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

合集下载

三性之我见美文

三性之我见美文

三性之我见美文我在这里说的三性,是指智性、理性和感性。

其实研究讨论这个话题的实际意义研讨不大,原因是不管研究的对不对,讲的有没有信服力,每个在现实中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现在领悟总结写出来,唯一的功能就是在提醒强化自律行为,供看到的人借鉴:多学习智性之人的做人做事,多珍惜生命里遇到的底下理性之人,多了解与直觉之人共事的强盗逻辑。

在进行讨论这个话题之前,先说一下,不要把三性交叠认识,就象每个人手上都有优缺点一样,都有体现三性的思想和行为。

但我在阐述三性以后,又把三者分开讲,更多的是从看你身上含有哪种成份更多的角度,将自己归到该性类,相对对个人好表述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也便于正确认识、改造和实现自我。

下面,言归正传讲三性。

智性之人,是通过对事物的客观神经症,加上对池水的透彻理解,形成一个灵活的、贴近现实的解决思路,而且操作起来支持者多、反对者少,较易不能获得贯彻落实。

为便于理解,简单点讲,高官群体应属智性人群的典型代表。

理性之人,虽然也能重新认识客观理性的认识事物,受此影响但受外围或自身等因素的拖累,形成的解决方案不尽完美,只能做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简单讲,生活中大家多数时候看事做事,较客观公正的人,都属于这类人群。

感性之人,就是凭着个人认知和感觉去做事的人,下完全在感性思维状况下看事做事,简单讲贴切就是披着人皮的动物,其思想和行为表现,纯粹由其喜怒哀乐的现时状态所决定。

与这些女孩子相处共事,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点,否则,受伤的只有自己,还老感到怨枉。

自私的人多属于感性之人。

为什么这么讲?一方面,自私的人老盘算着自己那点私心,利于他、尽力去做,不利于他、设法阻碍,他们对事物的体认也不不完全是感性的,尽管有理性成份,但在谋事做事中,老围绕着自己小聪明那点私心私利去外观设计,设法让事情朝着实现自己私心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康孔县自私的人始终主要考虑着他那点私利,在看事谋事干事的过程中,难免经常出现不合逻辑、违反常理、不可理喻的情况,从这个角度去想,群体更好理解将自私人群定位在感性一类的想法。

论述“三性三无性”之思想

论述“三性三无性”之思想

论述“三性三无性”之思想一、三性三性,是唯识学的核心命题,也是唯识理论的特质所在。

全面、正确地理解三性思想,对学习唯识乃至全部佛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切法都离不开三性,因此要学会以三性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认识诸法。

何谓唯识?唯有三义差别:一简持义,简是简去的意思,就是否定遍计所执的我法二执,因为这是根本没有而为妄情所计执的;持是持取义,就是肯定依他与圆成二性是有的,因这两者一个是依他缘生的识相,一个是圆成真实的识性。

二决定义,就是于缘生世俗法中,决定有二空的真理,因真不离俗,反之,二空真理的胜义法中有缘生的事相,因俗不离真。

三显胜义,就是借心识的活动,有主体及附属就是心所,而识不说心所是因识的功能殊胜及范围广故。

识的定义是了别,了谓知觉,别谓别境即了知别别不同的差别,所以名之为识。

总观唯识思想,可说是包罗万象,但都超越不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旨趣。

并以此来表诠内界识心的真性法相。

把事物的染净、真妄等性相,都归结于人的认识思想范畴。

因此,唯识性相就是万法的体性,为更明了地阐明其义理,唯识学用肯定和否定两种方式来说明“三性”和“三无性”。

所谓三性,即遍计所执性(迷妄性),依他起性(缘生性),圆成实性(真实性),这是唯识学所肯定的说法。

唯识派主张,一般人普遍认为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是实有的,都是虚妄分别造成的,人们妄执五蕴、十八界、十二处都是实有,认为宇宙万有(法)和“我”(起主宰作用的灵魂)都是独立实有,有自性,这就是遍计所执性。

依他起性又作因缘相、依他性,即指圆成实性又作第一义相、真实相,依他起的真实之体(真如)遍满一切法(圆满),不生不灭(成就)、体性真实者,故称圆成实性由各种因缘所生起之法。

圆成实性顾名思义,圆成实性,就是圆满、成就、真实的体性,也就是真如法性。

圆满显示其体周遍,成就显示其体常住不灭,而真实则表示其体真实不虚。

遍计所执与依他起,依他起是虚妄分别,为世俗谛,是“有“法,二者非不异,一切法虽是依他起缘生,但不是真有实有,常识上以执我法为实,不知因缘生法依他起性空。

略论唯识三性哲学

略论唯识三性哲学

略论唯识三性哲学本文以略论唯识三性哲学为题,旨在揭示唯识三性哲学的基本思想,并对其进行系统的阐释和分析。

唯识三性哲学,也被称作唯心变动论,是印度古典哲学的重要内容,隶属于唯识主义的学派。

它的主要思想是:认识论上的客观实体是三性,即未受识别的空间、时间和理论;所有曾受识别的客观实体都是在它们之上的变化,并将识别退缩到神秘的原初空间中。

唯识三性哲学的基本概念有三个,即空间,时间和理论。

空间是指所有客观实体及其关系的组织形式;时间指的是其变化的持续时间;理论是指所有客观实体及其关系的印度哲学的解释。

唯识三性哲学的基本假设是,所有客观实体都是在空间、时间和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唯识论”的构想。

唯识三性哲学的主要思想之一是“俱有的”论,即客观实体与空间、时间和理论“俱有”,而它们均是无限的。

这一理论被称为“联合复原”,对有机物和非有机物都有着重要意义。

唯识三性哲学的另一主要思想是“未已”论,即客观实体在受识别之前就存在了,它将客观实体归结为未受识别的原初空间。

唯识三性哲学还强调客观实体之间有无限的互动,它们会产生新的客观实体,并经历一系列的变化。

唯识三性哲学的基本思想重点在于:存在的唯一原则是无限的空间、时间和理论,所有客观实体都是在它们之上的变动;客观实体受识别之前就存在,它们之间有无限的互动,而客观实体之间的关系则是一个有机的体系。

一方面,唯识三性哲学受到了西方哲学的影响,其哲学思想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唯心变动论,深刻地影响了印度传统哲学的发展和变异;另一方面,唯识三性哲学也极大地影响了印度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当时印度社会的领域。

总之,唯识三性哲学是印度古典哲学的一种重要内容,唯心变动论是其主要思想。

它牵扯到“俱有的”论、“未已”论以及客观实体之间有无限的互动,并对印度传统文化及西方哲学形成了深远影响。

唯识三性

唯识三性

唯识三性大千三性是说,所有一切法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我们凡夫所能见闻觉知到的,实际上它们根本不存在,只是我们凡夫觉得、认为它们是存在的,因为这是我们凡夫无始以来的错误颠倒执着妄想所留下的记忆,在因缘聚合时又恢复了原来记忆的错误颠倒执着有实人实法的感觉。

用唯识的话说,我们现在的正报体和依报体,就是原来颠倒妄想起惑造业所熏习的染污种子,在因缘成熟时生起的现行。

如果我们现在闻思修佛法正见,所熏习的种子就叫做清净种子,与前面所说的颠倒邪见熏习的染污种子的性质是正相反的,清净种子熏习多了,自然就会稀释染污种子的浓度,这种稀释、间隔达到一定程度时,染污种子生起现行的机制就会受到妨碍和破坏,染污种子生起现行所需要的各种因缘就不再能顺利聚合,染污的现行就不能再生起,而因果却不会中断,所以这时清净种子自然就会生起现行,这就是转染成净、转识成智、凡夫意识转成了圣者的无分别智、空性现前、世界本来面目自然呈现、一个凡夫证成为初地菩萨的时候了。

此时,由根本智证得了空性,由后得智如实证见世界的真实面目,这时的信息量比凡夫意识所知的法不知大了多少倍,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凡夫所知的那一点儿法,只是圣者如实见到那些法原来只不过是凡夫如梦幻般的妄想罢了,这叫做遍计所执性(这是三性中的第一性),也就是意识所颠倒执着的东西,根本不是实际存在;而凡夫自己却绝不是这样的感觉,我们凡夫感觉自己所见闻觉知的法都是实实在在真实存在着的。

这种凡夫见闻思议不到的、只有圣者才能亲证的世界真实面目,才是真正的缘起法,就是世界上就只存在有情的一些心意识,这种全部存在就只有两种状态:正在妄想活动的心意识,和妄想时所熏习的种子,因缘成熟的那部分种子生起心意识的妄想活动,这种心意识的妄想活动又熏成新的种子,因缘成熟的种子又生起新的现行……整个世界上就是无数有情在这样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循环往复。

所以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存在就全都是心识,除了心识没有其它存在。

学唯识的心得

学唯识的心得

学唯识的心得学唯识,是每个佛教信徒都必须经历的修行过程。

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学唯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我学唯识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很多事情,并从中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心得。

首先,学唯识需要有恒心和毅力。

唯识学说是佛教教义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中的难度和深度也是很高的。

因此,学唯识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和掌握唯识的概念。

其次,理论和实践并重。

学唯识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虽然唯识学说是基于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所构建的,但这一学说主张我们必须将理论付诸实践,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只有真正将这些概念落实到实际中,才能真正理解唯识学说的真正含义。

另外,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去学唯识。

学唯识需要一种完全开放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唯识哲学的内涵。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打开心灵的大门,允许自己接受并欣赏其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同时也需要保持一种开放和灵活的思维方式,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唯识学说。

最后,学唯识需要探索自我。

唯识学说主张,所有的事物都是由于缘起而生的,这其中也包括了我们自己。

因此,在学习唯识学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探索自我,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内在本质。

只有通过深入地探索自我,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哲学思想。

总之,唯识学说是我们在修行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

学习唯识需要有恒心、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探索自我。

只有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和思考,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和应用唯识学说,并在修行中受益。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

略论唯识学‎的三性思想‎宗承法师‎在印度‎主导大乘佛‎教思想的有‎二个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以龙树‎、提婆的‎思想为主;‎研究客观世‎界,提出八‎不中道,以‎悟缘起证入‎性空为目‎的。

二是唯‎识学派,以‎无着及世亲‎的思想为主‎,研究主观‎真理,提‎出三性三无‎性思想,以‎断遍计、了‎依他、证圆‎成为目的。

‎「唯识‎」,就是不‎离开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一切都是‎识的产物。

‎每个人都‎有主观能动‎性,在精神‎和思想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见闻觉知‎,就是主观‎能动性缘起‎变化的一种‎作用。

我们‎生存在现实‎的世间里‎,常觉得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宛然‎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但‎这却无一不‎是自心上‎所现起的似‎境影像而已‎,「世界是‎意识的表象‎」,我们根‎本亲缘不‎到事物的真‎实特征,只‎是内心自变‎自缘。

因此‎,唯识学主‎张「唯识‎所现,心外‎无境」。

人‎一看到「心‎外无境」,‎马上就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佛教讲「‎唯心」是否‎定客观存在‎。

其实不然‎。

佛教不‎重视客观世‎界,但不否‎定客观世界‎。

因为客观‎世界不能直‎接帮助我们‎解脱生死‎的人生大问‎题。

了脱生‎死,证入涅‎盘,全凭自‎心修习,要‎靠主观能‎动性不断去‎努力,才能‎证到涅盘胜‎境。

客观世‎界是我们的‎共相,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埸所,‎提供每一个‎人一期生命‎果报体的资‎生物具。

‎根据缘起性‎空的原理,‎客观世界也‎是众缘和合‎而成,剎那‎生灭,迁‎流不住,当‎体即空。

正‎如《金刚经‎》所说:「‎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经文中之「‎一合相」‎就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根本就没有‎单一存在不‎变的个体,‎所以是缘‎起而性空。

‎只因人们迷‎不知此理,‎对缘生如幻‎的现象界产‎生一种实‎有的观念,‎以为是离识‎而有,驱役‎自心,随外‎境而转,光‎凭自己的‎见闻觉知,‎攀缘一切妄‎境,将之坚‎执为实有,‎劳虑飘绵,‎造诸业因,‎受大苦恼‎。

关于唯识学,请谈一谈你们的个人实证经验?

关于唯识学,请谈一谈你们的个人实证经验?

唯识学是佛教中的一种哲学思想,它认为一切事物皆为心所生,心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在我个人的实证经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唯识学的真谛。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极其固执的同事,他总是对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置若罔闻,只听从自己的想法。

这让我感到很困惑,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如此固执,明明别人的意见很有道理,为什么他就是听不进去呢?
后来,我通过学习唯识学的理论,明白了这位同事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唯识学认为,我们的心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影响的,包括过去的经历、环境、文化背景等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和思考方式,从而塑造我们的个性和行为习惯。

这位同事的固执也许是因为他的过去经历或文化背景使他更倾向于自己的想法,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唯识学还强调了“缘起性空”的概念,即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种缘起因素所组成的,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这个概念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各种缘起因素所组成的,我们的存在和行为也会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物。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对周围人和事的影响。

唯识学的理论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是由各种因素所影响的,我们的存在和行为也会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物。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对周围人和事的影响。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关于唯识学,请谈一谈你们的个人实证经验?

关于唯识学,请谈一谈你们的个人实证经验?

关于唯识学,请谈一谈你们的个人实证经验?唯识学是佛教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它主张一切现象都是由心所造成的,认为外在的世界只是一种表象,真正的实相只存在于内心。

在我个人的实证经验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唯识学的真谛。

我发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往往受到内心的影响。

在某些时刻,我会感到焦虑和不安,这些情绪会影响我的思考和行为。

而当我能够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入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我就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我发现自己的观念和认知会影响对外界的理解和认识。

在某些时刻,我会因为自己的偏见和主观意识而误解他人的言行,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

而当我能够放下自己的观念和认知,以开放和客观的态度去理解他人的言行,我就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避免误解和冲突的产生。

我发现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会影响自己的内心和外在环境。

在某些时刻,我会因为自己的贪婪和自私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利益,从而引发矛盾和纷争。

而当我能够以慈悲和善意去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需要和利益,我就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我个人的实证经验中,唯识学的思想和理念对我的生活和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更加开放和客观地理解他人和世界,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平和和美好的生活环境。

唯识学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心所造成的,外在的世界只是一种表象,真正的实相只存在于内心。

在个人的实证经验中,唯识学的思想和理念对自己的生活和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让自己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更加开放和客观地理解他人和世界,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平和和美好的生活环境。

从三性三无性谈唯识学的空有中道观

从三性三无性谈唯识学的空有中道观
由此可知,“相无性”是依遍计所执性而立,因为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根本不存在,是“假名安立为相”。“生无性”是依依他起性而立,因为依他起性是“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世界上从来不存在无缘无故的事物和现象。而“胜义无性”是依圆成实性而立,是约“一切诸法法无我性”的殊胜义理而安立的。
总之,依他起性指的是宇宙间一切相对存在的事物,即因缘所生法。
一切世间流转门法和一切世间还灭门法,都要建立在这因缘性的依他起法上。注(8)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只能通过文字和思维去认识依他起性,但却无法彻底地理解依他起性。因为,无始以来,我们的认识都是停留在遍计所执性的基础上。而依他起性本身与人为的遍计所执性是毫无关系的。
三性其实是一体三面,它表示我们对同一事物在认识上的三个不同的层次或层面。遍计所执性是虚妄不实,依他起性是现象的相对存在,而圆成实性则是本质的存在、最高的存在,也就是绝对真理。
三、空有之辨--三性三无性
空与有的问题,是佛法的根本与核心的问题,一定要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习惯上,我们总认为唯识只是谈有,乃至将唯识宗说成是有宗,这固然有其道理,但却不能因此而说唯识只谈有而不讲空。所以,我们要掌握唯识学是如何说有、说空的。对唯识的空有观,我们必以三性、三无性的思想来理)
廖乐根
内容提要: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是唯识学的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以三性而立三无性。本文在辨析三性的基础上,从三性、三无性的角度,分析、论述了唯识学的空有思想,并进一步论证了“非空非有”的唯识中道义。同时本文还将唯识的空有中道与般若中观思想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认为:在究竟本质上,唯识与中观是完全相通的,但在具体论述的方式、方法却并不相同,对某些问题存在一定的分歧。对此,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学唯识的心得

学唯识的心得

学唯识的心得
作为一门重要的佛教学说,唯识思想在佛教教义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唯识思想的过程中,我有了以下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唯识思想强调因果依存。

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因为有了原因才有了结果。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的感官所感知到的表象,而表象背后的本质是因缘相生的结果。

因此,我们应该放下执着,不要过分追求表面的现象,而应该关注其背后的本质。

其次,唯识思想还强调认识的主观性。

一切认识都是建立在个人的心理过程上,因此每个人的认识都会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主观性,并且尝试去理解别人的主观性。

只有在认识到自己和别人的认识的主观性时,我们才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理解。

最后,唯识思想还强调缘起性空。

所有的存在都是由缘起而生的,没有任何一种存在是独立存在的。

这也就意味着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存在,所有的存在都是暂时的、流变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不要过分执着于任何一种存在,而应该放下执着,从容面对生命中的变化。

总之,学习唯识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世界的真相,从而更好地面对生命中的挑战和变化。

- 1 -。

唯识三性三无性思想研究

唯识三性三无性思想研究

唯识三性三无性思想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普遍认为宇宙是由“三性三无性”的基本原则组成的。

“三性” 是指天、地、人。

“三无性”指无渊、无极、无余。

其中“无渊”是指宇宙无始无终,一切都孕育于未知空间;“无极”是指宇宙没有东西是无限的,一切都受到无形的支配;“无余”是指宇宙中没有任何东西是多余的。

三性三无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它们的具体内涵。

一、探讨三性的具体内涵1、天的具体内涵:天是无形的,却容纳着多姿多彩的宇宙。

它是宇宙之神,万物的宗主和万物的共同母,是武道变化之本源、宇宙变化和物质变化的主体。

2、地的具体内涵:地是指宇宙底深处的群势,它是一切物质发展变化的源头,也是宇宙气候、灾害、吉星拱架等动态变化之基本。

它是宇宙变化的主导者,从胎至婴,它拥有一套运勒灵机,可以支配着沧桑山河的变化。

3、人的具体内涵:人是万物的真实体现,他是有情、有性的智慧实体,创造性地主宰着宇宙变化。

他在宇宙中拥有自由、见解和知识,也是宇宙变化的推动者。

二、探讨三无性的具体内涵1、无渊的具体内涵:无渊是指宇宙无始无终,一切都孕育在未知空间中。

它构成了宇宙所有变化的根源,也是宇宙所有自由创造力之源。

2、无极的具体内涵:无极是指宇宙没有任何东西是无限的,它就像掌控着宇宙物质变化的“遥控器”一样,可以支配宇宙的变化;无极就是把碧空注入宇宙,照亮宇宙的变化过程。

3、无余的具体内涵:无余是指宇宙中没有一样东西是多余的,一切都有它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其实,“无余” 就是“有着内在连接而可以回归无”,即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属性,被恒久的约束和支配。

三性三无性的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深厚的表现形式,是中国智慧的体现和优秀文化的贡献。

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一些哲学理论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文明,进一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略论唯识三性哲学

略论唯识三性哲学

略论唯识三性哲学唯识三性哲学是一种以现代物质论为基础的哲学思想,它吸取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实证哲学思想的精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现实实践,提出了以“自然在形而上之物质三性”为基础的哲学思想。

唯识三性哲学主张“实在论”,认为实在是构成一切思想事物的基本要素,具有“物质三性”,即物质、精神、意义三性。

“物质”是实在的客观实体,它的特点是事实性、客观性和实用性,它构成了客观实体和事实发展的根源。

“精神”是实在的主体,它的特点是意识本质的自主性和完整性,它构成了人的精神生活和实践活动的活动力。

“意义”是实在的内容,它的特点是价值追求、具体表现和积极反思,它构成了人对现实生活和对客观实体的理解和认识。

唯识三性哲学提出,实在是由物质三性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客观世界和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本质属性。

因此,在唯识三性哲学中,物质三性被认为是唯物论、历史论和唯心论之间的矛盾统一,是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基础。

它表明,客观物质、精神生命和意义价值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是实在的基本根源。

因此,唯识三性哲学在实践活动中,要注重物质三性在实践活动中的本质统一,这就是实践活动的真正动力。

它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点去认识实践活动,以实践的方式努力开辟实践的道路,以人本理念和实践路径研究实践活动。

因此,在实践中,唯识三性哲学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思维去解析实践活动中的物质三性的本质,也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物质三性的作用,努力改善社会结构,实现劳动有尊严和广大百姓幸福安康的目标,才能达到实践统一的要求。

综上所述,唯识三性哲学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实在论”,它从物质论出发,阐述了“物质三性”的本质,指出实践活动中的物质三性的统一是实践的真正动力,从而使人们能够有效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念,有效改善社会结构,实现劳动有尊严和百姓幸福安康为目标,达到实践统一的要求。

三识”和“三性”

三识”和“三性”

三识”和“三性”三识”和“三性”一个人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关键要有“三识”和“三性”。

即“见识、胆识、学识”和“悟性、理性、韧性”。

所谓“见识”,即人对事物的见闻、认识,所谓“先见之识”,是指提前对事物有所认识,有预见性。

一个人见得多,经历的事情多,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才能视野开阔,信息灵通,见多识广,从而成就大事;反之,如果终日关门不出、固步自封,如同“井底之蛙”,耳目失聪,陷入盲目,必然难有所为。

所谓“胆识”,即对事物决策的胆量、果断、魄力。

一个人有了见识,没有勇气、没有胆量付诸实施,也是不行的。

“当断不断,必留后患”,很多人虽然已有了干成某事的意识和计划,就因为决策不果断、缺乏胆量、胆识,从而错失了良机。

胆识是一个人聪明才智与胆略的集中体现。

有见识无胆识,往往窝囊;有胆识无见识,往往莽撞。

有了见识,也有了胆识,才能成大事。

什么是“学识”?即学术上的知识和修养,不仅强调有知识、有远见、有能力,更注重有思想、有素质、有修养。

“追求无止境”,一个人想干大事,或干成了大事,赚了大钱,当了大官,荣容华贵,声名显赫,下一步该怎么办?要想把事业做得更大、要想取得更高的位子和成就、要想生活得更有品位、上档次,就必须在更高的层面追求更高层次的“学识”,从而做一个有思想、有素质、有修养、有魄力、有影响力的、受社会尊重的人。

什么是悟性?即一个人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对掌握的信息资料分析理解,迅速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具有的触类旁通的能力。

悟性不是天生的。

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悟性不是看学历,各种学历层次的人当中,有人悟性高,“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人悟性差,“榆木疙瘩不开窍”,拨一圈都转不下半圈;悟性没有公式,不能简单模仿,模仿可以中规中矩,但未必有创造性、开拓性。

悟性和思维方式紧密相关,善于思考,能跳出习惯思维方式的人,其悟性较高。

我们每一个人做事要有悟性,管理经营企业也必须有悟性,做人也必须要有悟性。

那么“悟性”从何而来?一要不断学习。

唯识学的开悟(上)

唯识学的开悟(上)

唯识学的开悟(上)唯识学的开悟(上)上一讲对于小乘有关开悟的内容作了概略的介绍,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无论就其思想或者就其果位而言,都是不能使人满意的。

因此,小乘趋向于大乘,是佛教思想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以,我们研究佛学,尤其是在实践上追求无上菩提一定要以大乘为中心。

真正的佛教是大乘,绝非小乘!大乘教义里主要有两个学派:一个是中观学派,另一个是唯识学派。

从历史的发展来说,小乘部派佛教日趋分裂之后,紧接而起的是中观学派,继之而来的是唯识学派与中观学派对峙局面。

现在我们先讲唯识。

由于唯识思想体系较近于小乘,向中观的思想比较接近禅宗,我的本意是想给大家介绍禅宗的,所以,如果先讲中观、次讲唯识,最后再讲禅宗的诸,思想上又须回头照应,否则就不容易紧密地衔接起来,故先讲唯识。

讲唯识一般地从《百法明门论》讲起,因为此论是学唯识的入门书,学好此论也就是为研究唯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的程序次应是《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这些都是世亲菩萨所著。

世亲原是学习小乘的,后来在其兄无着菩萨的摄受下,由小趋大。

《俱舍论》是世亲菩萨弘扬小乘的光辉巨著。

传说世亲一生著有大乘论五百部,小乘论五百部,所以被誊为“千部论主”。

世亲菩萨还没有来得及为《唯识三十颂》作注就去世了。

世亲菩萨去世以后,印度有十大论师竞起为《唯识三十颂》作注。

玄奘大师的学习也以此论为主。

大师回国后,曾准备把十大论师的论著全译出来,但在他的上首弟子窥基等人的提议下,玄奘大师以护法的学说为主而参以其他九家之说将十大论师之全部论著揉译为一部,这就是中国佛教唯识学的权威著作《成唯识论》。

后来,窥基法师根据玄樊大师的讲说,又加上自己的领悟心得作了《成唯识论述记》,使《成唯识论》的思想体系更加严密和紧凑,从而成为千古巨著。

唯识学的完整的思想体系,由玄类传之于窥基,又由慧沼师承窥基而再传之于智周,此时乃赫然成宗。

但由于沿袭印度的思辨气息太重,所以很快便就衰落了。

所以经过历史上的多次丧乱,唐人译著散失严重。

对三性思想的认识

对三性思想的认识

略谈对三性思想的认识心悟内容简介:三性思想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作者在将三性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三性与中道、唯识的关系,以及悟入三性的方法和它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中道作者简介:释心悟,比丘尼,闽南佛学院第六届届毕业生。

前言三性思想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也是整个佛法的纲要。

三性概括了整个佛法,如太虚大师所著的《唯识总抉择谈》,即是用三性的思想来抉择大乘佛法三个体系的。

他说:大乘三系中的中观宗般若思想,是立足于遍计所执性,因中观宗破而不立,横扫一切,故专讲空;唯识宗是根据依他起建立的,故专讲有;真常唯心系讲真心、如来藏,故立足于圆成实。

由此说明三性包括一切佛法。

三性思想不但总摄一切佛法,而且是对宇宙万有一切法的总结和归纳。

宇宙万法森罗万象,佛法中常以不同方式予以概括和说明。

如《瑜伽师地论》讲七百六十法,《百法明门论》讲五位百法,《俱舍论》讲五位七十五法,还有诸经论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这些都是对一切法的归纳。

此三相揭示了一切法的现象和本质,具体显示了杂染和清净,真实与虚妄,生死和涅槃给我们开辟了怎样除去执著,体见真如的一条修证道路,可谓是别具一格的示教方法。

佛法要义,释尊本怀均以三性摄尽无遗。

下面谨将三性的内容、关系、有无及断证等分别加以阐述。

一、三性内容三性亦称三相,即指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而言。

所谓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假相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

”即是说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起,无有实体,只不过是随着有情妄识分别执著名言概念,假立的我法自性或说假我,或说实我,或说有色,或说无色等我法差别,乃令世间有情随起言说。

凡迷众生,不了缘生幻相,事事执著,处处愚迷,这一味计执的我法之相就是遍计所执相。

如看到一支笔,就认为它是实有存在的,进而又分别它的好坏,是张三或是李四的等等,对这支因缘和合的笔作种种差别寻思和错误的判断,由此随境而转,这就是凡夫的遍计所执相。

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

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

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2012-8-17 23:17 |作者: 明真法师修学指导佛教网般若文海佛学文章佛缘网站三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我个人的体会是:依他起性,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圆成实性,就是客观存在的真理;遍计所执性,就是主观不能适应这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真理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知识和由这种错误知识所构画的一些虚妄假相。

虚妄假相,只粘附在这错误的知识上,如向客观存在的事实内寻检,是找不着的。

学佛的过程,就是要:面向客观存在的事实,认真地进行观察、分析、实践、体验来发掘客观的真理,凭借真理之光,来破除自己主观上的“无明”(有处作“痴”或“愚痴”),也就是改正自己主观上的错误思想和知识。

只有真理才能给与众生以最大的安乐,无量恒河沙数诸佛,都是从真理内孕育出来的。

现在我想先谈依他起性。

《成唯识论》卷八对“依他起性”这个名词的解释,是“依他众缘而生起故”。

众缘,约当现在所说的“许多条件”。

佛法肯定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自然界、社会、思想意识,都是依他众缘而生起的,也就是说由许多内在和外在的条件所构成的。

没有众缘,或者说不依他众缘,任何事实就都没有生起的可能。

这是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件事实上都可找到证明的。

《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内,在解释依他起性的时候,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彼,指客观存在的事实;此,指众缘。

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自然现象、社会、思想意识,在彼有、彼生时,必然是由此有、此生而才有“彼有”、“彼生”的。

佛法用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来说明客观存在事实的一般性质。

这是十分正确的,是能根据事实进行检验的。

我们明白了这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就可能明白人生、世界,都是活的、动的、变化的,可以根据适当条件不断地加以改造和提高的。

我们明白了这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就会明白人生、世界决不是什么神或者天帝所创造的,也决不是由什么理性、意志和什么观念所演化出来的。

试论唯识宗三性三无性思想及其意义

试论唯识宗三性三无性思想及其意义

试论唯识宗三性三无性宽见绪论三性乃印度唯识学派之重要主张,我国法相宗之根本教义。

谓一切存在之本性与状态(性相),从其有无或假实之立场分成三种,称为三性。

说明三性之各别为‘无自性空’之道理,则称为三无性。

系以解深密经卷二之一切法相品为根据而说者,为印度唯识学派所主张,后来成为我国法相宗根本教义之一,亦为华严宗等所采用。

三性又作三自性、三性相、三种自相、三相等。

此三者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者略称遍依圆。

三无性又作三种无自性性、三无自性或三种无性等。

三者即: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

何谓三性所谓遍计所执性①者,遍计为‘周遍计度’义。

所执是指对象。

即于因缘性诸法,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若加以细别,则有能遍计、所遍计与遍计所执性三重。

能遍计,谓意识遍对客观的事物,起实有的计度,即主观的迷情。

所遍计,谓被能遍计的意识所周遍计度的客观对象。

遍计所执性,谓由能遍计心现于所遍计之上的实有妄境。

所谓依他起性②者,‘他’指因缘而言。

一切有为法都是依因缘而现起的。

即心心所法必具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与所缘缘四缘,色法则须依因缘与增上缘二缘。

既是依因缘和合而存在,所以非固定的实有,而是如幻假有的法。

然而,虽属假有,但与遍计所执性之仅现于妄情,且体性皆无之状况不同。

所谓圆成实性③者,圆为圆满,成为成就,实为真实义。

指遍满一切处而无缺减,其体不生不灭而无变异,且真实而不虚谬,为一切诸法实体实性的真如法性,亦即所谓依他起的根本体性。

为说明以上三性关系,《摄大乘论》以蛇绳为譬喻,说︰于此悟入唯识性中。

何所悟入。

如何悟入。

入唯识性相见二性及种种性。

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假。

自性差别义。

如是六种义皆无故。

所取能取性现前故。

一时现似种种相义而生起故。

如闇中绳显现似蛇。

譬如绳上蛇非真实。

以无有故。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

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若以微细品类分析此又虚妄。

色香味触为其相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
我对于唯识学三性的一些体会
2012-8-17 23:17 |作者: 明真法师修学指导佛教网
般若文海佛学文章佛缘网站三性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我个人的体会是:依他起性,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圆成实性,就是客观存在的真理;遍计所执性,就是主观不能适应这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真理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知识和
由这种错误知识所构画的一些虚妄假相。

虚妄假相,只粘附在这错误的知识上,如向客观存在的事实内寻检,是找不着的。

学佛的过程,就是要:面向客观存在的事实,认真地进行观察、分析、实践、体验来发掘客观的真理,凭借真理之光,来破除自己主观上的“无明”(有处作“痴”或“愚痴”),也就是改正自己主观上的错误思想和知识。

只有真理才能给与众生以最大的安乐,无量恒河沙数诸佛,都是从真理内孕育出来的。

现在我想先谈依他起性。

《成唯识论》卷八对“依他起性”这个名词的解释,是“依他众缘而生起故”。

众缘,约当现在所说的“许多条件”。

佛法肯定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自然界、社会、思想意识,都是依他众缘而生起的,也就是说由许多内在和外在的条件所构成的。

没有众缘,或者
说不依他众缘,任何事实就都没有生起的可能。

这是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件事实上都可找到证明的。

《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内,在解释依他起性的时候,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彼,指客观存在的事实;此,指众缘。

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自然现象、社会、思想意识,在彼有、彼生时,必然是由此有、此生而才有“彼有”、“彼生”的。

佛法用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来说明客观存在事实的一般性质。

这是十分正确的,是能根据事实进行检验的。

我们明白了这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就可能明白人生、世界,都是活的、动的、变化的,可以根据适当条件不断地加以改造和提高的。

我们明白了这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就会明白人生、世界决不是什么神或者天帝所创造的,也决不是由什么理性、意志和什么观念所演化出来的。

我们明白了这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就可能精进勇猛,奋发有为,不致再把什么事都看成这里头是有个“自然”的而瘫痪于宿命论内了。

尤其是佛教徒,我想能明白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就再不会“神”、“佛”等量齐观,把佛亵渎为创造世界的“神”了,更决不会依赖和佛法本来不相干的,如风水、八字、看相之类的东西,来决定自己的祸福休咎了。

根据个人体会,我们能依照佛法的指示,面向客观存在的事实,沉审谛观,逐渐明白了这里面依他起性的缘生规律,可能就算摸住了一柄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了吧。

不明白依他起性是客观事实的一般性质,妄执内而自我,外而世界,都好象是原来如此的,不变或者少变的;即或有时愕然发现了变的痕迹,也觉得是偶然的,不是由于适当的条件决定的,甚或认定在客观存在的事实以外,还别有一种什么神秘的力量,能发动这种变,操继这种变。

这就流于遍计所执性的生活了。

遍,周遍义;计,计度义;执,执着义。

遍计所执性的意思是:主观思想接触任何事物时,把事物普遍地计度为都是有固定不变的实质,它不明白事物是缘生的,是不停地在那里绵密变化的。

这固定不变的实质,就是因主观思想所执着而言,不符合于客观事物真相的。

如以“我”为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好像觉得自己的这个“我”,是能占有适当的时间和空间的,非缘生的,独自存在的,不是无休止在那里变化的。

试问这种我相,在客观存在的事物内是不是有呢?保证是没有的,找不着的。

因为这种我相,是出于主观构画,故当自己主观上的这种错误思想,获得了改正以后,这种假相也就会随着消灭了。

佛典内把这种错误思想,多比做眼内的翳;这种虚妄假相,多比做翳眼所瞥见的一些彩色缤纷的花相。

晴明空中是干干净净的,本来就没有这类花相的,花相纯是翳眼所现;眼中翳干净了,这些虚假的花相也就自然随着消灭了。

我们不妨扣紧事实再来仔细地思审一下吧:离开了许多适当的条件,还会有一个“我”无端地生出来吗?“我”出生来了以后,没有适当条
件的支持,能够活下去吗?所谓活下去,不是刹那刹那都在绵密地发生变化吗?我们能从实际的变化以外真再找得出一个不变的自我吗?社会与我为缘,影响我;我亦与社会为缘,影响社会。

社会与我本来是息息相通的,没有隔阂的;社会与我本来是交互影响,不断地发生变化的。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我们在日常生活内,不能明确社会与我的内在联系性,不能明确社会与我的交互变化性,我们就陷于遍计所执性的错误生活了。

客观存在的社会和自我,在这种主观思想来摄照的时候,就被歪曲了,走样了,形成不符合于客观事实的虚妄假相了。

假如有人问:依他起性,既然本来就是客观存在事实的真相,明明白白,摆在我们面前的,为什么我们却还在日常生活中熟视无睹,而又形成了遍计所执性的错误思想呢?这,我想:可能是我们自有生以来,就任情而动,受着情欲的驱使,未能运用理智对准客观事实认真地剖视一下,因此才习非成是,视为故常。

在日常生活中熟视无睹,可能主要还是“心不在焉”的原故吧。

佛法说“空”,只是说明遍计所执的固定不变的“实我”和“实法”(法,约当平常所说的“事物”),是出于主观构画的,空的,没有的;并不否定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并不否定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真理。

这一点,是一个佛弟子所必须知道的;不然,就可能在思想上变成“恶取空”、“断灭空”的“空见外道”,这样,是会失掉佛法善利的。

什么是圆成实性?怎样名圆成实性?关于第一个问题,根据《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内的解答,是:“谓一切法平等真如”。

真,即真理,为了显示真理是不可倾动,无有变异的,因此佛典内在“真”字下,又添个“如”字来加以描绘。

真理,决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而是运用理智可能探索、接触契证的东西。

既然圆成实性是真如,真如又端的是个什么?是不是运用理智可能探索、接触的东西?这在《成唯识论》卷八说:“此即于彼依他起上,常远离前遍计所执二空所显真如为性。

”“此”字,指圆成实性。

三性序列,遍计居首,故云“前遍计所执”。

二空,是主观妄执的如独立存在、固定不变的“实我”和“实法”,在客观存在的事实内是空的,没有的。

真如端的是个什么?真如就是显示在客观存在的事实内,端的没有这种“实我”和“实法”的“理”。

这理,是可能探索、接触、契证的。

它和客观存在事实的关系,就像湿性和个别的水一样。

只要有水的地方,无论是清水浊水,咸水淡水,断然不会没有湿性的。

二空所显的真理,怎么又名圆成实性呢?因为在客观存在的事实上,决定没有所谓固定的实我和实法。

这一真理,是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内都经得起考验的,具有永久性普遍性的,故用这个“圆”字来形容它;这一真理,是佛弟子修行的准则,能使行者完成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业,故用这个“成”字来形容它;真理是不倾动、无有变异的,故用这个“实”字来加以形容。

故此二空所显的真理,又名圆成实性。

我们佛弟子所敬礼的佛、菩萨,就是这真理的发掘者、实践者。

这真理是值得我们追求,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三性的关键是依他起性。

我们能面向依他起性——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观察、分析、实践、体验,就可能逐渐契证圆成实性,断除遍计所执性。

假定我们对于依他起性,客观存在的事实,习焉不察,视为故常,就将永为遍计所执性迷朦,不能明白依他起性的真相,也就不能明白圆成实性的真理了。

佛法要否定的是遍计所执性,绝对不是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这一点,非常吃紧。

我想还补充一下。

构成遍计所执性的主要成份是“痴”,痴,亦名无明。

《成唯识论》卷八说:“二执必与无明俱故”。

意思就是说在主观思想来执“实我”、“实法”的时候,必与无明俱;无无明俱,主观思想,就断然不会形成遍计而妄执“实我”、“实法”了。

《成唯识论》卷六中说:“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对于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真理,由于主观迷暗,不能如实理解,妄执有固定不变的实我实法,这就叫痴,这就是痴的特性。

我们思想行为上的一切杂染——一切的罪恶和痛苦,都是由痴招引来的,因又说痴具有一切杂染所依的业用。

可见佛法要断、要空的,是痴,是遍计所执性;绝对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真理了。

又学佛法的人,首重在信。

信什么?怎样才够叫信?《成唯识论》卷六说:“云
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

”实德能,就是我们信的对象;深忍为欲,就是信的特性。

“实”是什么?《论》自解释说:“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

”既然对于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真理,要深信实有,坚忍不拔;这更充分证明佛法所要断的,所要空的,是主观思想内的杂质,是痴,是遍计所执性,绝对不是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了。

佛为什么要说三性?据我总的体会,就是希望我们能观察圆成实性,用二空所显的真理来改造自己主观方面的遍计所执性不符合客观事实的错误思想;同时掌握圆成实性,用二空所显的真理来武装自己,不断地改造依他起性的客观世界,不断地庄严依他起性的客观世界。

(原载《现代佛学》一九五五年第十一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