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关于宗法制度
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作、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 关系和姻缘关系。
家族共同体指由血缘凝聚力与地缘凝聚力作用 而成的社会集团。
家 族 成 员 的 地 位
血缘九 族制
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 向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 为九族也有的以夫族四、 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关键词:
历史地理环境 经济基础条件
社会政治结构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 一、关于历史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
经济地理环境(经济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文化环境)
• 疆域、政区 中国历史地理的基本特征:• 民族、人口 • 气候、地形(貌)
1、疆域、政区
(1)夏朝(夏禹之子夏启开创)是中国有史可据的第一个朝 代,疆域统计始自于此; (2)清朝疆域(1759年)是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 (3)960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4)政区(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行政区域):商和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二级政区制, 直至唐代前期。唐代安史之乱后至明清时期,基本上实行 道(路、省)州县三级政区制。
中,使国家结构也打上了家族结构的印记。
核心:家与国的组织系统和权力配置是严格的父
家长制(血缘原则而不是地缘原则)。
三、社会政治结构对文化的影响
•1、社会结构的宗法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 伦理型范式: •首先:表现为对血缘关系的格外注重 •其二:表现为浓烈的“孝亲”情感 •其三:表现为对传统的极端尊重(文统、家 法、师法) •其四:表现为重“人治”,轻“法制”,而 “人治”又特别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
二、宗法制度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 (一)家天下的延续
概念:视天下为已家。 本质:家族制度的政治化,国家的权力掌握在 一个家族即皇族的手中。 特点:一姓家族统治一个朝代,王朝的更迭往 往是新旧家族的代兴与衰亡。 影响:直接形成了中国的专制政治。
•(二)封国制度不断
分封皇子,封国之王与皇帝为同姓,是一个血缘 家族。秦以后,虽以郡县制为主,但分封制不断。
济生活中的大事。
地形(貌): 中国地形、地貌的特征: (1)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 • • • • • 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 二是险峻,如华山; 三是幽深,如青城山 四是奇特,如黄山 五是秀丽,如峨眉山
(2)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 梯” (3)三面是山,一面临海;
人口:历史上中国人口变化的三个特点:
(1)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1/5—1/3之间;
(2)人口分布不均衡:北南人口——汉代是7:3,唐 末是4:6,明代是2:8,明清稳定在4:6,现在的不平衡 是东南与西北之间 ;
(3)人口迁徙频繁,流动量大:
•3、气候·地形(貌)
气候: 中国气候的三个特点:
一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二是季风气候明显 三是大陆气候强
血亲五 服制
即包括本人在内,向 上推衍四代,共五代, 为五服。
• 宗法制的确立与内容:
1、嫡长子继承制
(1)三代之中,夏、商两代是兄终弟及制,受母 系氏族影响,形成兄弟残杀争位、天下混乱的后 果。周代则采取嫡长子继承制,《春秋公羊传》 曰“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西周统治者划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 (3)形成后宫争位。
•(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以血缘纽带为联系的家族始终是中国传统 社会的基石。中国封建时代,统治和束缚人民 的有四权: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
• (四)家国同构
概念: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
同性,即齐家术与治国策相通。
原因:农耕经济这一经济基础决定了家族制度地
位之重要,深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
2、南移
魏晋南北朝始,北方边乱较多, 战火多,生态环境恶化。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 游牧民族:《史记.匈奴列传 》“逐水草迁徙,毋 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利则进,不利则退”; “往来转徙,时至时去”。 • 农耕民族:土地 、稳定安居。
对垒:农耕民族采取守势,游牧民族采取攻势。
融合:强健农耕文化,同化游牧文化,共同组成中
3、宗庙祭祀制度
宗庙祭祀制度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 的一种重要手段。强调尊祖敬宗。 这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 塑造了世代中国人,也影响到周围的国家。 皇宫之前,左宗右社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故宫 左为太庙,是宗法的标志;右为社稷坛,是国土的象 征,两者表示王朝对土地臣民的占有。
第二节
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
一、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农耕自然经济
• 经济,是指物质的生产和再生 产活动。 • 农耕自然经济,是指以自给自 足为生产目的一种经济模式, 是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 宗旨的商品经济相对的一种经 济结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和 维持生存之需,它是一种生产 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 的产物。
• 2、社会结构的专制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 成政治型范式: • 首先:二千多年一贯制的“思想大一统” • 其次:专制主义政治理论高度发达与早熟 • 再次:知识阶层“入世”态度、“经世” 抱负与君主专制政治对知识阶层笼络、利 用、恫吓镇压之间的统一
• 3、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 法合流;在文化上表现伦理政治化和政治 伦理化,用政治伦理秩序代替了法律秩序, 政治大于法律,伦理大于法律,因而法律 意识、法律观念在中国古代很难找到立足 之地。这种价值取向突出的表现在“内圣 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中国的地形地貌对文化的影响:
(1)中国的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极富 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 (2)中国的地形地貌,使中国文化更多地讲 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疆域的辽阔,带来了中国文化中心经常转移;
•(2)中国文化具有独立完成的特点;
•(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延续性的影响; •(4)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5)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开放与闭关的影响;
夏:开始按地区划分居民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周:分封制——“封邦建国”,“受民受疆土”
秦:郡县制(郡—县); 汉:汉初是“郡国并行制”,汉武帝 时实行“州郡二级制”;魏晋南北朝:州—郡—县;
隋唐:州县二级制,后期实行节度使制度,安史之乱后形成三级 制:方镇(道)—州—县;
宋:路—州(府,军,监)—县; 元:行中书省(省)—路(府)—州(县); 明:两京(直隶) 十三省(布政使司)—分守道、分巡道(总督或巡抚); 清:省—府—县; 民国:省—道—县; 建国后:省—地区—县。
• 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黄河流域——仰韶、龙山文化
(一)发祥地
长江中下游流域——屈家岭、河 域渡文化
(二)重心南移原因:
• 1、南北方同时发祥,但成熟于北方黄河流域, 原因是农具(木石铜器)适应于疏松的黄土,粟、 稷旱作物适于北方干旱气候。
铁制农具和牛耕普及,较为适宜 于粘性的南方土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民族、人口:
民族: 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不断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1)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历史上蒙古和满族统治过中国;
(2)汉族前身是华夏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和核心。汉族与非
汉族不是绝对的 ;
(3)在巩固和开发边疆方面,少数民族做出了特别重要的贡献。
藏族(前身是吐蕃)在青藏高原;西域诸族和维吾尔族在新疆, 蒙古族在内蒙古,契丹、女真和满族在东北,高山族在台湾。
•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1、春秋战国是重要转型期。诸子百家争鸣,在秦汉 综汇。 2、各区域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 3、汉族文化吸取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 4、扬弃吸收外域文化
•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1、早熟的两种表现:
(1)儒家的民本思想直接促成了平均主义思想, 促使农民起义,加剧稳定与动乱的恶性循环。 (2)伦理哲学过度早熟,轻视了科技发明和创造。 2 、保守性格加强了封建社会的坚韧性,宋元以 后渐趋保守,汉唐之际尚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2、封邦建国制
分封制:简称封建,即今人所说的分封制。分封制 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巩固政权的制度,是由周 人创立的。其出发点和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地以封诸侯,逐级分封,与郡县制相对立。 夏、商两代,诸侯承认天子;周代,天子分封诸侯。 其目的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 带联系起来,保护周王室 天子分封诸侯为地方邦国,主要封国是鲁、卫、 晋、齐等国。诸侯分封卿大夫为“采”或“邑”, 卿大夫则分封士。
气候的对我国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文化的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
•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考古 学报》1972年第1期):“中国气候的大势是由暖变冷,具 体表现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 低。” 具体地说,夏商为温暖期,西周为寒冷期,春秋战 国至秦汉为温暖 期,魏晋南北朝为寒冷期,隋唐为温暖期, 两宋为寒冷期,元与明前期是温暖 期,明后期是寒冷期。 • 气候与灾荒疾病情况也有直接关系。灾荒主要是指旱、涝、 蝗、风、雹等。大水之后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 灾,所以灾荒与疾病是相互联系的。备荒、救荒是古代经
华文化。
三、农耕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 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使中国文化具有极大的承受 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2、中国文化的早期定性,促成了“瞻后”式的思维 模式,其利弊在于:
(1)利:为文化的延续和增进向心力起到了作用; (2)弊:积累着文化的守旧性格,缺乏开拓创新的力量。
中国文化概论
五、课程总体结构图
第一讲 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第二讲 中国文化的类型及其特点 第三讲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系统 第四讲 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五讲 中国语言文字文化 第六讲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第七讲 中国古代艺术文化 第八讲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 第九讲 中国古代哲学文化
第一讲 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