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4版》第三章3-6 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移动以及图像PPT课件

化学平衡移动以及图像PPT课件
注意: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不能改变其浓
度,也不能改变速率,所以V(正)仍等于V(逆),
平衡不移动。
第7页/共54页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N2 十 3H2
2NH3
实验 压强(MPa) 1 5 10 30 60 100 数据: NH3 % 2.0 9.2 16.4 35.5 53.6 69.4
NH3%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即平衡向 正反应的方向移动。
0 t1 t2 t 程式,升高温度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与图示相符;增大压强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图示不相符。故此题
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升高温度。 第32页/共54页
一、速度-时间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有如下 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变因素可能 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0
v逆
t1
t2
t 将向 正 方向移动。
第29页/共54页
一、速度-时间图:
•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
则温度的变化是
升(升高高或降低),平衡
向 反正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 热吸反应。
v
v正
v逆
0
t1
t2
t
第30页/共54页
一、速度-时间图:
•对于mA(g)+nB(g) pC(g)+qD(g),改变压强 时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增大 (增 大或减小),平衡向 逆 反应方向移动,m+n < (>、<、=)p+q。
第28页/共54页
一、速度-时间图:可用于:
1) 表示反应速率的变化和化学平衡的移动。 2) (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选修四《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ppt

选修四《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ppt

(3)若A、B、C均为气态,在温度和容积一定的条件 下增大B的浓度,则A与C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增大A的浓度,混 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
答案:(1)放
(2)固或液
(3)增大
不变
2 10.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Cr2O 7 与黄色的CrO 2 4 有下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 方向移动
答案:C
6.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成血红色,其反应为: FeCl3+3KSCN 3KCl+Fe(SCN)3,在此溶液中作如下 ( )
处理,溶液颜色不会变化的是 A.加入Fe2(SO4)3固体 C.加入KCl溶液
速率 变化 v(正)、
平衡 变化
速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 曲线
任一 平衡 体系
④减小
v(逆)
反应物 均减小, 浓度 且 v(正) >v(逆)
正向 移动
平衡 体系 正反应 方向为 气体体 积增大 的放热 反应
条件 变化 ⑤增 大压 强或 升高 温度
速率 变化 v(正)、 v(逆) 均增大, 且v(逆) >v(正)
平衡 变化
B.加入少量KCl固体 D.加入少量KSCN固体
答案:B
7.氙气和氟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可直 接反应达到如下平衡:Xe(g)+2F2(g) XeF4(g)(正反应为
放热反应),下列变化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使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升高温度 C.减压 ( ) B.加压 D.适当降温
(1)若将体系温度从50℃升高到80℃,则化学平衡向吸 热反应方向移动,则体系的温度降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时50℃<t<80℃。 (2)若对体系N2(g)+3H2(g) 2NH3(g)加压,如从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条件(公开课课件)PPT课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条件(公开课课件)PPT课件
酸碱平衡
生物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也是一个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通过调节酸碱物质的 浓度和反应条件,维持生物体内酸碱平衡的状态。
Part
05
结论
化学平衡移动的重要性
化学平衡移动是化学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影响着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方向,对 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化学平衡移动,可以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实现更加高效、 环保的化学工业生产。
利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通过控制大 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反应条件,实现 大气污染物的转化和去除。
水处理
在水处理过程中,利用化学平衡移动 原理,将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 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体内的化学平衡移动
代谢平衡
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通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维持生 物体内各种物质的平衡和稳定。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总结词
压力是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另一 个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压力的变化会影响气体的分压, 进而影响化学平衡。增加压力, 平衡会向气体分子数少的方向移 动;减小压力,平衡会向气体分
子数多的方向移动。
实例
在反应2H2(g) + O2(g) → 2H2O(g)中,增加压力,平衡会
向生成H2O的方向移动。
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未来可以通过 计算机模拟和计算来预测化学平衡移 动,为化学反应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更 加科学和可靠的依据。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总结词
催化剂虽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 率,但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
响。
详细描述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 而加快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的 常数没有影响,因此不影响化学平 衡的移动。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图像PPT课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及图像PPT课件

例题2. 对于 m A (g) + n B (g) 化,则:
p C (g) △H有如图所示的变
①p1与 p2 的关系是
P2 > P 1
C% ;
②m + n 与p的关系是 m + n > p ; ③T1 与 T2的关系是 T2 < T 1 ;
T2 P2 T1 P2
T1 P1
④ △H与 0 的关系是 △H<0
减小反应物浓度 v
V(正)
V`(逆)
V(逆)
0
t1
V`(正) t2 t3
t
7
[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 减小生成物浓度
V正>V逆化学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或 减小反应物浓度
V逆>V正
化学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
注:固态或纯液态物质的浓度是常数,改变固态
或纯液态物质的量,反应速率不变,不能使平衡
11
二、改变压强是否会影响平衡
实验:2NO2(红棕色)
N2O4(无色)
12

2NO2 (g) N2O4(g)

(红棕色) (无色)
• 思考:加压前后颜色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 [结论]
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13
• 对于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 的可逆反应( △n气=0 ),改变压强,化 学平衡不移动。 例如:2HI(g) H2(g)+I2(g) 加压颜色会变吗?
4、 V正与V逆的关系、化学键的角度等
5、注意:体系的总压、密度、平均相 对分子质量等量不变不一定 是平衡状态,要根据反应的 方程式的系数而定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ppt课件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ppt课件
成与解离平衡的移动。
配位平衡常数
配位平衡常数是衡量配合物生成 与解离平衡的重要物理量,其大 小可以反映配合物生成与解离平
衡的移动情况。
05
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平 衡的因素
实验设计
01
02
03
设计思路
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温 度、浓度、压强等因素对 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原理
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 各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不同因素对沉淀溶 解平衡的影响,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沉淀生成和溶解的过程是可逆的,当 条件改变时,平衡会向生成沉淀或溶 解沉淀的方向移动。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仅初步探讨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对于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尚 未进行深入探讨。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和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 影响。
电极电势是衡量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电极电势的变化 可以反映氧化还原平衡的移动情况。
催化剂的作用
催化剂能够加速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从而影响氧化还原平衡的移 动。
配合物生成与解离平衡的移动
配合物的生成
金属离子与配体结合生成配合物 的过程会影响配合物生成与解离
平衡的移动。
配合物的解离
配合物在溶液中解离成金属离子 和配体的过程也会影响配合物生
光化学反应
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这类反应中光照可 以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从而影响反应的平衡。
光照强度的影响
光照强度可以影响光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常数,一般来说,光照 强度越强,反应速率越快,平衡常数也可能发生改变。
表面效应
01
表面效应的定义
表面效应是指发生在固体表面或液体表面的化学反应,这类反应受到表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ppt课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ppt课件
问题:温度的变化使反应的v正和v逆变化更大?
2NO2 N2O4 △H= -56.9kJ/mol
【实验2-7】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g) 红棕色
N2O4(g) △H=- 56.9KJ/mol 无色
热水
冷水
热水
冷水
2NO2 N2O4 △H= -56.9kJ/mol
实验现象:热水中(温度升高),混合气体—颜——色—加—深—,
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计量数增大 的方向移动。
2NO2 (红棕色)
V


V(正)


N2O4(无色)
V`(正) V`(逆)
V(逆)
0
t1
t2 t3
t
如果减小压强呢?
思考:对于反应前后气体计量系数相等的反应,
压强改变将怎样影响化学平衡?
例:在反应 I2(g)+H2 (g)
V
2HI (g) 中增大压强
视频1
实验2-6结论:
1、加入FeCl3或增加KSCN浓度,反应物 浓度—增——加—,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2、加入NaOH,反应物的浓度 减少 , 平衡向 逆 反应方向移动。
二、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 减小生成物浓度
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复习:
1、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特征? 逆 等 动定变
V正=V逆≠0 平衡1

化学平衡及影响化学平衡因素(实用)36页PPT

化学平衡及影响化学平衡因素(实用)36页PPT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
改变
⑤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 mol C也断
键反应
(A)③④⑤⑥
(B) 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 ①③④⑥
【能力训练】
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 ==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C
化学平衡及影响化学平衡因素(实用)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A(固)+3B(气)
2C(气)+D(气) ,
在恒温恒容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BCD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C)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
6、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A(g)+3B(g) 2C(g)+2D(g),在恒温恒容下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C )
② 不同的物质: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 质的计量数之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速率。
(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 量保持不变(外部表现):
①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 体积(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均保持不变。
② 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 气体的体积分数均保持不变。
③ 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气体,且总体积不 等,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恒温、恒 容)、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恒温、 恒压)均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K (T)↑ 平衡向右移动
若ΔrHm (T)<0,(即放热反应)
T↓ K (T)↑ 平衡向右移动
2
二、 浓度的影响
向平衡系统中添加反应物组分的量或减少产 物组分的量,均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ΔrGm(T)=-RTln K (T)+RTlnJ (T) 向平衡系统中添加反应物组分的量,J (T) < K (T) ,ΔrGm(T)<0, 则反应的方向向右。 减少产物组分的量J (T) < K (T) , 即ΔrGm(T)<0,则反应的方向向右。
31.1kJ
mol1.
在298K~823K区间内,Cp,m(Ag)=25.35 JK-1 mol-1, Cp,m(Ag2O)=65.86 JK-1 mol-1, Cp,m(O2, g)=29.36 JK-1 mol-1.
16
解:本题是根据rGm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练习。
反应 2Ag(s) + ½ O2(g)=Ag2O(s)
3
三、压力的影响
因K =f(T), 所以p对K无影响,但对平衡移动 有影响(可能会改变平衡的组成)。
1、对纯凝聚系统的反应,压力p 对Gibbs 函数的 影响甚小,压力变化不大时,G 的变化极小,故 化学平衡不发生明显的移动。 2、对于有理想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力p 对理想气 体的化学势的影响不容忽视,压力的改变会引起 化学平衡的移动。
rGm(Ag 2O, 298 K) f Gm(Ag 2O, 298 K) 11.2 kJ mol1,
r
H
m
(Ag
2O,
298
K)
f
H
m
(Ag
2O,
298
K)
31.1
kJ
mol1
BCp,m=(65.86-225.35-1/229.36) JK-1 mol-1
= -3.56 JK-1 mol-1.
为 ,对生成产物不利。
其他情况自行讨论。 5
四、惰性气体的影响
*惰性气体系指在反应系统中不参加反应的气 体。它虽然不参加反应,但是能改变系统的组 成或分压,从而有可能使平衡发生移动。
1、等温等压下加入惰性气体,由
pB pxB p
nB nB
,nB包含惰性气体的量
组分的分压pB必定改变,从而影响化学平衡。影 响的规律同减少总压力对反应平衡的影响。
= 0.455 所以 K = 2.85
15
例题:一种制备甲醛的工业方法是使
CH3OH与空气的混合气在823K下从银催 化剂上通过。此时银渐渐失去其光泽,并
有一部分成粉末。有人认为生成了Ag2O, 你认为合理吗?
已知 f GmAg 2O,298K 11.2kJ mol1,
f
H
m
Ag
2O,298K
以△Hm =18.86 kJmol-1代入
lnK
(T )
r
H
m
B
RT
得 B = 0.045+(18860/2.303×8.3145×873)
= 1.17 lgK = - 18860 Jmol-1/(2.303RT) + 1.17
= -985/(T/K) + 1.17
14
(3)根据上式求1373 K 时的 lgK(1373 K)= - 983/1373 + 1.17
4
K (T )
B
pB p
B
eq
代入pB=pxB,p为总压
K (T )
B
pxB p
B eq
B
xB
B
eq
p p
B eq
= (I) (II) B y z a b
若 0,即反应气体分子数增加,则 p
(II) , 而K(T)不变。则(I) ,即产物在反
应混合物中占的比例要下降,平衡移动方向
6
2、等温等容下加入惰性气体,由pB = nBRT/V 知,改变惰性气体的量不会改变组分的分压 pB,因而不会影响平衡。
7
选择: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达平衡后
加入惰性气体,且保持温度、总压不变(气体为理 想气体),则( )
(1)n N2减少, n H2减少, n NH3增加, K不变 (2) n N2减少, n H2减少, n NH3增加, K增加 (3) n N2, n H2, n NH3不变, K不变 (4) n N2增加, n H2增加, n NH3减少, K不变
T/K K
873 1.11
1073 1.80
1273 2.51
1473 3.19
求: (1)在873 K~ 1473 K 范围内ΔrHm ; (2)求lgK =f(T); (3)1337 K时的K 。
10
T/K 873 1073 1273 1473 K 1.11 1.80 2.51 3.19
解(1)参数转换 (1/T)×103K 1.150 0.932 0.785 0.679 lgK 0.045 0.255 0.400 0.504
§3-6 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条件(1) :平衡态(1)
改变T,p或 加入惰性组分
移动
条件(2) : 平衡态(2)
吕 查德里(Le Chatelier) 原理:如果对平衡系统 进行干扰,平衡便会向削弱干扰的方向移动。
1
一、温度的影响
由式
dln
K dT
T
Δ
r
H
m
(T
RT 2
)
可以看出,在等压下: 若ΔrHm (T)>0,(即吸热反应)
选(4)
8
已知FeO(s)+C(s) = CO(g)+Fe(s), 反应的rHm为正, rSm为正(设rHm和rSm不随温度而变化), 欲使反应正向进行,则一定
(1)高温有利 (2)低温有利 (3)与温度无关 (4)与压力有关

r GmΒιβλιοθήκη rHmT
r
S
m
选(1)
9
[例] 反应 Fe(s) + CO2(g) == FeO(s)+ CO(g)的K测 量结果如下:
C
r
H
m
(T
)
r
H
m
(298K)
T 298K
BdT
B p,m
B
17
r
H
m
(T
)
31.1
kJ
mol-1
T (3.56)dT 103 kJ mol-1
298K
31.1 kJ mol-1 (1.9 kJ mol-1) 33.0 kJ mol-1
利用 ln K (298 K) rGm(298 K ) RT
作图如图3-3
11
斜率 m = -985 K
12
0.6
0.5 0.4
0.3
0.2
0.1 0
y = -985.24x + 1.1732
0
0.0005 0.001
0.0015
△Hm = - Rm =(985×2.303×8.3145) Jmol-1 =18.86 kJmol-1
13
(2)求 lgK =f(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