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慧远的禅智说与审美心理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慧远的禅智说与审美心理思想
张弘(普慧)
内容提要慧远(334—416年)作为东晋时期南方佛教丛林的领袖人物,不仅精通佛教的各家各派的学说,而且谙熟儒、道、玄,同时对艺术与审美亦颇有见地。就现存慧远的著作来看,他对于审美心理的直接论述并不多,但从他的一些佛学论著中,还是可以发现许多涉及审美心理的思想,尤其是他的禅智说是他审美心理思想的理论基础。深入探讨慧远的禅智说与审美心理思想,对于把握整个东晋佛学与文艺的关系及审美活动的特点,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一
慧远的禅智说主要集中到了《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这篇短文中。慧远在《序》中
一开头就给予了“禅智”极为突出的地位:
夫三业之兴,以禅智为宗,虽精粗异分,而阶藉有方。是故发轸分逵,途无乱辙;革俗
成务,功不待积。静复所由,则幽绪告微,渊博难究。然理不云昧,庶旨统可寻。[1] 慧远极为推崇禅学,每慨叹“大教东来,禅数尤寡,三业无统,斯道殆废。”[2]强调禅
定实践的作用。但他又颇重禅智的统一,认为“禅”与“智”虽是“精粗异分”,属两个范畴,但
二者的结合乃是修持身、口、业三业的根本宗旨。
禅(Dhyāna),音译“禅那”,意译“静虑”,原是古代印度各宗教的一种共同具有的实践修
行活动。其特点是通过集中精神,观想特定对象而获得悟解或功德的思维修习活动。早在佛
教创立之前,禅就被宗教家们作为一种修习入定的方法了。《蒙查羯奥义书》云:“不由余
诸天,苦行或事业,唯由智慧净,心地化纯洁,静定乃见彼,无分是太一。”[3]这就是在静
定中离概念、思量,能静虑者与所静虑之大梵的对立消泯,无分“太一”心境,超乎生灭。到
了佛陀创立佛教时,又赋予了禅在戒、定、慧三学中的中心地位和功能,突出地强调了禅在
佛教实践中的重要性。《佛遗教经》载佛陀临终前劝勉弟子:“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
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俱舍论·分别定品》云:“一切功德皆依
静虑。”大乘经典《解深密经》卷三云:“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
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婆舍那(S′amathavipas′yaā,止观)所得之果。”《大智度论》卷十七云:“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可见禅定在佛教实践中的作用非同一般。
智,在印度佛教中有二义:一是Jāna,音译若那, 那,或Mati,音译摩提,意译又作慧,是人们普遍具有的辩识事物、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或认识;[4]二是Praiā,音译般若、钵罗若,意译为慧、智慧,为六度之一,主要指通过智慧到达涅槃彼岸。故又称般若智。但在汉译佛典和论著中,往往智、慧、智慧互用,而且把佛教所说的一切知识概括于“般若”
之中。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由愚昧无明,不知诸法的因果关系及其真性,妄起颠倒执着而造种种恶业,因而流转生死轮回,受诸苦恼逼迫身心。断除无明烦恼而得解脱达于涅槃彼岸,即是般若智慧。佛教虽极重禅定,但并非以禅定为至上,而是以智慧、正见置于一切修行道之首位,以注重智慧为教义之最为突出特点。在佛教看来,禅定虽重要,然仅属共外道法、世间法,不能依此而出离生死。唯有证得出世间的智慧,方堪断除烦恼无明。《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九《马血天子问八政品》载佛言:“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数;三昧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数;神足飞行者,亦是世俗常数,智慧成就者,此是第一义。”这是说,戒、定、神通皆是世间法,只有般若智慧方能出世间苦海。
慧远在传统佛教的基础上对禅与智的关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禅经统序》云:
试略而言: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则禅智之要,照寂之谓。
在慧远看来,禅与智是相互依存的,定能发慧,智由禅起,禅定没有智慧就不能穷尽寂灭,智慧没有禅定就不能深入观照。此外,慧远超越了印度佛教对三学关系的传统看法。印度佛教一般认为,定能发慧,智由禅起;禅由戒起,非由智生。而慧远则认为智亦可生禅,或能使禅更加深化,所谓“禅非智无以穷其寂”。可见慧远把禅与智看得同等重要。《禅经统序》云:
其相济也,照不离寂,寂不离照,感则俱游,应必同趣,功玄于在用,交养于方法。其妙物也,运群动以至壹而不有,廓大象于未形而不无。无思无为而无不为,是故洗心静乱者,以之研虑;悟微入微者,以之穷神也。
就禅、智之用的寂、照相济相成来说,两者互不相离,共同感应。其妙用则能使人统摄、运转各种事物至于虚静、守一,达到无思无虑无作为而又无所不为的境界。这样,心境清静、寂灭燥乱之人,便可用以研讨思虑;悟解透彻而入微之人,就能用以穷尽神妙。这是慧远用“玄学”思想来解释禅智。其“运群动以至壹”颇类先秦荀子的“虚壹而静”;其“研虑”说,又突破了佛教经论中常用的“静虑”、“止虑”、“息虑”之说,强调了观照中的周密和全面。《禅经统序》接着说:
其为要也,图大成于末象,开微言而崇体,悟惑色之悖德,杜六门以寝患,达忿竞之伤性,齐彼我以宅心。于是,异族同气,幼形告疏,入深缘起,见生死际。尔乃辟九关于龙津,超三忍以登位,垢习凝于无生,形累毕于神化。
获得修习“大成”者,必须着眼于一般现象事物(“末象”),竭力领悟禅法之微言弘旨,崇尚佛陀之根本教义。这就需要把修持实践与悟解义理紧密结合起来,即禅智贯通,相济相成。因此,《禅经统序》最后反问道:
孰能洞玄根于法身,归宗一于无相,静无遗照,动不离寂者哉?
谁能于法身处洞察到玄妙之根本,于无相处返本归宗,寂静无所遗照、活动不离寂灭呢?这与开篇讲的“照不离寂”、“寂不离照”是一致的。首尾贯通,前呼后应,强调了寓智于禅,寓禅于智,定慧双运,止观并行。由此看出,慧远的禅智说是被作为他的全部佛教实践的宗旨提出的,其特点是禅智并重、相济相成。
二
作为慧远禅智说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是他的“念佛三昧”思想。《念佛三昧诗集序》[5]云: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是故靖恭闲宇,而感物通灵,御心惟正,动必入微。此假修以凝神,称习以移性,犹或若兹,况夫尸居坐忘,冥怀至极,智落宇宙,而暗蹈大方者哉?
“三昧”是梵文Samādhi之音译,也译“三摩地”,意译为“定”或“等持”。“念佛三昧”,是禅观十念之一,是一种以念佛为观想内容的禅定。其具体法门有三种:一是称名念佛,口念佛号七万声、十万声,即可成佛;二是观想念佛,即静虑入定,观想佛陀种种美好形相和功德神威及佛土之庄严净妙,即可精骛八极,使佛相、佛土出现于目前;三是实相念佛,观佛的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慧远给“三昧”下的定义是按照印度佛教的传统观点,即“专思寂想”。他认为人的思维活动专注一境,就会志一不分;物相、认知、概念处于寂静状态,人就会出现气虚空、神清朗的状态。气虚,智慧就能安然静谧地观照;神朗,精神就能洞晓彻鉴微妙之奥府。这样,恭守静居,感应万物,则可通达其神灵。只要凭藉这种静虑来凝聚精神,并通过积累修持实践来改变性情,即可于冥冥之中抵达“至极”境界。慧远强调“三昧”不只是一种禅定功夫,它还时刻伴随着智慧观照,奉行“三昧”,即可使般若智慧洞察宇宙万物之根本。慧远认为,在诸“三昧”中,最具功效的是“念佛为先”,这是因为“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变,应不以方。”念穷通体极玄寂大道的如来佛,就会与其共同变化,其感应是无方所的。因此,《念佛三昧诗集序》云:
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像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闻见行焉。于是睹夫渊凝虚镜之体,则悟灵相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之叩心所,则尘累每消,滞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与于此哉?以兹而观,一觌之感,乃发久习之流覆,豁昏俗之重迷。若以匹夫众定之所缘,固不得语其优劣,居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