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法律文书送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民事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民事裁判文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随着人民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纠问式民事审判方式已被辩论式审判方式所取代,这一深刻的变革决定了作为民事诉讼活动结论和依据的裁判文书也必然随之变革。
裁判文书的改革与整个审判方式改革一样,势在必行。
在审判实践中,我们发现民事裁判文书质量不高是个普遍问题,已成为当事人上诉、申诉甚至缠诉的重要原因。
要提高裁判文书质量,关键是对传统裁判文书进行改革,将民事裁判文书改革同时纳入审判方式改革的轨道,真正实现审判方式的完整改革。
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就当前民事裁判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作一粗浅分析。
一、当前民事裁判文书中存在的问题(一)首部内容过于简单当前民事裁判文书首部反映案件审理过程的表述过于简单,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起诉时间、立案时间、送达时间、开庭时间等大都未作表述,没有体现出法院审理案件的完整过程,使当事人不能清晰地了解审判全过程;二是超审限严重却不作任何解释。
有的二审民事判决书中,从一审到二审,历经二年多,而裁判文书中没有任何有关法定延长时限的说明;三是适用简易程序或特别程序却不交待法定事由。
民事裁判文书首部过于简单地表述,不仅影响了审判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也使其合法性和公正性受到影响。
公开审判的目的是保证司法公正,避免暗箱操作,首部过于简单地表述,不能充分体现公开审判制度的落实。
(二)事实部分不完整以一审民事判决书为例,事实部分包括:一、原告起诉、被告辩称、第三人述称;二、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但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对该判决书样式的说明要求是“文字要简练,内容要概括”,因此充其量只能概括双方的诉讼请求和讼争焦点,对双方的言辞论辩要点、各自主张、举证质证等实质性问题无法反映。
接下去的“经审理查明”部分应该表现案件事实的认定和认证的全过程,这在审判实践中也未做到,即使做到了也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目标相去甚远。
这一不定性的要求造成了在目前民事裁判文书事实部分中以下问题的产生:第一,不能完整准确表述当事人诉辩意见。
法律法院文书送达的7种方式,技巧和利弊分析
法律法院文书送达的7种方式,技巧和利弊分析送达这件事,说小也小,但说大也大。
有经验的法官会说,送达完成,案件就结了一多半。
意思就是:如果送达顺利完成了,剩余的步骤也就顺理成章,无须过多担心。
送达并非仅仅是一个法律程序,送达过程也是感受和处理当事人心理状态的过程。
本文拟从常见的送达方式出发,找寻与当事人心理相应的、有助于实现顺利送达的途径。
一、电话通知虽然说打电话可以通知当事人领取相关材料,但仅靠打电话当然无法完成送达。
本文所说的电话送达,只是通过电话的方式联系到当事人,并由当事人直接领取相关材料。
打电话的前提当然是知晓当事人的联系电话。
有的诉状上已经注明被告的电话,则直接拨打即可。
可有的诉状上并没有被告电话。
此时第一个步骤,应该是和原告联系。
一般而言,原告与被告发生纠纷,双方之间必定有一定的关系,但原告未必想到将被告的电话写在诉状上,或者由于其他的原因没有写在诉状上。
若原告当时并不知道被告的联系方式,也可以嘱咐原告通过其他方式询问被告的联系方式。
与原告联系也能达到一个很好的心理效果:法院已经在跟进此事,原告无需担心法院拖延办案问题。
如原告不能提供被告有效电话号码,但其他部门已处理过的案件——如交通事故案件,有可能交通队已做责任认定;侵权类案件,有可能派出所或者公安局的治安部门已做处理——则可以调取交通队、派出所、公安局卷宗进行查阅。
现在,通过电话手段以法院名义意图诈骗的现象比较多,一般而言,这种电话都是语音提示,比如:“您好,有一张××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据笔者与某村村干部聊天中得知,也有以笔者法庭名义的电话)的刑事传票到期,请及时领取,否则我们在下午4点之前将采取强制措施……按9键转人工服务。
”因为有了类似的电话,所以有的被告接到法院的电话后,偶尔也会误以为是诈骗电话。
因此,一定要和当事人做好沟通,以消除当事人的质疑心理。
首先,要说明自己的单位及姓名。
其次,要告知何人因何事起诉。
邮寄送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邮寄送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湾里法院反映邮寄送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准确、及时、无误地送达法律文书~特别是正确适用审判实践中经常使用的邮寄送达这种方式~能确保后期的审判活动顺利进行~为办成铁案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反~若邮寄送达存在瑕疵~将会直接影响到案件的审理~很有可能形成案件的实体上处理得当~判决无误~却因邮寄送达的瑕疵~使案件陷入僵局~造成当事人缠诉上访~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我院今年两件提起再审程序案件~都是因为邮寄送达存在瑕疵而引起的。
为此~审监庭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签收程序不规范。
代收人签收时未注明与受送达人的关系~是否为同住成年家属或指定的人所收~常出现由邻居、小区保安及单位警卫室或村委会的值班人员等不在法律规定代收范围的人签收。
一旦法院据此作出缺席判决~被告常以未收到相关法律文书为由提出异议。
二是回执反馈不及时。
实践中~从法院交邮到收到邮件签收回执一般需两周左右~耗时较长。
如有的案件到开庭时仍未收到回执~无法确认当事人是否收到传票~也不宜适用缺席审判~影响审理效率。
三是送达效率不高。
据相关规定~邮政机构在5日内投送3次以上未能送达~且通过电话等联系方式仍无法告知受送达人的~方能将邮件退回法院~并说明理由。
然而不少投递员则未按该规定操作~往往在一次不能送达的情况下就将邮件退回~也不注明任何原因。
二、对策建议一是加强立案环节的诉讼引导。
在立案审查阶段~应向原告释明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的法律后果~引导当事人尽可能提供准确、有效的送达地址和联系方式。
二是加强与邮政部门的沟通。
建议邮局有计划组织对投递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法院专递送达重要性的认识~力争送达到位,建议法院内部成立专递质量监控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法院专递的回执反馈及邮件查询等工作~改变以往等候邮局回复的被动局面。
三是创新送达方式。
建议依托现代化通讯手段~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开发法律文书送达平台~通过电子邮件向受送达人发送法律文书~并通过系统认证~自动反馈受送达人是否查收的情况作为送达回执,借鉴电信部门和银行系统的做法~可在明确告知当事人的前提下通过按键形式自动录音~将这一过程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送达质效。
规范法院文书送达工作总结
规范法院文书送达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院文书送达工作也日益成为司法工作中的重
要环节。
为了更好地规范法院文书送达工作,提高司法效率,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法院在文书送达工作中存在着管理不够严格、
效率不够高的问题。
因此,我们加强了对送达工作的管理,建立了送达工作档案,明确了送达工作流程,加强了对送达人员的培训和督促,从而提高了送达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积极利用科技手段来提升送达工作的服务水平。
我们建立了电子送达系统,实现了文书的电子化送达,减少了纸质文书的使用,提高了送达效率。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送达查询系统,方便当事人查询送达情况,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三、加强沟通,促进协作。
在送达工作中,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加强了与公安机关、邮政部门等的沟通协作,建立了送达工作的协作机制,提高了送达工作的协同效率。
四、加强宣传,提高法律意识。
送达工作不仅仅是一项行政工作,更是一项法律工作。
我们加强了对送达工作
的宣传,提高了公众对送达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提高。
总之,规范法院文书送达工作是司法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将继续加强送达工作的管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加强宣传,提高法律意识,为建设法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对法律文书写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与思考
浅谈对法律文书写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与思考在法律文书写作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和需要思考的方面,以下是一些浅谈:1.清晰简明:法律文书应该使用清晰简明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语和句子。
这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文书内容,并减少歧义和误解的可能性。
2.逻辑严密:法律文书应该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每个段落和句子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功能。
逻辑清晰的文书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书的结构和要点,并能够更好地进行法律分析和评估。
3.合法合规:法律文书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约定。
文书内容应准确反映法律事实和法规要求,遵循法律程序和流程。
此外,文书中使用的引用和参考资料应是可靠和权威的,以保证文书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4.恰当明确:法律文书应该使用恰当的词汇和术语,以确保准确传达意思。
特别是在法律定义、法规引用和法律条款解释方面,准确使用且恰当解释术语对于避免歧义和争议非常重要。
5.注重格式与排版:格式与排版对于法律文书的可读性和专业性很重要。
正确的标题、标号、字体、字号、行距等可使文书结构更清晰,易于阅读和理解。
此外,合理的段落分隔和重点突出也能增强信息的传达效果。
6.对象明确:写作时明确文书的读者对象是谁,是法官、律师、公众还是其他相关人士,可以根据受众对法律素养和专业背景的不同,调整文书的内容和语言风格。
7.注重审校:法律文书如果存在错误、打字错误或逻辑错误等问题,会严重影响文书的可信度和法律效力。
因此,在完成文书后,要仔细审校、修订和校对,确保没有错误和疏漏,提升文书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之,对于法律文书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理解法律事实和法规要求的基础上,注重文书的清晰性、合规性、逻辑性和专业性。
这些方面的思考和关注能够帮助提高法律文书的质量和效果。
法律文书撰写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法律文书撰写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在法律领域,文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法律文书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对法律程序的进展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撰写法律文书常常涉及到一些常见问题,这会对文书的质量和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问题,并提供应对策略,以帮助法律从业者在撰写法律文书时更加准确和有效。
一、缺乏清晰的逻辑结构在撰写法律文书时,缺乏清晰的逻辑结构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一个好的文书应该有明确的引言、事实背景、论点和结论部分。
然而,很多文书在组织结构上存在问题,导致读者难以理解和跟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撰写者应该先制定一个清晰的大纲。
大纲可以帮助整理思路,确保文书的逻辑结构合理。
此外,在撰写各个部分时,应注意使用连贯的过渡句,以便读者能够顺利地从一个部分过渡到另一个部分。
二、大量使用法律术语法律文书中使用适当的法律术语是必要的,但过度使用法律术语可能会导致文书晦涩难懂,从而降低其效果。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撰写者应该注意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法律术语,并在使用后进行解释和澄清。
此外,可以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词汇和短句,以提高文书的可读性。
三、表达不准确或含糊在法律文书中,准确地表达意思至关重要。
一些常见的问题包括使用错误的词汇、表达含糊或模糊的意思,以及使用冗长或冗余的句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撰写者应当进行仔细的校对和编辑。
确保所使用的词汇准确无误,并且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此外,撰写者应该追求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冗长的句子和多余的修饰语。
四、缺乏证据和参考在一些法律文书中,缺乏证据和参考可能会削弱其说服力。
无论是法律文件、合同还是法庭文件,都需要支持性的证据和参考来支撑所陈述的观点和主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撰写者应该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收集相关证据和参考资料。
在文书中引用这些证据和参考资料,以增强文书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五、没有考虑读者的需求在撰写法律文书时,没有考虑读者的需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我国民事案件送达难问题探析
王喜 荣
( 内蒙古 自治 区高 级人 民法院 ,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 1 0 0 2 1 )
【 摘 要】 送达贯穿民事案件始终 , 是 民事诉讼 中一项基 础性制度 , 送 达程 序是否顺畅 、 高效运行事 关整 个诉讼 能 否顺利进行 。然而 , 我 国 目前民事案件审判 中 , 送达难成 为 了影响人 民法院 审判 工作 效率的绊脚石 。产 生这 些问题的 原 因是 多方 面的, 本文在提 出问题的基础之上 , 分析 了问题存在 的原 因, 提 出了法律 完善和 司法应对建议 。
如公共 资源短缺 , 公 共服务 不到位 , 水平 跟不上 等 , 使 法 达人 出现在 其他场 所则不 能 留置送 达 。法律 对执法 人员 的不 问题 ,
供 应 信任, 留置送 达需有基 层组织 或者所在 单位 的代 表见证 , 但 这 院承 担 了很 多不 应有 的责 难 。当期 很多 涉及 物业服 务 、 电、 热力合 同纠纷 的案件 , 因为这 些公共 服务本身 问题 , 很 些 组织 或所 在单 位 的代表 很难 找到 , 就是 找到 因害怕 承担 责 水 、
【 关键词】 送达难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律完善 ; 司法改革
送 达程序是三大诉讼法 中规定 的重要制度 , 具有保 障当事 的约束 , 不 知道裁判 内容 就可 以拒绝 承担法 律责任 , 采 取拒不
人的程序利益和诉讼程序顺 利进行 的功能 , 送达制度 的有效发 接受送 达 的现 象屡见不 鲜 。法 律对 于拒绝接 收诉讼 文书和藐
带来许多社会 问题 。相关部 门不能 准 规定过 于狭 窄 , 非 同住成 年家属 和法人 、 其他 组织 的职 员没有 法适应社 会发展 的需要 , 人 民法院送达面临前所未有 的挑 战。 1 . 1 . 2留置送达程 序过 于严格 , 缺乏 简便 、 灵活 的可操作性 所地 变更 频繁 , 规定 。按照 法律规定 , 留置地点必 须是受 送达人 的住所 , 受送
裁判文书问题和质量提升经验做法
裁判文书问题和质量提升经验做法在司法实践中,裁判文书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文件。
它不仅记录了案件的事实、理由和结果,而且也是法官权威性和司法公正的象征。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裁判文书存在一些问题,如格式不规范、语言表达不准确、证据应用不严谨等。
为了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裁判文书的问题所在,并探讨一些提升经验做法。
一、裁判文书问题的深度剖析1. 格式不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裁判文书存在格式不规范的问题。
缺少标题、标号混乱、段落结构杂乱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裁判文书的整体美观度和可读性。
2. 语言表达不准确裁判文书作为法律文件,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很高的要求。
然而,一些裁判文书存在表述模糊、用词不当、语法错误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裁判文书的权威性,也容易引起争议和纠纷。
3. 证据应用不严谨裁判文书的逻辑严密性和证据应用的准确性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法官在处理案件时,未能严格按照证据规则,导致裁判文书的证据应用不够严谨,从而影响了裁判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二、裁判文书质量提升的经验做法1. 规范化培训为了解决裁判文书问题,司法机关可以加强对法官和书记员的规范化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文书功底,规范裁判文书的格式和语言表达,确保裁判文书的质量。
2. 建立审查和评估机制另外,建立审查和评估机制也是提升裁判文书质量的关键。
通过对裁判文书的定期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形成长效机制,促进裁判文书质量的持续提升。
3. 鼓励技术应用鼓励技术应用也是提升裁判文书质量的重要途径。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裁判文书进行自动化辅助,能够提高裁判文书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降低裁判文书问题的发生率。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裁判文书的问题是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客观现象,提升裁判文书的质量是司法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深入分析裁判文书的问题所在,以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提升经验做法,相信能够有效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确保司法公正和权威性的实现。
司法送达问题整改报告
司法送达问题整改报告1. 引言司法送达是指法院依法将诉讼文书、裁判文书等相关法律文件送达给当事人的行为。
司法送达的准确、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的实现。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司法送达问题频频出现,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报告将从多个方面提出整改建议。
2. 问题分析2.1 司法送达流程不透明目前,司法送达流程的透明度不够,当事人很难了解案件的办理进程,导致很多当事人对送达的时间和方式不了解,影响了法律文件的送达和对案件的及时处理。
2.2 送达时间不确定司法送达的时间不确定性使当事人难以做好准备,影响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有时候,当事人可能因为没有及时收到法律文件而错过申诉期限,进而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2.3 送达方式不多样化目前,司法送达的方式主要以邮寄和传统的人工送达为主,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送达的效率和准确性。
当事人可能由于地址变更、不在家等原因错过送达,进而影响到案件的进展。
3. 整改建议3.1 建立送达信息公开平台为了提高司法送达的透明度,建议建立一个送达信息公开平台,当事人可以通过该平台查询案件的送达进展情况。
平台应包括送达时间、地点以及送达方式等信息,以便当事人及时了解案件进展。
3.2 加强送达时间的约束为了解决送达时间不确定的问题,建议设立送达时限,明确规定法院在收到法律文件后应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送达。
同时,对于送达时间的延迟,应当有相应的补救措施。
3.3 探索新的送达方式为了提高送达的效率和准确性,建议在传统的邮寄和人工送达方式的基础上,探索使用电子邮件、短信、手机应用等新的送达方式,以满足当事人的多样化需求。
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送达方式,提高送达的成功率。
4. 效果评估4.1 提高司法公正度通过建立送达信息公开平台,当事人可以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提高司法公正度,减少当事人的不信任感。
4.2 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通过加强送达时间的约束,当事人可以及时准备并行使自己的权益,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院送达工作总结
法院送达工作总结引言法院送达工作是法院执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乎到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和法院判决的有效执行。
本文将对我所在法院的送达工作进行总结,整理送达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送达工作的现状我所在法院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对送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加大对送达人员的培训力度、优化送达工作流程以及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送达效率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具体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送达人员培训法院定期组织送达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对送达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法律知识、送达文书的正确填写和送达方式的选择等方面。
2. 送达工作流程优化为了提高送达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法院对送达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
现在,送达工作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时间节点进行,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责任要求,从而保证了送达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为了提高送达工作的效率,我所在法院引入了电子送达系统,实现了文书的电子化和自动化处理。
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还可以减少人为失误和提高送达的准确率。
4. 合作与沟通为了避免送达工作中的矛盾和纠纷,我所在法院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与公安机关、邮政系统等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保证送达工作的顺利进行。
存在的问题尽管我所在法院在送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 送达效率不高由于案件数量的增加和司法改革的推进,我所在法院面临着送达压力增大的问题。
现有的送达人员和手段难以满足快速送达的需求,导致送达效率不高,影响到案件的顺利进行。
2. 人为失误和送达纠纷尽管引入了电子送达系统,但人为失误仍然存在。
送达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疏漏和错误,导致送达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同时,由于一些法律概念的模糊性和送达方式的多样性,送达纠纷也时有发生。
3. 对送达人员的管理不够完善送达人员是送达工作的核心,对他们的管理和培训应该更加重视。
法律文书送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法律文书送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困境当事人对法律的接受程度和心理状态不同,使得送达工作不统一,很多送达的困难都是当事人情况复杂造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各方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多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原告捏造被告个人信息。
原告起诉时,为了立案,在没有被告真实地址的情况下编造了被告的地址和通讯联系方式,导致送达文书多次不成功。
本来想通过司法解决纠纷,但是被诚信问题影响了。
(2)被告地址难以找到。
案件被告的一些地址被街巷掩盖;有的正在拆除重建市政工程;提供的一些地址已被重新定位;有些变了:难找。
部分来杭工作的当事人地址多在郊区农村居民点租住,门牌号未经地名办审核。
这些地址通常是非法号码,而且不是很固定。
找到这样的政党往往需要时间,却没有结果。
再就业工人的流动性也使得他们的居住地址经常变化。
起诉时的地址经常在送达时或开庭后改变。
经常会出现找不到当事人的情况。
(三)当事人身份、生活与过去不同,个人信息发生变化,导致层出不穷的xx问题。
商品经济和社会的推动改变了一些成员的性质,他们的生活规则与过去大不相同。
有些商家的工作进度和发货时间不一致,找当事人的时候很容易失败。
再加上缺乏诚信,承诺在很多借口下都会难以兑现。
法律文书经服务人员多次催办仍未按时领取的现象不断出现。
此外,原告提供的个人信息变更后未及时告知法院,无法按照原地址投递。
在通知原告获取xx的个人信息后,交货被延迟。
(4)当事人身份、立场、经历不同,服务难度大。
当事人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法律意识等方面不同,在领取法律文书时的反映也不同。
一些社会地位低、经济收入低、法律意识淡薄的当事人难以接受诉讼事实和庭审事实。
对服务人员有抵触情绪,经常使文件服务工作碰上钉子。
即使知识水平高,接受法律文书的当事人也会因为面子原因不接受,增加了送达的难度。
二、对策从当事人的分类来看,明确当事人的不同身份,并在不同情况下交付。
对于地址不同的情况,根据路线和生活条件综合考虑是解决困难的关键。
文书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文书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文书的使用,而文书作为一种传达和记录信息的工具,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就文书的法律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二、文书的法律风险1.约定内容的不清晰或不全面在起草文书的过程中,如果约定的内容不清晰或者不充分,容易导致双方权益的争议。
例如,在合同中未明确规定某一方的义务或责任,当发生纠纷时,双方将很难达成一致。
2.法律条款的遗漏或错误文书中的法律条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遗漏或错误,将直接影响文书的有效性。
例如,在合同中未涉及到诉讼管辖权的约定,当需要解决争议时,将会引发较大的纠纷。
3.文书的制作和交付问题文书的制作和交付环节存在着被篡改、丢失或延误等潜在风险。
如果文书被篡改,将直接影响文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如果文书丢失或延误,将造成各方的权益受损。
三、文书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1.制定明确的约定内容在起草文书时,应确保约定内容具备明确性和全面性。
双方应全面考虑各种可能涉及到的情况,并在文书中详细描述双方的权益、义务和责任,以避免后续产生的争议。
2.仔细审查法律条款在文书中使用的法律条款应经过仔细审查,确保其准确无误。
如果不确定某些法律条款的适用范围或理解含义,应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意见。
3.加强文书管理和保密措施对于重要的文书,应加强管理和保密措施,防止篡改、丢失或延误。
可以采取数字签名、密码锁等技术手段,增加文书的真实性和防护能力。
4.签订文书后的确认和备份任何一份文书在签订后,都应当引起双方的确认,并且及时做好备份。
确认的方式可以采用签章、盖章等形式,备份的方式可以使用电子文档或实体文书。
四、结论文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为了降低文书法律风险的发生,我们应该制定明确的约定内容、审查法律条款、加强文书管理和保密措施,以及做好签订后的确认和备份工作。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文书送达难及对策
、
法律 文书 送达存 在 的迟延 问题
法 律文书送 达制度 在整个 诉讼制 度 中具有极 其重要 的作用 。 有 些基层 组织 和公 民担 心惹麻 烦而 不愿配合 , 拒绝代 收或担 当见
送达 制度 的顺利 运作 可 以使诉 讼制 度 的各个 阶段 有机地 联 系起 证 人 。再有 , 法律 本身并 没有 规定 相应 的制裁 措施 , 在一定程 也 来, 保证 诉讼活动 有序进行 , 而保证 正义 、 率等诉 讼价值 得 以 进 效 度上 纵容 了上述行 为, 使法 院的送达工作 不断的陷入相 同的 困境 。 实现 。 但现 实情 况是 , 国的法律 文书 送达制 度存 在着 一些 比较 我
定不少 , 大多缺 乏实 际操 作性 , 但 以至 于“ 某基 层法 院统 计符 合法 次。据统 计 , 基层 法 院在送 达工 作方面 大概 要耗 费 4 %的精 力 。 0
律 规定 的送达 仅 占 5 %” 其 次 是主 观性迟 延 : 5 : 在诉 讼过程 中 , 常 这 不仅因 为法院方 面办 案力量 不足 , 费 问题 也是造成这 个 问题 经 有当事 人因为 眼见诉 讼结 果于 已不 利 , 人为 地拖延 诉讼进 程 。 而 二、 客观 上的迟 延 直 接送达 、 留置送 达 、 交送 达 、 转 委托送 达 、 邮寄送 达 、 公告送 达 。 这 六种送达 方式 的具体 的实现方 式和程 序 , 《 在 民事诉讼 法》 最 和 格 的规 定来对 其适 用进 行 限制 。尽 管这些 限制 的 出发点 是 为了 的原 因。法 院往往 不 得不 为直 接送 达和 邮寄 送达这 两种 方式支 付 高 昂的额外 费用 , 而这 些 费用 通常 又无法 在财政上获 得相应 的 四、 解决法 律文 书送 达难 的建议 对策 第一 , 该加强 法制 宣传 。 应 要注重 对于 诉讼 当事人和诉 讼参
检察机关法律文书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检察调研与指导2019·第3辑司法公开是促进司法规范的重要途径。
法律文书公开作为检务公开的重要一环,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意义重大。
2014年9月18日最高检印发的《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实施以来,检察机关法律文书公开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但不可否认,此项工作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离人民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必须予以重视并采取措施解决。
一、当前检察机关法律文书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公开的可操作性不强根据《规定》,公开刑事案件起诉书、抗诉书的前提条件是“人民法院所作判决、裁定已生效”,但存在的问题是,在司法实践中判决、裁定是否已生效,检察机关很难在第一时间知晓,往往依赖法院的告知。
为掌握判决、裁定生效情况,某些检察院商请法院定期将近期生效的判决、裁定以清单形式送达检察院。
这种方式虽然畅通了检察机关的信息获取渠道,但清单送达时很多案件的判决、裁定早已生效多日,造成文书公开不及时,从而背离信息及时公开的原则。
(二)公开的文书类型相对较少根据《规定》,能够在互联网发布的法律文书,是人民法院所作判决、裁定已生效的刑事案件起诉书、抗诉书,不起诉决定书,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以及最高检认为应当公开的其他法律文书,内部工作性文书不公开。
由于“其他法律文书”的范围不够明确,导致实践中公开的法律文书类型相对较少。
从目前的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看,检察机关公开的法律文书类型只有《规定》明确要求公开的4类,即起诉书、抗诉书、不起诉决定书和刑事申诉复查决定书,虽然法律文书公开栏有“其他法律文书公开”一项,但其下无内容。
(三)公开程序的科学性有待提高《规定》第五条规定,案件办理部门负责本部门案件信息公开的密级确定;第二十一条规定,案件承办人在公开法律文书前,要“对需要公开的法律文书作出保密审查和技术处理”。
但通常来讲,案件承办人不具有保密专业知识,要求其对自己办理的案件进行密级确定和保密审查,很难起到预期效果。
工作心得:基层检察院法律文书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心得:基层检察院法律文书中存在的问题检察法律文书,是各级检察机关在行使法律监督权的过程中,出于办案的需要,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它是行使检察权的书面凭证,也是日后核查案件的重要依据。
随着检务公开的推进,检察法律文书也逐渐透明化,其质量高低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法律监督的效果,而且关系到检察机关的形象。
但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各级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院检察法律文书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加强检察法律文书制作和适用的规范化不容迟疑,这对于检察工作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检察法律文书制作要求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检察机关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法律文书就是为了实现和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实行检察监督的一种体现。
按照文书制作形式的不同,检察法律文书可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如起诉书),填空式文书(如批准逮捕决定书),笔录式文书(如讨论案件笔录)和表格式文书(如送达回证)四类。
概括来讲,法律文书制作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遵循格式,写全事项;(二)主旨鲜明,阐述精当;(三)叙事清楚,材料真实;(四)依法说理,折服有力;(五)语言精确,朴实庄重。
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描述事实客观,论证充分有力,说理透彻精准,语言准确朴素,法律运用适当。
二、存在的问题(一)语言文字不够准确由于检察法律文书在司法实践中所承载的巨大价值和功能,对其语言文字要求就比较高,“精确无误,严肃庄重”是对检察法律文书语言的基本要求。
在制作法律文书时,要求承办人做到字斟句酌,仔细推敲,避免错误的出现,但实际上有些错误却经常被见到。
一是“的”、“得”、“地”的错用。
“的”字一般是用在形容词或代词之后,用来修饰、限制后面的名词,结构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如:王某的父亲。
“得”字一般是用在动词之后,副词之前,用来说明前面的动作,结构为:动词+得+副词,如:走得很快。
送达工作整改报告
送达工作整改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送达工作进行评估和整改,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分析现有的送达流程和问题,我们将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2. 问题分析在进行整改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当前送达工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分析,我们整理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2.1 送达准确性不高目前,我们的送达工作存在一定的准确性问题。
有时候,法院文件无法及时送达到相关当事人手中。
这可能会导致案件进展缓慢,甚至影响司法公正。
2.2 送达效率较低送达工作的效率也不尽如人意。
有时候,送达员需要多次前往同一地址,或者无法联系到相关当事人。
这会浪费人力和时间资源,同时也会延迟法律程序的进行。
2.3 送达流程不够规范化当前的送达工作缺乏明确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不统一。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操作失误、流程混乱等问题,进一步降低送达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以期提高送达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3.1 强化培训和技能提升为了提高送达工作人员的准确性和专业水平,我们计划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
具体措施包括:•提供送达工作培训课程,包括相关法律知识和操作技巧;•鼓励送达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会,提高专业素养;•成立送达工作技术交流组,促进经验分享和团队合作。
3.2 优化送达路线和调度为提高送达工作的效率,我们需要优化送达路线和调度方式。
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合理的送达路线规划,减少重复行程;•建立送达工作调度中心,统一调度和任务分配;•使用智能化的调度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3 规范化送达操作流程为确保送达工作的一致性和规范化,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操作流程和标准。
具体措施包括:•编制送达操作手册,明确工作流程和要求;•定期对送达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建立送达工作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 实施计划为了有效地落实改进措施,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1.第一阶段(一个月内):–组织送达工作人员培训,提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开展送达工作流程分析,明确问题和改进方向;–设立送达工作技术交流组,促进团队学习和合作。
律师行业中法律文书撰写不规范的整改对策
律师行业中法律文书撰写不规范的整改对策一、引言法律文书是律师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既是律师与委托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又是法院和相关部门审理案件的参考依据。
然而,在律师行业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法律文书撰写不规范的问题,这给我们的工作效率和专业形象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整改对策。
二、原因分析1. 教育培训不足:有些律师缺乏系统的法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在法律文书撰写方面缺乏正确而全面的指导。
2. 个人素质不高:有些律师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存在较大短板,导致法律文书发生错误或内容模糊。
3. 时间压力过大:由于案件数量多且时间紧迫,一些律师可能忽略了仔细审查自己所填写或撰写的法律文件,并未进行仔细推敲。
三、整改对策针对律师行业中法律文书撰写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整改对策:1. 加强教育培训为了提高律师的法学基础和专业技能,律师事务所可以组织定期培训课程,邀请资深律师或法官进行知识传授。
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律师在法学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并使他们具备正确、全面撰写法律文书的技巧。
2. 建立审核制度在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审核制度,通过严格规范文书撰写流程来避免错误和模糊。
所有文书在最终提交之前都应进行层层审核,确保内容确切无误,并符合相关的法律要求。
同时,还要建立反馈机制,将各类错误案例汇总并定期进行集中分析和教育。
3. 提供模板和指导手册为了确保文书质量和规范性,律所可以编制一系列常用文书的模板和指导手册,并提供给每位员工使用。
这些模板和手册应包括规范格式、主要内容要点以及常见错误的避免措施等,以便律师们在撰写时有一个标准参考,进一步提高文书的质量和效率。
4. 强化专业素养除了法学知识和技能培训外,律师还应重视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技巧和逻辑思维等方面的素养。
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参加写作培训或与其他专业人士交流等方式,律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将其运用到法律文书撰写中。
简析法律文书送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简析法律文书送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王晓
【期刊名称】《今日科苑》
【年(卷),期】2009(000)024
【摘要】法院审判流程改革后单列出送达这个工作环节。
因为送达工作单列化和送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送达工作被称为审判流程中的“瓶颈”。
为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各地区法院出台了不少规定。
文章从困境和对策两和方面,对送达工作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总页数】1页(P154)
【作者】王晓
【作者单位】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76.4
【相关文献】
1.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J], 王祎
2.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J], 王祎
3.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J], 王祎
4.浅论我国法律文书送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 张颖静;
5.简析视觉传达中的新媒体艺术语言 [J], 李泉桦;郭金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法律文书送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法院审判流程改革后单列出送达这个工作环节。
因为送达工作单列化和送迭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迭达工作被称为审判流程中的“瓶颈”。
为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各地区法院出台了不少规定。
文章从困境和对策两和方面,对送达工作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关键词:审判流程;送达;困境;对策
全国法院以“公正和效率”为主题的法院改革后,提出了“三个至上”的宗旨,再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工作的指导来开展这些年的工作。
在这些年的法院改革和各项活动中,也紧紧围绕着这些宗旨和主题展开。
对法院审判流程的改革就是改革的内容之一。
前两年,最高院提出了大立案模式的改革方案。
这个方案在许多法院试验后取得了不坏的效果,并在某些方面显现了特别的成效。
审判流程规定:送达、排期工作不是由承办人员直接操作、而是在短时间内由同一的送达法官完成不同、不同当事人的案件的庭前、庭后的法律文书的送达工作。
所以,这一改革方案不如以往的审理方式,何时开庭、何时判决由承办法官自己自由决定。
开庭审理的时间在文书送达时已经安排就绪;其他工作的安排由流程管理规定决定。
承办人员只要按照文书上规定的时间开庭。
案件的审理安排已不是按照案件的难易程度自己自由安排,而是简案和难案分流。
这样的审判流程模式缩短了案件时间办理。
审理期限有审判流程跟踪监督,避免了以往许多案件久拖不决的现象。
不仅缩短了审理案件的时间,而且在法院内部的管理上责任明晰,职责落实到位,督促有力,提高了办理案件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能力和效率。
在审判流程中,送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送达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定方式,将诉讼文书或法律文书送交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一种诉讼行为。
送达工作是诉讼的基础性制度,它贯穿于整个诉讼活动,始终是连接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媒介,是裁判发生法律效力的主要条件,是实现诉讼任务,贯彻诉讼法核心原则的手段和途径。
在这个环节中,存在不少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好称为整个流程的“瓶颈”的送达工作是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和几位送达工作同志交谈后,总结了他们的送达工作经验,抓住当事人、、案件性质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找到案件准确、高效送迭的对策。
下文从困境和对策两个方面作探讨。
一、困境
当事人对法律的接受程度、心理状态各不相同,使送达工作的非千篇一律,不少送达的困境,是因为当事人的复杂情况引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当事人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多变。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告编造被告个人信息。
原告在起诉时,为了能立案,在没有被告真实的情况下,编造了被告的和通讯方式,导致多次送达文书未果。
本来想通过司法解决纠纷,因为诚信问题而受到影响。
(二)被告人的难以寻找。
案件中被告人的有些是被街小巷;有些处在市政工程拆迁,改造中;有些提供的有的搬迁;有些已更改:难以找到。
一些来杭州打工的当事人的多租住在城郊结合部的农居点里,门牌号码没有经过地名办审核。
往往是些非合法的号码,而且不是很固定。
找寻这类当事人往往化了工夫没结果。
再打工人员的流动性也使得他们的居住常常变换。
起诉时的到送达或是开庭以后的常有变动。
导致找不到当事人的情况常常存在。
(三)当事人的身份和生活与以往有变化,个人信息有所变化,导致新问题层出不群。
商品经济社会的提倡使一些成员的性质发生变化,生活规律也与以往大不相同。
一些商人的作息时间与送达的工作时间不一致,找寻当事人时容易落空。
再加上诚信缺失,承诺会在许多借口下难以兑现。
在送达人员多次催促下仍然未按时领取法律文书的现象不断出现。
另外,原告提供的个人信息内容变更后没有及时通知法院,使得按照原来的送达出现了送不出的情况。
在通知原告获得新的个人信息后已耽误了送达工作。
(四)当事人的身份、地位、经历各异而使送达存在不同的困难。
当事人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法律意识等方面的水平各不相同,在接受法律文书送达时的反映各不相同。
一些社会地位较低、经济收入不高、法制意识淡薄的当事人,诉讼和开庭是他们难以接受的事实。
对送达人员有抵触情绪,往往使文书送达工作碰到钉子。
即使是些知识层次较高,接受法律文书的当事人也会因为面子原因而不予接受,从而增加送达的难度。
二、对策
从对当事人分类的角度,理清当事人不同的身份,分不同情况送达。
对不同的案件,根据路线和居住情况等全面考虑是解决困难的对策关键。
下文分五个方面提出对策。
(一)个人主体当事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决定了对任何一位当事人都应该态度和蔼。
但是个人主体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位,他们对法律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对不同当事人应该区别对待。
有身份地位的当事人往往注重自身的权益,并且对诉讼的行为比较谨慎和敏感。
对这些当事人,在送达法律文书时讲求态度和方式。
对他们通过和风细雨的解释,讲明来意和道理,让他们接受诉讼文
书。
对他们的询问,耐心细致的解答,不至于事没有办成又添怨气。
一般的当事人对成为被告也难以接受,耐心满意的解释可以使他们打消疑虑,认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他人的权利。
(二)从当事人的生活规律上把握好送达的机会。
如前文所述,随着案件类型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当事人的身份也从原来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扩大到董事长、总经理、自由职业者、名人、领导。
他们的生活规律也不同于一般公民朝九晚五的时间安排。
有些当事人常常出差在外,有些商人和领导回到家里常是深夜。
而且,这些当事人接到通知后也往往因为没有时间而推拖接受文书。
对这些当事人的态度和实际情况应分别对待。
把握好送达的时间,利用休息时间送达。
针对工作繁忙的当事人,可以在送达的期限内给予一定的宽限时间,不仅不延误送达,而且体现了执法的人性化。
(三)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提高送达的效率。
在送达的过程中,送达的同志多数反映当事人在表示不接受文书后以关门,走开等形式拒绝,即使在当地的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送达也拒绝接受。
在这种难以沟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留置送达的方式,用高科技的手段取证。
运用拍照、录音、摄像等方法取得已经送达的证据,避免重复送达。
这个方法已经由一些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通知中规定为可以使用的合法手段。
(四)对进行不同的分类是科学送达的另一个好方法。
当事人的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五花八门。
有街道,有马路,有小巷。
对这些不同的案件送达该先对按照不同的路线进行梳理,同一路线和相近路线的案件不论案件编号一起送达。
不仅便利了送达,更是节省了送达的时间。
按照的路线送达是种经济的送达方式,并减少了送达的差错率。
(五)通过向特定机构调查取得送达。
从地名办和临时的拆迁的组织调查到的新来确定确切的。
对一些农居点和城郊结合部的,多先找到农居点的管理部门,城郊结合部的派出所,拆迁暂时居住地的居委会、社区或是物业管理委员会,在他们的帮助下找到送达的,而且在村委会和居委会等的陪
同下,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可以为法院留置送达文书作见证人,可以更好地完成送达任务。
以上是对法院送达工作中的存在困境的概括分析和对走出困境的对策的思考。
通过对问题的罗列和排查,再对如何解决问题的对策作了针对性的思考,有的放矢,以期对文书的送达工作起到帮助作用。
论文在线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