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炼焦配煤技术及其思考

合集下载

科学合理配煤 提高焦质量

科学合理配煤    提高焦质量

科学合理配煤提高焦质量一、配煤的目的及意义1、配煤的目的:配煤是指将不同变质程度的炼焦煤,按适当比例配合起来,利用各种煤在性质上的相辅相成,使配合煤的质量满足炼焦生产要求,以制取优质冶金焦炭。

2、配煤的意义:(1)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节约优质炼焦煤;(2)扩大炼焦煤资源;(3)提高焦炭质量;(4)有利于提高炼焦化产品产量;3、世界煤炭资源状况:据相关资料报道,截至2004年年底,全世界已探明的煤炭总储量约4.3万多亿吨,其中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南非、英国、波兰、印度等前10位主要产煤国资源量占世界总资源量的95%。

4、中国煤炭资源状况:我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俄罗斯。

资源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约50%)和西北地区(约30%),其余四大区之和也只占全国的20%。

在我国“查明资源储量”中,动力煤和炼焦煤分别占72%和26%。

炼焦煤中气煤和1/3焦煤比例最大,达46%,肥煤和气肥煤比例最少,只占13%,焦煤和“瘦煤、贫瘦煤”分别占第二、三位。

我国炼焦煤资源以山西最多,其次是安徽省和山东省,居第四~第七位的依次是贵州、黑龙江、河北和河南省。

二、配合煤质量指标化学指标(1)水分:5%~12%,越小越好,但不宜低于5%(2)灰分:越小越好(3)挥发分:20% ~28%,根据工艺条件及需求控制(4)硫分:越低越好物理指标(1)细度:75 %~85%(2)粒度组成;主要控制粒度分布工艺指标(1)G值:原则上要求G>75(2)y值:一般要求y >15(3)配煤准确性:要求大于95%三、衡量配煤质量的标准1、衡量配煤质量好坏的标准:在相同的煤源条件、相同的炼焦工艺条件下,通过优化配煤,使焦炭质量尽可能地提高。

2、主要从三方面考虑:(1)配煤工艺必须先进。

(2)配煤方案必须科学经济。

(3)配煤必须准确。

四、提高配煤质量的方法1、提高配煤质量的方法;(1)提高煤料的堆密度;煤捣固工艺、配型煤工艺、煤干燥工艺和煤预热工艺等(2)优化煤的粉碎工艺;选择性粉碎(3)配添加物;配入适量的粘结剂和瘦化剂等(4)采用精确配煤技术;五、配煤技术的应用及发展1、配煤技术现状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没有配煤经验,完全借鉴前苏联经验,按“焦、肥煤为主,气、肥、焦按一定比例配合”的模式配煤。

配煤炼焦技术研究与分析

配煤炼焦技术研究与分析

配煤炼焦技术研究与分析随着煤炭行业的持续不断发展,很多焦化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大量的焦化企业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开始重视对配煤技术的研发,通过增加气煤用量来降低焦肥比,还可以利用焦粉回配达到降低瘦煤配入量,这些方法绝大多数都是在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中依靠经验创造出来的配煤技术。

基于配煤炼焦相关技术使用问题,我们以配煤炼焦相关技术为中心,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

标签:炼焦配煤;煤质指标;煤岩指标0 前言目前有一部分企业建立了煤岩配煤系统来指导配煤,这些都是通过煤种的自身特有属性和焦炭自身质量关系综合起来得出的。

然而,煤种的单一特性却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一般情况下,混煤就是在煤中增添一些非煤物质,导致建立起来的数字关系不能有效反应出来焦炭中的质量现象。

因此,新时代配煤技术研究主要是侧重于煤炭自身本质结构、特性和炼焦效果等方面。

1 关于炼焦配煤技术分类分析配煤炼焦一般是把2种或者2种以上的单种煤,均匀的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配合,使得各种煤之间进行取长补短,生产出优质焦炭,并且,能够合理使用煤炭资源,来增加炼焦化学产品。

通常情况下,通过对炼焦配煤技术的总结可分为以下3类:传统配煤、煤岩学配煤与配入添加物配煤。

①传统配煤技术分析,传统配煤技术,一般是指借助煤质指标来指导配煤,比较常用的评价炼焦煤技术指标一般有挥发分Vdaf、灰分Ad、全硫S、粘结指数G值、煤种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等,关于煤的挥发分是表征煤变质程度的重要指标。

同一种煤质中的丝质组与稳定组、镜质组具有不同产率挥发分;②煤岩学配煤技术分析,一般情况下,煤是一种不均衡物质,由不同种类的工艺性质微煤岩组分综合组成。

它们再配煤中的功能各不相同。

煤中的活性组质量也存在很大不同;③关于配入添加物炼焦技术分析,当下,很多优质炼焦煤资源短缺。

并且价格也比其他炼焦煤要高很多,因此,把多种添加剂加入到煤中来达到降低优质炼焦煤的使用量将成为一种主流发展趋势。

2 关于配煤炼焦技术分析2.1 针对煤岩配煤技术分析以往的配煤技术中,煤质指标并不能有效反映各种炼焦煤中的结焦性中的差异,这些技术中的信息数据只是代表了煤种的总体胶质层的厚度和总体粘结指数,是通过煤种不同粘结性能组分所来表达出来的综合数值。

炼焦配煤技术及其生产实践探究

炼焦配煤技术及其生产实践探究

炼焦配煤技术及其生产实践探究发布时间:2021-09-07T08:22:21.782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5月13期第7卷作者:张鹏[导读] 我国钢铁产量日益增加,对焦炭的需求量也日益升高。

因此,改进炼焦配煤技术张鹏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豫西煤炭储配中心河南省义马市 472300摘要:我国钢铁产量日益增加,对焦炭的需求量也日益升高。

因此,改进炼焦配煤技术,以降低炼焦成本,提高炼焦效率及质量刻不容缓。

同时,炼焦配煤技术的优化对改善我国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也有重要的作用。

主要论述了炼焦配煤的原理和技术,并分析了如何进行配煤工作的质量控制,以促进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炼焦配煤技术;煤炭质量;生产实践 1.炼焦配煤原理1.1胶质层重叠原理胶质层重叠原理,即煤炭通过自身的黏结能力,结合煤与焦的转化规律,更准确地预测焦炭质量和强度,从而制定更合理的配煤方案。

胶质层重叠原理对于单煤胶质体的软化空间、温度区间的适宜性要求较高,能够促使配合煤在高温中保持良好的塑性,从而提高焦炭结构的稳定性。

在胶质层重叠原理的支持下,“J法”配煤技术通过其自身的经济性和易于操作性,实现了广泛的应用。

1.2共炭化原理共炭化原理也是炼焦配煤的重要原理之一。

共炭化是指将一些非煤类的黏合剂(如橡胶、沥青、有机渣油等)加入煤炭中,并进行炭化工作,使煤炭提高结焦性能。

共炭化原理是通过加入黏结剂,提高黏结性较弱煤炭的黏结性的同时,实现充分循环利用炼焦煤过程中的废弃物,从而达到对资源的节约以及对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

现如今,在共炭理论的基础上,全球各个国家的焦化企业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煤炭方案研究、改进工作的重视程度。

实践研究证明,将适量的非煤黏结剂运用到配煤工作中,不仅可以改善煤炭的结焦性能,还可以提高煤气等化工产品的产量。

1.3互换性配煤原理互换性配煤原理是日本学者提出的一种理论,其将煤自身所含有的有机质分为纤维质组分和黏结组分两个部分。

炼焦配煤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炼焦配煤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建 立起 来 的数 字关 系不 能很 好地 反 映 出焦 炭 质量 的
分表 征煤 的变质 程度 会 比实 际偏 低 ; 反之 , 丝 质组 含
量低 , 煤 的变 质 程 度 会 比实 际偏 高 。另 一 项 分 类 指 标是 煤 的黏 结 , 黏结 性指 数 G、 胶 质层 最大 厚度 y和
1 炼 焦 配 煤 技 术 的分 类
配煤 炼 焦 就 是将 2种 或 2种 以上 的单 种 煤 , 均 匀地 按适 当的 比例配 合 , 使各 种煤 之 间取长 补 短 , 生 产 出优 质焦 炭 , 并能 合理 利用 煤炭 资源 , 增 加炼 焦化 学产 品 。 目前 , 炼 焦 配煤 技术 归纳 起来 可分 为 3类 ,
学指导配煤 。 关 键 词 :炼 焦 配煤 ; 煤质 指标; 煤 岩 指 标
中图分类号 : T Q 5 2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4 . 7 0 5 0 ( 2 0 1 5 ) 0 3 . 0 0 4 8 . 0 3
引 言
随着 焦 化 企 业 生存 压 力 的增 大 , 越 来越 多 的焦
奥 阿膨 胀度 b l 1 ] 。其 中 , 胶 质 层 厚 度 值 不 能 准 确 地 表示 煤 的炼 焦特 性 , 在 同一大 类 中 , 煤 的结 焦 性质 差 异很 大 。各 类煤 的炼 焦 实 验 表 明 , 除肥 煤 的焦 炭
质量 差异 不大 外 , 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 如, 焦
1 . 1 传统 配煤 技 术
传统 配煤 技术 , 即是通 过煤 质 指标 来指 导 配煤 。
常用 的 评 价 炼 焦 用 煤 的 技 术 指 标 主 要 有 挥 发 分
V 、 灰分 A 、 全硫 S 、 黏 结指 数 G值 、 胶质 层 最 大 厚 度 y值 等 。煤 的挥 发 分 是 表 征 煤 的 变 质 程 度 的 指 标 。 同一种煤 中的 镜 质组 、 丝 质 组 和 稳 定 组 具 有 不 同产 率 的挥 发分 。煤 中稳 定 组 含量 高 的煤 , 用 挥 发

浅谈炼焦工艺及用煤技术的发展

浅谈炼焦工艺及用煤技术的发展

浅谈炼焦工艺及用煤技术的发展一、前言作为煤炭事业发展的关键性环节,炼焦工艺及用煤技术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研究炼焦工艺及用煤技术的发展状况,能够更好地把握该项工作的主要动向,从而优化炼焦及用煤技术的应用。

本文从介绍炼焦工艺的发展着手研究。

二、炼焦工艺的发展现如今,由于受焦炉存在的弊端与富氧喷煤冶炼技术的影响,炼焦工艺的发展方向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的炼焦工艺主要是为了提高焦炭质量;扩大煤炭的使用范围;提升炼铁企业的生产能力与效率;并降低环境污染状况。

当前炼铁企业所使用的炼焦工艺有带余热发电的无回收焦炉、巨型炼焦反应器、型焦和连续式炼焦工艺等,下面主要介绍了巨型炼焦反应器。

巨型炼焦反应器的特点:其是能够控制工艺的单炭化室和煤预热的结合,不仅保留了室内炼焦原理,也将燃烧室与炭化室间的多室系统转变成了单室系统。

单室系统的优点就是不论是在结构上,还是操作上,其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

单室系统是利用对燃烧室的侧向加固来对其承受静载荷的能力进行加强;并利用煤预热技术,提高其生产能力;从而保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能够被有效降低。

此外,根据实验结果表明,单室系统所使用的煤种可以是弱粘性和不粘结的配合煤,且焦炭的质量较高,而常规的炼焦方法所生产的焦炭的质量与单室系统的焦炭质量间有着很大的差距。

三、型煤的工艺流程1.关于新日铁成型煤炼焦步骤程序首先煤料输送线上挑选三分之一左右的煤料粉碎到小于3厘米装进混合机厘米,放入7%左右的沥青质粘结剂后搅拌,经过蒸汽加热的这一道工序后送到对琨成型机中。

待产出的梨煤冷却后送到焦炉煤塔,最后经过各自的带式给料机按照严格规定经过装煤车送入炉内。

2.关于住友成型煤炼焦步骤程序将三种物质,即装炉煤、非粘结煤和粘结剂加工后混合装入可以进行蒸汽加热的混合机中混合,大约可以产出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成型煤,之后同三分之二左右的装炉煤一同炼焦。

3.德国的RBS法炼焦步骤程序热气体发生器产生的废弃将未超过10mm的煤料在直立管里面加热到90-100℃,得到结果是水分要不超过5%。

浅谈如何提高配煤炼焦技术

浅谈如何提高配煤炼焦技术

浅谈如何提高配煤炼焦技术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对钢铁的需求,也拉动了炼焦生产的高速发展。

焦炭产能的快速扩张,导致了炼焦煤供应紧张,此外,由于当前高炉的大型化对焦炭质量及其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炼焦煤资源中强粘结性煤却越来越少,这一矛盾在我国尤为突出。

如何合理利用煤资源,满足焦化生产需求是我们长期面临的任务。

一、配煤炼焦技术目前世界各国的焦化行业为稳定提高焦炭质量,合理利用炼焦煤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配煤炼焦技术:1、捣固炼焦技术,根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焦炭资源专业委员会的调研,捣固焦炉可以大量配用价格低的气煤、三分之一焦煤、瘦煤,明显降低了炼焦配煤成本,合理利用了煤炭资源,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配型煤炼焦技术:将炼焦装炉煤的一部分从备煤系统切出配加粘结剂后压制成型煤,再与其余散装煤料混合装炉炼焦,此技术由于煤料堆积密度的提高和粘结剂对煤料的改制作用,开显著改善焦炭质量。

3、煤调湿工艺:煤调湿工艺是上世纪80年代开发的技术,旨在降低装炉煤的水分,减少由于洗煤厂脱水工艺及气候影响造成的装炉煤水分波动。

经煤调湿后,配煤水分控制在6%左右。

用此工艺技术有助于提高焦炭质量(包括冷态强度和热态强度)、增加焦炉生产能力、降低炼焦耗能、稳定焦炉操作、减少炼焦污水、延长焦炉寿命。

其缺点是运煤过程易扬尘、炭化室易结石墨、焦油渣量增大。

二、配煤煉焦技术的应用(一)粘结剂添加的技术控制根据相关实验和实际生产经验表明,粘结添加剂的添加,确实可以很好的弥补炼焦煤的粘结性,因此可以通过添加粘结剂和低廉的弱粘煤来代替部分高粘结性煤,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炼出优质的焦煤。

实验证明配煤炼焦过程中粘结剂的添加可以提高炼焦过程中的配煤流动度,改善焦炭的结晶组织,提高配煤的粘结性。

实际应用时,可以采用改质沥青作为炼焦添加剂,并适当增加配煤中瘦煤和弱粘煤的比例,这样炼出的焦炭,不但质量不低于高粘结性煤所炼的焦炭,相比之下其冷强度与热性质也有一定的改善。

捣固炼焦配煤技术探讨

捣固炼焦配煤技术探讨

目前 , 国 内 捣 固炼 焦 对 煤 饼 没 有 统 一 的要 求 , 但 是 国外 捣 固 炼焦 对 煤 饼 有 着 统 一 的 要 求 : 一 是 应 该 保 证 煤 料 的 水 分 在 9 % 一1 1 %范 围内, 对于水分 较少煤 饼而 言 , 不 容易捣 实 , 对 于
入到炭化室中进行 高温干馏 。利用捣固炼焦技术 , 有 助于提高 配合煤的堆密度 , 由原来 的 0 . 7 2 t / m 提高 到 1 . 0 1 ~1 . 1 5 t / m 范围内, 有利 于减少煤颗粒之间的距离 , 促使 接触更加密集 , 有
高焦炭的质量 , 同时 , 促 使 焦 炭 的各 种 指 标 得 到 不 同 程 度 的 提
配煤技术主要是指将若 干的单煤 种严格 按照规 定的 比例
进 行 掺 混 得 到 配 合 煤 的过 程 。 焦 炭 质 量 与 配 合 煤 的 质 量 有 着 密 切 的关 系 , 煤 种 以及 配 煤 比不 仅 对 焦 炭 的 强 度 产 生 影 响 , 同 时 又影 响着 煤 饼 的 捣 固性 能 。 通 过 实 际 生 产 研 究 表 示 焦 炭 质
特 点、 影响、 配 煤 技 术 进行 了 阐述 。
关键 词 : 捣 固炼 焦技 术 ; 特 点 ;影响 ;配煤 技 术 ;装 炉 煤成 本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8 5 5 4 . 2 0 1 4 . 0 6 . 0 8 4
煤 质 以及 焦 炭 质 量 变 化 情 况 的 分 析 , 能够 总结 出配煤规 律 , 更
好地指导炼焦生产。 3 . 2 装 炉 煤成 本
1 0 % ~1 5 %, 减少 大约 3 0 %的焦煤 以及肥煤用量 , 有效地 降低

采用配煤炼焦新技术 稳定提高焦炭质量

采用配煤炼焦新技术 稳定提高焦炭质量

采用配煤炼焦新技术稳定提高焦炭质量1 前言高炉大型化、喷吹煤粉等技术的应用,使焦比大幅度下降,焦炭在高炉中停留时间加长,其料柱骨架作用更加突出,这对焦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增加炼焦配煤中优质炼焦煤的配入比例是提高焦炭质量的有效和通常做法。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极大地拉动了钢铁生产的高速增长,因而强力带动了炼焦生产的高速度发展,焦化行业连续数年快速发展,2006年焦炭产量达到29768万吨,同比增长17.14%,机焦26279万吨,同比增长19.44%,占88.28%,焦炭出口1450万吨。

焦炭产能的快速扩张导致炼焦煤供应紧张,炼焦煤价格大幅度升高,优质炼焦煤供应更加紧张。

同时,由于焦炭产能过剩,焦炭价格低迷。

焦化行业面临着煤炭资源供应紧张和经济效益低下的双重压力,如何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焦炭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满足钢铁工业持续发展是摆在焦化企业面前的紧迫任务,也是长期任务。

选择合适的备煤工艺及炼焦新技术、以煤岩学理论和实践为基础,通过合理选择原料煤、优化炼焦配煤,以期达到合理利用煤炭资源,降低主焦煤和肥煤的配入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焦炭质量,是焦化企业实现长期发展与资源利用相协调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2 喷吹煤粉的大型高炉对焦炭质量的要求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高炉大型化、喷吹煤粉技术和精料技术应用,使焦比大幅度下降,焦炭在高炉中停留时间加长,其料柱骨架作用更加突出,这要求焦炭的化学指标、冷态机械强度和热态性能均应提高。

尤其是反映热态性能的反应性(CRI)、反应后强度(CSR)应达到较高指标,以弥补焦炭在高炉中停留时间延长带来的碳溶反应加剧的问题。

同时,对于大型高炉,可考虑适当加大入炉冶金焦的平均粒度,以抵消碳溶反应带来的粒度减小,使高炉风口焦保持合适的粒度,确保高炉的透气性。

我国钢铁企业众多,高炉容积从数百立方米到四、五千立方米,高炉喷吹煤粉量从几十千克到二百千克不等,对焦炭质量的要求不同。

炼焦配煤技术与方法

炼焦配煤技术与方法

炼焦配煤技术与方法一、配煤原理1、胶质层重叠原理:要求配合煤中各单种煤的胶质体的软化区间和温度间隔能较好地搭接,这样可使配合煤在炼焦过程中,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处于塑性状态,从而改善粘结过程,并保证焦炭的结构均匀。

其中典型的方法是“J法”配煤技术。

“J法”配煤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简单、经济、随机确定各种最佳(实用)配煤方案的新技术,以“煤的粘结能力测定法”为基础,以煤与焦相互统一变化规律为依据,准确预测焦炭强度,按Jb-Vdaf “米” 字形配煤图及其原则进行操作,评估煤质,确定“主导煤”,辨明“添加剂煤”和“填充剂煤”,用简易“优选法”确定配煤比,定出配煤方案。

2、互换性配煤原理:焦炭质量取决于炼焦煤中的活性组分、惰性组分含量及炼焦操作条件。

单种煤的变质程度决定其活性组分的质量,镜质组平均组最大反射率是反映单种煤的变质程度的最佳指标。

目前应用煤岩学指导配煤,很多焦化厂都有自己的配煤方案,但一般都是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反射率直方图及镜惰比三个参数作为煤岩学配煤参数。

根据互换性配煤原理,当配煤有较强粘结性时,加入一定量焦粉或无烟煤有利于焦炭质量提高,回配3%〜5%的焦粉代替瘦煤炼焦,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在同样煤质情况下不添加粘结剂,要保证焦炭质量,焦粉的细度至关重要。

3、共炭化原理:煤中加入非煤粘结剂进行炭化,称为共炭化。

共炭化研究为采用低变质程度弱粘结煤炼焦时选用合适的粘结剂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加入有机渣油?塑料类?橡胶类?沥青等与煤共炭化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为解决当前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400°C下将废塑料与煤焦油沥青共热解,收集热解油和气体产物,反应所得的残余物与弱粘结煤共焦化能提高其结焦性。

二、配煤的意义和原则随着高炉的大型化对冶金焦质量要求的提高及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用单种炼焦煤来生产焦炭己不可能,必须采用多种煤配合炼焦。

配煤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煤,均匀的、按适当的比例配合,使各种煤之间取长补短,生产出优质的冶金焦,并能合理的利用煤炭资源,增加炼焦化学产品。

新形势下的捣固炼焦配煤新思维

新形势下的捣固炼焦配煤新思维

新形势下的捣固炼焦配煤新思维焦化,煤化丄2010」2-07 18:38:19阅读96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田洪笑XX铁雄能源煤化XX摘要:近儿年来,煤炭市场111于煤矿技术条件和洗煤企业利益驱使,炼焦煤混洗混配较为普遍,除肥煤比较难掺假外,其余煤种都可以按常规工业分析指标配出来,鉴于现在煤灰市场,用常规的丄业分析指标指导配煤已经失去主导作用,焦炭出现质量问题往往找不到答案。

关键词:捣固配煤转变观念近儿年来,煤炭市场山于煤矿技术条件和洗煤企业利益驱使,炼焦鉴于现在煤炭市场,用常规的工业分析指标指导配煤已经失去主导作用,焦炭出现质量问题往往找不到答案。

煤混洗混配较为普遍,除肥煤比较难掺假外,其余煤种都可以按常规匸业分析指标配出来,主焦煤可用长焰煤、1/3焦煤、直到无烟煤都可配,拓挥发份强粘结性煤配入长焰煤、不黏煤或弱粘煤可配出1/3焦煤,贫煤配入少量粘结性煤可配出瘦煤:鉴于现在煤炭市场,用常规的工业分析指标指导配煤已经失去主导作用,焦炭出现质量问题往往找不到答案。

捣固炼焦优点较多,煤料捣成煤饼后,堆比重可山顶装工艺的0.7-0.75t/m3 提高到0.95-1.1Vm3,因而煤料颗粒间距缩小,接触致密,有利于多配入高挥发煤和弱粘结性煤,多用气煤,少用焦煤。

还能改善焦炭质量,提高焦炭强度。

捣固法可比常规重力装煤法多配20-25%的弱粘结性煤,降低炼焦成本,为业主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能节约有限的焦煤。

同时在环保方面,炉顶采用消烟除尘车(或导烟车)消除装煤时产生的烟尘,捣固焦炉延长了结焦时间,出炉次数与顶装焦炉相比相对减少,减少了推焦次数,较少机械损耗,环保效果优于顶装焦炉。

在同样的配煤比下,捣固焦炭与常规顶装焦炭相比,其抗碎强度M25提高「6 白分点,耐磨指标M10降低2-4 ti分点。

捣固炼焦生产的焦炭块度均匀,大块焦炭较少。

焦炭的热性质,尤其是焦炭的反应性主要取决于焦炭的光学显微结构,而焦炭的光学显微结构取决于煤的性质,因此,捣固炼焦工艺对焦炭的反应性影响不大,而焦炭的反应后强度不仅与焦炭的光学显微结构有关,还与焦炭的孔隙结构和焦炭的基质强度密切相关。

探讨炼焦配合煤的最佳配比问题

探讨炼焦配合煤的最佳配比问题

探讨炼焦配合煤的最佳配比问题摘要:本文对炼焦协作煤的最正确配比问题进行探究,由炼焦配煤问题的探究方法展开论述,分析了不同种类的煤在炼焦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根据炼焦的工艺以及炼焦的相关环节论述了配煤在其中的不同指标。

最终,通过试验对于炼焦协作煤中瘦煤、焦煤、肥煤等不同煤种的最正确配比进行探究,以此为不同煤种以及不同炼焦环节中协作煤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进而优化生产环节,维护炼焦生产的科学性。

关键词:炼焦;协作煤;配比在炼焦的过程中,合理的煤炭资源配比可以提升生产的合理性与规范性,进而促进炼焦质量的提升,并且保证煤资源的有效应用。

煤资源在多个生产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但在适用的过程中,需要对于煤资源进行有效的配比,以此加深煤资源的应用性。

配煤比就是配煤方案,使用几种不同煤种根据肯定配入比例混合成协作煤,协作煤指标基本是各煤种的指标与其相应配入百分比乘积的加和运算。

1 炼焦协作煤配比问题的讨论方法煤是炼焦过程中的主要原料之一,在进行炼焦的过程中,炼焦协作煤的最正确配比问题是提升煤资源利用率以及保证焦炭应用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证煤的最正确配比,需要在进行协作煤应用的过程中,针对煤的配比,进行科学的测定。

在此过程中,由于炼焦化学反应是一个较为冗杂的过程,要应用理论进行配煤问题的解决难以实现,因此要通过统计与试验的综合运用,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法。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在统计的基础上,应用数学的方法进行配煤问题的探究,如线性规划法、单纯形--点阵法等。

应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过程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在二种或者三种原料煤的状况下会更为适用。

通常依靠对于各单种煤的极限比例来对于焦炭强度进行操纵,在试验的过程中,由于煤质改变或煤种缺乏,会对于焦炭的质量形成肯定的影响,这时要尽可能多的利用库存进行配比的调整。

在配比改变后,需要对于协作煤的灰分、硫分、挥发分等进行计算,以满足试验的基本要求。

2 不同种类炼焦煤在配煤中的作用2.1 气煤加热气煤生成的胶质体量较大,并且这种胶质体的稳定性缺乏,以及出现分解。

最新炼焦煤配煤技术

最新炼焦煤配煤技术

研究认为,废塑料与煤共焦化技术可行。该所曾对几 种沥青与重庆焦化渣用Corbett法进行了组成分析,研究 表明,减压渣油和丙烷脱沥青饱和烃含量较高,沥青质很 少,作为改质剂性能较差。热裂化渣油和乙烯焦油含有相 当高的芳烃与沥青,QI少,因此作为改质剂性能较好。煤 焦油沥青具有较高的芳香性能,因此溶剂性能较好,但QI 含量高,对焦油过程中间相发展不利。
在炼焦技术上、大多数炼焦用的单独焦煤都不能练出 符合高炉对焦炭强度和质量要求的焦炭,而粘结性较好的 主焦煤即使能单独练出强度合格的焦炭,但是由于在炼焦 过程中药产生较强的膨胀压力,而影响焦炉的寿命或造成 难推焦等问题,而肥煤虽有较强的粘结性,单单独炼焦时 、练成的焦炭易形成部分的蜂窝焦而影响焦炭的强度,因 此
目前,我国炼焦配煤中高挥发分煤的用量一般较高, 有的焦化厂配合煤可燃基挥发分已达到 34%。一般大、 中高炉用焦的配合煤的可燃基挥发分则在28%-32% 之间 。
在炼焦的生产上都不能用单种煤炼焦,而是将几种类别的 炼焦配合使用,发挥各类煤在炼焦时的特点、扬长避短、 优势互补、从而以经济合理的配煤方案练出质量符合的焦 炭。
中国炼焦用煤的焦煤、肥煤虽然粘结性结焦性较好, 但是这两类煤质中国一般都属于较难洗选的煤、洗精煤的 灰分高、硫高、使用其用量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中国所产 的气煤和弱粘煤在炼焦中虽然粘结性较差,但它们已选, 灰低、硫低,其资源又丰富,储存量大,产量高、煤价相 对较低,因而在炼焦煤中,在一定的比例的焦煤和肥煤基 础上配入适量的气煤和弱粘煤,因其挥发分高、收缩度大 ,便于推焦,而煤气焦化产品回收也多。
(1)配合煤的灰分
煤中灰分在炼焦后全部残留于焦炭中,灰分是焦炭中
的有害杂质,焦炭的灰分愈高,炼铁时焦炭及石灰石消耗 量就增多,高炉的生产能力就要降低,同时灰分中的大颗 粒在焦炭中形成裂纹中心,使焦炭的抗碎强度降低,也使 焦炭的耐磨性变坏。所以配合煤的灰分应控制在一定范围 之内。假设配合煤的结焦率为 75%,而要求焦炭的灰分 等于或小于12.5% ,则配煤的灰分就不能大于 9.4%。配 合煤的灰分是根据各单种煤的灰分按加权平均计算的。如 果在配合煤中使用了一两种灰分较高的精煤,则其余成分 必须选配较低灰分的单种煤,才能保证焦炭的灰分符合要 求。

浅谈配煤在炼焦中的重要性

浅谈配煤在炼焦中的重要性

浅谈配煤在炼焦中的重要性摘要:炼焦用煤品种较多,应用配煤技术,不仅能保证焦炭质量,还能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节约优质炼焦煤。

通过焦化企业在炼焦配煤中的参数计算,来达到保障生产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的质量及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配煤炼焦技术煤岩学配煤随着经济的发展,焦炭竞争市场日趋激烈。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如何优化配煤方案,扩大辅助煤种的使用量不仅是企业降低成本的需要,也是节约优质资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和生产上大量数据的分析,对合理可靠的煤焦质量预测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焦化企业对炼焦配煤与焦炭质量的主要成分,以便促进炼焦配煤与焦炭质量之间的关联生产的实际应用的效率提高。

一、炼焦配煤与焦炭的成焦机理1.迄今为止尚没有一项指标能够全面说明单种煤对焦炭强度的最终影响因为炼焦配煤时,影响焦炭质量的指标太多,因此这些指标都会对焦炭质量的精度有所影响。

焦化企业对常规的炼焦指标进行分析后,通过对一些经过引进后,并加以优化的煤岩,通过煤碳的优化后,对结焦性质进行分析,对这二种不同的配煤方法在功能上进行研究。

分析检测煤岩的结构,对于单一煤的性质所得出的质量分析结果有很重要的作用。

煤的炼焦性质是通过检测单一煤种而得来的,技术方面上,应该进行合理的配煤评价,并且在同种煤的性质作用等,关连到焦煤的强度上、不同种类的煤之间的配煤结果,作为主要配煤判断依据。

2.焦炭结构是在焦炭的树脂里形成的通过磨光与抛光以后,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其结构。

焦炭的结构是有结构单元、有序度的,尤其是最基本的结构。

对于这些研究试验,主要包括同批次不同煤样、相同煤样的结果比对,焦化企业需要设立规范化的实验室,用于实际生产的产品检测,兼有工艺研究的职能。

除一般的管理措施外,为及时、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的技术优势,通过比对试验,不仅规范了实验室的检测操作,还着重强调试验结果,在新系统配置强度高但容惰能力普通的焦煤,它需要通过对瘦煤的分配量上进行适合的控制。

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升配煤提高焦炭质量

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升配煤提高焦炭质量

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升配煤提高焦炭质量摘要:如今,炼焦用煤种类很多,科学采用配煤技术除了能够提升焦炭质量,同时还可以节省炼焦用煤的数量。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配煤炼焦的发展现状,分析配煤炼焦技术的应用,最后提出发展配煤炼焦技术的措施。

关键词:煤炭资源;配煤炼焦;焦炭;质量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对钢铁需求量也随之提升的同时,对炼铁所用焦炭需求量进一步增加。

特别是对于一些小焦炉来说,相比大型焦炉在炼焦质量、效率上均有待提升,同时在煤炭损耗上也存在一定差距。

如今我国石化能源危机问题愈加突出,炼焦用煤数量也在不断减少,特别是强粘结性煤更是稀缺,增加了炼焦炭企业的危机感。

所以,如何在能够保证焦炭质量、产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减少炼焦用煤使用量,已经成为了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配煤炼焦中可以采用多种煤搭配生产焦炭,通过技术优化可以减少炼焦所用的煤炭,在能够保证焦炭生产质量同时,采用科学的配煤炼焦技术改良,缓解煤炭资源逐渐短缺的危机。

1.配煤炼焦技术的发展现状优化配煤炼焦技术对推动我国能源产业、钢铁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是能够单独炼焦的焦煤、肥煤资源短缺严重,所以通过配煤可以用一些弱粘结,甚至是不粘结煤进行炼焦;二是可以得到企业所需的高质量焦炭,扩展使用用途;三是有助于炼焦生产操作,降低推焦的难度[1]。

介于配煤炼焦的重重优势,目前我国焦化行业也在不断改良配煤炼焦技术提高焦炭生产质量,降低整体生产成本。

如今常见的配煤炼焦技术有:(1)捣固炼焦技术。

该项技术是指在捣固焦炉中配备焦煤、瘦煤、气煤等实现炼焦,该方法除了能够降低炼焦配煤成本,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同时提高了企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2)配型煤炼焦技术。

在备煤系统中切除粘结剂后,将炼焦装炉煤压制成型煤,之后将型煤、剩余散装煤混合放入到焦炉中炼焦生产。

随着该项技术不断研究和发展,煤料堆积密度也不断提高,对改善焦炭生产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3)煤调湿工艺。

智慧配煤炼焦在焦化行业的应用及展望

智慧配煤炼焦在焦化行业的应用及展望

智慧配煤炼焦在焦化行业的应用及展望摘要:随着我国焦化行业的发展,炼焦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目前,焦炭产能过剩,价格低迷,煤炭资源供应紧张和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已经成为该行业的双重压力。

在炼焦产业中,智慧配煤炼焦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炼焦工艺,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焦炭产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环境污染状况。

基于此,本文将对智慧配煤炼焦在焦化行业的应用及展望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智慧配煤;煤炼焦;焦化行业;应用;展望1.智慧配煤炼焦的定义及原理智慧配煤炼焦是一种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煤炭、焦炭等为对象,对煤质进行精细化识别和实时监测,通过自主协调、调控、优化等方式,实现煤与焦实时匹配,从而提高煤炭利用率和焦化质量的创新技术。

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实现智能配煤、炼焦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全过程实时数据的监控和管理。

智慧配煤炼焦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原理:煤炭具有多种物理化学性质,如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量等,不同的性质对煤的质量和使用价值有着不同的影响;同时,焦化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需要平衡煤与焦炭之间的比例、温度和热量等多种因素的作用。

智慧配煤炼焦技术的实现,需要依靠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

首先,需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煤炭主要物理、化学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获得煤的质量信息。

其次,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将煤的质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智能配煤模型。

最后,在焦炉炼焦过程中,通过配备数据采集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智能算法等手段,实现炼焦过程智能化控制,以提高焦炭品质和生产效率。

智慧配煤炼焦技术的发明,为焦化行业带来了一次技术革新。

其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焦化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促进焦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配煤炼焦技术将在焦化行业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1.智慧配煤炼焦技术在焦化行业的应用2.1在炼焦原料选择中的应用炼焦原料在焦化行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选择优质的原料可以有效地提高焦炉的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炉渣产量和一氧化碳排放量。

焦化厂的配煤优化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焦化厂的配煤优化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焦化厂的配煤优化方法及其应用探讨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资源有着更高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是焦炭生产以及出口的大国,焦炭生产量占据全世界总生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五,其中出口量超过了一半。

焦炭生产是冶金工业中最基础的部分,已经在冶炼、电石和铸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发展的前景十分的广阔。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非常的丰富,但是焦化的技术比较落后。

为了能够提升焦炭质量,一定要将配煤进行优化,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焦化厂;优化方案;应用探讨控制焦炭质量是每个焦化企业的基础要求,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故需对进厂煤的选择,煤质的预判,配煤方案,配煤准确率、细度,炉温管控,焦场管理,销售等各环节都需加强管控和细化,才能保证焦炭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其中配煤选择和过程控制难度最大,针对我公司近期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和取得的成果进行分享,希望能帮助到同行业。

1、成立煤、焦质量领导组和配煤方案管理组:为了能更好的做到质量分工明确和责任细化到位,公司成立了质量领导组,力保生产环节有序开展。

同时抽调单位在配煤方面资深技术人员、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成立了配煤方案管理组,负责收集相关煤种数据,形成一定的数据库;负责公司周边供煤厂家的实地考察,实现就近取煤及保质量、降成本的原则;负责所有煤种指标的分析工作,并出具岩相报告,如实将各种煤种指标进行登记;负责配煤比方案的制定以及对应的小焦炉试验报告,最后确定执行方案,根据审批程序下发执行。

2、保证原料煤进厂质量:供应方供煤时我们要对煤样提前化验,进行预判,在原料煤进厂后再对煤质指标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精准的化验设备和过硬的检验能力为基础,确保煤质分析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要做好原料煤进厂接收工作,卸煤必须根据煤种不同进行分类堆放,同一厂家、同一种煤也要按进煤的先后顺序堆放,执行储煤循环使用制度(禁止当天的进厂煤当天使用),待进厂煤指标全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另外为避免不合格原料煤给生产经营过程带来的安全质量隐患,特下发了不合格原料煤处置应急预案。

浅谈炼焦配煤对焦煤质量的影响

浅谈炼焦配煤对焦煤质量的影响

浅谈炼焦配煤对焦煤质量的影响作者:刘红刚来源:《商情》2013年第38期【摘要】炼焦配煤作为降低炼焦成本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重要手段,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炼焦企业重视。

而若想达到炼焦配煤目的,需要通过整合现有煤炭资源实现配煤,提高炼焦煤质量。

本文基于炼焦煤优势和原理,分析各单独煤种和特性,结合华北一带焦化企业炼焦煤配煤情况,利用沥青粘接剂对如何提高焦煤质量进行分析。

【关键词】炼焦配煤焦煤质量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钢铁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因钢铁行业是焦炭的消费大户,用于钢铁冶金的焦炭需求量也逐渐增大。

焦煤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钢铁质量,而合理炼焦配煤是提高焦煤质量的有效措施,能更好的确保焦煤质量。

下文对与炼焦配煤提高焦煤质量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一、炼焦配煤优势及原理(一)炼焦配煤优势配煤作为炼焦煤重要组成部分,是炼焦或碳化不可或缺的环节,炼焦过程中将不同没排好的炼焦用煤以适当的比例配合起来,不仅可以确保炼焦煤质量、节约优质煤、扩大炼焦煤质量,也可以增加炼焦化学产品的产率、提高焦煤气发生量,促进当地焦化企业发展。

(二)配煤原理配煤过程中,需要将煤粒与空气隔绝,然后初步加热至300摄氏度,煤颗粒在温度作用下会逐渐被氧化,颗粒内外水分也会被逐渐的氧化,当颗粒转化成水蒸气离开煤粒后,需将温度加至500摄氏度,使煤液体膜固化成半焦状态且中间有胶质体。

如果温度加热后仍有未发生变化的煤,需要重复这一过程直至煤内部颗粒完全转化成半焦状态。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半焦状态维持时间较短,配煤外层半焦外壳很快会出现裂纹,煤内部中间胶质体在气体压力作用下会从裂纹流出,直至温度从550摄氏度增至1000摄氏度,煤外形体积会发生收缩变化,流出的胶质在裂纹处呈现银灰色并带有明显的金属光泽,炼焦煤才转化成焦炭。

从煤的粘接与成焦原理来看,确保焦煤质量需要合理控制入炉水分和正确的选择与胶质体温度相适合的煤种进行炼焦配煤。

二、炼焦配煤对焦煤质量的作用(一)基于单种炼焦配合煤对焦煤质量的作用单种炼焦煤作为煤炭炼焦方法之一,炼焦过程中虽然能单独成焦,但受自身特性的影响,焦煤质量并不高。

炼焦配煤关键点|优化配煤结构合理利用资源

炼焦配煤关键点|优化配煤结构合理利用资源

炼焦配煤关键点|优化配煤结构合理利用资源炼焦煤是钢铁工业的基础能源和主要原料,炼焦煤的高质量、稳定持续供应是钢铁工业蓬勃发展的基础。

从长远来看,炼焦煤资源将会愈来愈稀缺;从近期来看,国内外炼焦煤价格处于高位,因此最优化利用炼焦煤资源势在必行。

为此,焦化企业需要通过合理配煤,使各种煤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实现炼焦生产的质量和经济性的平衡。

此外,焦化企业更加需要不断提升配煤技术,来稳定焦炭质量、降低配煤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般情况下,配煤过程中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煤源选择和评价•充分利用本地区煤源资源,以此减少运输成本;•充分利用各种煤的结焦特性,取长补短,改善冶金焦炭质量;•在焦炭质量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用气煤、弱粘煤等资源,增加炼焦化产品产率和炼焦煤气的发生量;•对各种煤源的准确评价、认识和判断至关重要,准确掌握各种煤的特点和性质是配煤的基础和关键;配煤质量控制•配煤的粘结指数(G)一般在56~80,胶质层最大厚度(Y)14~18,奥亚膨胀度大约为20。

以上为大致参考范围,各厂可以根据自己的煤源情况进一步摸索,确定最佳的指标范围;•配煤中各种煤的软固化温度应当彼此搭接(该温度区间可以通过奥亚膨胀度或者基氏流动度的测试得知),保证配煤结焦性能良好;•配煤的挥发分(Vdaf)一般不应高于30%,但是也不能太低,一般建议不低于25%;•煤岩组分的搭配要适当,配煤的活性组分至关重要,但是惰性组分也应当有适当的量,以减少焦炭收缩应力,缓解裂纹,其比例因配煤煤化程度的不同而变化;•另外,还需要考虑配煤的灰分、硫分含量。

焦炭灰分组成的成分也会影响焦炭的热态强度,有条件的应当予以关注;华院计算 Uni-Coal 智能焦化系统配煤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因各焦化企业用煤结构,及各种煤的煤质及工艺特点不同,导致配煤指标和结构也经常性有所不同,各企业开展自己的配煤模型和配煤指标体系的摸索和建立至关重要。

此外,未来优质炼焦煤资源短缺形势将会持续加剧,对于焦企来说,优化配煤结构,扩大炼焦煤资源,提升自身配煤技术、保质降本势在必行,华院计算 Uni-Coal 智能焦化系统将为焦化企业节省优质炼焦煤、控制成本提供技术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 i g kn . K e o ds c a e o c s;c a l n i g t c n l g y w r o lr s ure o lb e d n e h o o y; c k uaiy o e q lty
随 着钢铁 行业 产 能 的不 断 扩 张 , 炉 逐 渐 向大 高 型 化发展 , 炭在 高炉 内停 留时 间延 长 , 焦炭 质量 焦 对 及其 稳定 性提 出的要求 也 就更 高 。而优质 炼焦 煤资 源 锐减 , 进厂 煤质 复杂 且整 体煤 质下 滑严 重 , 定性 稳 无 法保 证 。因此 , 焦 化 厂 都 在致 力 于 配 煤 方案 的 各
煤进 行采 购 以及备 煤 车 间 的 工艺 设 计 和 生 产 操 作 。 随着 现代 科学 的发 展 和 技 术 的进 步 , 焦 工 作 者 意 炼 识到 此分 类方 法存 在诸 多 问题 。由于 国标 烟煤分 类 技术 指标 的局 限性 和 煤 结 构 的复 杂 性 , 得 属 于 同 使
层 厚度 ( 来 评 价 煤 的结 焦 性 , 此来 确 立 配煤 方 G) 依 案 。这 一经 验虽 然对 国 内炼焦 生产 起 到了一定 的指 导作用 , 但并 不 符合 我 国实有 煤炭 资源 的情 况 , 也造
成 了相 当大 的煤 炭 资 源 浪 费 , 为 制 约现 代 炼 焦 生 成
Ab tac The e it o l mso u r n o lb e di e hn l g r ic s e sr t x si prb e fc re tc a ln ngt c oo y we ed s u s d.Re e rh o o i g ng sac n c kn c a l n i g fe d h u d e p e e ・ p n o de o r du e h p o u t n o t o o i g nd r n・ o lb e d n il s o l b s e d d- i r r t e c t e r d c i c s f c k n a io - u o
中 图 分 类 号 :Q 2 .6 T 5 2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8 8 2 1 ) 1 0 4 O 17 —3 1 ( 0 10 — 0 8一 3
CURRENT CO K I NG Co AL BLENDI NG TECH NoLoGY AND TH I NK I NG

牌 号 的炼焦 煤单 独 炼 焦 时 , 到 的焦 炭 质 量 相 差 得
研究 , 乎将 配煤 工艺 发挥 到极 致 , 几 以期 改进 与完善
配 煤工 艺 , 少煤 质不 均匀 给焦 炭 指标造 成 的波动 , 减 为炼铁 高炉 生产 稳定顺 行 提供 保证 。 我 国现行 的 配煤 按 照 “ 以焦 、 煤 为 主 , 、 、 肥 气 肥 焦 、 按一 定 比例 配 合 ” 瘦 的模 式 配 煤 。采 用 煤 的挥
第 l 期
总第 11 9 期 2 月 ຫໍສະໝຸດ 冶 金丛刊
Su . 9l m 1
No.1
2 0 1 年 l
M ETALLURGI CAL COL LECTI ONS
Fe r a y 2 0 l b u r 1
现 行 炼 焦 配煤 技 术 及 其 思 考
郝 博 刘德 军 于梅 春 王 再 义
首 先现 行 的配 煤 技 术 以 煤化 学 理 论 为指 导 , 以
亚 膨胀 度 b 。其 中 , 质 层 厚 度 仅 仅 是 煤 胶 质 体 数 角
量 的指 标 , 是质量 指标 。因此 , 质层 厚度 相近 的 不 胶
炼焦 煤 国标分类 为基 础 指导 炼焦 生产 企业对 炼焦 用
发 分 ( d f来 控 制煤 质 , 粘 结 指数 ( Y) V a) 用 x, 及胶 质
悬殊 , 在炼 焦配 煤 中的 作用 有 很 大 差 异 。实 际 上 煤 是一 种结 构复 杂 的混 合 物 , 是 在煤 分 类 时却 将 其 但 看作 均 匀物 , 由于成 煤 因素 的复杂 性 , 得 煤 的性 质 使 千差 万别 , 因此 经过 炼焦 煤分类 的划分后 , 不可 能使 每类 煤 的性质 , 特别 是煤 的工 艺性 质 十分相 同 , 只 而 能 是在 某种性 质上 大体 相 同。 中国 目前 以挥 发分 为主要 分类 指 标对 煤进 行分 类 。煤 的挥发 分是 表 征 煤 的 变质 程 度 的指 标 , 同一 种煤 中镜 质组 、 质组 和 稳 定 组 具 有 不 同 产率 的挥 丝
H oB Lu D jn Y i u Wa gZ ii a o i e uMe h n u c n ay
( nh nI n& s e C . t. nhn 14 0 , i nn ) A sa o r t l o ,Ld ,A sa 0 9 La ig e 1 o
( 山钢 铁股 份有 限公 司 , 宁 鞍 山 14 0 ) 鞍 辽 10 9
摘 要 对 现 行 配 煤存 在 的 诸 多 问 题 加 以 阐 述 , 出 了 鞍 钢 在 配 煤 炼 焦 领 域 应 加 快 研 究 进 程 , 提 以尽 快 降 低 炼 焦 和
炼 铁 的 生 产成 本 。
关键 词 煤 炭 资源 , 煤 技 术 , 炭 质 量 配 焦
产 发展 的一个 主要 因素之 一 。
发 分 。煤种稳 定 组含 量 高 的 煤 , 挥 发 分 表 征 煤 的 用
变 质程 度会 比实 际偏 低 。另一 项 分类 指标 是煤 的粘
结 性指 标 , 括粘 结指数 G、 质层 最 大厚 度 Y和奥 包 胶
1 现行 配煤技 术存在 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