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皮素的安全性、肠吸收动力学、药理作用及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
2023年槲皮素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槲皮素行业市场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4145a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c.png)
2023年槲皮素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槲皮素是一种来自橡树皮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容意识的提高,槲皮素作为一种天然的保健品成为了市场的热门产品。
本报告通过对槲皮素市场的调研分析,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市场参考和决策依据。
一、槲皮素市场概况槲皮素市场起源于欧美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市场。
市场上的槲皮素产品主要包括保健品、化妆品和药品等,其中保健品是最主要的消费领域。
近年来,亚洲市场也开始逐渐崛起,槲皮素市场在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槲皮素产品特点1. 天然健康:槲皮素作为一种天然的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不含化学合成物质,对身体无害,可以长期服用。
2. 多种功效: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和美容等多种功效,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高品质要求:槲皮素的市场需求对产品的品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包括产品的纯度、安全性和稳定性等。
4. 外观包装:产品的外观包装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欲望,因此,槲皮素产品在包装设计上需要与时俱进,符合消费者审美观。
三、槲皮素市场竞争状况目前,槲皮素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有国内外的制药企业和保健品企业。
国外企业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国内企业在市场了解和渠道建设方面更具竞争力。
国内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力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四、槲皮素市场发展机会1. 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容意识的提高,对天然、健康、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槲皮素作为一种天然、多功能的保健品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2. 科技的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槲皮素的提取和加工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增加竞争优势。
3. 市场渠道的拓展:通过开发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渠道,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
五、槲皮素市场发展挑战1. 技术壁垒:目前槲皮素的提取技术还比较复杂和昂贵,制约了产品的发展规模和成本控制。
槲皮素药理作用及相关总结
![槲皮素药理作用及相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2784ed750e2524de5187e71.png)
现代医学认为槲皮素是止咳、平喘、降压的有效成分抗炎作用:当槲皮素的浓度为40μmol/ L 时,其恢复作用达到最大。
说明槲皮素对LPS(细菌脂多糖)延迟PMN自发性凋亡的效应产生了抑制作用,减轻了因预激因子活化PMN而加重的炎症反应,部分揭示了槲皮素的抗炎作用机制。
槲皮素通过对抗LPS 对PMN 黏附分子CD62L ,CD11b/CD18 的表达的影响,抑制LPS 诱导的中性粒细胞活化效应,从而阻止PMN 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减少炎症细胞向炎症局灶的浸润。
这里的中性粒细胞(PMN)是最重要的炎性细胞,对炎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发挥防御作用时,PMN是一把“双刃剑”,其胞浆内的细胞毒性物质既可杀伤外来入侵的病原微生物,也可造成自身组织的损伤[3]。
PMN自发性凋亡则是炎症反应的主要收敛机制之一,这种机制是避免炎症反应扩大化,减少自身组织细胞损伤的最佳方式[4]。
止泻:肠道感染时,肠道受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刺激,化学性炎症介质分泌增加,乙酰胆碱分泌增多,作用于肠道胆碱能受体,使肠道蠕动亢进,水、电解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等在肠道停留时间缩短,来不及完全吸收而被排出体外,引起腹泻[27]。
槲皮素能够抑制离体豚鼠回肠乙酰胆碱的释放[28]. 槲皮素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通过改变腹腔毛细血管和肠粘膜的通透性,减少肠道水分和电解质的分泌,最终达到止泻的目的[27]。
槲皮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肠道内氧自由基[29],槲皮素抗炎活性与其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关[27]。
槲皮素体外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直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抑制脂质氧化损伤,螯合金属离子,抑制DNA氧化损伤;体内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提高一氧化氮水平和外周血总抗氧化力等方式发挥抗氧化作用[30]。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综介症(MODS)根本原因,肺脏是MODS 时最易受损靶器官,ALI发生、发展与大量促炎因子和其他炎症介质失控性释放有关,而促炎细胞因子是SIRS触发和级联效应关键因素。
槲皮素对动物机体受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槲皮素对动物机体受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d8732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4.png)
养殖与饲料2023年第5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为避免动物机体产生耐药与残留问题,寻求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或者药物尤为重要。
槲皮素作为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细胞凋亡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保障畜禽健康,在养殖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就槲皮素对动物机体损伤的缓解、保护作用进行综述,包括槲皮素对动物机体受病原菌、病毒感染,应激、炎症,重金属毒性,LPS 诱导等损伤的保护作用,以期为槲皮素在动物受损伤情况下的应用提供参考。
1槲皮素对动物机体受应激、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动物生长过程中,极容易发生应激、炎症损伤,槲皮素可发挥其抗氧化、抗炎功能来保护动物机体受到的损伤。
研究报道,槲皮素能缓解内质网应激(ERS )诱导的水牛颗粒细胞凋亡[1]。
在高热应激条件下,槲皮素可提高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活性,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和抑制细胞凋亡,且添加75μmol/L 槲皮素效果较好[2]。
另有研究表明,槲皮素能显著减少角叉菜胶诱导的奶牛蹄部真皮炎症细胞产生的IL-1β以及TNF-α,同时还可以抑制信号通路p65NF-κB 和p38MAPK 蛋白的表达,减轻角叉菜胶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作用,最佳治疗浓度为30mmol/L [3]。
此外,槲皮素对原代大鼠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具有调节作用,可介导Nrf2-ARE 信号通路改善HC11细胞增殖和抗氧化能力,且MAPKs 信号通路也参与调节槲皮素对细胞的保护功能[4]。
槲皮素能保护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免受肽聚糖导致的细胞炎性损伤[5]。
槲皮素能通过抑制TNF 信号通路中IKB α、IKK β、NF-κBmRNA 相对表达量及TNF-α、IL-6、IKK β、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来发挥作用,且随着槲皮素添加剂量的升高,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小鼠乳腺炎的治疗效果也越好,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6]。
槲皮素对小肠吸收阿昔洛韦的促进作用_杨照罡
![槲皮素对小肠吸收阿昔洛韦的促进作用_杨照罡](https://img.taocdn.com/s3/m/2c8029de5fbfc77da269b18d.png)
#论著#槲皮素对小肠吸收阿昔洛韦的促进作用杨照罡,孟幻,张v,李晓丹,吕万良,张强(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北京100083)[关键词]槲皮素;P-糖蛋白;阿昔洛韦;肠吸收[摘要]目的:研究槲皮素抑制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对小肠吸收阿昔洛韦的影响。
方法:采用小肠翻转实验和离体小肠吸收实验考察槲皮素促进阿昔洛韦的吸收。
结果:小肠翻转实验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槲皮素溶液孵育后,阿昔洛韦由小肠黏膜侧到浆膜侧的转运量随槲皮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经拟合符合Boltzmann方程;离体小肠吸收实验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槲皮素溶液孵育后,阿昔洛韦由小肠浆膜侧到黏膜侧的转运量随槲皮素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结论:槲皮素为P-gp抑制剂,其多药耐药逆转作用有利于促进阿昔洛韦的吸收。
[中图分类号]R9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7X(2004)03-0309-04Effect of quercetin on the acyclovir intestinal absorptionYANG Zhao-gang,ME NG Huan,ZHANG Xuan v,LI Xiao-dan,LU Wan-liang,ZHANG Qiang(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s,Peking Universi ty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KEY WORDS Quercetin;P-glycoprotein;Acyclovir;Intestinal absorptionSUMMA RY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quercetin on acyclovir intestinal absorption.Methods:The ev-erted gut sac and in vitro intestinal absorption tests were performed.The ac yclovir transport quantity was deter-mined by HPLC method.Results:The everted gut sac study showed that querceti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function of intestinal P-glycoprotein(P-gp).The acyclovir transport quantities from mucosa to serosa space,which incubated with5,10,80mg/L quercetin solution or10mg/L verapamil solution,were increased0.3,0.6, 1.0and1.0-fold higher than acyclovir alone,respectively.The transport quantity caused by inhibitionof intestinal P-gp function fitted with B oltzmann equation.The in vitro intestinal absorption test indicated thatthe transported acyclovir from serosa to mucosa,incubated with2,5,10mg/L quercetin solution,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acyclovir alone.C onclusion:Quercetin can enhance acyclovir intestinal ab-sorption by inhibiting the function of P-gp.(J Peking Univ[Health Sci],2004,36:309-312)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主要与其细胞膜上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过度表达有关,P-gp为跨膜糖蛋白,是能量依赖性药物外排泵,可主动将药物泵至细胞外,使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1,2]。
浅析槲皮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浅析槲皮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c9da99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e.png)
浅析槲皮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6-07T03:19:32.61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期作者:姬文京[导读] 槲皮素(quercetin,QC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已有研究发现槲皮素有多种药理作用姬文京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槲皮素(quercetin,QC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已有研究发现槲皮素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通过整理归纳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章,综述了槲皮素的药理作用,以期为今后槲皮素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槲皮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槲皮素,又称栎精、槲皮黄素。
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名为3,3',4,5,7-五羟基黄酮。
许多中草药如槐米、罗布麻、桑叶、银杏叶、三七、金荞麦等均含此成分,槐米花中含量高达4%[1]。
目前发现槲皮素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学活性。
1抗癌作用槲皮素对多种肿瘤通过多种途径起抗癌作用。
槲皮素影响环境毒物1,2二甲基肼(DMH)介导的结肠癌,用槲皮素预处理可改善结肠组织中DMH诱导的增殖、解毒酶活性和推定的早期标志物。
还显著调节APC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并抑制肿瘤的发生率和多样性[2]。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槲皮素通过抑制MCF-7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P21和Twist的表达来影响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3]。
槲皮素对食管癌细胞的侵袭和血管生成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VEGF-A、MMP2和MMP9表达下降有关[4]。
KerstenBerndt等[5]发现槲皮素诱导143B骨肉瘤细胞系的生长抑制、G2/M期阻滞和凋亡。
Nwaeburu等[6]调查了AsPC1(胰腺癌细胞系)细胞在槲皮素处理前后的miRNA表达情况,并指出槲皮素可诱导miR-200b-3p的表达。
在卵巢癌的治疗中,槲皮素调控了PA-1细胞内在的凋亡通路,导致抗凋亡分子Bcl-2、Bcl-xL的表达减少,促凋亡分子caspase-3、caspase-9、cyto-c、Bid、Bcl-2、Bcl-xL的表达增加。
槲皮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鸡生产中的应用
![槲皮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鸡生产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29ea81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4.png)
槲皮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鸡生产中的应用代重山;汤树生;张朝明;李继昌;肖希龙【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槲皮素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微生物等生物学功能,并就其在鸡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quercetin including anti-oxidation,anti-inflammatory,an-ti-tumor,anti-microbial activities,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in chicken production were also introduced.【期刊名称】《中国饲料》【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槲皮素;鸡;生物学功能【作者】代重山;汤树生;张朝明;李继昌;肖希龙【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193;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槲皮素(3’,3’,4’,5’,7’-5 羟基黄酮)又名栋精、槲皮黄素,是来源于植物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微生物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近年来,研究发现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鸡生产性能、改善脂类代谢、促进消化吸收、调节内分泌,在家禽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1 槲皮素的生物学功能1.1 抗氧化功能自由基是指一类可以独立存在的含有未配对电子的物质,包括分子、原子、原子团或离子,在机体内能够氧化DNA、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类等大分子物质,由此而导致机体的氧化应激损伤,在心血管疾病、癌症及衰老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Zhang等,2011)。
槲皮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槲皮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7912603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4.png)
槲皮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前景刘淑兰;翟少伟;陈龙伟【摘要】@@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酚类物质,种类繁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抗菌、消炎、抗氧化、抗突变、降血压、清热解毒、镇静、利尿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其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应用于多种食品的生产,并在药物领域的开发中取得了显著成果.【期刊名称】《广东饲料》【年(卷),期】2010(019)007【总页数】3页(P25-27)【作者】刘淑兰;翟少伟;陈龙伟【作者单位】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21;厦门兴牧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酚类物质,种类繁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抗菌、消炎、抗氧化、抗突变、降血压、清热解毒、镇静、利尿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其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应用于多种食品的生产,并在药物领域的开发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槲皮素是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抗氧化性强,是植物界分布最广的黄酮类化合物,也是人类饮食中最主要的生物类黄酮(王玉强等,2006)。
从槲皮素生理功能来看,其可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动物生产中。
本文就槲皮素的结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为槲皮素的应用提供依据。
1 槲皮素的理化性质及来源槲皮素(Quercetin)又名栎精、槲皮黄素,分子式为C15H10O7,化学结构式如下:它常以糖苷的形式广泛地分布于双子叶植物,特别是一些木本植物的花和叶中,包括壳斗科植物伊比利亚栎、小檗科植物红八角莲、金丝桃科植物红旱莲以及夹竹桃科植物红麻等,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槲皮素的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炭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生成盐。
槲皮素对禽流感病毒感染试验鸡的防治作用
![槲皮素对禽流感病毒感染试验鸡的防治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91fc25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46.png)
槲皮素对禽流感病毒感染试验鸡的防治作用潘德敏;罗开健【摘要】The role ofquercetin for chickens against artificial infection of AIV was studied in this study. The clinical symptom of chickens was observed and the death rate was calculated after the chickens were fed with quercetion and infected with AIV. In the firs%为验证槲皮素对禽流感人工感染鸡的防治效果,将中药槲皮素人工灌喂试验鸡,观察试验鸡的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并统计各组鸡的死亡率。
第一次试验以盐酸金刚烷胺为药物对照,测试槲素I溶液、槲皮素II溶液及槲皮素复方溶液对禽流感人工感染鸡的药效。
第二次试验再以第一次实验效果最好的槲皮素不同浓度溶液进行对照实验。
结果表明:灌喂槲皮素后,感染鸡发病时间明显延迟,死亡率有所降低,表明槲皮素对禽流感感染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第一次试验以槲皮素复方溶液的效果最好。
第二次试验槲皮素复方溶液分1OOmg/kg、400mg/kg、1600【期刊名称】《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年(卷),期】2011(036)004【总页数】4页(P37-39,46)【关键词】槲皮素;禽流感;防治【作者】潘德敏;罗开健【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干部学校,广东广州510500;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4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又称为真性鸡瘟(FlowlPlague),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生于多种家禽和野禽的病毒性传染病[1]。
据报道,人类流感病毒的变异可能与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有一定的关系[3,4],并且由于AIV表面抗原(HA和NA)不断变异使得不同亚型的AIV之间的交叉保护作用不完全 [1,2],这就影响了疫苗的预防作用。
槲皮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
![槲皮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5c13a1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9.png)
槲皮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李垚;周博;肖风林;王密;王艳红【摘要】槲皮素是从自然界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活性物质,有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其多功能性、无抗药性和无残留等特点在畜禽养殖行业中备受关注.文章主要从槲皮素的生理功能及其作为蛋鸡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等方面作以综述.【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4页(P8-10,14)【关键词】槲皮素;生理功能;蛋鸡;饲料添加剂【作者】李垚;周博;肖风林;王密;王艳红【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S831槲皮素又名栎精、槲皮黄素,分子式C15H10O7。
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化学结构与雌激素十分相似,多以苷的形式存在,并且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及免疫调节等作用[1-2]。
1 生理功能1.1 抗氧化自由基是导致细胞膜发生病变、基因突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能够侵蚀机体组织,诱发机体各种组织器官疾病。
槲皮素可以有效清除或减少自由基带来的危害,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槲皮素可通过抗氧化自由基损伤从而达到对缺血心肌保护的作用[3]。
槲皮素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较稳定,不仅对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而且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较显著[4-5]。
卢俊姣等研究表明,大鼠摄取槲皮素可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6]。
槲皮素也可以通过调节抗氧化酶的活性来实现其抗氧化能力[7]。
陈光明在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水平的槲皮素,结果发现槲皮素可显著提高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和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8]。
槲皮素对兔离体肠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
![槲皮素对兔离体肠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5c23738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6.png)
槲皮素对兔离体肠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张佳;邵正威;高雅;王巧云【摘要】目的:观察槲皮素对兔离体肠平滑肌肌张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试验采用经典的离体小肠灌流技术,观察槲皮素(Que)对肠平滑肌自主收缩活动以及乙酰胆碱(Ach)、氯化钡(Bacl2)及组胺所致痉挛性收缩肠平滑肌的影响.应用L 型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肌浆网ryanodine受体阻断剂钌红(RR)、IP3受体阻断剂肝素(HP)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研究槲皮素舒张肠平滑肌作用的机制.结果:槲皮素(20、40、60、80、100 μmol/L)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自发性收缩,对乙酰胆碱,组胺和氯化钡所致的兔离体肠痉挛性收缩也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且与肠平滑肌自发性收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槲皮素可明显抑制Bay K8644(0.5 μmol/L)引起的肠平滑肌收缩,HP能减弱槲皮素舒张肠平滑肌作用(P<0.05),而RR对此无明显影响(P>0.05).L-NAME(100μmol/L)亦能够部分阻断槲皮素舒张平滑肌作用(P<0.05).结论:槲皮素明显抑制了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其机制与增加小肠平滑肌NO浓度,抑制外钙内流和IP3受体途径介导的内钙释放有关,但对肌浆网ryanodine受体途径引起内钙释放无明显影响.【期刊名称】《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年(卷),期】2013(029)002【总页数】4页(P162-165)【关键词】槲皮素;小肠平滑肌;钙离子;一氧化氮【作者】张佳;邵正威;高雅;王巧云【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口腔学院,山东烟台264000;滨州医学院口腔学院,山东烟台264000;滨州医学院口腔学院,山东烟台264000;滨州医学院基础学院,山东烟台2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槲皮素(quercetin,3,3’,4’,5,7-pentahydroxyflavone)是一种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化学名为3,3’,4’,5,7—五羟基黄酮,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叶、果实中,如菊花、绞股蓝、山碴、银杏叶等,具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抗纤维化、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降糖、降压、心血管保护、免疫调节、镇痛及止泻等广泛药理作用[1-3]。
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方面的应用
![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方面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6d35b0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2.png)
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方面的应用作者:费金波来源:《新农业》2022年第16期随着饲料工业和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滥用抗生素、动物耐药性增加、畜产品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愈来愈严重。
我国农业农村部在2019年明确指出,从2020年1月1日起所有促进生长作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市场售卖。
近年来,为找到更好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动物营养研究人员大量实验,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因自身广泛的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成为重点研究对象。
槲皮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特点是抗氧化、抗炎抗菌、调节免疫、抗肿瘤和抗肥胖等。
目前,槲皮素作为营养物质及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较理想的抗生素替代物。
1.1 理化性质槲皮素又称槲皮黄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其分子式为C15H10O7。
虽然槲皮素中含有4个酚羟基,但是因其分子结构是平面型导致溶解性较差,几乎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易溶于热乙醇和脂质。
1.2 抗氧化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自由基属于动物机体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物质,但是如果动物出现应激反应或者因疾病导致本身的自由基产生过多并且无法及时处理时,就会发生脂质过氧化,进而使心血管和神经组织产生疾病,最终退化。
在酸性条件下槲皮素的稳定性较高,不仅可以清除自由基,而且还可以有效清除羟自由基。
卢俊娇等通过研究发现,大鼠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可以通过添加槲皮素进而达到提高的效果。
陈光明等在实验过程时,将不同水平的槲皮素添加到乳腺上皮细胞培养液中,结果显示槲皮素可明显提高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的活性和降低丙二醛的含量。
张丽等用过氧化氢处理星形神经胶质细胞,结果发现槲皮素可以更好的抑制大鼠脂质过氧化,保证细胞膜整体的完整性。
Lee等通过研究发现,因应激反应而导致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现象可以通过槲皮素进行保护,并且槲皮素的抗氧化功能可以调节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
Morand等将0.2%槲皮素添加到大鼠日常饲料后发现,在体外获得的槲皮素共轭代谢物可以有效抑制钙离子催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超低密度脂蛋白形成的共轭二烯。
槲皮素的药理作用机制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槲皮素的药理作用机制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b76995a33687e21af45a952.png)
有抗 氧化 、 抗 炎功 能¨ 卜 J 。因此 , 一 些 研 究 者 认
为, 开发基 于槲皮 素 为基础 的饲料 添加剂 对 保 障
奶 牛 健 康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本 文 在 前 人 研 究 基 础 上, 综述 了 槲 皮 素 的 药 理 作 用 机 制 及 在 奶 牛 生 产 上 应 用 的初 步 进 展 , 拟 为 槲 皮 素 的 应 用 开 发 提 供
关 键 词 :槲 皮素 ; 生 物 学作 用 ; 机制 ; 奶 牛
中图分类号 : ¥ 8 1 6 . 7 ; ¥ 8 2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2 6 7 X( 2 0 1 7 ) 0 1 . ( D 4 2 . 0 8
在现代集 约化 养殖业 中, 为 最 大 程 度 地 追 求 生 产 效益 , 在 奶 牛 生 产 中常 使 用 高 比例 精 料 ; 较
/ L 一 6 、 F — 和 白 细 胞 介 素 一 8( / L - 8 ) 的 表 达 。此
1 槲 皮 素 的 药 理 作 用 及 机 制
1 . 1 槲 皮 素 的抗 炎 作 用 及 机 制
研究发现 , 一些经典 的炎性 相关 疾病 如 ( 类)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0 7 - 1 2
风湿 性 关 节 炎 、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和 全 身 性 炎 症 反 应
综合征等急 慢性炎 性疾病 的发生 或致病 过 程 , 均
与核 转 录 因子 K B( N F — K B) 过 度 或 持续 激 活 密 切相 关 引。NF — K B可 诱 导 细胞 因子 、 趋 化 因子 、 黏 附分 子[ 如细胞间黏附分 子一 1 ( I C A M一 1 ) 、 血 管 细 胞 黏
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评价
![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464733e1561252d381eb6e3f.png)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2):2469-2475C hi ne s e J our nal of A ni m al N ut r i t i ond o i :10.3969/j .i ssn .1006-267x.2012.12.022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评价冯香安 李 垚*刘 莹 金 芳 张 琳 呼林林 索艳丽(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哈尔滨150030)摘 要:本试验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A m e s 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槲皮素半数致死剂量(L D 50)>10g /kg B W ;A m e s 试验鼠伤寒沙门菌突变型各菌株在加与不加肝微粒体多氯联苯诱导剂(S9)情况下,经过2次试验结果均呈阴性;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各槲皮素剂量组动物未见细胞毒性作用;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表明槲皮素剂量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 >0.05),且没有剂量反应关系。
试验结果提示,槲皮素是一种安全的饲料添加剂。
关键词:槲皮素;急性毒性试验;A m e s 试验;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7X (2012)12-2469-07收稿日期:2012-06-15基金项目: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2011R FL X N 015)作者简介:冯香安(1986—),男,黑龙江依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E -m a i l :f xi a nga n@s i na .c n *通讯作者:李 垚,教授,博士生导师,E-m a i l :l i ya o1966@s i na .c om槲皮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果、蔬菜和谷物中的植源性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消炎、保护肝肾和心血管及止腹泻等作用[1]。
槲皮素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槲皮素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5664c0752d380eb62946d24.png)
2 槲 皮 素 的 生物 学 功 能 2 . 1 抗 病 毒
槲皮 素有 抗多 种 病 毒 的作 用 , 它 能 抑 制 溶 酶体 H+ _ AT P酶 、 磷 酸脂 酶 A2 , 有脱壳作用 , 影 响病 毒 转移 基 因 的磷 酸化 , 抑 制病 毒蛋 白和 RNA 的合成 。 槲皮 素是 I型 和 Ⅱ型 拓 扑 异 构 酶 的 有 效 抑 制 剂, 能 阻 止 病 毒 复 制 DNA 拓 扑 异 构 酶 , 控 制 维 持 D NA 拓 扑结 构 。P l a p e r 发 现 槲 皮 素 能 够 与 拓 扑 酶的 A TP结 合域 竞 争性 结合 , 明显抑 制 DNA 解 螺
剂提 供 了依据 。
色素 P - 4 5 0和磺基 转移 酶活 性 而减少 杂环 胺类 等 前 致癌 物质 的生成 。另外 , 槲 皮 素 还 具 有 逆 转 肿 瘤 多 药 耐药效 果 , 与其 他 抗 癌药 物 联 合 应 用 也 可 增 强抗 癌药 的作 用 。 2 0 0 4年朱 燕平 研究 结 果表 明 : 槲 皮 素 对 黑 色 素瘤 C l o u d ma n 5 9 1细 胞 的 增 殖 有 明 显 的 抑 制 作 用 。槲皮 素 在 作 用 4 8 h后 , C l o u d ma n 5 9 1细 胞 存 活率 随槲 皮 素作用 时 间和 剂量 呈 依赖 性 降低 ; 用 4 O
过 羟化或 水解 而失 去致 癌 活 性 , 也 可 通 过 抑 制 细 胞
随着 我 国 现 代 化 养 殖 业 和 饲 料 工 业 的 发 展 以 及人 们生 活 质量 的提 高 , 人 们 在 注 重 畜 禽 生 产性 能 和料 肉比 的同时 , 逐 步 提 高 了对 饲 料 品 质 和 畜 禽产 品品质 的要 求 , 许 多 植 物 的 活性 成 分 以其 天 然 、 无 耐药 性 、 多功 能性 及 无 残 留等 优 点 而 成 为 饲 料 添加 剂 的首选 。近年来 研 究 发 现 , 槲 皮 素 具 有 改 善 动物 脂类 代谢 、 促进 消 化 吸 收 、 调 节 内 分 泌 的功 能 , 可提 高动 物生 产性 能 和 免 疫 机 能 、 改 善 畜产 品 品质 。本 文对 槲皮 素 的 生 物学 功 能 及 其 在 畜 禽 生 产 中 的应 用进 行综 述 , 为今 后 发展 安 全 有 效 的绿 色 饲 料 添加
槲皮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近况_宋玉乔.pdf
![槲皮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近况_宋玉乔.pdf](https://img.taocdn.com/s3/m/a9e824c526fff705cc170adb.png)
40 西北药学杂志2002年2月第17卷第1期槲皮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近况宋玉乔1姚凌云2曹蔚1李教社1靖会1 ( 1.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 陕西西安 710061;2. 陕西省交通医院药剂科 , 陕西西安 710068)摘要:槲皮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有抗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作用、能降低血压,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免疫增强功能及抗癌、抗菌、抗病毒和镇痛等作用。
关键词:槲皮素;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 R9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2407 ( 2002) 01-0040-03槲皮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
约有100种中草药含有槲皮素。
近年来对它的研究日益增多,发现其有多种药理活性。
由于槲皮素毒副作用小,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引起包括脂质过氧化在内的一系列自由基反应。
过剩的自由基是有害的,能够导致细胞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破坏,甚至引起癌症、衰老及心血管等许多疾病。
实验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 O2-)、羟自由基(· O H) 和单线态氧 ( 1 O2 ) 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
这些作用可能与其化学结构上的3, 7-羟基有关〔1〕。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 ESR)、化学发光、电化学等多种方法对槲皮素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进行研究〔2〕,确定它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其作用是Tro lox清除氧自由基能力的7倍〔3〕。
作用机理可能是槲皮素与超氧阴离子络合而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与脂质过氧化基反应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与铁离子络合而阻止羟自由基的形成;抑制醛糖还原酶,减少N ADPH消耗,从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4〕。
Zielinka等〔5〕通过健康人体白细胞分叶核的中性粒细胞离体实验的研究,发现槲皮素可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过氧化氢,其抗氧活性与羟基的数量有关。
由于槲皮素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对于由H2 O2导致的许多疾病都具有一定作用,最近研究发现,槲皮素可抑制肾脏非酶糖化及氧化损害,从而延缓肾病变的进一步发展〔6〕。
槲皮素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槲皮素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33661a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3.png)
槲皮素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作者:杨青高宗旺王宝晴李炜孟绍原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4年第01期摘要:为研究不同剂量的槲皮素对海兰褐蛋鸡所产鸡蛋品质的影响,并确定槲皮素在蛋鸡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本试验选用1 000羽60周龄的产蛋后期的海兰褐蛋鸡,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羽。
各组海兰褐蛋鸡分别饲喂含有0(对照组)、200(A组)、400(B组)和800 mg/kg(C组)的槲皮素的基础饲料。
试验周期为56 d,试验结束时检测各组蛋鸡所产鸡蛋的蛋品质相关指标。
结果表明,与对照组鸡蛋相比,B 组和C组鸡蛋的蛋壳厚度显著提高(P<0.05),蛋黄颜色显著改善(P<0.05),哈夫单位显著增加(P<0.05),蛋壳重量显著提高(P<0.05);B组和C组鸡蛋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组的(P<0.05)。
试验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槲皮素可以改善鸡蛋的蛋壳质量及蛋黄颜色。
综合饲养成本考虑,槲皮素的适宜添加量为400 mg/kg。
关键词:槲皮素;蛋品质;海兰褐蛋鸡中图分类号:S82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24)01-0062-03蛋鸡进入产蛋后期,其产蛋性能及鸡蛋品质均会降低。
产蛋后期的蛋鸡腹部会沉积大量的脂肪,包裹在输卵管、卵巢及子宫周围,影响蛋壳的形成,进而影响产蛋率及鸡蛋品质[1]。
因此,在产蛋后期调节蛋鸡体内脂肪的沉积是有效提高产蛋率及鸡蛋品质的关键手段之一。
相关研究发现,黄酮物质可以抑制动物体内脂肪沉积,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2]。
槲皮素是一种黄酮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苹果、茶叶、洋葱等植物中[3]。
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调节脂质代谢等生物学功能[4]。
在动物生产中,在饲料中添加槲皮素可以改善肠道内环境,提高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抗病力等[5-6]。
目前,在蛋鸡生产中,槲皮素主要应用于产蛋高峰期,对于产蛋后期的应用效果研究较少。
槲皮素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
![槲皮素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4dfae7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a.png)
槲皮素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第一篇范文槲皮素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摘要:槲皮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近年来,研究发现槲皮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槲皮素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本研究选取了猪肠上皮细胞系IPEC-J2作为研究对象,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作为诱导细胞凋亡和焦亡的模型菌株。
槲皮素购自美国Sigma公司。
1.2 方法细胞培养:猪肠上皮细胞系IPEC-J2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在5% CO2、37℃的条件下培养。
细胞凋亡和焦亡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槲皮素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2.1 槲皮素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
而预先加入槲皮素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表明槲皮素能够抑制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凋亡。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槲皮素能够显著抑制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中caspase-3和caspase-8的活化,进一步证实了槲皮素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2.2 槲皮素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焦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焦亡率显著增加。
而预先加入槲皮素的实验组,细胞焦亡率明显降低,表明槲皮素能够抑制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焦亡。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槲皮素能够显著抑制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导的猪肠上皮细胞中gasdermin D和caspase-1的活化,进一步证实了槲皮素对焦亡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槲皮素是一种经典的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果实等部位。
经现代药理学技术证实,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同时在动物科学领域具有较好的生物学功能,利用价值较高。
因此,本文就槲皮素的安全性、肠吸收动力学、药理学作用以及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为槲皮素的深入研究与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抗菌药物给畜禽养殖中的疾病治疗带来了福音,久而久之由于不合理的使用,也对畜禽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如药物中毒、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规模化养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食源性畜禽终端的用药安全问题极为重视,为此一些用于畜禽促生长的抗菌药物也逐渐被定为“禁用”或“限用”之列,予以了淘汰或控制。
除了疫苗和生物酶制剂,经过几千年实践传承至今的中国传统医药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具有独特魅力,这也为一些草本植物及其天然分子用于畜禽的促生长、疾病预防等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随着现代药理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证明许多天然产物兼具多种生物活性功能。
而槲皮素(Quercetin, Que)作为黄酮类的代表分子,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重药理作用,因此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1 Que简介Que又称槲黄素、槲黄酮等,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二水合物的形式存在,呈黄色针状结晶,可溶于甲醇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水等溶剂。
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等植物中。
强氧化剂、槲皮素的安全性、肠吸收动力学、药理作用及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陈志刚 陈惠玉 雷红宇 苏建明*(湖南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院)强还原剂以及金属离子(铜离子和铝离子等)可降低Que浓度,影响Que稳定性(许广人等,2017)。
其中,金属离子干扰其稳定性,主要是因为金属离子可以与其发生络合反应。
目前Que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市场上Que原料价格也较为便宜,这为Que 的深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经济成本上的优势。
2 Que安全性关于Que的安全性至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大多数观点支持Que属于无毒物质,安全性较高。
冯香安等(2012)研究证明Que安全性高,其急性毒性试验表明Que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在10 g/kg以上,基本可以判定为无毒物质,同时多个致突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不会诱导小鼠骨髓细胞与精子发生突变。
陈鸿雨等(2015)对Que提取液也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发现6 g/kg Que不会导致大鼠死亡,剖检也无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其亚急性毒性试验中的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以及组织形态学等均未见明显的异常。
Utesch et al.(2008)也表明Que在大鼠体内不会产生遗传毒性。
但环飞等(2010)却通过体外试验发现Que对鼠肺成纤维细胞有致突变性。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7)也发布了最新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Que被列为3类致癌物,该类致癌物的划分依据为“对人类致癌性可疑,但尚无充分的人体或动物数据”。
体外试验因缺乏动物机体完善的调节机制,因此没有确切的动物试验数据作支撑,就此判定Que存在安全风险的证据仍然不够充分。
所以,基于现今的动物安全性评价试验,在合理剂量范围内,可以认为Que的安全性较高。
3 Que的肠吸收动力学Que的肠吸收动力学研究主要是探究Que原药与相关制剂在体外肠细胞或在体动物肠道中的药物吸收效率。
明确药物的肠吸收动力学有助于药作者简介:陈志刚(1992—),男,硕士通讯作者*:苏建明(1974 -),男,博士,副教授物剂型的改良,提高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也可以为以肠道组织为作用靶点的药物药效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可靠的评估依据。
苏俊锋等(2002)以大鼠为研究对象,探究了Que在不同肠段中吸收情况,结果发现十二指肠、回肠、结肠与空肠均会吸收Que,其中Que单位长度吸收率最高的为结肠,单位面积吸收率最高的为回肠。
在Caco-2细胞中,Que由绒毛面转至基底面以及基底面转至绒毛面两个转运过程中的表观渗透系数较高,并显著高于同属黄酮化合物的芦丁在相同条件下的表观渗透系数,可见Que能够通过肠上皮细胞,且Que更容易被肠细胞吸收(王海玲等, 2012)。
Que纳米乳在小肠下段吸收效果较好,且其吸收呈现一级动力学过程,所以经剂型改良的纳米制剂在增加药物吸收度方面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李剑惠等, 2008)。
李际红等(2016)证明了Que肠溶羟基乙酸纳米粒在十二指肠与空肠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高于回肠与结肠段。
Que可以原药的形式直接穿过Caco-2细胞单层,而且在跨膜吸收过程可以发生代谢转化(李素云, 2010)。
4 Que主要药理作用4.1 抗菌作用Que在体外通过破坏大肠杆菌与金葡萄球菌的细胞壁与细胞膜发挥抗菌作用,其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革兰氏阴性菌,而在鸡体内可以降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以及金葡萄菌的拷贝数(Wang et al., 2018a)。
秦晓蓉等(2009)采用经典的药敏试验对Que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探究,Que对金葡萄菌的抗菌效果最好。
Que经过化学改性成金属配合物后同样具有抗菌活性,对金葡萄菌与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最优,且Que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比Que更加稳定(郭艳华,2013)。
4.2 抗病毒作用李勤等(2012)发布了1篇关于Que治疗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的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病人的临床治疗报告,经过治疗后,药物组病人转阴率为77.5 %,而对照组转阴率为30.0 %,Que显著提高了乳头状瘤病毒的转阴率。
Que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登革病毒2型、柯萨奇B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对登革病毒2型的治疗指数最高,甲型流感病毒次之,最后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与柯萨奇B病毒(吴莎等, 2012)。
另外,还有文献表示Que可以抑制1-型单纯疱疹病毒(Lee et al., 2017)。
4.3 神经保护作用脑缺血是一种高死亡率的神经系统疾病。
Park et al.(2018)以动脉阻塞诱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探究Que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表明Que 能明显抑制Caspase-3的表达,减轻神经元的损害。
γ-烯醇化酶主要在神经元细胞中表达,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一种神经元特异性能量合成酶。
在脑缺血模型中,γ-烯醇化酶的表达下降,Que 则可通过促进γ-烯醇化酶表达,而γ-烯醇化酶的表达可以进一步协助Que发挥神经保护作用(Jeon et al., 2017a)。
青光眼属于退行性神经疾病,然而Que能够在体外通过改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线粒体功能,抑制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维持细胞存活和基本功能(Gao et al., 2017)。
此外,Que能够通过降低活性氧(ROS)等产生,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修复坐骨神经损伤(Chis et al., 2017)。
4.4 抗炎作用轻微的炎性反应有利于机体的健康,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但是严重的炎性反应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其有慢性与急性之分,其病理变化有炎性细胞浸润、增生等,对机体具有较大的危害。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病变、炎性细胞募集和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为特征,而Que可以对抗关节炎症,其机制为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环氧合酶2(COX-2) 等炎性基因的表达(Guazelli et al., 2018)。
LPS是一种内毒素,常用于建立体内外的炎症模型。
Que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通过抑制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并降低核转录因子-κB(NF-κ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C-Jun N末端激酶(JNK)等蛋白的表达,缓解炎症反应(Lee et al., 2018)。
中性粒细胞在早期炎性反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炎症的出现、发展和转归起到了关键作用。
Que处理中性粒细胞后,抑制LPS诱导下的中性粒细胞合成和IL-6、IL-1β等炎症因子的分泌,下调中性粒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从而避免中性粒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减少炎症细胞向病灶浸润(李昕等,2006;岳扬等,2005)。
相关研究证明,Que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以及调控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等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抗炎活性(Chen et al., 2017; Chang et al., 2013; Choi et al., 2012)。
Que通过cAMP-Epac信号通路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阻断中性粒细胞募集,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减少白蛋白渗漏,保护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Wang et al., 2018b)。
Que和白藜芦醇是两个膳食多酚化合物,两者组合可以通过AMPKα1 / SIRT1信号通路抑制IL-6、TNF-α等炎性因子的表达,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炎症反应(Zhao et al., 2017)。
4.5 抗氧化作用氧化损伤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氧化应激与抗氧化应激的平衡与否关系到机体的健康状况。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体内的氧化系统与抗氧化系统处于动态平衡,适度的ROS自由基对机体具有积极作用,体内的抗氧化系统也会消除过量ROS,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
而当机体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处于失衡状态时,会导致体内ROS自由基产生过多,细胞自身无法及时清除,进而导致动物机体的损伤(朱若岑等, 2015)。
氧化损伤过程中的一大特点就是生物大分子损伤,生物大分子的持续损伤会导致一些生理功能的逐渐丧失,引发多种疾病,然而补充一些抗氧化剂显得格外重要。
热量限制与Que 结合能显著提高SOD、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谷胱甘肽(GSH)含量、毒蛋白羰基含量,以及丙二醛(MDA)、脂褐素、ROS、NO等水平,减少氧化大分子损伤的积累(Alugoju et al., 2018)。
此外,Que还可以缓解由顺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素等引起的氧化应激,并调控相关细胞凋亡基因(Ramyaa and Padma, 2013; Almaghrabi, 2015; El-Nekeety, 2014)。
由此可见,Que对多种诱导剂引起的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抑制或保护作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功能。
氨基葡萄糖可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内皮损伤,而Que能通过内质网应激通路有效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以及炎性细胞因子和内皮素-1的表达,提高细胞活力以起到保护效果,也可以通过TLR-NF-κB信号通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Cai et al., 2017; Bhaskar et al.,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