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ppt课件 第二十二章 呼吸道病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生物学
第二十二章 呼吸道病毒
学习目标
1. 掌握: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分型及变异与流 行的关系。
2. 熟悉: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冠 状病毒的致病特点。
3. 了解: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及防治原则。
❖ 呼吸道病毒是指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 增殖,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第一节 流感病毒
(1)血凝素:
▪ 占病毒蛋白的25%,为糖蛋白三聚体,每条单体前体(HA0) 由血凝素1(HAl)和血凝素2(HA2)通过精氨酸和二硫键连接而 成。
▪ HA在细胞蛋白酶水解作用下裂解精氨酸而活化为由二硫键连 接的HA1和HA2后,才能形成病毒的感染性。
▪ HA1是病毒与红细胞、宿主细胞受体(唾液酸)连接的部位 ,与病毒吸附与感染有关;
❖ 主要包括有正粘病毒科的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的副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小RNA病毒科的鼻病毒;冠状病毒 科的SARS冠状病毒以及其他病毒科的一些病毒,如风疹病毒等 也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 呼吸道病毒所致的疾病,发病率高,传播快,约占呼吸道感染的 90%~95%。
第一节 流感病毒
▪ LP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
第一节 流感病毒
2.包膜
▪ 病毒体包膜上镶嵌有两种刺突,以疏水末端插入到脂质双层 中,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 HA数量较NA多,约为4:1~5:1。 ▪ HA和NA的抗原结构很不稳定,易发生变异,一个氨基酸的
置换就可能改变其抗原性,是划分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主要 依据。
第一节 流感病毒
(2)神经氨酸酶:
占病毒蛋白的5%,为4个立体亚单位组成的糖蛋白四聚体,呈纤 维状镶嵌于包膜脂膜中,末端有扁球形结构。NA的主要功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③具有抗原性:
NA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以抑制NA的水解能力,但不能中和病毒的感染 性。
第一节 流感病毒
(二)分型与变异
▪ 根据NP和MP的抗原性不同,流感病毒被分为甲、乙、丙三型。 ▪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又分为若干亚
第一节 流感病毒
(1)血凝素: HA主要功能有: ②吸附宿主细胞:
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促进流感病毒与宿主细胞的 吸附,与病毒的组织嗜性和病毒进入细胞的过程有关;
③具有抗原性:
HA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病毒感染性和抑制血 凝的作用,为保护性抗体。
第一节 流感病毒
(2)神经氨酸酶:
NA是主要的变异成分。 ▪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包括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和抗
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两种形式。
第一节 流感病毒
(二)分型与变异
▪ 抗原性转变属于质变,是指在自然流行条件下,甲型流感病 毒表面的一种或两种抗原结构发生大幅度的变异,或者由于 两种或两种以上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发生基因重组 而形成,并出现与前次流行株的抗原结构不同的新亚型(如 HIN1转变为H2N2等)。
第一节 流感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 流感病毒一般为球形,直径为80~120nm ▪ 初次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病毒有时呈丝状或杆状 ▪ 病毒体结构主要包括病毒核酸与蛋白组成的核衣壳和包膜(
图22-1)
第一节 流感病毒
分节段的(-) SSRNA
NA
M1
M2
1 2 34 5 6 7 8
PB2 PB1 PA RNA
▪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有8个RNA节段,丙型流感病毒缺乏形 成神经氨酸酶的NA基因片段,只有7个RNA节段。
第一节 流感病毒
1.核衣壳
▪ 每个RNA节段的末端12~13个核苷酸高度保守,与病毒复制有 关。流感病毒基因组总长度是13600bp,各片段的长度在890 ~2341bp之间。
▪ 每个RNA节段分别编码不同的蛋白质,第1~6片段分别编码 PB2、PB1、PA、HA、NP和NA蛋白,第7片段编码M1和M2 两个基质蛋白,第8片段编码NS1和NS2两个非结构蛋白。
▪ 流感病毒的核酸无感染性。 ▪ NP是主要的结构蛋白,抗原结构稳定,与M蛋白一起决定病毒
的型特异性,很少发生变异,其抗体无中和病毒能力。
第一节 流感病毒
2.包膜
▪ 由内层基质蛋白(MP)和外层脂蛋白(LP)组成,发挥维持病毒 外形与完整性等作用。
▪ MP蛋白抗原结构较稳定,呈型特异性,其抗体无中和病毒 的能力;其中M1蛋白是病毒主要的结构成分,与病毒包装、 出芽与形态有关,M2蛋白是离子通道型嵌膜蛋白,参与病毒 复制。
型,迄今发现HA有16种(1~16)、NA有9种(1~9)抗原。 ▪ 乙型流感病毒间虽有变异大小之分,但未划分为亚型; ▪ 丙型流感病毒未发现抗原变异与新亚型。
第一节 流感病毒
(二)分型与变异
▪ 流感病毒易于发生抗原性变异、温度敏感性变异等。 ▪ 抗原性变异是流感病毒变异的主要形式,病毒表面抗原HA和
▪ HA2具有膜融合活性,参与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并释放核 衣壳的过程。
第一节 流感病毒
(1)血凝素: HA主要功能有: ①凝集红细胞:
通过与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结合,引起多种动物或人红细 胞凝集,但病毒特异性抗体可以抑制红细胞凝集的形成。用红 细胞凝集试验与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可辅助检测和鉴定流感 病毒等;
HA
RNA多聚酶
核糖核蛋白(RNP)
RNP
图22-1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流感病毒
1.核衣壳
▪ 位于病毒体的核心,呈螺旋对称,由病毒分节段的单负链 RNA与核蛋白(NP)组成,合称核糖核蛋白(RNP)。
▪ 在核糖核蛋白上还附着有RNA依赖RNA聚合酶复合体蛋白 (PB1、PB2和PA)。
占病毒蛋白的5%,为4个立体亚单位组成的糖蛋白四聚体,呈纤 维状镶嵌于包膜脂膜中,末端有扁球形结构。NA的主要功能有:
①参与病毒释放:
通过水解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促使成熟 病毒体的芽生释放;
②促进病毒扩散:
通过破坏与细胞膜上病毒特异受体的结合,液化细胞表面黏液,促进 病毒从细胞上解离以及病毒的扩散;
❖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简称流感病毒 ,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
❖ 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人 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 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 例如1918~1919年的流感世界性大流行中,死亡 人数约2000万~4000万。
第二十二章 呼吸道病毒
学习目标
1. 掌握: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分型及变异与流 行的关系。
2. 熟悉: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冠 状病毒的致病特点。
3. 了解: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及防治原则。
❖ 呼吸道病毒是指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 增殖,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第一节 流感病毒
(1)血凝素:
▪ 占病毒蛋白的25%,为糖蛋白三聚体,每条单体前体(HA0) 由血凝素1(HAl)和血凝素2(HA2)通过精氨酸和二硫键连接而 成。
▪ HA在细胞蛋白酶水解作用下裂解精氨酸而活化为由二硫键连 接的HA1和HA2后,才能形成病毒的感染性。
▪ HA1是病毒与红细胞、宿主细胞受体(唾液酸)连接的部位 ,与病毒吸附与感染有关;
❖ 主要包括有正粘病毒科的流感病毒;副粘病毒科的副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小RNA病毒科的鼻病毒;冠状病毒 科的SARS冠状病毒以及其他病毒科的一些病毒,如风疹病毒等 也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 呼吸道病毒所致的疾病,发病率高,传播快,约占呼吸道感染的 90%~95%。
第一节 流感病毒
▪ LP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
第一节 流感病毒
2.包膜
▪ 病毒体包膜上镶嵌有两种刺突,以疏水末端插入到脂质双层 中,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 HA数量较NA多,约为4:1~5:1。 ▪ HA和NA的抗原结构很不稳定,易发生变异,一个氨基酸的
置换就可能改变其抗原性,是划分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主要 依据。
第一节 流感病毒
(2)神经氨酸酶:
占病毒蛋白的5%,为4个立体亚单位组成的糖蛋白四聚体,呈纤 维状镶嵌于包膜脂膜中,末端有扁球形结构。NA的主要功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③具有抗原性:
NA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可以抑制NA的水解能力,但不能中和病毒的感染 性。
第一节 流感病毒
(二)分型与变异
▪ 根据NP和MP的抗原性不同,流感病毒被分为甲、乙、丙三型。 ▪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又分为若干亚
第一节 流感病毒
(1)血凝素: HA主要功能有: ②吸附宿主细胞:
通过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促进流感病毒与宿主细胞的 吸附,与病毒的组织嗜性和病毒进入细胞的过程有关;
③具有抗原性:
HA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病毒感染性和抑制血 凝的作用,为保护性抗体。
第一节 流感病毒
(2)神经氨酸酶:
NA是主要的变异成分。 ▪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包括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和抗
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两种形式。
第一节 流感病毒
(二)分型与变异
▪ 抗原性转变属于质变,是指在自然流行条件下,甲型流感病 毒表面的一种或两种抗原结构发生大幅度的变异,或者由于 两种或两种以上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发生基因重组 而形成,并出现与前次流行株的抗原结构不同的新亚型(如 HIN1转变为H2N2等)。
第一节 流感病毒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 流感病毒一般为球形,直径为80~120nm ▪ 初次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病毒有时呈丝状或杆状 ▪ 病毒体结构主要包括病毒核酸与蛋白组成的核衣壳和包膜(
图22-1)
第一节 流感病毒
分节段的(-) SSRNA
NA
M1
M2
1 2 34 5 6 7 8
PB2 PB1 PA RNA
▪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有8个RNA节段,丙型流感病毒缺乏形 成神经氨酸酶的NA基因片段,只有7个RNA节段。
第一节 流感病毒
1.核衣壳
▪ 每个RNA节段的末端12~13个核苷酸高度保守,与病毒复制有 关。流感病毒基因组总长度是13600bp,各片段的长度在890 ~2341bp之间。
▪ 每个RNA节段分别编码不同的蛋白质,第1~6片段分别编码 PB2、PB1、PA、HA、NP和NA蛋白,第7片段编码M1和M2 两个基质蛋白,第8片段编码NS1和NS2两个非结构蛋白。
▪ 流感病毒的核酸无感染性。 ▪ NP是主要的结构蛋白,抗原结构稳定,与M蛋白一起决定病毒
的型特异性,很少发生变异,其抗体无中和病毒能力。
第一节 流感病毒
2.包膜
▪ 由内层基质蛋白(MP)和外层脂蛋白(LP)组成,发挥维持病毒 外形与完整性等作用。
▪ MP蛋白抗原结构较稳定,呈型特异性,其抗体无中和病毒 的能力;其中M1蛋白是病毒主要的结构成分,与病毒包装、 出芽与形态有关,M2蛋白是离子通道型嵌膜蛋白,参与病毒 复制。
型,迄今发现HA有16种(1~16)、NA有9种(1~9)抗原。 ▪ 乙型流感病毒间虽有变异大小之分,但未划分为亚型; ▪ 丙型流感病毒未发现抗原变异与新亚型。
第一节 流感病毒
(二)分型与变异
▪ 流感病毒易于发生抗原性变异、温度敏感性变异等。 ▪ 抗原性变异是流感病毒变异的主要形式,病毒表面抗原HA和
▪ HA2具有膜融合活性,参与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并释放核 衣壳的过程。
第一节 流感病毒
(1)血凝素: HA主要功能有: ①凝集红细胞:
通过与红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受体结合,引起多种动物或人红细 胞凝集,但病毒特异性抗体可以抑制红细胞凝集的形成。用红 细胞凝集试验与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可辅助检测和鉴定流感 病毒等;
HA
RNA多聚酶
核糖核蛋白(RNP)
RNP
图22-1 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流感病毒
1.核衣壳
▪ 位于病毒体的核心,呈螺旋对称,由病毒分节段的单负链 RNA与核蛋白(NP)组成,合称核糖核蛋白(RNP)。
▪ 在核糖核蛋白上还附着有RNA依赖RNA聚合酶复合体蛋白 (PB1、PB2和PA)。
占病毒蛋白的5%,为4个立体亚单位组成的糖蛋白四聚体,呈纤 维状镶嵌于包膜脂膜中,末端有扁球形结构。NA的主要功能有:
①参与病毒释放:
通过水解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促使成熟 病毒体的芽生释放;
②促进病毒扩散:
通过破坏与细胞膜上病毒特异受体的结合,液化细胞表面黏液,促进 病毒从细胞上解离以及病毒的扩散;
❖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简称流感病毒 ,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
❖ 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人 流行性感冒(流感)的病原体;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 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 例如1918~1919年的流感世界性大流行中,死亡 人数约2000万~4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