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泉先生的治学道路的研究和分析.doc

合集下载

【范仲淹】范仲淹的生平与学术思想【方健】

【范仲淹】范仲淹的生平与学术思想【方健】

【范仲淹】范仲淹的生平与学术思想【方健】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涌现了许多优秀历史人物,范仲淹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的人品学问、道德文章,他的文治武功、杰出思想,千百年来启示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范仲淹“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 \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其“先忧后乐”的名言至今闪耀着迷人的熠熠光彩。

值此这位千古名臣诞生1020年之际,仅概述其生平学术思想,以表达我对这位乡前贤的高山仰止。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人·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元卯9年10月1日)诞生在真定府(治今河北正定),其父范墉时为北道重镇成德军节度掌书记。

次年,范墉〜990)即因病与世长辞,终官武宁军(徐州)节度掌书记。

墉两娶,生有五子,其三早卒,惟范仲温(985〜1050)和仲淹幸存,仲淹即为范墉继娶谢氏所生·范墉去世后,年仅六岁的仲温育于苏州族人。

稍后,谢氏则带着仲淹改嫁长山朱文翰,改名朱说,渡过了备尝艰辛的青少年时代。

朱文翰曾任安乡知县,范仲淹随继父生母在洞庭湖畔接受了启蒙教育,留下“书台夜雨”的佳话:后又来到朱文翰的故乡淄州长山,攻苦食淡,励志苦读于长白山醴泉寺等地,继父朱文翰终官长山县令。

对于继父的“既加养育,复勤训导”,仲淹始终怀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激心理,即使在其显贵后仍念念不忘,请以“所授功臣阶勋恩命回赠继父一官” 还悉心关注其丧葬事宜。

对朱氏子侄的奏请异姓恩泽,解决求学及生活闲难等问题,也关怀备至,视同范氏子弟,体现了一代名臣的风范。

范仲淹二十岁时,曾远游陕西,结识名士王镐(?〜1027),—起啸傲于雩、杜之间,抚琴论《易》,极尽其欢,晚年仍满怀深情地怀念这位旧友。

约略稍前,范仲淹还与王洙(997〜1057)有布素之游,奠定了终生不渝的友情。

这种出行和交游,开扩了青年范仲淹的视野。

大中样符(1008〜1016)年间,范仲淹在著名的宋代四大书院之应天书院求学,数年的刻苦力学生涯使他“大通六经之旨” [纪昀:《四库全书总fl提要》卷一五二。

王水照教授解析《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王水照教授解析《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王水照谈《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的出版,成了“钱迷”们的新福音。

虽价格不菲,但能够看看钱先生爱抄些什么书,揣摩他的心理,寻找天才思路的蛛丝马迹,真“钱迷”自然在所不惜。

媒体多热衷宣扬钱式天才、照相式记忆的传奇,但只要翻过这些笔记,就会同意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水照先生的看法:“除了天赋的原因,即钱先生记忆力确实特别好,但主要恐怕还是勤奋。

”封面王水照像:李媛绘侯体健《钱锺书手稿集》的出版应该说是文史学界的大事。

我们知道这部手稿集共有三个部分,只有外文部分没出版。

现在我们是否基本能够从《中文笔记》,到前几年出版的《容安馆札记》,到《管锥编》,窥出钱先生做学问的脉络和步骤?王水照:《钱锺书手稿集》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0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容安馆札记》三卷,第二部分是去年下半年刚刚出版的《中文笔记》二十卷,第三部分是尚未出版的《外文笔记》,估计是钱先生为写作“西洋文学史”所作的准备工作吧。

钱先生在清华念的是西语系,到英国、法国去留学,研究的是英国文学和法国文学,回来后在国立蓝田师范学院、西南联大、清华大学,都是搞外国文学的教学,他是有志写一部西洋文学史的。

如果钱先生的西洋文学史能写出来,那肯定是能够和西洋人对话的西洋文学史,因为他是扎扎实实一部一部原著读过来的,不会是从西洋人的文学史翻译、改编的。

钱先生的外文笔记共留下一百七十八册,三万四千多页,估计要编成四十卷。

《钱锺书手稿集》初步估算大概有六十三卷,这应是我们目前所知的个人笔记中规模最大的一种。

所谓个人笔记,当然不包括像“盛宣怀档案”一类的文件,而是由作者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或者用键盘敲出来的。

这可以说是“空前”的,恐怕也是“绝后”的,以后的人估计也不会用这种方式来做了。

手稿集不仅是数量大,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是相关学术研究的富矿。

外文笔记我们尚未见到,从钱先生的中文著作来看,我们可大致梳理出三种著述形态,或者说治学的三个过程:第一是《中文笔记》,这是随读随记的产物,最能反映钱先生日常的读书生活,带有原生态的性质。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及解析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束氏狸狌①宋濂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

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狸狌无所食,饥而嗥。

束氏日市肉啖之。

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

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

、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甕②,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以为异物也。

沿鼠行不敢下。

士怒,推入之。

狸狌怖甚,对之大嗥。

久之,鼠度其无技,啮其足。

狸狌奋掷而出。

噫!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者,其亦狸狌哉!(《宋文献公集》)【注】①狸狌:野猫。

②甕(wèng):瓮,一种盛东两的陶器,腹部较大。

(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束氏日市肉啖之愿为市鞍马B.竟不知世之有鼠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C.沿鼠行不敢下求之下流,固颠D.鼠度其无技关山度若飞(2)参考词典解释,说说画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古代汉语词典》:①与与:威仪适度的样子。

②熙熙:和乐的样子。

③如也: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甕,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

(4)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下联:狎狌________【答案】(1)A(2)“与与如也,熙熙如也”是对狸狌养尊处优、不知有鼠显得威仪和乐状态的形象描写,与后文被鼠咬啮、仓皇出逃形成鲜明的对比。

(3)城南有个读书人家里发生鼠患,老鼠成群结队地走动,有的老鼠掉进瓮里,他急忙从束家借了猫回去(捕鼠)。

(4)每日啖肉见鼠而出【解析】【分析】⑴B:竟不知世之有鼠:竟然;竟不可得:最终,最后;C :沿鼠行不敢下:跳下,下去;求之下流:下方,下游;D:鼠度其无技:估计;关山度若飞:越过;A项相同意思是买,故选A。

【doc】廓清历史迷雾

【doc】廓清历史迷雾

廓清历史迷雾中国农史(AgriculturalHistoryofChina)2008.2廓清历史迷雾尽显上古风采——陈文华《中国农业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述评施由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南昌330077)【中图分类号】S-09;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459(2008)01—0141—02中国的上古——夏商西周春秋时代,总是一个充满神秘而令人着迷的时代,那时的社会状况,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等,由于历史记载的简略,甲骨文的令人费解,青铜铭文的不多,上古传说的不十分可信等,似乎总是难于解读清楚.两千多年来,中国不知有多少学者耗费了大量的心智与精力去考证,去研究,去解读那样一个时代,研究成果已汗牛充栋,然而,似乎总是研究得不够,总是还有许多历史的内蕴未解读清楚.最近(2007年8月),由杜青林与孙政才总主编,由着名农业考古专家陈文华先生着,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业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以农业为视角,系统而深人地研究与解读了那时的农业及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状况,特别是对那一时段农业的方方面面,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廓清了许多历史的迷雾,尽显了上古社会的历史风彩.(一)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了夏商西周春秋时代的农业状况陈文华先生所着的《中国农业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主要是研究那一时段的农业.有关于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农业的研究,实际上成果已经不少,如梁家勉先生主编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陈文华先生所着《中国农业考古图录》,《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和《中国农业文明史》等,对夏商西周春秋时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文明等都有深人的论述.此外,还有诸多学者们大量的研究论文.然而,这一切似乎都还不够系统,全面和深人.而《中国农业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正是一部全面,系统而又有深人地阐述那时的农业状况的着作.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性表现在不仅阐述了农业的主体方面,如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工具和水利建设,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林业,牧业,渔业与蚕桑业,园圃业和酿造业;还分析了与农业相关的重要方面,如农业生产环境,夏商西周春秋时代不同的农业区划,农业经济,农业科学成就及影响,夏商周的农业文化,《诗经》中所反映的农事等,从而对夏商西周春秋时代农业的论述显得较为系统而全面.有深度表现在陈文华先生对每一个问题都有较为细致的分析或理论的阐述.以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分析为例,既分析了自然环境又分析了社会环境.如对自然环境的分析,既分析了那时温暖的气候,又分析了那时偏高的湿度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社会环境的分析,既分析了阶级社会出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又分析了人少地多局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其中对当时的阶级状况,分析了奴隶主贵族,平民阶级,奴隶.如此,对夏商周时代的农业生产环境达到了较为细致的阐述.此外,在阐述过程中还有着理论的深度,如在分析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环境之后,陈文华先生指出:"由于自然条件太过优越,导致了江南地区贫富分化慢,社会发展的速度不快,虽然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发展了较高水平的农耕文化,但其后的历史脚步却一直很缓慢,直到春秋之前依然无法与黄河流域相提并论,以至在先秦着作【收稿日期】2008—04-13【作者简介】施由明(1963一),男,江西省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研究员.一141—中孵豢丈20o8.2中找不到多少有关江南的记载."这是很有理论新意的论述.(二)在解读农业的同时描述了夏商西周春秋时代与农业相关的社会状况'陈文华先生的这本着作,不仅仅是一本研究夏商西周春秋时代的农业的专着,在解读农业的同时,又有很多篇幅是以农业为切入点分析那时段的社会状况:一是分析了那时段的阶级状况.陈文华先生指出:夏商西周的阶级关系由奴隶主贵族,平民和奴隶三大部分组成.奴隶主贵族占有生产资料即大片土地.平民阶级是商周时期的主要农业劳动者之一,有人身自由,可从国家得到一份私田以养家糊口,但要缴纳十分之一的贡赋.奴隶阶级则没有人身自由,在主人的田地里进行无偿劳动,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二是分析了那时段与农业相关的社会生活.陈文华先生指出:夏商西周春秋时代的人们主要从事种植业,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有黍,稷,麦,稻,菽,麻等,此外,在菜园里种韭菜等蔬菜,在果园种杏,梅,桃,桑和枣等果树,还依靠渔猎采集来补充生活所需,在家里饲养着一些小型动物,并在家中从事蚕织业;使用的农业工具经历了从木石农具向金属工具的转变;农业耕作劳动是集体地众多人在一起的劳动,以耦耕的方式进行.夏代农民的生活状况因资料缺乏,已难知其详;从卜辞中可窥测商代农民的生活是相当艰苦的;西周的农民仍然生活艰苦,"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是西周时期农民生活状况的写照,农民们除了经营自己的一份私田和依靠采集捕猎作为补充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还要到贵族的公田上进行无偿劳动,还要缴纳贡物和服力役.三是分析了那时段普通百姓的居家生活.陈文华先生指出:夏商西周时代的人们已善于在家酿酒,制酱,制醋;主要的粮食以黍稷一类的旱作物为主,副食有动物性食物如六畜中的马,牛,羊,猪,犬等,副食还有以蔬菜为主的植物性食物,还有以酒为主的饮料等,且在商周时期酒已不是单纯的日常饮料,酒在上层贵族社会生活中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祭祀神灵祖先的不可少的祭品,也是贵族们显示等级身份的象征.此外,陈文华先生还分析了周代"八珍"的烹饪技术,进食的方式和饮食器具等.总之,陈文华先生以农业为切入点,分析了夏商西周春秋时代社会状况的诸多方面.(三)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又有创见性的研究作为一本学术专着,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同时又有自己新收集的资料及对已发现的资料富有创见性的分析,否则,就会成为没有新意甚至没有学术价值的着述.陈文华先生的《中国农业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正是做到了这一点.陈文华先生在分析每一个问题时,都吸取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又尽量用新的资料来说明问题,即使没有新的资料也尽量对众所周知的资料有新的创见性的分析,因而该书通篇不乏富有智慧的见解.以对耦耕的分析为例,陈文华先生既回顾了《左传?昭公十六年》,《国语?吴语》,《论语?微子》,《吕氏春秋?季冬记》,《周礼?考工记?匠人》等的记载,又介绍宋代朱熹,清代程瑶田和承培元,现代万国鼎和徐中舒等人对耦耕的分析,然后提出自己对耦耕的见解,认为:"二人二耜并耕"说较为符合历史实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陈文华先生不仅引述了李根蟠,张波等人的观点,不仅对《诗经?周颂》中《噫嘻》和《载芟》涉及耦耕的资料做了富有创见的分析,还引用了最新发现的"伊拉克巴斯拉农民并肩翻土的情形"图片及"西藏错那县勒布区门巴族耦耕"图片,再加上陈文华先生自己1979年在郑州郊区及在新疆哈密市火石泉地区的考察资料,从而对耦耕做了最有深度而令人信服的分析,成为目前农史界对耦耕较为权威的分析.总之,陈文华先生的《中国农业通史——夏商西周春秋卷》一书的重要学术价值在于廓清许多上古时代的迷雾,尽显了中国上古农业及农业社会的风采.一142—。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

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关建字摘要:硕导,导师,先生,博士,古代史,研究会,硕士,师从,方向,师范大学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本文为收集整理修正,共10页,请先行预览,如有帮助感谢下载支持考研择校:中国古代史宋史方向学校分析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开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此到建国的那段时期,大致能够作为近代中国宋史研究的开创期。

张荫麟、邓广铭、蒙文通、陈乐素、张家驹等人是宋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79年,宋史研究在中国古代史各断代史的研究中,整体上而言是较为掉队的。

从1980年开始,宋史研究快速进展,虽大有后发先至之势,可是至今仍有许多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深切研究。

严耕望先生在其名著《治史三书》里谈到,宋史是青年史学研究者可大展拳脚的园地。

《治史三书》作于七十年代,三四十年过去了,虽然宋史研究已有专门大进展,可是严耕望先生的话在今天大致是不差的。

中国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学术机构,最大的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研究会秘书处此刻挂靠河北大学;还有2010年刚成立的岭南宋史研究会,其秘书处挂靠暨南大学。

本文主要介绍此刻招收宋史研究生的院校及导师的情形,稍带介绍该校宋史研究早前的进展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所介绍的导师,大部份是古代史专业宋史方向的导师,但也有部份导师主攻宋史,不在古代史专业招生,而在别的专业招生,如在历史文献学或专门史等招生。

某学者若是硕导,都会加以说明,若没有说明则默许是博导。

下面介绍宋史院校的散布。

1.北京大学北大的宋史研究由邓广铭先生开创,他是中国宋史研究会的创会会长。

今天北大历史系治宋史的学者有邓小南(邓广铭先生的女儿,宋史研究会现任会长)、张希清(近几年已没招硕士)、赵冬梅(硕导)、刘浦江(专攻辽金史兼及宋史)。

北大的宋史研究主要做政治文化史、政治制度史。

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宋史的学者有包伟民、李全德、皮庆生。

包伟民,现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曾在浙大历史系任教连年,2009年秋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旋即任人大2010年成立的唐宋史研究中心主任。

211047594_“熔岩”与“浪花”——读严家炎先生三篇文章有感

211047594_“熔岩”与“浪花”——读严家炎先生三篇文章有感

明眼人就能看出来。

不要说一两本书、三五篇论文,有时就是那么几段话,聪明人“闻”都能“闻”出来———尤其是坏文章,更容易露馅。

要说学术训练,比起具体学识,品读/撰写好的学术论文,其重要性一点都不逊色。

眼看当下中国学界,述学文字日益僵化,陈陈相因,了无生趣,虽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但起码告诉有理想、有灵性的学生,述学文体是值得认真讲究的。

这个话题我多次涉及,也做了不少试验,且得到媒体的支持。

10年前,我选择了16篇由课程作业修改而成的专业论文,请《文史知识》连载,每期一篇。

连载结束时,我撰写《学会写文章———写在“规范与方法”结尾之后》(《文史知识》2014年第2期),提及自己带研究生阅读好书好文,不只关心其在学术史上的贡献,更努力领略其论证方式、写作技巧乃至文章的气势与韵味等。

那一次是以学者及著作为研究对象,这回变个法子,要求学生选择、精读、评说三篇代表作。

虽说作业完成于特别时期(疫情汹涌,不少学生提前离校),但56篇小论文大都写得不错。

只是因刊物篇幅,加上考虑学界已有论述,我选择了以下三则。

2023年1月28日(大年初七)于京西圆明园花园一2021年8月,作为严家炎先生学术总汇的《严家炎全集》顺利出版。

同年10月16日,“严家炎学术思想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举行。

与会专家学者们在探讨严先生的历史贡献之余,也有不少人谈到其学术个性和思想品格。

发言中一个常见的声音,是对严先生实事求是学风的肯定,即陈思和老师所说的“学术风浪里的定海神针”。

严先生的学生们尤其强调老师重视史料、严谨认真的态度,认为正是这种学术态度使得严先生数十年前的许多观点和论断至今仍保有鲜活的生命。

解志熙老师举严先生自称用力最深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为例,认为“由于严先生的治学是建立在充分的文献史料基础上,而又充分发挥文学史家的史识做出恰当贴切的命名和概括,所以他的说法很快从课堂上不胫而走,先行发表在一些学术刊物上的各流派论文也迅即被学界传诵,全书出版后很自然地成为普遍接受的·学·术·定·论了”1〇。

211008019_老子“道”“教”“治”思想的辩证统一

211008019_老子“道”“教”“治”思想的辩证统一

教育文化论坛 2023年第2期 ·教育史论·收稿日期:2022-10-21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2022年度本科教学重点改革项目“从接受与占有经典到尝试应用与创造经典”。

作者简介:李 忠,男,陕西吴起人,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 陈鼓应与白奚在《老子评传》中指出,在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中,老子是古往今来引起争议最多、误解也最深的人物。

对老子的争议与误解不仅体现在老子其人、其书,更体现在对书中表达的内容。

参见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老子“道”“教”“治”思想的辩证统一李 忠(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西安 710061)摘 要: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重“道”,重的却是不可言之“道”;他重“教”,重的却是“不言之教”;他重“治”,重的却是“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教”“治”思想充满辩证色彩,却又一脉相承,统一于理想社会的实现。

在老子的视域中,“道”不规则、不确定,不能用言语表述,“不可道”;然而,不借助言语,“道”无法被认识,难以被理解,不得不用言语描述“道”。

由此,形成“道”与“言”的相悖相依、辩证统一。

不可言之“道”,主要靠“不言之教”来把握。

但没有言语的介入,不可言之“道”难以被领会,“不言之教”难以被实施,不得不借助“言教”,形成“不言之教”与“言教”的辩证统一。

道的“自然无为”属性与教的“不言”特点,要求“无为而治”的治理方式,但“无为”的前提是对“自然”的把握,要依照“自然”而“为”。

因此,“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依照“自然”的原则积极而“为”,由此形成“无为”与“为”的辩证统一。

在老子看来,“言”“言教”“为”隶属并服务于“道”“不言之教”和“无为”。

借助“言”“言教”与“为”,老子阐明了“道”“不言之教”与“无为而治”之间的关系,将不可言之“天道”引入人道的“教”与“治”,服务于符合天道自然理想社会的实现。

【优质文档】谈治学的阅读答案-word范文模板 (13页)

【优质文档】谈治学的阅读答案-word范文模板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谈治学的阅读答案篇一:《大师治学》中考阅读习题及答案大师治学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

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

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

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

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

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

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

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

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河北武邑中学2019学年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本场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本试题共8页,共22题,共150分。

(2)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规范填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

(3)请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工整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

( 4 )交卷时,只收答题卡;考完后,保留好试卷。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国学”如何“新视野”陈平原随着“国学热”的勃兴,其边界及内涵不断拓展,连我这样的门外汉,也都有机会凑热闹,贡献几句大白话。

以下五点——国学不是口号、国学并非、国学吸纳西学、国学兼及雅俗、国学活在当下——权当迟到的祝福与期许。

国学是好东西,但不该是震天响的口号。

因为,一旦成为口号,犹如漫天翻卷的大旗,必定旗下鱼龙混杂,招来很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江湖骗子。

当下中国,“国学大师”的头衔似乎比物理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要好听得多。

可我对于后者基本信任,对于前者则敬畏之余,不无几分疑虑——主要是搞不清楚其研究对象、工作方式及努力方向,因而不好评价其得失成败。

国学是大学问,但不该汲汲于晋升“一级”。

几年前,若干出身经济学或自然科学的校长们联袂,振臂疾呼,希望国家将“国学”确定为一级,并授予专门学位。

理由是,现有的文学、史学、哲学、数学、化学、耢理学等分科方式,属于西方体制,无法容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这里不想正面立论,单说这“一级”与“博士学位”,同样也属于西方体制。

除非恢复“六艺”、“四部”的分类方式,或干脆回到秀才、举人、进士的科举考试,否则很难摆脱这种“影响的焦虑”。

应某大报之邀,我正想参与讨论,一听说是反对设“国学博士”的,主事者当即表示,这文章可以不写了。

国学博大精深,但不该画地自牢。

时至今日,我还是相信王国维的话:“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

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

陕西省石泉县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石泉县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石泉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魏晋新风李泽厚内的追求是与外的否定连在一起的,人的觉醒是在对旧传统旧信仰旧价值旧风习的破坏、对抗和怀疑中取得的。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与儒家教义显然不相容,是对抗着的。

曹氏父子破坏了东汉重节操伦常的价值标准,正始名士进一步否定了传统观念和礼俗。

但“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终于被杀头,可见思想对立和争斗之改变。

从哲学到文艺,从观念到风习,看来是如此狂诞不经的新东西,毕竟战胜和取代了一本正经却更加虚伪的旧事物。

人在这里不再如两汉那样以外在的功业、节操、学问,而主要以其内在的思辨风神和精神状态,受到尊敬和顶礼。

是人和人格而不是外在事物,日益成为这一历史时期哲学和文艺的中心。

当然,这里讲的“人”仍是有具体社会性的,他们即门阀士族。

由对人生的感喟咏叹到对人物的讲究品评,由人的觉醒意识的出现到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正以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为中介。

后者在将这一着眼点转向人的内在精神的社会氛围和心理状况上,有直接的关系。

自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对人的评议正式成为社会、政治、文化谈论的中心。

又由于它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于是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性分、能力便成了重点所在。

总之,不是人的外在的行为节操,而是人的内在的精神性(亦即被看做是潜在的无限可能性),成了最高的标准和原则。

完全适应着门阀士族们的贵族气派,讲求脱俗的风度神貌成了一代美的理想。

不是一般的、世俗的、表面的、外在的,而是表达出某种内在的、本质的、特殊的、超脱的风貌姿容,才成为人们所欣赏、所评价、所议论、所鼓吹的对象。

这当然反映在哲学——美学领域内。

不是外在的纷繁现象,而是内在的虚无本体,不是自然观(元气论),而是本位论,成了哲学的首要课题。

只有具备潜在的无限可能性,才可发为丰富多样的现实性。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陕西省石泉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年级七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二课时授课类型新课课标依据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文中字词,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1。

略读课文,了解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2。

细读文章,掌握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3。

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过人品性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略读课文,了解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2。

细读文章,掌握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介绍知识目标图片B G拓展知识2分钟自制过程与方图片A E建立表象2分钟下载讲解法过程与方图片F E帮助理解3分钟下载观看法情感态度理解图片A I升华感情2分钟下载价值观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

2020年上海真如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真如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真如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

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

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

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

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

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

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

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

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

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

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石泉先生的学术师承与学术成就

石泉先生的学术师承与学术成就

石泉先生的学术师承与学术成就
佚名
【期刊名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卷),期】1998()6
【总页数】4页(P92-95)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研究;陈先生;云梦泽;学术渊源;中国近代史;本科毕业论文;地理变化;长江中游地区;荆楚地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092
【相关文献】
1.20世纪学术史上的一代大家——简述高亨先生的学术成就 [J], 董治安
2.“特型学者”的特殊学术贡献——顾明远先生的教育学术成就述略 [J], 项贤明;;
3.霍松林先生的学术道路与学术成就 [J], 刘锋焘;
4.霍松林先生的学术道路与学术成就 [J], 刘锋焘
5.俯仰千古学术堪称一代宗师——略论黄寿祺先生的学术成就 [J], 谢金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年上海市培华学校中学部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上海市培华学校中学部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上海市培华学校中学部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九江印象丰子恺九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虽然天气热到九十五度(华氏度),还是可爱。

我们一到招待所,听说上山车子挤,要宿两晚才有车。

我们有了细看九江的机会。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崔颢)“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常常替诗人当模特儿的九江,受了诗的美化,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风韵犹存。

街道清洁,市容整齐;遥望岗峦起伏的庐山,仿佛南北高峰;那甘棠湖正是具体而微的西湖,九江居然是一个小杭州。

但这还在其次。

九江的男男女女,大都仪容端正。

极少有奇形怪状的人物。

尤其是妇女们,无论群集在甘棠湖边洗衣服的女子,还是提着筐挑着担在街上赶路的女子,一个个相貌端正,衣衫整洁,其中没有西施,但也没有嫫母。

她们好象都是学校里的女学生。

但这也还在其次。

九江的人态度都很和平,对外来人尤其客气。

这一点最为可贵。

二十年前我逃难经过江西的时候,有一个逃难伴侣告诉我:“江西人好客。

”当时我扶老携幼在萍乡息足一个多月,深深地感到这句话的正确。

这并非由于萍乡的地主(这地主是本地人的意思)夫妇都是我的学生的原故,也并非由于“到处儿童识姓名”(马一浮先生赠诗中语)的原故。

不管相识不相识,萍乡人一概殷勤招待。

如今我到九江,二十年前的旧印象立刻复活起来。

我们在九江,大街小巷都跑过,南浔铁路的火车站也到过。

我仔细留意,到处都度着和平的生活,绝不闻相打相骂的声音。

向人问路,他恨不得把你送到了目的地。

我常常惊讶地域区别对风俗人情的影响之巨大。

萍乡和九江,相去很远。

然而同在江西省的区域之内,其风俗人情就有共通之点。

我觉得江西人的“好客”确是一种美德,是值得表扬,值得学习的。

我说九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主要点正在于此。

九江街上瓷器店特别多,除了瓷器店之外还有许多瓷器摊头。

瓷器之中除了日用瓷器之外还有许多瓷器玩具:猫、狗、鸡、鸭、兔、牛、马、儿童人像、妇女人像、骑马人像、罗汉像、寿星像,各种各样都有,而且大都是上彩釉的。

2021届上海市五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上海市五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上海市五四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①注重此世、安住当下,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品格,蕴含在儒、道、佛的经典文本当中。

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忽略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要维度。

②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

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在孔子看来,关注今生,活在当下,敬鬼神而远之,不做杞人忧天之思,不热衷于谈论怪力乱神之事,这才是对生命的敬重。

《礼记·大学》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里所谓的“安”,指的就是此心安住当下。

儒家强调通过减少外缘,让自己的心慢慢变得专注,在这个专注的过程当中,内在的智慧将不断显现。

反之,则“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③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

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这是一种随顺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深刻的智慧。

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活着的方式只有一种,那便是与当下接轨,而唯一能够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此时此刻。

在《道德经》八十章中,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指的是,老百姓安于现状,活在当下,他们以其所食为甘甜,以其所穿为美丽,以其风俗为快乐,以其居住为安恬,这实际上是“有道”之人安住当下的状态。

在道家那里,“无为”“不争”,就是顺应自然,安住当下,不滞留于过去,不执着于未来,而是始终对当下保持觉知,不争不贪,更重要的是,不与当下抗争。

④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

佛教中所说的“正念”,即是保持觉知、安住当下,也就是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有意识地、全神贯注地觉察当下的一切,它是佛陀的根本教义“八正道”之一。

【精品】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精品】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精品】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魏学洢《核舟记》)乙一乐工能刻木为舟。

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

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

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注释】①壶觞:酒器。

②饾饤:dòu dìnɡ,供陈设的食品。

③欹:qī,斜。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①绝类弥勒________②诎右臂支船________③二人对酌于中________④皆有机能动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3)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像;同“屈”弯曲;相对饮酒;机关(2)①都能就着(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精品】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

【精品】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

【精品】七年级(下册) 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给下列划线的词语注音。

________________山门圮于河棹数小舟(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众服为确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B.当求之于上流/生于忧患C.其反激之力/然则天下之事D.如是在啮/如其言(3)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A.沿河求之。

(顺着河流寻找石兽)B.石必倒掷坎穴中。

(用石头把坑洞填满)C.寻十余里无迹。

(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D.竟不可得。

(最终没找到)(4)请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5)寺僧们、讲学家和老河兵分别代表了哪三种生活态度?【答案】(1)pǐ;zhào(2)C(3)B(4)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不能片面的里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以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主题。

(5)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们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

2020届上海市曹杨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上海市曹杨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上海市曹杨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迁徙的故乡梅洁真的开始上路啦,我迁徙的故乡!广电局播放室,正播安阳镇移民到达湖北团风县移民新区的录像,片子没剪辑,全是原始素材,我一气竟看了两个半小时:满载着移民和家什的大客车、运输车,长龙般在山间公路缓缓前行;一朵朵鲜艳的大红花挂在移民胸前;走了千里之路后大红花又挂到了移民新区的房子里;一排排、一栋栋含有欧式建筑元素的黄瓦白墙的移民新区,矗立在穿街而过的河渠两边;别墅般的房屋里全部装有自来水、管道煤气,还有卫生间。

移民新区将入住874户、3782位来自安阳镇的移民;团风人为每户移民送来了一份午餐、一袋米、一个开水瓶、一提挂面、一桶油、一筐青莱、一部电话机、一副对联、一挂鞭炮……移民进屋就能开伙;移民新村已有粮油、蔬菜供应点,己有超市、学校、图书室、卫生医疗室……啊,乡亲们毕竟等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常务副县长邵际军把办公室搬到了柳陂移民村,他天天挨家挨户地走访、做工作,移民们脸难看、话难听、门难进。

是呀,柳陂人已是第三次迁徙了!几十年、几代人在荒沙滩上创造了一片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现在又要全部沉没了,柳陂的牺牲有多大?邵际军同情他们;他贴着心窝和移民说话。

长时间的说话,他的声音完全嘶哑了。

县移民指挥部,设在移民局很旧的小院里,副总指挥周吉礼的办公室门开着,人不在。

环视周吉礼简朴的办公室,我在想:那个相貌英气、说话幽默、做事果决、极富判断力的周吉礼,两年前我认识了他,如今,政法委书记兼起了移民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的职务,看来,特殊时刻,县里在紧急调兵遣将。

正想呢,周吉礼进来了。

他左小臂上有隆起的一块肉包,他说感冒不好,咳嗽不止,医生做结核试验,说他肺部深处有结核菌感染。

我担心地说:“那你一定要注意休息啊。

”周吉礼说:“移民的关键时刻,怎么休息?”是啊,移民的关键时刻,成千上万的乡亲每天都在等待着启程的号令,千里迢迢的迁徙长路,数万个家庭的安家落户……每天都要做重要决策的指挥部,“休息”“保重”“注意身体”这些关切的话,对于周吉礼已是奢侈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石泉先生的治学道路的研究和分析
2020年4月
关于石泉先生的治学道路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关键词:石泉,治学,道路,分析,研究
关于石泉先生的治学道路的研究和分析本文简介:今天大家在这里纪念石泉老师的百年诞辰,缅怀先生的道德文章、治学方法,目的是为了继承老一辈学者的优良传统、严谨学风,发扬老一辈学者的高尚品德和创新精神,将他们所开创的学术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座的石门弟子中,不管是从资历、年龄,还是学术贡献和影响而言,让我首先发言,深感惶恐与愧疚。

既然议程做了这
关于石泉先生的治学道路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内容:
今天大家在这里纪念石泉老师的百年诞辰,缅怀先生的道德文章、治学方法,目的是为了继承老一辈学者的优良传统、严谨学风,发扬老一辈学者的高尚品德和创新精神,将他们所开创的学术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座的石门弟子中,不管是从资历、年龄,还是学术贡献和影响而言,让我首先发言,深感惶恐与愧疚。

既然议程做了这样的安排,想就老师的治学历程做一简略的回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恐难表达先生崇高道德文章的精髓所在。

错误之处,敬请师友批评指正。

一回顾石先生的学术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