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一)》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减法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减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e2590f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a.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减法知识点一、认识减法减法是数学中常用的运算符号,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减法关系。
在数学中,我们用减号“-”来表示减法。
例如,7减去3,我们可以写作7-3=4。
这个等式的意思是,从7中减去3,得到的差是4。
二、数学减法的性质1. 减法的交换律减法的交换律表示,减法的顺序不影响结果。
即a减去b,和b减去a的结果相反。
例如,3-2的结果是1,而2-3的结果是-1,它们正好相反。
2. 减法的结合律减法的结合律表示,多个数相减的结果与它们的顺序无关。
例如,10-2-3和10-3-2的结果都是5。
注意:减法没有类似于乘法和加法的分配律。
三、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1. 逐位减法法则逐位减法法则是小学一年级学习减法的基础方法。
根据这个法则,我们从被减数的个位数(最右边一位)开始,逐位相减。
例如,计算21-7:21- 7-------14首先,从右向左,7减去1得到6。
然后,再将2减去0,得到2。
所以,21-7=14.2. 借位减法法则当被减数的个位数小于减数的个位数时,我们需要借位来进行减法运算。
例如,计算16-7:16- 7-------9首先,7减去6得到1。
然后,由于6小于7,我们需要从十位(最左边一位)借1。
将10减去0,得到10,再减去1得到9。
所以,16-7=9.四、应用的减法技巧和题型1. 减法和加法的关系减法可以通过加法来计算。
例如,我们可以用11-6的方式来计算6+?=11。
通过试凑或者试减,我们可以得知6+5=11,所以11-6=5。
2. 减一得零法则任何数减去自身等于零。
例如,8-8=0。
3. 减法的倍数规律当一个数减去自己的倍数时,差与倍数的关系有一定规律。
例如,7-7=0,14-7=7,21-7=14,28-7=21。
我们可以发现,差的结果是原数的倍数。
4. 横式计算在一年级,我们开始学习使用横式计算减法。
例如,计算15-6:10- 6-------9首先,由于5小于6,我们需要从十位借1。
5.19《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复习(一)(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19《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复习(一)(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a0f91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7.png)
5.19《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复习(一)(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与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今天,我将为大家展示一堂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复习课程——《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复习(一)。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包括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具体内容包括:数字6~10的写法和认识,数字6~10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运用6~10的数字进行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字6~10的写法和认识,理解并掌握数字6~10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运用6~10的数字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字6~10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运用6~10的数字进行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
教学重点:数字6~10的写法和认识,数字6~10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
学具:数字卡片、算盘、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引入(5分钟)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数字1~5的认识和加减法。
2. 知识讲解(15分钟)(1)数字6的认识和写法(3分钟)引导学生复习数字6的写法和认识,并通过数字卡片进行巩固。
(2)数字7的认识和写法(3分钟)引导学生复习数字7的写法和认识,并通过数字卡片进行巩固。
(3)数字8的认识和写法(3分钟)引导学生复习数字8的写法和认识,并通过数字卡片进行巩固。
(4)数字9的认识和写法(3分钟)引导学生复习数字9的写法和认识,并通过数字卡片进行巩固。
(5)数字10的认识和写法(3分钟)引导学生复习数字10的写法和认识,并通过数字卡片进行巩固。
3. 课堂练习(15分钟)运用数字6~10进行加减法运算,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本节课所复习的数字6~10的认识和写法,以及加减法运算。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数字6~10写一篇数学日记。
(1)小猫有6条尾巴,小狗有4条尾巴,一共有几条尾巴?(2)小猫有5个球,小狗有7个球,一共有几个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数字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但在课堂练习中,部分学生对数字10的加减法运算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be25d195acfa1c7ab00cc17.png)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1~5的认识
从前往后数:1、2、3、4、5 。
从后往前数:5、4、3、2、1 。
知识点二、比多少
在1、2、3、4、5中,后面的数比前面的大,前面的数比后面的小。
如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用大于号“>”表示。
例如3比1大,写作:3>1,读作:三大于一。
如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小,用小于号“<”表示。
例如1比3小,写作:1<3,读作:一小于三。
写“>”和“<”要注意: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如果两个数大小一样,用等号“=”表示。
例如1和1相等,写作:1=1,读作:一等于一。
知识点三、第几
物体的排列顺序可以用“第几”来表示。
从1开始数数,数到几是那个物体,那么它的排列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和“几个”是不同的。
“第几”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顺序,而“几个”表示的是物体的多少。
知识点四、分与合
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计算加法的时候,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数一共有多少个,那么得数就是多少。
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计算减法的时候,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再数剩下的部分是多少,那么得数就是多少。
知识点五、0
0表示“没有”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起点”的意思。
0读作:零。
写0的时候要注意: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写,起笔和收笔的地方要相连。
任何数加上0都得原数,任何数减去0也得原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0 。
(新插图)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5-1-5 6、7 的加减法及一图四式 知识点梳理课件
![(新插图)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5-1-5 6、7 的加减法及一图四式 知识点梳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23a6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1.png)
知 识 点 2 从不同颜色中理解一个分成式能计算 四道算式
2.摆一摆,说一说,填一填。
43 7 347
43 743 734
点评:小旗分两种颜色,列加法算式时,可以用 红色小旗数量加上黄色小旗数量,也可以用黄色 小旗数量加上红色小旗数量。列减法算式时,可 以用总数量减去红色小旗数量,也可以用总数量 减去黄色小旗数量。
3.看谁先跑到终点。
7
7
7
4
7
6
6
6
7
1
5
7
点评:本题是关于 6、7 的加减法,学生可以根据 自己学过的方法认真计算。
提 升 点 应用 6、 7 的加减法解决 问题
4.说一说图的意思,再计算。
27
33
点评:第一幅图,原来有 5 个球,小朋友又拿 来 了 2 个 球, 现 在 一 共 有 7 个 球, 列 式 5+2=7。第二幅图,原来有 6 个球,小朋友拿走 了 3 个球,还剩 3 个球,列式为 6-3=3。
第五单元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1. 6 和 7
第5课时 6、7 的加减法及一图四式
知识点1
从相同颜色中理解一个分成式 能计算四道算式
1.摆一摆,说一说,填一填。
15 51 6
15 615 6 51
点评: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列出的算式也就不一样。 图中小球颜色一致,分左右两边,列加法算式时, 可以用左边的小球数量加上右边的小球数量,也可 以用右边的小球数量加上左边的小球数量。列减法 算式时,可以用总数量减去左边的小球数量,也可 以用总数量减去右边的小球数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1-5的认识和加减法PPT教学课件-2篇 (28)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加法》1-5的认识和加减法PPT教学课件-2篇 (28)](https://img.taocdn.com/s3/m/da46d11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4.png)
5
1
4
4
2
4
1
3
2
4
5
3
2
1
课堂练习
1.看图填一填。
=
=
=
=
4
+
1
5
4
2
3
2
2
5
2
5
3
+
+
+
课堂练习
3.照样子画一画,填一填。
2.你有2支铅笔,妈妈又给你买来3支,你现在有几支铅笔?
2+3=5(支)
4
3
4
2
5
2+3=5
2+1=
2+2=
3+1=
1+1=
1+4=
Hale Waihona Puke ====
教学新知
二、加法的读法。 想一想,3+1到底是多少呢?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3个点了表示3,再接画1个点表示1,然后再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点子? “3+1=4”就表示把3和1合在一起,结果是4,算式就读作3加1等于4,请同学们同桌互相读一读吧!
知识梳理
知识点1:加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2
4
3+2=5(支)
知识拓展
1.我能写算式。
1
3
4
+
+
=
=
1
1
3
3
4
4
1
3
5
+
+
=
=
2
2
3
3
5
5
【例】小明和小红有同样多的本子,小明用了3本,小红用了2本, 他们俩谁剩得多?
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一)》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6ad2bfc0508763231121249.png)
2、根据图意能列出 一加一减 两道算式。
3、正确口算 6 和 7 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
跳绳(8,9 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 8、9 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
幸福像花儿一样,学习像溪水一般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的联系。
2、正确口算 8 和 9 的加减法。
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幸福像花儿一样,学习像溪水一般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知识点】:
1、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 从左到右 的运算顺序。
2、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大家来锻炼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 10 以内物体的个数。
摘果子(减法的认识)
【知识点】:
1、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正 确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 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幸福像花儿一样,学习像溪水一般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小猫吃鱼(得数是 0 的减法)
【知识点】:
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 0 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2、提高 5 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
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
猜数游戏(6,7 的加减法)
幸福像花儿一样,学习像溪水一般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知识点】:
1、学会 6 和 7 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一)》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一) 》知识点归纳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详解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60bd1e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5.png)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详解第一章:减法概念1.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一种基本的算术运算,用于确定一个数(被减数)比另一个数(减数)少多少。
减法运算符号为“-”。
1.2 减法运算规则在进行减法运算时,我们需要将被减数和减数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减。
如果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相应位,则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第二章:减法的运算步骤2.1 写数将被减数和减数写在减法算式的上方和下方,对齐各位。
2.2 相减从个位开始,将被减数的每一位与减数的相应位相减。
如果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相应位,则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2.3 借位当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相应位时,我们需要向前一位借位。
借位后,前一位的数要减1,并且将借位的数值加到当前位上。
2.4 继续相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继续将被减数的每一位与减数的相应位相减,直到所有位数都相减完毕。
2.5 写出结果将相减的结果写在算式的下方,得到最终答案。
第三章:减法的应用3.1 退位减法当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相应位时,我们需要进行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的步骤如下:1. 向前一位借位,前一位的数减1。
2. 将借位的数值加到当前位上。
3. 继续将被减数的下一位与减数的相应位相减。
4.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位数都相减完毕。
3.2 连续减法连续减法是指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或多个数。
连续减法的步骤如下:1. 进行第一个减法运算。
2. 将得到的结果再减去下一个数。
3.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数都减完。
第四章:减法的练习题以下是一些减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1. 135 - 45 =2. 789 - 321 =3. 64 - 27 =4. 856 - 432 =5. 90 - 58 =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上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可编辑打印思维导图)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可编辑打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884bd14f0912a216147929a5.png)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 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 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 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 ,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其中 “凑十法”比较简便。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时,把9凑成10需要1,就把较小数拆成1和几,10加几就得十 几。
一、9加几计算方法:
(1)点数;
(2)接着数; (3)凑十法。
二、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可以“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拆小数、凑大数”。
1、认识钟面:
时针:钟面上又粗又短的指针叫时针。
一种:挂钟,钟面上有12个数,分针和时针。 另一种: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的左边和右边都有数。
2、钟表的种类: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一般分两种,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电子表上,“:”的右边是“00”时表示整时,“:”的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1)“拆大数、凑小数”。 (2)“拆小数、凑大数”。
三、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1)解决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从而找到不同的解题方法。 (2)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课件(2课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课件(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451fcb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4.png)
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小组合作:在卡片上分别写出10 以内所有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再整 理一下。
知识归纳
0+0 1+0 0+1
补充下表。
2+0 1+1 0+2
3+0 2+1 1+2 0+3 4+0 3+1 2+2 1+3 0+4
5+0 4+1 3+2 2+3 1+4 0+5
6+0 5+1 4+2 3+3 2+4 1+5 0+6
巩固练习
2.
46 10
63 2
巩固练习
3.看图列式。
5+3 8 3+5 8 8-3 5 8-5 3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说一说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明白的地方。
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1.教材第65~66页练一练。 2.对应课时题目。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 上 册
第2课时
整理和复习(2)
知识归纳
✓ 连加、连减 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先算前两个数的得数,再用所得的数加上第三个数。 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先算前两个数的得数,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 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加减混合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 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得数,再用所得的数与第三个数进行计 算。
从右边数,第3张是( 9 ),第( 9 )张是8,第( 8 )张是1。 (3)把左边的5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
( 1 )<( 4 )<( 5 )<( 7 )<( 8 )
知识归纳
我家比亮亮 家低一层。
我家比亮亮 家高一层。
我家在7层。
亮亮
在第 6 层,
在第 8 层, 这栋楼一共有 10 层。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与减(一)》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与减(一)》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883900d1f34693dbef3e15.png)
《加与减(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的内容:“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的意义及5以内加法的计算);“还剩下多少”(认识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减法的计算);“可爱的小猫”主要是通过连环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并理解得数是0的计算过程;“猜数游戏”“背土豆”“跳绳”“可爱的企鹅”“小鸡吃食”这五个小板块主要是为了解决6~10的加减法问题;“乘车”的情境中有三个知识点: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是对加减法运算的拓展。
当然,由于数都在10以内,所以只要求直接写得数。
对于两步以上的运算顺序与格式,将在后续的学习中再重点研究。
此单元还包括练习一、练习二、做个加法表、做个减法表、整理与复习等内容。
本单元主要知识点如下:1. 认识加法的意义及5以内加法的计算。
2. 认识减法的意义以及5以内减法的计算。
3. 0的加减法。
4. 6~10的加减法。
5. 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6. 做个加法表、做个减法表、整理与复习。
学情分析由于本单元教学的对象是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的认识与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所以说,如何处理好运算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设计教学过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1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过程创设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他们产生喜欢学、有兴趣学的情感。
教学要求1. 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 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提出并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 在运算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1.根据提供的情境,提出简单问题并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将计算知识的学习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梳理带练习
![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点梳理带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e709ac3856a561252d36f84.png)
1-5的认识1-5的基数含义:用1-5表示物体的个数,基数用几个表示,描述数量。
比如一个太阳,一只小狗都是用数字“1”表示。
1-5各数的形状认识与书写:1像小棒,2像鸭子,3像耳朵,4像旗子,5像枰钩。
1-5各数比较大小1、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相同就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等于号,等于号用符号吧表示可写作“=”。
2、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不相同时,数字大的在前面、数字小的在后面,就要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大于号,大于号用符号表示可写作“>”。
(注意: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3、当两个数字比较时,如果两个数字不相同时,数字小的在前面、数字大的在后面,就要在这两个数字中间写小于号,小于号用符号表示可写作“<”。
(注意: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第几第几是相对的,需要带入具体的方向。
区别几和第几,几表示数量,第几表示位置。
分与合掌握2-5的分与合:5的组成有4种(4和1、1和4、2和3、3和2);4的组成有3种(3和1、1和3、2和2);3的组成有2种(2和1、1和2)。
加法掌握加法的含义与读法:把两个数字合起来在数学上用“+”表示,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用“=”连接。
“+”为加号,“=”为等于号。
比如:3+1=4读作3加1等于4。
减法掌握减法的含义与读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
“-”是减号表示去掉,剩下多少用“=”连接。
比如:4-1=3读作4减1等于3。
认识“0”掌握0的含义与写法:0表示一个也没有;0表示起点;0表示分界线。
重难点知识梳理1-5各数的大小比较,注意区分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关系。
开口朝大数,尖头朝小数。
理解序数的概念,用第几表示位置,并且第几是相对的,需要带入具体的方向。
易错点区别几和第几,几为基数概念,表示数量关系,第几为序数概念,表示位置关系。
练习题一.填一填。
(39分)1. 3的前面是(),3的后面是()。
2. 5的前面是(),2的前面是()。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e1b15e01f69e3142329410.png)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
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
小的数组成。
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
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教案
![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8dc2a6551810a6f52486d5.png)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教案【知识点一】数一数。
数一数,它们各有多少个。
【知识点二】比较大小。
谁比谁多?谁比谁小?归纳总结:(1)可以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大小:后面的数总是大于前面的数。
(2)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一一对应后有剩余的数大。
归纳总结: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
【知识点三】基数与序数。
按要求填空。
(1)一共有()张数字卡片。
(2)最左边一张数字卡片是(),最右边一张数字卡片是()。
(3)从左边数起,数字卡片“5”是第()张,从右边数起,它是第()张。
(4)数字卡片“9”在()和()之间。
【知识点四】6--10的加减法(数的组成)。
1、一图两式(根据同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你能根据图中摆的方块写出算式?(1)= =(2)= =归纳总结:“几”表示物体的数量是多少,“第几”表示物体所在的顺序和位置。
归纳总结:1、根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先确定相加的两个数是几,再把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2、根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列出两道减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都是从总数中减去一个数,得另一个数。
2、一图四式。
(1)+ = — = + = — = (2)= = = = (3)= = = = (4)= = = =球【知识点五】解决问题。
(1)?= (个)(2) ?10个= (个)归纳总结:1、如果“?”在“ ”的下面,求的是总数,表示把“ ”中的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2、如果“?”在“ ”上面的一侧,求的是一部分,表示用下面的总数减去上面已知的那部分,用减法计算。
归纳总结:根据一幅图中的两部分,如果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如果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有多少,可以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同一幅图,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称为一图四式。
5、数一数,填一填。
(1)一共有( )只动物。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归纳》(课件)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知识归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aeeb3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8.png)
知识归纳
一、具体内容梳理
二、冲关大练习
1.看图写数。
3
8
9
6
2
7
二、冲关大练习
2.按要求画一画,圈一圈。
二、冲关大练习
3.在 里填上“>”“<”或“=”。
<
<
>
>
>
<
>
<
二、冲关大练习
0
4
67
9 10
10 9
65
3
1
4
二、冲关大练习
9
2
8
1
3
2
3
3
二、冲关大练习
6 8 10
53
1
二、冲关大练习
看图示,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算式解答。
7+3=10(个)
9-4=5(只)
二、冲关大练习
看图示,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算式解答。
5+3=8(只)
9-2=7(只)
二、冲关大练习
看图列式。
4+5=9 5+4=9 9-4=5 9-5=4
4+4=8 8-4=4
二、冲关大练习
6+3-4=5(只)
二、冲关大练习
看图示,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算式解答。
7-2+3=8(条)
三、课后活动 把你今天学到的知识跟家人说一说。
看图示,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算式解答。
4+2=6 2+4=6 6-9-6=3
二、冲关大练习
算一算,连一连。
二、冲关大练习
算一算,连一连。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归纳总结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归纳总结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28b759d0d233d4b04e6988.png)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
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如:0+8=8 9-0=9 4-4=0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两段: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讲义+典型例题(含答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讲义+典型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119b6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a.png)
知识点回顾一、主要内容1、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1)加法: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2)减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从两个部分种种去掉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也用减法算。
2.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到“一图四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体会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2)计算方法:在具体场景中数一数;从分与合的角度推算;(3)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任何数加(减)0得0;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4)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计算方法:从左往右计算,先记下第一步计算的得数,再计算第二步(5)求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
方法:例:()+2=10,读作:几加2等于10①10可以分成2和8 ②2和8合成10 ③用减法:10-2=83.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让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条件信息都由图来显示,不出问题,但给出带运算符号的算式,让学生填一填,算一算。
如:(2)条件信息和问题用图并配以括线和“?”来显示,要求学生自己填运算符号进行计算。
这是教材第一次出现相对完整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如:(3)先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从场景图中收集信息,再列式计算。
如:二、基础题1.5+2=5-2+1=8-7-0=2.在()里填合适的数2+()=10 ()+()=83.在○里填上>、<或=7○2+4 3+3 ○5+1 2+3○9 5-2○0+64.三、易错题1.在()里填合适的数3+6=2+()=5+()=()+()说明:要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可以每道算式的得数画横线写下来,帮助感知。
2.看图写算式:说明:理解虚线是减去的意思。
3.从2、4、5、7、9中选3个数字写4道算式说明:选定三个数字,圈起来,四道算式只能用选定的这三个数字。
4.△+△=8 □+○=6 △+○=10△=()□=()○=()优选精练一.选择题(共6小题)1.苹苹买了三种物品,正好用了10元钱.她买了()A.a和d B.a、b和d C.a、b和c2.()﹣2=3,括号里应该填()A.1 B.4 C.53.从1、2、4、5这四个数中选3个数写一道加法算式,正确的是()A.2+2=4 B.1+4=5 C.5﹣1=44.3+5=()A.10﹣3 B.7+2 C.9﹣15.1+=4,=()A.5 B.3 C.46.有2行小树,一行4棵,另一行6棵,两行一共有()棵.A.10 B.24 C.12二.填空题(共8小题)7.在横线里填上“+”或“﹣”,使下面的算式成立. 3 6 5=4 8 4 3=7 7 3 2=2 3 3 3=98.用3、6、9写出四道算式. , , .9.妈妈拿来7个苹果,弟弟拿走3个,还剩 个苹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一)》知识点归纳【知识点】: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几辆车(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
【知识点】:
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2、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摘果子(减法的认识)
【知识点】:
1、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小猫吃鱼(得数是0的减法)
【知识点】:
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
的意义。
2、提高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
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
猜数游戏(6,7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学会“6”和“7”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3、正确口算“6”和“7”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
跳绳(8,9的加减法)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8、9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
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正确口算“8”和“9”的加减法。
可爱的企鹅(8,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
【知识点】:
1、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并提出数学问题,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认识“大括号”,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含义。
3、根据图中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式,
学会“求整体”时用加法解决,“求部分”时用减法解决。
分苹果(10的加减法)
【知识点】:
1、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
3、本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操场上(解决减法问题)
【知识点】: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减法算式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谁比谁少,谁比谁多的相对性,意思是一样的,可以用同一道算式来解决。
乘车(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
1、知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和“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大家来锻炼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巩固基数和序数的区别,能给事物正确排序。
3、正确理解图意,能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
4、根据情境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正确比较“多、少”“高、矮”,体会比较的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