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与路径创新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教师职业发展四年路径

大学物理教师职业发展四年路径

大学物理教师职业发展四年路径第一年:适应与基础建设教学适应- 熟悉教学大纲与课程要求- 研究并实践不同的教学方法- 参与听课与教学观摩,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课程准备- 深入研究教材与参考资料- 设计并完善授课计划- 准备教案、讲义及相关实验指导材料学术交流- 加入物理学相关学术组织- 参加学术会议与研讨会- 主动与同行建立联系,寻求合作机会继续教育- 参加教师培训与进修课程- 获取相关教学资格证书- 了解最新的物理教育研究与技术第二年:深化教学与个人品牌建设教学提升- 实践并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互动- 开展课程项目与学生研究,促进探究式研究- 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课程创新- 尝试采用新技术工具提高教学质量- 开发新型教学模式,如混合式研究、翻转课堂- 开展跨学科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学术成果- 发表教学论文与案例研究- 参与编写教材或教学指导书籍- 开展原创教学研究,申请教学改革项目个人品牌- 建立个人教学网站或博客,分享教学心得- 成为学术会议的演讲嘉宾或组织者- 在学术社群中分享教学资源,提高知名度第三年:专业成长与学术影响力教学领导- 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的制定- 指导师,进行教学经验分享- 担任课程负责人或教学指导小组成员科研项目- 申请并承担科研项目,进行物理研究- 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发表科研论文,积累学术成果学术影响力- 参与学术标准的制定与评价体系的设计- 成为学术组织的活跃成员,参与决策过程- 建立专业网络,扩大学术影响力教学资源建设- 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与工具- 整合在线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第四年:领导力与终身职业规划教学管理- 担任教学部门的管理职务- 参与制定教学政策与规划- 监督教学质量,提出改进措施学术领导- 成为学术期刊的编委或审稿人- 组织学术会议,担任组委会成员- 推动学术合作项目,促进学术交流终身职业规划- 评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与成就- 制定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 探索与物理学相关的其他职业路径社会参与- 参与科普活动,普及物理知识- 与企业合作,推动物理学的研究与应用- 参与公益活动,回馈社会通过这四年的发展路径,大学物理教师不仅能在教学和专业研究上取得显著成就,同时也能在学术交流与专业影响力上获得提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题式”教学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论文

“课题式”教学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论文

“课题式”教学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课题式”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教师辅导的教学方法,契合了当前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创新教育和素质教学的宗旨。

在本文中,首先论述了课题式教学法在大学物理中应用的意义,进而论述了课题式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最后提出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课题式教学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以供参考。

【关键词】“课题式”教学大学物理应用【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013-011 前言课题式教学是指教师围绕课程实施中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难点问题,设计一个课题,组织合作团队,通过理论学习、课例研究、持续跟进等研究行动,确定方案和步骤,直到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教学方法。

当前,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教育也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而课题式教学法作为一种强调学生自主、教师辅导的教学方法,正契合当前的教学理念。

2 课题式教学在大学物理中应用的意义(一)在课题式教学中,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要求学生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不仅要记忆起旧知识,还要能联系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在课题式教学中,教师起的是辅导作用,要求学生能主动、自主地思考和探究,这样就可很好地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其能主动的探索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

(二)实践性是课题式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

在课题式教学中,学生不再如以往那样只是纯理论的物理学习,而是可以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如思考、计划、找资料、调查、写报告等等,这样学生可直接感受和体验设计的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乐趣。

(三)在课题式教学中,由于学生经历整个课题的探究和思考过程,从而可以知道自己基础较为强的环节,也可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比较薄弱,从而可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最终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效率。

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篇一」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通过本学期老师的辛勤教学,我在学习大学物理的过程中一点心得或感悟,谈几点个人看法,不当之处,恳请谅解!一、关键知识点的详细讲解:由于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接受的一直是一种老师将知识点嚼碎了再喂给我们的教育方式,到了大学,老师很多是启发式的教育,如果一时难以适应就会造成对有的知识点一知半解,所以建议学校或老师适当增加课时,尽量将知识点讲解得详细点,谢谢!二、电子教案与传统板书相结合:老师很辛苦地制作了各个章节的电子教案或课件,但大多是提纲挈领式的,建议老师增加一些板书内容,尤其是在习题课时。

上课时,将电子教案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我们的思路会与老师的讲解以及板书的内容同步,这样上课时不易走神,并且会对相应知识点理解得更加全面透彻。

三、教学互动:上课时经常提一些问题让同学们回答,做到教与学互动。

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醒同学们认真听讲,因为每个人都有被点到回答问题的可能,二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四、习题课的重要性:建议老师增加习题课课时,讲解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模拟测试:增加各个章节模拟测试的几率,老师可以选定一些典型的或综合性的试题让我们来自我检测,便于我们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适时地去拾遗补缺。

六、实验:从接触物理这门课程时就知道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建议老师多安排一些物理实验课,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通过实验看到了某些物理现象或验证了某些结论,会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以及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

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篇二」大学物理教学论文摘要:本论文结合大学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此确定以后教学的方向和内容,实现物理大学教学的效果。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

物理学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对人类的物质观,时空观,宇宙观以及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而且还将继续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的研究【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基于现代科技手段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效果评估来探讨其有效性。

研究发现,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着知识点重复、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而新模式能够借助虚拟实验、模拟软件等工具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验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新模式的优势及局限性,并展望未来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现代科技、实验教学效果、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现状分析、传统实验教学问题、结论总结、未来展望、研究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一直是大学物理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激发科学探究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实验装备老化、实验内容滞后、实验操作难度大等,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积极性逐渐降低,实验效果也不如人意。

为了解决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推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探讨基于现代科技手段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这些新模式借助虚拟实验室、远程实验、数字化实验等先进技术,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远程操作实验设备等方式进行实验学习,从而增加学生的实验机会、扩展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效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教学效果评估,全面评估新模式带来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意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大学物理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提高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提高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提高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摘要:《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根据大学物理课程特点和具体内容以及目前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讲授大学物理的教学实践,在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办法的改革上进行了初步探析,以期切实提高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279-03一、引言大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的学科,其基本理论和方法渗透在诸多自然科学领域,也有力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1]。

大学物理学涵盖的内容包括由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所组成的经典物理学与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所组成的近代物理学。

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开设大学物理学课程,不仅是学生后续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同时也是增强学生科技意识和科学方法论的有效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物理学与各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这为学生在专业领域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奠定了一定基础。

大学物理学涉及内容广泛、概念抽象、公式繁多。

目前,学生潜意识里觉得大学物理难学,害怕学习物理,容易对物理产生畏惧感。

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学生对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对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认识不足,认为物理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紧密,从而失去学习动力。

学生从中学物理的恒量过渡到大学物理的变量,在用积分法求解物理问题时感到抽象,不易理解,不能将微积分的思想、原理和方法与物理问题相结合。

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是单向传授知识的过程,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少,不利于调动学生思考,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使教学变成了单向的知识灌输。

鉴于上述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物理教学现状以及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本校理工科非物理专业的特点,就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见解。

大学教师工作计划——创新教学方法与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

大学教师工作计划——创新教学方法与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

大学教师工作计划——创新教学方法与科研成果转化的
路径
一、创新教学方法
1. 引入在线教学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 开展翻转课堂: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引入案例教学: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取典型案例,开展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 跨学科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构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程内容。

5.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践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二、科研成果转化
1. 促进产学研合作:与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2. 加强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合作,提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3. 推广科研成果:将科研成果进行整理、总结和推广,为学科发
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4. 培养科研人才:注重人才培养,通过科研项目、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5. 优化科研环境:加强实验室建设、设备更新等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被引入到大学教育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特点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本文将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讨论和交流的教学模式。

一组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问题,另一组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然后两组学生交换角色,以达到相互学习和促进认知的目的。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 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同样重要。

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观察,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一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另一组学生进行结果记录和数据分析,然后交换角色,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并观察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物理学是一门抽象和复杂的学科,学生往往对其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

而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相互之间进行合作和竞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小组中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获得同伴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学物理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和解答问题,相互之间进行思维碰撞和激发,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时,可以相互启发和促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4.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往往受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影响。

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物理教学融合创新创业思想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教学融合创新创业思想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教学融合创新创业思想教育的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创新创业思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人才培养不再只注重知识传授,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而大学物理教学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也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注重融入创新创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拟对大学物理教学融合创新创业思想教育进行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为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物理教学融合创新创业思想教育的实践与效果,通过分析大学物理教学的现状,深入探讨创新创业思想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将探讨融合创新创业思想教育的具体实践方式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同时深入探讨影响融合创新创业思想教育的因素。

通过本研究,旨在帮助大学物理教师更好地了解并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思想教育,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分析大学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大部分学生普遍认为物理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足。

由于学生对物理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进阶内容难以理解和应用,影响了教学效果。

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单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

学生缺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学习体验,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这种偏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难以培养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和开放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这种单向传授的教学理念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育论文“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郭裕,鲁耿彪,王成志(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学、电子信息学等诸多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根据“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从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阐述了教学改革的思路、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的整合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数学物理方法”;教学改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DOI:10.16083/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7—0054—02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1460)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01—15作者简介:郭裕(1980—),男,湖南湘潭人。

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量子光学。

鲁耿彪(1980—),男,湖南岳阳人。

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冷原子物理。

王成志(1976—),男,山东潍坊人。

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量子光学。

“数学物理方法”是物理学、电子信息学和光信息学等诸多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1][2]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数学物理方法”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等理论物理的基本数学工具,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演和抽象思维等理性思维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独立解决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数学物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不同专业方向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一方面,“数学物理方法”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而抽象,题目繁而复杂。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是用粉笔进行公式的推导,枯燥、乏味、生硬的符号板书使学生眼花缭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

大学物理教研活动主题(3篇)

大学物理教研活动主题(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等。

为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有必要开展一次以“创新与融合”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深入探讨新时代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2. 探索创新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教学合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1)领导致辞: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2)专家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大学物理教育专家,就新时代大学物理教学发展趋势、创新模式等进行讲座;(3)优秀教学案例分享:邀请优秀教师分享他们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创新经验。

2. 分组讨论(1)分组:根据参会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需求,分成若干小组;(2)讨论主题:针对以下议题进行深入讨论:a. 新时代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b. 创新大学物理教学模式;c. 大学物理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d. 大学物理实验与理论教学融合;e.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3)成果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学观摩与研讨(1)教学观摩:组织参会教师观摩优秀大学物理课堂教学,学习借鉴优秀教学经验;(2)研讨交流:针对观摩到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入研讨,提出改进意见;(3)经验分享:邀请优秀教师分享他们在教学中的创新经验,提高参会教师的教学水平。

4. 闭幕式(1)总结发言:总结活动成果,强调创新与融合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2)颁发证书: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3)合影留念:活动圆满结束,全体参会教师合影留念。

四、活动预期成果1. 提高大学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2. 探索出一套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3. 促进大学物理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4. 提升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的内容丰富、深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实验教学环节缺乏创新和实用性等。

有必要对大学物理教学进行一定的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通常涉及到很多抽象的理论概念和数学推导,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数学基础要求较高。

这对一些理工科以外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恐惧心理和学习兴趣不高,影响学习效果。

2. 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大学物理的课堂教学一般以老师为主讲、学生为被动听讲的方式展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不集中,学习效果不佳。

3. 实验教学环节缺乏创新和实用性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通常以传统的仪器操作和数据记录为主,缺乏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学生往往只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记录和分析,缺乏对物理现象深入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改进措施1. 重视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数学推导和公式运用。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工程应用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2.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大学物理的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小组讨论、问题解答、实例分析等,增加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实验教学的创新和实用性在大学物理的实验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实验、综合性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可以结合工程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原理和应用技能。

4. 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验证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大学物理》教学设计

《大学物理》教学设计

参赛内容目录
《大学物理》教学大纲中基本教学内容共10 章,此次教学设计的20 个课时 分别节选自第1、2、3、5、6、9、10、11、13 等9 章。
1.位置矢量 位移 速度 加速度.................................................................................. 1 选自第一章:质点运动学/第二节:位置矢量 位移 速度加速度
(2)课程的总体设计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它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 及光学等内容,这些都是一个理工科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针对课程概念 多、公式多,定理定律理解难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课程知识点的不同特点 采用了混合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方式。其中混合式教学主要体现 在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和教师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问题式教学主要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问题导入知识点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充分调 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式教学主要体现在通过布置作业和小论文,强调物理 思维方式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中易呈现以下问题:一是随着课程的推进,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 二是不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缺乏对知识框架的整体认识。三是不擅长将 高数方法灵活用于解决物理问题,即使有部分学生知道应用微积分去解决,但在 求解过程中出现许多细节错误,还有部分学生将新旧方法混用。出现上述问题的 原因,一是物理知识难度的加深;二是学时的限制让高校教师在讲解大学物理时 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高中阶段物理学习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时不注重 各章节间的联系,不理解物理研究问题的思路方法,从而导致他们觉得大学物理 内容“新、多、难”;四是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兴趣较低,特别是当所学课程 有一定难度时,容易产生退缩情绪,出现玩手机、睡觉、抄作业等现象。

大学物理教学法汇总

大学物理教学法汇总

大学物理教学法汇总
大学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思维的重要课程之一。

为提高大学物理课教学质量和效率,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尤
为重要。

以下是大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汇总:
讲授法
讲授法是大学物理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
框架。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概念的解释,同时通过例题展
示知识的应用。

实验法
实验法是大学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物理现象,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实验的安全和可操作性,同时注重实验数据的分
析和讨论。

互动法
互动法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互动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知识,进而改善学生的研究主动性和创造力。

多媒体法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融合多种技术手段的教学方式。

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知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展示的内容清晰明了,同时配合讲解进行。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启发式策略的教学方法。

通过举例、设疑、追问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知识,进而自主建立知识体系。

在实施启发式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问题的设计和引导,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

总之,大学物理教学方法应基于科学原理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达到教学目标。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大学物理”的内容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学五大部份,讲授质点运动学、质点动力学、动量、能量、刚体转动、振动和波动、狭义相对论、热力学、静电场、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电流和稳恒磁场、电磁感应、波动光学和量子力学基础等。

基于学校“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和人材培养目标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课程始终坚持“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以“掌握物理学知识体系和规律,体悟科学思维和方法,培养科学素质和能力”为课程的知识目标,以“物理认知模型的构建、物理方法的训练和物理精神的养成”为课程的情感与价值目标;将“唯物主义世界观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相结合”,构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学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知识体系,具备科学认知能力,主动传承物理文化,为学习专业课程、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工程技术储备物理学知识。

从物理学认知方法出发,压缩、冷和热、稳定和衰变、有序和无序、连续性和量子性、正物质和反物质、裂变和聚变、波粒二象性等(2)(3)通过对和谐、简明、相对和均衡等物理学特有的美学特征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美学观点来欣赏、发现内在的科学规律,从而提高学生认识和研究自然科学及其规律的能力,(4)通过视频、动画、课堂演示实验和线上课程等手段,确保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考虑到当代大学生和“混合”教学所共有的“数字化”特征,课程从2022 年开始推出“混合式”教学改革,为使“混合”教学更有针对性,在经过“本地化”的超星平台上,建成为了大学物理(上)和大学物理(下) 两门具有“校本”特征的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的线上课程建设、线下课堂教学和“混合”教学模式得到了校外专家、学校督导、校院领导和学生的充分肯定。

课程内容全面,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一门高质量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的线下教学得到了学校教学督导和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近两个学期以来,先后有四名校、院领导和教学督导观摩了“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无一例外地给出了全优评价。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研究中更加深入,从而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近年来,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首先,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案例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物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增强研究效果。

此外,案例教学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研究,了解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实践技能的提高。

另外,案例教学法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实际问题和案例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识,提高研究效果。

最后,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法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使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使学生在研究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以“转动定律”为例

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以“转动定律”为例

科技风2)2)年*月科教论坛DOI:10.19392/ki.1671-7341.202022030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以“转动定律”为例黄毅覃忠成莫晓华何良明广西民族大学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摘要:BOPPPS教学模型是一种让学习者主导教学过程的模式,在北美地区高校被广泛采用。

大学物理在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课堂上受关注程度日益增加,针对非物理专业理工科学生的特点,本文基于BOPPPS模型探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设计方法,以“转动定律”为例,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活动组织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维。

关键词:大学物理;BOPPPS;转动定律大学物理是民族院校理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物理基本原理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应专业理论知识和培养思维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丰富,覆盖众多知识面和信息量,对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研究和分析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起奠基性的作用⑴#然而,由于大学物理包含较难的微积分以及电场、磁场、相对论等相关概念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觉得很难学懂,甚至失去学习兴趣。

因此,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BOPPPS教学模型⑵最早是由加拿大教学培训工作坊提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主体设置为6个模块,能帮助教师快速提升教学技能,本文旨在提高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 BOPPPS结构包含六个教学环节,即导言(Bndge-in)、目标(Outcome)、前测(Pre-test)、参与式学习(Particigation)、后测%Post-test)和总结(Summas),将每一个教学模块的英文首字母相连,即得到“BOPPPS+,简称BOPPPS教学模型。

大学物理的BOPPPS教学模型实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将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融入教学实践,从已有知识过渡到待学知识,在课堂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替互动。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随着新工科教育理念的兴起,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探讨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目标和路径,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1.1 时代要求新工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急需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2 学生需求当前学生对大学物理教学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倾向于获得实践性的知识和技能,而不仅仅是理论性的知识。

大学物理教学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提升。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具有迫切性,需要更好地满足时代和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需要明确一些目标,以更好地指导实践过程。

本文提出以下目标:2.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物理教学应该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应该在实践中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物理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通过开放式的实验设计和课程项目,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设计的能力。

新工科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物理教学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验和项目中,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解决问题并取得成果。

新工科强调跨学科融合,大学物理教学也应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学生应该了解物理学与工程、材料、医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性,同时具备跨学科合作的能力。

通过达成以上目标,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3.1 实践性教学3.2 项目驱动教学新工科注重项目驱动教学,大学物理教学也应该引入项目教学的模式。

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以“高斯定理”为例

基于BOPPPS模型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以“高斯定理”为例

尽可能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包括提问*小组讨论*案例
研究等教学方法$
+G, 后测+ F8A=2@AA:AA>:-=, %是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测验
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0, 总结+ KD>>@79, %是对本节课程提供一个简短的总结
知识脉络和重点$
针对当前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
抽象的电场通过电场线形象表示出来%再利用精美的电场线图
片吸引同学注意力$
)&) 学习目标$ "]+:,=/?:%
指引学生探索性学习%明确本节课的学标!
"
+$, 理解电场强度 !的闭合曲面积分与所包围电荷之间的
关系-
+), 掌握计算高斯面积分技巧%理 解 轴 对 称*球 对 称*面 对
称分布带电体周围的电场问题$
)&( 前测$ F7:m@AA:AA>:-=%
提问学生回答 FFV中设置选
择题%例如!在固定点电荷 5的电
场中%有另一点电荷 a仅在电场力
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电荷 a在某段
时间内速度 ?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
如图所 示% 则 关 于 5* a电 性 及 a
在该段 时 间 内 运 动 情 况 描 述 正 确
大教师技能培训工作坊+ #-A=7D,=/8-@BK./BBAc87.A<8E%#Kc, %核
心要素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参与式学习%提升学生的学
习兴趣%增加教学互动和反思%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与较
高的课堂效率$ a"FFFK 教学模型将教学过程分为 0 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与路径的创新
摘要:大学物理是理、工类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体系完整、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等特点。

当前,大学物理课堂教学应当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构建起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增强思维能力。

基于此点,本文对从创设问题情境、运用交互式教学法、尝试投票教学法、改进实验教学法等四个方面入手,对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与路径的创新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方法问题情境交互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30-01
在传统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习惯采用陈述式的语言来进行教学,由于过于重视教学内容的严谨性,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也没能给学生创造出一个有利于思考的空间,致使学生很难接受教学内容,这也是教学效果无法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之一。

所以,改进和创新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多为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后,他们自然愿意进行探究,这样便可以达到培养学生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首先,可在问题的背后隐藏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物理学有关的故事。

例如,在教学波动光学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什么是光的本质这一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介绍一些历史上与该问题相关的争论,然后引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学生便可以根据实验结果,找到问题的答案,即光具有波动性。

其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设计问题时与现代科技相联系。

例如,在教学光的偏振时,可提出“立体电影是什么原理?能否拍摄出立体照片?”等问题,进而调动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激起学生想要学习课程内容的欲望。

2 运用交互式教学法,创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交互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以“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为交互式教学法的有效运用提供了实施平台,而且也为创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提供了必要条件。

由于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并且很多题目的难度比较大,为了使学生对物理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民主、平等的氛围,给予学生表达自己不同见解的机会,并利用多媒体手段从旁加以引导,使学生有明晰正确的思路。

例如,在力学中的三个守恒定律教学完成后,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章的内容了解得更为透彻,可将1/4光滑圆弧形表面重物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做功的求解当
做例题。

由于该问题能够从功的定义、功能原理以及动能定理等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解答,所以可借助多媒体的白板功能,按照不同学生给出的解题方法进行推导和演绎。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作为指导者来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法进行验证,并引导学生根据功、能、力的方向进行逆推,进而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

通过运用交互式教学法,使整个物理教学过程都融入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之中,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方法,显著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3 尝试投票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够在课堂全部时间内紧跟教师思路的学生少之又少,尤其在教学枯燥、乏味的物理内容时,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也在逐渐降低,导致物理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

同时,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利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只能使部分学生得到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教师仍然无法了解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投票物理教学法,使全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学生投票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

例如,在教学导体球壳表面电荷分布的内容时,教师先要介绍带电小球在导体球内外表面的电荷分布情况,而后让学生分析小球偏离导体中心时导体球内外表面的电荷分布,并给出四个选项,让学生根据选项投票,表明自己的观点。

在统计完投票结果之后,教师发现选择正确答案的学生并不多,这时教师可以让不同选项的学生陈述自己的选择理由,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辩论,教师
对错误的思路进行适当引导。

接下来,教师再利用物理原理对电荷分布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但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二次投票做出选择,这时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的答案是正确的。

通过投票教学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4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着眼点,并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完善,并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同时,还应当增加开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借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全部是自己动手操作,这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为此,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积极应用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应当在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完成的基础上来开展,实验的题目和要求可由教师负责设计,并为学生提供与实验相关的器材和场所,实验原理和所需的技术参数则可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来获取。

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的基本要求,自行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设计性实验,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则应当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以此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的
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又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时,可让学生自行设计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独立完成实验,既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又拓宽了知识面,综合能力获得了显着提高。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仅仅运用以讲授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因此,教师应当在物理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探寻教学创新路径,从而为提高物理“教”与“学”的效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尹岚,彭志华,饶益花.多种教学手段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优势整合[j].中国成人教育,2012(18):118-119.
[2] 伊茂明.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7):62-64.
[3] 支鹏伟.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1):33-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