在图文结合型的简单应用题中观察并口述是审题的关键,通过读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好准备。
这里需要注意,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要做出明确的规定,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读,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1.转化视角,指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看待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很多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解决。
因此,我们要在简单应用题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能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不应仅限于书本,还要从学生的周围现实中收集素材,丰富教学内容,这样在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时候也更能接近学生的思维现实,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简单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数学问题,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应用题教学三
做好应用题的启蒙教学
简单应用题教学,其实从教10以内的加减法就已经开始。
学生在入学之初,对汉字还不认识,因此不会出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对于“应用题”、“已知条件”及“问题”也难以理解,主要是与加减法的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对每一种运算的意义进行理解,即通过具体事物或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运算的意义与应用,并将直观的动作及语言有意识地联系起来,初步建立数量关系的概念。
此外,在解答简单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分析数量关系作为教学重点,不能交给学生一些死办法及解法公式,不然,会使学生养成死记硬套的习惯。
为了给学生打好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让学生逐步能把应用题里的生活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可适当做一些文字题的练习。
如:把5和3合并起来是多少?3个4是多少?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借用学生熟悉的实物或图片演示,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来叙述应用题,使学生认识到教师演示及叙述的事物都是常常在他们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也让学生对加减法的意义与应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在此阶段,不能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
只要求学生会动手操作,可根据教师的引导复述题里告诉了什么,问的是什么,然后对算法加以选择,写出算式,口述答案即可。
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逐步向半文半图的`应用题过渡,可训练学生看着题根据教师的引导回答:题里说了什么?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问的是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的帮助对应用题进行复述。
在此基础上,再出现完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已知条件”、“问题”及“应用题”等术语了。
之后再教学生如何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及解题步骤与方法。
让学生对解答简单应用题的步骤进行了解非常重要。
在教学之初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有步骤地分析及解答应用题的良好习惯。
把例题具体化,简单化。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直接把教材中的例题照搬在黑板上教学,或者干脆不动,直接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根本没有起到作用,因为教材中的例题,几乎都不是思考直接“答案”摆在你面前了,最多让你算出结果,写出答案而已。
这样,往往就出现“不劳而获”、一教就会、一做就错等现象,学得不牢固,不扎实。
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讲应用题例题时,应该从练习中找出类似的题来做为例题教学,或者是自编的题做为例题教学。
然后,把例题转化为具体化、简单化,如教学相应时,叫两位学生上来表演,两个人面对面,从规定地点(甲乙)同时向同一个地点向对走来,直到相遇,并强调“同时”、“相遇”等关键术语。
由于两人在相同的时间里,速度不同,所以各自所走的路程不同。
利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接着提出问题:“甲乙间的距离(路程)有多少千米?”这样,学生很明显地知道,甲乙的路程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甲所走的路程,另一部分是乙所走的路,这样,就把比较抽象复杂的应用题转化为具体化、简单化了。
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学起来很轻松,同时达到了教学目的,使教学最优化。
把握应用题中的关键术语词,如:“比、是、占、相当于,增长、减少、单位、几分之几”等,还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如教学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时,先出示一道分数应用题,让学生练习,然后,把“几分之几”变成“百分之几”让学生找出两者不同的地方。
(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相同点(几分之几和百分之几都是分数)反而推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解法相同。
于是,在此基础上再把“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让学生解答。
在分析过程中突出了与分数应用题分析过程一致的地方,即明确以谁作单位,确定谁和谁比,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仍用除法计算,只是结果要化成百分数。
这样,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复习了就知识,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