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八声甘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声甘州》教学设计
【课前学习活动设计】
1、预习朗读全词,利用好工具书,读准字音。
2、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全词,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读清节奏
3、查阅资料,了解柳永生平
【教师课堂活动设计】
一、导入
在北宋时期,有一位词坛高手,曾有人这样称赞他:“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可见他的词作有多么受欢迎。这里的“柳”指的就是柳永。我们在必修四学过他的《雨霖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成就极高的词,《八声甘州》。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本词的情感
2、深情朗读,熟能成诵
三、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朗诵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2、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词,其他同学注意听,并订正字音
苒苒(rǎn) 渺(miáo)邈(miǎo) 颙(yóng)望阑(lán)干正恁(nèn)凝愁
3、齐读整首词,并思考:这首词上阕写了什么?下阕写了什么?
明确: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师板书)
4、词中哪一个字最能概括全词的情感?从哪句话中找到的?
明确:最后一句“正恁凝愁”中的“愁”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愁”可以看做全词的词眼。(师板书)
四、品读上阕
1、朗读上阕,思考,上阕是如何通过写景抒发愁情?
要求:小组讨论交流2分钟,按照PPT要求组织思路,组织语言。
(PPT展示:我读到了一幅________的画面,是在_______(句)中读到的,特别是这句中的______(景/词)最能体现愁情,因为……)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点拨,指导学生抓住“暮雨”“霜风”“残照”“长江”等景物,
以及“潇潇”“凄惨”“冷落”“无语东流”等词语,分析体味意境,理解情感)明确:凄冷、苍凉、萧条、寂静
2、作者在上阕选取了“暮雨”“霜风”“残照”“长江”等意象,营造了凄冷萧条的氛围,抒发了内心愁苦的情感。因此,上阕主要的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
3、朗读上阕,读出愁苦之感。
教师指导朗读:语速要慢,语调要低沉,重读“渐霜风凄惨”和“惟有长江水”两句,上阕结尾时语速更慢,把拍子拖住。
五、品读下阕
1、根据上阕描绘的景象,可看出作者位于高楼之上,因此,关河、长江等物尽收眼底。登高,望远,看到如此辽阔之景。作者没有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反而愁肠百结,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品读下阕,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
2、朗读下阕,思考:作者愁的原因有哪些?
(生发言,教师点拨,概括原因)
明确:①思乡——“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师板书)
②怀人——“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师板书)
追问:这句写的是作者思念爱人,还是爱人思念作者?
这幅画面是眼中所见吗?“想”指的是想象。
请同学们根据这一句词,发挥想象,将这个女子思念作者的画面描绘出来,可以加入这个女子的心理活动。要体现出女子对作者的思念深切。
(生发言)
师:女子在翘首期盼中,在一次次由希望到失望中,可能会想,作者是不是遭遇变故了,是不是乐不思蜀呢?而作者呢?“争知我”一句,可看出作者也是满怀思念的啊!这两句一句写想象,一句写现实,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本是作者自己思乡怀人,却从对面写“佳人”盼望自己;自己本是倚栏凝愁,却说“佳人”不知自己愁苦;本是想象佳人思念自己,却又把这幅想象的画面写的如此细致、生动。可谓是一波三折,几起几落,在多种角度变化中,将这种相思怀念写的更为深沉、更为动人了。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浓浓的思念,朗读“想佳人……正恁凝愁”两句话。
③感慨身世——“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师板书)
明确:感叹这么多年来的漂泊行踪,是什么让我苦苦久留不得归乡?
师:是啊,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思乡却不归乡呢?这个问题我们无法从文本中直接找到
答案,需要联系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这在文学鉴赏中叫做“知人论世”。
(PPT展示关于柳永生平简介)
根据这一段介绍,可以看出,有无数原因让柳永想回但是不能回,这份苦,想说又说不出,甚至无从说起。就如辛弃疾所言“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所以,在这句自问而不答中,还有一份沉甸甸的的无奈。
3、同学们回忆一下,像柳永一样,仕途不顺、身世漂泊的文人,还有谁?我们能叫上名的很多,恐怕叫不上名的会更多。当这些与柳永有着类似经历的文人读到“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的时候,会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柳永抒发的是古往今来壮志难酬的文人的共同的情感。
六、美读背诵
1、下面,让我们带着作者这种愁苦、无奈,来朗诵这首词。
自由读并展示,教师给予指导
2、齐读全词
3、根据提示,尝试背诵全词。
七、结束语
今天我们一同品读了《八声甘州》,理解了词人柳永丰富的内心世界。课后希望同学们能默写全词,并且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柳永其人、其词。
【课堂学习效果测评设计】
1、能否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2、学习过程中,能否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对有争议观点提出不同意见
3、能否在提示下背诵全词
《八声甘州》学情分析
本次公开课我所执教的班级是高二文科倾向班级,所选的篇目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篇目《八声甘州》。
我校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使用的都是人教版教材,对古诗文的学习以背诵为主,积累了丰富的名诗、名句。进入高中阶段后,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对古诗文的学习则更为深入。
高一上学期,学生在必修二教材中学习过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两首豪放派词作。高一下学期,又在必修四教材“笔落惊风雨”专题中学习过4首唐诗(分别是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琵琶行》、李商隐的《锦瑟》)和4首宋词(分别是李煜的《虞美人》、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经过以上学习,学生大致了解了唐诗、宋词的发展历程和各阶段的代表诗人,能够读懂浅显的诗词,了解比较常见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对“笔落惊风雨”专题中柳永的《雨霖铃》的学习,使学生对柳永的生平也有所了解。这样的学习经历给学生学习这首《八声甘州》、深入理解作者思想情感打下了基础。
相比较于其他班级,本次我授课班级的学生文学素养较高,平时阅读量较大,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较强。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在“品读上阕”环节中,设计的题目难度较大,且是开放性题目,旨在让学生在理解上阕表层含义基础上体会意境、体会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在“品读下阕”的环节中,让学生结合柳永生平体会柳永内心世界。这些预设都是建立在学生有着较高水平的理解能力基础上的。
《八声甘州》效果分析
我本次执教的篇目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的篇目《八声甘州》。
一、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准确理解本词的情感;深情朗读,熟能成诵。应该说,这两个目标是互为表里的——学生对情感理解地透彻,才能深情朗读;朗读得有感情,更能促进其理解;并且读得多,才能当堂背诵。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很好地抓住了词眼“愁”,并理解了作者如何借助景物抒发“愁”以及为何而“愁”,特别是“知人论世”环节的引入,让学生结合柳永坎坷漂泊的人生遭遇,更好地理解了柳永内心的愁苦和无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展示过程中,充分显示出学生已经对本词的情感理解非常到位,且能指出其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将“理解”上升至“鉴赏”的层面。在预习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学生从刚上课时读不通顺,到下课前根据提示背诵全词,这样的变化和提升,也标志着本节课教学目标完成充分、到位。
二、学生思维活跃
纵观整个课堂,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思考也较为深入,时有思维碰撞的火花。品读上阕“如何借助景物抒发愁情”时,在我设计的开放性问题引领下,学生讨论热烈,展示时非常积极,能各抒己见。由于我没有给学生固定答案,而是依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更好的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