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隋·唐 第四讲 唐代的制度及其变迁
隋朝和唐朝的制度
隋朝和唐朝的制度隋朝(581年-618年)和唐朝(618年-907年)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两个朝代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制度。
本文将分别从隋朝和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军事制度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隋唐两朝的制度特点。
一、隋朝政治制度隋朝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了一系列的变革。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取消了北周的九锡制度,改而采用封邑制,设立封号、行封邑、封臣等等,逐渐巩固了帝王的封建地位。
此外,隋朝还强化了中央集权,建立了三省六部制,使得中央政府的管理能力得到增强。
隋朝还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为其政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隋朝经济制度隋朝在经济制度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隋朝实行了土地国有制,废除了北周的分封制度,通过充实中央的国有土地,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控制力。
隋朝还恢复了租调制,通过国有土地的收租调度,为中央政府提供了丰厚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此外,隋朝还开发了大运河,加强了交通运输,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三、隋朝军事制度在军事制度方面,隋朝实行了兵役制度,即征发百姓入伍。
隋朝设立了都督府、节度使等军事机构,加强了对地方军队的组织和管理。
隋朝还加强了对边境防线的巩固,修筑了长城、边境堡垒等防御设施,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四、唐朝政治制度唐朝在政治制度上继承了隋朝的一些制度,并且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唐朝实行了官僚制度,设立了内外诸司,使得中央政府的管理更加规范和高效。
唐朝还设立了科举考试,进行人才选拔,加强了国家的治理能力。
此外,唐朝还注重军民融合,实行兵农合一政策,提高了边疆地区的治理水平。
五、唐朝经济制度唐朝的经济制度相对于隋朝有了更大的发展。
唐朝实行了均田制,通过平均分配土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唐朝还加强了对商业的管理和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唐朝还开展了对外贸易,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经济交流,扩大了对外贸易规模。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一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
无 势
族
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九品中正制
中正九 上上品一品
上中 二品 上下 三品 中上 四品 中中 五品 中下 六品 下上 七品 下中 八品 下下 九品
5.结果 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
在隋朝被废除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一 必修中 外历史 纲要上
一品 二品 三品 四品 五品 六品 七品 八品 九品
尚书省、中书省和门 下省形成三省
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尚书省掌行政、中书省掌决策、门下 省掌审议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一 必修中 外历史 纲要上
二、中央官制
秦:三公九卿制
西汉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 丞相多由功臣列侯充任,权力极大, 他们既能参与制定国家重要政令、 辅佐皇帝总管全国政务;又能督察 中央百官和地方二千石郡守、王国 相,大大影响皇帝的集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一 必修中 外历史 纲要上
一、选官制度
历史回眸:选官制度的演变
西周春秋
战国秦朝
血缘宗法 血缘贵族
世卿世禄制
军功事功 将吏士卒
军功爵制
两汉
道德 才能 儒生 文吏
察举制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一 必修中 外历史 纲要上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一 必修中 外历史 纲要上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一 必修中 外历史 纲要上
一、选官制度 (二)科举制
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 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 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文课件
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
C
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
5.唐代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 )
①庸 ②调 ③徭役
④两税法
D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隋 唐
选官 制度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公平开放
制
度 的 变
中央 官制
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 科学规范
——王定保《然唐科摭技言的·散进序步进。士》
比较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说明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拔形式)
材料:(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
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
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
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选拔标准:由注重门第家世到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严格执行考试选拔,而不是中正品评 选拔形式:更为制度化、公平、公正
1.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A.礼部 B.户部 C.工部
评价:这一政治制度一方面分散和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另一方面减少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沿袭。
叁
1.旧制 魏晋:均田制
基础
租调制
租:粮食(粟)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科举制的影响?想一想科举制局限性是什么?
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举荐,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 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打 书破人况世相。家对大公族平对竞仕争途的的机垄会断。,给中下层读
隋唐时期的制度与社会变革
隋唐时期的制度与社会变革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制度上的创新与调整。
本文将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三个方面来探讨隋唐时期的制度与社会变革。
一、政治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隋唐时期经历了由隋朝到唐朝的交替,政权的更迭给中国的政治带来了新的变革。
首先,隋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隋文帝杨坚的改革举措。
他建立了县、郡、州三级行政体系,推行官吏选拔制度,强化了中央政权的管理能力。
而唐朝则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制度,将国家划分为府、州、县等行政单位,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地方行政体系。
此外,唐朝还进行了科举制度的改革,实行了科举取士制度来选拔官员,使得士人能够通过参加考试脱离世族的束缚,提高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官员的素质。
二、经济制度在经济制度方面,隋唐时期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农业、商业和货币制度等方面。
隋朝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均田制,实行土地重新分配,增加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而唐朝则进一步完善了农业制度,颁布了农田水利法,推动了农田水利的发展,提高了农田的产能。
在商业方面,唐朝实行了开放政策,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国的商品得以出口到其他国家,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此外,唐朝还建立了完善的货币制度,发行了铜钱,统一了货币,促进了经济交流和贸易发展。
三、社会制度在社会制度方面,隋唐时期也发生了许多变革,主要表现在人们的身份地位、家族制度和婚姻制度等方面。
隋朝明确了士农工商的身份地位,将社会人群进行了划分,世族的特权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而唐朝则更加突出了士族的地位,建立了文武二进制的划分,使得士族在社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在家族制度方面,唐朝实行了均田制,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个体所有,并取消了原本由家族共有的土地制度,增加了个体的土地财产。
至于婚姻制度,隋朝时期推行的娶妻免聘制,使得男女双方能够自由选择配偶,有一定的婚姻自由。
唐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变革
唐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变革唐代是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其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变革更是令人瞩目。
唐朝初期,政治制度沿承了隋朝的制度,但是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唐代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的改革和调整,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体系。
本文将详细讲述唐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变革。
1. 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唐代初期,政治制度基本沿承了隋朝的制度,沿袭了中央集权的制度,并实行三省九部制,设立官署,确立了清晰的政治机构。
唐代设立了六部,分别是吏部、礼部、房部、工部、刑部和兵部,实行了职官制度,官员按照职务划分职位,形成了完整的官运体系。
此外,唐朝还设立了四镇和八道,使得政治机构更加地分明。
2. 唐中期政治制度的变革随着唐朝的发展,中期的唐朝政治制度也逐渐出现了变革。
唐朝中期官僚集团越来越庞大,官宦阶层势力范畴不断扩大,局面开始逐渐向封建化方向发展。
此时,唐朝政府逐渐加强地方行政管辖能力,加强了对各个政治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对草莽英豪进行了有效地削弱。
3. 唐朝末期政治制度的改革唐朝末期,政治制度开始进行了大规模地调整和改革。
朝廷逐渐对官僚机构进行清洗和缩减,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和治理,同时开始重新进行赋税制度的改革,并对外通贸易进行了加强和规范。
此时,唐朝政治制度趋向于稳定,同时也表现出了强烈的中央集权思想。
4. 唐代政治制度的影响唐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变革对中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强调政治体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形成了稳定的政治结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中央集权程度。
唐代基于职官制度的改革和调整使得官运体系更加完善,政治机构的分权得到明确。
唐朝治理的边疆地区开辟了对外交流的渠道,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此外,唐代在大规模城市建设和国家农业政策的制定上,也为中国后来的历代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实践与借鉴之路。
总之,唐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变革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篇章,其对中国后来的政治制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统编版高中历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精品课件1
5 唐中后期
两税法
原因: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 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 财政收入减少。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 税制度。建中元年( 780 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 实施两税法。
内容: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 (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 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隋有年龄限制,唐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 时间)。
特征:“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作用:
A .以庸代役,一方面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另一方面劳动者可 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 1.背景: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 制无法推行。 2.内容: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并 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 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3.影响: (1)积极:初行时期将评品人物之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 央集权。 (2)消极: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了“上品 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是门阀士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制的中央官制下将会如何解决呢?
以上三图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政治体制?反映了怎样的趋势?
汉到元君主专制的演进
阶段 两汉 魏晋 隋唐 北宋
元朝
调整、演变情况 汉武帝时,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 侍中,形成中朝和外朝
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
设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 使分割相权,形成二府三司。
选官制度的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化都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隋唐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更是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制度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介绍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及其对中国古代史的影响。
政治制度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相较于前代有了不少创新和变化。
隋朝建立了皇帝直接管理州县的三省制,使得地方政权得到了进一步的集中,行政机构更加完善。
唐朝继承了这一制度,并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等多个行政机构,史称“三省六部制”。
此外,唐朝实行选贤任能制,大力开展科举考试,提高官员选任的标准,从而确保了政治精英的选拔和政治体系的稳定。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还推行了法制改革,制定出了一系列法律,如《五礼》《九章》等,对后世的法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这一法律体系,并进一步扩大了其适用范围,使得法律体系更加完善,成为中国历史上法律体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经济制度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也有了不少创新与变革。
在隋朝,大力推行均田制,实现了土地制度的统一和改良,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唐朝,进一步推行了“府兵制”,实行户籍制和税收制度的改革,使得经济、军事和政治相互联系,军队的编制更加有效,对国家的统治和繁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经济领域,隋唐时期还开展了商业贸易和海外贸易,极大促进了国家的远洋交往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尤其是唐朝在丝绸之路的中西交流中,将丝绸、茶叶、瓷器等文化宝贝输往海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文化制度文化制度方面,隋唐时期的变化和创新也十分显著。
隋朝推行了唐封建时期的科举制度,设立了国子监,选拔出了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精英,对中国封建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唐朝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科举制度,开创了上元、进士等科目和考试制度,为后世的社会制度和学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他们要求相应的政治地位。
士
崩
(3)中央政府为打击士族的特权地位,加
族
庶 族
溃
强中央集权,重视选拔人才。
一、选官之变:平民与贵族的博弈
2.科举制度的完善
隋文帝
隋炀帝
创建进士科, 标志着科举 制的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 目,以进士 科和明经科 为主
武则天
首创殿试和 武举,扩大 科举取士人 数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 持考试,提 高了科举考 试的地位。
职掌和权 力分配尚 未定型, 也尚未正
尚式枢书构权省成力中机
构的组成 部分。
中书省
(草诏)
门下省
(审核)
尚书省
(执行)
二、中枢之变:丞相与皇帝的较量
4.唐朝:三省六部制
吏部
特点
中书省
草 拟
三省六部制
门下省 审 核
尚书省
执 行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职集 权体 分宰 明相
,制 彼( 此群 制相
约)
隋唐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
隋及初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在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时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 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 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 重难点: (1)重点课:程了标准解:秦认汉识三以国来两历晋南代北选朝官至隋制唐度时、期的中制枢度政变化务与机创构新 、赋税 制度的变化,并进一步深入认识隋唐时期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 (2)难点:通过比较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制度,指出 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之处。
唐朝的政治体制及其演变
唐朝的政治体制及其演变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而且长久的朝代。
唐朝的建立,打破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统一了中国大部分领土。
唐朝的政治体制一直在不断的演变和完善,从唐太宗的太宗制到唐肃宗的肃宗法,每一位皇帝都为它做了一些微调和重构,使其更加稳定和有效。
本文将会深入探讨唐朝的政治体制及其演变,以解释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一、太宗制及其实施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之前的政治制度——太宗制。
太宗制是一种集中、协调和具有强制性的制度,用来规范各级官员和“三公九卿”的职责。
这个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国家的管理效率,促进了唐朝政治的稳定。
太宗制的实施需要配合其他政策,如“开元财政”和“征辟制”,以确保各地的必需品供给和人才选拔。
为了实现这些政策,唐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五个经济中心——京兆、襄阳、江都、成都和洛阳,每个中心都有自己的官员和特定的职责。
五个中心相互联系,负责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繁荣。
二、肃宗法及其实施唐肃宗在位期间,对太宗制进行了微调,采用了一种更为严格且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的政治体制——肃宗法。
肃宗法比太宗制在行政机构上更为严密,重要的是对官员的纪律、考核和惩罚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肃宗法的实施,要求官员们必须通过考试来获取相应级别的职位,也开放提供了自由竞争的机会,而非克隆领导。
如果官员发生违规行为,将会受到严惩,这一点,即使是太原道员籍贯的鞠养夫也不例外。
这种严苛的管理制度极大程度上防止了官员奢侈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五代十国的影响唐朝的政治体制的演变受到五代和十国政治体制的影响。
五代的政治制度更加权力下放,派生出许多强势地方势力,十国各国政治制度比较相似,几乎采用了与唐朝相同的官僚制度。
如南汉在其疆域内为分“内外二省”,宣称毋需依唐制而可自行管理,江南、闽、两广等地的政治制度、官制和法制也和唐朝相近。
由此可见,在唐朝以后,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广泛地依赖于唐朝。
通过对唐朝政治制度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用太宗制和肃宗法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在提高效率和推动改革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管理制度】唐代基本制度及其演变
第二节、法律制度
一、唐代的礼制 源于“周礼”
《周礼》是中国的一部古代官制典籍,写作年代是春秋时 期(前770年~前476年),而全书的补充定型则是在战 国时期。内容大而至于政治、军事,小而至于衣冠、陈设, 无不有义。本习被列入儒家经典中的三礼之一。
临时差遣某官,离开 原职位,去办理某项 事务。事罢还职。 “使职”的固定化和 大量的使用,提高了 皇权,分离了中枢决 策机构的职官。对后 世产生重大的影响。
节观盐户度观枢
度察铁部支军密
使处使使使容使
置
使
使
二二、地方行政机构 P51
特点:二级——虚三级制——实三级制
三、监察机构:御史台——天子耳目
“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 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取,则 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得者为留,不得者为放”。
第四章、唐代的基本制度及其演变
一、唐代的行政制度[行政、监察] 二、唐代的法律制度[礼制和法制] 三、唐代的选官制度 四、唐代的军事制度 五、唐代的经济制度[土地、赋役、财政和社会发展]
综括言之,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结束南北 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 治社会经济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
二、法律体系:律令格式
《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
“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正邪,式以轨 物程事。” 1、从《开皇律》到《唐律疏议》 开皇、武德、贞观、永徽律、《疏律》——《唐律疏议》
《唐律》基本继承隋开 《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也是极为复杂和多样的。
在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使得中国的政治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生态变迁,以及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征。
1. 隋朝的政治制度演变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短暂而重要的时期,其政治制度虽然比较简单,但也具有其特殊的特点。
隋朝初期,隋文帝杨坚等人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施行三策、实行均田制和推行科举制,使得隋朝政治制度逐渐得到健全和进步。
然而,在隋朝中期,隋炀帝执政时期,隋朝的政治制度逐渐中断了发展的步伐,国家逐渐走向瓦解。
在隋朝的政治制度演变中,律令制度是非常核心和重要的一部分。
隋朝前期实行《隋律》、《隋令》,《隋律》、《隋令》是隋朝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于稳定和规范社会秩序、保证国家治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唐朝的政治制度演变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其政治制度虽然是在隋朝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跨度较长、形式多样、变迁更为复杂。
唐朝的政治制度中,科举制度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一个环节。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而且科举制度的实行成为唐朝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唐朝的政治制度演变的第一个环节是“武周政权”,武周政权在唐太宗时期的相继崛起,标志着唐朝政治制度的开始。
唐朝政治制度在其发展初期,受到隋朝政治制度的影响,但其与隋朝的不同在于,唐朝的政治制度更强调制约和稳定。
在唐朝的发展中期,政治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健全与稳定。
随着唐朝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壮大,唐代政治制度也向着更加规范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最终,在唐朝的政治制度演变中,唐宪宗执政时期是最为复杂和多样化的。
唐朝最后的国家治理机制多样化、制约、分权等多时,在政治治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 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征在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有着许多特征。
唐代基本制度及其演变
唐代基本制度及其演变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
在唐代的基本制度及其演变中,不仅有隋唐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还有一系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制度变革。
本文将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四个方面对唐代基本制度及其演变进行详细论述。
首先是政治制度。
唐代初期继承了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建立了严密的中央政权体制。
朝廷设置了六部、三省、监察机构等一系列机构,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组织体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代政治制度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是宰相制度的变化。
初期由皇帝亲自任命宰相,后来逐渐演变为由宰相互选,最终以中书令为宰相之长。
其次是官僚考试制度的兴起。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由唐代开始形成,并逐渐取代了世袭制度,成为唐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唐代政治制度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制度,如宰相请辞制度、请命制度等,体现了唐朝政治制度的灵活与先进。
其次是军事制度。
唐代的军事制度主要以封建军制为基础。
封建军制是唐代战争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募兵、保甲制度。
募兵制度是通过征召士兵进行战争,保甲制度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共同进行防御。
而唐代军事制度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唐玄宗时期,他加强了中央集权,设立了藩镇制度,以加强对地方武装力量的控制。
此外,唐代还建立了兵部、制置使等军事机构,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然后是经济制度。
唐代的经济制度在政府的引导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唐代实行了均田制,确保了农业的稳定与繁荣。
均田制通过平均分配土地,减轻了农民赋税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唐代还发展了农田水利,引导农民改良耕地,提高农业生产力。
在工商业方面,唐代实行了限制私人经济活动的政策,大力发展国有经济。
同时,唐代还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商业贸易的措施,如修筑运河、道教的推广等,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
最后是文化制度。
唐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文化制度的演变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唐代文化制度的基础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唐代文化制度中的核心,通过选拔人才的方式,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4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精品课件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导言: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在传承中创新。
南北朝时期在察举制基础上创建了九品中正制,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奠定了基础;中枢政务机构在三公九卿的框架内逐渐形成了三省制的雏形,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基础;北魏创立的租调制则为隋唐所直接继承,但唐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制难以为继,逐渐被两税法所取代。
PPT教学课件先秦时期世卿世禄制两汉时期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标准:品德、才能标准:血缘关系标准:家世、道德和才能1、曹魏时期:九品中正制1、曹魏时期:九品中正制(1)含义: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2)影响: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3、隋唐时期:科举制3、隋唐时期:科举制(1)创立: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规定:士人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推荐,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
这从侧面体现了科举取士A. 为了加强专制需要BB. 仍受门阀制度影响C. 认可才能的唯一性D. 强调品德的重要性(2)发展: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科举考试图(3)影响: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
据材料分析科举制的影响?材料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选自宋代汪洙《神童诗》材料二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永徽 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589 隋唐……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 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科举制创立背景: ①社会经济发展,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 强,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 ②统治者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巩固统治。 ③继承发展前代选官制度。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 ”,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 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 。他们交结朋党,干扰选拔。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 素洁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
九品中正制
士族没落 强化考试
科举制
BC202
两汉时期
220
魏晋南北朝
户税(财产)、地税,取消租 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钱币为主 不分主客,一律就地落籍纳税
现了公平公正 ②简化了税收名目 ③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④扩大了收税对象 增加了财政收入
量出制入
不利影响
①没有规定全国统一税额,各州之 间税赋轻重不均; ②各类加征及苛敛杂税对两税法造 成破坏瓦解。 ③土地兼并严重; ④长期不调整户; ⑤没有灾害减免的规定等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①分割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②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③三省集思广益,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④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 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叁
赋税制度
凡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 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课户每 丁租粟二石;其调随相土所产绫、 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 绫、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 斤,皆书印焉。凡丁岁役二旬,无 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 役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 调俱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 中书省和门下省权力的被侵夺
1、中枢体制
安史乱后,翰林学士掌领“内命”、而“外命” 又往往为他官知制诰所掌,故中书舍人实际权力 大为削弱。 张国刚《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第28页。 墨敕
枢密使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2、军事制度
皇帝
府兵制
十六卫府
2、军事制度
重用蕃将
范阳节度使 平卢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朔方节度使 陇右节度使 安西节度使
安禄山
粟特
安思顺 哥舒翰 高仙芝
突厥 突骑施 高丽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2、军事制度
中 原 太 平
《唐会要》卷七二《杂 录》: 天宝末,天子以中原 太平,修文教,废武备, 销锋镝,以弱天下豪 杰。……唯边州置重兵, 中原乃包其戈甲,示不 复用,人至老不闻战声。 六军诸卫之士皆市人白 徒,富者贩缯彩,食粱 肉,壮者角抵拔河,翘 木扛铁,日以寝斗,有 事乃股栗不能授甲。
二、科举考试
1、考试及科目
科
举
制
度
的
影
响
“士族”含义发生变化:指科 举及第或从事举业的家族。从根 本上打破了魏晋以来传统的士族 观念,新的社会观念形成。科第 成为确定一部分人社会等级和政 治特权的依据,在社会史上具有 重要意义。 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 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 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 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 宦,而门第之风日衰,此实为社 会上一大变革也。
《旧唐书· 职官志》: 凡叙阶之法,有以封爵, 有以亲戚,有以勋庸, 有以秀孝,有以劳考。
勋官
军功受勋 授予作战有功人员。 自上柱国至武骑尉, 共12转。 《木兰辞》: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宪官
此外,还有带御史台职称 的,如御史大夫、御史中 丞、御史等,这类称为宪 官。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2、军事制度
二、科举制度
1、科目及考试
察举
重视整体素质 长官推荐,他荐 人、门兼美
科举
强调知识才能 自由报考、自荐 不问家事,一切以程文为法
二、科举制度
1、科目及考试
自唐以来所谓眀经者,不过帖书墨义而已。愚 尝见东阳丽泽吕氏家塾有刋本吕许公夷简应本州 乡举试卷,因知墨义之式盖十余条。 有云“作者七人矣,请以七人之名对”。则对 云:“七人某某也。谨对。”有云“见有礼于其 君者,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请以下文对。”则对 云:“下文曰:见无礼于其君者,如鹰鸇之逐鸟 雀也。谨对。”有云“请以注疏对”者,则对云: “注疏曰云云,谨对。”有不能记忆者,则只云: “对:未审。”
1、中枢体制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1、中枢体制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1、中枢体制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政 务 部
部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下辖四司
1、中枢体制
太常寺 国子监 光禄寺 少府监
门
节制寺监
卫尉寺 军器监
宗正寺 将作监
吏部司司封司 宗正寺 司勋司考功司 户部司度支司 司农寺太府寺 金部司仓部司 礼部司祠部司 太常寺鸿胪寺 主客司膳部司 光禄寺国子监 兵部司职方司 太仆寺卫尉寺 驾部司库部司 太仆寺 都水监 大理寺 鸿胪寺 司农寺 太府寺
符节),州刺史与折冲府勘契乃发。
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 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 朝…… 《新唐书· 兵志》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2、军事制度
外重内轻
尾大不掉
节度权重: 招募、指挥 军储、财政 监察、行政
职业雇佣兵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东宫六率府
40-60折冲府
3-6个折冲府
中央禁军
边军
地方军
京城所在的关中地区军府最多,261 府,20万人,占全国军府的40%。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2、军事制度
诸府皆曰折冲府。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兵千
二百人为上,千人为中,八百人为下。…士以三百人为团,
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队有正;十人为火,火有长。… 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凡发府兵,皆下符契(fú qì ,
• 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考》
二、科举制度
1、科目及考试
• 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新唐书·选举志》
•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 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
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 士”。其负倜傥之才、变通之术、苏张之辨说、荆聂之胆 气、仲由之武勇、子房之筹画、弘羊之书计、方朔之诙谐, 咸以是而晦之,修身慎行,虽处子之不若。其有老死于文 场者,亦无所恨…… 王定保《唐摭言zhí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 唐代宰相知多少 参议朝政 参知政事 参知机务 专典机密 • 平章事 • 同平章事 • 同三品
1、中枢体制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 政事堂制度
1、中枢体制
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 堂。永淳二年七月,裴琰以中书执政秉笔, 遂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二十五年,中 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其政事堂 印改为中书门下之以印也。 《旧唐书· 职官二》
第一篇隋· 唐第四讲 唐代制度及其变迁(上) 一、官僚军事制度:中书体制和兵制 二、科举制度:科目及其意义
2012年3月20日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唐代的官修政书,记 载唐前期职官建置及职掌, 30卷。李林甫撰。以唐代 诸司及各级官佐为纲目首 卷为三师、三公、尚书都 省,以下依次分卷叙述吏、 户、礼、兵、刑、工六部, 然后叙述门下、中书、秘 书、殿中、内侍等五省, 以及御史台、九寺、五监、 十二卫和东宫官署,末卷 为地方官职,分叙三府、 都督、都护、州县等行政 组织 。
二、科举考试
雁 塔 题 名
1、考试及科目
孟郊《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 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遍長安花。
谁言春物荣,独见花上霜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二、科举考试
1、考试及科目
• 科举培育出一种意义深远的“文士文化”。 进士科成为向上流动最重要的可靠通道, 成为唐朝中后期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也 成为士子入仕的唯一“正途”。 • 一个通过考试竞争形成的、具有特殊优越 感与自我意识的新阶层崭露头角。科举到 此时才真正成为既具有政治意义又具有深 远社会影响的制度。
使职差遣
就是临时把某官或某 人派往某地去办理事 务,职掌一地的力, 事情办完后立刻返回 复命。 1、储相:翰林学士; 2、计相:三司使 (盐铁、度支、户 部); 3、枢(枢密使)相: 宦官擅权; 4、方镇与幕府,
使相
有的节度使还带“同平 章事的”的头衔,则称 为使相,其实也是不问 宰相事的。 食邑若干户:虚封
事 务 部 门
刑部
工部
刑部司都官司 大理寺 比部司司门司
工部司屯田司 少府监将作监 虞部司都水司 军器监都水监
总群官而听曰省,公 务而专治曰寺(监)。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1、中枢体制
御史台,高监察机关,设御史大夫1人, 正三品。在御史台内设三院,即台院、殿 院、察院,分别由侍御史(从六品下)、 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上)、监察御史(正 八品上)居其职,合称“三院御史”。 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
二、科举制度
李白《与韩荆州书》:
1、科目及考试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 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 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 十倍。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余 近试上张水部(籍)
食实封:享有相应 的封户租税,或从 国库里支取应得的 封赐。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1、中枢体制
• 以正义大夫、尚书户部侍郎、知制诰、翰 林学士承旨、柱国、赐金鱼带韦琮以本官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剑南西川节度使、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 书、同平章事、成都尹、上柱国、陇西郡 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李回责授湖南观察 使。
《新唐书·百官志》
正朝廷纲纪,举百家紊失。《唐会要·御史台》
一、官僚政治制度与军事制度
1、中枢体制
设官分职:分立互补
职事官 随才录用,迁徙出入 有具体职守的官员 (三省、地方官员 等)。自正一品至从 九品下,共30等次。 包括三省六部、寺监、 州县以及十六卫、折 冲府的官员。 散官:本品、散品
代表身份、等级、资 格的品阶称号(文散: 开府仪同三司、大夫、 郎。自从一品始,共29 阶。武散:大将军、将 军、校尉等)。
1、中枢体制
检校官
1、暂时代理某职务的 意思。如贞观六年魏征 为检校侍中。 2、玄宗之后,当时的 各种使职,特别是诸道 使府立功的将校,大多 带中央台省的官衔。这 些官衔均称检校官。他 们并不在该部门任职, 只是挂衔表示地位之尊 崇和升迁之经历而已。 如杜甫,世称杜工部, 其实他并不在工部担任 任何官职,只是在西川 节度使严武幕府里当参 谋时担任过检校工部员 外郎的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