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笔记(王雁)

合集下载

语言普通心理学笔记摘抄(3篇)

语言普通心理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第一章:语言与心理学的关联1.1 引言语言是人类沟通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而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语言与心理学之间的关联密切,两者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人类认知和社会交往的基础。

1.2 语言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语言心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习得: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年期间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

- 语言理解:研究人们如何理解和解释语言信息。

- 语言产生:研究人们如何创造和表达语言。

- 语言障碍:研究语言障碍的类型、原因和治疗方法。

第二章:语言习得2.1 语言习得的理论- 先天论: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语言能力,可以通过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发展。

- 后天论:认为语言能力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经验积累而形成的。

2.2 语言习得的关键期研究表明,儿童在出生后的特定时期(通常指0-6岁)语言能力发展最快,这个时期被称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2.3 语言习得的过程- 感知阶段:通过听觉和视觉感知语言声音和形状。

- 理解阶段: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结构。

- 产生阶段:通过模仿和创造性表达语言。

第三章:语言理解3.1 语言理解的机制语言理解涉及多个认知过程,包括:- 语音识别:识别和理解语音的音素。

- 词汇识别:识别和理解词汇的意义。

- 语法分析:分析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

- 语义理解:理解句子的意义。

3.2 语言理解的策略- 自上而下策略:从句子的整体意义出发,解释个别词汇和句子的意义。

- 自下而上策略:从语音和词汇的细节出发,逐步构建句子的意义。

第四章:语言产生4.1 语言产生的机制语言产生涉及多个认知和神经过程,包括:- 语音产生:通过发音器官产生声音。

- 词汇选择:选择合适的词汇来表达思想。

- 语法构造:构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

4.2 语言产生的策略- 自动性策略:无需有意思考就能产生语言。

- 意识性策略:有意识地思考和选择语言表达。

第五章:语言障碍5.1 语言障碍的类型- 语音障碍:发音困难,如口吃。

普通心理学串讲笔记汇总

普通心理学串讲笔记汇总

普通心理学串讲笔记1、心理产生的自然历程心理学家认为动物的演化只有到了能对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作出反应,才可以说有了心理活动,或者说标志着心理现象的产生。

2、动物心理发展历程(论述)1)、感觉阶段:是动物心理演化的最初水平2)、知觉阶段:这种知觉反映形式的出现与其神经系统的进化分不开。

3)、思维萌芽阶段:动物进化到灵长类,出现了思维的萌芽,心理水平达到动物界的最高峰。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维。

3、言语机能联合区损伤后出现的相应疾病1)、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卡中枢)——表达性失语症。

2)、听觉性言语中枢(威尔尼克中枢)——这种失语症通常称之为接受性失语症。

3)、视觉性言语中枢——失读症4)、书写性言语中枢——运动性失写症。

4、定义1)、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回答。

2)、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5、马斯洛需要的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需要列成五个层级:依次为1)、生理的需要:是直接与生存、种族延续联系的需要,是人类与动物所共有的。

2)、安全的需要:包括对组织、秩序、安全感和可预性等方面的需要。

3)、归宿与爱的需要:指人与人之间对交往,爱与被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这个需要包括两方面a、要求得到别人的承认,由此产生威望、认可、地位等情感。

b、得到自我尊重,产生自足、胜任和自信的情感。

5)、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完善自己,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观点(论述):a、从进化的角度看,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

b、需要层次越高与生存的联系越小,它们的满足与生存需要没有直接关系,但高层次需要更能反映出人类的特征。

c、当较低层次的需要能够得到持续不断的满足时,个体才受到高一级需要的支配。

d、当所有的低层次需要都能得到持续不断的满足时,人才能受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支配,他认为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的境界。

普通心理学笔记

普通心理学笔记

普通心理学>第1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意志过程>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2.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2)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3)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动物发展的心理历程:> 1.感觉阶段:从低等的环节动物,>2.到节肢动物,>3.到脊索动物> 4.知觉阶段:脊椎动物> 5.思维萌>6.芽阶段:灵长类动物> 心理学家认为,动物演化只有到了能对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应,才可以说有了心理活动,或者说标志着心理现象的产生。

> 单细胞动物:直接接触后产生“运动反应”(无心理现象)> 动物(低至环节动物):产生“条件反射”(有了心理现象)> 只有人类有真正的思维,灵长类动物有了思维萌芽。

> 第三节:科学心理学的孕育和诞生>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出版了《生物学纲要》,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解放出来,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1879年作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 第四节:心理学的性质与作用>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2.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或中间学科)> 第2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与脑> 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

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是脑的建筑材料。

> 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 神经元的机能:接受刺激-传递信息-整合信息。

>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又分为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又分为躯体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自考“普通心理学”串讲笔记(17)

自考“普通心理学”串讲笔记(17)

自考“普通心理学”串讲笔记(17)51. 遗忘: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地回忆和再认。

52. 前摄干扰:~是指先前学习的资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53.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54. 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

55. 求同思维(聚合思维):~是把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出一个共同的正确的方案或答案的思维,也称为聚合思维。

56. 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又叫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和思维。

57. 问题的解决:~就是从初始状态经过问题空间进行一系列搜索,最终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河内塔)58.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的情况中的应用,或者说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59. 原型启发:~是从其他事物中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对思维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60. 定势:~是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他决定着后继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

61. 想象:~世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62. 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63. 言语:是人们在各种交际和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

64. 内部言语:~是非交际性言语,即对自己发出的言语,它是思考问题时用来支持思维活动的一种语言,或者说是一种不出声的自问自答的言语形式。

65. 情绪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66. 表情:~是情绪的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模式。

67. 表情的生物性:~是指表情的先天性、可遗传性以及生而具有的表达情绪的能力。

68. 基本情绪:人们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基本情绪,又称原始情绪。

69. 心境(心情):~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也叫“心情”。

普通心理学能力笔记摘抄(3篇)

普通心理学能力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具有广泛的实践应用价值。

普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对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以下是对普通心理学能力部分的笔记摘抄,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心理能力概述1. 心理能力定义心理能力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心理功能。

它包括感知、记忆、思维、言语、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

2. 心理能力分类(1)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记忆、思维、言语等能力。

(2)情感能力:包括情绪、情感、情感调节等能力。

(3)意志能力:包括决策、动机、目标设定等能力。

三、感知能力1. 感知定义感知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认知,是心理活动的基础。

2. 感知过程(1)感觉:感觉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形状、大小、声音等。

(2)知觉:知觉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如形状、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等。

3. 感知能力影响因素(1)生理因素:如感官器官的发育程度、神经系统的健康状况等。

(2)心理因素:如注意力、兴趣、动机、情绪等。

四、记忆能力1. 记忆定义记忆是指个体对过去经验的保存和再现。

2. 记忆过程(1)编码:将信息转化为大脑可以存储的形式。

(2)储存:将编码后的信息在大脑中保存。

(3)提取:从大脑中提取存储的信息。

3. 记忆能力影响因素(1)生理因素:如大脑皮层的发育程度、神经递质水平等。

(2)心理因素:如注意力、动机、情绪等。

五、思维能力1. 思维定义思维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2. 思维过程(1)分析:将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部分。

(2)综合:将简单部分重新组合成复杂的事物。

(3)抽象:从具体事物中提取共同属性。

(4)概括:将抽象出的共同属性推广到其他事物。

3. 思维能力影响因素(1)生理因素:如大脑皮层的发育程度、神经递质水平等。

(2)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绪等。

六、言语能力1. 言语定义言语是指个体通过语言符号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导语: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欢迎阅读!绪论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

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

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

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

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理论和规律,建立心理学研究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方法。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发展心理、社会心理、健康心理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概要性介绍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这本书籍,对心理学的知识更是拓宽了许多,以下将是《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纲要内容):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的任务是探索和揭露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产生的规律,通过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与行为,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

1揭示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大量的工作是描述和揭示人的心理活动如何调节和支配人的行为的规律性。

2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

1)人们掌握了心理活动的规律,就能根据客观现实的要求去预测和控制心理活动。

普通心理学(上)笔记_

普通心理学(上)笔记_

普通心理学(上)通过本课程的认真学习,你能:全面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与框架。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

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了解心理学对生活和工作的应用价值,运用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心理学专业考研试卷内容结构普通心理学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70分实验心理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70分心理学入门建议阅读书目:《心理学史上的76个经典故事》王耀廷王月瑞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5)《西方心理学大师的故事》熊哲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心理学的故事》李汉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美)墨顿·亨特著李斯王月瑞译海南出版社(2002)《社会心理学》(美)戴维·迈尔斯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教育心理学》(美)罗伯特.斯莱文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美)罗伯特.奈著,石林,袁坤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弗洛伊德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9版)[美]库恩著,郑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心理学的邀请》(美)韦德.塔佛瑞斯著,白学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美]格里格.津巴多著,王垒,王甦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下册)——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英)艾森克著,阎巩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第二版)》张春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美]哈克著,白学军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心理学是什么》崔丽娟著,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心理王国自由行》(普通心理学通俗读本)许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心理学相关网站:/ 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心理学家网/ 中华心理教育网/ 世纪心理沙龙用心理学的视角看世界/ 华夏心理网心理咨询师(培训)心理咨询第一学期学习内容: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本章学习目标:记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内容了解心理学的研究任务能够说出心理学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各个流派的特征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普通心理学笔记背诵版(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笔记背诵版(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笔记背诵版(彭聃龄)第一章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普通心理学笔记记忆版

普通心理学笔记记忆版

普通心理学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个体心理特征1.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2.情绪、情感与意志进经典研究:意识结构,内省2.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创始人美国的詹姆士。

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

研究对象和重要观点:主张研究意识,他们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

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推动向实际生活的发展。

与环境互相作用的。

意识使人适应环境。

对美国教育影响很大。

3.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研究对象和主要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研究方法: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

学习和经验决定你是怎样的人。

经典研究:恐惧情绪,条件学习,观察学习4.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完型)代表人物:创始人有德国的韦特海默、柯勒、科夫卡、勒温。

研究对象和主要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

一种组织的意义。

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

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他们重视心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的研究很重要。

5.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动力学)人物:由奥地利的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代表人有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霍妮和艾里克森研究对象和和和主要观点:重视研究成年人的异常行为分析。

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研究方法:个案法。

理论多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行为源于libido。

早期理论强调儿童早期人格形成,泛性。

6.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第三势力)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重视人格说行为主义幼稚,说精神分析伤残。

普通心理学笔记完美修改版

普通心理学笔记完美修改版

普通心理学(xx)笔记完美加强版第一编——绪论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三、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四、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环境。

五、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普通心理学新版笔记

普通心理学新版笔记

普通心理学新版笔记一、心理学概述。

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心理现象: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 个体心理与行为: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通过行为可以研究心理。

- 个体意识与无意识:意识是能觉察到的心理部分,无意识是不能觉察到但对行为有影响的部分。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观察法: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优点是能直接获取资料,缺点是可能存在观察者偏差。

- 实验法: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的设置。

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优点是能揭示因果关系,缺点是实验环境可能影响结果的外部效度。

- 调查法:问卷法和访谈法,优点是能快速收集大量数据,缺点是被试可能提供虚假信息。

- 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测量心理特征,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要注意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 个案法:对个别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优点是能深入了解个体,缺点是结果难以推广。

3.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 哲学渊源: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灵魂、心理现象的思考。

-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 主要流派。

- 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通过内省法。

- 机能主义:詹姆斯、杜威,强调意识的功能,适应环境。

- 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可观察的行为,通过实验法。

-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强调心理的整体性,反对元素主义。

-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重视潜意识和性本能对行为的影响,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

- 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关注人的自我实现和积极面,强调人的主观体验。

- 认知心理学:奈瑟尔,把人看作信息加工系统,研究认知过程。

二、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 神经元。

- 神经元的结构:细胞体、树突、轴突。

-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整合、传导信息。

- 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神经元内部是电传导,在神经元之间是化学传导(通过突触)。

普通心理学笔记(下)

普通心理学笔记(下)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第七章思维一、.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是: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想象的功能【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

想象的功能有: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三、想象的过程和种类1、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几种形式: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

2、想象的种类按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现象是一种没有目的、不自觉的产生地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它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附: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理想是当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时的想象。

幻想和理想都是指向于未来,与人的愿望相联系。

但是,幻想不一定以客观规律作依据,因而不一定具有实现的可能;而理想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空想是一种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

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没有实现可能的想象。

)四、创造性的心理成分、测量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包括辐合思维、发散思维和远距离联想能力以及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等人格因素。

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并且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

辐合思维也是创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2、吉尔福特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来测量创造性。

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好坏来衡量创造性的高低。

【全】普通心理学 王雁 人民教育出版社 1~13章

【全】普通心理学 王雁 人民教育出版社 1~13章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人物:韦特海默;柯勒 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 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 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 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 实现的需要。


二、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主张客观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第一性的,而心理是物质派生的,因 而是第二性的。
第二节
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 脑是心理的器官
二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三、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一、 脑是心理的器官 (一)心理是以神经系统为基础的一种物质世 界的反映形式 反映是指物质相互作用时留下痕迹的过程。

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萌芽P1~2 几乎自有人类以来,人们就很关心自身的心 理现象并且试图给予解释。最早的解释,把 心理说成是灵魂的活动。心理学一词来源于 希腊语,是由灵魂和学科二词构成,即关于 灵魂的学问。

(二)心理学思想的产生P2~3

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像个流 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 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 年,它才有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 身之处和一个名字。 — 墨菲
二、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 5、教育性原则
(二)心理学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3、测验法 4、调查法 问卷法 访谈法 5、个案研究法

普通心理学记忆笔记

普通心理学记忆笔记

普通心理学记忆笔记一、记忆的概述。

1. 定义。

-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 例如,我们记住了昨天学习的单词,就是对单词信息进行了编码(如根据发音、拼写等规则),存储在大脑中,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提取出来。

2. 记忆的作用。

- 记忆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 从学习角度看,记忆是知识积累的基础。

没有记忆,就无法将学过的知识保存下来,也就不能进行后续的学习。

比如学生学习数学公式,如果不能记住,就无法运用公式解题。

- 在生活中,记忆让我们能够识别熟悉的环境和人,保持人际关系的连续性。

我们能够认出多年不见的朋友,就是依靠记忆中存储的关于朋友的相貌、声音等信息。

二、记忆的分类。

1. 根据记忆内容分类。

- 形象记忆。

- 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这种记忆所保持的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具有直观性。

例如,我们对天安门的记忆,脑海中会浮现出天安门的雄伟外观,包括它的红色城墙、黄色琉璃瓦等形象。

- 情景记忆。

- 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它带有明显的自传性。

回忆起自己第一次上学时的情景,包括走进校园的紧张心情、校园里的布局、老师的笑容等。

- 语义记忆。

- 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

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关系。

例如,我们对勾股定理a^2+b^2=c^2的记忆,这是一种对数学知识的语义记忆。

- 情绪记忆。

- 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例如,我们对曾经遭受过的一次重大挫折时的沮丧情绪的记忆,这种记忆在相似的情绪唤起情境下可能会被重新激活。

- 动作记忆。

- 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骑自行车的记忆,一旦学会,这种动作记忆就比较牢固,即使很长时间不骑,再次骑车时也能很快恢复技能。

2.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分类。

- 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

普通心理学笔记(三个)

普通心理学笔记(三个)

普通心理学笔记(三个)普通心理学笔记(一)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和犯罪行为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包含心智、情绪和意志、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

心理系统包含:心智系统、调控系统、心理特性系统、(活动与发展系统)。

1.心智过程认知(cognition)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

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2.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或情感指人在加工外界输出的信息时,不仅能够重新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可以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发令人满意、不令人满意、钟爱、憎恶、憎恶等主观体验。

情感在心智的基础上产生,又对心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沦为调节和掌控心智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受意志的影响。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意志受情感的影响,也是认知过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意志过程对人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3.能力与人格人在赢得和应用领域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还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性,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

人们的心理特性有些就是暂时、偶然发生的,有些就是巩固、经常出现的。

这些心理特性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一关键方面。

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

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这是能力的差异。

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粗暴;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怯弱等,这是人格的差异。

正是这些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总之,心智、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就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关键方面,就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普通心理学笔记(二)一、心理学详述(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研究心理,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具体而言,有如下四个原则:(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

普通心理学笔记

普通心理学笔记

辅导班普通心理学笔记1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基本的心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心理过程就是说,这样一些心理现象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阶段性,以过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心理现象是人人都有的,遵循共同的规律,但在每人表现有各自的特点。

心理学要把各个人表现的心理活动特点加以概括、总结,对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加以描述,这个领域的研究叫做人格心理学。

人格倾向性研究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些都是主导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对人的心理活动起了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的关系:人格不是独立于心理过程之外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心理过程,人格就无从考察(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心理现象是复杂的、主观的从种族的发展来讲,心理现象从出现到发展,由初级到高级逐渐完善的过程,是发展的;从个体来看,从小到大,也是发展的人的心理现象又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世界在发展变化,作为客观世界反映的心理现象也在发展变化,应该把人的心理发展联系到客观世界的变化上来考察心理学的研究要服务于人类的社会实践2.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观察法:自然的观察、现场的观察、准实验的观察、实验调查法:访谈、问卷、心理量表(三)心理学的发展简史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两个方面:思想发展的基础、科学发展的基础近代哲学的思想发展给心理学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7世纪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为代表的唯理论,以英国哲学家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以及在经验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联想主义,为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19世纪中叶生理学的发展,包括神经生理学(脊髓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发现,神经冲动的电现象的发现,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以及大脑言语运动区、感觉和运动区的发现所产生的大脑功能分区的观点)、感官生理学的发展,又为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奠定了基础。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至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1编绪论第1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1复习笔记本章重点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sychology=“psyche”+“logos”,心理学是阐释灵魂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要解释心理活动的规律。

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1.个体心理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包括三个大的方面:(1)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2)动机和情绪:心理、行为调节与控制系统,是人们的共性。

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情绪,是指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产生的对事物的态度及其引起的主观体验。

情绪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3)能力和人格:心理特性系统,反映了个体心理的差异性。

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称为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

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2.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1)行为:是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分为不同水平——简单层次、复杂层次。

(2)行为与心理的关系: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区别:心理是脑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属于精神现象,是内隐活动,无法直接测量,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②联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首先,心理支配行为。

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心理活动复杂性决定了人的行为的复杂性;其次,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普通心理学笔记背诵版

普通心理学笔记背诵版

普通心理学笔记背诵版第一章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的意识表现为人能够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行为的结果与目的进行对照,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类专业普通心理学(王雁)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

出版《生理心理学纲要》心理学从此独立。

2.我国心理学家陈大齐于1917年在北京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我国心理学独立。

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表象。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调查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里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5.1825年赫尔巴特《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第一次宣布心理学是科学。

历史上第一步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是亚里斯多德的《论灵魂》。

6.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中枢神经系统实现的对内外环境中一定动因所做的规律性反应。

7.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建立的暂时性神经联系过程。

8.动力定型又称动型,是有机体在复合刺激物作用下形成的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系统。

9.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10.大脑皮层的沟裂将大脑皮层划分为:额叶(机体运动)、顶叶(机体感觉)、颞叶(听觉)、枕叶(视觉)。

11.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包括兴奋和抑制。

运动规律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以及相互诱导。

12.语言的优势半球主要是在左脑。

13.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知觉以感觉做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包含了觉察、分辨和确认几种互相联系的作用。

14. 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人主动获得感性认识的活动形式。

15.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错觉是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征而出现种种歪曲。

16.视觉是以眼睛为感觉器官,辨别外界事物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

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17.知觉具有:整体性、恒常性、选择性、理解性。

知觉总选择少数的事物当成知觉对象,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事物与对象,这是知觉的选择性,由对象与背景的相互联系决定。

知觉系统具有把握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这是整体性,由各部分特点决定。

知觉过程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是理解性,受已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18.良好的观察品质应具有:目的性、全面性、准确性、深刻性。

19.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对比、补偿作用、联觉。

20.在教学中应用感知觉规律:遵循感知规律,开展直观教学,强度率,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感知的清晰,差异率,对象和背景在某些方面差异要大。

对比率,两性质不同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由于大脑皮层的相互诱导,使差异感知变得特别清晰;活动率,活动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吸引力,经验率,借助已有经验理解事物特征,组合率,把教学内容组合成有规律的系统易于感知,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利于脑联合活动。

2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观察的兴趣,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教授观察的方法,注重观察的训练。

22.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3.记忆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

24.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

25.机械记忆是指在材料没有意义或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取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识记。

意义记忆是指在理解材料意义的基础上,依靠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再认是指识记过的事物或材料重新出现时能识别它是过去识记过的事物或材料。

回忆是指识记过的事物或材料在头脑中重现出来。

保持是指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26.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是后学习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27.根据记忆材料保持时间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根据记忆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

28.最早系统研究遗忘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以往的进程不平均的,先快后慢呈现减少趋势。

29.识记根据有无目的性可以分为,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根据识记材料是否理解分为机械记忆和意识记忆。

30.记忆是由识记、保持和遗忘、再认和回忆几个环节组成。

记忆的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记忆表象的特征:形象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31.联想的规律包括:接近、相似、对比、因果、隶属。

32.短时记忆的容量大体上是7±2个单位。

33.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影响遗忘的因素有: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

依据记忆规律有效组织复习:及时复习,复习方式多样化,运用多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掌握复习的量。

3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应用:合理安排教学,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

35.想象是人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36.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跟具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37.想象的构成方式是:黏合、夸张和强调、拟人化、典型化。

其功能是: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

38.想象的品质:主动性、丰富性、生动性、现实性、新颖性、深刻性。

39.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创造动机,丰富的表象储备,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作用。

特点:新颖、独创和奇特。

40.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学生再造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想象:丰富学生表象储备,扩大学生知识经验,注意发展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多种想象力训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41.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区别联系:再造想象具有再造性,代表的事物已被他人创造出来的,在一般活动中作用较大,创造想象具有创造性,代表事物时崭新的,在创造性活动中作用较大。

两者都是根据已有的表象构造出新形象,想象的事物都是以前没直接感知过的。

再造想象是创造想象的基础,创造想象是再造想象的发展,两者的成分互相渗透。

42.思维是借组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

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43.聚合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维。

44.知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灵感是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

4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直观动作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进行的思维活动,具体形象思维是凭借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抽象逻辑思维是凭借概念、判断、推理的进行的思维活动。

46.思维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

问题解决的步骤: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47.发散思维的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思维的品质有: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

创造性思维分为: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48.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感知觉只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反映;感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外在联系,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感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思维属于理性认识。

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感知觉又具有指导作用。

49.思维的种类:根据思维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根据思维过程以生活还是理论为指导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思考步骤分为知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分为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根据思维创新成分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0.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多有直觉思维出现,创造想象参与,多有灵感出现。

51.培养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增强创造意识,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鼓励直觉思维,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52.灵感是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

产生的条件: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观察,对解决问题有过量思考,搁置,灵感产生。

5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情境,迁移,原型启发,定势。

功能固着,动机与情绪状态,个性特征。

54.在教学中怎样运用思维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步骤与方法,利用迁移的积极影响,克服某些定势的消极作用。

调控解决问题时的心理状态。

加强学生的言语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55.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其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56.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刺激物自身的特点,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期待。

有意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原因:对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对人格的依从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