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支架预压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特大桥现浇双线变宽简支箱梁支架预压报告

一、工程概况

XXX轨道交通项目XX特大桥共有5跨(30m4跨,25m1跨)双线变宽简支梁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现浇箱梁支架采用贝雷梁平台上铺设碗扣式支架搭设满堂架,在箱梁跨中处设一条形基础支撑贝雷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工期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在现场对25#墩~26#墩之间双线变现浇宽简支箱梁进行了支架的预压,预压材料采用砂袋。预压加载开始时间为2012年2月13日至2月29日预压完毕,持荷14天。

二、主要技术参数

现浇梁支架预压主要参数如下:

预压荷载:预压荷载为(30m箱梁重量+模板)总重×1.2。

30m梁重285.8*2.5=714.5吨;箱梁模板48.05吨。模架预压荷载G=(714.5+48.05)*1.2=915.06吨。

三、预压方案

3.1预压试验目的

(1)检验支架、贝雷梁及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消除基础、贝雷梁及支架的非弹性形变;

(3)确保支架现浇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过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同时保证梁体的线型及梁顶面高程。

预压是为了检验现浇箱梁模板的安全性和实际变形量,通过预压消除结构非弹性变形,同时取得模板弹性变形的实际数值,得出“荷

载-挠度”曲线,并检验设计计算结果,调整预拱度(或反拱),以求得现浇箱梁施工的准确参数。提前发现支架结构及构件加工、安装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前调整整改,防患于未然。模板预拱度的调整通过调整模板支撑顶托完成。

设计依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下发的相关的技术要求和国家、铁道部部的强制性标准和条文。

3.2总体方案

模架预压采用沙袋预压,按照四级预压加载,加载重量和方式如下:

一级加载至梁及模板重的60%即457.5吨;

二级加载至梁及模板重的80%即610吨;

三级加载至梁及模板重的100%即762.5吨;

四级加载至预压总重即915.06吨;

箱梁预压从混凝土结构跨中开始向支点处进行对称布载;当横向加载时,应从混凝土结构中心线向两侧进行对称布载。

3.3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设置

为了能够真实的掌握支架预压造成的地基沉降、贝雷梁形变、支架本身变形及工字钢、方木的变形量,以便有效地指导现浇梁梁体施工,现场在25#墩-26#墩之间中墩及承台表面上共计设置了5排沉降观测点,每排5个,计25个;梁体贝雷梁顶部(支架脚手架底部)设置5排沉降观测点,每排5个,计25个;梁体支架顶部于底部对应

设置5排沉降观测点。中墩和承台上观测点设置目的主要是监测支架基础的沉降;贝雷梁顶部沉降观测点设置目的主要是监测贝雷梁的变形;支架顶部的观测点主要是监测方木弹性变形及所有立杆的弹性变形及挠度导致的变形。

支架顶部、贝雷梁(支架底)观测点布置图

基础观测点布置图

2、观测

在支架搭设完毕未加载之前,项目部技术人员于2012年2月12日将上下计75个观测点的原始标高进行测量;支架加载第一级加载完毕0h后对观测点进行第1次观测,12h后对观测点进行第1次观测,24h后进行第2次观测,36h后进行第3次观测,测得第一组

数据;支架加载第二级加载完毕0h后对观测点进行第1次观测,12h 后对观测点进行第1次观测,24h后进行第2次观测,36h后进行第3次观测,测得第二组数据;支架加载第三级加载完毕0h后对观测点进行第1次观测,12h后对观测点进行第1次观测,24h后进行第2次观测,36h后进行第3次观测,测得第三组数据;支架加载第四级加载完毕0h后对观测点进行第1次观测,24h后对观测点进行第1次观测,48h后进行第2次观测,72h后进行第3次观测,测得第四组数据;在支架卸载完毕6h后对观测点进行观测,测得第五组数据。

第一组观测数据显示承台平均下沉0mm,中墩支撑平均下沉4.3mm;贝雷梁顶部两端平均下沉3.2mm,1/4跨处平均下沉4.4mm,跨中处平均下沉4.4mm;支架顶部两端平均下沉11.5mm,1/4跨处平均下沉13.2mm,跨中处平均下沉12.8mm (均不考虑测量误差) 。

第二组观测数据显示承台平均下沉0mm,中墩支撑平均下沉2.3mm;贝雷梁顶部两端平均下沉2.6mm,1/4跨处平均下沉3.8mm,跨中处平均下沉2mm;支架顶部两端平均下沉6.4mm,1/4跨处平均下沉8.7mm,跨中处平均下沉6.2mm(均不考虑测量误差)。

第三组观测数据显示承台平均下沉0mm,中墩支撑平均下沉0.3mm;贝雷梁顶部两端平均下沉3mm,1/4跨处平均下沉4mm,跨中处平均下沉2.4mm;支架顶部两端平均下沉4.2mm,1/4跨处平均下沉5.4mm,跨中处平均下沉3.2mm (均不考虑测量误差)。

第四组观测数据显示承台平均下沉0mm,中墩支撑平均下沉0mm;贝雷梁顶部两端平均下沉2mm,1/4跨处平均下沉3.6m m,跨中处平均下沉2mm;支架顶部两端平均下沉4.2mm,1/4跨处平均下沉4.4mm,跨中处平均下沉3.2mm (均不考虑测量误差) 。

第五组数据显示承台平均回弹0mm,中墩支撑平均回弹3.5m m;贝雷梁顶部两端平均回弹5mm,1/4跨处回弹10mm,跨中处回弹4mm;支架顶部两端回弹12mm,1/4跨处回弹17mm,跨中处回弹10mm(均不考虑测量误差)。

3、数据处理

根据各监测点在各级荷载下的观测数据,处理得出下表:

由第上面两表统计分析数据可以看出,碗扣支架平均回弹均为7mm;贝雷梁及支架顶部以中支撑为分界线,两侧呈对称抛物线回弹,以1/4跨中处为最大值。

3.4支架的预拱度设置

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可知,支架预拱度设置应由四项弹性变形组成,分别为:中支撑基础、贝雷梁、支架以及设计预拱度。

由中支撑回弹而设置的预拱度按照直线方程过渡,以中支撑为对称轴,两侧对称设置,中支撑弹性变形为3.5mm,则其预拱设置线性方程为:Y1=0.0035x/L(x为距支座中心距离,L为箱梁计算跨度的一半);

由贝雷梁回弹而设置的预拱度按照二次抛物线过渡,以中支撑为对称轴,两侧对称设置,贝雷梁最大弹性变形为(10mm-0.5*3.5mm=8.75mm),其预拱设置线性方程为:

Y2=(4*0.00875*x)/L^2*(L-X)=0.035x(L-x)/L^2(x为距支座中心距离,L为箱梁计算跨度的一半);

支架整体回弹为7mm,其预拱度设置为Y3=0.007;

设计预拱度跨中最大值为:理论计算跨中反拱值-扣除自重影响后预应力产生的上拱度-理论计算残余徐变拱度值=(9.86-13.67-4.07)mm=2.12mm,其他位置按照二次抛物线过渡,其预拱度设置方程为:

Y4=0.00212(2L-x)x/L^2(x为距支座中心距离,L为箱梁计算跨度的一半,该方程为1/2曲线图,另一半以跨中为轴线,对称布置)。

综上,支架布置反拱设置方程为;Y=Y1+Y2+Y3+Y4,即

Y=0.0035x/L+0.035x(L-x)/ L^2+0.007+0.00212(2L-x)x/L^2

经计算,该梁体的从小里程侧到大里程侧的预拱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