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让爱充满人间——《从容面对现实生活》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整合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合课堂实录第三单元整合课堂实录—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设计背景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三单元人文主题大概念是“凡人小事”。
选编的课文包括回忆性散文和小说。
展现的是平凡人物身上闪现的优秀品格,意在引导学生向善、务实、求美,引导读者关注普通人,他们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一样可以抵达某种人生境界。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所以把它定为思辨课+写作课单元核心素养目标1.通读本单元三篇现代文,准确提取与小人物塑造有关的事件,画出思维导图2.辨识细节概念及细节描写种类,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小人物的情感态度。
3.运用鉴赏型批注法思辨主要人物细节描写中的“显”与“隐”。
4.探究课文中小人物塑造的方法技巧。
5.感受小人物生活的不易与坚韧向善务实的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单元教学重点1.通读本单元三篇现代文,准确提取与小人物塑造有关的事件,画出思维导图2.辨识细节概念及细节描写种类,在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对小人物的情感态度。
3.运用鉴赏型批注法思辨主要人物细节描写中的“显”与“隐”。
4.探究课文中小人物塑造的方法技巧。
5感受小人物生活的不易与坚韧向善务实的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单元教学课时八课时【单元教学板块】活动一:理思路绘导图活动二:辨细节析显隐活动三:探反常品意蕴活动四:练技法提素养教学流程活动一:理思路绘导图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说明:这个环节永远是先让学生素读通读,按自己的理解画出本单元三篇现代文的思维导图,准确提取与小人物塑造有关的事件。
一般情况一课时一篇,然后老师出示单元示意图,学生再修改完善,有问题的当面提出,老师只做一个简单点拨。
为后面学生选细节写赏析做铺垫。
活动二:辨细节析显隐环节一:辨细节师:同学们,老子说得好: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教学课件)
内容简介(共三部)
第二部 1979年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百废待兴又矛盾重重,田福
堂连夜召开支部会抵制责任制,孙少安却领导生产队率先实行, 接着也就在全村推广了责任制。头脑灵活的少安又进城拉砖, 用赚的钱建窑烧砖(大部分为贷款),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去“闯荡世界”,他 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建筑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 人的好机遇,他的女友晓霞从师专毕业后到省报当了记者,他 们相约两年后再相会。
作品主题
这部小说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艰难生存境遇的同时,极力书 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作 品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但 他们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 道德完善。其中,孙少安是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 而孙少平是拥有现代文明知识、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 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中国社会普通人人生奋斗的两极经验。
内容简介(共三部)
第三部 润叶生活幸福,生了个胖儿子,润生和郝红梅的婚事也终
于得到了父母的承认,并添了可爱的女儿。27岁的少平在一次 事故中为救护徒弟也受了重伤,英俊面容尽毁,却遇少时玩伴 金波之妹表白,少平为她的前途与自己的感情选择拒绝;他并 没有被不幸压垮,少平从医院出来,面对了现实,又充满信心 地回到了矿山,迎接他新的生活与挑战。
平凡、从容、充实,才是最真。
人物——田润叶
身份:原西县双水村支书田福堂的女儿, 小学教师,后调入团地委。
主要情节:润叶,一个温润而美丽的名 字,一个善良贤淑的女子。她执著于自己的 爱情追求,但在现实面前却一直未能如愿, 命运好像注定了她要不断地作出牺牲。
人物——田润叶
润叶与少安青梅竹马,彼此真诚相爱。孙少安是个善良的 人,他拒绝润叶是因为他没有信心照顾好这么一个优秀的姑娘, 认为如果自己不能让润叶拥有幸福的生活还不如让她走,而李 向前也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疯狂地追求润叶,是因为他想照顾 这个在他心里完美无缺的姑娘,尽心尽力地给她幸福。同样是 爱她的两个人,不同的行为却给了润叶同样的伤害。在乡村和 城市里,都没有了她能够存放爱情的空间,她不得不在感情的 夹缝中苦苦地挣扎,这是田润叶最大的悲哀,同时也导致了她 爱情悲剧的结局。
品出情味 品出理趣——《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及反思
哈尔滨市第七中学李洪丹一、背景及学情分析《秋天的怀念》是一篇追忆母亲的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这“神”是文中的情感,是作者对生活与生命的感悟。
所以我认为这篇散文的“神”包含了“情”与“理”。
教学这篇散文,要品出情味,情至浓处则“神”出;还要品出理趣,理至深处则“神”现。
1.本文的情味情感是散文的核心与灵魂。
《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史铁生用凝练的文字,回忆了自己双腿瘫痪后,母亲怀着博大而又无私的爱,强忍病痛照顾他,鼓励他好好活下去。
本篇文章的情感是复杂的。
文章蕴含着母亲因儿子的病痛而心疼;因儿子失去生的希望而痛苦;因儿子生活态度的些微变化而喜悦;因没有看到儿子振作起来而遗憾!文章也蕴含着作者因陷入绝望而对母亲的忽视与不理解;因体察到母亲的痛苦不易而努力去理解与接受;到后来痛失母亲的不舍与沉痛!在多年以后回忆起这一切时,娓娓道来中透露着他的懊悔与自责,也透露着对母亲的理解、心疼与感念!史铁生在这篇散文中写出了母亲给予他的伟大的爱。
作者朴实的语言中,渗透出的浓浓的情感,汇聚成一条涓涓细流,流淌在字里行间。
教学本课,教师要不露痕迹地开出一条渠道,将这如清泉一样的情感细流引入到学生的心里,触摸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去细细体会文中蕴含的情味,把握文章的情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完成审美鉴赏与情感体验的过程。
2.本文的理趣年轻又热爱运动的史铁生,忽然间就瘫痪了。
他一度陷入痛苦、焦虑和绝望,也曾有过以死求得解脱的念头。
但他终于战胜了自己,走出了痛苦的深渊,活下来同命运作顽强的抗争,在抗争中争得尊严与骄傲。
从寻求死到勇于生,促使他完成这一转变的是他对于生死意义的领悟。
是母爱给了史铁生真正思考生命的契机,使史铁生不再仅仅站在个人的角度上看待自己的不幸,而是能够理解他人的处境,由先前的充满怨恨到后来的满怀爱意,由最初的只顾自己到后来的理解他人,是母爱促使他思考生命的真谛,催生了他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本课带领学生感受史铁生的心路历程,领悟生命的真谛,完成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过程。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堂实录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堂实录《再塑生命的人》课堂实录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同学们,世间一切,皆为遇见。
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黑暗遇见光明,有了希望;相信我们今天的遇见,也会碰撞出更多的美好。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读书分享会的现场,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
(屏显:《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篇自读课文,大家可以借助助学系统来进行学习。
(屏显:读书分享会和助学系统)。
师:让我们深情齐读标题,说说围绕标题你想分享什么呢?生1:为什么要再塑生命?生2:谁“再塑"了谁的生命?生3:怎么样“再塑”生命的?师:看来同学们都比较关注标题。
为什么要再塑呢?谁可以先来分享一下海伦7岁前的资料。
生3:海伦出生后19个月便患了一场猩红热,被重病夺去了听力和视力,变得又聋又盲,同时嘴巴也发不出声了。
这种被幽闭在盲聋哑世界的生命,需要被再塑。
师:好,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做好小组内分享的准备。
(屏显要求)默读中,请大家第一要运用好默读方法。
第二要运用好品味语言的方法:注意紧扣“再塑",联系具体事件、关注细节描写、品读关键语句分析理由,做好圈点勾画和批注。
(有屏显)你可以这样准备分享。
(屏显:分享句式示例)现在开始自读。
用再塑了(谁)的生命。
文章这样写道“___ ”,_________ (理解分析)。
提示:注意紧扣“再塑",联系具体事件、心理描写或者品味字词,准备一个深刻的思考。
(生自读批注)师:懂得分享的人最美。
现在请组长组织组员在小组内展开交流。
交流的时候请大家注意……(屏显)明确要求:1.人人按要求发言。
2.各组选出代表准备在班级中分享,可一人代表,也可全组参与,形式不限。
3.分享时要求对所选句段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开始组内分享。
教师巡视,迅速调查学情,安排展示顺序。
师(主持人语气):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再塑生命的人》读书分享会现场。
从容面对挑战主题班会PPT课件
把握发展契机
直视挑战,从中发掘成长机会,提升自我,不断完善和提高。
寻求外部支持
主动向他人寻求建议和协助,通过分享经验来增强自身的应对能力。
课后小结
化挑战为动力
直视挑战,认识到其背后的机遇和价值,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
持续反思进步
审视自己面对挑战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应对方式。
坚持不懈前进
保持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勇敢地迈向下一个挑战,不断成长进步。
延伸思考
探索新视角
保持开放的心态,从不同的角度 深入思考挑战背后的意义和机遇。
激发创新思维
挑战可能带来的影响
面临挑战时,可能会带来以下几种影响:积极影响包括激发创新动力、促进个人成长、增强解决问题能力等;消极影响则可能导致压力过大、影响身心健康、降低工作效率等。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挑战非常重要。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如何识别挑战的类型
挑战的源头
从内部环境或外部环境中找到挑战的根源,有助于明确问题的性质。
保持自信和坚韧
自信至关重要
无论面临什么挑战,都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自信能给你勇气和决心,帮助你渡过难关。
坚韧与毅力
挑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的努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保持坚韧和耐心,最终定能战胜困难。
积极的心态
选择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挑战,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保持希望和动力。
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
勇于请求援助
当面临挑战时,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和支持是一种勇气和智慧的体现。这可以让你获得宝贵的建议和力量。
选择合适的人
与你信任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的人沟通,他们可以给你专业的指导和情感上的支持。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一等奖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一等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二框集体生活成就我【学习目标】1.了解集体生活对我们的影响,认识到集体生活对我们的作用。
2.在集体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品格,完善自我。
3.树立集体意识,积极融入集体生活。
【重点难点】重点:在集体中涵养品格难点:在集体中处理好与他人关系,完善自己个性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情境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活跃了。
情境二:从村小学来到镇初中,将近一年的寄宿生活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
情境三:早上,受到同学们琅琅读书声的感染,我也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起来学生讨论:集体氛围对你有什么影响?……师:看来集体生活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学习——集体生活成就我。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2.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3.在集体中,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我们在交往中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
4.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
5.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学生分享教材P59探究与分享“元元的信”,探讨:1.元元是一位负责任的黑板报主编。
从她担任黑板报主编后,征稿、催稿、编辑版面设计……忙得不亦乐乎。
为了编好黑板报,她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等方面可以看出来。
2.担任黑板报主编后,元元的收获表现在哪些方面?交流点拨:培养了自己的责任心、合作精神、开朗的性格等等。
探究二: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59探究与分享,并探讨:在集体生活中,你对上述哪些方面有比较深刻的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实录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实录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文是《再塑生命的人》,其中“塑”是指创造、塑造的意思。
题目中的“再塑生命的人”指的是XXX,她是XXX的老师,改变了XXX的一生。
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节。
在第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的到来改变了XXX的命运。
同学们找到了表明老师对XXX很重要的词语,如“截然不同”、“不能不”、“感慨万分”等。
此外,XXX记住了XXX老师到来的具体日期,也表明了老师对她的重要性。
最后,XXX说XXX老师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物。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XXX的生平。
XXX是一位美国著名的盲聋哑女作家和教育家。
她在出生后19个月患上了猩红热,失去了听力和视力,同时也无法说话。
在XXX老师的精心辅导下,她学会了说话,懂得了五种文字,并且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慈善机构,荣获了“总统自由勋章”等荣誉。
有同学问到XXX的嘴巴能不能说话,其实在她很小的时候她是会说话的,但当她失去了听力和视力后,她就慢慢不会说话了。
但在XXX老师的帮助下,她重新学会了说话,并且还学会了五种文字。
谈到XXX,我们必须提到她的老师。
XXX是美国教育家,曾是XXX的老师,1887年成为XXX的家庭教师,从此一生致力于对她的教育。
XXX在XXX的帮助下,经过辛苦研究,终于在2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
XXX当XXX的老师长达50年之久,和XXX结成了不解之缘,被称为“XXX的另一半”。
XXX称赞这师徒二人“组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
在XXX老师未来到XXX命中之前,她的生活是充满愤怒和苦恼的。
师:“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和苦恼”,我内心非常焦虑和苦恼。
还有什么吗?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就像一艘航船在大雾中航行,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师:XXX通过使用第二人称把看不见比作在茫茫大雾中航行,想表达什么?生:她想反衬老师对她的重要性以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再塑生命的人课堂实录(共5篇)[修改版]
第一篇:再塑生命的人课堂实录《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了解认识一位创造了生命奇迹的女子——海伦•凯勒。
(教师板书课题)师:请大家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
(学生自主默读课文)二、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来谈一下你的阅读感受。
生1:我感受到了沙利文老师的和蔼。
生2:我感受到了海伦•凯勒的孤独和无奈。
生3:我感受到了沙利文对海伦•凯勒的重要性。
生4:我感受到了海伦•凯勒在无声世界里的寂寞。
师:最后她还寂寞吗?她是一种什么精神状态?生:最终有老师的陪伴,海伦•凯勒也不寂寞。
生:海伦•凯勒学会了写字,心中便充满了喜悦,期盼着明天。
三、感悟海伦·凯勒对生命的理解师:你说的真好,请大家找出海伦•凯勒关于生命“喜悦、企盼、快乐”的句子。
你找的那一句呢?生1: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师:有个字读的不够准确,应该是“qǐpàn,要读出“企盼”的感情来。
您来读。
生2: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师:还找到了哪些生命喜悦的句子?生3:那些经历使我的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我开始以充满欣喜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师:你说你读出了什么啊?你感受到了什么?生1:我感到作者有了浓厚的学习的兴趣。
师:这才是成长的重要的力量。
生2:我读的是这篇课文最后一句话,“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师:很好,相信你是幸福的孩子。
生3:我找到的是,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师:同学们,老师把这些句子精简了一下,给出了停顿,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那位声音洪亮的男同学,你来读。
这位女同学,你来。
(音乐起,男女生朗诵)男: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女:宇宙万物都有美丽的名称男:每个名称能启发我的新思想女:我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男:文字使整个世界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男女齐: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企盼新的一天快些到来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全体女生男生齐诵。
感恩祖国思政课教案(精选6篇)
感恩祖国思政课教案(精选6篇)感恩祖国思政课篇1课题:经受挫折的考验一、教材分析本课地位与作用本单元前一课时讲述了面对挫折,人们的不同态度。
初步认识到应该具有迎难而上,勇于战胜挫折的品质。
那么如何培养这种优秀的品质,掌握一些合理的方法,是本单元学习的目的与落脚点。
因此,经受挫折的考验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学习知道:不畏挫折,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可以在学习及生活中培养,并初步掌握培养这种品质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将学习的这些锻炼方法转化成一种观念并付诸于实践,从这些方面努力,实现“知”向“行”的转变。
在生活、学习中,逐渐形成这种优秀的品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认识在不畏挫折,开拓进取心理品质方面进行锻炼的必要性。
勇敢迎接挫折的不期而至,战胜挫折后能产生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并意识到这种品质在当今社会极为重要。
教学重点掌握锻炼方法:正确认识挫折,敢为天下先,培养高尚志趣,适当转移目标。
教学难点1、敢为天下先2、情境结合,情感渲染,学生能产生共鸣教学方法榜样教育、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自主探究学习、赏识教育、合作式教学课型讲授新课课时1课时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素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处理:设问:贝多芬一生遭遇哪些挫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效果:通过榜样教学,感受贝多芬战胜重大挫折的坚毅。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培养自己不畏挫折,开拓进取的宝贵品质。
2、讲授新课(1)、培养高尚的志趣素材:贝多芬一生遭遇的重大挫折。
处理:学生找出支撑贝多芬战胜挫折的原因。
(师归纳:兴趣、志向)并引导学生讲出做自己喜欢、自己追求的事再苦也觉甜的经历。
效果:认识到培养高尚的志趣,从心理上给了我们战胜挫折的勇气与信心。
(2)、正确认识挫折素材:周南中学身患癌症的高考学生颜艳录像(5分钟)处理:颜艳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挫折?(病魔、贫困、高考的压力)效果:引导学生反思我们平时遇到的挫折,比较起颜艳所受的挫折是微不足道,而我们平时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挫折呢?活动设计:《实话实说》栏目现场采访道具:一个无线话筒,一台学生自制的摄像机(材料:纸盒)处理:设计平时在学习生活常遇到易产生挫折感的典型事例。
品味人间最无私的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品味人间最无私的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第一篇:品味人间最无私的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品味人间最无私的母爱 _____ 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叙永县天池镇初级中学校李洪群叶芳课型:群文阅读课教学目标:1.阅读有关母爱的一组文章,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无私的母爱。
2.学习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表达感情,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表达感情,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难点:.阅读有关母爱的一组文章,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无私的母爱。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课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冰心曾说:“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是啊,世间最无私的爱莫过于母爱了。
今天,让我们一同阅读一组表现母爱的文章,领悟文中透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讲授新课:1、测一测:检测<<秋天的怀念>>中有关细节描写突出母爱的句子,PPT呈现:⑴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她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好好活,好好活……!”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这段文字是______描写,我感受到了母爱是______。
⑵ 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
这段文字是______描写,我感受到了母爱是什__ ⑶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这段文字是_______描写,我感受到了母爱是________。
过渡:正是有了这些细节描写,才让我们更好地体会到了一位母亲对子女的细心呵护。
那么,什么叫细节描写呢?他有何作用呢?PPT 呈现: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场面中某些具有典型特征的细小环节进行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绘,以达到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
《人间生活》教案
《人间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间生活》这一主题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通过分析《人间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并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人间生活的基本概念生活的定义生活的种类生活的重要性2. 第二节: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对我们的影响解决问题的方法3. 第三节: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为什么要热爱生活如何热爱生活为什么要珍惜生活如何珍惜生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4. 实践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提高生活品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间生活》相关章节。
2. 案例材料: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生活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的能力和效果。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节:人间生活的基本概念(2课时)2. 第二节:生活中的种种问题(3课时)3. 第三节:热爱生活,珍惜生活(2课时)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的意义。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生活的定义、种类和重要性。
3. 分析案例:分享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问题。
4. 讨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热爱生活、珍惜生活。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生活的基本概念和种种问题。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5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5篇人教版七班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篇1这是一节品读课。
首先通过“听”让同学走进故事,知晓背景、感知内容;接着让同学“说”起来,分析人物、感受成长;然后让同学“品”起来,探究技法、习得语感;最终让同学“记”下来,积累心得。
整节课同学都处在耳听、嘴说、脑思、手写的“活动”中,力求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
一、听一段故事1、激情导入:20__年新春伊始的北京,人们相互传递着一个令人欢欣的消息:依据台湾闻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获得马尼拉其次届国际电影节金鹰奖,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屏幕展现或板书:听一段故事──《城南旧事》简介(见老师教学用书)。
2、进入课文:⑴初步感知,把握内容。
本文节选自《城南旧事》的最终一部分,写仆人公英子经受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最终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屏幕展现或板书速读课文,概括提炼:①从英子的角度概括小说内容。
②从爸爸的角度概括小说内容。
(本环节有肯定难度,可让同学区分出写“眼前事”和“对往事的回忆”的段落,从写“眼前事”的段落中(文章第1、30~32、35~38、54~68段)概括“以英子为角度”的内容;从写“对柱事的回忆”的段落中(文章第2~29、33~34、39~53段)概括“以爸爸为角度”的内容。
或者引导同学用“人物+大事”的思路逐一完成)提示:①本文主要记叙了英子参与毕业典礼时由眼前的事物引发的回忆。
②从爸爸的角度可以这样概括:本文主要记叙了爸爸病床上的嘱咐;爸爸在六年前见英子赖床不起而惩处她;爸爸为叫英子闯练而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爸爸去世。
⑵深化情节,理清思路。
爸爸病床上的一席话中,有三句话照应后文提全文,请看课后习题:想一想这三句话和文中的哪几件事相照应?研读课文,相互争论,形成统一熟悉:①第一句话照应爸爸为叫英子闯练而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工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实录导入:老师: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现在请把你们的思绪拉回今天早上刚起床的时候。
请大家想一想,从早晨到现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你们有没有看到哪些日复一日出现在上学路上而又让你们印象深刻的场景?【评:导入代入情境的出发点很好,但是叙述过于啰嗦,让学生互动回答的环节浪费了部分时间】学生1:七中的大门。
老师:为什么学校的大门能够让你印象深刻呢?学生1:因为我每天都会从学校门口进来。
学生2:堵车老师:非常好,有的同学觉得堵车是他每天见到且印象深刻的事情。
那么大家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吗?其实是因为我在今天早上还没起床时,被一个声音惊喜到了,大家猜猜看是什么声音?学生:闹钟、汽车的鸣笛声...老师:都不对,其实是楼下窸窸窣窣的扫地声,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见过,但这是一种让老师感觉既熟悉又亲切的声音,可以说在我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我都曾在清晨听见过这个声音,可在我到七中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还是第一次听到,所以我感到惊喜又亲切。
而给我这个启迪的人,正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人,她在1岁零7个月大的时候生了一场重病,从此便失去了听觉、视觉以及说话的能力,可她却能够熟练地感知万物,捕捉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她就是(齐答):学生:海伦·凯勒。
基础部分:老师:没错,她就是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相信大家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都不陌生吧!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节选自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再塑生命的人》。
下面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海伦·凯勒,请大家把书翻到第45页,根据课件内容对课下注释进行补充(课件:作者介绍)。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盲聋人。
她出生于亚拉巴马州,190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女子学院,成为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
她一生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
主要作品有《我的一生》《走出黑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第7课--《再塑生命的人》课堂实录
《再塑生命》课堂实录教学构想:以《再塑生命》为例,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联系个人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文本探究,围绕人物形象与写作特色合作交流、质疑问难,进一步学习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毅顽强、热爱生活的精神,感悟理解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从而做出个性化解读,切实培养学生的“读·品·悟·表”能力。
课堂实录:(老师从容的端着一杯水走上了讲台)师:同学们,老师端来了一杯水,可现在我要问“杯子就是水么?”(师稍停顿)生:不~~~是!(异口同声地答完后一脸疑惑:杯子怎么会是水呢?)师:是的,这个答案太普通了,两岁的孩子也能回答上来――然而,有一个人她认为杯子就是水,而且还和老师发生了争吵,这个人就是闻名世界的学者、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稍停顿)[点评:化平凡为新颖,一个小小的举动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巧妙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一篇文章――《再塑生命》,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看看这节课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老师环视了一遍学生)请各小组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以讨论一下。
(老师走下讲台,边巡视,边与小组交流)(学生六人小组窃窃私语,或立或坐)[点评: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问题由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先强调独立思考再建议学生讨论,保证了探究的有效性。
]师:哪个小组先发言?(各小组纷纷举手,老师示意前边的小组先发言)生:我们小组想要了解海伦·凯勒的事迹。
师:还有么?其他小组呢?生:我们小组认为海伦·凯勒的事迹很感人,值得学习。
师`:还有么?生:有几个词语我们不理解。
师:那几个呢?生:像“花团锦簇”“期期艾艾”“不可名状”。
师:还有么?生:题目《重塑生命》怎么理解?师:还有么?那有谁知道文章在语言方面的特色?生:我感到语言比较好懂,很平实,尤其是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很有味道。
(师简练板书加点内容,下同)(有的学生继续举手)师:很好!各小组都有自己的体会,也提出了许多问题,下面继续研讨,老师认为重点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文章写了几个人物,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她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二是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值得我们学习?三是在深入探究基础上困扰你的疑难问题或令你眼前一亮的新发现。
让世界充满爱课堂实录及反思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实录与反思一:感受爱1、提问导入: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哪次天灾让你痛彻心扉?学生:(印度洋海啸,美国的飓风,巴基斯坦地震)导语:确实,如同学所说地震,海啸让我们一次次见证着生离死别,但同学们想过没,比天灾更让人恐惧的是人祸,恐怖袭击、战争无时无刻不在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于是无数热爱和平的人走到一起呼唤出人类共同的心声——让世界充满爱。
2、出示课题:让世界充满爱二:歌唱爱——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1、导入:播放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背景音乐的作品。
要求:说出让你记忆深刻的理由。
学生1: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乞丐给一个盲人施舍钱币——一个乞丐尚能给予别人以帮助,更何况我们学生2:在洪水中解放军战士我自己的身躯挡住汹涌的洪水,保护好小婴儿——正是因为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人在危难中给比人以帮助,才使得他们渡过难关,重新站立起来。
……师:同学们说得也很动情,确实,贫困、灾难、战争,一次次地向人类发出挑战,而我们一次次地战胜了所有的这些,正是因为人们心中有爱,我们才一次次地拯救了他人,也拯救了自己。
2、介绍作者及相关知识导语:刚才我们欣赏的是著名的音乐人郭峰为1986年世界和平年所作的一首组歌(课件出示:郭峰图片及组歌的概念)组歌: 多乐章的声乐套曲。
包括齐唱、对唱、重唱、合唱以及朗诵等形式,常用乐队伴奏。
3、学生跟随琴轻声用“LU”哼唱全曲,师:跟随钢琴用LU哼唱全曲,哼唱过程中思考:歌曲按旋律走向可以分为几部分?(课件出示《让世界充满爱》曲谱)哼唱要求:轻声,但积极的状态,有气息支持,声音集中生:歌曲可以分为A(1-8小节)B(9-16小节)A(17-24小节)三部分,其中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4、视唱全曲,纠正音准,节奏不准确的地方①跟琴慢速视唱全曲(老师发现学生视唱过程中出错的地方)②歌曲A段与再现段的对比师:仔细看曲谱,找出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在曲谱上不同的地方生:第1小节与第18小节,第5小节与第21小节。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案(精选5篇)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案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案1一、教材:1、教材内容、教材地位、内在结构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三框题《让生命之花绽放》,课时安排1课时;第三课是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的开课篇,第三框《让生命之花绽放》又是第三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框在内容设计上共有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第二环节:“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第三环节:“延伸生命的价值”。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2)能力目标:进一步认识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悦纳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加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3.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1)延伸生命的价值(教学难点)确定依据:从教学内容看,延伸生命价值是珍爱生命的最高表现;从学生的学看,“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深奥的话题“价值”一词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从教师的教看,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有限,要把一个永恒不变的深奥话题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明白并化为自身实际行动,有一定的难度。
(2)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珍爱生命(教学重点)确定依据:从教学内容上看,通过前两框的学习,到本课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延伸生命的价值;从学生方面看,他们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生命却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
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优越的生活也容易导致其形成对他人要求过多、对自己反省太少的习惯。
秋天的怀念课堂教学实录(精选7篇)
秋天的怀念课堂教学实录(精选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秋天的怀念课堂教学实录(精选7篇)秋天的怀念课堂教学实录(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认识百分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认识百分数”教学实录与评析曾东槐;王栋昌(评析)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年(卷),期】2007(000)011
【摘要】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04~10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收集到的百分数信息的解读,知道百分数的特点和用百分数表示数的好处,掌握百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总页数】4页(P5-8)
【作者】曾东槐;王栋昌(评析)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荣根学校教学研究中心,5181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5
【相关文献】
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元角分的认识》教学片断与评析 [J], 陆友娉
2.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r——"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与评析 [J], 王远庸
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百分数的应用”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J], 郑以滨
4.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百分数的应用”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J], 郑以滨
5.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百分数的应用”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 [J], 郑以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爱充满人间
——《从容面对现实生活》教学实录
浦东新区新云台中学李荣
一、背景说明:
社会上见死不救,救人被冤枉的事屡见报端。
要不要诚信,要不要见义勇为,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青少年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成熟,往往受社会上一些成人的负面影响,对事物的认识缺乏准确的判断。
“小悦悦事件”引起了社会的热议。
刚好和我讲到的“专题一”中《从容面对现实生活》切合。
本课案例记载了一名初中生在上学途中,遇到一起交通事故,骑车撞人的男子逃逸,一位女孩救人被误解,“我”犹豫后走开。
本课主要围绕“我的困惑”中的第一篇日记和“小悦悦事件”展开的。
二、过程描述:
同学们:生活中并非事事如意,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常常令我们困惑和迷茫,许多问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
需要我们做出判断和决定。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容面对现实生活》。
请大家带着问题阅读案例“我的困惑”中的第一篇日记。
问题:男子撞人为什么要跑?
(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可以集中精力思考)
(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边阅读案例边开始了思考、讨论。
十分钟后,许多同学已纷纷举手,要求回答问题)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想好了,哪位同学说说看?
生1:我认为,男子撞人逃逸是出于“害怕”
师:为什么?
生1:害怕承担医药费
生2:害怕拘留(一个学生抢着发言:“害怕被判刑”)
师:难道害怕承担医药费和拘留就是逃跑的理由吗?
(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生2:这个男的很不道德,丧失了做人的基本良知。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
大家同意他说的话吗?
(大部分同学表示同意)
生3:老师,我有看法。
师:那你说说看
(鼓励他回答)
生:有些受害者家属抓到肇事者会不依不饶,百般刁难。
肇事者可能是因此跑掉的……
师:现实生活中的确发生过一些公民因为救人而惹上麻烦的事,比如被诬赖为肇事者;或是因为救助不当,扩大了损害;或是救助时自己受到伤害,使许多人在伸出援手之前有了顾虑。
有没有既帮助了别人,又能保护自己的办法?
生1:拨打110和120电话求助。
生2:邀请路人一起相救。
生3:拿手机拍照,以便保存证据。
……
(同学们七嘴八舌,出主意、想办法)
师:拨打电话、寻求路人的协助都是很好的办法,保护自己固然重要,但救人是第一位的。
(生命教育在此时尤为重要)
师:“你们知道小悦悦事件吗?”
(有部分同学说看过新闻报道,知道这件事)
事件简介: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小悦悦最终还是抢救无效离世。
”
师:小悦悦,一条幼小的生命因为事故,由周围人的漠视而逝去,引起社会一片议论,你们怎样看十八位路人的冷漠?
(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生1:这十八个人太可恶了,见死不救!
生2:也不能完全责怪他们,现在社会上被人冤枉的事太多了。
生3:日记中的女孩出手相救,不就遭到了路人的怀疑和冤枉吗?好人做不得。
(能把两个案例结合起来思考,教师提出表扬。
体现出知识的迁移)
生4:不能因为社会上有这种情况就见死不救吧。
生5:日记中的“我”就是担心被冤枉,所以悄悄离开了。
(学生的回答已经反映出他们的困惑和价值取向,教师顺势引导,启发他们深入思考)师:这件事反映出什么社会问题呢?
生1:道德缺失。
生2:人人自保,各扫门前雪。
(有同学插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生3:立法不严,应严惩肇事者和见死不救者。
生4:政府制度不够完善。
(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观点。
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引出另一问题)
师:你是怎么看待拾荒老人行为的?
生1:说明社会上还是有善良之人的。
生2:政府应该重奖见义勇为的人。
生3:在全社会应该大力宣传,让大家学习。
(学生的回答已经回归理性,教师抓住时机,继续发问)
师: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会怎样做呢?
生1:我可能也会犹豫
生2:我要看看别人,如果有人救,我也救。
生3:我会毫不犹豫地救人。
……
师:我做个现场调查,如果遇到类似情况,能出手相救的同学请举手。
(大部分同学举手,有同学犹豫后也举起手)
从刚才大家的发言和举手中,我看到了许多同学心里是想救人的,刚才,有同学提到了“良知”和“诚信”。
我们在谴责见死不救的同时,也呼唤良知和诚信,希望正义、诚信、见义勇为能成为我们的社会风尚。
通过今天案例的讨论,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中学生该怎样做呢?请同学们用最简练的话概括。
生1:诚实守信,敢于担当。
生2:审时度势,当机立断。
生3:助人为乐,团队合作。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再补充一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爱的呼唤》音乐响起)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教学反思:
社会上许多现象,让中学生困惑,世界并非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单纯。
他们在学校受到的教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受到了怀疑和挑战。
他们也在试图寻找答案。
本课中生动的案例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当然,仅靠几节课,难以完成对他们的教育,解答他们心中所有的困惑。
有些问题的思考限于时间也难以深入的展开,学生对一些法律法规也并不了解。
只要我们教师坚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积极引导和教育,相信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