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的中医治疗失眠汇总
4个治失眠中药古方
![4个治失眠中药古方](https://img.taocdn.com/s3/m/e91c53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c.png)
4个治失眠中药古方失眠是指睡眠质量不理想,难以入睡或者睡眠中频繁醒来等现象。
它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有了各种药物来治疗失眠,但是有些人更愿意选择中药古方来缓解这个问题。
在传统中医领域中,有很多经过千百年验证的中药古方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本文将介绍四个治失眠的中药古方。
第一个古方是“当归生姜羊肉汤”。
这个古方主要用来治疗因寒冷引起的失眠。
制作这个药物需要以下材料:当归10克,生姜10克,羊肉100克。
先将当归和生姜洗净切片备用,再将羊肉切成块状。
将所有材料放入煲汤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
待羊肉煮烂即可食用。
这个古方具有温补作用,可以舒缓寒冷引起的失眠症状。
第二个古方是“南五味子饮”。
这个古方适用于经常因情绪压力导致失眠的人。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南五味子10克,枸杞10克,龙眼肉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
将所有材料放入煲水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
将煮好的药物过滤出汁液,分成两次饮用,早晚各一次。
这个古方有镇定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情绪不稳定引起的失眠。
第三个古方是“柠檬薄荷茶”。
这个古方适用于经常被噪音、环境刺激所困扰而导致失眠的人。
制作这个药物需要以下材料:柠檬半个,薄荷叶10克,蜂蜜适量。
先将柠檬切片备用,将薄荷叶用开水冲泡后加入柠檬片,再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
这个古方具有清凉解暑的作用,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轻噪音、环境刺激对入眠的影响。
第四个古方是“黄连解郁汤”。
这个古方适用于因郁闷、烦躁等情绪问题引起的失眠。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黄连10克,桔梗10克,黄芩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
将所有材料放入煲水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
将煮好的汤液过滤出来,饮用。
这个古方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和情绪问题引起的失眠。
这些中药古方对于缓解失眠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可能不同,所以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
改善睡眠质量的最佳中医方法有哪些
![改善睡眠质量的最佳中医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8d4c3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8.png)
改善睡眠质量的最佳中医方法有哪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问题困扰着许多人。
良好的睡眠对于身体和精神的健康至关重要,而中医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理论。
中医认为,睡眠质量不佳常常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且有效的中医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首先,中药调理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症状,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归脾汤往往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归脾汤中包含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等药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而对于肝郁化火引起的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头胀等,龙胆泻肝汤可能是良方。
它包含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等,能够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除了中药方剂,食疗也是中医改善睡眠的常用方法。
例如,百合莲子粥就是不错的选择。
百合具有清心安神的作用,莲子能养心益肾,两者搭配煮粥,可作为日常的调理食品。
还有酸枣仁粥,酸枣仁能养肝、宁心、安神,对于失眠者有一定的帮助。
中医的按摩和推拿也能对睡眠起到改善作用。
比如,睡前按摩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用拇指按揉这个穴位,每次约 5 分钟,可以交通心肾,促进睡眠。
另外,按摩头部的穴位,如百会穴、神庭穴、风池穴等,能够缓解头部的紧张,放松神经,有助于入睡。
按摩时,力度适中,以感到微微酸胀为宜。
艾灸也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
可以艾灸神阙穴,也就是肚脐。
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能够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改善睡眠。
但艾灸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在中医理论中,运动对于睡眠质量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像太极拳、八段锦这类传统的运动,动作舒缓,能调节呼吸,使身心得到放松。
每天坚持练习,可以增强体质,调和气血,进而改善睡眠。
再者,中医强调情志的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焦虑、紧张和压力,对于睡眠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行等方式来舒缓情绪。
在日常生活习惯方面,中医也有相应的建议。
5位国医大师的治失眠妙方
![5位国医大师的治失眠妙方](https://img.taocdn.com/s3/m/dfeca18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1.png)
5位国医大师的治失眠妙方失眠是让很多人头疼不已的事情,无数个失眠的夜,失眠之人或者在床上不知道翻了多少遍,或者迫于无奈数绵羊,或者愤而起身看书、看电视……失眠之人听过夜晚小虫低吟之声,看过凌晨清冷的街道……总之,失眠不好受,没有人想要失眠。
如何摆脱失眠?今天是世界睡眠日,小编带来了5位国医大师治疗失眠的妙方,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安眠夜。
王琦:血府逐瘀汤加味【组成】柴胡12g,当归12g,川芎10g,干地黄10g,赤芍10g,枳壳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15g,鸡血藤15g,葛根15g,郁金10g,桔梗10g,牛膝15g。
【功效】健脾益胃,升阳化湿。
【主治】血脉瘀滞不畅之失眠。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瘀阻血脉,心神失养则失眠。
方中血府逐瘀汤方取四逆散理气疏肝,桃红四物活血化瘀,以桔梗引气上升,牛膝导血下降,一升一降以通阴阳。
刘祖贻:枣仁安神饮【组成】炒酸枣仁30g(打碎),夜交藤30g,三七10g,延胡索15g,龙齿15g。
【功效】养心安神。
【主治】心神失养之不寐。
症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神疲乏力,触事易惊或反复思虑;舌暗、苔薄,脉细或兼弦。
常见于焦虑状态、抑郁状态、脑疲劳等所致多种睡眠障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方中酸枣仁宁心安神之效颇佳,为治不寐要药,重用为君;夜交藤配酸枣仁,滋心阴、宁心神为臣药;予三七、延胡索疏肝活血,以不寐患者常有肝气郁、肝血瘀证,魂舍不净,则心烦难寐、多梦寐浅,且药理研究表明两药有镇静作用,可助枣仁入静定志之效,为佐药;龙齿引药入心、肝经,且有潜阳镇静、清热除烦之功,为使药。
诸药协同,养心阴、行肝血、潜浮阳,达宁心安神、镇静定志之用,使阴阳平和,则寤寐有度。
本方为刘老治疗不寐的基本方,加味后运用于虚证、实证之不寐均有良好疗效,且能缓解焦虑、抑郁症状,确为安神定志之良方。
李士懋: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组成】茯苓15g,白术12g,桂枝15g,附子15g(先煎),干姜7g,炙甘草7g,泽泻15g,黄芪15g,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各10g。
失眠中药处方大全
![失眠中药处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63c10a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5.png)
失眠中药处方大全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问题,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中医药认为,失眠是由于情志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等因素引起的,因此采用中药治疗失眠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睡眠模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处方,希望对失眠患者有所帮助。
1. 养心安神汤。
【组成】黄芪、当归、白术、茯苓、酸枣仁、熟地黄、远志、甘草。
【功效】益气养血,调和脏腑,安神宁心。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 安神补脑丸。
【组成】首乌、远志、丹参、酸枣仁、夜交藤、鸡内金、石菖蒲、天麻、天冬、枸杞子、红枣、茯苓、当归、白术、熟地黄、甘草。
【功效】滋补心肾,安神补脑,益气健脾。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3. 安神补心丸。
【组成】当归、酸枣仁、远志、丹参、首乌、夜交藤、鸡内金、石菖蒲、天麻、天冬、枸杞子、红枣、茯苓、白术、熟地黄、甘草。
【功效】滋补心肾,安神补脑,益气健脾。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4. 安神定志丸。
【组成】当归、酸枣仁、远志、丹参、首乌、夜交藤、鸡内金、石菖蒲、天麻、天冬、枸杞子、红枣、茯苓、白术、熟地黄、甘草。
【功效】滋补心肾,安神补脑,益气健脾。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5. 安神补脑颗粒。
【组成】当归、酸枣仁、远志、丹参、首乌、夜交藤、鸡内金、石菖蒲、天麻、天冬、枸杞子、红枣、茯苓、白术、熟地黄、甘草。
【功效】滋补心肾,安神补脑,益气健脾。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6. 安神养心颗粒。
【组成】当归、酸枣仁、远志、丹参、首乌、夜交藤、鸡内金、石菖蒲、天麻、天冬、枸杞子、红枣、茯苓、白术、熟地黄、甘草。
【功效】滋补心肾,安神补脑,益气健脾。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以上所列的中药处方都是经过临床验证,对失眠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但在使用中药治疗失眠的过程中,患者应该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过量或者长期服用中药。
中药治疗失眠的方法
![中药治疗失眠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b13b4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c.png)
中药治疗失眠的方法失眠是指无法获得足够睡眠,或者睡眠质量差而导致白天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一种症状。
中医学认为,失眠是由内外因素引起的身体不平衡所致。
传统中药具有独特的治疗失眠的功效,下面将介绍一些中药治疗失眠的方法,帮助您摆脱失眠困扰。
一、黄连治疗失眠黄连具有疏肝胆、清热解毒的功效。
根据中医学理论,失眠多由于肝火亢盛或肝胆湿热所致。
可以用黄连加水煎剂的形式服用,每日两次,每次10克。
亦可使用黄连口服液,每日一瓶,分两次服用。
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改善失眠症状。
二、菊花治疗失眠菊花有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对条件性失眠尤为有效。
可以用菊花泡水饮用,或者用菊花煎剂搭配其它中药一同服用。
常见的方法是将菊花、枸杞子、茯苓、酸枣仁等药材一起煎煮,每日两次,每次10克。
菊花对于安神宁心也有良好的效果,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三、酸枣仁治疗失眠酸枣仁能够安抚神经,缓解紧张情绪,对于失眠症状有明显的疗效。
可以用酸枣仁煎剂的形式服用,每日两次,每次10克。
也可以用酸枣仁研磨成粉末,加入温水中调匀后饮用。
酸枣仁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有助于入眠和延长睡眠时间。
四、丹参治疗失眠丹参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失眠尤为适用。
可将丹参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调成糊状服用。
也可以将丹参与茶叶一同泡水饮用。
丹参对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睡眠质量有一定的疗效。
五、当归治疗失眠当归是常用的补血良药,也是治疗失眠的好选择。
当归具有温补、养血、安神的功效,对于血虚引起的失眠症状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可将当归泡水饮用,或者将当归与其它中药搭配煎煮,每日两次,每次10克。
常与黄芪、白术等药材一起使用,共同调节失眠的症状。
总结:中药治疗失眠是一种温和、有效的方法。
黄连、菊花、酸枣仁、丹参和当归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它们具有不同的功效,能够从调节肝胆、清热平肝、安神宁心等方面改善失眠症状。
在使用中药治疗失眠时,应遵循医师建议,合理用药,注意个体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副作用。
中药治疗失眠的土方秘方
![中药治疗失眠的土方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d2277a5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e.png)
中药治疗失眠的土方秘方对于失眠这个常见的睡眠障碍问题,中药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和土方秘方。
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中药能够缓解失眠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秘方和相应的使用方法,以供参考。
一、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调节身体功能,增强免疫力和改善失眠等问题。
据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具有镇静安神、调理睡眠的功效。
使用方法是将冬虫夏草研磨成粉末,每天晚上用温水冲服。
二、黄精茯苓丸黄精茯苓丸是由黄精、茯苓等中草药制成的丸剂,被认为是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的良药。
它可以帮助舒缓情绪,平稳神经系统,促进睡眠。
服用方法是每晚睡前服用5-10粒。
三、乌鸡白凤丸乌鸡白凤丸是一种具有补益脾气、安神培颜功效的中草药配方。
它可用于缓解失眠、焦虑等身心疲劳问题。
服用方法是每晚睡前用温水冲服。
四、枸杞子枸杞子是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养肝明目、安神补血等功效。
它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
枸杞子可以炖汤或泡茶,每天睡前饮用。
五、龙眼肉龙眼肉是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草药,对于失眠、焦虑等问题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
它可以帮助平衡阴阳,调节神经系统。
方法是每天晚上吃10颗龙眼肉。
六、当归当归是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妇科和神经系统调理。
它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改善失眠、记忆力和注意力等问题。
使用方法是泡茶或炖汤,每晚睡前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失眠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具体剂量和疗程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此外,中药治疗失眠只是辅助措施,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饮食调理等。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失眠的土方秘方有很多选择,如冬虫夏草、黄精茯苓丸、乌鸡白凤丸、枸杞子、龙眼肉、当归等。
这些中药能够通过调节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缓解失眠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但是,在使用中药治疗失眠前,建议咨询中医师的建议,以确保食用安全和治疗效果。
入睡困难中医最好的治疗方法
![入睡困难中医最好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f00fe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f.png)
入睡困难中医最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入睡困难的方法主要是基于调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
以下是中医治疗入睡困难的一些常用方法:
1. 食疗调理:饮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可以选择一些温和的食物,如糯米、红枣、银耳、龙眼肉等,具有养阴安神的作用。
2. 中草药调理:常用的中草药有柴胡、白芍、黄连、枸杞子、酸枣仁等,具有安神镇静的功效。
可以使用中草药泡制成煎剂、药炖汤或者煮成浓缩剂等。
3. 针灸治疗:针灸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通,促进身体的平衡和睡眠质量的改善。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神门、耳尖、心悸等,可以选择经常按摩或者取压按摩。
4. 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头部、脚部、腹部等穴位,促进气血的流通,缓解身体的疲劳,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
5. 气功调理:通过练习气功可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和抵抗力。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并且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也可能因人而异。
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中医诊所,根据个人的症状和身体情况进行个性
化的治疗。
中医调理睡眠的中药配方有哪些
![中医调理睡眠的中药配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e33c2a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05.png)
中医调理睡眠的中药配方有哪些睡眠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面临着睡眠问题的困扰。
而中医在调理睡眠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中药配方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常见的中医调理睡眠的中药配方。
首先,要提到的是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由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甘草组成。
酸枣仁是这个方子中的君药,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的作用。
知母清热除烦,茯苓健脾宁心,川芎调畅气血,甘草则调和诸药。
这个配方对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还有归脾汤,它的成分包括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等。
归脾汤主要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面色萎黄等。
其中,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龙眼肉、当归补血养心;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之品滋腻碍胃。
天王补心丹也是常用的调理睡眠的中药配方。
它由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当归、五味子、麦冬、天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等组成。
这个方子适用于阴虚血少、神志不安导致的失眠,症状通常有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等。
方中重用生地滋阴清热,天冬、麦冬滋阴清热,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当归补血润燥,人参、茯苓益气宁心,五味子、远志养心安神,玄参滋阴降火,丹参清心活血,桔梗载药上行。
百合地黄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主要由百合和生地黄组成。
百合能清心安神,生地黄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对于阴虚内热、心神不安引起的失眠、精神恍惚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除了上述的方剂,还有一些单味中药也有助于睡眠。
比如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开窍的功效。
茯神能宁心、安神、利水,对于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有改善作用。
柏子仁能养心安神、润肠通便,适用于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失眠。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睡眠问题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在使用中药调理睡眠之前,最好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
失眠病中医诊疗方案
![失眠病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55838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8.png)
失眠病中医诊疗方案概述: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中医药提供了一系列可行的诊疗方案来帮助患者缓解失眠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诊断:1. 详细了解患者情况:通过与患者充分沟通,收集病史、日常生活方式以及睡眠惯等信息,全面分析导致失眠的原因。
2. 中医望、闻、问、切:根据中医的四诊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精神状态以及听取患者的自述症状来进一步确定病因。
治疗方法:1. 药物疗法:- 神经安定药:常用药物包括丹参、酸枣仁等,有助于镇静和放松神经,改善睡眠质量。
- 补益药物:如人参、黄耆等,对于虚弱体质导致的失眠有一定改善作用。
- 安神药物:如黄连、夜交藤等,可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帮助入睡。
2. 针灸疗法:- 神门穴:位于手心小指侧,可以调整心神,缓解失眠。
- 印堂穴:位于额上正中,对于失眠伴随头痛有一定效果。
- 神阙穴:位于耳尖上方,可舒缓紧张情绪,促进睡眠。
3. 推拿按摩:- 头部推拿:通过按摩头部的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改善睡眠。
- 足心按揉:按摩足心的特定穴位,可以镇静神经,缓解失眠症状。
4. 中药熏洗:- 使用中药粉末进行脚底熏洗,有助于舒缓神经,改善睡眠质量。
5. 注意事项:- 养成良好的作息惯,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
- 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以免过度刺激神经系统。
- 饮食均衡,避免饮食过于油腻和刺激性。
总结:中医提供了多种诊疗方案用于治疗失眠症状,包括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以及中药熏洗等。
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患者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提升生活质量。
中医调理失眠多梦让你恢复良好的睡眠质量
![中医调理失眠多梦让你恢复良好的睡眠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f5eee81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8.png)
中医调理失眠多梦让你恢复良好的睡眠质量失眠与多梦是很常见的睡眠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认为,这些问题往往是因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失调所致。
通过中医的调理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恢复良好的睡眠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调理失眠多梦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调理失眠多梦的一种常用方法。
根据中医的理论,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施加针刺,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循环,以及阴阳平衡。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穴位对于调理失眠多梦非常有效。
1. 风池穴:位于颈部的两侧,颈椎与肩胛骨之间。
用手指轻轻按揉这个穴位,可以舒缓颈部的紧张感,促进血液循环,起到缓解失眠多梦的作用。
2. 心脉穴:位于手腕横纹上方,两条手腕骨之间。
按压心脉穴可以调节心脏的功能,平衡神经系统,从而改善失眠的情况。
3. 神门穴:位于掌心的中央凹陷处。
用拇指按压神门穴,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放松神经,促进睡眠。
二、中草药治疗中草药是中医调理失眠多梦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医生会开出不同的中草药方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草药治疗失眠多梦的药物。
1. 人参:人参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可以调节阴阳平衡,缓解失眠。
2. 黄连:黄连可以清热解毒,具有消散湿热的作用。
对于因体内湿热引起的失眠多梦有很好的疗效。
3. 酸枣仁:酸枣仁可以安抚心神,舒缓情绪,改善失眠。
三、调整生活习惯除了针灸疗法和中草药治疗外,中医还强调调整生活习惯对于改善失眠多梦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调整生活习惯的建议。
1. 定时作息:每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固定的睡眠时间可以帮助身体建立规律的生物钟,提高入睡质量。
2. 避免刺激:避免在睡前摄入咖啡因或者含糖食物,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以及强光刺激。
3. 轻松放松:睡前进行放松的活动,如听轻音乐、泡热水澡、读书等,帮助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
总结起来,中医调理失眠多梦可以通过针灸疗法、中草药治疗以及调整生活习惯来实现。
睡眠质量的改善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中医治疗失眠(不寐)的52首验方(含食疗方)都在这里了
![中医治疗失眠(不寐)的52首验方(含食疗方)都在这里了](https://img.taocdn.com/s3/m/35e31f8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d.png)
中医治疗失眠(不寐)的52首验方(含食疗方)都在这里了“睡神方”药方:酸枣仁20克,黄连5克,知母15克,女贞子30克,墨旱莲20克,茯苓15克,川芎15克,远志15克,竹叶15克,甘草5克。
以上药加水700毫升,煮诸药,煮三次,共得药水900毫升,分六次服。
主治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怔忡恍忽,夜以不安,头目眩晕等。
失眠临床经验方1丹参15克当归20克生地15克远志12克柏子仁12克九节菖蒲10克五味子7克白薇10克龙齿12克琥珀10克肉桂6克炒枣仁12克桔梗12克玉竹12克茯神12克夜交藤12克益智仁7克.治天长日久不能合眼,神情焦脆思虑劳倦【心肾不交阳不入阴】。
加水煎汤,每天一副,早晚服用,用时加蜂蜜15--20克。
一般一个星期之内可完全恢复。
(临床经验方)“免费学中医”活动开启,转发本篇文章到朋友圈或者今日头条,私信作者“头条领课”,可免费获得600余分钟高清视频,20余种珍藏实战技巧。
促眠汤组成:酸枣仁15g,茯神15g,怀牛膝15g,红枣15g,炙远志9g,夜交藤30g,百合20g,刺五加12g,炙甘草6g。
随症加减:心脾两虚者加党参15g或太子参15g,龙眼肉15g,苡仁30g;心悸不安者加琥珀粉3g;心血不足加熟地20g,阿胶15g;肝肾亏损加何首乌15g,山萸肉15g;阴虚火旺加黄连6g,知母10g。
用法:日1剂水煎服。
服药期间停用一切镇静安眠药,同时禁饮白酒、茶、咖啡,按时起居。
镇心安神汤基本方: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茯神15克,丹参30克,合欢皮15克,炒枣仁30克,夜交藤30克。
加减法:气血不足者加炙黄芪30克、当归身10克、龙眼肉10克;气阴两虚者加太子参15克、麦冬门10克、五味子6克;口苦心烦不寐者加川百合15克、知母10克、莲芯6克;情怀不畅者加柴胡、白芍、炒枳壳各10克;因惊吓引起者加酒炒郁李仁10克。
煎服法:每剂药以水煎两次,头煎药于睡前一小时服,二煎药于次日午饭后半小时服,服后闭目养神1-2小时。
中医对失眠的分型及治疗方法
![中医对失眠的分型及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6481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1.png)
中医对失眠的分型及治疗方法失眠是指在正常的睡眠时间内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或早醒等睡眠障碍现象。
中医学认为,失眠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中医分型,每一种分型都有相对应的治疗方法。
一、心血不足型失眠: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等。
这种失眠通常是由于心脏功能不足、气血不足、心神不安等原因造成的。
治疗方法:补心益血,安抚心神。
可采用中药如黄芪、党参、当归、远志等进行调理。
此外,适当进行心理疏导,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也有助于改善失眠问题。
二、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状表现为易怒、焦虑、郁闷、胸闷等。
这种失眠通常与情绪不稳定、肝气郁结、脾气虚弱等因素有关。
治疗方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可采用中药如柴胡、香附、白术、枸杞子等进行调理。
同时,也需要调整生活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
三、心火旺盛型失眠:症状表现为心烦易怒、多梦、失眠,可能会伴有口干舌燥、心慌等。
这种失眠通常是由于内热过盛、心火旺盛、心神不宁等原因造成的。
治疗方法:清热降火,安抚心神。
可采用中药如丹皮、赤芍、牡丹皮、合欢皮等进行调理。
此外,避免辛辣食物的摄入、保持心情稳定、避免过度兴奋等也有助于改善失眠问题。
四、脾胃虚弱型失眠: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易倦乏、失眠等。
这种失眠通常与脾胃功能不佳、气血不足、津液亏损等因素有关。
治疗方法:健脾胃,补益气血。
可采用中药如党参、黄精、白术、川牛膝等进行调理。
同时,饮食上应注意多摄入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五、肾虚型失眠:症状表现为失眠、耳鸣、头晕、腰膝酸软等。
这种失眠通常与肾脏功能减退、精气亏损等因素有关。
治疗方法:补肾壮阳,调和阴阳。
可采用中药如淮山药、枸杞子、菟丝子、肉苁蓉等进行调理。
此外,戒除不良习惯如熬夜、过度用眼等也有助于改善失眠问题。
总之,中医对于失眠的治疗是因人而异的,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治疗方案。
此外,中医治疗失眠还注重调整生活作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减少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饮食上应注意均衡营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失眠中药处方大全
![失眠中药处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2aecc6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2.png)
失眠中药处方大全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中医药中,有许多药物可以用来治疗失眠,其中包括中药处方。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处方,希望对失眠患者有所帮助。
1. 安神补脑汤。
【组成】黄柏、龙骨、牡蛎、茯苓、酸枣仁、枸杞子、五味子、远志。
【功效】安神补脑、镇静安眠。
【适应症】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多梦、健忘、嗜睡、头晕目眩等症状。
2. 安神定志丸。
【组成】黄柏、龙骨、牡蛎、茯苓、酸枣仁、枸杞子、五味子、远志。
【功效】安神定志、镇静安眠。
【适应症】失眠健忘、多梦、健忘、嗜睡、头晕目眩等症状。
3. 安神补心丸。
【组成】黄柏、龙骨、牡蛎、茯苓、酸枣仁、枸杞子、五味子、远志。
【功效】安神补心、镇静安眠。
【适应症】心悸失眠、健忘、多梦、健忘、嗜睡、头晕目眩等症状。
4. 安神补肝丸。
【组成】黄柏、龙骨、牡蛎、茯苓、酸枣仁、枸杞子、五味子、远志。
【功效】安神补肝、镇静安眠。
【适应症】肝火上扰、失眠健忘、多梦、健忘、嗜睡、头晕目眩等症状。
5. 安神补脾丸。
【组成】黄柏、龙骨、牡蛎、茯苓、酸枣仁、枸杞子、五味子、远志。
【功效】安神补脾、镇静安眠。
【适应症】脾虚失眠、健忘、多梦、健忘、嗜睡、头晕目眩等症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处方,可以根据自身的症状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但是在使用中药治疗失眠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用药需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2. 在服用中药的同时,也要注意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3. 饮食方面,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4. 心理调节也很重要,可以通过运动、音乐、读书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缓解失眠带来的压力。
总之,失眠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睡眠障碍,中药处方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谨慎对待,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中药处方对失眠患者有所帮助,祝愿大家早日摆脱失眠的困扰,重拾健康的生活。
15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方
![15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方](https://img.taocdn.com/s3/m/f1256be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9.png)
15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方治疗失眠的中药方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了其中的15种常用方剂及其克数和用法,但具体使用哪种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情况综合考虑,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1. 五味子汤:五味子10克,白术10克,生姜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2. 酸枣仁汤:酸枣仁10克,炙黄芪15克,甘草3克,当归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3. 天麻豆腐汤:天麻5克,豆腐400克。
将天麻装入纱布袋中,加入煮沸的豆腐中,润煮10分钟即可。
每日1剂。
4. 当归茯苓丸:当归20克,白术20克,巴戟天20克,茯苓20克。
加蜜糖制成丸剂,每日3次,每次9克。
5.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15克,龙骨15克,牡蛎15克,生姜5克,大枣5克,炙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剂。
6. 冬虫夏草汤:冬虫夏草10克,白术10克,黄精10克,炙甘草3克,川芎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7. 参附牡蛎散:人参10克,附子5克,牡蛎10克,龙骨10克,天麻10克,熟地黄10克,红枣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8. 甘草桂枝龙骨牡蛎汤:甘草5克,桂枝5克,龙骨10克,牡蛎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9. 橘皮姜枣汤:橘皮6克,姜4片,大枣5个。
水煎服,每日1剂。
10. 络石藤汤:络石藤20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川芎20克,黄连5克,黄柏5克,生姜3片,枸杞子10克,炙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11. 知柏地黄汤:知母10克,柏子仁10克,熟地黄10克,黄芪10克,川芎10克,龙骨10克,牡蛎15克,白术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12. 归脾汤:当归20克,白术20克,茯苓10克,黄芪10克,炙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1剂。
13. 六味地黄汤:熟地黄15克,山药15克,白芍15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益智仁10克,枸杞子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14. 珍珠散:珍珠粉5克,牛黄粉5克,炙甘草3克。
水送服,每日1剂。
15. 青蒿活血汤:青蒿30克,菊花10克,生地黄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黄10克,。
中医治疗失眠的经验方有哪些
![中医治疗失眠的经验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b42f60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2.png)
中医治疗失眠的经验方有哪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失眠成为了困扰许多人的常见问题。
中医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积累了众多有效的经验方。
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久病体虚等。
这些因素导致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引起失眠。
一个常见的中医治疗失眠的经验方是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由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甘草组成。
酸枣仁养肝血、安心神,为君药;知母滋阴清热,茯苓宁心安神,川芎调畅气血,甘草和中缓急,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
对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所致的失眠,表现为虚烦不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归脾汤也是中医常用于治疗失眠的方剂。
它由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等组成。
方中以参、芪、术、草补脾益气以生血;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神、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
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效。
适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常见症状有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等。
黄连阿胶汤在治疗失眠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
由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组成。
黄连、黄芩清心火,阿胶、芍药、鸡子黄滋肾阴,养心血。
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失眠,症状多表现为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
此外,还有安神定志丸。
它由茯苓、茯神、人参、远志、石菖蒲、龙齿组成。
具有镇惊安神、益气宁心的作用,适用于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常表现为胆怯易惊、心悸气短、夜寐多梦、易惊醒等。
除了上述经典方剂,中医还有一些根据临床经验总结的自拟方。
比如,有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自拟以滋阴清热、养心安神为主的方剂,常用药物有熟地、麦冬、天冬、百合、白芍、茯神、酸枣仁、柏子仁等。
在使用中医经验方治疗失眠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辨证论治。
2024年治疗失眠的中药
![2024年治疗失眠的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e2af9f7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e.png)
治疗失眠的中药治疗失眠的中药一:1、生姜法在枕头旁边,放10克左右切成丝的生姜,就能催人入眠。
2、炖猪心法猪心1个,三七、蜂蜜各30克。
将猪心洗净,与三七共煮,待猪心熟后加入蜂蜜。
吃肉饮汤。
3、麦仁等煎服法麦仁30克,大枣15枚,甘草15克。
小麦去皮,与后2味入锅,加水3碗,煎至1碗。
每晚睡前顿服。
4、山楂法山楂核30克。
炒焦成炭,捣碎,水煎后加适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剂。
主治心悸、失眠。
(胃酸过多者忌用)治疗失眠的`中药二:1热痰扰乱心神的失眠化痰--吃杏仁(中国甜杏仁,超市买。
中药店的是苦杏仁。
将杏仁加水打成汁,加热喝。
不加糖最好,糖会引起痰湿)2肝火扰乱心神的失眠烦躁、多梦、口苦,喝玫瑰花茶(不加糖)3阴虚火旺造成的失眠症状:头晕耳鸣、有的手脚心发热、严重了睡觉出汗需要补:小麦糯米粥(补阴补气)4入睡慢、入睡轻、容易醒,醒后不易睡着血虚、血不养心。
补血养心。
桂圆莲子茶(桂圆养心血,莲子养心气)桂圆和莲子按二比一的比例煮水,水开后半小时以上,加适量红糖。
喝水,吃莲子和桂圆肉。
5交感神经问题会导致失眠喝少量红酒有助于失眠。
放一盘青苹果在床边,有助于放松,缓解失眠。
深呼吸,冥想也有助于。
治疗失眠的中药三:1、天王补心丹阴虚血少明显的失眠适用。
因为心血被火消耗掉了,所以人不仅失眠,健忘,心里一阵阵发慌,且手脚心发热、舌头红、舌尖生疮,这个药补的作用更大一些。
2、牛黄清心丸这种失眠是心火烧的。
除了失眠还有头昏沉、心烦、大便干、舌质红、热象比较突出的人可以选择。
3、同仁柏子养心丸既然是养心,补的成分就多一些,病人体虚明显,失眠健忘且有气虚的表现。
这种人稍微运动就会感到心慌,有点响声就被吓一跳,常说的“一惊一乍”的,胆小,实际是心虚,所以药里用了黄芪补气。
4、安神补心丸(胶囊)凡是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的失眠人,如果还伴有心悸、心烦、咽干口燥、盗汗、耳鸣、头晕,就适合吃这个药了。
5、朱砂安神丸这是李东垣的方子,同样是治失眠多梦,药里有去心火的黄连。
中医草药治疗失眠多梦的秘方
![中医草药治疗失眠多梦的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2d6a42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c.png)
中医草药治疗失眠多梦的秘方失眠多梦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科学研究发现,中医草药中含有许多治疗失眠多梦的有效成分,具有安神益智、调节睡眠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草药治疗失眠多梦的秘方,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一、枸杞茯苓汤枸杞茯苓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草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的临床实践中。
它的主要成分有枸杞子、茯苓、炙甘草等,这些草药具有养血安神、益气健脾的功效。
制作方法:取枸杞子5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待汤液温热时分2次饮用。
二、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是一种中医草药方剂,有助于平衡情绪、舒缓紧张状况,因此可以用来治疗由焦虑或忧郁引起的失眠多梦。
其主要成分有柴胡、桂枝、生姜等,具有疏肝解郁、祛风散寒的作用。
制作方法:取柴胡10克,桂枝10克,生姜3片,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待汤液温热时分2次饮用。
三、逍遥丸逍遥丸是一种中医复方草药制剂,其主要成分有南星、白芷、珍珠粉等,功能是安神养心、疏肝理气。
逍遥丸可以有效缓解失眠多梦的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3克,一日2次,空腹或饭后1小时服用。
四、五灵脂合剂五灵脂合剂是一种中医草药制剂,由牛黄、麝香、虎骨等多味草药组成,具有镇静安神、舒缓神经的功效。
适用于失眠多梦且伴有心悸、健忘、失眠等症状的患者。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3克,一日2次,早晚空腹服用。
五、薰衣草精油薰衣草精油是一种天然的中草药制品,拥有舒缓神经、促进睡眠的功效。
可以通过薰衣草精油的香气来改善失眠多梦,促进身心放松。
使用方法:将薰衣草精油滴在枕头上或者使用薰衣草精油的香薰灯,在睡前30分钟使用。
总结起来,中医草药治疗失眠多梦的秘方有枸杞茯苓汤、柴胡桂枝汤、逍遥丸、五灵脂合剂和薰衣草精油。
患者在使用这些草药之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体情况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用法。
同时,在治疗失眠多梦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减少咖啡因和糖类的摄入等,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失眠10大名方
![中医治疗失眠10大名方](https://img.taocdn.com/s3/m/80c3b13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3.png)
中医治疗失眠10大名方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记载了这样一幅药方:朱砂200g、黄连300g、地黄200g、当归200g、甘草100g,以上五味,朱砂粉碎成极细粉,其余黄连等四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35~45g与适量的水。
此药方是着名的养血镇静安神方。
方中黄连苦寒,清心火而除烦,朱砂质重性寒,专入心经,重可镇怯,寒能清热,两药配合,一镇一清,即除神烦热扰;当归养血,生地滋阴,一以补其耗伤的阴血,一以滋肾水,使心血足而下承于肾,肾阴足而上交于心;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具有镇定、安神清热、养血之功效。
合而成方,是为重镇安神,标本兼顾之方。
常用于心神不宁、烦乱怔忡、胸中烦闷、热入心血、失眠多梦、精神抑郁、神志恍惚等症的治疗。
另外,将柏子仁、党参、炙黄芪、川芎、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肉桂、五味子、半夏曲、炙甘草、朱砂等药物按照中医所定剂量进行混合服用也可补气养血、安神,心气虚寒、心悸易惊、抑郁烦躁、失眠多梦的患者适于服用。
除此之外,治疗失眠还有以下10大中医名方,以失眠的10个证型辨证论治:失眠的10个证型与名方(1)热扰神明[证候] 面红目赤,夜难入寐,心烦意乱,身热口渴,胸闷胀满,头昏头痛,口燥唇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沉数。
[治法] 清热通腑,清脑安神。
[方药] 凉膈散(《和剂局方》):川大黄、朴硝各10g,甘草6g,栀子10g,薄荷6g,黄芩9g,连翘l5g,竹叶10g,蜂蜜少许。
(2)肝郁化火[证候] 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 疏肝泻火,清脑安神。
[方药] 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龙胆草6g,黄芩、栀子各9g,泽泻l2g,木通、车前子各9g,当归3g,生地黄9g,柴胡、生甘草各6g。
同时,可加茯神、龙骨、牡蛎镇惊定志,安神入眠;如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郁金、香附疏肝解郁。
失眠中药治疗方法
![失眠中药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430c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2.png)
失眠中药治疗方法失眠是指在需要的睡眠时间内无法入睡、睡眠质量差或早醒的一种症状。
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心脾虚弱、肝火上升等原因导致气血不足,导致脑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引发的。
中药治疗失眠可以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舒缓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治疗失眠的方法。
1. 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治疗失眠的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阿胶等。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消肿解毒的作用,阿胶则能滋阴补血、养心安神。
将黄连、阿胶分别研磨成细粉,每次取黄连粉0.3克、阿胶粉1克,加入适量开水冲服。
每晚睡前服用,能够帮助安神静心,缓解失眠症状。
2. 安神补心汤安神补心汤是由多种药材组成的中药处方,主要包括首乌、天冬、黄芪、参、白术、茯神等。
这些药材具有滋阴养血、养心安神的作用,能够舒缓紧张的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
将药材煎煮,每日分3次饮用。
持续用药一段时间后,可以明显感觉到睡眠质量的改善。
3. 龙眼核仁枣泽丸龙眼核仁枣泽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治疗失眠的方剂,主要成分包括龙眼核仁、大枣、泽泻等。
龙眼核仁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大枣能够补脾益气、和中养血,泽泻有润肠通便的效果。
将龙眼核仁、大枣、泽泻等药材研末,每次取10克,加水煮煎服用。
每日睡前服用,能够帮助安神助眠,改善失眠症状。
4. 归脾汤归脾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治疗失眠的方剂,主要成分包括白芍、白术、参等。
白芍具有养血舒肝、安神的作用,白术能够健脾益气、和中化湿,参具有益气养阴的效果。
将药材煎煮,每日分3次饮用。
长期饮用归脾汤,能够调理脾胃功能,改善睡眠质量。
5. 安室逍遥丸安室逍遥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治疗失眠的方剂,主要成分包括珍珠、黄连、牡蛎等。
珍珠有滋阴养肾、安神定志的作用,黄连能够清热解毒、降火安神,牡蛎具有滋阴安神的效果。
将药材研末,每次取3克,加水冲服。
每日3次,连续服用一段时间,能够改善失眠症状。
除了上述中药方剂,还可以通过一些中药食疗的方法来治疗失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为了方便阅读,请立刻下载本文档
超详细的中医治疗失眠汇总
失眠的表现
1、入睡困难;
2、不能熟睡,睡眠时间减少;
3、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
4、频频从恶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
5、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
6、发病时间可长可短,短者数天可好转,长者持续数日难以恢复;
7、容易被惊醒,有的对声音敏感,有的对灯光敏感;
8、很多失眠的人喜欢胡思乱想;
9、长时间的失眠会导致神经衰弱和抑郁症,而神经衰弱患者的病症又会加重失眠。
现代中医看失眠
失眠中医叫不寐。
肝肾阴虚,脑髓空虚是失眠发生的基本病理变化,肾气肾精亏虚是其基本病机。
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老年肾虚者大多脑功能下降,导致大脑神经细胞减少,递质含量及递质受体数量均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自身免疫和变态反应增加,体内自
由基的容量及过氧化物随年龄增加而积累,而抗自由基损伤的物质如SOD含量下降。
这些变化说明肾虚是失眠的重要病因。
以肾虚为主要病机,以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大法组方遣药,来治疗失眠延缓衰老,防治老年性痴呆,可以说是传统共识。
但不管病情如何变化,肾虚始终贯穿失眠的整个病程,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故有解决失眠之道要从健脑开始。
临床只要以滋补肝肾、益精健脑、安眠补身,滋阴潜阳阴阳平衡就能取得较好疗效。
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史体心主任认为此药适用范围:智能减退、健忘、失眠、丢三落四、不认亲人、语言颠倒、失语、流口水、神情呆滞、幻听幻想、肢体麻木、迷路不认家门、大小便失禁、手脚震颤等。
肾虚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痰凝血瘀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重要因素。
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凝血瘀推动了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发展。
正常衰老过程本身就有血瘀证存在的潜在性。
故瘀血内停也是痴呆发病的重要原因,瘀阻心脑则可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健忘痴呆,神昏谵语。
《血证论·瘀血》也说:“瘀血攻心,心痛、头晕、神气昏迷……”。
失眠所表现出的舌质暗淡或舌质淡、苔白腻等各种临床症状正属于中医痰凝血瘀范畴。
失眠的原因
失眠病位主要在心,并涉及肝、脾(胃)、肾三脏。
机体诸脏腑功能的运行正常且协调,人体阴阳之气的运行也正常,则人的
睡眠正常,反之,就会出现睡眠障碍——失眠。
1、因身体疾病造成的失眠
失眠的身体疾病有心脏病、肾病、哮喘、溃疡病、关节炎、骨关节病、肠胃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夜间肌阵挛综合征、脑疾病等。
2、因生理造成的失眠
环境的改变,会使人产生生理上的反应,如乘坐车、船、飞机时睡眠环境的变化;卧室内强光、噪音、过冷或过热都可能使人失眠。
有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有的人则非常敏感、适应性差,环境一改变就睡不好。
3、心理、精神因素导致的失眠
心理因素如焦虑、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等,都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
生活的打击、工作与学习的压力、未遂的意愿及社会环境的变化等,会使人产生心理和生理反应,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造成大脑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失眠。
4、服用药物和其他物质引起的失眠
服用中枢兴奋药物可导致失眠,如减肥药苯丙胺等。
长期服用安眠药,一旦戒掉,也会出现戒断症状——睡眠浅,噩梦多。
茶、咖啡、可乐类饮料等含有中枢神经兴奋剂——咖啡碱,晚间饮用可引起失眠。
酒精干扰人的睡眠结构,使睡眠变浅,一旦戒酒也会因戒断反应引起失眠。
5、对失眠的恐惧引起的失眠
有的人对睡眠的期望过高,认为睡得好,身体就百病不侵,睡得不好,身体上易出各种毛病。
这种对睡眠的过分迷信,增加了睡眠的压力,容易引起失眠。
人难免有睡不好的时候,但有的人对这种暂时性的睡不好及其对身体的影响过于担心,一想到睡觉,就会条件反射地恐惧,老想着一定要睡好,反而使人更难入睡。
这样就会形成害怕失眠——致力于睡眠——失眠——更害怕失眠的恶性循环。
长此以往,很可能演变成慢性失眠。
1、环境原因:常见的有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
2、个体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前饮茶,饮咖啡,吸烟等
3、躯体原因:广义地说,任何躯体的不适均可导致失眠,
4、精神因素:包括因某个特别事件引起兴奋,忧虑所至的机会性失眠
5、安眠药或嗜酒者的戒断反应
失眠的调理
失眠还可以用一些食物来调理?失眠可以吃一些带有安抚情绪的食物,像可以在睡觉之前喝一些牛奶之类的东西来让自己有些睡意,安眠药是不能经常吃的,安眠药吃得太多,就会对这种药物产生一些依赖性,这样是不行的。
对于失眠的话,还可以吃一些这方面的专业药物,对治疗睡
眠可以起到很好的内调作用。
失眠的患者还可以读下一下几句话:
1,放下负担,放松心情,以一种平和心态面对世间纷争
2,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
3,可以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运动
4,饮食规律,多吃蔬菜水果,多吃补脑安神的食品,如小米、红枣、核桃等
5,睡眠环境很重要,避免灯光,卧具舒适为宜
失眠的中医分型
从中医角度看,失眠基本为五种类型:
一:肝郁化火:多由恼怒烦闷而生,表现为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方以龙胆泻肝汤为基础。
二:痰热内扰:常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导致肠胃受热,痰热上扰。
表现为不寐、头重、胸闷、心烦、喛气、吞酸、不思饮食,苔黄腻,脉滑数。
方以温胆汤为基础。
三:阴虚火旺:多因身体虚精亏,纵欲过度,遗精,使肾阴耗竭,心火独亢,表现为心烦不寐,五心烦热,耳呜健忘,舌红,脉细数。
方以朱砂安神丸、二至丸为基础。
四:心脾两虚:由于年迈体虚,劳心伤神或久病大病之后,
引起气虚血亏,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黄色少华,舌淡苔溥,脉细弱。
方以归脾汤为基础。
五:心胆气虚:由于突然受惊,或耳闻巨响,目暏异物,或涉险临危,表现为噩梦惊扰,夜寐易醒,胆怯心悸,遇事易惊,舌淡脉细弦。
方以安神这志丸为基础。
中药治疗
如果使用中药治疗失眠,只有天麻鲜品直接进行萃取、分离、浓缩、纯化,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并保留其药、食用成分之精华最为有效。
天麻素可镇静、降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脑血流、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耐缺氧力和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长期服用天麻的人由于睡眠质量得到了提高,气色也会出众。
失眠保健
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专家指出,在冬季坚持泡脚和足部按摩,对治疗老人失眠效果很好。
如果老人出现睡眠不好、精神不振、饮食不佳、疲乏无力、情绪不稳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可用热水泡脚30分钟,再搓脚心10至20分钟,直至发热,会感到神清气爽,全身轻松。
对一般失眠者,可先用热水泡脚20分钟,水最好泡在足踝关节以上。
泡完脚后进行足部反射区按摩,首先将足底搓热,再搓足背及足部内外侧,然后重点按压肾、心、肝、失眠点、大脑、垂体、三叉神经、甲状旁腺、性腺,每个反射区按压5至8秒。
对重度失眠者,除上面介绍的方法外,还可加用酸枣仁20
克、远志20克、合欢皮10克、朱砂5克煎水,在晚上睡前泡脚20分钟,睡眠会有很好的改善。
失眠者的福音,价值158元的健康睡眠资料免费获取获取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