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建议
国企混改的利与弊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国企混改的利与弊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和建议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了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国企混改作为一种新型的改革措施,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下面,本文将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分别探讨国企混改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国企混改的利1、提高国企的市场竞争力国企混改能够引入外部的优秀企业和资本,改善国企的管理、技术和市场运作能力,提高国企竞争力,推动企业成长壮大。
2、促进国企的创新和发展混改能引入创新思维和管理方式,有利于国企发展出新的产品、新的业态和新的市场,创造更多的价值。
3、优化国企的资产结构混改能够引入外部资本,有助于国企的资产重组和优化,提高资产效益和管理效率。
二、国企混改的弊1、国企资源的流失混改可能引发国企资源流失的问题,如外部投资者可能侵占国企资源,导致国企业务转型方向发生变化。
2、国企利益的分化混改可能导致国企内部利益的分化,如外部投资者可能在决策层面上占据更多的话语权,国企员工的利益受到影响。
3、国企文化的冲击混改可能导致国企文化的冲击,如外部投资者可能带来不同的企业文化,导致国企原有的企业文化发生改变。
三、建议1、完善监管制度,保障国企资源和利益的安全针对国企混改可能引发的资源流失和利益分化问题,应加强监管,确保国企资源和利益的安全和稳定。
2、强化文化融合,保护企业文化针对国企混改可能导致企业文化冲击的问题,应引入科学的文化融合机制,保护和传承国企原有的企业文化。
3、加强沟通,促进员工参与针对国企混改可能带来的员工利益受损问题,应加强沟通,提高员工的参与度,保障员工的利益和权益。
总之,国企混改是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其利与弊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去看待和分析,才能更好地推进国企改革。
新常态下国企混改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新常态下国企混改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转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在新常态下,国企混改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国企混改面临的问题之一是产权和治理结构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实施混改必然带来所有权结构的变动。
这种变动可能导致产权的分散化和混乱化,进而影响企业的决策效率和经营绩效。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国有股权市场化流转机制,通过市场化交易使股权回归到优势实体手中,提高企业的治理效率。
国企混改面临的问题还涉及利益分配机制。
由于混改涉及到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和合作,因此在利益分配上易引发矛盾。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考虑各方利益,避免出现利益输送、资源浪费等问题。
国企混改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着人才引进和企业文化融合问题。
混改需要吸引高级管理人才加入国企,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混改还需要实现不同企业文化的融合,使不同性质的企业能够有效合作。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开展人才引进计划、加强企业文化培育等措施,促进国企混改的顺利进行。
第四,国企混改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市场竞争和风险防控。
由于混改引入了竞争机制,国企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并合理控制风险。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市场调研分析,提高市场敏锐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竞争策略。
国企还应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
国企混改面临的问题还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不足。
混改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但目前还存在政策支持不够、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政策协调,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规,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新常态下国企混改面临的问题包括产权和治理结构问题、利益分配机制问题、人才引进和企业文化融合问题、市场竞争和风险防控问题及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不足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相关利益方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推动国企混改稳步推进。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摘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包括资产证券化难题、管理体制混乱、员工素质不高以及政策法规不完善等方面。
针对这些困境,提出了加强改革措施、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对策。
通过加强改革措施,可以促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可以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可以为混合所有制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在本文的引导下,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困境、对策、资产证券化、管理体制、员工素质、政策法规、加强改革措施、优化治理结构、完善政策法规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引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出发点是要通过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引进市场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是深化国企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完善改革举措,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推动国有企业实现良性发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1.2 改革的必要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性在于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传统的国有企业存在着管理体制僵化、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来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愈加突出。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项深度改革,旨在促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法治化和现代化,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本文将针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产权结构复杂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在产权结构方面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复杂性。
国有企业所有权权责归属不清、产权混乱等问题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厘清所有权的归属,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
同时,可以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推进股份制改革,吸引更多的优秀私营企业进入,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问题二:股权转让难度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股权转让难度大。
不少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财务状况较差,因此私人投资者并不愿意投资这些企业。
因此,股权转让难度大成为混改的重要难点之一。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尝试多种解决方案。
例如,可以采用创新的股权交易模式和股权众筹模式,促进股权的流通和转让。
此外,需要加强国资监管力度,提高股东对企业的治理能力,从而增强国有企业的营商环境。
问题三:文化融合难度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文化融合难度大。
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企业员工的价值观、职业道德等存在差异。
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决策机制、管理方式都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后,需要加强文化融合、沟通协调,强化员工的意识形态教育和管理培训,使不同企业间能够更好地合作与共赢。
问题四:利益分配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大难点是如何处理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
在混改后,股东间利益关系复杂、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就愈加凸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政策,通过与员工紧密配合,促进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从而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并提升企业的业务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国企混改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和建议
国企混改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和建议国企混改是近年来国家推行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旨在引入民间资本,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转型。
然而,混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就此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一、存在的问题1.民营资本缺乏进入国企的机会虽然混改旨在引进民间资本,但是实际操作中,由于国企本身拥有很高的资本占有率,民营资本很难寻找到进入企业的机会。
由此,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国有企业成为混改的热门对象,而小型、落后、亏损企业则难有机会。
2.混改目标模糊国企混改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有的企业混改后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企业决策的混乱和间接的损失。
如果混改的目标无法明确,那么引进民营资本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些企业的问题。
3.混改后治理层面存在问题混改后,出现了一些企业管理混乱的情况,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混改后的所有权结构、利益分配等问题,企业内部产生了利益冲突,权力分配不均等问题。
二、建议和意见1.政府应提高民间资本的进入门槛为了让混改能够更好发挥作用,政府要大力调整国企资本占有率高的现象,打破政府审批、行政管制等壁垒,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国企领域,扩大混改的主要对象,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混改市场。
2.建立清晰的混改目标和方案混改之前,应该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方案,重点是制定合理的产权分配机制,实现治理结构合理、运作管控顺畅的理念,以实现国有企业的与企业经济新区的高质量发展。
3.重构治理结构,保证混改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混改之后,我们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治理结构,明确权力、义务、责任等的划分,建立除董事会外还应具有独立的监督机构,形成企业运作、监督失灵的防范措施,预防混改后管理漏洞和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国企混改仍面临着一些问题,改革解决各个层面过程都需要时间和努力,建立透明的治理结构,完善各个环节的管理机制,最终实现长期的稳定发展,才是国企混改工作的最终目标。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合理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利益分配不公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各类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复杂,目前存在着国有企业员工享受着过高的福利待遇,而非国有企业员工的福利较低,导致了利益分配不公的现象。
这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2. 管理体制不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由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同,使得国有企业改革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决策机制不清晰,管理效率低下等。
3. 行业依赖性强部分国有企业存在行业依赖性强的问题,一旦行业发生变化,国有企业的经营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4. 企业结构调整困难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由于国有企业的体制和非国有企业的体制不同,导致了企业结构调整的难度较大,需要面临较大的挑战。
二、对策探讨3. 加强企业管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加强企业管理体制的建设,完善决策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内部流程的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4. 多元化经营针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行业依赖性强的问题,鼓励企业多元化经营,拓展业务范围,降低对单一行业的依赖性,提高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
三、结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在推进这一改革的过程中会面临着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方面都需要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来引导混合所有制企业健康发展,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创新,员工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共同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新常态下国企混改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关于新常态下国企混改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国有企业混改是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培育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格局,从而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效益水平。
混合所有制改革旨在激发企业活力,改善国企经营环境,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混改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
一、国有企业混改的问题分析1. 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在国有企业混改中,由于多种所有制的企业利益主体不同,利益分配问题成为混改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国有企业利益分配机制难以满足混合所有制企业的需求,导致混改过程中产生了种种矛盾和摩擦。
社会资本参与后,企业内部的利益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处理企业内部各方利益的关系,成为混改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管理体制不合理国有企业混改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管理体制不合理成为影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瓶颈。
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臃肿、低效,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管理差异较大,如何实现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影响混改效果的重要因素。
3. 制度环境不健全国有企业混改需要在健全的市场经济制度环境中进行,但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也存在一定不足。
国有企业混改在并购重组、资产重组等方面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限制了混改的进程和效果。
4. 投资主体选择不当在混改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社会资本投资主体对混改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一些地方在进行国有企业混改时,由于对社会资本投资主体的选择不当,导致混改后企业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改善,甚至出现了新的问题。
针对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分配问题,应加强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建立符合混合所有制企业特点的利益分配机制,既要保障国有资本收益,也要兼顾社会资本的投资回报,实现多种所有制企业间的合作共赢。
国有企业应通过混改,改革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推动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及意见建议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及意见建议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旨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市场化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和可持续性。
下面将从改革情况和意见建议两个方面来探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
一、改革情况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步伐加快。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加强企业治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2. 改革的领域不断扩大。
起初,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如能源、交通、通信等,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已经向更多领域延伸,包括金融、科技、文化、教育等。
3. 改革的成效逐渐显现。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些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意见建议1. 进一步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需要加强对企业治理结构、股权结构、经营机制等方面的规范和引导,确保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明确。
2.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国有资产的保护和管理机制,规范社会资本的参与和退出机制。
3. 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需要加强对企业经营和风险的监管,加强对社会资本参与的审查和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市场风险的产生。
4. 加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持。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注重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5. 加强与国际接轨。
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与国际经验和国际标准接轨,吸引外资参与改革,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发展。
6. 改善企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改善企业的发展环境,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7. 加强对员工权益的保护。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注重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获得感。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一、背景介绍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家经济稳定运行和基本经济制度的职责。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为了引入民间资本,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运而生。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多个领域不同程度地实施了该改革政策。
首先,在管理体制上,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国有企业能够吸纳社会资源和市场经验,改善企业的决策机制和管理体系。
其次,在资源配置上,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私人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后,能够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对资源进行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再次,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私人资本的进入为国有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推动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和增长。
三、问题分析虽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该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目前,国有企业在资本、人才等方面与民营企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这导致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相对困难,进一步限制了国有企业发展的潜力。
其次,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着利益分配等问题。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这不仅制约了企业吸引私人资本的能力,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
最后,由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面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改革进程相对较慢。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了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一环。
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国有企业与私人投资者合作共同运营的企业。
该制度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生,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
但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将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改革面临的问题1.引入市场化机制不充分。
由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引入时间较晚,且改革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博弈和磨合等原因,引入市场化机制相对滞后,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国有企业的负担和经营成本。
同时,管理层和员工对市场化机制的认识不足也限制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运营效率。
2.股权结构不合理。
由于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较复杂,涉及多方股权,并不能保证合理的权益分配。
私人投资者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中,常常难以获得应有的权益地位,这也限制了其融资能力和投入积极性,从而导致业绩水平有限。
3.管理层重组困难。
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和私人资本之间的管理、控制、监督等问题,是企业管理和运营过程中难以克服的现实问题。
国有部门和民间机构之间的管理理念、决策模式、风险控制能力等差异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沟通和调整来实现企业管理的有效性。
二、对策建议1.加强市场化机制的建设。
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市场化、聘请专业机构提供服务等方式,以增加市场化机制的渗透度,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运营效率。
2.优化股权结构。
可以通过股权转让、设立股东协议、建立股权管理制度等方式,以优化股权结构,保障多方面股东的权益地位,稳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
3.加强管理和沟通。
可以通过建立沟通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增强管理层和员工的沟通和协作,使企业管理和组织架构的变化变得更加顺畅和高效。
4.提高企业管治水平。
可以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强化企业内部监控机制等方式,提高企业管治水平,减少风险和损失,促进企业快速升级。
三、总结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克服各种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和努力。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引入民间资本,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然而,混合所有制改革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1、治理结构问题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权益关系较为复杂,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和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决策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
此时需要强化集团公司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战略管理和整合能力,明确股东权责和权利关系,并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的建设。
同时,还要推进公司的法人治理和董事会建设,充分发挥股东大会和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2、利益分配问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不同股东之间可能存在利益上的冲突,公司经营的利润分配难以协调。
此时,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方案,吸引才华横溢的管理人才,兼顾各股东的利益,提高公司经营绩效。
另外,应加强混改后的公司内部协调和沟通,推进公司内部人员若干问题的协调解决。
3、资产证券化问题混合所有制企业可能存在资产证券化难题,如何确定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方案,准确定价等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此时,需要盯紧金融市场上的信息,及时发现风险,同时还要加大金融资产管理的力度,做好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和防范措施。
4、管理机制问题混合所有制企业在管理机制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缺乏透明度、高管管薪过高、利益输送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化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公司内部监管,设立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和信息披露等。
5、人才引进问题在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中,优秀人才的引进和留住是关键。
现有的人才管理方式对于新进企业缺乏有效的吸引和管理。
在对应解决问题时,混合所有制企业必须加强人才储备,建立以人才稳定和激励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和文化,引进有实力有潜力的人才,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培养更多的行业领袖。
总之,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于各个层面和环节的变革都需要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和逐步的实施。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建议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建议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集中于如何有效强化和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一焦点上,是国有资本面向企业外部和社会资本,谋求企业发展和资本集中、重组、扩张的改革。
即通过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相互结合,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同时也为社会资本进入国有经济传统领域打开大门。
然而,要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要认清其内涵和其中的关键问题。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概念内涵分析,需要辨别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混合经济的概念。
混合所有制最早来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对传统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模式的改良理论——“混合经济”论。
混合经济主要源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经汉森、萨缪尔森、科斯、诺斯等人的发展而形成,实质上指的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根据《牛津经济学词典》,混合所有制是关于所有制的制度安排;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各种不同所有制资本,通过多元投资、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混合经济是用于描述一个介于放任自流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经济,特指有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并存的经济。
通过文献梳理和作者分析判断,混合所有制是微观层面的概念,指的是存在不同类别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混合,不仅包括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混合,还包括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的混合;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个宏观层面的语义概念,它是指国家所有、集体所有、非公所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成分,至少两种组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表现形式主要有:交叉持股、股份制、上市,发展而成的微观形态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经济是西方国家的概念,指的是私人经济为主的市场经济加入了国家干预调控,与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的背景和社会体制不同,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从公有制发展而来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在分类改革的推进方面,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指导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实施更加灵活、市场化的经营模式,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竞争力。
这一改革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之一是体制机制创新不足。
传统的国有企业在体制上存在许多弊端,如决策机制不灵活、管理过程繁琐等。
在引入非国有资本后,需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来加强企业管理和决策效率。
对策是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引入市场化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之二是员工意识和素质问题。
国有企业在过去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员工的工作意识和素质相对较低,适应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存在困难。
对策是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激励措施吸引和激励优秀的人才加入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之三是产权纠纷和股东权益保护问题。
引入非国有资本后,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存在产权纠纷和股东权益保护问题。
对策是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产权保护,保障股东的权益,并建立完善的股东权益维权机制,维护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第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之四是市场竞争压力和转型困难。
随着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压力,同时还需要进行转型升级,实现从资源型企业向技术型企业的转变。
对策是加强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积极探索市场需求,发展新产品和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之五是利益博弈和权力失衡问题。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各方利益诉求不一致,存在利益博弈和权力失衡的问题。
对策是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监管和监督,防止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确保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只要采取正确的对策和措施,就能克服这些问题,推动国有企业向更加市场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国有企业面临着“僵化、效率低下、利润不足”的困境,需要进行改革和转型。
混合所有制改革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顺利进行改革,并且取得实质性成效,成为了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一、问题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治理结构不合理。
传统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通常由政府主导,管理决策权过于集中,而且难以发挥市场的机制作用。
这种结构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反应和灵活经营,也不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资本市场不发达。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引入各种社会资本,而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企业上市、配股、债券发行等多样化融资渠道不够畅通,国有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
3. 企业文化融合难度大。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员工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混合所有制企业如何实现文化融合,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利益博弈难以化解。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存在着利益博弈的问题,如何合理化解各方的利益矛盾,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以上问题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
二、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改革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应该逐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公司化治理结构,并逐步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方式,实现企业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反应能力。
2. 完善资本市场体系。
要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融资渠道改革和完善,尤其要加强股权市场的发展,培育各类投资主体,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融资机制,满足混合所有制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建议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建议------------------------------------------作者xxxx------------------------------------------日期xxxx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建议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集中于如何有效强化和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一焦点上,是国有资本面向企业外部和社会资本,谋求企业发展和资本集中、重组、扩张的改革。
即通过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相互结合,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同时也为社会资本进入国有经济传统领域打开大门。
然而,要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要认清其内涵和其中的关键问题。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概念内涵分析,需要辨别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混合经济的概念。
混合所有制最早来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对传统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模式的改良理论——“混合经济”论。
混合经济主要源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经汉森、萨缪尔森、科斯、诺斯等人的发展而形成,实质上指的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根据《牛津经济学词典》,混合所有制是关于所有制的制度安排;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各种不同所有制资本,通过多元投资、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混合经济是用于描述一个介于放任自流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经济,特指有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并存的经济。
通过文献梳理和作者分析判断,混合所有制是微观层面的概念,指的是存在不同类别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混合,不仅包括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混合,还包括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的混合;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个宏观层面的语义概念,它是指国家所有、集体所有、非公所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成分,至少两种组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表现形式主要有:交叉持股、股份制、上市,发展而成的微观形态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经济是西方国家的概念,指的是私人经济为主的市场经济加入了国家干预调控,与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的背景和社会体制不同,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从公有制发展而来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国企混改的问题与措施
国企混改的问题与措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就是国企混改,是指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推动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的改革。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国企混改已成为当前国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国企混改不仅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国企混改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挑战,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国企混改的问题1.国有企业内部体制不健全国有企业长期以来面临的问题是内部体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决策不科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这些问题是国有企业在混改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在混改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2.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国企混改是以国有资产变现为手段,通过引入社会资本,使国企更加活跃,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但是在混改过程中,也面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特别是在混改过程中,国有资产的评估、定价等环节中容易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在混改过程中,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和保护,加强国有资产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国企混改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国有企业内部人才管理问题国企混改需要更高水平的人才支撑。
国有企业在混改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市场化人才,需要更多的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国有企业目前在人才管理上存在问题,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
国企混改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优化国有企业的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体系,使国企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混改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4.国有企业改革的阻力问题国有企业的改革面临各种各样的阻力。
在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相关部门的政策调整、国有企业内部的传统观念、相关人员的利益调整等都会对国有企业混改产生阻力。
国有企业改革的阻力是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需要重点破解的问题。
二、国企混改的措施1.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国有企业在混改过程中需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
国企混改存在问题及建议
国企混改存在问题及建议近年来,国企混改成为了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通过引入民营资本,改善国企运作效率,释放市场竞争活力。
然而,目前国企混改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解决。
以下是我对国企混改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问题一:引资门槛较高,导致参与企业少目前国企混改的资格门槛较高,只有具备一定实力和经验的企业才能参与。
这导致了参与国企混改的企业数量较少,限制了混改的参与度和效果。
建议一:适度降低门槛,吸引更多优质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应适度降低国企混改的门槛,放宽参与资格限制,吸引更多具有实力和经验的优质民营企业参与混改,提升混改的参与度和效果。
问题二:民营资本的投资回报率难以保证国有企业的性质和民营企业不同,其资本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
一些国企存在着管理不规范、效益不佳等问题,导致民营资本的投资回报率难以保证。
建议二:加强国企改革和管理,提升混改企业整体运营效率政府应加强国企改革和管理,提升国企整体运营效率,避免混改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效益不佳等问题。
同时,民营资本也应对混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做好投资风险评估,确保投资回报率。
问题三:混改后国企激励机制不完善国企混改涉及到民营资本的引入,国企的激励机制需要与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相匹配。
但目前一些国企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混改后的企业管理层难以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影响混改效果。
建议三:完善国企激励机制,提升混改后的企业整体激励水平政府应加强国企激励机制的完善,与民营企业的激励机制相匹配,提升混改后的企业整体激励水平,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混改的持续发展。
总结:国企混改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政府和混改企业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适度降低门槛、加强国企改革和管理、完善国企激励机制等建议,有望提升混改的效果,实现国企和民营企业的互利共赢。
国企混改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国企混改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国企混改是当前国企改革的热点话题,其旨在通过引入民营资本,提高国企效率,增强国企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国企混改仍然存在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解决这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 资本参与度不高当前,国企混改中,很多资本方并未能真正参与到国企的管理和运营中,很多国有股份还是被国家控股的单位持有,导致资本方在企业治理中的话语权较低。
2. 财务透明度不高很多国企混改的企业在财务上缺乏完整的公示,财务透明度不高,使得股东很难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准确的衡量,缺乏足够的信息披露也影响了股东的决策。
3. 国企管理体制刚性由于国企混改仍然有政府管控的部分,导致国企管理体制较为刚性,管理上缺乏弹性和灵活性,不利于企业发展和创新。
4. 市场化程度不够国企混改过程中,很多企业仍然受到政府管制,在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上有一定的限制。
这也使得国企在进行市场竞争时难以取得优势,降低了国企混改的意义。
二、建议1. 提高资本参与度为了提高资本方的控制权,国企混改应该加强资本参与的力度,充分发挥资本方的作用。
具体而言,政府应该减少控股比例,让市场力量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建议引入具备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管理团队,帮助企业管理和发展。
2. 提高财务透明度国企混改后,应当加强财务公示和信息披露,提高企业的财务透明度。
通过及时公示企业情况和财务状况,为股东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投资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投资策略,既能满足股东的要求,又能推进改革进程。
3. 改进管理体制国企混改后,应着力解决管理体制刚性的问题。
应运用市场化管理思想,强调企业自主决策,推动公司制改革,引进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的活力。
4. 提高市场化程度国企混改是引入民营资本,增强国企的市场竞争力的途径,应更好地增强国企的市场化程度,采用更加开放和竞争的经营理念,加快国内市场化程度,登顶国际竞争舞台。
同时,应采取差异化的市场战略,逐步完成国企混改后的品牌建设和目标市场拓展。
国企混改存在问题及建议
国企混改存在问题及建议随着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改已成为当前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
然而,在实践中,国企混改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问题一:国企混改的资产评估难题国企混改需要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以确定混改的定价。
然而,国有企业多年来形成的资产负载、资产结构、资产配置等都与市场化运作的企业不同,导致评估难度较大。
此外,由于国有企业多年来受国家政策扶持,其资产价格又被压缩,影响了企业的市场化转型。
建议一:建立国有企业市场化运作标准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市场化运作标准,规范企业的资产管理、财务制度、资产评估等环节,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化转型。
同时,政府应对国有企业混改的资产评估问题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问题二:国企混改的员工福利问题国企混改意味着股份制改革,涉及到员工股权等问题。
然而,国有企业多年来以全员福利为宗旨,员工福利待遇普遍较高,此时如何保障员工利益成为一个难题。
建议二:建立员工福利平衡机制在混改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应建立员工福利平衡机制,确保员工权益不受损失。
可以通过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方式,让员工在企业混改中分享利益。
同时,政府和企业应对员工进行充分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员工的市场竞争力。
问题三:国企混改的管理问题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普遍较为僵化,一些企业内部存在着利益集团等问题。
在混改过程中,如何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建议三:建立多元化董事会机制在混改过程中,应建立多元化董事会机制,引入具有市场化思维和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优化企业的管理结构。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防止利益集团等问题的出现。
总之,国企混改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建立市场化运作标准、平衡员工福利、优化企业管理等,才能够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新常态下国企混改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新常态下国企混改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成为了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混改以引入民间资本,激活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国企混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企混改存在的问题1.改革缺乏深度当前国有企业混改进展虽有所加快,但很多混改只停留在表面上的改革,缺乏制度上的深刻改革。
还有一些国企存在政企不分、司企不清,混改过程中面临到的困难就越大。
2.混改进程不平衡混改的进程不平衡是一个显著问题,由于地区和行业的不同,混改力度、进程和效果存在差异。
一些地方和行业混改运作效果颇佳,但也有一些地方和行业混改效果不佳,甚至出现问题。
3.资产体制不完善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涉及到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配置,但是我国国有资产交易市场体系不完善,造成一些资产流动不规范,甚至出现了一些资产被截留的现象,使得混改进程受到阻碍。
4.混改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混改机制存在缺陷,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混改的各个环节存在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地方。
部分混改中相关政策支持力度和引导机制不到位,导致混改实效不佳。
二、国企混改解决对策1. 加大混改力度和深度要加快混改的改革深度和力度,将目光放长远,克服混改进程中的难题。
应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确保企业混改走向正轨。
2. 促进混改的均衡发展要根据行业和地区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推动混改进程,促进混改的均衡发展。
拓宽混改的渠道,加强引导和监管,确保混改取得良好发展。
3. 完善资产体制应当加强国有资产产权和流动的规范和监督,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交易市场机制,规范资产交流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资产流动不畅的问题。
4. 完善混改机制要加强对混改机制的建设,建立健全的混改机制,增强混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应加强对混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混改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建议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集中于如何有效强化和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这一焦点上,是国有资本面向企业外部和社会资本,谋求企业发展和资本集中、重组、扩张的改革。
即通过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相互结合,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同时也为社会资本进入国有经济传统领域打开大门。
然而,要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要认清其内涵和其中的关键问题。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概念内涵分析,需要辨别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混合经济的概念。
混合所有制最早来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对传统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模式的改良理论——“混合经济”论。
混合经济主要源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经汉森、萨缪尔森、科斯、诺斯等人的发展而形成,实质上指的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根据《牛津经济学词典》,混合所有制是关于所有制的制度安排;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各种不同所有制资本,通过多元投资、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混合经济是用于描述一个介于放任自流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经济,特指有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并存的经济。
通过文献梳理和作者分析判断,混合所有制是微观层面的概念,指的是存在不同类别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混合,不仅包括公有制与私有制的混合,还包括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的混合;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个宏观层面的语义概念,它是指国家所有、集体所有、非公所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成分,至少两种组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表现形式主要有:交叉持股、股份制、上市,发展而成的微观形态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经济是西方国家的概念,指的是私人经济为主的市场经济加入了国家干预调控,与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的背景和社会体制不同,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从公有制发展而来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在分类改革的推进方面,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指导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
目前,中央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已经完成,29个省(区、市)出台了分类意见或方案,但进行实质性分类改革实践的地方并不多,大多是照搬国家层面的政策。
其中,上海和深圳的分类改革实践在全国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具体而言,上海市的改革思路是以准确界定国有企业功能定位为切入点,全面推动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促进企业发展。
其具体做法是,根据国有企业的市场属性的不同,兼顾企业股权结构、产业特征和发展阶段,按照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利润和人员等指标的占比情况,将国有企业分为竞争类、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这三种类型。
深圳则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包括文化传媒资产在内的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并在数年前就根据不同企业特点,确立了分类监管考核的办法,基本实现了“一企一策”的考核方式。
在混改领域的推进方面,改革从非垄断行业向垄断行业推进,从子公司、项目层面逐渐向集团公司层面推进。
从2016年开始,垄断行业的混改加快“破冰”步伐。
2019年,混改在垄断行业将更加开放,正在甄选第四批混改试点企业。
在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推进方面,国有资本与其他所有制资本通过股份制上市、收购非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改制、员工持股、项目PPP等混改途径进行融合,法人公司的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
混改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在存量业务上通过老股转让与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性投资,以及通过员工持股进行股权激励;另一种是在增量业务上通过与其他所有制资本进行合资形成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规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2017年,央企混改引入社会资本规模达到3386亿元。
2018年,仅在北交所通过产权转让和增资扩股两种方式完成的国有企业有196家,共引入社会资本450.22亿元。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进展方面,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央企业及各级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户数占比达到69%,省级国企混合所有制户数占比达到56%。
越来越多的竞争性企业在混改中进一步调整股权比例,促进企业形成了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在管理结构推进方面,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委+国有企业”的二级管理结构正转变成管资本的“国资委+运营公司/投资公司+国有企业”的三级管理结构。
2016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
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该方案,取消、下放、授权43项国资监管事项。
同年,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原有2家试点的基础上,扩展到了“2+8”共计10家,即诚通集团、中国国新2家运营公司试点,和国投、中粮集团、神华集团、宝武集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8家投资公司试点。
26个地方国资委改组组建了72家投资运营公司。
有统计数据显示,已有36家省级国资委改组组建了142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2018年底,国资委又确定了航空工业集团、国家电投等11家央企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
国有经济管理由管资产转向管资本为主,管理结构中的各主体权责发生了本质性变化,正在形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依法合规的操作规则。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在新的“1+N”政策体系的推动下,国有企业混改在分类改革、垄断行业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国企管理体制结构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同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各细分产业领域国有企业“混改”存在的种种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不在“混改”自身,而在于“混改”之外。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和外延不清晰,主要原因是国资股权多元化与混合所有制混杂等问题突出。
很多已经完成了改制的企业里,法人治理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注册方式由全民所有制改成公司制,且资本结构仍是国有独资。
这些国有独资的公司不属于混合所有制企业,他们的改制也不属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但在目前的改革实践和研究分析中,并没有进行区分,仍模糊地将改制作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内涵和外延不清晰问题造成的。
还有的研究和实践将央企重组和不同层级的国有企业重组以及国企改制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也存在着类似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内涵和外延不清晰问题,使得国资股权多元化与混合所有制混杂,如煤电一体化重组、央企重组等。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如果不能实现企业去行政化管理,则不能保障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相当一部分“混改”后的企业的决策与经营行为没有根本性改变,主要原因是法律和政策体系的缺失。
混合所有制改革虽然改变了国有独资的股权结构,但是仍然在国有股权比例上存在一些问题,国有绝对控股、国有相对控股、国有参股的功能和管理方式没有得到进一步明确,存在同股不同权问题。
另外,很多企业都是整合二级、三级子公司上市来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任务,集团公司业务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国有企业领导人的双重身份局面仍未改变,使得行政化管理难以向市场化转变。
另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影响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和非理性投资的政府干预以及国有企业的经理人代理问题。
即使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了新的“三会一层”的法人公司治理结构,但由于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权利不明确,“三会一层”难以实现权责分明,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故不能保障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
而在法律层面上,无论是《企业法》,还是《公司法》,都没有对政府这个监管者的权利进行约束。
如果企业经营不实现去行政化,国有企业和改制以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就无法得到保障。
实际上,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没有出台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专项法律,来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资本处决权利。
在政策层面上,在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下,虽然在试点、税收等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混改也在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中被作为一个重点改革方向,但总体来说,各细分产业领域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也缺乏细分的、针对不同模式改革的具体政策体系。
国有资产流失担忧、同股不同权与企业融合难成为阻碍各细分产业领域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是现有的资产评估机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和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都不完善,仍不能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虽然政策文件指明了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混合的原则性标准,但并没有形成具体的管理机制来指导怎么“混”和“混”多少。
在混合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低估国有资产、高估非国有资产,或是国有企业管理层及非国有资本投资者串通的机会主义行为。
因此,这些可能性情况使得国有企业管理层产生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影响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
同时,民营企业虽然想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来获得各细分产业领域国有企业的政策资源,但由于担心同股不同权问题会导致他们在混改中没有话语权,无法保障自己的股权权益,因而不敢冒风险。
另外,由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文化、制度规范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在发展混合所有制过程中可能存在企业融合难的问题。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内部人控制、委托代理等问题使得国有企业行为不经济,使得国有资本经营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引入非国有资本,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形成有效制衡的管理结构,从而改变国有企业的经营和行为模式,促使国有企业行为合理化,并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因此,本文从立法建设、完善政策体系、提供保障条件、分类改革与分行业改革和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对国企混改提出政策建议。
(1)加快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专项立法建设用法律条文清晰界定政府的干预范围,并明确政府干预过度的惩罚措施,做到真正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
另外,用法律的权威性保障不同所有制资本参与各细分产业领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权益,确保同股同权,防止国有企业凭借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及政策优势侵占民营企业的资本和利益,消除非国有资本在参与国企混改上的弱势群体意识,使得不同所有制资本自愿参与混改,形成混合所有制改革良性的参与机制。
(2)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体系国资委应完全按照国企改革顶层设计转变职责,针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细化监管资本制度,提高国有资本的管理效率,且在对各细分产业领域国有企业的管理上,不再干涉,放权给资本投资公司与资本运营公司;清晰界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对各细分产业领域国有企业的监管职责范围,保障各细分产业领域国有企业投资行为合理化。
加快促使党组织以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形式在各级主体中扎根,形成各级主体的监督机构及信息反馈平台,对干预过度、冲动投资、监管无作为等进行调查取证并听证,形成各级主体的约束机制。
(3)完善国有资产评估机构、产权交易市场等外部保障条件出台政策支持国有资产评估机构、产权交易市场等为国企混改提供第三方评估和服务的市场组织得到快速发展,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定性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判断经营风险的市场性与人为性,科学界定正常问题与人为问题,为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松绑,提供一定的自由决策和发展空间,为各细分产业领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市场服务环境,从而通过市场化机制促进能源国企在人事、薪酬等方面进行制度调整。