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共26页文档
页岩气储层测井解释模型建立与评价方法的探析
0前言页岩气储层表现出的测井特征主要有低光电截面指数、低密度、高中子、超声波时差、高电阻率、自然伽马,这些特征极具隐蔽性和复杂性,使测井解释工作面临较大困境。
而页岩储气层的测井解释模型以及相关评价方法和常规油气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异,为了使页岩气勘探以及开发工作更加科学与高效,有必要对页岩气储层测井解释模型建立与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2建立页岩气储层测井解释模型与常规储层相比,页岩油气储层具有更复杂的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它涉及到的常规三组合相关测井信息相对有限,无法对岩石体积模型进行精确求解,同时很难获取岩电参数和地层水参数,另外还要对吸附气含量和有机碳含量作出计算,所以和常规储层相比,页岩油气储层参数要实现评价会面临更大困境。
本文结合某页岩储层特征,立足测井岩芯刻度层面出发,通过测井数据以及实验结果有关回归方法,对页岩气关键参数实现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1、矿物含量与孔隙度模型本文研究中的某页岩矿物涵盖了干酪根、灰质、泥质、砂质等,结合岩芯刻度相关测井方法,同步通过数理统计软件实现多元统计回归,可获得有机质含量、总孔隙度、干酪根、孔隙度和其他矿物含量相应关系式[1]。
1.1有机质含量针对有机质含量相关模型,具体计算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声波电阻率计算、密度计算。
经交汇分析,可发现有机质含量和密度保持着密切相关性,具有越低的密度值,相应有机质含量就会越高。
在密度计算法运用下,经回归获得公式1:TOC =-37.172×DEN +89.408R=0.955公式当中的R 属于相关系数;DEN 属于密度测井值,单位是g/cm 3;TOC 属于有机质含量,单位是%。
通过分析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可发现声波曲线和页岩有机质含量保持正相关,也就是具有越大的声波值,就会获得越高的有机质含量。
通常情况下,泥质岩会保持较低视电阻率值,如果泥岩裂缝分布有油气层段,那么其视电阻率值则会表现较高,这代表电阻率曲线和油气富集状态下的有机质含量具有良好相关性[2]。
页岩气储层品质测井综合评价
天 然 气 工 业Natural Gas INdustry 第40卷第2期2020年 2月· 54 ·页岩气储层品质测井综合评价钟光海1,2 陈丽清1 廖茂杰1 王广耀1 杨杨1 高翔1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研究院2.页岩气评价与开采四川重点实验室摘要:页岩气储层品质对压裂改造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试油层位的优选和压裂施工的效果,进而影响页岩气产能的高低。
为此,针对四川盆地南部地区海相页岩储层开展综合评价研究:首先,通过岩心实验数据与测井曲线相关性分析,优选铀含量、密度计算有机碳含量,优选声波、密度、铀含量计算储层孔隙度和有机孔隙度,建立多参数计算页岩储层参数模型,参数精度高;其次,利用页岩气水平井单段测试产量与储层参数开展主成分方法分析,优选页岩孔隙度、有机碳含量、脆性指数、总含气量,建立页岩气水平井储层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形成了页岩气水平井储层品质测井综合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与生产测井测试成果有着较好的对应性。
研究结果表明:①声波能较好地表征无机孔隙度,铀含量能较好地表征页岩有机孔隙度;②水平井靶体应尽量控制在页岩储层品质好、脆性矿物含量高、脆性指数高的小层内,易于被压裂,形成的压裂缝网复杂,测试产气量贡献大。
结论认为,页岩气水平井储层品质测井评价方法对水平井储层品质级别具有较好的指示性,为现场水平井靶体优化和优质页岩储层压裂分段优选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以有效地指导现场生产。
关键词: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水平井;储集层品质;有机孔隙度;有机碳含量;总含气量;脆性指数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20.02.006A comprehensive logging evaluation method of shale gas reservoir qualityZHONG Guanghai1,2, CHEN Liqing1, LIAO Maojie1, WANG Guangyao1, YANG Yang1, GAO Xiang1(1.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le gas, PetroChina Southwest Oil & Gasfield Compan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2. Shale Gas Evalu-ation and Exploit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NATUR. GAS IND. VOLUME 40, ISSUE 2, pp.54-60, 2/25/2020. (ISSN 1000-0976; In Chinese)Abstract:As a crucial factor for reservoir fracturing reconstruction, the quality of a shale reservoir could directly affect the optimization of a testing zone, the effectiveness of fracturing operation, and the level of shale gas test productivity. To this end, a case study was made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marine shale reservoirs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First, through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ore laboratory data and well logging curves, uranium content and density curves were chosen to calculate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acoustics, density and uranium curves to calculate reservoir porosity and organic porosity, and a multi-parameter model for calculating shale reservoir pa-rameters was thus established with high precision. Second, based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method analysis between reservoir parame-ters and single-stage test production in horizontal wells, shale porosity, total organic carbon, brittleness index and total gas content were chosen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horizontal wells in shale reservoirs, and to set up a comprehensive method to evaluate shale quality by using log data, from which evaluation results and production logging results were found to have a good corre-spondence.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acoustics curves can better characterize inorganic porosity, while uranium content can better charac-terize organic shale porosity; and that a horizontal well target should be controlled as far as possible in the single layer with a high brittle mineral content and a high brittle index, i. e., easier to be fractured and more complex fractures to be formed, the greater the contribution of test produc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ogging evaluation method of a shale gas horizontal well could precisely indicate the quality of shale reservoirs, providing a technical support for target optimization of field horizontal wells and fracturing section optimization of high quality shale reservoirs, and effectively guide field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s.Keywords: Sichuan Basin; Marine shale gas; Horizontal well; Reservoir quality; Shale porosity; Organic carbon content; Total gas con-tent; Brittleness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长宁—威远页岩气示范工程——页岩气地质评价及开发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6ZX05062002)、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盆地及边缘古生代海相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编号:18ZDYF0884)。
页岩气储层特征及测井评价方法
t u r e s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a n d i n c o mb i n a t i o n wi h t g e o l o g i c a l d a t a a n d l o g g i n g d a t a . Th e s e b a s i c f e a t u r e s i n c l u d e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a c c u r a t e l y s t u d y r e s e r v o i r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we l l l o g g i n g e v a l u a t i o n me t h o d o f s h a l e g a s ,
De c . 201 3
页岩 气储 层特 征 及测 井评价 方法
谢小国 , 杨 筱
( 1 .四川 中成煤 田物探 工程 院有 限公 司,四川 成都 6 1 0 0 0 0 ;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 团公 司长庆 油 田第二采 油厂 ,甘肃 庆 阳 7 4 5 0 0 0 )
摘 要:为 准确 分析 页岩 气储 层 特征 及其 测井 评价 方 法 ,在 大量 国 内外文 献调e r a n a l y z e s he t b a s i c f e a t u r e s o f s h a l e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s i n d e t a i l b a s e d o n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a n u mb e r o f l i t e r a —
页岩气储层评价(斯伦贝谢公司)
页岩气储层评价斯伦贝谢DCS 2010年5月汇报提纲页岩气藏特征 页岩气储层评价技术 实例2 5/18/2010页岩气藏普遍特点有机质含量丰富 烃源岩 含吸附和游离状态气体 超低渗 (~100 nD, 0.0001 mD) 低孔 (~ 5%) 含气量大 采收率变化大 生产寿命长( 30-50 年). (Barnett页岩气田开采寿命可达80~100年) 游离状态天然气的含量变化于20%-85%之间 增产措施:水平井、多级压裂页岩气藏普遍特点有机含量丰富的页岩 烃源岩 含吸附和游离状态气体 超低渗 (~100 nD, 0.0001 mD) 低孔 (~ 5%) 含气量大 采收率变化大 和单井产量低 生产寿命长( 30-50 年). (Barnett页岩气田开采寿命可达80~100年) 游离状态天然气的含量变化于20%-85%之间 增产措施:水平井、多级压裂采收率 (%) 全球常规气储量:6,300 tcf/178.4万亿方 全球页岩气储量:16,112tcf/456万亿方 中国页岩气储量:3528tcf/99.9万亿方 引: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8A O/NA L BA B L O/NAAntrim (Michigan) Barnett (Texas) Lewis (New Mexico) Ohio/New Albany页岩气藏普遍特点有机含量丰富的页岩 烃源岩 含吸附和游离状态气体 超低渗 (~100 nD, 0.0001 mD) 低孔 (~ 5%) 含气量大 采收率变化大 和单井产量低 生产寿命长( 30-50 年). (Barnett页岩气田开采寿命可达80~100年) 游离状态天然气的含量变化于20%-85%之间 增产措施:水平井、多级压裂页岩气藏岩性的特点狭义:页岩中的天然气 广义:致密细碎屑岩中所含有并可采出的 天然气致密砂岩和常规油气藏粘土质质和 粉砂 含 砂质Double_shale_interim_14_segment_001骨架组成增加 量的硅质页岩油气藏钙质干酪根特性干酪根特征• • • • • • •吸附甲烷气能力强 不能溶解于水 不属于孔隙的一部分 低密度 (1.1 to 1.4 g/cm3) 通常较高的自然伽玛值 低的光电吸收指数(0.28) 较高的中子孔隙度 (30 to 60 pu)气体特征游离气—存储于孔隙中 吸附气—吸附于干酪根或微孔 隙表面• •有机质含量页岩气藏的有机碳含量最低 标准原则上应大于2.0 %。
页岩气测井评价
一、页岩气概念
3、页岩内聚集的天然气仅发生了初次运移(页岩内) 及非常有限的二次运移(砂质岩类夹层内)。页岩既是 烃源岩又是储层,具有典型的过渡性成藏机理及“自 生、自储、自封闭”成藏模式。 4、页岩气与其他类型 气藏分布关系具有多样 性,页岩所生成的天然 气不仅能够形成页岩气, 而且还是其他类型天然 气聚集的气源岩。
四、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
4、储集岩裂缝评价
•评价裂缝通常用油基泥浆电阻率 成像测井(OBMI)和超声成像测井(UBI) 以及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FMI)
•成像测井在水平井中识别 页岩气储层层理和裂缝
四、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
5、储集层物性分析
渗透率 考虑TOC影响,密度测井孔隙度 利用地层元素测井矿物含量类 型,估算渗透率 计算公式可以修改为: 孔隙度
二、页岩气储层特征
页岩气储层复杂,通常具有三类储层: 1、富含方解石的钙质页岩气储层 2、富含石英的硅质页岩气储层 3、富含粘土矿物的的粘土质页岩气储层
二、页岩气储层特征
有机质类型及含量
在页岩气藏中, 地层有机碳含量相对较高,一般大于 2%, 可以 达到普通源岩有机碳含量的 10~ 20 倍。
8 Absorbed gas(m3/t) Total gas(m3/t) Fit 1: Absorbed gas Fit 2: Tatal gas(m3/t) 6
6、储集岩岩石力学性质分析
为了取得良好的压裂效果,有必要利用测井对地层的岩石力 学参数进行预先评价,岩石强度在钻井和开采中有重要意义 密度测井 补偿声波测井 自然伽马测井 •杨氏模量 •切变模量 •泊松比
主要测井系列
岩石可压性分析 储层段地应力小于上下隔层地应力,有利于缝高的控制
页岩气地层气体特点:
页岩气测井评价
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学号:131080284姓名:强南课程:非常规油气地质与勘探目录1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2)1.1 国外发展现状 (2)1.2 国内发展现状 (2)2 页岩气的基本特征 (3)2.1 页岩气及其特征 (3)2.1.1 页岩类型 (3)2.1.2 页岩气基本概念 (4)2.1.3 页岩气源岩特征 (4)2.2 页岩气的形成条件 (5)3 页岩气地质评价技术 (5)3.1 页岩气的综合地质评价 (6)3.1.1 页岩气的基础地质评价 (6)3.1.2 页岩储层评价 (7)4 页岩气测井评价 (8)4.1 储层识别 (8)4.2 矿物成分计算 (10)4.2.1 元素俘获测井(ECS)法 (10)4.2.2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法(NGS) (11)4.3 储层物性评价 (11)4.3.1 孔隙度的计算 (11)4.3.2 渗透率 (12)4.3.3 饱和度 (12)4.4 地化参数 (13)4.4.2 镜质体反射率 (15)4.5 含气量计算 (15)4.5.1 吸附气含量计算 (15)4.5.2 游离气含量计算 (16)4.6 岩石力学参数 (17)4.6.1 估算横波时差 (17)4.6.2 岩石弹性力学参数的计算 (17)4.6.3 岩石强度参数的计算 (18)4.6.4 地层应力 (18)4.7 裂缝系统的评价 (19)5 结论认识 (19)参考文献 (20)1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1.1 国外发展现状世界页岩气资源非常丰富,世界上的页岩气资源研究和勘探开发最早始于美国,目前美国和加拿大是页岩气规模开发的两个主要国家。
页岩气在非常规天然气中异军突起,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变革演进。
由此引发的石油上游业的一场革命,必将重塑世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格局。
加快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已成为世界主要页岩气资源大国和地区的共同选择。
页岩气于1821年在美国阿帕拉契亚盆地发现,是国外最早认识的天然气,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及进展
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及进展万金彬;李庆华;白松涛【摘要】Shale gas reservoir log evaluation differs from that of conventional gas reservoir because over 90% of shale gas reservoirs need fracturing and the shale bed rock has ultra low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es on a great number of articles about shale gas reservoir log evaluations since 2008, summarized are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 gas reservoir, and introduced are the advances of the reservoir core sample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suitable logging methods in shale gas reservoirs. Provided are not only the calculation methods of log total organic carbon (TOO, maturity index (MI) and the parameters of rock mechanical properties, but also the fracture evaluation method. Discussed are existing problems in shale gas reservoir log evaluation, and provided is the feasible developing direction in future research. It is believ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full information sample database for shale gas reservoir.%页岩基岩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90%以上的页岩气储层需要经过压裂改造才能生产.根据2008年以来与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有关的大量文献,综述了页岩气储层的地质特点,简介了页岩气储层岩心分析技术进展和适用的测井方法.概括给出了适用条件下的测井总有机碳、成熟度指数、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方法和裂缝评价方法.探讨了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可行的发展方向,认为有必要建立信息全面的产气页岩典型样本数据库.【期刊名称】《测井技术》【年(卷),期】2012(036)005【总页数】7页(P441-447)【关键词】测井评价;页岩气储层;总有机碳;成熟度指数;裂缝识别;样本数据库【作者】万金彬;李庆华;白松涛【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油气评价中心,陕西西安710077;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油气评价中心,陕西西安710077;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油气评价中心,陕西西安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840 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非常规油气资源接替已迫在眉睫。
南川区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南川区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随着页岩气勘探的深入,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其中,南川区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南川区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一、测井工具的选择对于南川区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需要选择能够评价岩石孔隙度、渗透率和有效厚度等参数的测井工具。
常用的测井工具包括自然伽马辐射仪、中子测井仪、声波测井仪、密度测井仪、测井电缆测试仪等。
此外,还需要结合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测井工具。
二、测井仪器的精度校正为确保测井结果的准确性,应对测井工具进行精度校正。
校正能够消除测井数据中的实验误差和仪器固有误差,提高测井精度,减小评价误差。
三、岩石物性参数计算方法南川区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需要计算一系列岩石物性参数,包括孔隙度、密度、渗透率、有效厚度等。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孔隙度计算法、密度计算法、中子测井测厚计算法、声波测井相速度计算法、电缆测试仪多点分析法等。
四、评价指标的确定为对南川区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进行综合测井评价,应确定一系列评价指标。
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饱和度、地质储量等。
五、综合评价判别方法综合评价判别方法是根据评价指标得到的测井结果,对南川区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层位比较法、模式识别法、因子分析法等。
综上所述,南川区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需要选择合适的测井工具、精度校正、物性参数计算、评价指标的确定和综合评价判别方法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深入研究,页岩气勘探的发展前景将变得更加广阔。
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
2 页岩油气储层定性识别
页岩油气储层由于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测井响应特征与常规储层有明 显不同。通常情况下,干酪根形成于还原环境,可以使铀沉淀下来, 从而具有高自然伽马放射性特征,干酪根的密度较低,介于0.95~ 1.05g/cm3之间,干酪根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储层体积密度,干酪根还具 有较高的含氢指数和较低的光电吸收指数,导致储层具有高中子孔隙 度、低光电俘获截面特征,页岩油气储层中含烃饱和度较高,导致高 电阻率,但电阻率也会随着流体含量和粘土类型而变化。因此,我们 可以利用常规测井识别页岩油气储层。
页岩气储层测井解释
一、页岩油气储层地质特征
1 连续型油气聚集单元
页岩油气藏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其往往分布在盆 地内沉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的页岩地层中,自生自储,页岩即是烃 源岩,也做为储集层,与常规油气藏不同,没有油水界面、气水界面 等流体界面概念,属于连续型油气聚集单元。
2 岩石矿物组成复杂
二、页岩油气储层测井评价
根据文献调研结果,页岩油气储层评价的初步思路是:首先,通过岩心资料与常规 测井曲线的对应分析,建立页岩油气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识别页岩油气储层;根 据资料情况,选用不同的评价思路,对只有常规测井资料的井,利用多元统计方法 建立岩电关系来评价孔隙度与饱和度参数,利用Passey方法评价有机碳含量;对不 仅具有常规测井资料,还测量了元素俘获能谱测井或核磁共振测井的井,综合利用 常规测井与测井新技术资料,采用最优化方法求解岩石物理体积模型,从而得到孔 隙度、饱和度等参数,有机碳含量通过干酪根体积来进行计算;在求得地层有机碳 含量后,结合岩心兰格缪尔(Langmuir)等温实验结果来计算吸附气含量,最后利 用这些储层参数就可以对储量进行评价。
二、页岩油气储层测井评价
涪陵页岩气储层含气性测井评价
第17卷第2期2017年1月 1671 — 1815(2017)002-0190-07科学技术与工程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Vol . 17 No . 2 Jan . 2017© 2017 Sci . Tech . Engrg .涪陵页岩气储层含气性测井评价彭超M 唐军2’3* *冯爱国M 曾芙蓉1(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测录井公司1 ,潜江433100;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2,非常规油气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武汉430100)摘要针对涪陵页岩气泥质含量高、电阻率测井响应识别气层存在偏差的问题,开展了含气性测井定量表征方法及应用研究。
涪陵地区页岩储层的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伊蒙混层和绿泥石;随深度增加,黏土矿物含量减少,但伊蒙混层占的比重 增大。
利用有机碳-密度测井曲线交会法、有机碳-铀测井曲线交会法以及声波-电阻率曲线法等三种方法计算r oc 含量;对比岩心实验结果,密度曲线拟合的相关系数最高。
利用测井曲线计算得到的含气饱和度、流体压缩系数、岩石弹性模量、游离气 量、吸附气量等参数可以实现对储层含气量的定量表征。
涪陵地区页岩气纵向、横向含气量测井评价实践表明,龙马溪组下 部——五峰组页岩气储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中、高两个含气段,且该区页岩气储层横向含气量稳定,具备应用水平井开采技术等增加单井产量的地质条件。
关键词页岩气储层含气性 测井 涪陵中图法分类号TE132.2;文献标志码A涪陵页岩气田为我国首个国家级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区,该区位于四川盆地川东高陡褶皱带万县 复向斜内,主体构造属于包鸾-焦石坝背斜带的焦石 坝构造。
目的层段龙马溪组——五峰组主要为深水 陆棚相沉积,且沉积水体从下到上逐渐变浅,有利于 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层生长发育。
页岩做为一种烃 源岩,其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保存全部在烃源岩 内部完成,页岩既是烃源岩、储层,也是盖层[1^]。
测井储层评价方法
{页岩气测井评价技术特点及评价方法探讨}3页岩气测井系列、解释方法及研究方向3.1页岩气与其他储层测井解释的差异性分析(1)成藏与存储方式不同。
页岩具自生自储的特点,页岩气主要以吸附状态存在,游离气较少;而常规油气主要以游离状态存在。
(2)储层性质不同。
页岩气储层属致密储层,其岩性与裂缝是影响页岩气开发的重要因素,与常规油气藏相比,岩石矿物组成与裂缝识别尤为重要(见表2)。
(3)评价侧重不同。
页岩气储层有机碳含量、成熟度等相关参数的评价极为关键;常规油气藏主要是评价其含油气性。
(4)开采方式不同。
页岩气储层均需经过压裂改造才能开发,因此对压裂效果的预测至关重要。
3.2页岩气测井技术系列探讨(1)常规测井系列。
包括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深浅侧向电阻率、岩性密度、补偿中子与声波时差测井,能满足页岩储层的识别要求。
自然伽马强度能区分含气页岩与普通页岩;自然电位能划分储层的有效性;深浅电阻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页岩的含气性;岩性密度测井能定性区分岩性;补偿中子与声波时差在页岩储层为高值。
通常密度随着页岩气含量的增加变小、中子与声波时差测井随着页岩气含量的增加而变大[29],因此利用常规测井系列能有效地区分页岩储层。
但该系列对于页岩储层矿物成分含量的计算、裂缝识别与岩石力学参数的计算等方面存在不足,常规测井系列并不能完全满足页岩储层评价的要求,因此还需开展特殊测井系列的应用。
(2)特殊测井系列。
应用于页岩储层的特殊测井系列可选择元素俘获能谱(ECS)测井、偶极声波测井、声电成像测井等。
ECS元素测井可求取地层元素含量,由元素含量计算出岩石矿物成分。
它所提供的丰富信息,能满足评价地层各种性质、获取地层物性参数、计算黏土矿物含量、区别沉积体系、划分沉积相带和沉积环境、推断成岩演化、判断地层渗透性等的需要。
偶极声波测井能提供纵波时差、横波时差资料,利用相关软件可进行各向异性分析处理,判断水平最大地层应力的方向,计算地层水平最大与最小地层应力,求取岩石泊松比、杨氏模量、剪切模量、破裂压力等重要岩石力学参数,满足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模型建立的要求,指导页岩储层的压裂改造。
W1井页岩气测井评价
W202 2534.0 2574.0 40.0
189
12.6 2.574
18
56
W1井解释成果表
W2 W1
W1井与W2井储层对比
(W2)----------------有利页岩气储层------------------(W1)
汇报提纲
测井概况 地层岩性特征 沉积特征分析 裂缝分析及地应力分析 页岩气储层评价分析 岩石力学分析
汇报提纲
测井概况 地层岩性特征 沉积特征分析 裂缝分析及地应力分析 页岩气储层评价分析 岩石力学分析 结论
沉积环境分析
岩性
沉积环境
地层
组统系
灰色、灰绿色、深灰色页 岩;页理发育;局部层段 见变形构造
浅海陆棚
志 龙
下 马
溪
留
统
组
黑灰色、黑色页岩,硅 质、灰质含量较重, 见黄铁矿沉积
灰质页岩、页岩
灰褐色灰岩、含泥灰岩
• 结合FMI的井壁崩落方位及诱导缝分析,以及声波扫描的快横波方位,可知该井的井旁最大主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 • 地层构造相对稳定,倾向南南东,倾角约9o左右。 • 测量井段龙马溪组天然裂缝发育一般,高导缝走向有两组:北北东-南南西向、北东东-南西西向;高阻缝不发育; • 龙马溪相对有利的页岩气储层为2534-2574米; • 有利页岩气井段内,有效孔隙度为0.05-8.4%,主要集中于在3-6%,平均为4.2%;含水饱和度平均29%;总有机碳含
页岩 页理发育
页岩、页理发育 黄铁矿
沉积特征分析-龙马溪组浅海陆棚相沉积特征(二)
页岩水平层理非常发育,沉积构造变化不大,说明地层长期处于 水动力较弱的沉积环境,局部层段见滑动变形构造发育,反映在 相对静水的低能沉积过程中伴生有能量相对较大的事件性沉积。
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及其应用分析
分布情况 。不 同环境下 的页岩沉 积不 同 , 通过 有机 页岩 分为不 同的类型 。页 岩储 层 的矿物组成 非 常复杂 , 除了
有粘土 的矿物还有碎 屑矿物 和 自生 的矿物组 成 , 这些 对
成熟 。干酪根石 墨化测井 响应 的特征可 以发现在一些特
气储层 中有非 常多 的有机质 , 包括干 酪根类 型和丰度 以 及成熟度 。其 中干酪 根对岩石 的影 响最大 , 干 酪根 的类 型对天然气 的 吸附率 和 扩散 率都 有 一 定 的影 响。页岩
定情况下 出现 的异常测井 响应特 征 , 电成 像测井 响应 特 征 能对地 质 的层 次 构造情 况 及裂 缝 等情 况进 行 一 系列 的判 断分 析。在 页岩气 的储层 段 , 由于孔隙度低 , 渗透率
有游离状态的天然气存在 。页岩气 的储存集合空 间包括 很多 , 在不 同的储层 中有很多 细小 的裂缝 , 有 些是 有机物 质在生成烃类气体 时产 生 的 , 有 些是 断层 由运 动 产生 以
及不 同的压力也会有不 同的裂缝产生 。 1 . 2 页岩气 测井响应特征 页岩气 的烃源岩 由不 同的部 分组 成 , 而非烃 源岩 只
况, 在对页岩气储层地质 的研究 基础上 , 分析页岩气 和普 通气 层勘测方法 的不 同之处 , 具 有非常重 要 的意 义。本文 从 页岩气储 层特征和测井响应特征 出发 , 对页岩有机物质丰度和矿物组分 测井 及页岩气储层 物性测井 评价进 行探 讨 分析。
关键词 :页岩气 ; 储层地质 ;测井响应 ; 测井评价
刚好 能缓解 这些问题 , 西方 发达 国家 已经有 很成熟 的开
浅析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以苏皖地区某测井为例
浅析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以苏皖地区某测井为例摘要:我国页岩气的开发及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基于此,本文对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以苏皖地区某测井为例,说明了传统测井可满足页岩气的识别要求,还可用于估算有机碳含量(TOC)及储层含气量。
页岩气测井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早日实现我国能源多样化及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页岩气、测井技术、储层识别、响应特征1引言页岩气相比于石油、煤炭及天然气而言属于非常规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但开采难度较大。
现阶段,美国是全球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发最为成功的国家,其不仅具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而且具备成熟的开采技术。
据最新统计,我国页岩气地质资源量可达80.45×1012~144.5×1012m3,可采资源量为11.5×1012~36.1×1012m3,但主要集中于埋深3500m左右的岩层中,占到总量的63%,开发难度较大。
面对日益短缺的传统能源而言,加速推进我国页岩气产业的技术革新,不仅可以改善我国能源环境,而且可以缓解能源紧缺、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于钻井取芯、岩心实验室分析等技术而言,地球物理测井具备了操作简单、技术成熟、价格较低及快速高效的优势;可快速捕获多种地层信息,结合相应的解释技术,有效识别页岩气储层,是现阶段各国页岩气勘察开发的主要手段[1]。
与国外发达国家页岩气开发技术相比,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测井技术的方法与应用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对测井评价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以苏皖地区某测井为例,总结了测井技术及含气量的识别技术,探讨常规测井解释模型及页岩气层解释模型,可更好的服务页岩气的勘察开发工作。
2测井技术及含气层识别2.1测井技术页岩气测井技术是美国斯伦贝谢公司在页岩气勘探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包含了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时差、FMI及ECS等测井技术。
页岩气储层地球物理测井评价
页岩气储层地球物理测井评价本文结合页岩气测井技术分析,立足于页岩气测井响应特征,对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参数、物性参数、含气性测量等页岩气地球物理测井方法进行了探究。
标签: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地球物理1 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技术及测井响应特征1.1 页岩气储层测井评價技术页岩气储层的测井技术作为当前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不同阶段地质信息获取和地质问题解决的重要措施,需要有针对性的结合页岩气储层测井特点,加强地球物理测井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
具体的测井技术及适用性如表1所示。
1.2 页岩气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页岩气储层相比常规的油气储层,在测井响应中具有独特的特征,可以作为评价页岩气储层的重要地质依据。
含页岩气的储层明显具有如表2所示的“一扩两底四高”的特征。
2 页岩气储层地球物理测井评价技术应用2.1 矿物成分评价技术当前常用元素俘获能谱测井(ECS)、自然伽马能谱测井(NGC)进行矿物成分评价测井,前者在国外页岩气较为常用,与密度、中子、Pe等测井资料结合后,可以对石英、总黏土、碳酸盐岩、长石、黄铁矿、石膏和有机质等进行精确地评估。
特别是通过密度、声波、中子和三孔隙度等测井资料,可以构建储层砂质、泥质和灰质矿物模型,进行泥页岩矿物成分分析。
2.2 地球化学参数评价技术一是评价TOC。
总有机碳含量是重要的测井评价参数,该数值与自然伽马测井线性关系较好,可以结合密度和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进行TOC分析。
再辅助电阻率、中子和密度测井后,可以提升测井数值精度。
ECS可精确地进行TOC 含量分析,但测井成本较高。
二是评价有机质成熟度。
改参数可以反映储层有机质向油气资源转化的程度,常规条件下R0(镜质体反射率)在热演化程度升高后会增大,且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所以可将该参数与固体沥青反射率、碳同位素等指标进行对比评价,可以准确进行有机质成熟度分析。
该数值一般随深度增大而呈现“指数式”的增加,可以化验分析干酪根建立深度对应关系,构建R0的深度回归方程进行参数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6
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