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福柯“知识考古学”对于档案学的贡献

合集下载

认知考古学_活化的话语档案与断裂_省略_谱系发现_福柯_认知考古学_解读_张一兵

认知考古学_活化的话语档案与断裂_省略_谱系发现_福柯_认知考古学_解读_张一兵

一、 反对文本: 作为历史先验的话语档案
青年福柯想要说明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社会历史生活中重要的话语实践系统, 可是, 新的更深

1926 - 1984 ) 的主要代表作有 《古典时代的疯狂史》 ( 1961 ) ; 《临床医学的诞生》 ( 1963 ) ; 《词 米歇尔·福柯( Michel Foucault, — — — 》 ( 1966 ) ; 《 》 ( 1969 ) ; 《 》 ( 1975 ) ; 《 》 ( 1976 - 1984 ) ; 《 与物 人文科学考古学 认知考古学 规训与惩罚 性史 生命政治的诞 ( 1978 - 1979 ) 等 。《认知考古学》 ( L' Archéologie du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69 ) 一书是福柯于 1966 年 9 月至 1968 年 生》 10 月在突尼斯大学任教时完成的, 《过去与现在: 再论人文科学的考古学》 , 福柯原计划写此书的续篇, 即讨论历史话语的 但这一计划并没有实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福柯在研究中曾对法文的 savoir ( 认知) 与 connaissance ( 知识) 这两个词进行 “知道 ” 、 “了解” , 了区分: Savoir 是动词, 其意为 福柯对该词的使用语境十分接近海德格尔存在 ( Dasein ) 意义上的规定; 而 connaissance 则是学理和体系知识的指称, 相当于海德格尔所说的现成的存在者( Seiend) 。在大部分的中译版本中, 都将这 “知识” 。我主张将 savoir 译为认知, 两个完全异质的概念无区别地译作现成的 但考虑中文译本书名, 本文在参考文献中仍 沿用现有书名。
① 在传统实在论的学术语境中, 。 可转换的整体( ensemble transformable ) ” 这个非物性的历史先

福柯的档案观

福柯的档案观

兰台世界2012·10月中旬□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范永康在福柯看来,档案不是指处理完毕的、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而是指支配这些“被说出的东西”的“话语网络”或“陈述系统”。

然而,福柯的档案观又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陈述或话语具有零碎性、偶然性、断裂性、差异性等特质。

福柯档案陈述话语摘要关键词福柯指出,“档案首先是那些可能被说出的东西的规律,是支配作为特殊事件的陈述出现的系统”[1]143。

一言以蔽之,福柯并不将表层的“被说出的东西”,而是将深层的、在“被说出的东西”背后起支配作用的“陈述系统”视为“档案”。

那么,福柯的档案观具体内涵是什么?他提出这种档案观的意图是什么?具备怎样的时代特质?弄清这些问题,对我们深入了解后现代档案观,推进档案学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福柯档案观的理论内涵正如德勒兹所说,“这位新档案员宣布他将只注重陈述,而不去理会那些曾以千百种方式吸引老档案员的东西:命题和句子”[2]544。

要想了解福柯的档案观,必须从他的“陈述”概念入手。

显然,在福柯那里,“陈述”与提供一个明确意义或知识判断的“命题”和“句子”是有区别的,“陈述与句子、命题或语言行为并不具有相同的单位”[1]93。

第一,“陈述”为“命题”和“句子”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性的参照系统。

“陈述的参照系构成了地点、条件、出现的范围,构成了个体或对象分化的要求,事物的状态和被陈述本身涉及的关系。

它确定着赋予句子以意义,赋予命题以真实性价值的东西显现和规限的可能性。

”[1]99此即是说,陈述具有一种建构功能,它能够界划出言说的领域,制定出言说的规则,确定下言说的对象,等等,而这些正是命题和句子得以言谈的前提条件。

第二,“陈述”不像“命题”和“句子”那样有一个“表述的作者”。

陈述的主体不是确定某一句子是口头的或者笔头的这一现象的原因、根源或者起点,“陈述主体是一个确定的和空白的位置”[1]103。

用“主体的位置”来替代“表述的作者”,这确实是福柯的惊人之举。

“知识考古学”视域下的“档案学共同体”构建

“知识考古学”视域下的“档案学共同体”构建

2018.0125档案学基础理论Archives science BAsic Theory ·“知识考古学”视域下的“档案学共同体”构建文 / 朱力摘要:作为社会资本、交往网络和权力组织的档案及其研究,也是一种“共同体”。

它具有共同的历史使命、价值理念、学术规范和学术尊严;而传统档案观的狭隘、“资料体”的残缺,加上“重藏轻用”,显示了构建“档案学共同体”的必要性。

从档案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档案制度安排来看,构建“档案学共同体”是完全可行的。

在构建“档案学共同体”的过程中,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均需充分发挥“档案人”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知识考古学”;“档案学共同体”;“话语档案”;“档案人”;“资料体”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8)01-0025-03传统观念里的档案,是指那些已经“死去了”的资料。

而现代观念中的档案,并非全然就是遗迹和文物。

尤其是福柯提出“知识考古学”后,这种现代档案观念渐渐为档案学界所接受。

福柯说:“我们在话语实践的深度中看到一些把陈述当作事件(因为它们具有出现的状况和场域)和看作物(因为它们包含使用的可能性和范围)的系统。

这些都是陈述系统(一部分是事件,一部分是物),我主张把它们称为档案。

”[1]质言之,福柯“知识考古学”视域里的档案,是一种现代性的关于“考古”知识的档案,是话语性的系统及其规律,与其他考古文物一样,成为逝去年代的意识、精神、思想和意义产品的佐证。

所以,福柯说:“档案首先是那些可能被说出来的东西的规律,是支配作为特殊事件的陈述的系统”,“是那些在陈述一事件的根源本身和在它赋予自身的躯体中,从一开始就确定着它的陈述性的系统的东西”。

[2]而在实践中,“陈述出现多样性”,但多样性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始终受制于“书写权力”的规训和检查。

“他要求突破线性和等级逻辑下的档案及其历史叙述,强调全景敞开权力,充分发掘和利用被传统和主流范式所遗弃和遮蔽了的非连续性、边缘性历史文化信息”[3]。

福柯理论视野中的话语从《知识考古学》谈起

福柯理论视野中的话语从《知识考古学》谈起

福柯理论视野中的话语从《知识考古学》谈起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福柯理论视野中的话语概念,特别是从《知识考古学》这一重要著作出发,对话语、知识和权力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福柯作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批评家,以其独特的话语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他的理论不仅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对传统的话语分析方法提出了挑战。

本文将从《知识考古学》这部著作入手,通过对福柯话语理论的梳理和评价,揭示其对话语、知识和权力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这些见解对当代社会科学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介绍福柯话语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阐述话语、知识和权力在福柯理论中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知识考古学》的解读,分析福柯如何运用话语理论揭示知识的历史性、社会性和建构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福柯话语理论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和启示,包括如何重新审视话语、知识和权力的关系,以及如何深化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本文的目标不仅在于对福柯话语理论的深入解读,更在于通过这一理论框架,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对话语、知识和权力的重新审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福柯理论概述米歇尔·福柯,作为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思想家,以其对话语、权力和知识关系的独到见解,在当代学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福柯的理论视野广阔而深邃,尤其在其作品《知识考古学》中,他提出了一系列颠覆传统认知的话语理论。

在福柯看来,话语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权力的体现。

他强调了话语在构建和塑造知识、权力关系以及社会认同中的核心作用。

福柯认为,话语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社会实践,是权力斗争的场所。

在这个场所中,不同的声音、观点和利益相互交织,形成了复杂而多变的话语网络。

福柯进一步指出,话语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动态过程。

他提出了“知识考古学”这一概念,旨在揭示话语与知识之间的深层结构和运行机制。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福柯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私人生活并不快乐,他患有严重的忧郁症,甚至企图 自杀。他受到一个心理学家的看护。虽然如此,或者正因为如此,他对心理学非 常感兴趣。因此他不但得到了哲学的教育,而且还得到了心理学的教育,他甚至 参加了这门学科的临床实践,在那里,他与路德维希· 宾斯万格尔等思想家接触。 最后福柯还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如其他许多师范大学学生,他在1950年 至1953年间是法国共产党员。他是被他的教师阿尔都塞介绍进去的。与其他许 多人相同,他因为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的情况退出了共产党。与其他许多人不同 的是他从未参加过共产党的活动。 1950年福柯通过毕业考试,他在师范大学教了一段时间书,但他对此并不感兴 趣,因此他很快就离开了法国。他的一个教师和朋友乔治· 杜梅泽尔为他找到了 一个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作为法国文化代表的职位,从1954年到1970年他在乌 普萨拉大学、在波兰华沙和在德国汉堡大学充当文化代表。此后他到法国克莱蒙 费朗第一大学教哲学,在那里他遇到了丹尼尔· 德菲。只要他在法国,他后来就 一直与德菲生活在一个非单配性的关系中。 福柯后来在美国待了很久,首先在水牛城大学,后来在柏克莱加州大学。福柯在 旧金山的同性恋社群中,尤其在BDSM社群中的活动使他染上了爱滋病,因为当 时人们还不知道这种病。1984年福柯在逝世于巴黎,一开始一些他的朋友和家 庭成员否认他死于艾滋病。
社会学观点 :



福柯主要从历史发展的维度,关注知识与权力的关系——权力怎样通过话语权表 现出来,并配合各种规训的手段将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细节中去,比如监狱制 度、性问题等。福柯的思想对当代社会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福柯的主要工作总是围绕几个共同的组成部分和题目,他最主要的题目是权力和 它与知识的关系(知识的社会学),以及这个关系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的表现。 他将历史分化为一系列“认识”,福柯将这个认识定义为一个文化内一定形式的 权力分布。对米歇尔· 福柯来说,权力不只是物质上的或军事上的威力,当然它 们是权力的一个元素。 对福柯来说,权力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可以掌握的位置,而是一种贯穿整个社 会的“能量流”。福柯说,能够表现出来有知识是权力的一种来源,因为这样的 话你可以有权威地说出别人是什么样的和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的。福柯不将权力看 做一种形式,而将它看做使用社会机构来表现一种真理而来将自己的目的施加于 社会的不同的方式。比如福柯在研究监狱的历史的时候他不只看看守的物理权力 是怎样的,他还研究他们是怎样从社会上得到这个权利的——监狱是怎样设计的, 来使囚犯认识到他们到底是谁,来让他们铭记住一定的行动规范。他还研究了 “罪犯”的发展,研究了罪犯的定义的变化,由此推导出权力的变换。

论福柯的考古学历史分析方法

论福柯的考古学历史分析方法

论福柯的考古学历史分析方法赵春玲【摘要】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是一种新的历史分析方法,它受新吏学的影响,与传统史学有着完全不同的史学观念.它反对连续,提倡断裂和去主体性,并且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分离出一个独特的分析层次.考古学历史分析方法从根本上说是对话语规律的探讨,福柯用考古学的方法去分析文献、话语乃至陈述在不同条件、环境和关系中的形成规律.【期刊名称】《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08(029)001【总页数】5页(P65-69)【关键词】米歇尔·福柯;考古历史分析方法;新史学;史学观念;陈述【作者】赵春玲【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图书馆,天津,3003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C0《知识考古学》是一本由米歇尔·福柯创作并于1969年出版的理论专著。

按照我们平常的理解所谓“考古学”是指根据发掘出来的或古代流传下来的遗物、遗迹和文献研究古代历史的科学。

但是福柯的“考古学”并非如此解释,它是一种与传统历史分析方法完全不同的新的历史分析方法。

考古学作为一种新的历史分析方法并非始于而是终于《知识考古学》,因为福柯在撰写这本书之前就已经在《疯狂史》、《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这些著作中实施着考古历史分析方法的工程,而这种分析方法却在《知识考古学》中被系统地、理论地阐述出来,并且在此之后福柯又转向了系谱学分析方法。

福柯用考古学的方法书写历史,不是直接去探究历史的本源,而是试图去发现文献、话语乃至陈述在不同条件、环境和关系中的形成规律。

因此从根本上说,考古学历史分析方法就是对话语规律的探索。

一、考古学与新史学福柯的考古学历史分析方法虽然是标新立异的,有其独到之处,但它并非是由福柯凭空想象出来的。

它产生于一个由新史学代替传统史学、新史学迅猛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术氛围当中。

总的来说,传统史学“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和进步的发展过程,并且以政治史为主线,因为国家是历史演变的主角,历史学的任务就是叙述国家的演变的事实。

李银河论述福柯是档案学者

李银河论述福柯是档案学者

56
参考文献 1.大农:《公开密钥加密系统》,《计算机世界》 1998年第4期。 2.周新华:《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舰船 电子对抗》2000年第4期。 3.张照余:《电子文件的安全可靠性分析》,《档案 学研究)2000年第4期。 4.谢华:《电子档案的智能化初探》,《机电兵船 档案》1999年第6期。 5.蔡微洁:《建立网上档案馆的设想》,《船舶工业 档案学会论文》2001年第4期。
内容摘要美国教授李银河在其所著《福 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中,从福柯利用档 案进行人类性行为研究的角度论述了法国哲学 家、历史学家福柯也是一位档案学者。 关键词福柯档案学者 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 学院社会学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银河, 在所著《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中,论 述了福柯是档案学者。 福柯(1926~1984年),法国哲学家、历史 学家,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福柯为什么 写《性史>?《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一 书的封面语是这样说的:“在《性史>中,福柯所 写的并不是一部人类性行为的编年史,他探讨 的是:这么多世纪以来,把性与真理的追求连结 在一起的线索是什么,人们是如何和为什么要 到性当中去求得关于自身‘真理’的知识的。” 李银河在书中写道: 说’, “福柯的好友及传记 作者德勒兹指出,他所做的是‘无参考点之言 ‘这位档案学者极力避免去摘引名人之 言。因为他所选取的基础词汇、句子及命题并 非根据发出他们的结构或作者主体,而是根据 它们在某一整体中所发挥的简单功能,例如, 疗养院或监狱的枸禁规则;军队或学校的规训 法则……’福柯考古学方法所考察的对象是大 量的原始档案,他像一位挖掘古墓的传统考古 学者那样,在积满尘土的档案堆中执着地挖掘 着,从被大多数学者忽视的故纸堆中发掘出有 万方数据

作为方法论的“知识考古学”

作为方法论的“知识考古学”

作为方法论的“知识考古学”作为方法论的知识考古学,是小编准备的人文社科的论文,欢迎各位写作者参考!摘要:作为方法论的知识考古学,贯穿了福柯思想的始终。

它以话语实践作为它考古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对语言与陈述两个理论体系的建构来阐述知识考古学,从而实现对中心化的主体的解构。

关键词:知识考古学语言陈述主体《知识考古学》一书是福柯前期学术思想和方法的总结。

这部书明确地提出了知识考古学这一方法论,它将思想史还原到话语事件和陈述行为,从而实现对中心化的主体的解构。

(一) 知识考古学的分析方法:语言分析知识考古学(Arehae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arkhaiologia,arkhaio(古)logia(理论)构成,即关于古的理论。

它不是对历史的考古,目的不是为了找回未被污染的、原始的历史,而是对知识的考古,是一种话语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福柯认为人类只能对人类的认识史做考古学的研究,探索知识得以可能的条件,即支配我们思想和话语实践的被组装起来的各种规则是什么。

知识考古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贯穿福柯思想的始终。

它作为系统的方法正式提出是在1969年出版的《知识考古学》一书之中。

这部著作对这一理论有较为通透的解释。

在这部著作出版之前,考古学的方法在福柯的《疯癫与文明》(1961年),《诊所的诞生》(1963),《词与物》(1966)等著作中都有全面的贯彻和详细的说明,而1975年写的《规训与惩罚》中,其知识考古学方法的运用更加自觉与娴熟。

在《知识考古学》一书中,福柯明确地提出:第一,考古学所要确定的不是思维、描述、形象、主题,萦绕在话语中的暗藏或明露的东西,而是话语本身,即服从于某些规律的实践。

它探讨话语,但不是把它们看作为资料,看作为它的’符号,考古学在话语本身的体积中针对作为建树的话语。

①第二,考古学不试图发现连续的和不知不觉的过渡,这个过渡缓和地把话语同它前面的、周围的和后面的东西联系起来它不是一部光荣经,而是对话语方式作出差异分析。

论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论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论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叶秀山【作者简介】作者叶秀山,193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内容提要】本文侧重从西方哲学传统、特别是欧洲大陆近代和现代的哲学思潮出发,分析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在反对欧洲近、现代传统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出福柯对西方近代“逻辑主体性原则”和现代“历史主体性原则”的批判,使他的考古学意义下的人及其思想产品最终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而成为一种关系的总和,从而使知识考古学在更深刻的层次上打击了西方哲学中人类中心论传统。

人的思想、知识、科学失去自身独立发展的连续性,而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关系和制度之中。

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在知识考古学意义下“话语”的陈述性特征,使它与语言学的句子、逻辑学的命题区别开来。

作为“推理式的实践”,“话语”不仅仅是语义学、符号学的对象,而且是知识考古学的档案。

知识的档案与其它一切考古文物一样,被理解为各个时代思想产品的例证,而不是只存在于时间中而自身相连续的思想、意识、精神、意义的封闭系统。

福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对当今法国哲学、甚至对整个欧美哲学的影响似乎正在加强,但他的书却很难读。

一方面,他似乎可以被看作所谓后现代思潮的主要代表和创始人之一,要弄懂他的意思,首先要对这种后现代思潮有一个精神上的总的把握,这样,就不仅要读他的书,还要读在他前后的一些与这种思潮有关的书,如德里达的书,而这些书也都不是好读的;另一方面,福柯书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大半都是正统的哲学工作者所不太注意或不太熟悉的部门,如医学、犯罪学、性问题等,要深入弄懂他书中意思,还得对这些具体学科有相当的知识才行。

当然,对于福柯的这种“博学”和“冷僻”,人们未必可以用“故弄玄虚”和“钻牛角尖”来加以贬斥,因为他注意研究这些部门的问题,有思潮上的背景,也与他自己的整个思想态度有关。

甚至可以说,他把这些学科引入哲学的视野是对哲学的一种贡献。

一、还是从康德说起福柯的思想固然新奇独特,但它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福柯知识考古学

福柯知识考古学

福柯知识考古学福柯(Michel Foucault)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思想对于人文社科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中,福柯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考古学方法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本文将围绕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展开论述,以探讨这个重要概念在福柯哲学体系中的意义和应用。

首先,福柯对知识的考古学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他认为知识并非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不断演变的历史现象。

福柯提出的知识考古学旨在揭示知识的历史性和社会性,探究知识产生的指向性和权力机制。

他通过对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文本、话语和实践的考察,揭示出不同历史时期中的权力关系和知识结构。

福柯认为真理并不是超越权力的客观存在,而是由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权力关系所决定的。

其次,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强调了权力与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

他认为知识并非纯粹客观的存在,而是建立在权力的基础上的。

福柯通过对各种知识形态的考察,揭示了权力如何通过知识来实施各种规训和调控。

他分析了知识权力结构的运行机制,揭示了知识如何成为权力的工具和手段。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提示我们应当警惕知识背后隐藏的权力机制,反思知识如何塑造和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福柯还就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主张将知识考古学与批判哲学相结合,通过对历史文本和话语的解读,揭示潜在的权力机制和认识形态。

同时,福柯强调了对话语和话语实践的关注,认为话语并非单纯的表达工具,而是构建和制约知识的力量。

他通过对知识话语结构和表述规则的研究,揭示了话语如何被用来界定真理和权力,并影响社会福利和治理策略。

福柯的方法论为我们深入理解和分析知识现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方法。

最后,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不可忽视。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产生、传播和使用日益复杂而庞大。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现今社会如何形成和运行,并帮助我们审视和批判现存的知识体系。

通过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研究方法,我们能够看到知识背后的权力关系,认识知识的局限和潜在的意识形态。

保罗·韦纳福柯的考古学

保罗·韦纳福柯的考古学

保罗·韦纳福柯的考古学在无尽的虚空中,我们小小的思想显得那么稀疏,显得那么歪歪扭扭,充满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空白。

它不可能以和谐的方式充溢为一个理念领域;还有许多其他不同的思想与我们所从事的思想同样是可以被想见的,而无论是我们的还是那些别的思想,都同样并非必然。

本文选自《福柯:其思其人》,原文标题《考古学》,译者赵文。

鲜有美好的起源,我们的思维返回不到乃是真理基础的某些主题,也返回不到词语及其肉身现实的某些原初牵连;相反,起源生成自某些偶然事件。

于是就有了“历史学思维中的独异性原则”。

权力、阶级斗争、一神教、善、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所有这些我们信仰或曾经信仰的大观念都是我们的过去的产物。

它们作为观念曾迫使我们在信与不信之间做出抉择,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们存在并且真实地存在过;但这并不是说它们都建立在真理之上。

福柯同意历史学家或马克斯·韦伯的自发的唯名论。

概念应予清除。

福柯牢记尼采的教诲,“一切概念都尚待生成”;他也是如此主张的,他要求“尽可能圈禁人类学普遍概念,以便调查它们的历史构成”,主张去深挖人类档案,以便发掘我们崇高信念那复杂而卑微的起源;福柯选择了借自尼采的“谱系学”作为他自己的标题,而他的所有著作所要做的也就是这项工作。

福柯《监狱的诞生》回响着尼采《道德的谱系》的声音。

概念有待生成,而现实亦复如是。

概念和现实都是从同一个人类混沌之中浮现出来的。

所以它们并不生成自什么起源,它们都是事后的构型,都生成自增补和模式化,而不是先定的产物。

它们不像植物那样自然生长,不会发展出种子当中所预含的某种东西。

相反,它们在时间之流中构成自身,历经不可预期的阶段、分叉和偶然偏离,依赖于与其他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相遇;它们停止的方式也同样不可预期。

历史因果性背后不存在第一推动力(经济不是对其他起决定作用的第一因;社会也不是);一切事物都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发生反作用。

作为这些不连续性的一个后果,我们就现实提出的问题因时而异,而我们所找到的答案也是如此。

福柯与《知识考古学》

福柯与《知识考古学》

福柯《知识考古学》的后现代历史观米歇尔·福柯作为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对西方的现代性作了深刻的批评。

现代历史哲学是现代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他对现代历史观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拒绝和批判。

《知识考古学》既是他前期“考古学”理论的归纳和总结,也是他开始转向谱系学方法的导言性论著。

虽然他所关心的主题一直在变化着,但是,在这本著作中所阐发的许多历史观念是他一以贯之的。

可以说,《知识考古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后现代历史观。

传统编年史是典型的(现代)历史观。

福柯首先对构成传统编年史的基本话语单位采取了质疑的态度。

(诸如精神病理学、经济学和医学等话语单位是我们最为熟知和确定的,可是,它们是如何有效聚合起来的呢?)传统编年史的回答建立在以下相互联系的、垂直分布的空间中的四个基本预设基础上。

福柯正是围绕这四个方面的批判来揭示话语形成的规律性。

第一,话语单位形成是由于陈述群参照的是同一话语对象,或者说由于存在着同一的话语对象(这个物)才可能形成话语单位(这个词)。

如(精神病)的话语单位,它之所以被称为精神病,是由于存在着可以被归结为以不同方式在某个体或社会经验中显现出来的叫“精神病”的对象。

这些陈述群围绕这个同一对象建立起来的整体,就构成了精神病话语单位。

但是,这个被叫做精神病的对象,在“17或18世纪医学陈述作为它们的对应物提出来的对象与出现在法庭判决或者治安措施中的对象不是同一的;同样,精神病理学话语的所有对象从皮耐尔或是埃斯齐罗尔到布勒雷都已更改了;此处和彼处所提到的疾病已不是同一种疾病,所提到的精神病患者也不是同样的”[1](P39)。

不仅如此,精神病这个对象还关涉到忧郁症或神经官能症的话语,它们又构成了各自的对象,并且对它进行了改造,甚至将它彻底改观。

如果我们采用编年史方法对对象作起源考察,“当我们要更久远地追踪这种时间的线索时,却一下子失去了足迹”[1](P49)。

可见,对象本身是在(多样性)、(异质性)(不断转换的空间)中形成的。

(3)[转载]《知识考古学》:用考古方法还原知识诞生的环境

(3)[转载]《知识考古学》:用考古方法还原知识诞生的环境

(3)[转载]《知识考古学》:用考古方法还原知识诞生的环境米歇尔.福柯的这本《知识考古学》,是对我的思想和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它彻底改变了我19岁以后的思维方式,也是支撑我投资思索的最核心思想来源,它绝对可以进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书之列。

至今我还记得1998年在书店遇见这本书的心情,那时候我刚刚进入大学,逛书店时无意间翻到了这本《知识考古学》,立刻被书中的思维方式征服,从那之后,我对“知识”的观念,学习和看待“知识”的眼光彻底变了。

《知识考古学》是对传统方法论的批判,这个批判非常艰辛,所以福柯从词语、话语、陈述、档案、文献的语义逐层叙述中,在进行批判和重构的思想过程,似乎是在一个迷宫中摸索前进。

我在阅读的时候,常常会担心他的批判叙述和重构意图,目前是否已陷入困境,有时候好像他下一步就要走进没有出路的死胡同里了。

但是,每一次福柯都摸索着重新走了出来,继续他的批判和重构,本书的意义,就在于他一路对传统“思想史”方法论摸索着的批判。

传统上对知识、对思想的研究方法,使用的是“历史学”方式的,注重通过对过去的分析,寻找它们背后的涵义、意义、寓意等等,然后重构过去的历史、知识史和思想史,而人们重构的方式带有极强的目的,大量使用连续、线性、归纳、综合,同时扼杀掉所有的矛盾、不确定性、个性化、特例等等。

因此,这种传统方法在认识的过程中,形成了对知识和思想的扭曲和割裂,而这种方法占据了当下所有人们的意识和思想。

福柯提出的“考古学”方法,拒绝在对知识、对思想的研究中使用历史方法,而是将它们还原到话语本身,还原到话语形成的环境,并且只是还原,不试图去寻找它们背后的寓意,不寻找它们的作者的想法,它所关注的只是话语本身。

因此,知识的考古学方法,不进行总结和归纳,不摈弃矛盾和个性,相反,它还原话语本身的一切东西,它只是去还原,不去思考和评价。

但正是在这种还原的过程中,在我们将知识和思想回到话语的过程中,我们重新得以认识到了知识和思想,重新回到了丰富的、复杂的、不确定的、矛盾的、零乱的、扩散的知识和思想。

《知识考古学》给予的新思考

《知识考古学》给予的新思考

智者论道智库时代 ·257·摘要:《知识考古学》,是福柯的重要的代表作,本书是福柯对话语权的思考,以考古学的知识为手段,对知识历史进行挖掘,对传统历史记述中的核心进行挖掘与分析,得到历史并非是连续的,历史本质上是断裂的,跳跃式的相关结论,本书为后现代主义历史学的代表作。

关键词:知识考古学;福柯;后现代主义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11-00257-002(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赵南迪《知识考古学》给予的新思考《知识考古学》,又被译为《知识的考据》,是福柯的重要的代表作,本书于1969年发表,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知识考古学》是福柯对话语权的思考,以考古学的知识为手段,对知识历史进行挖掘,对传统历史记述中的核心进行挖掘与分析,进而对历史知识进行相应的辩证思考,即历史并非是连续的,历史本质上是断裂的,跳跃式的。

在《知识考古学》一书中,福柯首要目标便是对历史中的以及历史文献中的话语权进行思考与反思。

福柯以知识考古的方式,在反思历史文献中,逐渐的确定历史话语的演变状况以及如何形成的。

在福柯看来,历史中的话语构建的首要体现在话语构建的不连续性。

福柯在书中提到,“如果说人们乐于谈论作者的‘作品’而不更多探究的话,那是因为他们认为它已经被某种表达功能所确定……因此,当我们要谈论某‘作品’时,在此处和彼处的意义并不一样。

作品不能看作是一个直接的、确定的一个同质的单位”。

1也就是说,在福柯看来,讨论历史文献或是根据历史文献来建构历史时,我们需要注意文献之间内部的差异,而不应该以同质的眼光看看待历史,甚至是同一作者,也可能存在差异,很可能有这种状况,同一作者的同一文集的不同作品,表达的思想以及表达思想的方式,可能是不同的。

其次福柯也注意到了话语构建的复杂性。

在话语构建的过程中,任何事情都会影响到历史事实的构建,历史资料经过后人解读,会丧失其原本含义,诚如福柯在书中说的那样,“当有人问及它(书的单位)时,它便失去意义,本身不能自我表白,她只能建立在话语复杂的范围基础之上”。

福柯及其生平_着作和思想

福柯及其生平_着作和思想

本期学术人物福柯及其生平、著作和思想于奇智一、生平与著作11生平 福柯(M ichel Foucau lt,1926 -1984)是法国后现代思潮的前卫人物,1926年10月15日出生于法国西部古城——普瓦提埃。

米歇尔・福柯原名保尔・福柯,“米歇尔”是其母亲给他起的,家人习惯叫他“保尔2米歇尔”,但他本人更喜欢“米歇尔”这个名字。

他于1936年在此城亨利四世中学小学毕业后,升入本校初中班。

1940年9月,他离开了该校,转入圣斯塔尼斯拉教会高级中学。

在这所教会学校,有一位知识渊博的历史教师,很受学生欢迎。

福柯对历史发生了兴趣。

他特别注重课外学习,在一位名叫埃格兰(A igrain)的修道院院长引导下,他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与哲学书,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成长道路和职业选择。

1942年,福柯开始阅读柏拉图、笛卡儿、帕斯卡尔、柏格森等哲学家的著作,进步很快,这得力于这所教会学校哲学教师皮埃罗(Dom P ierro t)和家庭教师吉拉尔(L ou is Girard)。

福柯的中学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

战争与历史的关系十分重大。

这使他进一步决定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历史哲学。

1943年,福柯通过了中学会考,拒绝了父亲要他“学医以承父业”的愿望;1945年毅然北上巴黎亨利四世中学,准备报考全法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时值二战刚刚结束;这一年既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又是福柯一生的转折点;法国新黑格尔主义学者伊波里特(Jean H yppo lite)在该中学执教,正当锦瑟年华的福柯深受其泽,后来他成了伊氏在法兰西学院的继承者。

1946年,福柯以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考上巴黎高师。

在高师期间,福柯广泛阅读古今哲学家著作,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又由于身患严重的癫狂症,染上同性恋,因此涉猎了心理学、精神分析和精神病学,进而开辟了自己的特殊研究领域:癫狂和性欲。

他在阅读中选择了尼采作为自己的精神导师。

还结识了现象学家梅洛2庞蒂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

权力、技术与记忆构建:西方社群档案建设述评

权力、技术与记忆构建:西方社群档案建设述评

权力、技术与记忆构建:西方社群档案建设述评作者:谭必勇来源:《档案管理》2019年第01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档案的价值已经从服务于国家和学术精英(尤其是历史学者)延至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诉求,包括公共政策的责任性、信息的自由度以及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如利用档案保护个人权利、开展各层次的文化遗产教育、分享个人及社群与过去的历史联系等)”[1],再加上普通民众文化信息权利意识的增长,从而使得社群档案(community archives)概念日渐成为国际档案学界热门的研究话题,它要求档案馆为不同地域、身份、性别、经济地位、文化习俗等特征而形成的社群开展查档、建档服务,为其重建、恢复记忆,使特殊群体或少数族群在国家记忆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进而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辐射面。

本文从权力、技术与记忆构建三个维度入手,试图为西方社群档案思想的源起、发展及未来图景等问题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进而更好解读社群档案建设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1 后现代主义:“权力的档案馆”与“档案馆的权力”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流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思潮,他们致力于从微观层次上解构现代社会的霸权,通过揭示话语与知识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构成机制,消解长期以来“知识”“真理”“客观性”所包容的主观预设和人文建构因素,进而解构使权力话语合法化的意识形态[2]。

后现代主义学者排斥所谓的世界观、元叙事、宏大叙事和整体性,更强调非决定论、多样性、差异性、复杂性等,他们将注意力转向社会的边缘地带[3],从而逐步引起了开始主张利用档案积极构建社会记忆的档案学者们的共鸣。

后现代主义引入档案界首先可能源自信息技术对档案学理论带来的压力。

数字信息技术使得传统的文件、档案、证据等概念的内核发生了重大变化,档案学者对此产生了诸多困惑。

1994年,特里·库克在澳大利亚《档案与手稿》杂志发表文章首次专门谈到了后现代主义在电子文件时代的影响[4]。

他强调,后现代主义认为“文件不是客观的事物”,但文件、档案背后的来源,反映了过去(或现在)的社会权力关系,档案工作者推行电子文件管理的后保管模式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倾向。

福柯《知识考古学》的起源与话语分析研究

福柯《知识考古学》的起源与话语分析研究

福柯《知识考古学》的起源与话语分析研究孙虎【摘要】在20世纪60年代,福柯提出哲学的考古学方法,这在他的思想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起点,对理解他思想的独特性具有决定性意义.《知识考古学》是福柯唯一明确讨论方法论的著作,注重揭示科学的知识话语类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福柯又提出了自己的谱系学方法,与哲学的考古学方法不同,考古学方法是从一种认识型出发描述历史现象,谱系学引入了权力概念,将不同的认识型看作权力的效果,关注权力与知识关系的揭示,这是对考古学方法的深入研究.【期刊名称】《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9页(P37-45)【关键词】福柯;知识考古学;认识型;谱系学【作者】孙虎【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15009【正文语种】中文《知识考古学》是福柯完成于1968年、并在1969年出版的唯一明确讨论方法论的著作。

福柯写这本书主要是为了对自己的《疯癫史》(1961)、《诊所的诞生》(1963)与《词与物》(1966)三本书进行方法论总结,在这三本书中他用“考古学方法”来探讨欧洲历史中某一时期出现的新的话语形式。

但是,福柯认为在这三本书中这种方法本身并没有得到清晰阐明,甚至还没有完全成型,于是写了《知识考古学》对这种方法进行系统论述。

它的核心概念是“考古学”或“考古学方法”,是用哲学方法透视历史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这种范式很难归类于传统的哲学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未定型等特点。

它本身不是一部与历史进行比较的著作,结果它所确立的研究范式对文学批评与其他一些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了很多学科的一块试金石。

“考古学方法”在他的思想发展中是一个标志性起点,对理解福柯思想的独特性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考古学方法的起源福柯在1954年翻译了宾斯万格的《梦与存在》后写了一篇较长的导读文章,这是他早期的文章,从中可以看出福柯此时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哲学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