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货币政策相关问题的理论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货币政策相关问题的理论综述
内容摘要: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当代学者关于货币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理论综述,并进一步就学者们普遍提及的利率市场化问题进行了现实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促进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现的一般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操作工具传导机制政策有效性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在现代经济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对整个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就基本原理而言,货币政策理论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二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三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与中介目标,四是货币的传导机制,五是货币的操作方法,六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自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近年以来,货币政策理论又有许多新发展。
货币政策在调节中国宏观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但同时货币政策在中国经济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也是很多的。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各国中央银行和中央政府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学者们有关货币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概述
(一)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的桥梁。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研究,学者们都有各自的见解。
范从来(1)在《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中指出,尽管现阶段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作为货币中间目标的重要性。针对许多学者把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差和相关性弱等局限,作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原因,范从来结合近年来的货币供应量的有关数据进行了相应的论述,认为货币供应量目标值没有实现可能是中国人民银行不想控制货币供应量,或者由于中央银行独立性不强以及其控制货币供应量时受其他政府目标的干扰,使其想控制而无法控制,所以这不能作为不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的原因。同时他还分析了利率与汇率制度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强调我们不能简单的放弃货币供应量目标,而应该根据我国经济市场化和货币化的程度,调整货币供应量统计内涵,通过汇率制度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创造一种有利于货币供应量发挥其中间目标功能的货币控制机制,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同样是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蒲秋芳(2)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主要通过对我国上世纪90年代的通货紧缩现象的分析,指出中国货币政策曾面临的困境,进而分析困境产生及中介目标有效性减弱的原因,其中包括内生性的货币供给、不断下降的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相关性降低等,再加上再贴现政策对货币供应量控制效果不佳;不合理的存款储备金政策使商业银行“坐享其成”,进而造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困难;各种改革的推进弱化了中央银行直接调整经济结构的功能,再贷款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调控余地不断缩小;国债市场存在的结构上的问题影响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效果;当前利率不反映显示经济运行中货币和资本的供求关系,与货币需求、资本供求乃至总需求联系都不大等,都影响了中介目标的实现。于是,蒲秋芳提出应适时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推进利率市场化,充分利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具有及时性、可控性的特点,使利率的变化能从根本上反映经济的动态,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货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
与前两位相比,刘明志(3)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
择问题。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目的在于为调控经济运行确定宏观方向和幅度,而选择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在调控方向上可以是一致的。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变化比较大,而且难以事前精确的预测,表现为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不稳定。但由于货币乘数的变化比较有规律可循,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还比较好,我们要不断提高货币流通速度预测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利用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目标。另外,在利率市场化尚未彻底完成,利率形成机制尚不灵活,利率变动与经济景气变化之间的直接互动关系尚未建立之前,不能盲目放弃货币供应量而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应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尽快取消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所有限制,培养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同时有银行监管当局加强对银行利率风险的监管,以消除取消利率限制后可能引起的利率行为失序,促进中介目标有货币供应量向利率的平稳转换,充分利用市场利率对市场信号变化的敏感性以及日常可观测性,增强利率变化与经济景气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的汇率制度对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也作了相应的研究。
高新宇(4)在分析西方学者有关固定汇率制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约束。一、我国现行固定的盯住汇率制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使货币政策失去了效力;二、制约了利率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使中央银行无法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通过直接调整利率水平来影响金融机构可贷资金量和企业信贷量,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规模和经济总量;三、使货币的供应量的扩张或紧缩被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的变动方向和规模所左右,导致货币政策失去其调节国内总需求的能力;四、引起外汇储备内生性增强和汇率风险加大,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增加,影响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和收缩。高新宇指出,针对中国的国情,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中国需要独立的货币政策来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消除对外经济的不平衡,同时货币政策也是有力的反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工具,因此,由固定的盯住汇率制度过渡到汇率目标区制度不失为一个可以考虑的对策。具体的,中国目前处在市场经济不发达和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的阶段,国内的经济动态调整机制还跟不上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节奏,采取盲目追求效率的完全自由的浮动汇率可能会增大风险;汇率目标机制有明确而独立的汇率控制目标,且不局限于某一种目标,操作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目标区汇率灵活性和稳定性兼顾的特点,使汇率政策能够有效调节国际收支,实现外部均衡,有利于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这对我国将来汇率制度的选择和改革方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类似的,李成和姜柳(5)也对当前汇率制度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在当前的汇率制度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失去了一定的独立性,人民币升值并没有缓解由于国际收支失衡导致的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储备与货币投放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这种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首先使商业银行的收益下降,潜在的风险增加,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降低。其次,使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投资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矛盾,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最后,加剧了国家经济结构的不平衡,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出现资金利用不足、资源浪费的现象。对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进一步完善中国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协调国际收支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政策,促进我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深化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放宽企业和个人用汇自由度,由强制结售汇制向自愿结售汇制转变,由国际集中储备外汇向民间分散外汇转变,由吸引外资进入国内向有条件的对外投资转变,实现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汇率制度的改革与加快利率市场化,调整贸易政策和引进外资政策相配合协调等,这些分析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