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国内超大型展会发展现状及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析国内超大型展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1-9-30来源:中国经济网作者:蓝星欢迎浏览中国会展网资讯

核心提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会展业经历了迅猛发展,在年均20%的数量急剧扩张的进程中从量变迈入了质变的阶段,当前我国会展业领先城市的行业展览会正向大型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在会展市场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下,大型或超大型展会将成为会展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形式,而展会规模的大型化不可避免将引起展览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会展业经历了迅猛发展,在年均20%的数量急剧扩张的进程中从量变迈入了质变的阶段,当前我国会展业领先城市的行业展览会正向大型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在会展市场日益国际化的趋势下,大型或超大型展会将成为会展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形式,而展会规模的大型化不可避免将引起展览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本文对国际先进会展业国家超大型展会的发展经验总结,归纳其内在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大型展会的发展战略规划及实践提供指导。

国内外超大型展览会现状

1、大型及超大型展会概念的界定

大型或超大型展会是随着国际会展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的会展形态,由于不同区域、国家经济体制及发展水平的不同,国际上对于超大型展会的界定并无统一标准。本文依据中国会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将规模以上展会中5万平方米以上(含)的展会划列为大型展会,10万平方米以上(含)为超大型展会,以此作为研究我国当前会展业前沿发展的基准[1]。

2、大型及超大型展会发展现状

纵观会展业发达国家的展览会规模,以德国的专业性展览会为最,其工业行业领域的国际大展占全世界三分之二[2]。据德国展览业协会(AUMA)提供的数据,2008年德国举办的贸易展览会共有157个,其中净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以上的有30个展会,5万平方米以上的有62个。最大规模的展会净面积达到223,482平方米。按展览总面积折算惯例,德国每年展会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约占90个[3]。

我国的会展公司在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建立起了较稳固的市场基础,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一系列规模以上的品牌展会。据中国会展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信息,2008年度中国规模以上的展会中,总面积在10万平方米(含)以上的展会数量为36个,5万平方米(含)以上的展会115个,3万平方米(含)以上的展会105个[4]。

参照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可以发现我国的展览规模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德国现有可用大型展馆23个,展馆面积270万平方米[2],2008年总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约占全部展览数的60%。现阶段列入我国规模以上展会统计范围的会展城市已达39个之多,较为活跃的展馆约为80个[4],但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仅占到德国的三分之一。然而,我国规模以上展会的展出总面积已占全国展览会(会展中心举办)比值近50%,同比上升约6%[4],这表明展会规模的大型化发展速度已经高于行业发展的平均水平,大型化已成为我国会展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其规模特征正在逐渐接近国际上发达的展览业大国。

超大型展览会形成的关键因素分析

结合国际会展业发展脉络及经验,笔者认为规模经济、产业链聚合及综合化特征三个因素是伴随超大

型展会产生的最关键因素。

1、规模经济促使大型展会形成

众所周知,展会经济是一种规模经济。对组展商来说,参展商数量越多,展出面积就越大,就意味着更高的直接经济回报,其展览规模的单位效益与组展成本之比就越高。同时,市场的激烈竞争又促使组展商将自己的展览规模做得更大,以保持自身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最终取得和稳定所在行业和市场的领先甚至是垄断地位。

从中外展览历史考察,超大型展会的发展呈现出由最初狭窄的参展领域、较小的展出规模、较集中的展品范围开始起步,然后发展成为参展商渠道逐渐扩大,展览面积不断增长,展品范围多样化的明显特征。德国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无疑是超大型展览会的典型案例,其成长历程清晰地展现了作为国际超大型展览的发展轨迹。该展起源于二次大战后德国汉诺威市为重建当地经济而举办的“汉诺威出口产品交易会”,旨在以德国制造的工业品出口换取外汇。当时参展公司约1,300家,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吸引了73万多观众到场采购,21天的展出共签署合同额超过3,100万美元[5]。随着首届展的成功,汉诺威出口产品展于1950年更名为“德国工业博览会”,并邀请了美国的公司参展,1961年该展正式启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名称,从此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工业博览会,总展出面积保持在37万平方米左右。

会展业的国际化趋势也为展会规模提供了进一步扩大的空间,展览业巨头已不满足于吸引本国、本地区的参展商,而是把目标更多地投向国际市场,进而扩大展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广泛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参与度。据德国AUMA统计,近年来德国的展会国际参展商比例保持在总数的50%左右,全球各地观众比例占到30%以上[6]。

会展业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回报也促使各国政府在政策和财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很多城市为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内外交流和投资,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投资兴建扩建大型展览场馆,鼓励大型国际展会的举办,这些宏观政策和外部环境进一步刺激了展会的规模越办越大。在大型展览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欧洲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几乎投入了百分之百的资金[9],我国的绝大部分展馆建设也都有地方政府参与投资兴建,这为展会规模的大型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产业链聚合产生大型展会效应

专业展会的初期创办一般都是以某一行业中较有市场潜力的某个领域为基础来确定其核心展览范围的。在初试市场并获得了积极的行业反响后,组展商为取得更大的市场影响力,便想方设法增加和扩大原有核心展览范围的周边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展出,以此吸引处于该行业产业链中更多的相关公司参展。其结果,该专业展会将涵盖越来越长的行业产业链,形成门类齐全的行业供应商和采购商的聚会场所,超大型展览会在此进程中便逐渐形成。

一个著名的案例可以证明超大型展览会中产业链接续的过程。德国汉诺威的CeBIT展在1986年前仅是另一展会的一个专题部分,展览范围以办公室自动化及设备为主。伴随着行业的积极反响和上世纪六十年代电子技术的兴起,个人电脑逐渐成了该展的主角,随之数字处理技术、软件开发和通信技术、网络运算、多媒体以及互联网技术又陆续加入到展品范围中。80年代期间信息和通信技术则成了展览范围的重心。到了2009年,CeBIT的展览范围已发展到了网络社区、绿色IT、远程医疗、IT安全、移动互联网等全新的行业领域。展览规模也由初期的7万平方米发展到了当前的40多万平方米,成为了国际上超大规模的专业展会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