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戏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花鼓戏鉴赏

专业:信息类

班级:08信本三班

姓名:廖光辉

学号:0841330228

摘要:湖南花鼓戏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其戏曲大多是现实生活题材;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家庭生活和劳动生活,大部分戏曲幽默风趣带有喜剧色彩具有很好的娱乐性。另外湖南花鼓戏还具有很好的艺术价值。

关键字:湖南花鼓戏;戏曲:鉴赏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境内最为流行的地方小戏,分为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六个种类。它们具有大致相同的艺术风格、取材特点、音乐曲调、表演艺术,因而统称为湖南花鼓戏。之所以分为六种类型,主要标准是它们各用当地官话作为舞台语言。湖南花鼓戏是在地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两小戏、三小戏为主。顾名思义,地花鼓即是指在地上而非舞台上表演的民间歌舞形式,情节简单,载歌载舞,曲调高亢明快,带有浓重的喜乐色彩。随着更多情节和更多曲调的加入,形成了花鼓戏。依据各个时期花鼓戏的演出形式,艺人及班社的状况和表演剧目、使用曲调的情况,湖南花鼓戏的班社经历了草台班、半台班和专业班社三个历史发展阶段。湖南花鼓戏之所以在清代中叶兴起并迅速发展,有三个原因。首先,清代中叶稳定、统一的社会局面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大的政治社会环境;其次,湖湘地区经济上的繁荣,农民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为花鼓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和市场需求。第三,湖南花鼓戏在清代中叶兴起,也是“花部”与“雅部”之争并且花部最终以压倒优势取胜的结果。湖南花鼓戏的曲调丰富,节奏明快,旋律高亢,突破了乐为礼用的传统的音乐美学观,最大程度地体现了音乐的抒情本质。湖南花鼓戏的传统剧本有50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是现实生活题材,表现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家庭生活和劳动生活。湖南花鼓戏传统剧本的文学特点,在戏剧冲突上表现为重细节而轻情节,突破了“事不奇不传”的传统戏曲情节观。其艺术魅力的获得主要是依靠制造具有喜剧效果的喜剧情境,这种情境是由美妙的音乐、喜剧性的语言和艺术化的动作表演构成的。在人物塑造上,通过就事论人、集中刻画

的方式,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个性特点,因此大多是个性化而非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在语言风格上,湖南花鼓戏传统剧本体现了简洁、生动、富于形象感和动作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艺术特点。湖南花鼓戏绝大多数都是喜剧作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湖南花鼓戏的喜剧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一是在人物的形象类型上,以塑造肯定性形象为主;二是在处理喜剧题材的艺术视角上,依据农民的思想、情感、心理逻辑去设计喜剧人物;三是在戏剧冲突上,重机趣、轻情节,尽力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喜剧因素。湖南花鼓戏制造喜乐气氛的途径有三,一是喜剧语言,二是喜剧音乐,三是运用俳谐。湖南花鼓戏喜剧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它突破了教化和言情这两个最基本的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的命题,别开“娱乐”主旨,使之与言情、教化、娱乐三足鼎立,丰富了我国传统的文艺观。湖湘民俗文化对湖南花鼓戏具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民俗中经常性的、群体性参与的、广泛的歌舞音乐活动为湖南花鼓戏的形成创造了大的文化艺术环境,有些民俗则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湖南花鼓戏的形成和发展;二是民俗对湖南花鼓戏的艺术形态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情节结构、语言形式和叙事策略三个方面。第三,湖南花鼓戏的主导艺术风格是田园牧歌式的喜剧情调,这也得益于湖湘民风民俗所施加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田园牧歌式所体现出来的喜庆快乐色彩是与湖湘士民开朗乐观、追求享乐的民俗相契合的;其次,田园牧歌式艺术风格的确立是以剧中人物个性的充分舒张为基本前提的,而这又是与湖湘士民历来较少受到北方中原文化熏陶、礼教意识淡薄、崇尚个性自由的民俗相契合的;再次,湖湘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风景秀丽,如诗如画,这也为田园牧歌式艺术风格的形成提供了物质依托。'

湖南花鼓戏流行于原长沙府一带,以农村的山歌、民间的小调及本地花鼓为基础演变而成。形成时期为清代末叶。长沙花鼓戏在原长沙府地区内分益阳、西湖、宁乡、醴陵和长沙5个艺术流派。演唱时均以长沙方言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故通称长沙花鼓戏。其音乐曲调有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4类约200余支,有传统剧目336个。以表演“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特色,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幽默诙谐,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乡士气息。

1949年后,经整理的传统戏《刘海砍樵》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并获奖。50年代《刘海砍樵》唱遍全国。1989年长沙市花鼓戏剧院重新整理改编的《海哥与九妹》赴日本演出,轰动东瀛。还有《小姑贤》、《讨学钱》、《访友》、《喜脉案》以及现代戏《姑嫂忙》、《打铜锣》、《补锅》、《中秋之夜》等,其中拍成电影艺术片的有《打铜锣》、《补锅》、《喜脉案》等。花鼓戏演员中还涌现出了一批歌唱家如李谷一、张也等。

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又据杨恩寿《坦园曰记》清同治元年(1862),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