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与安全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3c201ba1aa8114431d981.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0832方案适用学科、专业: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二级学科:食品科学(083201)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一、培养目标食品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较高层次。
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能够独立承担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制定具体培养目标。
二、研究方向本培养方案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置。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包括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4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方案将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和课程一并列出,方案中除规定的各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的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外,对所列的专业选修课,各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可根据其研究方向加以选择。
具体研究方向如下:(一)食品科学1.食品生物技术2.食品保藏机理3.农产品深加工与转化4.食品质量控制与安全5.动物性食品科学利用技术(二)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1.淀粉改性与转化技术2.植物蛋白高效利用3.油脂与油脂化工4.粮油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三)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1.农产品深加工与综合利用2.农产品保鲜、加工机理及工程化3.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4.农产品包装工程技术(四)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1.水生动物产品品质控制2.水生生物资源综合利用3.水产资源功能性产品开发三、学制与学习年限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学制2-3 年,基本学业年限为 3 年,最长为 5 年。
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原则上提前毕业时间不超过 1 年。
四、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可聘请校外知名教授和专家,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制定、学位论文指导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7fc5d7a58da0116c174958.png)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Master Program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代码:0832)一、学科方向1. 083201 食品科学,Food Science2. 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Cereal, Oil and Vegetable protein Engineering二、学制学制3年,硕士生的学习年限,根据情况可适当延长,最长不得超过5年。
硕士生的培养方式分为全日制和兼读制两种。
硕士生如在学期间提前完成培养计划,通过学位课程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各方面表现突出,可申请提前毕业。
3年制全日制优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半年毕业,兼读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不少于3年。
2年制研究生不能提前毕业,具体按《暨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执行。
三、课程设置本学科要求修满2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7学分,专业学位课9学分,非学位课程10学分。
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考核方式学科方向公共学位课105590ma01基础英语(Fundamental English)80 4 1 外语学院考试各方向105590ma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 Research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36 2 2 社科部考试各方向105590ma20自然辩证法概论Outline of Natural Dialectics18 1 2 社科部考试各方向专业学位课083200mb01高级食品化学Advanced Food Chemistry60 3 1 食品系考试各方向083201mb03食品生物技术Food Biotechnology60 3 1 食品系考试各方向083201mb02现代食品加工学Modern Food Technology60 3 1 食品系考试各方向非学位课080300md01学科前沿讲座Seminar on Frontier of Food Science30 1 2 研究生院考查各方向必选083201mc14专业英语Professional English30 1 1 食品系考试各方向必选083201mc01食品添加剂制备与应用Food Additives Preparation andApplication40 2 1 食品系考查083202mc03油脂化学及工艺学Edible Oi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40 2 1 食品系考试方向2必选083201mc02有机波谱学Organic Spectroscopics40 2 1 食品系考试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开课单位考核方式学科方向非学位课083201mc03 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40 2 1 食品系考查083201mc05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进展Advances i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40 2 1 食品系考查083201mc08食品分离技术Food Separation Technology40 2 2 食品系考查方向1必选083201mc12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Experimental Design and Data Analysis40 2 1 食品系考试083201mc13现代食品分析技术Modern Food Analysis Techniques40 2 1 食品系考试083202mc04谷物化学及工艺学Cerea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40 2 1 食品系考试083202mc02植物蛋白工艺学Vegetable Protein Technology40 2 2 食品系考试说明:学科前沿讲座含心理讲座(最多4次)。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250436b0b1c59eef8c7b483.png)
F n Jnig Z u W e x e K n abn,Re u n y e a il , h n u , a gHu ii n nG agu
fo eeo oda dBonier g e a n esyo c nea dT cn l y uyn ,He a 7 0 3 h a C lg f o n i g ei ,H ’ nU i ri f i c n eh o g ,L oag l F e n n n v t Se o ’ n4 10 ,C i ) n n
He a r vn e Hen n Un v r i fS in e a d T c n lg a a r d o ta t e e p oa in a d p a t e i r ii g mo e n np o ic , ’a ie st o ce c n e h o o h sc ri u c i x l rt n r ci n tann d y y e v o c
和实践 。
关键词 :全 日制专业 学位硕士 ;培养模式 ;食 品加工 与安 全领域
中图分类号 :T 2 1 S0 文献标志码 :A c i 03 6 /sn17 — 6 6 X) 0 1 70 5 t :1 . 9js.6 19 4 ( . 1 . . o 9 i 2 0 4
E p o ain a d P a t e o r i i g Mo e o o tr d ae t u l t x lr t n r ci n T an n d f sg a u tswi F l . me o c P h —i P oe so a g e n t e F ed o o d P o e sn n aey r fs in lDe e i h il fF o r c si g a d S ft r
案例库的建设及案例教学在专硕研究生课程中的探索应用
![案例库的建设及案例教学在专硕研究生课程中的探索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626a81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f.png)
案例库的建设及案例教学在专硕研究生课程中的探索应用作者:成培芳云雪艳额尔敦巴雅尔马萨日娜明亮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06期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逐渐从以学术型为主向以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转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
在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为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的基础。
然而,目前该课程教学仍以传统的“填鸭式”为主,没有配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案例,缺乏任务式、问题式和实践应用的引导型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导致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有所欠缺。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方法,目前案例教学法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较少,缺乏典型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
本文基于对内蒙古农業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设计构建了以课程教学大纲为基础的教学案例库,并开展案例教学探索和应用效果分析,旨在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出探索和尝试。
一、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课程主要针对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如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天然毒素等,系统地讲授食品安全检测方面新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装置及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探讨这些新的检测技术在食品加工及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
该课程共32学时,全部为理论学时,仍然采用老师主动“教”和学生被动“学”的传统讲授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和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亟需进行改革。
通过在本课程教学中引入以任务式、问题式和实践应用为特点的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应用。
此外,本校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科所学专业大多是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乳品工程以及其他相近专业,先行课程如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现代仪器分析以及课内实验课程都涉及相关的检测技术内容,因此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食品科学(083201)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083201)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42cbaaf524ccbff1218462.png)
食品科学(083201)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培养在加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求实创新、严谨的科学作风、献身科学的精神。
2.具有本学科较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研究动态,具有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多种工作岗位的需求。
3.具有良好的外语读、写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本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立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1.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2.食品化学3.营养与功能食品4.食品微生物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至五年。
五年不毕业者作结业处理。
四、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21学分;学位课、选修课程成绩分别以70、60分为及格标准。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研究生,须在导师指导下补修2-3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
补修课程成绩不合格者,不进行中期考核。
学位课程是研究生必修课。
选修课分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部分。
选修课由导师根据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科研需要确定,鼓励跨学科专业选修1-2门课程。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1.学位课1)自然辩证法50学时2学分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40学时2学分3)英语160学时5学分4)高级食品化学与实验技术60学时3学分5)现代食品微生物60学时3学分6)食品科学研究进展60学时3学分7)食品资源与利用40学时2学分共20学分2.选修课1)专业选修课(1)食品专业英语40学时2学分(2)食品酶学40学时2学分(3)食品物性学40学时2学分(4)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40学时2学分(5)现代营养学40学时2学分(6)食品研究法40学时2学分2)方向选修课(1)发酵食品原理与技术20学时1学分(2)功能食品化学20学时1学分(3)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20学时1学分(4)食品安全科学20学时1学分(5)食品干燥技术20学时1学分(6)果蔬加工新技术20学时1学分(7)农药残留分析技术20学时1学分(8)食品风味化学20学时1学分3.必修实践环节专题讨论与实践教育20学时1学分为培养研究生的文献综述、资料分析、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力,建立研究生专题讨论制度。
案例教学在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食品加工类课程教学中初探
![案例教学在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食品加工类课程教学中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1177dd04ddccda38376bafbc.png)
案例教学在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食品加工类课程教学中初探收稿日期:2017-09-24基金项目:贵州省研究生特色食品加工创新工作站项目(黔教研合JYS 字[2015]009);贵州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卓越人才计划项目(黔教研合ZYRC[2014]003);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6]5662)作者简介:曾雪峰(1973-),男(土家族),湖南省凤凰县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食品精深加工;朱秋劲(1969-),男(汉族),贵州省惠水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食品营养。
掌握食品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运用食品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1]。
因此,通过食品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术科研和工程背景不足的食品加工与安全类专业硕士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藉以开展学位论文和实践应用,并成长为创新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食品加工与安全技术人才而奠定较好的基础,是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之一。
在贵州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食品加工类课程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学位课程,主要包括《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贮藏进展》等课程。
此类课程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深刻理解该类课程的专业知识并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供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资料。
因此,食品加工类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的食品加工课程教学仍然主要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缺乏问题式、实践应用式教学,使得培养的学生在食品加工及其安全相关行业领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
对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实质性掌握该领域课程内容以及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确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
案例教学法是近些年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以典型案例将学生置于模拟高度真实的情境中,使其在基于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独自做出判断和决策,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仿真性、动机性、创造性和能动性的优点[2]。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04edd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5.png)
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位类别代码及名称:0852 工程硕士专业领域代码及名称:085204 材料工程为进一步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根据本类别(领域)全国教指委的相关要求和《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制定本类别(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为生物质材料、包装材料、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等行业和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能在材料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本领域的研究生应达到如下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能积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了解本行业(领域)发展前沿,掌握本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熟悉本行业(领域)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规范,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够解决本行业(领域)工程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和实施、工程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3.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行业(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领域方向1.生物质材料本领域方向是满足生物质材料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各种生物质材料(如木材、秸秆、竹材和其他生物质纤维材料)的性质、加工利用方法、制造工艺、材料性能、材料设计和工艺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2.包装材料与工程本领域方向是满足包装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包装新材料、包装新技术、功能包装材料、生物质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再利用、包装装备与新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3.功能材料本领域方向是满足功能材料行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合成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纳米功能材料、能源转换材料、功能配合物、天然产物提取分离及应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生物基复合材料等内容。
全日制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全日制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99010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e.png)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食品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全日制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研究生掌握食品工程领域坚实的食品专业基础理论和宽广的食品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食品工程设计、新产品开发或管理工作、为食品工业企业、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应用型专门人才。
食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能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促进行业发展,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为了达到食品工程硕士培养目标,食品工程专业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满足以下要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食品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食品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领域简介食品工程领域以食品科学一级学科为支撑,涵盖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高校教师硕士学位点和1个“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点。
该领域依托的食品学院,学院拥有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重点学科,是“海南省食品科学研究所”的挂靠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有27名专业教师;教授、副教授20人,讲师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27人;有4人分别入选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二、三层次人员。
学院实验室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1200多万元;建有1个国家水产品加工专业技术研发分中心、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个校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有中试实验室4间,建成了热带果酒、椰子加工、粉末油脂、液体钙、胶原蛋白和罗非鱼片复合干燥等6条中试生产线,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学科研究室15间,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河南工业大学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食品加工与安全
![河南工业大学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食品加工与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393df53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5e.png)
河南工业大学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951专业学位类别名称:农业推广硕士)(领域代码:095135领域名称:食品加工与安全)一、培养目标(参考)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领域主要是为食品原料生产、粮油食品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监管等行业及相关研究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要掌握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食品加工与安全方面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食品加工与安全理念、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技能,能够熟练查阅本领域的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了解和掌握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农产品生物转化与精深加工;2.食品质量控制与快速检测技术;3.食品生物技术与安全(包括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及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技术等)。
三、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标准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时间不超过5年。
其中学位论文开题到答辩原则上不少于1年。
一般校内学习为1年,校内外实习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6个月。
四、培养方式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实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其中学校导师来自培养单位,由具有一定专业实践经验的导师担任,企业导师来自与本领域相关的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人员担任。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学校导师承担主要指导责任,负责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制订和调整、学位论文选题(会同企业导师)、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理论部分的指导等。
企业导师主要承担研究生在专业实践中的能力培养、学位论文选题及学位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
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b55a1e59eef8c75fbfb3dc.png)
食品科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学院食品学院培养类别硕士学科、专业代码083201一级学科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二级学科名称食品科学基本学习年限2-3年,最长不超过4年培养方式全日制学分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21学分;培养环节7学分研究方向食品加工理论与应用,食品加工工艺与新技术,食品化学与食品工程,食品生物技术,功能食品理论与加工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天然产物与食品添加剂,食品信息技术:食品快速检测技术、食品信息资源应用理论与技术、食品数字化技术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备注硕士学位课外国语(硕一外) 3硕士学位课S001209 自然辩证法 2硕士学位课S001208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硕士学位课S050101 食品化学专题 2 秋硕士学位课S050132 现代分析技术 2 秋硕士学位课S050133 食品科学研究进展 2 秋硕士学位课S050104 食品科学综合实验 2 秋硕士学位课S050105 实验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 2 春硕士选修课S050106 食品添加剂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07 食品风味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09 葡萄酒化学进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203 碳水化合物化学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202 油脂化学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10 酶与酶工程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1 基因工程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12 发酵工程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3 高级葡萄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14 果蔬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5 肉品科学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6 乳品科学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7 水产品加工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8 果蔬加工专题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19 粮油加工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21 植物蛋白研究进展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22 食品杀菌技术专题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23 食品加工过程模拟、优化与控制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24 传热与传质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25 食品信息技术 1 春硕士选修课S050103 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方法与进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28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34 动物实验方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35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 秋硕士选修课S050136 国际食品研究进展 1硕士选修课S050102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进展 1 秋培养环节及要求培养环节培养环节要求培养环节安排时间学分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同学校要求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提交;论文研究计划,一般在第二学期末提交。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ff299c960590c69ec376f1.png)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名称:生物工程领域领域代码: 085238大连民族学院研究生处制2012年8月30日填生物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领域介绍本领域以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为主线,以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为目标,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提高为核心,通过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与天然药物、新型民族药物原料化学与药物、民族食品的开发、民族地区生物资源利用与环境生态保护等专业方向的研究项目,实施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人才培养。
充分利用地方高端科技平台,建立学校+基地+企业的培养模式。
通过学校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培养,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专业认知能力。
以企业为依托,以生物工程领域各相关专业与企业建立的项目为载体,针对民族特色食品和民族药物研发等专业领域培养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实现技术孵化、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一体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实习实训基地,然后在基地平台获得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增强了企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二、培养目标1. 政治思想方面: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献身生物工程科技事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业务水平方面:要求掌握生物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工程基本知识,具备熟练的实践技能。
了解生物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及其相关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
具有组织和独立进行生物工程领域的科研、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的能力,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饲料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3. 要求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写作与口语交流能力,能够进行正常的国际学术交流;同时要具备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37e7ccf4693daef5ff73d15.png)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名称食品科学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食品包装工程
专业代码083201 083202 083203 083204 0832Z1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013年6月3日修订日期:2013年6月9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食品科学(083201)
2、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
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
4、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5、食品包装工程(0832z1)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1ef4c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b.png)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二、基本要求:
1.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
2.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
3.具备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4.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培养内容:
1.理论课程学习:涵盖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包括
食品加工工程学、食品物流与运输、食品安全与检测、食品营养与卫生等;
2.实践课程学习:通过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等,进行食品加工与安
全领域的实践操作和实践技术培养;
3.专题研究:开展独立研究或团队合作研究,探索食品加工与安全领
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
工程硕士食品工程领域(085231
![工程硕士食品工程领域(085231](https://img.taocdn.com/s3/m/251b1a7002020740be1e9baf.png)
工程硕士食品工程领域(085231)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第一章学位授予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主要学科专业方向一.学科概况食品工程学科是以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食品原材料与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流通、消费等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提高食品营养、品质、安全特性为目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食品原材料营养和品质控制的理论与技术,食品加工理论与工程化技术,食品加工、贮藏与流通过程中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及其变化以及营养和安全控制的理论与技术,食品的感官科学与饮食文化,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理论和实践,食品风险预防与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新食品研发理论与技术等。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健康、营养、安全、方便的食品的需求已经成为潮流。
为了研制出营养更合理、食用更方便快捷、安全更有保障的食品,许多高新技术都已在现代食品产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这些变化和融合,极大地促进了食品工程学科的发展。
在解析食品原材料及食品的内在各种变化规律的同时,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正成为研究的重点和人们关注的焦点。
可以预测,最早立足于食品原材料加工的食品工程学科将不断融合其他相关学科,其基础科学理论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创新与研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越来越突出。
二.学科专业方向食品工程(085231)(1)食品加工理论与应用(2)食品加工工艺与新技术(3)食品保藏理论与应用(4)食品生物技术(5)食品新产品与保健食品(6)天然产物提取与食品添加剂第二部分硕士学位授予标准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本学科硕士应较系统地掌握食品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较深入地了解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有关实验技术和工程实践技能。
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比较熟悉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
能运用该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开展本学科的新工艺、新理论、新产品研究和工程实践,具备良好的科研、设计、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
食品加工与安全.doc
![食品加工与安全.doc](https://img.taocdn.com/s3/m/521ed77af46527d3250ce007.png)
食品加工与安全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是与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监管等方面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
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具体要求为:1.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食品加工与安全理念,能够独立承担本领域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1.食品加工研究食品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研制开发新型食品和保健食品,及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
2.食品安全评价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成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功能食品与分子生物学基础、有害化合物残留发生与消除、食源性病源生物污染防制和食品无公害加工储藏等内容。
3.食品质量安全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的管理。
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
三、培养方式1.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实行学分制,采用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培养单位应建立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校外实践基地,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6 个月。
2.学位论文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培养,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四、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1. 全日制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学制一般为二年,最长不超过三年。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取题方向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取题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2fa903e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4.png)
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取题方向一、培养目标围绕中国农业现代化和食品产业发展对技术和管理的需求,食品加工和安全领域主要服务于农产品生产、食品制造以及与增进人民营养健康水平相关的技术和管理领域。
内容主要包括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安全和分析检查、农产品或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认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计划和设计、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食品教育和普及等7个领域。
食品加工和安全领域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泛的专业知识,独立承担食品加工和安全相关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解决较强的创造力和实际问题。
二、专业特色1.不考数学;2.英语国家线最低(考研一区省份要求:34分以上;考研一区省份要求:31分以上;英语二:无听力);3.总分国家线要求最低。
4.专业课院校自主命题、自主阅卷;5.性价比高,学费低于MBA等专业。
三、读研价值1.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比较对口,有利于更好从事相关行业和岗位;2.能结识到更多的同行业同学;3.提升个人能力、知识结构;4.在职获得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四、报考条件1.具有学信网可查的学历,可出具认证报告;2.入学年月专科满2年或取得本科毕业证。
年份计算:考上入学年份—毕业证取得年份。
五、招生大学(以四川省为例)1.四川农业大学:“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
2.西南科学技术大学3.四川轻化工大学六、招生人数学费等信息1.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1)学院和人数:食品学院,12人。
(2)学制和学费:三年学制,共计24000元(8000/年)(3)考试科目及2019年分数:英语100,政治100,农业知识综合三150,专业课二150,总分500 34/34/51/51/255(4)研究方向:食品质量安全检查和控制、食品营养和功能性食品、食品加工和储藏技术。
2.西南科技大学食品加工与安全(1)类别:非全日制(2)学院和人数:生命科学和工程学院,4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是与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监管等方面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
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具体要求为:
1.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现代食品加工与安全理念,能够独立承担本领域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
3.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学科方向
1.食品加工:研究食品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研制开发新型食品和保健食品,及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
2.食品安全评价: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成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功能食品与分子生物学基础、有害化合物残留发生与消除、食源性病源生物污染防制和食品无公害加工储藏等内容。
3.食品质量安全:研究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关系,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的管理。
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的管理和控制,保证食品的营养品质和卫生质量,促进人体的健康。
三、培养方式
1.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实行学分制,采用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
培养单位应建立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校外实践基地,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6个月。
2.学位论文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采用校内、校外双导师培养,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四、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1.学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2年,最长不超过4年。
2.学分: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2学分,包括课程学分和实践学分。
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26学分(学位课不低于22分,选修课不低于4分);实践学分6学分(不少于半年的校外实践以及其它形式的实践)。
3.主要培养环节:文献综述、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实践环节等。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2年基准学制安排。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门,成绩合格但不计入总学分。
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六、实践环节
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6个月的生产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
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七、文献综述、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交流与报告
1.文献综述:以行业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为主要内容,强调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
要求查阅60篇以上与选题有关的近五年的专业文献,其中外文资料至少20篇以上,阅读后写出不少于8000字的书面报告。
综述内容包括本研究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2.开题报告:主要介绍项目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案,预期成果和计划安排。
开题报告应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包括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攻关和生产关键任务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课题)。
3.中期考核:在研究生入学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须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工作进展和身体状况等。
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4.学术交流及报告:各学科方向或团队要积极参加相关学科和领域的学术报告;在学期间根据本学科领域现状及结合本人研究情况做1~2次学术报告。
八、学位论文要求
1.论文选题原则与要求:论文选题应结合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管等方面的实际,解决食品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水平。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论文形式可以采用调查研究报告、项目策划书、研究论文、科技发明成果报告、新产品或样机研制报告、工程设计、项目(产品)设计等。
3.评审与答辩:攻读全日制“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分,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食品生产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应有一定先进性、实用性和工作量。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相关专家评阅,其中须有来自非本单位的专家。
答辩委员会应由5位以上专家组成,所有专家都同意通过论文答辩,方可“答辩通过”。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校外实践研究和培养环节等要求,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分,且通过毕业(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毕业,授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并颁发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毕业证和学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