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刍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刍议
现代汉语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大学文科教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其现状却不容乐观。论生动活泼性,它不如文学课程;论深奥性,它又不如古代汉语。总之,现代汉语课不易教也不易学,教师、学生都感到索然无味。这已经是普遍现象,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标签:现代汉语教学现状分析教学改革
一、教学现状分析
导致现代汉语课厌教、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存在缺陷
现行的几种影响比较大的教材,大都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们虽然各领风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语言学界的研究成果,再版时也进行了一些修订,但这些教材主要是受描写语言学的影响而建立起来的教学体系,当面对今天多元化的语言理论,教材理论的缺陷便一览无余。
2.教学内容相对抽象
现代汉语与文学课相比,其科学性更强,文学性欠缺。作为理论知识传播课程,现代汉语,尤其是语法部分,便显得比较枯燥。目前的汉语语法,内容抽象,枯涩难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学过以后用处又不是很大,至多能够简单地分析分析句子,改改病句,作用非常有限,所以有不少人要求“淡化语法”“取消语法”,甚至还要“扭断语法的脖子”。
3.现代汉语课重视书面语的研究,轻视对口语的研究
教材语料的选择往往缺乏广泛的代表性,只从静态的、形式的角度去研究语言,把生动活泼的、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分析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令人生厌。
4.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很多教师教法单一,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优化,没有处理好教材与讲授内容、讲授系统的关系问题。李如龙先生说:“以往的现代汉语课教学方法上的最大问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知识传授惟恐不全、不满、不深、不透,能力训练则又少、又慢、又差、又费,把这门工具性很强的工具课开成了经院式的理论课。”[1]教师依赖教材重讲轻练、重灌输轻启发,只求把教材提到的概念、规则、实例讲清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听写能力、对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改革
面对现代汉语课的教学现状,我们迫切感到现代汉语教学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现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主要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但关键还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根据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和拓展,及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地运用新的理论、方法去分析语言现象。
教材对一门课程的教授与学习影响都很大。现行教材却存在很大的缺陷,概括起来说“在教学观念上重理论、轻实践,过于强调系统性和科学性;静态的描写虽多却缺乏解释力;涉及到语言运用的实例少,且往往限于孤立的分析说明;在结构上重拆分轻整合,在思维方法上重演绎、轻归纳”。[2]
近几十年来,现代汉语的本体研究十分活跃,新的成果层出不穷。那些已经成为定论的、获得共识的成果应该及时反映到现代汉语教材中来,课程内容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适应课程定位的需要,才能符合培养专业人才的需要。当然,我们在引进新的研究成果时,也应因地制宜,加以选择。“有的学校在讲授现代汉语语法时大讲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差别,格语法和配价语法原理,效果往往很差,恐怕只有重点大学的选修课里可以容纳这些内容。”[2]目前的汉语语法理论和体系已经严重地束缚了我们的思想,不管哪种体系,不管哪一家,共同不足的地方就是没有摆脱西方语言的羁绊,因而不能有效地指导现代汉语的运用。张志公先生在晚年的时候深有感慨地说:“我的语法思想发展到发现自己的错误。语法体系和语法教学要动大手术。”他还多次呼吁我们要建立“中国特色的汉语语法”,要建立姓“中”不姓“西”的汉语语法体系。[3]总之,人们的语法研究应越来越靠近汉语自身的特点,越来越注意语法在汉语实践中的运用,注意理论语法同教学语法相结合。
现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是工具性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规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研究工作打下基础”。针对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应删除现行教材中那些过于烦琐的知识,以贵在精要的原则去构建知识点系列;同时将适量增加与语言运用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审美情趣内容,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修养,能分析并解释语言现象,又能长于听、说、读、写,具有较高的语言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它还体现着民族的文化思维、文化心理、文化历史和价值观,是最具有人文性的一种社会现象。萨丕尔曾经说过:“语言,作为一种结构来看,它的内面是思维的模式。”[4]我们过去的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现代汉语科学性的一面,往往忽视了它人文性的另一面。适量引进文化的东西到现代汉语课堂里,有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力,增加课程的分量,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汉语教学内容的枯燥还表现在例句的选择上。有的教材部分语料几乎是几十年前的,还被作为经典例句来给今天的学生讲,他们会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太远,没有兴趣学习。黄伯荣、廖序东本《现代汉语》下册,选用了杨朔、秦牧、
吴伯萧、毛泽东、峻青等人的名言名句,“他们的语句无可挑剔,但是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表达习惯,现在的学生读这些名家的文字,不会因为他们是名家而给他们面子。”[5]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选取广泛代表性的语料,包括:来自当代有影响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中的语料,还有政论、社论、体育、娱乐等新闻报纸中的语料,同时对口语中体现出鲜活的生活气息的例子也应积极加以关注。教师在平时就应该重视对语言材料的搜集和整理,而不是用那些陈词滥调的老例句,应该把研究分析的对象放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生活语言中去,尽量使用第一手语料,将语言规则淡化于对活生生的语言事实的观察分析当中。
三、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评价人才的标准也在随之改变,过去认为只要有知识就是人才,现在把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主要标准。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以往的现代汉语课,教学方法上最大问题是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满堂灌式的突出问题是害怕知识传授得不全、不深、不透。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办法是让学生参与,对语言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使教学双方互动起来,形成思想上的交锋,既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如果不让学生参与,一味地搞满堂灌,就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如何因材施教?语言能力本来因人而已,针对目前现代汉语的内容,有些人吃不饱,认为课程理论起点太低,学术层次不高,整个教学体系过分拘泥于实用性的语言技能的提高,却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理论素养、知识视野和透视能力的提高。有的学生却吃不消、跟不上,认为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与他们所需要的语言能力之间有很大的距离。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钻研并记住那些庞杂的语言细节是否必要?可是真正能够指导语言实际运用的内容,课程中又显得十分单薄、空洞,甚至空白。刘大为、巢宗祺认为,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获得怎样的能力,并依此把学生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部分学生希望获得语言研究能力,另一部分学生则期望获得语言运用能力,而实际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6]
教学手段的落后也是影响现代汉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不少学校的教师还是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和一根粉笔打天下。理想的教学手段是:教室里安装麦克风,教师在课堂上可利用幻灯录像和电脑、电视显示音像资料,在课外学生可听到大量的名家名作朗诵带。利用电脑把教学内容制成课件,这样教学活动就从无声到有声,从平面到立体,使学习者可更直观、更自然地接受媒体信息。同时教学课件可以通过互联网让学生随时享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这不仅是教学观念的变革,更是角色的转换。
参考文献:
[1]李如龙.也谈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J].语文建设,1998,(5).
[2]兰玉英.谈现代汉语教学改革[J].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