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答案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分层习题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分层习题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分层习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一一、选择题。

(18题)1、在四种不同条件下测得反应2SO2+O22SO3的反应速率如下表所示:编号(1) (2) (3) (4)v(SO2) v(O2) v(SO3) v(O2)0.4 0.25 0.5 0.3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1)B.(2)C.(3)D.(4)2、A2(g)+B2(g)=2AB(g),ΔH >0。

下列因素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的是()A. 降温B. 使用催化剂C. 增大反应物浓度D. 增大气体的压强3、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性质的是( )A. Cu能与浓硝酸反应,但不能与浓盐酸反应B. Fe与浓盐酸反应比与稀盐酸反应快C. 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D. 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4、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少B.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C.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D.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5、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L CO和20 mL水蒸气,使其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并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与H2的体积分数相等,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40%B.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25%C.平衡后水的转化率为50%D.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6、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H2、I2(g)、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已知:H2+I22HI) B.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已知:2NO2 (g)N2O4 (g)) C.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D.滴加酚酞的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后红色变浅7、配制硫酸铝溶液时,为得到澄清的溶液经常在配制过程中加入少量的()A. H2OB. NaOH溶液C. H2SO4溶液D. Na2SO4溶液8、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未来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

2020—2021人教(新教材)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含答案

2020—2021人教(新教材)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含答案

2020—2021人教(新教材)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含答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将气体A2、B2各1 mol充入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C,一段时间后,测得c(A2)为0.58 mol·L-1,c(B2)为0.16 mol·L-1,c(C)为0.84 mol·L-1,则C的化学式为()A.ABB.A2BC.AB2D.A2B22、在a、b、c、d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2A(g)+B(g)?3C(g)+4D(g)。

在0~t时间内测得:a容器中v(A)=1 mol·L-1·s-1,b容器中v(B)=0.6 mol·L-1·s-1,c容器中v(C)=1.5 mol·L-1·s-1,d容器中v(D)=12 mol·L-1·min-1。

则在0~t时间内,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a容器中B.b容器中C.c容器中D.d容器中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 + O2(g) 2SO3(g) ,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措施会使该反应速率减小的是()A.升高温度B.增大O2浓度C.加入催化剂D.减小压强4、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 已达平衡的是()A. 混合气体的压强B. 混合气体的密度C. 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D.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5、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0.1 0.2 0平衡浓度/mol·L-10.05 0.05 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 600C.增大压强,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H4NO3溶于水是自发过程B.同一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而固态时最小C.借助于外力能自发进行的过程,其体系的能量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D.由能量判据(以焓变为基础)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判断于所有的过程是否能自发进行7、在某恒容密闭容器内,N2、H2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10 mol、30 mol,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5%。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计算(带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计算(带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计算一、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计算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V=△C/t2.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反应速率: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计算:【练1】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在每升高10度时就增大到原来的3倍,若此反应的温度从20度升高到50度时,则其反应速率是原来的()A.6倍B.9倍C.18倍D.27倍解析:温度每升高10度时就增大到原来的3倍,则v末=v初×3(T末-T初)/10=3(50-20)/10=33=27.答案:D4、根据已知的浓度、温度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练2】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 10℃20mL 3mol/L的X溶液B. 20℃30mL 2mol/L的X溶液C. 20℃10mL 4mol/L的X溶液D. 10℃10mL 2mol/L的X溶液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在本题中要综合考虑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先比较浓度的大小,这里的浓度应该是混合以后的浓度,由于混合后各烧杯中盐酸的浓度相等,因此只要比较X的浓度,X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因为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所以X的物质的量最大,浓度就最大。

通过观察可知,混合后A、B选项中X的浓度相等,且最大,但B中温度更高,因此B的反应速率最快。

答案:B5、利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或物质的量的变化数值或相关图像,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6、综合计算【练3】将26H mol 和CO mol 3充入容积为L 5.0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2气气CO H)(3气OH CH ,6秒末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0.6倍。

试计算:2H 的反应速率是多少?【练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X(g)+Y(g)2Z(g) ΔH =-197 kJ · mol -1,若将2 mol X 和1 mol Y 充入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 min ,测得X 的物质的量为1.4 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 min 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97 kJ 热量B .10 min 内,X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 mol ·L -1·min -1C .第10 min 时,Y 的反应速率小于0.015 mol ·L -1·min -1(假如体系温度不变) D .第10 min 时,Z 浓度为0.6 mol ·L -17、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和计算:测定反应速率的方式和途径:化学反应的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节 化学平衡(3)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节 化学平衡(3)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

化学反应平衡图像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汽车尾气中NO 产生的反应为:N 2(g )+O 2(g )⇌2NO (g )。

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 2(g )和O 2(g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 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 下N 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 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 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T 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1210)(4c c c - B. 温度T 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 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 若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ΔH <02.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 并发生反应:2X (g )⇌Y (g ),温度T 1、T 2下X 的物质的量浓度c (X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进行到M 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 点放出的热量B. T 2下,在0~t 1时间内,v (Y )=1t ba -mol·L -1·min -1 C. M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大于N 点的逆反应速率v 逆 D. 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 ,平衡后X 的转化率减小3. 已知:CO 2(g )+3H 2(g )⇌CH 3OH (g )+H 2O (g ) ΔH =-49. 0 kJ·mol -1。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 2和3 mol H 2,测得CO 2和CH 3OH (g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3 min时,用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用CH3OH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B.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 225 mol·L-1·min-1C. 13 min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氦气,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加D. 13 min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氦气,CO2的转化率增加4. 有如下可逆反应:A(g)+B(s)⇌C(s)+D(g)ΔH>0。

(完整版)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一、填空题1.某反应,当升高反应温度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若只增加体系总压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则此反应为热反应,且反应物分子数(大于、小于)产物分子数。

2.对于反应,其反应级数一定等于反应物计量系数,速度常数的单位由决定,若k的单位为L2·mol-2·S-1,则对应的反应级数为。

3.可逆反应A(g)+ B(g)⇌C(g)+Q达到平衡后,再给体系加热正反应速度,逆反应速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4.在500K时,反应SO2(g)+1/2O2(g)⇌SO3(g)的K p = 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K p =。

5.反应:HIO3+3H2SO3→HI+3H2SO4,经实验证明,该反应分两步完成;(1)HIO3+H2SO3 → HIO2+H2SO4(慢反应),(2)HIO2+2H2SO3 →HI+2H2SO4(快反应),因此反应的速度方程式是。

6.在298K温度下,将1摩尔SO3放入1升的反应器内,当反应2SO3(g)⇌2SO2(g)+O2(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有0.6摩尔的SO2,其K C是,K p是。

(R = 8.314 kPa·L·K-1·mol-1)。

7.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H2S(g),K c=1.0 ×10-3;S(s)+O2(g)⇌SO2(g),K c= 5.0 ×106;H2(g) + SO2(g)⇌H2S(g) + O2(g)的平衡常数K c为。

8.简单反应A= B + C,反应速度方程为,反应级数为,若分别以A、B两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度,则V A与V B。

9.阿仑尼乌斯公式中e-Ea/RT的物理意义是。

10.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它改变了反应的,降低了反应的,从而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1.某温度下2N2O5= 4NO2 + O2该反应的速度和以各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度的关系为:V = 1/2V N2O5= 1/4V NO2= V O2 。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节 化学平衡(1)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节 化学平衡(1)同步练习含详解答案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上)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A. 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B.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C.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D. 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2. 将C(s)和H2O(g)以物质的量之比1∶2置于恒容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s)+H2O(g)H2(g)+CO(g)ΔH>0。

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v(H2O)=v(CO)B. H2和C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C. 形成2 mol H-O键,同时生成1 mol CD. 混合气体密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保持不变3. 对于可逆反应4 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时,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4. 温度不变时,在恒压容器a与恒容容器b中,分别充入体积比为1∶3的N2和H2。

若开始时两容器的体积相等,则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N2的转化率应当是()A. a中大B. b中大C. a、b一样大D. 无法判断*5. 可逆反应mA(s)+nB(g)p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压强,B的体积分数φ(B)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m+n<pB. n>pC. X点时v(正)>v(逆)D. X点比Y点的正反应速率大6. 下列叙述中说明某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A. 混合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变化B. 正、逆反应速率改变C.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D. 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二、填空题*7. 对于反应A(?)+2B(g)n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请回答:(1)改变A的量,平衡不移动,则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5题)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能使不发生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B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但质量不变C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2.在一定条件下,将A 2和B 2两种气体通入1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 2(g)+yB 2(g)2C(g)。

2s 内的反应速率:υ(A 2)=0.5mol·L -1·s -1,υ(B 2)=1.5mol·L -1·s -1,υ(C)=1mol·L -1·s -1。

则x 和y 的值分别为( ) A .2和3B .3和2C .3和1D .1和33.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g 氖气含有0.1N A 个氖原子 B .常温常压下,18g 重水(D 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C .标准状况下,22.4LCl 2 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 .一定条件下,lmolN 2与足量的H 2充分反应,生成2N A 个NH 3分子 4.反应①()()()()2Fe s CO g FeO s CO g ++ Δ>0H ;反应①()()()()22Fe s H O g FeO s H g ++ Δ<0H 。

若反应①在温度1T 下进行,反应①在温度2T 下进行,已知12T >T ,且()()22CO >H O c c (其他条件均相同),下列对两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判断正确的是 A .反应①快B .反应①快C .一样大D .无法判断5.一定温度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①H 2(g)+I 2(s) ΔH >0,若0~15s 内c (HI)由0.1mol/L 降到0.07mol/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5s 内用I 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 (I 2)=0.001mol·L -1·s -1B .c (HI)由0.07mol/L 降到0.05mol/L 所需的反应时间小于10sC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D .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6.已知反应()()()2A g 2Y g E g −−→+←−−为吸热反应,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 的浓度增大,应采取旳措施是( ) A .增大压强B .使用催化剂C.增大Y的浓度D.降低温度7.在一定量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2(g)+3B2(g)2AB3(g)。

新课标人教A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题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新课标人教A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测试题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工业常用煅烧硫铁矿或硫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硫B.为提高氨的产量,合成氨工业应采用低温高压的反应条件C.氯碱工业中用铁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D.高纯度的石英可用于制光导纤维2.下列反应中能起到固氮作用的是( )A.NO与O2反应生成NO2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C.由NH3制碳铵和硫铵D.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3.下列有关化工生产的选项正确的是()A. 氨氧化制HNO3:合成塔、空气、铂铑合金、8000CB. 合成氨:沸腾炉、焦炭、铁触媒、5000CC. 生产水泥:回转窑、石灰石、粘土、高温D. 接触法制硫酸:氧化炉、硫铁矿、V2O5、4000C~5000C4.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增加氧气的量有利于氨氧化反应B.向氯水中加食盐不利于氯气的溶解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D.高压条件有利于合成氨反应5.合成氨()工业中,常采用500℃的温度条件。

有下列关于选用该条件的叙述:①加快反应速率;②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③提高原料转化率;④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佳状态。

其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A、④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6.N2+3H22NH3合成氨反应中,在下列情况下,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加入氮气B.减小压强,扩大容器体积C.加入催化剂D.适当升高温度7.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O2=2NO,下列条件中哪些能加快该反应速率的(假定改变下列条件时温度不变)()A.缩小体积使压力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C.体积不变充入He气使压强增大D.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8.由于催化作用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利用KClO3固体加热分解制氧气时,加入少量MnO2固体B.加热H2O2水溶液制氧气时,加入少量MnO2固体C.实验室制用浓盐酸制氯气,需加入MnO2固体加热D.锌与盐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稀硫酸9.甲、乙两个容器内都进行A→B的反应,甲容器内每分钟减少了4molA,乙容器内每分钟减少2molA,则甲容器内的反应速率比乙容器内的反应速率()A.快B.慢C.相等D.无法判断10.在2A+B 3C+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 (A )=0.5mol/L · sB .v (B )=0.3mol/L · sC .v (C )=0.8mol/L · sD .v (D )=1mol/L · s11.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 A .2SO 2+O 22SO 3 B .CO+H 2O (g )CO 2+H 2C .CO 2+H 2OH 2CO 3D .H ++OH -H 2O12.反应C(固)+H 2O(气) CO 2(气)+H 2(气)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增加C 的量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 保持体积不变, 充入N 2D. 压强不变充入N 2使体积增大13.一定量的锌粉和6mol ·L -1的过量盐酸反应,当向其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 2总量的是( )①石墨 ②CuO ③铜粉 ④铁粉 ⑤浓盐酸 ⑥无水乙酸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14. 可逆反应:A B+322C D +在4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 A mol L s ()./()=⋅015 ②v B mol L s ()./()=⋅06 ③v C mol L s ()./()=⋅04 ④v D mol L s ()./()=⋅045该反应进行速率最快的是( )A. ①B. ②和③C. ④D. ①和④15.在可逆反应2A(气) + B(气)2C(气) + Q 中,为了有利于A 的利用,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 A .高温、高压 B .高温、低压C .低温、低压D .适当温度、高压16.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到达平称衡状态,此时,再进行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 )A .恒温、恒压时,充入NH 3B .恒温、恒容时,充入N 2C .恒温、恒压时,充入HeD .恒温、恒容时,充入He17.以焦炭为主要原料合成氨,为了使通入合成塔的N 2与H 2保持1∶3的体积比,则焦炭(不计燃烧中的消耗)与空气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A .1∶3B .3∶2C .6∶5D .4∶3 18.在800℃时,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O (g )+H 2O (g )CO 2(g )+H 2(g),已知CO 和H 2O (g )的初始浓度为0.01mol ·L -1时,H 2平衡浓度为0.005mol ·L -1。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工业合成氨含详解答案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工业合成氨含详解答案

化学反应的调控——工业合成氨同步练习(答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 某工业生产中发生反应:2A(g)+B(g)2M(g)ΔH<0。

下列有关该工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 工业上合成M时,一定采用高压条件,因为高压有利于M的生成B. 若物质B价廉易得,工业上一般采用加入过量的B以提高A和B的转化率C. 工业上一般采用较高温度合成M,因温度越高,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D. 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催化剂,因为生产中使用催化剂可提高M的日产量2. 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B. 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C. 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D. 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3. 对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ΔH<0,下列研究结果和图示4. 工业上合成氨一般采用700 K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①适当提高氨的合成速率②提高H2的转化率③提高氨的产率④催化剂在700 K时活性最大A. 只有①B. ①②C. ②③④D. ①④5. 利用原料气在合成塔中合成NH3,为提高N2的转化率所采取的措施是()A. 高温B. 高压C. 使用催化剂D. 增大N2的浓度6. 能够使合成氨反应进行的程度增大的措施是()A. 升高温度B. 降低压强C. 使用催化剂D. 不断移去NH37. 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增大H2的浓度,可提高H2的转化率B. 由于氨易液化,N2、H2在实际生产中是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氨的产率很高C. 合成氨工业的反应温度控制在500 ℃,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合成氨厂采用的压强是2×107~5×107Pa,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8. 有平衡体系:CO(g)+2H2(g)CH3OH(g)ΔH<0,为了增加甲醇(CH3OH)的产量,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高温,高压B. 适宜温度,高压,催化剂C. 低温,低压D. 高温,高压,催化剂*9.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目前主要采用“接触法”进行生产。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l(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B.达到平衡时,H2(g)和I2(g)浓度不再变化C.若充入稀有气体,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变大D.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放热反应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B.在同一条件下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C.自发反应是指不需要条件就能发生的反应D.—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3.下列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在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B.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熵减小的反应常温下都不会自发进行C.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D.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4.某温度下,H 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CO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5.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298 K时的稳定状态)。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Mg与F2反应的ΔS<0 B.MgF2(s)+Br2(l)MgBr2(s)+F2(g)ΔH=+600 kJ·mol-1 C.MgBr2与Cl2反应的ΔH<0 D.化合物的热稳定顺序:MgI2>MgBr2>MgCl2>MgF2 6.c(H+)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锌都己完全溶解,但放出的气体一样多,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整个反应阶段平均速率:醋酸>盐酸 B.反应所需时间:醋酸>盐酸C.参加反应的锌质量:盐酸>醋酸 D.开始,反应速率:盐酸>醋酸7.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8.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9.下列描述中,一定可以证明,某个在恒容容器中进行的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己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几句①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②温度一定时,压强不再变化的状态③气体密度不再变化的状态④各组分的浓度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⑤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的状态⑥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⑦若为绝热体系,温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2句B.3句C.4句D.5句10.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s)⇌CaO(s)+CO2(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平衡时,CO2浓度为原来的2倍B.增加CaCO3(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CO2的浓度增大C.将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变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表示常温下盐酸滴加到0.1 mol/L某强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B.图⇋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 2+O22SO3 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C.图⇋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 mL 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D.图⇋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盐酸12.研究硫酸铜的量对锌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习题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习题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习题答案1.合成氨原料气中氢气和氮气的体积比是3:1,除这两种气体外,原料气中还含有其它杂质气体4%(体积分数)。

原料气总压力为15195kPa ,计算氮、氢的分压。

解:设氮、氢的分压分别为p 1和p 2,相应的体积为V 1和V 2,根据分压定律有:()()()()1122114%V 4151953646.8kPa V 1314%V 41519510940kPa V 1p p p p −×==×=−×==×=总总总总答:氮气和氢气的分压分别为3646.8kPa 和10940kPa 。

2.660K 时的反应:2NO+O 2=2NO 2,NO 和O 2的初始浓度c(NO)和c(O 2)及反应初始速率v 的实验数据如下:(1)写出上述反应的速率方程,指出反应的级数。

(2)计算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值。

(3)计算c(NO)=c(O 2)=0.15mol/L 时的反应速率。

解:根据反应方程式,可设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m n 2v kc (NO)c (O )=分别将题目给出的数据代入以上速率方程得如下方程组:m n m n m n 0.030k 0.100.100.060k 0.100.200.240k 0.200.20⎧=⋅⋅⎪=⋅⋅⎨⎪=⋅⋅⎩解方程组得到:m=2n=1k=30L 2•mol -2•s -1c(NO)/mol •L -1c(O 2)/mol •L -1v /mol •L -1•s -10.100.100.0300.100.200.0600.200.200.240因此:(1)该反应的速率方程是:,反应级数为3级。

22v kc (NO)c(O )=(2)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值为30L 2•mol -2•s -1(3)c(NO)=c(O 2)=0.15mol/L 时的反应速率:()222v kc (NO)c(O )300.150.15=0.10mol/L s ==××⋅3.已知乙醛的催化分解与非催化分解反应分别为①CH 3CHO=CH 4+CO E a 催=136kJ/mol ②CH 3CHO=CH 4+COE a =190kJ/mol若反应①与②的指前因子近似相等,试计算300K 时,反应①的反应速率是反应②的多少倍?解:设反应①与②的反应速率分别为k 1和k 2,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12Ea Ea k ln k RT −=−催因此,()Ea Ea 1901361000918.314300RT2k e e2.5310k −−×−−×===×催答:反应①的反应速率是反应②的2.53×109倍。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试题答案及解析1. T ℃时在2L 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

反应过程中X 、Y 、Z 的 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时,Y 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B .反应进行前3min 内,用X 表示的反应速率v(X)=0.1mol/(L·min)C .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D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D【解析】 A .根据图示1可知:XY 是反应物,Z 是生成物,它们的物质的量的比等于3:2:1,由于最终各种物质都存在,所以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故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正确;B .反应进行前3min 内,用X 表示的反应速率v(X)=(2.0—1.4)mol÷2L÷3min= 0.1mol/(L·min),正确;C .由图3可知:各种物质在2min 时就达到了平衡,但是物质的平衡浓度不变,所以平衡未发生移动。

因为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可逆反应,则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正确;D .根据图2可知:T 2>T 1.升高温度,Y 的平衡含量降低,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

错误。

【考点】考查图像法在确定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移动、物质的转化率的应用的知识。

2.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Ⅰ、(1)若烧杯中溶液为稀硫酸,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节练习(含答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节练习(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钴晶体,再逐滴加入浓盐酸至晶体完全溶解,然后滴加水至溶液呈紫色为止。

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622+Co H O ()(aq)(粉红色)+4Cl -(aq)2-4CoCl (aq)(蓝色)+6H 2O(l) ∆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平衡不移动,溶液仍为紫色 B .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溶液变成粉红色,则:∆H >0C .当溶液中v 正[(622+Co H O ())]=v 逆(2-4CoCl )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42+4-26(CoCl )Co(H O)(Cl )c c c ⎡⎤⨯⎣⎦ 2.已知某可逆反应mA (g )+nB (g )pC (g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 时,温度T 和压强p 与反应物B 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 1<T 2 p 1>p 2 m+n>p 放热反应B .T 1 >T 2 p 1< p 2 m+n>p 吸热反应C .T 1<T 2 p 1>p 2 m+n<p 放热反应D .T 1 >T 2 p 1 <p 2 m+n<p 吸热反应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 2(g)N 2O 4(g)。

当NO 2、N 2O 4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2全部转化为N2O4B.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C.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D.容器中气体颜色不再发生变化4.金属锡的冶炼常用焦炭作还原剂:SnO2(s)+2C(s)═Sn(s)+2CO(g)↑,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H、△S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H<0,△S<0B.△H>0,△S<0C.△H<0,△S>0D.△H>0,△S>05.反应A→C分两步进行:①A→B,①B→C。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 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2NO(g)+O2(g)⇌2NO2(g)的△H<0B.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D.实线部分先增大后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先向右移动,然后再向左移动答案:A【详解】A.根据图知,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NO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A正确;B.图中X点是该温度下的平衡状态,此时仅延长时间NO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C.Y点为该温度下的平衡点,增大反应物O2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NO转化率,故C错误;D.图示可知反应最初随着温度升高,主要是正向进行,NO转化率逐渐增大,而到达X点时达到平衡状态,继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故答案为A。

2.T1时,10 L的恒容密团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M(g)和N(g),发生反应:M(g)+N(g)⇌2P(g)+Q(g) △H>0.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t/min n(M)/mol n(N)/mol0 6.0 3.05 4.0 1.010 4.0 1.0A.该反应在第8min时,v(正)>v(逆)B.0-5min内,用M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s)C.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变为T2时,平衡时测得N的浓度为0.08 mol/L,则T1>T2D.当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M、N的转化率相等答案:B【详解】A.根据表格所给数据,反应在5min时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第8min时也是平衡状态,所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项不符合题意;B.(6-4)molv(M)==0.04mol/(L s)10L?5min,B项符合题意;C.T1→T2时,N的平衡浓度由1mol=0.1mol/L10L降低到0.08mol/L,说明N消耗的更多,则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T2>T1,C项不符合题意;D.6-41α(M)==63,3-12α(N)==33,两者转化率不相同,D项不符合题意;故正确选项为B3.一定温度下,将2molSO2和1molO2充入一定容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H=-197kJ/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到反应限度时,生成SO3为2molB.达到反应限度时,反应放出197kJ的热量C.达到反应限度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SO3的消耗速率D.达到反应限度时,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一定为2∶1∶2答案:C【详解】A.可逆反应中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生成SO3一定小于2mol,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而将2mol SO2和1mol O2充入一定容密闭容器中,不能完全转化,则放出的热量一定小于197kJ,故B错误;C.达到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达到反应限度时SO2的消耗速率必定等于SO3的消耗速率,故C正确;D.平衡时浓度不变,但SO2、O2、SO3的分子数之比不一定为2∶1∶2,故D错误;故选C。

高中化学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解析与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解析与练习题含答案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平衡理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高考中的必考考点,而化学平衡又是三大平衡体系(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之首,在高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这类题目难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选拔功能强。

知识点一、物质状态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对于有固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而言,由于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的浓度是固定的,所以固体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浓度不改变,因此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不能用固体物质。

但因为固体物质的反应是在其表面进行的,故与其表面积有关,当固体颗粒变小时,会增大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而言,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改变所致。

所以,在讨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区分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这种改变对反应体系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由此判断出对反应速率产生何种影响。

对于气体反应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1)恒温时:高中化学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解析与练习题含答案增加压强体积缩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2)恒容时:①充入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总压增大速率加快②充入“惰气”总压增大,但各分压不变,即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恒压时:充入:“惰气”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知识点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分子浓度影响因素分子总数活化分子百分数活化分子总数(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大浓度增加不变增加增加增大压强不变不变不变增加升高温度不变增加增加增加正催化剂不变增加增加增加知识点三、化学反应速率的图象图象也是一种表达事物的语言符号,化学反应速率图象是将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状况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图的形式表达的结果,是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反映。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答案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1.反应A g +3B g 2C g +2D g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A.υ D = mol / L·s B.υ C = mol / L·sC.υ B = mol / L·min D.υ A = mol / L·s2.某反应:△H== —122 kJ/mol,S== 231 J/ mol·K ,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3.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υ正 N2=υ逆 NH3 B.3υ正 N2=υ正 H2C.2υ正 H2=3υ逆 NH3 D.υ正 N2=3υ逆 H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增大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5.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 g +6B g 4C g +5D g 。

若经5s后,剩下的A是,则B的反应速率是A.mol / L·s B.mol / L·s C.mol / L·s D.mol / L·s6.已知:X s +3Y g 2Z g ,ΔH<0。

为了使该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 C.②③⑥D.②④⑥7.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反应条件: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5%盐酸⑤10%盐酸⑥15%盐酸⑦加热⑧用冷水冷却⑨不断振荡⑩迅速混合后静置A.③⑥⑦⑨ B.③⑤⑦⑨ C.①④⑧⑩ D.②⑥⑦⑩8.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 g +3B g 2C g 达到平衡时,n A ∶n B ∶n C =2∶2∶1。

2020—2021学年人教(新教材)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新教材)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含答案】

2020—人教版(新教材)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在四种不同条件下测得反应2SO2+O22SO3的反应速率如下表所示:编号(1) (2) (3) (4)v(SO2) v(O2) v(SO3) v(O2)0.4 0.25 0.5 0.3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1)B.(2)C.(3)D.(4)2、将5.6 g铁粉投入100 mL 2 mol·L-1硫酸中,2 min后铁恰好完全溶解。

下列有关该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A.用铁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B.用硫酸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C.用硫酸亚铁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5 mol·L-1·min-1D.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3、下列操作,没有考虑反应速率的是()A.酸性KMnO4与H2C2O4溶液反应时,加入少量的MnSO4B.Zn与稀硫酸反应时,用锌粒不用锌块C.Cu丝与浓硫酸反应时,将Cu丝做成螺旋状D.铁丝能与水蒸气反应,不与冷水反应4、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A.只存在于O2中B.只存在于O2和SO3中C.只存在于O2和SO2中D.存在于SO2、O2和SO3中5、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起始浓度甲乙丙c(H2)/(mol·L-1) 0.010 0.020 0.020c(CO2)/(mol·L-1) 0.010 0.010 0.02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1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固体溶解是一个熵减小的过程B.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C.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过程D.同一物质气态时的熵值最大,液态时的次之,固态时的最小7、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的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ΔH<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二:将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换算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速率数值的大小.若以物质A为标准,将其他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换算为用A物质表示的速率,则有:
υ(A)∶υ(B)=1∶3,则②表示的υ(A)=0.2mol/(L·s)
υ(A):υ(C)=1∶2,则③表示的υ(A)=0.2mol/(L·s)
υ(A)∶υ(D)=1∶2,则④表示的υ(A)=0.225mol/(L·s)
则υ(N2)= =0.1 mol/(L·min)
υ(H2)= =0.3 mol/(L·min)
υ(NH3)= =0.2 mol/(L·min)
方法二:在求得υ(N2)= =0.1 mol/(L·min)
后利用υ(N2)∶υ(H2)∶υ(NH3)=1∶3∶2
则很易求得υ(H2)=0.3 mol/(L·min),υ(NH3)=0.2 mol/(L·min)
〖点评〗通入一定气体后反应速率的变化,关键是分析反应物的浓度是否发生了变化。
〖例题2〗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都将增大反应速率;温度、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有影响)、催化剂的影响是广泛的,不论反应吸热、放热,温度升高都将增大反应速率(反应物能量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升高);不论气体体积增大还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都将增大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增大、活化分子总数增大);正催化剂将增大反应速率,负催化剂减小反应速率.因此选项A正确.
反应速率/mol·L-1·min-1
1mol·L-1的硫酸


4mol·L-1的硫酸


实验结论:4mol·L-1的硫酸与锌反应比1mol·L-1的硫酸与锌反应快。
注意事项:①锌粒的颗粒(即表面积)大小基本相同;②40ml的硫酸溶液加入要迅速;③装置气密性要好,且计时要迅速准确。
问题思考:锌跟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 + 2H+= Zn2++ H2↑,因此我们还可以利用相同质量的锌完全溶解所用时间的不同、硫酸浓度的变化等来测量化学反应速率。
增加
增加
不变
增加
加快
增加
增加
不变
增加
加快
不变
增加
增加
增加
加快
不变
增加
增加
增加
加快
★勤对比:
〖例题1〗A选项显然能使反应速率加快;B选项的实质是增大N2的浓度,所以也能使反应速率增大;C选项并没有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故反应速率不变;D选项使反应速率减小。
[点评]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然伴有反应容器体积的改变,归结到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这是解题的关键。
【问题2】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进行完全。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正反应速率由大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时刻,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是正逆反应都没有停止,只是速率相等而已。反应的最终状态与蔗糖溶解的最终状态都是两个相反过程的速率相等,某些量不再发生变化,都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
〖点评〗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把握具体的因素。
〖例题3〗1。AB
图Ⅰ如果研究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则应该只影响速率,不影响平衡,即图象中拐点的横坐标不同,但纵坐标应该相同,故A错误;图Ⅱ若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则应用的时间短的是高压,且高压时B的转化率应该大,故B也错误;图Ⅱ若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则甲应先达到平衡,且甲的转化率低,故C正确;图Ⅲ中,甲乙达到平衡的时间不同,但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压不变,不影响平衡,故D正确。
X由0.4mol1.0mol,增加0.6mol。Y由1.2mol1.0mol,减少0.2mol。
Z由2.0mol1.6mol,减少0.4mol。转化的物质的量之比X∶Y∶Z=3∶1∶2
据转化的物质的量之比=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系数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
2Z+Y 3X
(2)2min末,X的物质的量为0.8mol,增加的物质的量为0.8-0.4=0.4(mol),容积为3L的容器,则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再除以时间,得X的反应速率为×=0.067[mol/(L·min)]

【问题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外因主要包括温度、固体的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溶液的浓度、催化剂等。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内因。
【问题2】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反应速率。其他条件不变时,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是一定的,因此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总数成正比,也就是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例题2〗解答本题应综合分析影响反应速率的诸因素。首先,应不考虑压强和催化剂的影响,然后应想到温度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浓度的影响,显然能较好的解释t2――t3时间段内速率的变化,而不能解释t1--t2时间段内的变化;对于
t1――t2时间段只能考虑温度的变化,这里需深层次地挖掘出“反应是放热地,会使温度升高”这一隐含的信息。答案为: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盐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第二章

〖例题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某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其中“单位时间”和“物质浓度的变化”两个因素必须同时考虑,缺一不可。若忽略了“单位时间”只考虑氨气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会误选C,只考虑氨气的浓度的变化,会误选C。若将反应速率误认为是以单位时间内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来表示,会误选A。正确的计算是:
〖例题1〗1。缩小体积,会使浓度增大,压强增大,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2。体积不变,通入稀有气体He,虽然混合气体的总压强增大,但是反应物及产物的浓度没有变化,故反应速率不变
3。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He,由于体积增大,体系各物质浓度减少。故反应速率降低
4。通入少量H2,因体积不变,压强增大,从而使H2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υ(O2) = 1.48×10—3mol·(L·s)—12∶4∶1
(2)0――500sυ(N2O5) = 2.96×10—3mol·(L·s)—1
500s――1000sυ(N2O5) = 2.08×10—3mol·(L·s)—1
1000s――1500sυ(N2O5) = 1.46×10—3mol·(L·s)—1减慢
(3)前2min反应速率快因为刚开始盐酸浓度较大,同时将氯化亚铁的速率换算成盐酸的速率为0.5mol·L—1·min—1大于0.25mol·L—1·min—1
〖思维能力训练〗
8.(1)υ(N2O5) = 2.96×10—3mol·(L·s)—1υ(NO2) = 5.92×10—3mol·(L·s)—1
υ()==0.16mol/(L·S)
〖点评〗对化学公式、化学量的学习与掌握要注意其内涵与外延,注意单位的取用或限制。概念题的计算就要依据公式全面分析,准确判断。
【例题2】解法一:
N2+ 3H2 2NH3
起始浓度(mol·L-1)2 5 0
2min后浓度(mol·L-1)1.8 4.4 0.4
变化浓度(mol·L-1)0.2 0.6 0.4
〖点评〗对此类题的解答要正确书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始态和终态,依据化学计量数准确求出变化浓度,严格解题的规范,便能顺利求解。
〖例题3〗方法一:由反应速率之比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比较后作出判断.
由化学方程式A+3B=2C+2D得.
υ(A)∶υ(B)=1∶3,而υ(A)∶υ(B)=0.15∶0.6=1∶4,
【问题4】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分子的能量(即活化分子的数量)、反应的活化能等。改变温度是通过改变了分子的能量,改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
从物理学知识知: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物质、提高分子的能量,可以增大分子运动的速率,所以升高温度后,使分子获得了更高的能量,增大了活化分子的数量和比例,另一方面分子运动的加速、能量的升高也大大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也因此而加快。
(3)图中X、Y、Z三条曲线均未通过原点可断定该反应是由正、逆反应同时开始反应的,则为答案。
〖点评〗本题为考查识图能力,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简单计算;遇到图像题,一定要看清横、纵坐标,注意单位。
〖基础知识巩固〗1.C 2.D 3.B 4.CD 5.C 6.A 7.B8.(1)A(1)B9.C
10.(1)均为0.05 mol/(L·min) (2)均为0.5mol/L (3)0.2mol/L
〖点评〗催化剂只能同等程度的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但不能使平衡移动。。
〖基础知识巩固〗1.C2.BC3.A4.B 5.C6.B
7.锌和碘的反应需要较高的能量,故常温下锌粉碘粉混合没有明显现象。水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它大大降低了反应所需要的能量,增加了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大幅度增加了锌和碘反应的速率,使反应剧烈进行。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体系温度迅速升高,固态碘受热升华产生大量紫色气体
9.(1)KClO3+ 6NaHSO3= 3Na2SO4+ 2KCl + 3H2SO4溶液中,c(H+)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H2SO4和NaHSO3之间反应使H+及HSO3—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问题1】催化剂是通过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因为催化剂不能增加反应物的分子总数,也不能增加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在此前提下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唯一因素就是活化能。
〖点评〗本题中的曲线是速率—时间(v—t)曲线,这里的v是指对应每一时刻的瞬时速率,不同于第一节时计算的平均速率。
〖基础知识巩固〗1.BC 2.B 3.BC 4.AB 5.C
6.(1)增大(2)增大(3)减小(4)增大(5)不变(6)增大
7.(1)υ(FeCl2) = 0.25mol·L—1·min—1(2)υ(HCl) = 0.25mol·L—1·min—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