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学生实验记录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https://img.taocdn.com/s3/m/97df870a0242a8956aece4e3.png)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空造就皿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有锈点
清水里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又大
食盐水里无变更有锈点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占半几乎全锈
结论:我以为在有水有空气的情况里,铁钉要生锈,越是腐化性强的,
铁钉生锈越快.
指点教师:评定等级:★优良☆优越□合格
○待改良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黉舍年级六年级试验者
时光试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子
试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铰剪.投影仪及屏幕
我的猜测: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接洽,看到的星座
只是在地球上不雅察的外形
步调: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
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雷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
图一图二
3.用投影机的光从正面照耀它们,不雅察记载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不雅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不雅察到的“北斗星”
的外形;从不合的正面照耀,形成的影子会不合;在其它星球上不雅察“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合.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学生必做实验活动记录单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学生必做实验活动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4e8fc3074afe04a1b171deaa.png)
实验一:用放大镜观察物体(P5)
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记录表
小组成员:
1、实验器材:。
2、用眼睛看到的昆虫外形结构:
用放大镜观察晶体的记录表
小组成员:
1、实验器材:。
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P12-18)
用显微镜观察记录表
小组成员:
1、实验器材:。
2、正确使用显微镜:
3、把显微镜中看到的画在记录单中
实验三:加热白糖实验(P28)
加热白糖实验记录表
小组成员:
1、实验器材:。
2、观察白糖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3、点燃蜡烛:
4
实验四:蜡烛燃烧中的变化
蜡烛燃烧中的变化记录表
小组成员:
1、实验器材:。
2、点燃蜡烛:
3、用多种感官观察并记录:
实验五: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P30)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实验记录单
小组成员:
1、实验器材:。
2、正确使用滴管:
3
实验六: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P32)
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实验记录
小组成员:
1、实验器材:。
2、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3、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4、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记录单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7c7577da3186bceb19e8bbb8.png)
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记录单任课教师***任教班级六年级班级人数**实验时间实验课题月相实验目的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实验准备材料记录纸、铅笔实验操作过程及观察结果步骤:1、观察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即使遇到多云,也进行观察。
2、我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如下,记录时间是每天相同的时刻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我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的,上半月左暗右明,明亮部份逐渐增大;下半月左明右暗,明亮部分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变暗。
备注任课教师***任教班级六年级班级人数**实验时间实验课题建一个“星座”模型实验目的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联系,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观察的形状。
实验准备材料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剪刀、投影仪及屏幕实验操作过程及观察结果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相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射它们,观察记录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图一观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星”的形状;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观察“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结论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离我们有远有近;星座其实是距离不同的、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幕上排列的图像。
备注。
小学科学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六年级下):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可编辑
![小学科学学生探究活动记录表(六年级下):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3f937040482fb4daa48d4b28.png)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年月日年级班第组实验教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摆的秘密实验记录单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摆的秘密实验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57aa87bfa26925c52cc5bfd2.png)
同一个摆
时间
摆动次数
10秒
10秒
10秒
实验记录单(一)
同一个摆
时间
摆动次数
10秒
10秒
10秒
实验记录单(一)
同一个摆
时间
摆动次数
10秒
10秒
10秒
实验记录单(一)
同一个摆
时间
摆动次数
10秒
10秒
10秒பைடு நூலகம்
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我们的
猜想
实验分析
实验做法
实验结论
条件
条件
我们猜想摆摆动
的快慢跟()有关
次数
1号摆
2号摆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我们的
猜想
实验分析
实验做法
实验结论
条件
条件
我们猜想摆摆动
的快慢跟()有关
次数
1号摆
2号摆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我们的
猜想
实验分析
实验做法
实验结论
条件
条件
我们猜想摆摆动
的快慢跟()有关
次数
1号摆
2号摆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我们的
猜想
实验分析
实验做法
实验结论
条件
条件
我们猜想摆摆动
的快慢跟()有关
次数
1号摆
2号摆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实验数据汇总一
小组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b93c250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a.png)
实验器材:白醋20ml、小苏打30g、瓶盖7个、白砂糖、实验、密封袋
实验步骤:
实验一:观察有气体产生的气体
1.准备6个塑料瓶盖,把它们分为两组,每组3个瓶盖。
2.在每组的3个瓶盖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白砂糖、食盐和小苏打。
3.在第一组的三个瓶盖中滴入水,在第二组的三个瓶盖中加入白醋。
4.观察哪个瓶盖内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收集气体
1.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
2.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
3.封好袋口,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大量,反应后的液体温度比原来要。
实验结论: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的物质,它们的变化是变化。
实验步骤:
1.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2.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
3.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
4.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 “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
月球纸片离地球纸片近的时候观察到____,离地球远的时候观察到____。
实验步骤:
1.找一张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图打上7个小孔。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 27厘米、14厘米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
3.用投影仪的光从不同侧面照射它们,记录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我的记录:
观察角度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
![小学科学六年级分组实验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ff6451302d276a201292e52.png)
2.观察一杯热水,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3.点燃一支蜡烛,观察过一段时间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4.比较上面几种物质的变化。
实验结论:铁丝,水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产生了光、热、烟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观察白糖的变化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蜡烛,火柴,钢勺,白糖,线手套。
7.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实验结论: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去操作,并注意爱护显微镜,防止损坏。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器具及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
实验目的: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
实验过程:
1.将洋葱表皮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好观察清晰度。
实验目的: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检验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
实验过程:
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勺醋,然后小心的倒入一勺小苏打,观察现象。
2.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说说有什么感觉。
3.将燃烧的火柴伸进玻璃杯中,观察现象。
4.在桌子上,固定好蜡烛并点燃。
5.将玻璃杯中的气体向下倒在蜡烛上,观察现象。
实验目的:让学生观察白糖加热后的变化。
实验过程:
1.将白糖放入燃烧匙内。
2.点燃酒精灯。
3.带好手套加热燃烧匙,观察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的变化。
实验结论:白糖在开始加热时变成液体,然后慢慢变黄,产生气味,最后变黑。
科学实验记录
六年级下学期
实验名称:用碘酒检验食物中的淀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https://img.taocdn.com/s3/m/d93d428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e.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实验名称:放大镜的特点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实验目标:探究放大镜的特点和原理。
步骤:1.比较放大镜和平板玻璃的差异:放大镜的中间鼓起,周围较薄,而平板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倍数要大。
观察到的现象: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结论: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实验名称:晶体形状的观察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30克、碱面20克、味精10克实验目标:探究不同物质的晶体形状的差异。
步骤:1.用10倍放大镜观察食盐的晶体,发现它的小颗粒是正方体;2.观察味精的晶体,发现它是长柱体,长的两端有尖;3.观察白糖的晶体,发现它是合起来的两个梯形,类似长方体;4.观察食用碱面的晶体,发现它是扁片状的小颗粒。
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物质的晶体,形状是不同的。
结论:晶体物质都有它们各自的几何形状,物质不同,晶体形状就不同。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实验名称:制作晶体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20克、碱面20克、味精20克、滴管4支、玻璃片4片、100ml烧杯4只实验目标:观察小颗粒和大颗粒的晶体形状是否相同。
步骤: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50ml的清水;2.分别加入食盐、白糖、味精、碱面,搅拌,使其溶化;3.分别用滴管汲取它们的饱和溶液,滴在玻璃片上,让水分自然蒸发;4.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片上晶体的形状。
观察到的现象:这四种晶体的几何形状是不同的。
结论:不同物质的晶体颗粒的形状是不同的,同种物质的大小颗粒,晶体的形状是相同的。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3、观察其他标本,重复以上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生物的细胞形态和结构都不同,例如洋葱表皮细胞呈现出砖墙状,叶表皮细胞则有气孔,蓖麻叶细胞呈现出蜂窝状,血液细胞则有不同种类,口腔上表皮细胞则呈现出多边形,苔藓类植物细胞呈现出不规则形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https://img.taocdn.com/s3/m/24dca4b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8.png)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学校: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电脑放大镜2只【3X、5X 各一】 /每组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把放大镜放在字的上方.逐渐向外移动.发现透过镜片后.字体变大了.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3、用放大镜观察电脑、电视机的屏幕.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实验课题:放大镜的特点学校: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猜测:放大镜能放大是因为它不同于普通玻璃.形状与平板玻璃有较大差异. 实验步骤: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鼓.周围较薄.而平板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倍数要大.实验现象: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实验结果: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步骤: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2、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实验课题:用放大镜观察晶体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了解白糖、食盐等晶体的形状如何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实验原理: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晰地看到晶体的形状.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2、用放大镜观察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3、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雪花.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实验结果: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很规则.实验课题:制作晶体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学会制作晶体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20克、碱面20克、味精20克、滴管4支、玻璃片4片、100ml烧杯4只.猜测:小颗粒的晶体形状和大颗粒的形状应该是相同的.实验步骤:1、将四只烧杯中分别放入50ml的清水.2、分别加入食盐、白糖、味精、碱面.搅拌.使其溶化.3、分别用滴管汲取它们的饱和溶液.滴在玻璃片上.让水分自然蒸发.4、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片上晶体的形状.实验现象:这四种晶体的几何形状是不同的实验结果:不同物质的晶体颗粒的形状是不同的.同种物质的大小颗粒.晶体的形状是相同的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实验步骤: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实验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实验课题: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1)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2)观察细胞的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的秘密实验仪器:洋葱、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碘酒、吸水纸、9滴管、培养皿实验过程:1、用小刀将洋葱表皮剥下一薄层.用显微镜观察.2、制作洋葱切片:先取下一小片.用镊子取下.轻放在滴了碘酒的载玻片上.用盖玻片从右向左滑动放在切片上.再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3、将制作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好焦距观察4、观察时用左眼观察显微镜.右眼看图.右手画出细胞形状图5、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的.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就是在它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科学实验报告单①单元7科学实验报告单②单元2-2科学实验报告单②单元3-1科学实验报告单②单元4科学实验报告单②单元6科学实验报告单②单元7实验课题:观察月相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通过对月相的观察.使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实验器材:黄色彩纸(每组十五张)、剪刀(每组一个)实验原理: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实验步骤:1.对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2.根据记录用剪刀剪出不同时间月相的样子3.制作月相规律图实验现象: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实验结果:月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实验名称:月相的成因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实验仪器:三球仪、电灯(强光源)、皮球实验过程:1、把皮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在“月球”上.此时看到月球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2、使“月球”围绕“地球”地转一周.观察“月球”明亮部分的变化.3、填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实验结论: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国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实验课题:“环形山”成因模拟实验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试验.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猜测.养成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实验器材:沙子(每组若干)、注射器、胶管(每组一套)、重球(每组一个)、学生自己准备的用具实验原理:环形山是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留下来的.实验步骤:1.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2.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3.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现象:注射器中的水会穿出沙堆.形成火山状;重球砸向沙堆.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实验结果: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实验名称:日食和月食实验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目的:1、了解地球的日月食形成的原因.2、培养学生探究自然、了解自然奥秘的兴趣.实验仪器:三球仪、(或皮球、电灯、人头)实验过程:1、转动三球仪.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当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月球的影子投到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是什么现象?2、转动三球仪.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当月球转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时.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就被地球挡住了.这是什么现象?实验结论:1、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的影子投到地球上.这是日食.2、当月球转到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射月球的光被挡住了.这就是月食.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③单元7实验教师:评价: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实验日期实验课题:填埋场模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模拟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器材:广口瓶、镊子、喷壶、滴管(每组一套)、河沙、细石子(每组若干)、纸巾(每组2-3张)、墨水(每组一瓶)实验原理:向瓶中喷水后.纸巾中的墨水会随着水流渗入沙中.实验步骤:1.在广口瓶中放入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2.在瓶中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3.在石子上铺上2厘米的河沙4.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沙埋住5.慢慢往瓶中喷水.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向瓶中喷水后.纸巾中的墨水会随着水流渗入沙中.实验结果:瓶子底部的水变黑了.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④单元4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④单元6学生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实验日期实验课题:考察家乡的水域实验目的:通过对家乡水资源的调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科学调查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器材:烧杯.滴管(每人一套).放大镜(每组一个).盛水样的瓶子实验原理:家乡的水质状况如何与环境是否被污染有关.实验步骤:1.制定考察计划.确定考察地点2.做好小组内的分工3.进行水样的提取4.静置水样.进行对比.仔细观察5.书写考察报告实验现象:水质良好.水中很少或没有杂质;水质不好.水中很多杂质.甚至会有刺激性气味.实验结果:大部分水质已被污染.。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实验记录单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实验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75bfb9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c.png)
实验名称:探究波和振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波和振动的现象,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产生条件。
实验材料:1.一根细长的弹簧2.一张大纸板3.一块石头4.一根绳子5.一只钟摆实验步骤:1.波的实验a.将一根细长的弹簧固定在桌子上,让另一端悬挂在桌子边缘。
b.用手控制弹簧的一端向下拨动,产生波动。
c.观察波动的传播现象和性质。
2.振动的实验a.在大纸板上放置一块石头,然后用手快速拨动纸板。
b.观察石头在纸板上的振动现象,以及振动传播的方式和特点。
3.摆的实验a.用绳子将一只钟摆固定在房间的梁上。
b.用手将钟摆被置开,观察钟摆的振动现象和特征。
实验结果:1.在波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弹簧的一端向下拨动后,波会沿着弹簧传播。
我们发现波有以下特点:a.波的传播速度很快,能够迅速传递信息。
b.波的传播方向与波动的方向垂直。
c.波动会造成波的频率和振幅的变化。
2.在振动的实验中,我们发现纸板振动时产生了类似波的传播现象。
我们观察到振动有以下特点:a.振动是物体周期性的来回运动。
b.振动的频率和幅度会影响振动的强弱和速度。
3.在摆的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钟摆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了频率稳定的振动。
我们发现钟摆具有以下特点:a.钟摆的振动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
b.钟摆的振动是向心力和重力的平衡。
实验结论:波和振动是物理学中常见的现象,它们都具有振动传播的特点。
波的传播速度快,而振动则是一个物体在固定轨道上的来回运动。
波和振动的产生与外力的作用、物体的性质和周围介质有关。
进一步研究波和振动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物理世界的运动规律。
实验改进:1.可以使用不同材料的弹簧进行比较实验,观察不同弹簧的波动特性。
2.在振动实验中,可以改变石头的质量和纸板的大小,研究它们对振动的影响。
3.在摆的实验中,可以改变钟摆的摆长和悬挂点的位置,观察它们对振动周期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尽量避免弹簧和绳子的太大力度产生伤害。
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记录表
![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6c48cbf0bcd126fff6050b9c.png)
3、参考课本P33图标填好记录。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1、心脏每分钟跳到的次数叫心率。
2、测量心率时要保持平静。
3、可以通过测量30秒钟的的心跳次数,从而得出心率。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
年级
六
时间
实验名称
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
年级
六
时间
实验名称
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
实验人员
实验目的
学习测量肺活量方法
实验器材
水槽、较大的玻璃瓶、胶皮管、带刻度的标记纸
实验过程
1、选一个尽可能大的透明瓶子作为测量瓶,将胶条垂直贴在瓶上。
2、用200毫升的烧杯向测量瓶中加水,每加200毫升在胶条上做一刻度标记,直至加满测量瓶,做出完整的刻度标记。
实验过程
1、在硬纸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剪下来,粘贴成圆形。
2、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扇形,剪下后把它卷成锥形,固定在圆筒顶端。
3、在硬纸板上画出火箭尾翼,并用剪刀剪下来,用不干胶粘在圆筒下端。这样,火箭就做好了。
4、装饰自己的火箭,并给自己的火箭命名。
5、把火箭带到室外。将长条形气球装到火箭里,向气球内吹气,捏住气球的开口;把火箭顶端朝上放稳后,迅速松手,火箭会被射出。
1、将洋葱表皮细胞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2、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洋葱表皮细胞为止。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并描述细胞的形状。
4、用上述方法观察其他细胞装片。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果
看到的细胞形状有圆形、扁圆形、椭圆形、方形、梭形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2818756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c.png)
实验名称: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实验目的:1.探究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
2.研究环境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实验材料:1.10颗同种类的种子。
2.10个透明的塑料杯。
3.10块土壤或营养土。
4.清水。
5.太阳光。
6.白纸。
7.尺子。
8.笔。
实验步骤:1.将10个塑料杯编号,分别标记为A1、A2、A3 (10)2.在10个塑料杯中分别放入1块土壤,土壤的深度大约为2-3厘米。
3.在每个塑料杯的土壤中放入1颗种子,然后轻轻覆盖上一层土壤,土壤厚度大约为1厘米。
4.将A1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始终保持通风。
5.将A2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但始终保持阴暗。
6.将A3放在光线不足的地方。
7.将A4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但不给予水分。
8.将A5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但不给予水分和空气。
9.将A6放在光线充足、通风、适度湿润的环境中。
10.将A7放在阳光下,但不给予空气。
11.将A8放在通风、适度湿润的环境中,但不给予阳光。
12.将A9放在通风、阳光充足的环境中,但土壤不湿润。
13.将A10放在通风、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同时保持土壤湿润。
14.每天观察、记录每个塑料杯的种子发芽情况,可以拍照记录以作参考。
序号,塑料杯编号,环境条件,种子发芽情况----,--------,-------,--------1,A1,光线充足,通风2,A2,光线充足,阴暗3,A3,光线不足4,A4,光线充足,无水分5,A5,光线充足,无水分,无空气6,A6,光线充足,通风,湿润7,A7,阳光,无空气8,A8,通风,湿润,无阳光9,A9,通风,阳光充足,无水分10,A10,通风,阳光充足,湿润实验结果:日常观察和记录每个塑料杯的种子发芽情况。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种子发芽所需的主要条件是光线、适度湿润的土壤和空气。
2.光线充足、通风和适度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种子发芽和生长。
3.阴暗环境和光线不足会阻碍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4.缺少水分、空气或阳光也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六年级科学下册学生实验记录表
![六年级科学下册学生实验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3de2d06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3.png)
1、放大镜的使用
我们的班级:小组编号:日期:放大镜的构造是这样的:
分别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一张照片、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把能观察到的细节记录下来。
我们的发现:
2、做简易显微镜
我们的班级:小组编号:日期:
我们的制作材料:
我们的设计简图:
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我们发现
,这是因为。
3、使用显微镜制作切片
我们的班级:小组编号:日期:我们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图:
我们的班级:小组编号:日期: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到了更多的细胞,它们可真漂亮啊:
我们的班级:小组编号:日期:我们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426c96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8.png)
实验名称:密闭容器中的空气压力
实验日期:2024年3月15日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测的方式,了解密闭容器中空气压力的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密闭容器、压力计、气体收集瓶、橡皮塞、水平尺、温度计、实验笔记本。
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
a.将密闭容器和压力计清洗干净。
b.准备好气体收集瓶,并将其倒置放入水槽中,确保瓶口完全被水覆盖。
c.用水平尺测量密闭容器的内外径。
2.测量初始条件:
a.将密闭容器放在平面上,观察其外观是否完好无损。
b.使用温度计测量室内的温度,并记录在实验笔记本上。
3.实验操作:
a.将密闭容器的口紧密封闭,确保没有气体泄漏。
b.将压力计连接至密闭容器的气孔处。
c.用橡皮塞将压力计封堵。
4.实验记录与观察:
a.仔细观察密闭容器内外的情况,记录在实验笔记本上。
b.观察压力计中的指针是否有变化,并记录下读数。
5.实验结果:
a.在不同时间点时,观察密闭容器内外的情况并记录。
b.使用压力计测量密闭容器中的压力,并将读数记录在实验笔记本上。
6.数据处理与分析:
a.根据实验数据和记录,分析密闭容器中空气压力的变化规律。
b.在实验笔记本中进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7.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密闭容器中空气压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增加的结论。
8.实验评价:
本次实验操作流程清晰,实验结果准确。
但在实验记录上可以更加详
细一些。
备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并由老师或家长指引下进行操作。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eb3fc89cc8d376eeaeaa316e.png)
六年级实验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1 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
:
实验周次:1 班级年班
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平衡状态;
—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2 班级年班
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实验报告单
$
实验周次:2 班级年班
备注:可以用橡筋代替测力计进行测量。
{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3 班级年班
备注: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
~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6 班级年班
?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14 班级年班
备注:通电直导线也会产生磁性。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15 班级年班(
备注:电磁铁的磁力强度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
】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
实验报告单
—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放大镜的使用
我们的班级:小组编号:日期:放大镜的构造是这样的:
分别用眼睛和放大镜观察一张照片、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把能观察到的细节记录下来。
照片计算机屏幕图像电视机屏幕图像
用肉眼能直接观
察到的
用放大镜能直接
观察到的
我们的发现:
2、做简易显微镜
我们的班级:小组编号:日期:
我们的制作材料:
我们的设计简图:
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我们发现
,这是因为。
3、使用显微镜制作切片
我们的班级:小组编号:日期:我们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图:
我们的班级:小组编号:日期: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到了更多的细胞,它们可真漂亮啊:
我们的班级:小组编号:日期:我们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